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实践报告

合集下载

马原教学实践报告书(3篇)

马原教学实践报告书(3篇)

第1篇一、前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以我国某高校马原课程为例,对马原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马原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马原教学实践概述1.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理论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政治经济学原理: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

(3)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掌握理论体系。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4)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马原教学实践效果分析1. 学生理论素养提高通过马原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理论素养得到了提高。

2. 分析问题能力增强在马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思想政治素质提升马原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四个自信”,为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马原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1. 不足(1)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不足。

(2)教学方法单一,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实践教学环节不够丰富,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 改进措施(1)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马原实践教学成果报告书(3篇)

马原实践教学成果报告书(3篇)

第1篇一、前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总结马原实践教学成果,分析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马原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二、实践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开展了马原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背景:1. 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号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 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 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实践目标:1. 使大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2. 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内容与方法(一)实践内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学习:通过课堂教学,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组织大学生研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

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等。

4. 小组讨论与辩论: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5. 撰写实践报告:要求大学生结合实践内容撰写实践报告。

(二)实践方法1. 课堂教学: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

2. 阅读自学: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高自学能力。

3. 社会实践: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辩论,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指导与评价:对大学生的实践过程和成果进行指导与评价,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实践成果(一)理论素养提高通过马原实践教学,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马原课内实践教学报告(3篇)

马原课内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

本报告将围绕马原课内实践教学展开,总结实践经验,分析实践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实践内容与方法1. 实践内容本次马原课内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2)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讨: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进行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

(3)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社区实践活动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4)社会实践调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

2. 实践方法(1)课堂讲授:教师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理论素养。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社区等,增强实践体验。

(4)调研报告: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提高实践能力。

三、实践过程与成果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当代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

2.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讨在课堂研讨中,学生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展开激烈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社区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同时,社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4. 社会实践调研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撰写调研报告。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提高理论素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实践报告5篇范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实践报告5篇范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实践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实践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报告大学生兼职问题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

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

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

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高校大学生调查方法:通过网上发帖、提问同学、发放问卷等形式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

“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

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

马原_教学实践报告书(3篇)

马原_教学实践报告书(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报告书将对我校马原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今后马原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教学实践概述1. 教学对象本学期马原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我校2019级本科生,共计四个班级,共计150名学生。

2. 教学内容本学期马原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3)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根据课程大纲,系统地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

(2)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

(4)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实践总结1. 教学效果(1)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提高:通过本学期的马原课程学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得到了提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学生思想觉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生实践能力增强: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2. 教学经验(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

(2)加强师生互动: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有所收获。

(4)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方面(1)课程内容较为枯燥,需要进一步丰富教学案例,增强学生的兴趣。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6篇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6篇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6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原社会实践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1关于在校大学生兼职情况的调查报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将或迟或早的推向市场。

在市场上进行“双向选择”,取消了系统分配的大学生,也毫不例外的要面对择业的选择。

而从事兼职工作是在校大学生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的最好方式,兼职经历能让他们更多的发现社会需求,明确自身的不足,通过兼职能让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在学习的空余时间加入到兼职的队伍中,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

但兼职活动又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兼职活动是否面临挫折?为了了解这些问题,从中发现值得借鉴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大学生兼职活动提出建议和看法,我们小组特进行了此项调查。

一、调查地点:长沙理工大学二、调查对象:长沙理工大学学生三、调查时间:20xx年xx月23日——10月25日四、调查数据分析:(一)兼职的态度的对待根据调查,有38%的同学没有兼职经历,但超过50%的同学认为兼职很有必要,对兼职持赞同态度。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兼职现象已经日益普遍化。

(二)兼职工作的类型总的来看,大学生兼职的种类繁多,但绝大多数就是与自己专业只是无关的体力工作如发单,导购,话务员,服务员等,而从事于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的职业的学生只占到31%。

这说明大学生对兼职的期望效果并没有预期那么好,同时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三)家长对子女兼职的态度从问卷结果来看,69%的家长对大学生兼职持赞成态度,29%的家长持不过问态度,只有2%的家长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由此可见多数家长同意大学生以兼职来积累社会经验,提升自我能力。

(四)兼职与学习的关系对于“兼职与上课时间相冲突时,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72%的大学生会选择放弃兼职,还有28%的同学则选择不一定,视情况而定。

马原实践教学报告书(3篇)

马原实践教学报告书(3篇)

第1篇一、前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原的基本原理,我们开展了马原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报告将对我参加的马原实践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1. 理论学习本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马原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

通过阅读教材、参加课堂讨论和专题讲座,我对马原的基本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 实践活动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包括:(1)参观革命纪念地:我们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了解了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深刻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

(2)社会调查:我们分组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探讨马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志愿服务:我们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实践教学过程1. 理论学习阶段在理论学习阶段,我们重点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讨论,我们对马原的基本原理有了系统的认识。

2. 实践活动阶段在实践活动阶段,我们按照计划有序地进行。

在参观革命纪念地时,我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实物,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

在社会调查中,我们深入基层,与群众交流,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在志愿服务中,我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他人提供帮助。

四、实践教学成果1. 理论水平提高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对马原的基本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

2. 实践能力增强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

3. 思想认识升华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思想认识得到了升华。

五、实践教学反思1. 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本次实践教学使我深刻认识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马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马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我在暑假期间参加了马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交流学习等方式,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背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性。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精神,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在暑期,我有幸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马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内容本次马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实地调研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一行人前往了我国某城市进行实地调研。

通过走访社区、企业、学校等,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应用通过走访社区,我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基层党员干部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了自身素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2)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在企业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还为企业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念。

(3)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在学校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等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学校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交流学习在实践活动期间,我们与当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通过交流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3. 总结反思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总结反思,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剖析。

马原课内实践报告

马原课内实践报告

马原课内实践报告一、实践目的和意义马原课内实践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增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实践内容和方法1. 内容马原课内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习和理解,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方法(1)讲授与讨论:教师通过讲授基本原理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通过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2)实证研究: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调研和研究,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3)小组讨论和报告:学生可以组成小组,选择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最后撰写报告并进行展示。

三、实践效果和体会1. 效果通过马原课内实践,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体会通过实践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实证研究中,我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对问题的本质和根源进行思考,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同时,实践活动也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的形式,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沟通和交流。

马原课内实践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和实践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和应用,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提高了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我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实践报告(合集五篇)

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实践报告(合集五篇)

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实践报告(合集五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实践报告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在今年的七月份,我尝试了人生的第一次投身于社会的工作。

虽然,我只是做暑期工,虽然,我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这一切都是那么难忘,也令我受益终身。

回想找暑期工的那段时间,我觉得可谓一波三折。

因为我要经过多处地方的寻觅,才找到那份工作。

不过静下来想想,我之所以陷入那种境地,其实与我没有把握时机有关。

因为在我放假的头几天,我都只顾着休息和等待消息,却没有主动去找工作,结果到了后来,有招暑期工的地方都已经招满人了,我才开始行动。

这正与马克思哲学观点中,提出的“不失时机,促成飞跃”不谋而合。

它教会我们要把握好时机,促成事情发展的成功。

假如我们没有在条件充分时立刻抓紧时机,那么成功将会离我们而去。

这也恰恰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我总是想找份适合自己去做的暑期工,这时候其实是在一种量变之中,但光是想,又没有实际的行动,结果还是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也就是说,还是找不到工作。

面对了几次找工作的失败,我却没有放弃,我还是四处打听,哪里还会招人。

而且我发现光是自己一个人去找的力量实在太单薄,于是我就请求亲戚,朋友一起来帮我留意一下,这也反映出,人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当面对困难时,要冷静地分析问题的所在,并要想出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不是轻易地放弃。

最终,我还是来到了一家商店做“理货员”。

这时候,我是觉得有种成功感,因为我觉得,我的不放弃是有价值的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指挥阻碍事物的发展。

”它要求我们要拥有正确的意识来对世界进行改造,用正确的意识指导我们的行动。

没错,正因为我有不放弃的信念,我才找到我的第一份暑期工。

找到暑期工,其实就是意味着另一阶段新的开始,因为我要开始上班。

第一天上班的时候,虽然我什么都不懂,但是我却觉得自己融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当中。

因为这家商店在每天的早会前,主持会议的人总会先精神饱满地说:“各位同事早上好!”接着大家就会神采奕奕地回答:“非常好!”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壮大士气。

2020年关于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参考五篇

2020年关于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参考五篇

2020年关于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参考五篇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

其中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一)内容提要: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在校校大学生进行了有关调查调查对象:河北工业大学学生调查时间:2020-4-20~2020-4-26调查方式: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阅读兴趣倾:一、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二、调查结果分析,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三、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针对同学们阅读倾向,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目的,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其中男生14名、女生27名,并发放问卷120份,回收率112份,有效问卷100份。

经过本小组成员的分析讨论,分析结果如下:1.从阅读兴趣倾向来看1)大学生在空闲时间会不会阅读,如下所示:1经常会2有时会3偶尔会4从来不会由上表可以看出,在空闲时间有29.3%的人表示经常会读书,有46.3%的人表示有时会读书,有22%的人表示偶尔会读书,有2.4%的人表示很不喜读书,基本上从不会读书。

综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还是比较喜欢经常看书的。

这表明大学生总体还是爱读书的,但还是存在着部分不爱读书,不读书的现象,因此大学生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树立积极的读书意识。

2)在大学生阅读的类型来看,大学生的阅读类型广泛,有名著,散文,小说,诗歌,自然科学类,专业类实用性读物等,其中喜欢小说的最多,占33%,专业,技能,考试等有关实用性书籍其次,占22%。

马原课实践教学总结报告(3篇)

马原课实践教学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原课,即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

本报告旨在总结马原课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收获,为今后教学提供借鉴。

二、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1. 实践教学内容的选取(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贯穿于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2)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注重实践教学与课程内容的衔接。

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2. 实践教学方法(1)实地调研。

组织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现状,收集第一手资料,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案例分析。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小组讨论。

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激发创新思维。

(4)课程论文。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理论,撰写课程论文,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三、实践教学成果1. 学生理论素养提高。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

2. 学生实践能力增强。

在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活动中,学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3. 学生创新思维激发。

小组讨论、课程论文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教学效果显著。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四、实践教学经验与反思1.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指导,使学生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实践。

2.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3. 注重实践教学与课程内容的衔接。

马原实践教学个人总结(3篇)

马原实践教学个人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下简称“马原”)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通过马原实践教学,我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以下是我对马原实践教学的个人总结。

二、马原实践教学的意义1. 提高思想政治觉悟马原实践教学使我更加坚定了信仰,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明白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从而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

2. 培养创新精神马原实践教学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提升综合素质马原实践教学涉及多个领域,如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4.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马原实践教学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倾听、沟通、协调,提高了团队协作水平。

三、马原实践教学的内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原理,我们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世界观。

2. 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课堂讨论、社会实践、参观考察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思想政治教育马原实践教学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马原实践教学的经验与体会1. 坚定信仰,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在学习马原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通过学习,我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

2.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在马原实践教学过程中,我学会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这使我能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模板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模板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模板马原社会实践报告模板篇1古人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短暂又难忘的实习旅程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速而逝,而这其间的感受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在每日紧张充实的工作环境中不觉间已经走过了一个月的实习期,回首这一个月的实习期,内心充满着激动,也让我有着无限的感慨。

就业环境的不容乐观,竞争形式的日趋激烈,面对忧虑和压力,于是就有了像我一样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了社会实践工作。

打工实践实践虽然很短,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却可以体会一下工作的辛苦,锻炼一下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

这些经验是一个大学生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它们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

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

因为很多的大学生都清醒得知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我觉得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暑期打工作为挣钱或者是积累社会经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

现在的招聘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

作为一名大学生,只要是自己所能承受的,就应该把握所有的机会,正确衡量自己,充分发挥所长,以便进入社会后可以尽快走上轨道。

这次的认识时间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起点,我相信这个起点将会促使我逐步走向社会,慢慢走向成熟。

作为一名在校学生,能在大一期间参加社会实习,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使我们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后,迅速的加以实践运用。

巩固学习成果。

同时,在大三学年,能对所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化理解,便于更好的学习。

这是学业上的优势。

更为可贵的是,我们在实习中成长的更加成熟,无论是思想还是心理上。

马原实践教学自我总结(3篇)

马原实践教学自我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原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马原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参加了马原实践教学活动,以下是我对此次实践活动的自我总结。

二、实践活动内容1.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在此次马原实践教学中,我们参观了多个红色教育基地,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等。

通过实地参观,我们了解了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深刻体会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

2. 专题讲座在实践活动期间,我们邀请了专家学者为我们作专题讲座,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通过讲座,我们拓宽了视野,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多次讨论。

我们围绕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结合自身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讨论,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社会实践我们还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支教等。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发展变化,认识到自己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实践活动收获1. 提高理论素养通过马原实践教学,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多次小组讨论和社会实践。

这些活动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使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这使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 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锻炼了实践能力。

这为我们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参考五篇

关于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参考五篇

关于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参考五篇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

其中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一)内容提要: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在校校大学生进行了有关调查调查对象:河北工业大学学生调查时间:2019-4-20~2019-4-26调查方式: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阅读兴趣倾:一、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二、调查结果分析,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三、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针对同学们阅读倾向,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目的,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其中男生14名、女生27名,并发放问卷120份,回收率112份,有效问卷100份。

经过本小组成员的分析讨论,分析结果如下:1.从阅读兴趣倾向来看1)大学生在空闲时间会不会阅读,如下所示:1经常会 2有时会 3偶尔会 4从来不会由上表可以看出,在空闲时间有29.3%的人表示经常会读书,有46.3%的人表示有时会读书,有22%的人表示偶尔会读书,有2.4%的人表示很不喜读书,基本上从不会读书。

综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还是比较喜欢经常看书的。

这表明大学生总体还是爱读书的,但还是存在着部分不爱读书,不读书的现象,因此大学生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树立积极的读书意识。

2)在大学生阅读的类型来看,大学生的阅读类型广泛,有名著,散文,小说,诗歌,自然科学类,专业类实用性读物等,其中喜欢小说的最多,占33%,专业,技能,考试等有关实用性书籍其次,占22%。

因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小说读物的最热衷。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马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精选9篇)转眼间充满意义的社会实践生活就已结束了,这段经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该好好总结一下过去这段时间的社会实践了!为自己以后能更好的走向社会做准备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精选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篇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能在寒假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给了我们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的机会。

作为大二的学生,社会实践也不能停留在大一时期的那种毫无目的的迷茫状态,社会实践应在结合我们实际情况,能真正从中得到收益,而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完成任务而实践。

我觉得我们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应注重实践的过程,从过程中锻炼自己、提高能力。

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感受社会就业的现状,体验一下工作的乐趣,这学期的假期我根据时间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假期期间找了一份促销的工作,虽然仅有10多天时间,但我觉得受益非浅,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短短的工作让我体会到了就业的力,自己能力的欠缺及社会的艰辛,同时让我感到工作的无比快乐,一种在学校自由天地无法体会到的残酷竞争的“愉悦”。

促销是一种很好的工作体验,通过,,人与人的沟通,可以了解一些跟我们专业相关的知识,比如不过的人过春节的习惯习俗,春节期间的旅游计划等等。

我的促销工作主要是促销电器。

促销的一天基本工作安排:促销前的短暂培训,了解电器的,名称、性能、型号、价格行情等方面的知识,面对顾客时的语言组织,仪容仪表等。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工作。

每天早上8:30开始上班,到达指定地点后做好准备工作,摆好宣传资料,礼品赠品,然后调整好心态迎接顾客。

每天工作7个小时,在下午工作完后还有个必须的程序——一天的工作总结。

经理、主管及促销员一起讨论一天促销工作中的战果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马原实践作业感动主题

大学生马原实践作业感动主题

大学生马原实践作业感动主题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一、社会实践活动说明:1、课题名称:探究伟大人物—列宁的人格魅力2、实践形式:读《列宁传》,写读书报告3、所在班级:计机 XXX 班4、小组成员:组长:XXX组员:XXX、XXX、XXX5、成员分工:XXX:领导小组成员,分配工作,兼演讲,审查、修改报告。

XXX:查找资料,搜集书录,整理报告内容;XXX:合作写读书报告。

6、其他说明:①:本小组进行的这次实践活动意在探求伟大人物—列宁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主要是通过阅读名人传记—《列宁传》,从书中感受列宁的之所以成为一位影响世界而具有的人格魅力。

②:从《列宁传》中,我们尽可能的去理解列宁在哲学方面和马克思主义方面所总结的列宁主义,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提供一个辅助资料;二、读书报告书籍介绍:作者:季正矩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10伟大人物—列宁的人格魅力---读《列宁传》有感记得很久以前读过一篇有关列宁的文章,讲的是人们在听到列宁先生死讯时的反应。

从广播员接到列宁死讯开始时的惊讶、震撼、悲怆与不可置信,一直到他广播给全俄时,人们各种各样的反应,无一不因列宁的死而受到极大震撼。

那时,我就在想,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能使如此众多的人为之动容,他究竟有何魅力?他做过什么?一直很单纯的认为他是书中的“伟人”,但却没概念是怎样的一个人,才可以称之为“伟人”,直到这次的实践活动读了季正矩先生的《列宁传》,我的心也被列宁震撼了!读这本书,第一感觉,列宁先生好忙啊,一个人一生怎么可能能做那么多的事呢?从大学开始,之后都处于忙忙碌碌之中,大学之前,他亦有预感似的,在那段时间,他努力充实、丰富、锻炼自己,就好像是在为以后做着准备,列宁呵,你是否还在孩童时就已预感了自己不凡的人生了呢?1870年4月22日,世界无产阶级伟大领袖和导师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真正的名字,列宁只是他30岁之后开始用的化名)出生在俄国的辛比尔斯克。

马原教学实践报告(3篇)

马原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为了更好地将马原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马原教学实践活动。

本报告将对这些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马原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二、马原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1. 组织马原知识竞赛为了激发学生对马原学习的兴趣,我们组织了马原知识竞赛。

竞赛内容涵盖了马原的基本原理、重要观点以及现实中的应用。

通过竞赛,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对马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开展马原主题讲座我们邀请专家学者开展马原主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理论解读。

讲座内容涉及马原的历史发展、哲学体系、现实意义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马原理论,提高其理论素养。

3. 组织马原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将马原理论应用于实践,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会调查、参与志愿服务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马原理论的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创设马原学习小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鼓励学生组建马原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共同学习、讨论,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学习小组可以定期举办读书会、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开展马原课程教学改革针对马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教学改革。

一是优化课程内容,将马原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提高课程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二是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马原理论。

三、马原教学实践活动的成效1. 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素养通过马原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理论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对马原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马原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2. 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马原理论,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马原的社会实践报告

马原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马原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以“走进社区,服务群众”为主题,旨在通过实际行动,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以下是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和体会。

二、实践背景马原社区位于我国某城市,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底蕴的社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马原社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工作人员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

在此背景下,我们选择了马原社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地点。

三、实践内容1. 社区调研在活动开始前,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等方式对马原社区进行了初步了解。

调研内容包括社区基本情况、居民构成、社区服务设施、居民需求等方面。

通过调研,我们掌握了社区的基本情况,为后续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2. 社区志愿服务在社区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开展了多项志愿服务活动。

具体内容包括:(1)环保宣传:组织志愿者在社区内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2)关爱老人:为社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关爱等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3)关爱儿童:组织志愿者开展儿童教育、娱乐活动,关注儿童成长。

(4)法律援助:邀请律师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3. 社区共建活动为了加强社区与居民的互动,我们组织开展了多项共建活动。

具体内容包括:(1)社区运动会: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各类体育比赛,增进邻里感情。

(2)文艺演出:邀请社区居民参加文艺演出,展示社区风采。

(3)节日庆祝:在重要节日组织庆祝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四、实践成果1. 提高了自身实践能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我学会了如何与社区居民沟通、交流,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深入了解社会通过社区调研和志愿服务,我对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认识到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关注民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调查报告姓名学号学院科(本、专)级专业班题目成绩日期英语课惹谁了——从高考改革看当前英语教育的缺陷调查目的:了解同学们对英语教育的看法,我国英语教育的缺陷以及大家对英语教育的期待与希望。

时间:地点:对象和范围:方法:抽样调查与问卷调查形式全中国约有3亿多人在学英语(专业和非专业),约占全国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有专家预测,再过几年我国学英语的人数,将超过英语母语国家的总人口数。

这是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上透露出的信息。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目前大中小学学习英语的人数加在一起超过了一亿人,其中在校大学生有两千三百多万人,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学习外语的群体。

留学、考研、求职等决定一个人前途发展的很多事情都需要英语做敲门砖。

然而这也是英语在所有学科中被骂的最多的原因:大家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对英语教学的期待自然很高,但实际教学效果又没有达到大家预期,于是英语惨遭炮轰。

最近全国各省份都发布了本省份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其中最引人瞩目,也是改革最大的便是英语。

比如北京从2016年起高考英语将由150分减为100分。

“砍英语”,不仅仅是北京一地的高考改革方向。

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英语课惹了谁?我们的大学生们对英语教育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在2013年11月16日至2013年11月24日笔者以抽样调查与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关于本校大学生对英语教学看法的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共计100份,涉及本校建工、外国语、文学等十几个学院09届到13届的63名女生和37名男生。

基于本调查问卷所统计的数据对本校大学生对英语教学的看法、期待和希望进行以下讨论。

绝大数(87%)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是在小学阶段开始学习英语,11%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始学习英语,2%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是在初中开始学习英语。

23%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赞同全民学习英语,而53%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反对全民学习英语,24%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既不赞同也不反对全民学习英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我们同学对英语的感兴趣程度呢?17%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对英语很感兴趣,而26%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很反感英语,而57%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既不反感也不感兴趣。

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表示身边喜爱英语的同龄人不多。

其中很有意思的是参与问卷调查的女大学生对比参与问卷调查的男大学生更对英语感兴趣。

在学习英语的原因的问题上:65%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是为了升学、留学、考研……不得不学,2%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是为了结实更多的外国朋友,12%的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是跟风学习,21%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纯粹出于个人喜好而学习。

在英语对个人的帮助和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的几个问题中:4%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英语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一点实际作用,33%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英语在日常生活中有作用,56%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英语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有用,7%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英语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大的作用。

那么英语是否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帮助呢?2%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英语没有带来任何帮助,45%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英语除了通过考试,没有别的帮助,37%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英语有一些帮助,而16%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英语帮助很大,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目标。

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我们同学们使用英语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的频率的问题上:13%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选择了“几乎没有”44%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选择了“很少使用”24%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选择了“经常使用”19%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选择了“每天使用,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可能都曾听过我们的英语教育被称为“哑巴英语”,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使用英语与周围人对话这一问题中:7%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几乎没有,42%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很少使用,25%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经常使用,26%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每天使用,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英语的六部分:视、听、说、读、写、译。

哪部分是同学们认为最难的部分呢?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3%选择了“视”,27%选择了“听”21%选择了“说”5%选择了“读”20%选择了“写”而24%选择了“译”。

说起英语电影,同学们肯定有许多许多举不完例子,说不完的话。

但在欣赏原版纯英语电影时同学们能理解多少呢?在这个问题上:3%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不理解,34%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能够理解一小部分45%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能够理解一大部分,18%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全部理解。

那么同学们对目前的英语教学的看法是怎么样的?6%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目前的英语教学完全不能满足预期,34%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目前的英语教学能满足预期的一小部分,44%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目前的英语教学能满足预期的大部分,16%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表示目前的英语教学完全能满足预期。

在对阐述对英语教育的期待和希望上:同学们普遍提到了英语教育应当注重实用,解决“哑巴英语”,不仅仅是注重语法,而应该更加注重实际交流等等问题。

这些年,英语教育最大的罪名就是“不实用”。

讽刺的是,“实用”一直是国内英语教材编写中最为推崇的指标。

在日常教学中只注重教给学生语法,而不注重实际的交流目的。

更可怕的是,本应自由表达,灵活运用的英语句子在写入教材,成为考试题目后,变成了很多学生唯一会用的表达方式。

的确,在当年的人教版课本中,Han Meimei和Li Lei不断重复的“How are you?”“Fine,Thanks,and you?”而实际在实用英语的国家中,这种说法偏正式,很少有人这么说。

相比之下,“Great”、“Well”、“Perfect”倒用得更多。

如果说“And you?”还属于可接受范围,教材中的“How do you do?”可算得上是“入土文物”了。

在国外这种说法基本已近“消声灭迹”。

在英语教学里学的短语、句子大多是英国正式场合中的说法,而并不适用于日常生活。

而与实际生活脱节的“道德正确强迫症”也一直在我们的英语教材中体现。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讨论会上,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委员认为,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汉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黄德宽也表示,英语目前一语独大,如果不能从宏观上科学规划外语教育,对公共外语教育单一化倾向的蔓延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后果必将会是严重的。

反对英语热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原因各种各样,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如两位委员所言,中国已被英语引入一个危险的两难境地,已是关乎民族自强自立的问题。

法国是一个语言民族主义情绪很强的国家,法国人抵抗英语的影响,理由是捍卫法语的纯洁性。

但我们“叫停英语热”的语言民族主义,用的却是一种读书无用的理由——“英语无用”。

“从小学一路拼杀到大学,16年的英语学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几个考试。

”你瞅瞅,英语万恶啊,浪费莘莘学子多少宝贵青春,而且真正出来工作就业,还很可能一辈子不需要和英语打交道。

既然如此,我们还有必要学英语吗?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全世界有4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每天有超过世界人口1/3的人在用英语交谈,75%的电视节目以英语播出,80%以上的科技信息用英文表达,几乎100%的软件源代码用英文写成。

英语的普及之所以如此迅速,是因为对于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已经不再是一门外语,而成为一种实用的基本技能。

纵观全球,英语热绝非中国独有,这并非因为英语就象征什么民族的荣耀,而是英语以其简洁的发音与简单的语法在历史发展中,优胜劣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语。

国际交往愈来愈频繁,我们需要用一种你我共通的语言进行交流,学习英语目的便在于此。

学习、运用英语与中国文化自强并不矛盾。

广泛的英语学习非但没有“误国”,相反,帮助造就了更多的人才,开阔了整个科学研究的眼界,提高了中国的学术水准。

拿所谓的“英语无用论”和“语言民族主义情绪”说事,显然失之偏颇。

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多应着眼于如何学英语。

确实,目前国内学生学到的基本都是哑巴英语,只注重英语做题,埋头做题,却忽视了口语交流,一旦遇到现实交流,还是近似于没有学习过英语一般。

这与我们只注重英语应试教育有关,中考英语、高考英语、四六级英语、职称英语……似乎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考试,至于能否交流一概不管,面对老外就嘴唇直哆嗦。

这种形式的英语学习,不仅导致了本末倒置,而且连英语作为一种基本的实用技能都未能掌握。

因此,英语热才会如此受人诟病。

英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当英语成了竞技的考试学问,英语学习的功能被无限夸大时,英语远远超出了语言工具的范畴,便背离了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

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正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的大舞台,同时也面临着全球化人才缺乏的现实。

作为全球化人才,除了要具备全球视野、全球化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国际通用语言,具备全球化的沟通能力。

从这个目的出发,我们难道真的没有必要学英语吗?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提到的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和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其中提出,“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内国际发展。

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

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

”这便要求我们学好外语,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化。

对于外语的应试教育其中也提到“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以解决当前外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1968年出版的新中国第一套《英语》课本到我国目前超过一亿人学习英语者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学习外语的群体。

尽管对英语的褒贬不一,即使我们的英语教育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与不足,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英语教育确实是在一步一步地不断向前进步。

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英语教育在国人的不断努力下一定会越来越好。

附关于大学生对英语教育看法的问卷调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