《认识论》第二节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认识是主体对已知 的认识客体、已有的认识成 果的继续认识和重新认识。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认识过程的上升性
爱因斯坦:光既 有粒子性,又有 波动性。
牛顿:光是 “粒子”。
惠更斯: 光是波。
光的本性之争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的特点或本
质的反映。
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判断是运用概念对事物的性质和事物 之间的联系作出肯定或否定的断定,是概念内 部所包含的矛盾的展开。
苹果是水果。 西红柿不是水果。
第四单元 唯物辩证法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过程的反
复性和上升性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
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 、表面特征、各个片面的直接的、具 体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 。
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 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 的表面现象。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的含义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 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 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F=GM1M2/R2
理性认识的形式
苹果(知觉)=红+甜+硬+……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
性形象,是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
是人们离开曾经感知过的事物之后,事物
的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
知觉
表象
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 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 的直接感知。
二是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 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 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 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 2、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
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帝国主义是反动派
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卡斯帕洛夫与“深蓝”对 弈
▲例:
凡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办法 抢劫公私财物的,是犯了抢劫罪;
(大前提)
某人以暴力、胁迫方法抢劫他人财 物;
F=GM1M2/R2
于赖依
感
理性认识
性
认
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二,感性认识需要深化,有待于发展为 理性认识
F=GM1M2/R2
感性认识
理 性 认 识 有待于发展到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二,感性认识需要深化,有待于发展为 理性认识
班·达依尔: 陛下,我只 要……
舍罕国王:当 然可以……?!
名贵的波斯猫的主人都是有钱有
势的人;
(隐含的大前提)
这里是战场,有钱有势的人必然 是高级军官; ( 隐含的小前提)
因此,波斯猫晒太阳的沙堆下面 肯定是敌人的高级指挥部。(结论)
理性认识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 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 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 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伽利略:不同重 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相同。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 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观念;
舍罕王赏麦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2)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第谷
开普勒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2)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培根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一方面,感性中 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爱迪生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上升性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2、认识过程的上升性
认识过程的上升性
实践、认识、再 实践、再认识,这种 形式,循环往复以至 无穷,而实践和认识 之每循环的内容,都 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 的程度。
认识过程的上升性
牛顿与苹果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客
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作用于人的感官而 引起的一种最简单 、最直接的反映形 式。
硬! 红!
甜!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知觉是各种感
觉集合起来而形成的 关于事物的整体形象 ,是对事物多种特性 的综合反映。
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二,理论付诸实践, 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三,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必须把理论付诸实践。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上升性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麦哲伦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判断
理性
这花是红的。
感觉
感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另一方面,理性中也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破万卷书,行万里路。 ———— 杜 甫
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人 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 涵是不同的。
———— 黑格尔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小前提) 所以,某人犯了抢劫罪。
(结 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堂讨论: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两军 交战,德军的哨兵几天来每天上午都看到远 方的沙堆上有一只波斯猫在晒太阳,他报告 了长官。德军指挥官立即命令炮火对此进行 猛烈轰击,结果一举摧毁了一个法军旅指挥 部。
问题:为什么德军军官能够果断正 确地下达这个命令?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认识的能动作用, 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 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 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 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 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亚里斯多德:不 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不同。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认识过程的上升性
爱因斯坦:光既 有粒子性,又有 波动性。
牛顿:光是 “粒子”。
惠更斯: 光是波。
光的本性之争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的特点或本
质的反映。
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判断是运用概念对事物的性质和事物 之间的联系作出肯定或否定的断定,是概念内 部所包含的矛盾的展开。
苹果是水果。 西红柿不是水果。
第四单元 唯物辩证法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过程的反
复性和上升性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
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 、表面特征、各个片面的直接的、具 体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 。
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 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 的表面现象。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的含义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 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 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F=GM1M2/R2
理性认识的形式
苹果(知觉)=红+甜+硬+……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
性形象,是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
是人们离开曾经感知过的事物之后,事物
的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
知觉
表象
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 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 的直接感知。
二是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 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 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 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 2、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水果
理性认识的形式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
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帝国主义是反动派
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卡斯帕洛夫与“深蓝”对 弈
▲例:
凡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办法 抢劫公私财物的,是犯了抢劫罪;
(大前提)
某人以暴力、胁迫方法抢劫他人财 物;
F=GM1M2/R2
于赖依
感
理性认识
性
认
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二,感性认识需要深化,有待于发展为 理性认识
F=GM1M2/R2
感性认识
理 性 认 识 有待于发展到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二,感性认识需要深化,有待于发展为 理性认识
班·达依尔: 陛下,我只 要……
舍罕国王:当 然可以……?!
名贵的波斯猫的主人都是有钱有
势的人;
(隐含的大前提)
这里是战场,有钱有势的人必然 是高级军官; ( 隐含的小前提)
因此,波斯猫晒太阳的沙堆下面 肯定是敌人的高级指挥部。(结论)
理性认识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 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 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 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伽利略:不同重 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相同。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 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观念;
舍罕王赏麦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2)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第谷
开普勒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2)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培根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一方面,感性中 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爱迪生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上升性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2、认识过程的上升性
认识过程的上升性
实践、认识、再 实践、再认识,这种 形式,循环往复以至 无穷,而实践和认识 之每循环的内容,都 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 的程度。
认识过程的上升性
牛顿与苹果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客
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作用于人的感官而 引起的一种最简单 、最直接的反映形 式。
硬! 红!
甜!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知觉是各种感
觉集合起来而形成的 关于事物的整体形象 ,是对事物多种特性 的综合反映。
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二,理论付诸实践, 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三,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必须把理论付诸实践。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上升性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麦哲伦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判断
理性
这花是红的。
感觉
感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另一方面,理性中也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破万卷书,行万里路。 ———— 杜 甫
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人 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 涵是不同的。
———— 黑格尔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小前提) 所以,某人犯了抢劫罪。
(结 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堂讨论: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两军 交战,德军的哨兵几天来每天上午都看到远 方的沙堆上有一只波斯猫在晒太阳,他报告 了长官。德军指挥官立即命令炮火对此进行 猛烈轰击,结果一举摧毁了一个法军旅指挥 部。
问题:为什么德军军官能够果断正 确地下达这个命令?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认识的能动作用, 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 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 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 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 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亚里斯多德:不 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