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试题目2

合集下载

经济学2附答案

经济学2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道)1.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货”现象。

这表明:A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前提和基础2.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变化表现为 C[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3.某肉食加工厂与某养猪大户签订合同,约定以现行市场价格加上一定的价格预期涨幅购买该养猪大户饲养的优良种猪,并于一年后结付所有款项。

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D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4.某公司在初秋以每公斤05元的价格收购鲜玉米,采取保鲜技术处理,于冬春季出库上市,每公斤6元还供不应求。

造成这种价格差异的原因是B[A]生产玉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了变化[B]玉米的价值和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C]市场玉米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D]经过处理后的玉米价值发生变化5.某企业与工人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在3年内按现行工资水平付给工人工资。

此后3年内,企业所在国发生了通货膨胀,并且企业经常以各种借口缩短中午休息时间。

企业在3年经营当中获取了超过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更高的利润,那么该企业超出其它企业的利润的来源是:AA.一部分工人工资与绝对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C.一部分工人工资和相对剩余价值D.一部分工人工资、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6.“商品不只是当作商品来交换,而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

在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被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必然导致 A[A] 商品按照生产价格而不是价值出售[B] 商品价格越来越高[C] 商品价值不再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 价值规律被彻底否定7.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100万元,在一次生产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工人工资是40万元,耗费的不变资本为20万元,生产出商品的价值100万元。

《经济学基础》试卷与答案(2套)

《经济学基础》试卷与答案(2套)

《经济学基础》试卷A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们需要的()而言,经济资源总是有限的。

A.有限性B.无限性C.多样性D.层次性2.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价格称为()。

A.最低价格B.均衡价格C.平均价格D.最高价格3.甲商品价格上涨10%,导致消费者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了30%,由此可判定两种商品的关系是()。

A.奢侈品B.低档品C.替代品D.互补品4.某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6%对商品需求数量的影响是()。

A.需求量上升7.2%B.需求量下降7.2%C.需求量上升5%D.需求量下降5%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消费者收入增加10%,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20%,则该商品为()。

A.次品B.低档品C.必需品D.奢侈品6.通常情况下,需求价格点弹性适用于价格与()的场合。

A.需求量变动较大B.需求量变动较小C.供给量变动较大D.供给量变动较小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意味着其相对价格即机会成本降低,会吸引其替代品的购买者,从而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此为()。

A.边际效应B.互补效应C.收入效应D.替代效应8.总效用达到最大时,边际效用为()。

A.-1B.0C.1D.29.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那么预算线()。

A.左移B.右移C.旋转D.不动10.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既定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可以用()表示。

A.需求曲线B.供给曲线C.预算线D.无差异曲线11.下列商品中,我国征收消费税的是()。

A.小汽车B.卡车C.轮船D.飞机12.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是()。

A.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组织B.市场机制的替代品C.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D.追求成本最小化的组织13.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产品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

《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

《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

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一项是( C )A.失业B.价格总水平提高C.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2.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B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3.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A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的需求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4.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 ( B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B.无差异曲线上C.预算约束曲线上D.需求曲线上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C )A.一年之内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C.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D.只能调整一年生产要素的时期6.假如厂商生产的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单位,总成本从2000美元上升到2020美元,那么它的边际成本等于( A ) A.10美元 B.20美元 C.2020美元 D.2美元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B.商标注册费是可变成本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D.补偿机器设备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不变成本8.下列行为中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的一项是( C )A.飞机制造业B.烟草业C.日用小商品制造业D.汽车制造业9.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 C )A.边际成本B.平均成本C.市场价格D.边际收益10.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生产要素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B )A.要素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C.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减11.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A )A.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增B.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减C.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增D.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12.甲、乙两人现有的效用水平分别为10和20,资源的再配置使得两人的效用发生了变化,属于帕累托改进的一种变动是( D )A.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15B.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25C.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30D.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3013.净出口是指( A ) A.出口减进口 B.出口加进口 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 D.进口减出口14.与边际储蓄倾向提高相对应的情况是( B )A.可支配收入水平减少B.边际消费倾向下降C.边际消费倾向上升D.平均储蓄倾向下降15.在下列情况中,投资乘数值最大的是 ( C )A.边际消费倾向为0.8B.边际消费倾向为0.7C.边际消费倾向为0.9D.边际消费倾向为0.616.市场利息率提高,( D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B.货币交易需求减少C.货币投机需求增加D.货币投机需求减少17.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 A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C.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D.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18.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 D )A.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B.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19.按照哈德—多马模型,当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小于意愿的资本—产出比时,厂商反应是 ( A )A.增加投资B.减少投资C.保持原有投资水平D.减少用工数量20.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C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B.失为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D.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21.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 B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须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22.对经济学家来讲,非理性意味着 ( B )A.人们无意识的伤害自己 B.人们故意采取与自己的最大利益相悖的行为C.人们采取恶毒的行为 D.人们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加以考虑,从而做出反常的选择23.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 B )A.购买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24.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品,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D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25.需求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关系密切。

大学经济学(二)自考真题及答案

大学经济学(二)自考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2019年4月00889经济学(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选择意味着要权衡取舍,选择的代价被称为A.机会成本B.边际成本C.会计成本D.经济成本2.一个消费者同时消费两种商品X和Y,目前消费组合满足的条件是MUx/Px;MUy/Py,如果要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A.增加X消费,减少Y消费B.增加Y消费,减少X消费C.同时增加X和Y消费D.同时减少X和Y消费3.在短期中,厂商选择停止营业的条件是A.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B.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C.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D.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固定成本4.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供给价格弹性,对这种商品征税,关于赋税承担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生产者承担大部分税收B.消费者承担大部分税收C.消费者和生产者平摊税收D.政府税收额较大5.薄利多销能够实现的条件是A.需求缺乏弹性B.需求富有弹性C.供给缺乏弹性D.供给富有弹性6.决定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的是A.边际效用B.总效用C.收入D.消费者剩余7.对于完全竞争企业长期均衡条件实现时的描述正确的是A.可能面临亏损但继续生产B.利润一定为0C.可能退出市场D.利润可能大于02019年4月00889经济学(二)8.经济活动存在外部成本是指该活动A.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收益C.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D.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9.下列正确的国民收入恒等式是A.消费+投资+进口=消费+储蓄+税收B.消费+投资+出口+进口=消费+储蓄+税收C.消费+投资+出口=消费+储蓄+税收D.消费+投资+净出口=消费+储蓄+税收10.在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区域内,总需求变动将A.引起产量和价格同时变动B.引起产量变动而不影响价格变动C.引起价格变动而不影响产量变动D.对产量和价格都不产生影响11.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动机中对利率变动最敏感的是A.货币的交易动机B.货币的投机动机C.货币的谨慎动机D.货币的储藏动机12.根据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当资本一产出比率为5,储蓄率为20%时,经济增长率为A.25%B.4%C.2.5%D.15%13.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A.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提高B.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降低C.货币供给量减少,利率降低D.货币供给量减少,利率提高1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呈现U型的原因在于A.边际收益递减规律B.边际产量递减规律C.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D.边际收益递增与边际收益递减15.一国边际储蓄倾向为0.1,如果投资增加1000亿元,该国国民收入将A.增加10000亿元B.增加100亿元C.增加9000亿元D.增加900亿元2019年4月00889经济学(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A. 生产什么B. 如何生产C. 为谁生产D. 所有以上答案:D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A. 消费者对商品的总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B. 消费者对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C. 消费者对商品的总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D. 消费者对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答案:B3.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A. 市场上存在众多的买家和卖家B. 产品是同质的C. 市场信息完全透明D. 所有以上答案:D4. 机会成本是指:A.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低价值选项B.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高价值选项C.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任何选项D.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低成本选项答案:A5.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A. 利率调整B. 公开市场操作C.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D. 所有以上答案:D6. 通货膨胀是指:A. 货币供应量减少B. 货币供应量增加C. 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升D. 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下降答案:C7. 财政政策的类型包括:A. 扩张性财政政策B. 紧缩性财政政策C. 自动稳定器D. 所有以上答案:D8. 外部性是指:A. 个人或企业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对第三方造成的未被市场机制反映的成本或收益B. 个人或企业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仅对自己造成的成本或收益C. 个人或企业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对市场造成的成本或收益D. 个人或企业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对政府造成的成本或收益答案:A9. 帕累托效率是指:A. 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无法通过重新分配使至少一个人更好而不使其他人变坏B. 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可以通过重新分配使至少一个人更好而不使其他人变坏C. 资源配置达到最差状态,无法通过重新分配使至少一个人更好而不使其他人变坏D. 资源配置达到最差状态,可以通过重新分配使至少一个人更好而不使其他人变坏答案:A10. 经济周期的阶段包括:A. 扩张B. 顶峰C. 衰退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需求弹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经济学考卷及答案

经济学考卷及答案

经济学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资源配置B. 生产关系C. 自然科学D. 消费行为2. 下列哪个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A. 边际效用理论B. 税收理论C. 劳动价值论D. “看不见的手”理论A.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B. 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C.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D. 生产力水平提高A. 国民收入B. 通货膨胀C. 市场均衡D. 经济增长A. 供给增加B. 价格下降C. 消费者偏好变化D. 替代品价格上升A. 产品同质B. 市场准入容易C. 企业数量众多D. 企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A. 竞争性B. 排他性C.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D. 易于分割A. GDP = C + I + G + NXB. GDP = 总收入总支出C. GDP = 劳动报酬 + 生产税净额 + 固定资产折旧 + 营业盈余D. GDP = 最终产品中间产品A. 市场总是趋向于充分就业B. 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有决定性影响C. 总需求不足是导致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D. 供给创造需求A. 增加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C. 增加政府投资D.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表现。

2. 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请举例说明。

3.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 = 100 5P,供给函数为Qs = 20 + 5P。

求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 假设某国的消费函数为C = 100 + 0.8Yd,投资函数为I = 200 10r,政府购买为G = 300,税收为T = 100,货币需求函数为L = 0.2Y 10r,货币供给为M = 600。

求该国的ISLM模型下的均衡产出和利率。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我国近年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及成效。

2. 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的意思是()。

A. 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逐渐减少B. 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额外满足感逐渐减少C. 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逐渐增加D. 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额外满足感逐渐增加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私有制B. 价格机制C. 计划经济D. 竞争机制答案:C3. 根据科斯定理,在没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资源配置的效率()。

A. 取决于产权的初始分配B. 不取决于产权的初始分配C. 取决于政府的干预D. 取决于市场的需求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货币的职能?()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投资工具答案:D5. 根据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经济衰退时政府应该()。

A. 减少支出B. 增加税收C. 增加支出D. 减少税收答案:C6. 以下哪项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A. 产品同质化B. 产品差异化C. 价格制定者D. 价格接受者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物品的特征?()A. 非排他性B. 非竞争性C. 私人生产D. 公共消费答案:C8.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是()。

A. 正相关B. 负相关C. 无关D. 正相关和负相关都有可能答案:B9. 以下哪项是货币政策的工具?()A. 利率B. 税收C. 政府支出D. 转移支付答案:A10. 以下哪项是财政政策的工具?()A. 利率B. 税收C. 政府支出D. 转移支付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需求曲线的移动?()A. 消费者收入B. 商品价格C. 消费者偏好D. 生产成本答案:AC2. 以下哪些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A. 经济增长B. 价格稳定C. 充分就业D. 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A. 利率渠道B. 货币供应量渠道C. 信贷渠道D. 汇率渠道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财政政策的类型?()A. 扩张性财政政策B. 紧缩性财政政策C. 货币政策D. 收入政策答案:AB5. 以下哪些是国际贸易理论?()A.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B.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C.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D. 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的含义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中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A. 如何分配资源B. 如何生产商品C. 如何消费商品D. 如何衡量经济的增长答案:A2.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什么?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商品的总效用增加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增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D.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增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价格由市场决定B. 资源配置由政府决定C. 存在竞争D. 存在私有制答案:B4.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市场上有众多买家和卖家B. 产品是同质的C. 市场信息完全透明D. 存在市场壁垒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A. 国民收入B. 通货膨胀C. 个人消费行为D. 失业率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6. 简述需求法则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答案:需求法则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

在经济分析中,需求法则用于预测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帮助企业制定价格策略,政府制定税收政策等。

7. 解释什么是机会成本,并举例说明。

答案: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资源或进行某项活动而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最高价值。

例如,如果一个农民选择种植小麦而不是玉米,那么种植小麦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种植玉米所能带来的收益。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8. 假设某商品的供给函数为Qs = 2P - 4,需求函数为Qd = 12 - P。

求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答案:市场均衡时,供给等于需求,即Qs = Qd。

将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相等,得到2P - 4 = 12 - P,解得P = 4。

将P = 4代入任一函数,得到Q = 8。

因此,市场均衡价格为4,均衡数量为8。

9. 某公司生产两种产品A和B,生产A的边际成本为10元,生产B的边际成本为15元。

大学课程经济学基础新编测试试卷2及答案

大学课程经济学基础新编测试试卷2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新编2卷)(闭卷)试卷说明:1、本套试卷由墨与啥归集整理,涉及侵权联系删除。

2、试卷专业性较强,若有瑕疵,请批评指正,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3、本卷满分IOO分;时间120分钟考号:姓名:专业及班次: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下降10%能够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总支出增加现,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是()oΛ,富有弹性的B.缺乏弹性的C.单元弹性的D.不能确定2.最有可能从通货膨胀中受损的是()0Λ.纳税人B债务人C.雇主D.财产所有者3.某个消费者逐渐增加对M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M商品的()。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C.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D.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4.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与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是()Λ.剩余价值 B.利润 C.消费者剩余D.消费者均衡5.恩格尔曲线可以从()导出。

Λ,价格一消费线 B.收入一消费线C.需求曲线D.无差异曲线6.生产函数衡量了()。

Λ.投入品价格对企业产出水平的影响B.给定一定量的投入所得到的产出水平C.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企业的最优产出水平D.以上都是7.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oΛ.边际产量大于零 B.边际产量等于零C.边际产量小于零D.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8.在规模收益不变阶段,生产规模扩大了10%带来()0Λ.产量增加10% B.产量减少10%C.产量的增加大于1D.产量的增加小于19.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Λ.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D.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10.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是指()。

A.总收益与显性成本之间的差额B.正常利润C.总收益与隐性成本之间的差额D.超额利润1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是()oA.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市场价格B.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市场价格C.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市场价格D.无法衡量12.假如2017年的名义GDP为3600亿美元,并且假如从2015年到2017年,价格水平上升了20%,那么,以2015年价格衡量,2017年的GDP为()。

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中,市场失灵是指:A. 市场无法提供公共产品B. 市场无法达到完全竞争状态C. 市场无法消除信息不对称D. 所有上述情况2.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表明: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额外消费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B.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额外消费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增加C. 消费者总是偏好更多的商品D. 商品的总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3. 以下哪项不是货币政策的工具?A. 调整利率B. 公开市场操作C. 调整税收D. 改变货币供应量4. 根据凯恩斯理论,以下哪项不是总需求减少的原因?A. 消费减少B. 投资减少C. 政府支出增加D. 净出口减少5. 以下哪项不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A. 市场参与者众多B. 产品同质性C. 完全信息D. 市场参与者可以影响市场价格6. 机会成本是指:A.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低价值选项B.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高价值选项C.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所有选项的总价值D.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任何选项7. 以下哪项不是外部性的类型?A. 正外部性B. 负外部性C. 内部性D. 外部性8. 通货膨胀是指:A. 货币供应量增加B. 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C. 货币价值的下降D. 所有上述情况9. 以下哪项不是财政政策的工具?A. 政府支出B. 政府税收C. 利率调整D. 政府债务10.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包括:A.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B. 衰退、复苏、繁荣、萧条C. 萧条、复苏、衰退、繁荣D. 复苏、繁荣、萧条、衰退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什么是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解释什么是市场均衡以及它对经济资源配置的意义。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某企业的成本函数为C(q) = 10q + 100,其中q代表产量。

如果市场价格为P = 20,计算该企业的最优产量,并说明其利润情况。

《经济学基础》试题2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基础》试题2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基础》试卷1号卷适用专业:课程代码: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效用:2.收益:3.失业:4.洛伦茨曲线: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1分,共计10分)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是()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开放经济理论2.根据需求定理,需求曲线是一条()A.与横轴垂直的线B.与横轴平行的线C.向右上方倾斜的线D.向右下方倾斜的线3.需求定理表明()A.随着汽油的价格提高,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下降B.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得到提高C.计算机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其需求量增加D.随着乒乓球价格下降,对球拍的需求量会增加4.如果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A.向右上方平行移动B.向左下方平行移动C.不发生变动D.向左下方非平行移动5.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6.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A.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D.平均成本曲线上升阶段的任何一点7.产品差别是指()A.索尼牌彩电与海尔牌彩电的差别B.彩电与影碟机的差别C.河南小麦与河北小麦的差别D.小轿车与面包车的差别8.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A.将人们取得的收入加总B.将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加总C.将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D.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价值加总9.周期性失业是指()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10.稀缺性是指()A.资源将最终被消耗掉B.资源数量是有限的C.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资源与经济物品是不足的D.资源是无限的1号卷第3页共18页三、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最佳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2分,共计10分)1.从经济的观点看,资源配置问题说明的是 ( )A. 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无止境的B. 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C. 一种资源有许多种可供选择的用途D. 一种资源总有一种利用效果最好的用途 E .炫耀性商品2.若某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则该商品为 ( )A.正常品B.低档品C.必需品D.奢侈品E.吉芬物品3.假如经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受害者将是( )A.债权人B.债务人C.领取固定工资者D.持现款的人 4.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有( )A.市场出清B.市场失灵C.完全理性D.完全信息E.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5.如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 ,则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点有( ) A.X=20,Y=5 B.X=15,Y=10 C.X=4,Y=25 D.X=10,Y=10 E.X=20,Y=4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每题1.5分,共15分)1.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资源的稀缺性( )2.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之点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

宏观经济学试题 (2)

宏观经济学试题 (2)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各项中,能计入GDP的有( D )。

A. 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价值B.出售股票的收入C. 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 为他人提供效劳所得的收入2、能计人GDP的是( B )。

A.居民购置的二手车B.银行向某企业收取的一笔贷款利息C.企业购置的原材料D. 家庭购置普通股票3、“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C )。

A.一定是不对的B.一定是对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 以上三种说法全对4、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0元,消费等于4300元,利息支付为100元,个人储蓄是400元,那么他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B )。

A. 5000元B. 4800元C. 4700元D. 4000元5.以下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 〕。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屋买卖收取的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的一笔家庭财产保险6.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人。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7、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C )。

A. 有形的产品B. 无形的产品C. 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供以后的生产阶段作为投入的产品8.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元,那么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 〕。

A. 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 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 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 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9.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D〕。

A. GDP和GNP都是流量概念B. GDP是地域概念,GNP是国民概念C. GDP和GNP都是以市场交换为根底D. GDP和GNP是同一概念,没有区别10、以下应该计入GNP的有( C)。

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A) 如何分配有限资源B) 如何利用社会资源C)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D) 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率答案:A) 如何分配有限资源2.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最大区别在于A) 资源配置的方式B) 政府角色的不同C) 产权制度的不同D) 市场价格的调节机制答案:A) 资源配置的方式3. 市场需求曲线的下降是因为A) 增加供给的数量B) 减少消费者收入C) 减少替代品价格D) 增加互补品价格答案:B) 减少消费者收入4. 边际成本是指A) 生产一种额外单位产品的总成本B) 生产一种额外单位产品的额外成本C) 当全要素生产率最大化时的成本D) 当产量达到最大化时的总成本答案:B) 生产一种额外单位产品的额外成本5. 以下哪个是价格弹性的度量指标?A) 价格的绝对值变化B) 价格的相对变化C) 价格的平均值变化D) 价格的百分比变化答案:D) 价格的百分比变化第二部分:简答题1. 解释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指随着消费增加,每个额外单位的消费对个体的总效用贡献逐渐减少。

换言之,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一单位的消费给个体带来的额外满足感逐渐减少。

2. 解释需求弹性是如何影响供需关系的。

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或其他相关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

当需求弹性较高时,消费者对价格变化更为敏感,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幅度较大。

供需关系中,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弹性程度往往会影响价格的变动幅度和市场的均衡状态。

3. 解释货币供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货币供应的增加会导致货币供应量超过实际经济需求,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当市场上货币供应过多时,人们手中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商品和服务价格普遍上涨,进而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第三部分:问题解答1. 为什么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经济学是社会科学,因为它研究人类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生产、分配和消费。

经济学以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通过数据分析、建模和推断来揭示经济规律和现象,并为实现社会福利和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指导。

经济学原理(二)考试题

经济学原理(二)考试题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是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

T2.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B )。

A、选择会导致短缺B、人们在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C、人是自私的,所做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3.《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是哈尔·R·范里安的著作。

T4.我的答案:D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用于最有效的用途(简称资源配置问题)的一门学科。

T5.社会会面临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

T1.边际变动(B)。

A、对公共政策并不重要B、是对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改变C、使结果无效率D、并不影响激励6.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小预期收益。

F7.有经济学家提出,整个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其余的内容都是对此的解释。

T8.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不仅是正向的激励,还包括负向的激励。

T9.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如果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并交易,将提高全球福利。

T10.帕累托效应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提出来的。

T11.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B)。

A、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B、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实现的C、政府能够决定谁获得多少消费品D、要得到急需的物品你只能“走后门”12.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对众多企业和家庭决策取代,他们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决策不再受价格引导。

F13.外部性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T14.政府可能为了(D)而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A、保护产权B、纠正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C、达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D、以上全对15.当政府发型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会上升。

T16.沉没成本又称沉淀成本,是指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

T17.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T18.科斯定理是由罗纳德·科斯提出的一种观点。

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是指:A. 放弃的次优选择的价值B. 放弃的最优选择的价值C. 放弃的任何选择的价值D. 放弃的最低成本的选择的价值答案:A2. 需求曲线通常呈现:A. 垂直线B. 水平线C. 下降趋势D. 上升趋势答案:C3.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不包括:A. 产品同质化B. 买卖双方众多C. 买卖双方对价格有控制权D. 无进入和退出壁垒答案:C4.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说明:A. 随着消费量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增加B. 随着消费量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减少C. 随着消费量增加,总满足感增加D. 随着消费量增加,总满足感减少答案:B5. GDP是指: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民生产总值C. 国内生产净值D. 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答案:A6.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包括:A. 利率、汇率、准备金率B. 利率、汇率、税收C. 利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D. 利率、税收、公开市场操作答案:C7. 通货膨胀是指:A. 货币供应量增加B. 货币供应量减少C. 货币购买力下降D. 货币购买力上升答案:C8. 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衰退时,政府应该:A. 减少支出B. 增加税收C. 增加支出D. 减少税收答案:C9. 贸易顺差意味着:A. 出口大于进口B. 进口大于出口C. 出口等于进口D. 没有贸易活动答案:A10.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是:A.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B. 繁荣、萧条、复苏、衰退C. 萧条、复苏、繁荣、衰退D. 复苏、繁荣、衰退、萧条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总需求B. 总供给C. 通货膨胀D. 利率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A. 利率渠道B. 货币供应渠道C. 信贷渠道D. 汇率渠道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需求?A. 价格B. 收入C. 偏好D. 替代品的价格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市场失灵的例子?A. 公共物品B. 外部性C. 垄断D. 信息不对称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国际贸易的动因?A. 比较优势B. 规模经济C. 资源禀赋差异D. 技术差异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解释什么是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024年10月《经济学(二)》全国自考试题含解析

2024年10月《经济学(二)》全国自考试题含解析

2024年10月《经济学(二)》全国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是-1,则X和Y的关系是______。

A.替代品B.互补品C.正常品D.低劣品2、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是0.5,则X和Y是______。

A.替代品B.互补品C.正常品D.低劣品3、如果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1美元兑8人民币,变为1美元兑7人民币,将使______。

A.中国商品相对便宜,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B.中国商品相对便宜,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C.中国商品相对昂贵,美国减少对中国商品的进口D.中国商品相对昂贵,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出口4、一个经济社会总需求的构成是消费800亿元,投资500亿元,净出口100亿元,政府购买支出200亿元,充分就业的GDP为1000亿元。

为使价格水平保持稳定,政府应______。

A.减少政府支出B.通过降低政府债券的利息率来减少私人储蓄C.增加政府支出D.通过降低公司所得税率来鼓励私人投资5、在生产要素能够相互替代的有效区域内,关于等产量曲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B.等产量曲线应该凸向原点C.等产量曲线上切线的斜率为负D.离原点越近的曲线其产量越高6、当实际GDP力17500亿元,GDP价格折算指数为16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______。

A.11000亿元B.15700亿元C.17500亿元D.28000亿元7、为了得到一种物品或者劳务,我们必须放弃的东西用成本表示为______。

A.实际成本B.机会成本C.潜在成本D.稀缺成本8、一个经济中,若消费C=4000亿元,投资I=700亿元,政府购买G=500亿元,净出口X-M=250亿元,则GDP等于______。

A.4700亿元B.4950亿元C.5200亿元D.5450亿元9、如果一种物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______。

A.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上升B.存在过剩,而且价格将下降C.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上升D.存在短缺,而且价格将下降10、以下属于微观经济学研究范畴的命题是______。

宏观经济学试题2

宏观经济学试题2

一、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用T表示,错误的用F表示)1.在2009年生产在2010年第一次出售的一辆新汽车,应该计入2010年的GDP,因为当它第一次出售时才作为一种最终物品。

()2.投资于人力资本和技术会带来极高的生产率,因为有正的溢出效应。

()3.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无论储蓄来自公共还是私人来源,投资总是等于储蓄。

()4.根据70规则,如果你的收入每年增长7%,10年后收入会翻一番。

()5.在长期中,货币供给增加倾向于影响真实变量,但不影响名义变量。

()6.自然失业率是即使在长期中它本身也不能消除的失业量。

()7.如果有百分之百准备金银行,那么货币供给不受公众选择以通货或存款持有的货币比例的影响。

()8.如果一箱百事可乐在美国是8美元,而在日本是720日元,那么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日元与美元的真实汇率应该是每美元5760日元。

()9.一国的资本净流出(NCO)等于其净出口(NX)。

()10.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一个原因是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货币持有量的价值并增加了消费支出。

()二、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如果一个鞋匠购买了100美元的皮鞋和50美元的线,并用它们制作成鞋,向消费者出售的价格为500美元,那么对GDP的贡献为:() A.50美元 B.100美元 C.500美元 D.600美元2.预算盈余增加使:()A.可贷资金供给向右移动,并提高了真实利率B.可贷资金供给向左移动,并提高了真实利率C.可贷资金供给向左移动,并降低了真实利率D.可贷资金供给向右移动,并降低了真实利率3.即使工资处于竞争均衡水平,也将存在以下哪一种类型的失业?()A.由最低工资法引起的失业B.由工会引发的失业C.由效率工资引发的失业D.摩擦性失业4.假设Joe把在A银行的1000美元的活期存款转到B银行。

如果法定准备金率是10%,那么由于Joe的行为,活期存款的潜在变动是多少?() A.1000美元 B.9000美元 C.10000美元 D.0美元5.现行利率上升( )A.减少了投资未来收益的现值,并减少了投资B.减少了投资未来收益的现值,并增加了投资C.增加了投资未来收益的现值,并减少了投资D.增加了投资未来收益的现值,并增加了投资6.以下哪一项减少的投资组合风险最大( )A.在投资组合中,把股票数量从1增加到10B.在投资组合中,把股票数量从10增加到20C.在投资组合中,把股票数量从20增加到30D.以上各项都提供了等量的风险7.经济中正常存在的失业量称为:()A.效率工资失业 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自然失业率8.如果名义利率是6%,而通货膨胀率是3%,那么实际利率是:()A.3% B.6% C.9% D.18%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国较高的真实利率:()A.增加了美国的资本净流出,因为美国居民和外国人喜欢在美国投资B.减少了美国资本净流出,因为美国人和外国人喜欢在美国投资C.减少了美国的资本净流出,因为美国居民和外国人喜欢在国外投资D.以上各项都不是10.假设经济期初处于长期均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税收楔子:当在市场上征税时,买者支付的和卖者得到的之间的差额。

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指当税收(或某种其他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减少。

拉弗曲线(The Laffer curve):一个表示税收规模与所得到的税收收入之间关系的图形。

1.为什么税收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答:消费者剩余是买者的支付意愿减买者实际支付的量。

而税收提高了买者实际支付的价格。

2.为什么税收减少了生产者剩余?
答:生产者剩余是卖者从一种物品中得到的量减卖者的成本。

而税收减少了卖者从一种物品中得到的量。

3.为什么税收通常都产生了无谓损失?
答:税收提高了买者支付的价格,并减少了卖者得到的价格。

这种价格扭曲减少了需求量和供给量。

因此,我们不能生产并消费买者的利益大于卖者的成本的单位。

4.在什么条件下,税收不会产生无谓损失?
答:如果供给或者需求有一方是完全无弹性的(对价格变动不敏感),那么,税收就不会减少交易量,而且,市场不会收缩。

5..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政府得到的收入等于税收引起的总剩余损失吗?为什么?
答:不等于。

税收扭曲了买者和卖者的价格,并减少了他们的需求量与供给量。

只能对征税后所销售的产品数量收税。

这些不再生产并销售的产品数量没有税收收入.但这些产品本可以增加总剩余,因为买者对它们的评价大于卖者的成本。

总剩余的减少是无谓损失。

6.你预期汽油税的无谓损失在短期中大,还是长期大,为什么?
答:长期中的无谓损失大。

这是因为长期中由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在价格向不利方向变动时能以替代品替代而离开该市场,因此需求和供给更富有弹性。

税收引起的市场收缩越大,无谓损失也越大。

7.当一种物品的税收增加时,税收收入会发生什么变动?为什么? 税收的无谓损失会发生什么变动?为什么?
答:a.税收先增加后减少。

这是因为开始阶段,税收增加从每单位中得到的税收收入大于它减少的销售额。

但是,在某—点时,由于买者和卖者的价格扭曲引起市场收缩,以及从少量的交易物品中征收高税收,税收收入减少。

b由于随着税收增加,税收引起的价格扭曲引起市场一直收缩,所以无谓损失一直增加。

因此,我们不能生产越来越多的买者利益大于卖者成本的东西
8..评价以下两句话。

你同意吗?为什么?
A. “一种没有无谓损失的税收不能增加任何政府收入”
B. “不能为政府筹集收入的税收也不会有任何无谓损失”
a.incorrect. An example is the case of a tax when either supply or demand is perfectly inelastic. The tax has neither an effect on quantity nor any deadweight loss, but it does raise revenue.
b.incorrect. An example is the case of a 100 percent tax imposed on sellers. With a 100 percent tax on their sales of the good, sellers won't supply any of the good, so the tax will raise no revenue. Y et the tax has a large deadweight loss, since it reduces the quantity sold to zero.
1.有一天上完经济学课以后,你的朋友说,对食物征税是筹集收入的一个好办法,因为食物的需求是完全无弹性的。

从什么意义上说,对食物征税是筹集收入的“好”办法?从什么意义上说,它并不是筹集收入的“好”办法?
1.Since the demand for food is inelastic, a tax on food is a good way to raise revenue because it does not lead to much of a deadweight loss; thus taxing food is less inefficient than taxing other things. But it is not a good way to raise revenue from an equity point of view, since poorer people spend a higher proportion of their income on food, so the tax would hit them harder than it would hit wealthier people
2.你与你的舍友正在看地方台的新闻报道。

新闻主持人报道说,本州预算有1亿美元的赤字。

由于该州现在从其5%的销售税中正好得到1亿美元,因此,你的同屋就说:“我可以告诉他们如何消除这个赤字。

他们应该简单地把销售税翻一番,提高到10%。

这就使税收收入翻一番,从1亿美元增加到2亿美元,并提供所需要的1亿美元。


(1)税收翻一番,税收收入也翻一番正确吗?为什么?
(2)销售税翻一番对所有市场上的税收收入和无谓损失的影响程度都相同吗?解释之。

.答;(1)错。

通常,税收增加将减少市场规模,因为税收提高了买者付出的价格,这使他们减少了需求量;而且,税收降低了卖者得到的价格,这使他们减少了供给量。

因此,当税收翻一番时,政府从少得多的单位中得到了每单位双倍的税收。

因此,税收收入的增加少于两倍,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税收收入甚至减少。

(2)不相同。

一些市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极其富有弹性。

在这些市场上,税收增加引起市场参与者离开市场,税收增加得不到什么收入,但无谓损失有很大增加。

其他市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可能缺乏弹性。

在这些市场上,税收增加不会引起市场参与者离开市场,而且会有大量增加的税收收入,而无谓损失却没有什么增加。

第九章
世界价格(world price):世界市场上一种物品流行的价格
价格接受者:不能影响价格,把价格作为既定的市场参与者
关税:对在国外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税。

1.如果一种物品的世界价格高于一国贸易前的国内价格,这个国家将进口还是出口这种物品?为什么?
答:出口,因为国内生产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生产的机会成本。

2.如果允许一国进口一种物品,与贸易前的均衡相比,谁将获益,谁将受损,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为什么?
答:消费者获益而生产者受损,因为如果允许贸易,国内价格下降到世界价格。

3.用文字描述限制贸易的无谓损失的来源。

答:限制贸易引起的价格上升引起物品过度生产(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大于世界价格),以及该物品消费不足(消费者没有得到评价高于世界价格的物品量)。

4.有哪些支持贸易限制的观点?
答:自由贸易将摧毁国内工作岗位,降低国家安全,损害幼稚产业,迫使国内生产者与有
不公平优势的外国公司竞争,而且,在本国不进行贸易限制时使其他国家可以进行贸易限制。

第十章
外部性(externality):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无补偿的影响。

正外部性: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有利影响时的情况。

负外部性: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不利影响时的情况。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和外部成本之和。

外部性内在化(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1.当受影响各方努力消除外部性时,交易成本的来源是什么?
答:起草协议的律师费;实施协议的费用;当存在一个引起效率的价格范围时,谈判破裂;利益各方人数众多。

2.私人解决外部性方法的一些类型是什么?
答: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慈善事业;受影响各方的合并,以及受影响企业之间的合约。

3.对外部性的两种公共政策是什么?描述这些政策。

经济学家偏爱哪一种?为什么?
答:命令—控制政策是禁止某种行为的管制。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使私人激励与社会效率一致。

经济学家偏爱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因为这些政策更有效率,而且为进一步减少外部性,比如通过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提供了激励。

4.庇古税降低还是提高了效率?为什么?
答:通过把供给或需求曲线移动到真实社会成本或价值曲线,从而使市场解等于最优或有效率的解,就促进了效率。

5.为什么可以认为在减少污染中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优于矫正税?
答:管制者并不需要为了设置污染目标而去了解有关污染需求的方方面面。

6.假设一个人喜欢培育草坪,而且培育了许多草坪。

他用杀虫剂控制病虫害,有害的残留物殃及邻居。

他对杀虫剂的评价为1万美元,邻居对清洁空气的评价为1.5万美元。

利用科斯定理分析可能出现的结果。

答:无论个人拥有使用杀虫剂的权利,还是邻居有清洁空气的权利,结果都是不用杀虫剂,而且空气将是清洁的。

或者是个人将不能购买污染的权利,或者是邻居将对个人进行支付,使其不再污染空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