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第一章+城市设计概论
•二是系统设计,即考虑一系列在功能上有联系的项目的形体;
•三是城市或区域设计,包括了区域土地利用政策,新城建设、旧区更新改造保护等设计。”
1.1城市设计的概念——理论性概念
2.关注行为和环境的城市设计——小组10(Team 10):
►提出的“门阶哲学”强调城市设计中以人为主体的微观层次。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直到专项规划中都包含城市设计的内容,城市设计始终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贯穿在城市规划的每个阶段
►城市设计关注的是人与城市形体环境的关系和城市生活空间的营造,内容具体而细致。环境效益是城市设计追求的主要目标。
1.4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的关系
1.3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
•定性标准
►纵观世界城市建设发展历史,成功的街道、空间、村落、市镇和城市往往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如宜人的空间尺度、视觉愉悦、使用方便、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就属于人所公认的环境优点。
1.3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
•定量标准
•定量的城市设计标准通常以条例法规形式表达。
►如1969年,美国城市土地研究所与联邦住宅局合作推出了一套控制土地使用强度的体系(LUI:land use intensity)
►定性标准
►(1)可识别性
►指应具有明显的感性特征,便于识别,易于记忆,生动而引人注意。
►建筑上的国际式破坏了许多地方传统,曾经与众不同的建筑也因为照搬抄袭而湮没,所有的城市和城市建设看起来都差不多。因此,人们认为设计师应尽量设计出反映不同区域的差异或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形式,例如居住建筑、商业建筑或市政建筑的不同语汇。
•定性标准
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
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和演变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
城市规划并非凭空想象或随意而为,而是建立在一系列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这些理论犹如基石,支撑着城市规划的实践,引导着城市朝着更加宜居、可持续和繁荣的方向发展。
首先,我们来谈谈生态学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各种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生态学理论强调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启示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比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时,不仅要考虑美观,更要考虑其生态功能,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提供生物栖息地等。
通过合理布局绿地,能够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城市的生态韧性,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地理学理论也是城市规划不可或缺的基础。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分布规律,这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关于地形、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的详细信息。
了解这些自然地理要素对于确定城市的选址、功能分区以及基础设施布局至关重要。
例如,在山区建设城市时,需要考虑地形的起伏对交通和建筑布局的影响;在沿海地区,要考虑海洋气候对城市通风和防潮的要求。
此外,人文地理学中的人口分布、经济活动等研究成果,也有助于规划城市的发展规模和产业布局,实现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社会学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集中场所,社会学关注人的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城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社会公平,以创造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
例如,通过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的居住需求和行为模式,可以规划出多样化的居住类型和社区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
同时,关注社会阶层的差异,避免出现城市空间的隔离和社会分化,促进社会的融合与交流。
经济学理论为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活动,而城市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运行效率和发展方向。
从产业布局到土地利用,从交通设施建设到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都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和市场需求。
城市设计课件:基础理论
空间形式理论
1.2. 伊利尔·沙里宁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认为大到城市,小到艺术品都是“体形环境”的一部分, 须讲求体形秩序: 1,表现原则,城市设计须反映城市的本质和内涵 2,相互协调原则,城市与自然、城市各部分、建筑群之 间相互协调 3,有机秩序原则,“宇宙机构的真正原则”,是协调指 导一切原则的最基本原则。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空间形式理论 现代城市功能理论 新城设计理论 场所文脉理论 人文社会设计理论 自然生态设计理论 设计过程与方法理论 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
空间形式理论
1.1. 卡米诺·西特
《城市建设艺术》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 最早提出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有序”理论 现代城市设计学科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分离 主张城市设计建立在对空间感知的严格分析上。
柯布西耶的城市设计思想的重点是 “秩序”。
他承认和面对大城市的现实,并不反 对大城市和现代化的力量,主张用全 新的规划与建筑形式改造城市,认为大 城市本身具有巨大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对大城市矛盾,他提出可以依靠现代 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城市原有空间。
《明日的城市》中假设了一个300w 人口的城市,中心区40w居民住在24 栋60层高楼中,周围是大片绿地。
柯布西耶与“光明城市”
现代城市功能理论
2.2. 《雅典宪章》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制定了 《城市规划大纲》,即《雅典宪章》。为现代城市规划奠定了 理论基础。 强调城市功能分区 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的重要性 发展形成了气候规划中的区划管理、绿环、邻里单位、人车分 离、高层化、间距等概念的 形成。
城市设计:第一章城市设计概论
适用:为市民而设计,而非特殊阶层。
……具有社会生活意义 安全:防卫空间;人行空间。
……人的基本需求 可达:交通顺畅;方便参与各种活动。
……可接近、可亲近 小巧玲珑
优
美
亲切美
符合人的尺度:以人为依据考虑空间尺度、界 面和空间比例将使空间变得亲 切。如高层建筑围合的空间中, 用低层的裙房作为缓冲,可避 免高层建筑的尺度产生对人的 畏迫感。 “人是万物的尺度。”
⑸、70年代纽约市乔纳森·巴奈特发表了《城市设计 概论》,提出了 城市设计是“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 的观点。强调城市设计不仅是空间设计,也是塑造城市 的过程。
⑹、80年代以来,美建筑师韦恩·奥图和唐·洛出版 《美国的城市建筑》一书,该书认为一个独立的建筑 物,城市设计项目,一个计划或一项政策,都会带来 相关影响,进而影响城市开发的导向和城市 形成的改
⑸.城市设计不够深度不够,规划师和建筑师对“城市 设计”这一中间环节不够重视。
二、城市设计的含义、目的、对象、内容
1. 城市设计的含义----相关定义
关于城市设计概念的表述多种多样,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 见解。
(1)“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 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 《城市规划基本法》98GB
变。这一理论促使人们把城市设计与城市开发、城市 管理整体联系起来。把开发建设与对城市结构和经济 的影响联系起来。
以上近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出,城市 设计的研究 越来越重视综合效益,已经从二维的平面形 式规划发展到由社会规划、经济规划和形体环境规划三 方面内容组成的综合规划,那么对规划师的要求也就越 来越高,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规划学科的知识,还要有社 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的知识。
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
主要内容 sommaire
一、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THEORIES FONDAMENTALES DE CONCEPTION URBAINE
二、不同类型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
PRINCIPES ESSENTIELLES DE METHODES DIFFERENTES
例如:圣彼得教堂广场柱廊、 香榭丽舍大街沿街建筑、上 海外滩建筑群。。。
C、 面——整体形态、肌理关系
例如:佛罗伦萨传统街区、巴黎传统街区、北京四合院传统街区
(3) 对于虚性和空间序列等。
包括重要建筑入口前庭、街廓内虚 体、街道及广场网格、公园、庭园 以及线性开放空间系统等。
(2)取向:视觉的唯美主义,精神
象征的体现,对轴线、轮廓、对景 等视觉效果的追求、崇拜,“城市 可作为一个艺术品来加工”。
例:东方:元代以后的北京城 西方:朗方设计的华盛顿规划
1. 视觉秩序分析 (3)古典城市美学派人物西特(Sitte)的观点
整个城市应是一种激奋人心的、充满情感的艺术作 品,城市设计者就是表达社会抱负、激情洋溢的艺术家。
(2)观点之二:
实与空间互异构成了城市不同的 空间结构,建立了场所之间不同的形 体序列和视觉方位,城市中“空”的本 质取决于其四周实体的配置。
同时,这种“图底分析”还鲜明地 反映出特定城市空间格局在时间跨度 中所形成的“肌理”和结构组织的交叠 特征。
(3)观点之三: 空间印象转变
A.传统城市空间---连续性的街道、 围合性的广场、 标志性的建筑 以及整体性的街廓;
一、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1 图底理论
(Figure---Ground Theory)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2.1 城市设计部分理论简介2.2 城市社会学等学科对城市空间的研究2.3 场所2.4 生态城市的理念和绿色城市的设计《城市设计概论》2.1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简介2.1.1卡米诺·西特2.1.2 凯文.林奇2.1.3 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2.1.4 波纳2.1.5 诺伯格.舒尔兹2.1.6 芦原义信2.1.7 罗杰.特南西克2.1.8 比尔.西列尔2.1.9 稹文彦2.1.10阿尔多.罗西2.1.11 黑川纪章2.1.1卡米诺·西特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1889)在《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运用艺术原则对城市空间的实体(主要是教堂等)与空间(主要是广场空间)的相互关系及形式美的规律进行的深入的探讨,并通过于19世纪末欧洲工业化城市空间的比较分析,对当时欧洲工业化城市空间的平淡,缺乏艺术感染力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工业化城市空间主要有三个体系和若干他们的变体,即矩形体系,放射体系,三角形体系,变体是这三者混合的产物.从艺术的眼光来看,所有这些都是毫无价值的,没有艺术气息.这些体系除了标准化的街道模式之外一无所成,它们在概念上是纯粹机械性的.在这些体系中道路系统仅仅是交通设施,从来不是服务于艺术目的的工具,它们不具有任何感染力,因为只能从地图上才能看出它们的特征.卡米诺·西特主要是从视觉及人们对城市空间的感受等角度来探讨城市空间和艺术组织原则.卡米诺·西特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的骄傲是圆形广场,没有比这更能说明艺术感情的完全缺乏以及对于传统的蔑视的了,而这现代城市规划的特征.当围绕这样一个广场步行时,眼前的景象持续不变,使得人们不能知道自己正确的确切位置.转一个弯就足以使一个陌生人在这种旋转木马的广场上无所适从,迷失方向.卡米诺·西特的城市空间艺术原则,是基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中,各实体要素之间功能关联及组合关系而得出的,其艺术原则的核心表现在注重整体性,注重关系,注重关联的内在性.卡米诺·西特的城市空间艺术原则有其历史的局限性,正如亚瑟·霍尔登(Arthur C.Holden,1945)所言,西特从未体验过摩天大楼.他未必曾经想到过我们的城市有朝一日会为高层的巨大体量所充塞.2.1.2 凯文·林奇凯文·林奇是从探求城市的形念,结构和组织开始的,《关于对城市满意情况的记录》(Notes on City Satisfaction,1953)是1952~1953年间他在欧洲考察对于有关城市的理论基础的回答.在《城市的形式》(The Forms of Cites,1954)一文中,他从历史和形态的角度对城市形式的不同属性进行了探讨,例如城市的大小,密度,特征和模式等.凯文·林奇的城市美不仅指构图与形式,而是将之分解为人类可感受的城市特征,如易识别,易记忆,有秩序,有特色等.他对于人们对环境的感知与体认有着格外的重视,并认为,好的城市形式也就是这种感知和体认比较强烈的城市形式.林奇1959年发表《城市的意象》一书,从视觉心理和场所的关系出发,利用居民调查和实地体验的方法,研究使用者认知图式(cognitive map)与城市形态的关系,从而确定了一种全新的城市分析与设计方法.人对环境的感知,也就是一种格式塔.人总是将感知对象加以组织和秩序化,从而增强对环境的适应和理解.林奇从市民的认知地图入手,探求城市内在关系的秩序.他调查了美国的三个城市——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市,要求市民通过草图和语言来描述城市中的环境特征,城市独特要素或体验.然后他将这些个体的认知地图汇总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城市的"公共意象图",从而总结出市民能够感知到的,能够反映城市特征的城市要素.研究认知方法的基本观点是:认知意象是城市生活的基石,使用者主要通过认知认识城市,城市设计应以满足人的认知要求为目标.凯文·林奇通过调查,对城市空间提出两个基本要求:易识别性(legiblitv);可认知性(imaginability).可认知性是林奇提出的城市空间评价的一个新标准,即城市空间应为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人所共同接受.凯文·林奇指出:市民一般用五个元素,即路径,边界,节点,地区和标志来组织他们的城市意象: ①路径(Path):观察者习惯或可能顺其移动的路线,如街道,小巷,运输线.其他要素常常围绕路径布置.②边界(Edge):指不作道路或非路的线性要素,"边"常由两面的分界线,如河岸,铁路,围墙所构成.③区域(District):中等或较大的地段,这是一种二维的面状空间要素,人对其意识有一种进入"内部"的体验.④节点(Node):城市中的战略要点,如道路交叉口,方向变换处,抑或城市结构的转折点,广场,也可大至城市中一个区域的中心和缩影.它使人有进入和离开的感觉.⑤标志(Landmark):城市中的点状要素,可大可小,是人们体验外部空间的参照物,但不能进入.通常是明确而肯定的具体对象,如山丘,高大建筑物,构筑物等.有时树木,招牌乃至建筑物细部也可视为一种标志.凯文·林奇从人的环境心理出发,通过人的认知地图和环境意象来分析城市空间形式,强调城市结构和环境的可识别性(Legibility)及可意象性(Imaginability).并认为城市设计也必须基于市民对城市环境的可识别性.使城市结构清晰,个性突出,而且为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人所共同接受.凯文·林奇的开创性工作提供了城市设计的独特途径.从市民环境体验出发的工作方法使得城市设计摆脱了高高在上的姿态,切实地深入到普通人当中,真正实现了"人本主义"的城市设计价值原则.2.1.3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Alexander)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Alexander,1965)在其广受关注的著名论文《城市并非树形》中,把那些在漫长岁月中或多或少地自然生长起来的城市称为"自然城市",而把那些由设计师和规划师精心创建的城市和一些城市中那样的部分称为"人工城市".他认为,现在人们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在人造城市中总缺少着某些必不可少的成分,同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古城相比,我们现代人为创建城市的尝试,从人性的观点而言,是完全失败的.什么是内在性质亚历山大认为,一个自然城市有着半网络(semi-lattice)结构,而人为构造的城市采用了树形(tree)结构(图 2.1),和树形的结构简单性相比,这种极为丰富的可变性标志着半网络能有超乎寻常的结构复杂性,正是由于树形的性质缺乏这种结构复杂性,才使我们的城市概念受到损伤.他的分析表明城市空间功能的综合,是产生"交叠"使用城市空间的基础,它使空间具有了多样性和适应性的性质,城市中确实存在的那种功能综合现象和人对这些功能的物质对应物的重合使用使城市具有选择性和可生活性,人能根据各自所需在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人的个性因此而不被束缚,它是城市空间呈现活力的本质.图2.1 树形结构与半网络结构图亚历山大在《关于形式合成的纲要》和《城市不是一棵树》中指出了传统规划与设计只考虑形式而不考虑内容,不考虑场所与人的活动之间丰富的,多种多样的变化和联系,是一种失败的规划与设计.亚历山大的图式语言(pattern language)中以各种类型,不同范围的使用倾向和形态关系为基础,企图研究出满足使用者要求的设计语言.语言主要由三个明确定义的部分组成,即联系(context),问题(problem)和解法(solution).每个图式都是为解决某个带普遍性,反复出现的社会,心理或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共几百条图式,按不同层次构成一个网络.图式语言中的每一个模式并非一固定事物,而是复杂的,强有力的场地(field),是一组关系(relationships),可赋予生命活力与深度,它不仅仅是元素(elements),也是规则(rules),是一个生命事物的描述,同时也是产生这一事物的过程,它使发生在空间中的事件模式与几何结构有效地吻合.亚历山大图式语言的研究是人的行为与场所情感对应的空间图式的研究.亚历山大的图式语言(pattern language)中以各种类型,不同范围的使用倾向和形态关系为基础,企图研究出满足使用者要求的设计语言.语言主要由三个明确定义的部分组成,即联系(context),问题(problem)和解法(solution).每个图式都是为解决某个带普遍性,反复出现的社会,心理或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共几百条图式,按不同层次构成一个网络.图式语言中的每一个模式并非一固定事物,而是复杂的,强有力的场地(field),是一组关系(relationships),可赋予生命活力与深度,它不仅仅是元素(elements),也是规则(rules),是一个生命事物的描述,同时也是产生这一事物的过程,它使发生在空间中的事件模式与几何结构有效地吻合.亚历山大图式语言的研究是人的行为与场所情感对应的空间图式的研究.2.1.4波纳(L·S·Bourne)波纳(L·S·Bourne,1971)运用系统理论对城市空间进行研究,认为系统理论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正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本质所在,同时,系统理论的各种立场使之能够运用于不同的观点和理念,尤其是在城市空间物质层与社会文化层的决定作用上保持观念上的中立. 波纳运用系统理论的方式,描述了城市系统的3个核心概念:⑴城市形态(urban form),指城市各个要素(包括物质设施,社会群体,经济活动和公共机构)的空间分布模式.⑵城市要素的相互作用(urban interaction),指城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相互作用(关系互动),将个体要素整合成为一个功能体,即一个子系统.不同功能节点之间的交通流表示城市要素之间相互作用.⑶城市空间结构(urban spatial structure),指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将城市各个子系统整合为城市空间大系统的作用机制,以各种功能活动对于不同区位的市场竟租曲线表示城市系统的构成机制.b 城市要素的相互作用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强度,决定了城市空间构成的二维基面和基本形态格局,"城市形态"是其表现形式,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城市中各种活动对不同区位的竟租过程,带来的动力与压力及其相关效应,形成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构成机制.a 城市形态c 城市空间的构成机制2.1.5 诺伯格·舒尔兹诺伯格·舒尔兹(Norberg Schulz,1971)提出五种空间概念:①肉体行为的实用空间;②直接定位的知觉空间;③环境方面为人形成稳定形象的存在空间;④物理世界的认识空间;⑤纯理论的抽象空间,并对存在空间和建筑空间进行详尽的分析.诺伯格·舒尔兹认为,空间图式有各种各样类型,即使是一个人,一般也有一个以上的图式,因此可以充分感觉各种状况.图式是由文化决定的,要求对环境或情性的定位,结果即具有质的特性.使用空间把人统一在自然有机环境中.知觉空间对于人的同一性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存在空间把人类归属于整个社会文化.认识空间意味着人对空间进行思考.最后理论空间则是提供描述其他各种空间的工具.诺伯格·舒尔兹认为,场所是存在空间的基本要素之一.场所概念的发达和作为各种场所体系空间概念的发达,就是找到存在立足点的必要条件,场所必须有明显的界限或边界线.场所同包围他的外部相比之下,是作为内部来体验的.场所,路线,领域是定位的基本图式,亦即存在空间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组合起来,空间才开始真正成为可测出人的存在的次元.在存在空间中,一般包括几个场所.所谓某个场所,就是在更广阔的脉络中安上位置,而不是把它理解为从别个当中取出来,不然人类的历史就缺少力动性了.一切场所都具有方向,场所一般因路线体系而与各种方向发生关系.存在空间也具有方向性.诺伯格·舒尔兹将存在空间划为几个阶段:①用具;②住房;③城市阶段;④景观阶段;⑤地理阶段.其中城市阶段主要是根据社会的相互作用,亦根据社会共同的生活形态来决定.城市的内部结构就是这样"正在那里发生"的个人和社会诸功能作用的复合结果.在城市阶段,个人一般据有"私有"色调更浓的存在空间,它必须作为更大的总体中的一部分来理解.存在空间的诸阶段形成一个结构化的整体,它是与存在的结构相对应的.人与物理,精神,社会,文化的诸对象相关联而存在.存在空间可以说是由相互作用的多重穿插的体系所构成的.这样复合的总体性中,不能不产生不定性或者矛盾性.2.1.6芦原义信芦原义信(1975)认为: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而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是消极空间.芦原义信认为,外部空间有以下要素:1)尺度.芦原义信并没有给尺度下一个什么定义,而是根据人眼睛的视角关系和自己的经验,提出外部空间的两个假说:①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称之为"十分之一理论".②外部空间可采用一行程为20-25米的模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2)直线.芦原义信认为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距离与直线是极其重要的设计重点.预先了解从什么距离如何可以看清材料,才能选择适于不同距离的材质,这在提高外部空间质量上有利的. 在外部空间的布局中,相对于人的活动,可以将外部空间分为运动空间和停滞空间.外部空间设计要尽可能赋予该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墙壁的造型,地面高差等.外部空间布局上带有方向性时应在尽端配置具有某种吸引力的内容.在讨论空间封闭性时,应当考虑墙的高度与人眼睛的高度有密切关系,很好的运用高墙,矮墙,直墙,曲墙,折墙等加以布置,就可以创造出有变化的外部空间.芦原义信根据外部空间的用途和功能将空间分为多个层次和顺序.外部的→半外部的(或半内部的)→内部的;公共的→半公共的(半私用的)→私用的;多数集合的→中数集合的→少数集合的;嘈杂的,娱乐的→中间性的→安静的,艺术的;动的,体育性的→中间性的→静的,文化的.关键在于充分克服和利用一切地理条件,适应该空间所要求的功能种类和深度,创造出空间秩序富于变化的空间.芦原义信认为,由于改变行进方向,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景色,打破空间的单调,在空间中产生跳跃,如日本重要建筑的引道或神社参道与外部空间设计传统手法.城市因其内容是复杂的,并经常进行着新陈代谢,所以虽面临现实也很难掌握.城市规划(cityplanning)和城市设计(Urban Design)这两个词,在其对象的规模,内容,方法等方面,由于不同专业,就连它们的内容也可能有一些差别.如果从空间论来阐述,城市规划无论怎么说是以二次元的外部秩序构成为重点的规划,建筑则怎么说也是以三次元的内部秩序为重点的规划.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的后记中,点出了人与空间的关系;外部空间设计就是把"大空间"划分成"小空间",或是还原,或是使空间更充实更富于人情味的技术.2.1.7罗杰·特兰西克(Roger Trancik)罗杰·特兰西克在《Finding Lost Space》(1986)一书中提出图底关系理论(figure-ground)和联系理论(linkage).图底关系理论是研究城市的虚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理论.在城市环境中,建筑形体的主导性作用使其成为人们知觉的对象,周围的空间则被忽视.成为对象的建筑被称为"图",被模糊得事物被称之为"底".像这样把建筑部分涂黑,把虚空间部分留白,形成的图称为图底关系.把虚空间部分涂黑,建筑部分留白,形成的图称为图底关系反转.借助图底关系分析方法,可以发现城市或城市局部地段的结构组织及其肌理特征,明确空间界定的范围,不同等级空间的组织效果等,使城市空间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组织的分析,明确城市形态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等级,并通过比较不同时间内城市图底关系的变化,分析出城市建设发展的动向.图2.3 城市空间的图底关系图联系理论是研究城市形体环境中各构成元素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规律理论,由被称为关联耦合分析.这些"线"可能是交通线,线性公共空间和视线,如各种交通性干道,人行通道,序列空间.视廊和景观轴等.通过对这些"联系线"的分析来挖掘形态元素的形式组合规律以及动因,其目的在于组织一种关联系统或一种网络,从而建立空间秩序的综合结构.关联耦合秩序的建立可分为两个层次,即物质层面和内在动因.从内在动因看,通常不仅仅是联系线本身,更重要的是线上的各种"流",如人流,交通流,物质流,能源流,信息流等内在组织作用,将空间要素联系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联系理论为建立城市空间秩序提供了一条主导性思路,它将"关系","关联"的重要性置于城市空间构成的首要地位,不仅为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组织提供理论框架与分析原则,同时也为在此基础上,恢复,挖掘和创造和谐,统一的空间并达到新的结构与原有结构,内部结构及外部结构的有机统一提供了思路与手段.图2.4 特兰西克的3种城市空间分析方法(P36)图城市中心景观轴(P35)图底关系理论与联系理论都旨在探寻城市空间形态要素间的某种构图关系以及相关的结构组织方式,特兰西克将其归纳为3种关系,即形态关系(图,底分析),拓扑关系(关联耦合)与类型关系(场所理论).可以说,这3种关系在结构上的明确组织与确立,是建立一定的空间秩序与相应的视觉秩序的基础和前提.2.1.8比尔·希列尔(Hillier)比尔·希列尔1983年提出空间句法理论是建立在图底关系理论,联系理论和社区分析的基础上的城市空间分析方法.空间句法的分析过程,是在城市和建筑形体严格联系起来,并借助于电脑-进行模拟实验,以此作为空间分析,评价设计的工具.在空间句法分析中,希列尔引入了"变量"或称为指标体系:一是从特定空间观察的一维视线长度,称为"轴线";二是空间都可以赋予一个数值来表示它与给定分析系统中其他个空间的关系,并用电脑绘出深度图,根据数字差别,就可以绘出某一特定点审视其所在空间系统相对深度的精确指标,据此,便可对不同城镇空间格局及城市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100多个城镇和城市设计方案的分析,希列尔证明,城市空间组织对活动与使用模式的影响主要涉及3个方面,即空间的可理解性(intelligbility),使用的连续性(continuity)和可预见性(predictability).图2.5 希列尔的"空间句法"分析示例2.1.9 稹文彦稹文彦在《集合形态的研究》一文中指出,耦合性是外部空间最重要的特征."耦合性简而言之就是城市的线索,它是统一城市中各种活动的物质形态诸层面的法则,城市设计涉及各种彼此无关事物之间的综合联系问题.根据稹文彦的研究,城市空间形态可以概括为3种类型:构图形态,巨硕形态和群组形态(compositional form,mega form and group form,图2.6)构图形态包含了那些以抽象格局组合在二维平面的独立建筑物,其耦合性通常是隐涵的,静态的.单个建筑只是结构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建筑物本身要比其周围的虚空间更为突出.在巨硕形态中,个别的要素均被聚集组合到一个等级化的,开敞的并且是互相关联的系统网络中,结构的整体性机能较强.群组形态则是诸空间要素沿一个线型枢纽渐进累积的结果,这在许多历史城镇形态中极为常见.这里关联性是作为有机物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演化而成的,其发展的动力是基于有机体内部的"生命力".因此,其形态特征往往表现为非理性的,然而却是生动的富有活力的,是有生命的整体,而这种"有机的整体性"特质往往最能打动人,或者说是最具有人性化的.2.1.10 阿尔多罗西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s,1996)在《城市建筑》(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一书中提出,城市是一种集体的人工创造物,一种艺术文化的集体产物,它由时间造就并植根于居住和建筑文化中.因此,传统的建筑形式,场所和空间在城市发展及其形态结构形成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阿尔多罗西的建筑类型学概念深受德国心理学家荣格(Jung)有关"原型"(arch-type)理论的影响,认为人的潜意识与生具有,是存在与某一个地域的一个种群的人们世世代代所形成的,它凝聚了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并沉积在每个人的无意识处,共同成为一种集体的意识,这种意识就是建筑类型学.建筑与城市类型有两种基本属性:历史性和抽象性.A 罗西及L 克里安(Leo Krier, Rational Architecture,1978)都认为,城市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工制品之一,它与公众艺术作品相同,都诞生于"集体的无意识生命"(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life)中,这种集体的无意识创作,在建筑中表达出居民的多重愿望(如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它们在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了城市,而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居民,也是传统的延续,城市形象在经久的建筑环境中保持了历史的延续性和复杂性.阿尔多罗西将城市作为某个地域一个种群人们"集体记忆"的所在地,城市交织着历史和个人的记录,当记忆被某些城市片断多触发,过去所遇到的经历(历史的故事片断)就会和个人的记忆一起呈现出来,因而罗西从研究场所和记忆入手,就形成了"类似性城市"(analogous city)理论的内涵.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更是一个有意义的场所,城市体现了一种场所精神,因为城市所有的建筑类型是和事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城市的广场和建筑物本身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则与此无关.阿尔多罗西认为,城市空间的物质性显现于现存城市中的建筑形态共时性,这种存在的现实形态凝集了人类生存所具有的含义和特征,城市空间是它们的载体和容器,融合着意义和实体.城市空间形态及场所与人类特定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包含着历史与文化,是人类文化观念在形式上的表现,体现在时间因素中现存城市的建筑类型(历时性).要寻找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集体创作的城市(即城市空间)及某个体参与者(建筑师,规划师和居民)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于形态-类型学的方法:⑴发现城市建筑环境中变化缓慢或基本稳定的那些特点,它们构成了城市的不同类型.⑵确定城市的主要人工环境(街道,市场,建筑物等)在类型学上的归属.⑶表明这些人工环境的构成关系.⑷研究城市类型和构成的形式问题.阿尔多·罗西是新理性主义学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罗西认为,最能够表达城市记忆的是"类似性城市",即把历史形态分类,并重新组合,并采用原型浓缩的集中形式,形成众多有意义的和被认同的事物的聚集体.这种原型浓缩,实质上是对古建筑传统产生的不同的诠释.因为是重新解释,不可能完全回归原型,因此就叫做"类似性城市".2.1.11 黑川纪章。
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ppt 18)
在市场上,乡村是市区的工业品市场,而市区是乡村 农副产品的巨大消费市场
二、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一) 田园城市理论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 “田园城市”理论,他认 为田园城市是兼有城市和乡村特点的新型城市结构形式,田 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霍华德对他理想的田园城 市作了具体的规划,其设想为:
3、规划诱导模式 :政府充分利用发布规划信息的诱导作用 来经营城市 ,是城市规划与城市经营的概念整合。
第三节 风水
一、风水内涵
风水起源于原始性自然崇拜,风水理论包含着一套选择聚落、 住宅和墓地的方法,目的是寻找一块具有地理优势的场地,满 足人们避凶就吉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带来幸福、健康、财富和 权力)。实际上是古人选择居住环境的实践艺术。
村镇或城市的外围,按照风水格局,也有两道封闭 圈 :基址后方是以主山为屏障,山势向左右延伸到 青龙、白虎山,成左右环抱之势,将后方及左右方围 合,基址前方有案山遮挡,连同左右余脉,亦将前方 封闭;剩下水流的缺口,又有水口山把守,这就形成 了第一道封闭圈。如果在这道圈外还有主山后的少祖 山及祖山,青龙、白虎山之侧的护山,案山之外的朝 山,这就形成了第二道封闭圈.
2.日本太平洋沿岸大城市带 3.英国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的英格兰大城市带 4.欧洲西北部大城市带 5.美国五大湖大城市带 6.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正在形成)
第二节 城市开发理论
城市开发是以城市土地利用为核心的一种经济性活 动,主要以城市物业(土地和房屋)、城市基础设施 (市政公用设施与公共建筑设施)为对象,通过资金 和劳动的投入,形成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城市物质 空间,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标。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发展是通过城市开发来实 现的。
城市设计基础理论(人文社会设计理论)
归根结底:
他们的目的是祛除幻象,同时寻求秩序和非秩序, 简单与复杂,永恒与偶发的并存,私人与公共的并 存以及革命和传统的共存。
谢谢观看
主要观点
简 . 雅各布斯认为现代城市更新改造首要任务是恢复街道和 街区“多样性”的活力,提出城市设计必须满足四个基本条件
(1) 街区中应混合不同的土地使用性质,并考虑不同时间, 不同使用要求共用 。 (2)大部分街道要短,街道拐弯抹角的机会要多。 (3)街区中必须混有不同年代,不同条件的建筑,老房子应 占相当比例。 (4)人流往返频繁,密度和拥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这一分析思路及其成果,对其后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学科的 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直到今天,简.雅各布斯的著作仍是美国城市 规划和设计专业的必读书。
“无规划的”,“有机的”,抑或所谓的“无序的”城镇形体环境, 实际上来自一套有别于正统规划和设计理论的规则系统,若不从 文化的视角看城市设计,就会导致许多误解。这种文化生态思想 是当代文化人类学和社会生态学研究对于现代城市设计理论最富 价值的启迪。 城市设计行驶的乃是 “空间,时间,含义和交往的组织”功能, 设计无论大小都有多种方案选择的可能性,都是一个根据不同规 则排除不合适方案的过程。
3.5.2阿莫斯 . 拉波波特
主要作品:《城市形态的人文方面》
1977年拉波波特发表《城市形态的人文方面》一书,从 文化人类学和信息论的视角,认为城市设计应作为空间,时 间,含义和交往的组织,城市形式的塑造应该依据心理得, 行为的,社会文化的及其他类似的准则,应强调有形的,经 验的城市设计,而不是二度的理论性规划。
1978年《拼贴城市》正式出版,自面世以来,就引起了学界内的 高度关注,许多著名学府将其选为必读教材。本书所涉足的范围很广 ,从经典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到现代学术、现代文学、城市建筑 史等等,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宏大的人文领域场景,以此来谈论现代建 筑与城市。《拼贴城市》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著作,在建 筑学与城市研究向后现代转向的过程中,具有一种里程碑式的地位 。
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_567节PPT
⒊开敞空间:开敞空间意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 景或公园、硬质景观(如道路或街道)、广场及娱乐空间等。 开敞空间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客体。
⒋建筑小品和标志:建筑小品和标志常被称为“街头家具”。 主要包括:公用设施、灯具、水体、雕塑、座椅以及各种标志。
⒌城市土地:城市土地的综合利用也是城市设计的一项关键要 素。是指特定地段中各种用途的合理交织。时间和空间是土地 综合使用的基本变量。
城市设计就应尽力利用可用的条件,创造出各种不同的 城市环境。
7
(E)按功能要求和美学原则组织各项物质要素
城市设计是各物质要素的综合设计,它包括功 能和美观两方面的要求。作为功能要求,是为了满足 人的多样化的活动要求,前已述及;作为美学原则, 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平面布局的清晰:即城市结构的条理性,它能使人们容
6
(D)尽可能的提供多样性服务
社会越发展,人们的观念越多样化;同时,人们的业余 时间越多,对多样性的要求也越迫切。只有城市环境的多 样性才能为人们提供选择的可能,才可以满足不同层次、 不同爱好的居民的需求。
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刻、不同心情下,对城市环境 的要求也会变化。有时想要安宁的、自然清静的环境,有 时又会希望热闹的、令人兴奋的环境。
马斯洛的“需要等级说”: 一是生理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 三是社交的需要,四是心理的需要, 五是自我完成的需要。
5
(C)保持环境特色
每一城市在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上都有自己的特 色,新的城市设计也应有明显的感性特征,以便识别 和记忆。城市设计的特色主要来源于客观环境的特色, 这些特色包括: 1.自然环境,如地理位置、地形、植被、气候等。 2.人工环境,如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风格等。 3.人文环境,如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社会风尚等。
城市设计-03城市设计基础理论50页PPT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城市设计基本理论
城市设计一、城市设计的含义“城市设计”英文叫“Urban design”,日文叫“都市设计”。
其含义说法很多。
(1)《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卷)》“城市设计”条目称:“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2)《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3)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对城市设计的解释是:“城市设计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
”(4)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F.Gibberd)在《市镇设计》(Town Design)一书中指出:“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5)芬兰著名建筑师沙里宁(E.Saarinen)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含义归纳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的含义可归纳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三维空间的合理设计”。
它既包含了物质空间的设计,也包含了人们社会生活以及精神文明方面的设计。
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可以包括以下4个方面:(1)城市设计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桥梁,它可以表述为:建筑设计—地段规划(Site Planning)—城市设计—城市规划。
(2)城市设计有自己独立的领域。
(3)城市设计创造了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新的价值。
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空间上,还表现在时间上,即历史概念,不仅表现在静态上,还表现在动态上。
(4)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掌握相互关系中的秩序观点。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
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不同之处,一是城市规划是一个二维空间的综合安排,而城市设计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二是城市规划是各种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学家、地理学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而城市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承担。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1.空间形式理论卡米诺·西特他最早提出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有序”理论,这种思想主要反映在《城市建设艺术》这本著作中。
提出了城市空间艺术原则,是基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中,各实体要素之间功能关联及组合关系而得出的,其艺术原则的核心表现在注重整体性,注重关系,注重关联的内在性。
伊利尔•沙里宁他的“体型环境”设计观的代表作为《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和《形式探索:艺术的基本途径》。
他主张根据城市的功能和多种条件,把城市有机地分解和组合成城市的各个区域,各区由大小不同的建筑群体组成。
城市建设应是动态的,因而城市布局要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有机体的生长。
他进一步认为,城市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
戈登•卡伦戈登·卡伦被视为是对基于形式主义的、抽象的、松散的理性主义现代城市理论的反对者,他将城市主义的基础建立在体验、感受和特定场所的特殊性上。
代表作为《城镇景观》。
埃德蒙·N·培根他认为美好的城市应是市民共有的城市,城市的形象是经由市民无数的决定所形成,而不是偶然的。
城市设计的目的就是满足市民感官可以感知的“城市体验”。
为此,他强调美学上的观察,特别是建筑物与天空的关系、建筑物与地面的关系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代表作为《城市设计》。
芦原义信他注重空间设计手法,空间要素及其与人的视觉相关性的研究。
提出了外部空间设计的理论方法,从空间的划分、空间的组成要素、空间的布局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点出了人与空间的关系,指出外部空间设计就是把“大空间”划分成“小空间”,或是还原,或是使空间更充实更富于人情味的技术。
比尔·希列尔比尔·希列尔1983年提出空间句法理论是建立在图底关系理论、联系理论和社区分析的基础上的城市空间分析方法。
通过对100多个城镇和城市设计方案的分析,希列尔证明,城市空间组织对活动与使用模式的影响主要涉及3个方面,即空间的可理解性,使用的连续性和可预见性。
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场所感是由场所和场合构成,人的意象 中,空间是场所,时间是场合,人必须融合 到时间和空间意义中区。
诺茨伯格
“不同场合、不同时代的每一种解答都 是一种对“原型”的阐释”
与功能主义大师不同“十次小组”关心 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他们的公式是“人+自 然+人对自然的观念”,并建立起住宅——街 道——地区——城市的纵向场所层次结构, 以替代原有雅典宪章的横向功能结构。
城市广场是多功能的城市空间,应有一 个支配性的构图要素,考虑不同的公共建筑 的组合方式,也要注重建筑之外的公共空间 和街道空间的比例尺度、围闭形式及空间形 态。
购物中心可利用竖向立体的综合交通组 合方式来组织复杂的功能、交通关系。
(2)工业区:
工业进行分类
不同类别工业的布局与现代规划要求相 符
(3)邻里:
城市中最基本、无处不在的原则,应是“城市对 错综交织使用多样化的需要,而这些使用之间始终在 经济和社会方面互相支持,以一种相当稳固的方式相 互补充。”对于这一要求,传统“大规模规划”的做 法已证明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它压抑想像力,缺少弹 性和选择性,只注意其过程的易解和速度的外在现象, 这正是城市病根源所在。
——以区域规划为依据
2.3日本新陈代谢学派
槙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大高正人
把现代文明和作为这种文明集约化场所的 城市,看成是新陈代谢的这些范畴。
丹下健三的城市轴理论:
(1)变封闭型单中心城市结构为开放型多中 心城市结构
(2)变向心式同心圆城市发展模式为环形交 通轴城市发展模式
(3)城市摆脱旧区向东京湾海上发展
4.3 罗布 克里尔 1938~
《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可分为城市广场、城市街道及二者 的交汇空间三类,并有它们派生出各种复合 的空间形式。
城市设计理论整理
城市设计理论整理城市设计理论与⽅法第⼀章城市设计的概念第⼀节认识城市1.⼟地利⽤1)原始⾃然状态2)初级⼲预3)⾼级⼲预2.⼈⼝观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向⾮农业⼈⼝转移3.产业观第⼆产业、第三产业向城市集中4、系统理论1)系统:城市是⼀个开放的系统2)要素:⼟地利⽤、城市交通、城市经济、城市景观……..3)结构:各要素的综合作⽤形成城市有着其独特的内在结构4)功能:城市是⼀个承载⼈类理想的⽣活场景5、城市是什么?系统聚集⾏政管辖世界城市化格局6、城市的两⾯性1)⼀⽅⾯2)另⼀⽅⾯A、⾃然灾害B、系统灾害。
北京国贸⽴交桥拥塞的车流,⼯业污染其它城市问题城市形态⽅⾯:城市社会⽅⾯:7、职业操守1)观察城市2)感受城市3)服务城市4)思考城市:什么样的城市是⼀个好的城市?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的责任、义务第⼆节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两种空间的设计1、建筑内部空间(包括它的外壳)设计-----建筑设计的对象2、建筑外部空间(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城市设计的主要对象结论:城市设计----良好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空间是城市设计的第⼀要素。
1)、空间是“容器”。
2)、空间是“场所”。
3)、空间是“通道”。
4)、空间是“形象”。
注意:空间包括其界⾯:建筑外⽴⾯⼆、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狭义上的理解: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形态设计⼴义上的理解:为获取良好的城市公共环境,对城市公共空间、社会⼈⽂、历史、⽣态、经济、管理等系统进⾏协调控制——形态和社会⼈⽂的综合设计第三节、城市设计的对象⼀、物质形态的对象1、⼟地使⽤2、实体与空间3、风貌与环境景观(群体景观、局部景观)4、交通与停车5、标识与标志⼆、⾮物质形态的对象1、使⽤活动组织2、历史⼈⽂关怀3、开发管理政策的制定开发强度控制规划江北城总的平均容积率在2.0,包括道路和开放空间。
在规划布局中⼏个板块各有不同,古城混合使⽤区、综合服务区与居住区相应的平均容积率相对较低;⽽在未来新城将⾼强度集约使⽤⼟地,该区域平均容积率将达到6.0,不包含开放空间和道路⾯积。
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资料
在雅氏看来: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
人的活动总是沿着线进行的,城市中街道担负着 特别重要的任务,是城市中最富有活力的“器官”, 也是最主要的公共场所。路在宏观上是线,但在微观 上却是很宽的面,可分出步行道和车行道,而且也是 城市中主要的视觉感受的“发生器”。因此,街道特 别是步行街区和广场构成的开放空间体系,是雅各布 分析评判城市空间和环境的主要基点和规模单元。
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授课内容: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授课重点:空间形式理论、现代城市理论、田园
城市及新城设计理论、场所文脉理论、人文社会设计理 论、自然生态设计理论、过程设计理论、城市设计的整 体理论
授课难点:空间形式理论、场所文脉理论、人文
社会设计理论
(1)空间形式理论 (2)现代城市理论 (3)田园城市及新城设计理论 (4)场所文脉理论 (5)人文社会设计理论 (6)自然生态设计理论 (7)过程设计理论 (8)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
理解空间不仅仅在看,而且应通过运 动通过它。 城镇景观不是一种静态情景,而是一 种空间意识的连续系统。
(1)视觉连续:按设想编排连续戏剧
(2)场所
(3)内涵 (4)功能性传统要素
1.4 培根
师从沙里宁,滨州大学建筑系主任; :美好的城市应是市民所共有,城市的形象是 经由市民无数的决定所形成的,而不是偶然的。城 市设计的目的就是满足市民感官可以感知的城市体 验。 强调美学观察 特别是建筑物与天空,建筑物 与地面,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城市设计的过程——评价、表达、实现。
1.1卡米诺 西特(1843-1903)
奥地利建筑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视觉有序”——现代城市设计学科的基础之一 中世纪城市遵循自由灵活方式,城镇和谐,广场、 街道成为有机整体的,具体表现: (1)广场与建筑和纪念物之间的整体性、广场中 心的开敞性、边界的围合性、尺度的适宜性、形态 的不规则性是古代城市广场设计做遵循的共同规则; (2)古代公共广场与建筑物、纪念物之间有着整 体性的关联关系;
第一部分 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第一部分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第一章图底理论与联系理论一、图底理论在介绍图底理论前有必要对格式塔心理学加以介绍,实际上,图底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在城市设计理论的一种应用。
(一)格式塔心理学与图底理论1、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格式塔心理学派创立于1912年,不同于其他心理学派,它强调经验与行为的整体组织,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学派的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刺激一反应”公式。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进行了积极的组织,任何一种经验的现象,每一成分都牵连着其他成分,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
虽然,任何一个格式塔都是由各种要素或成分组成,但它绝不是构成它的所有成分的简单叠加,一个格式塔是一个完全独立于这些成分的全新的整体。
它既不能分解为简单的元素,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元素之内。
格式塔心理学派生出了若干组织原则,这些良好的组织原则包括:图底关系、简洁律、组合规则和恒常性。
(1)图底关系图底关系即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是最重要的格式塔组织原则之一。
格式塔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图形与背景构成关系的一些规律。
埃维加·鲁宾(E.Rubin)发现,一个视知觉通常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图形和背景,图形通常成为注意的中心,看起来被一个轮廓包围着,具有物体的特性,并被看成一个整体,视野的其余部分则为背景,它缺乏细部,往往处于注意的边缘,背景不表现为一个物体。
在知觉场中,图形倾向于轮廓更加分明、更加完整和更好的定位,具有积极、扩展、企图控制和统治整体的强烈倾向,而背景则因缺少组织和结构而显得不那么确定,表现消极、被动,处于从属和被支配地位的态势。
人们在感知客观世界时,“知觉野”是一个不停地变化的概念,大可以是“经历一个城市”,小可以是“观看一幅照片”,在不同的“知觉野”中都存在着“图形一背景”的主次关系,如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图形一背景”关系则处于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第一章图底理论与联系理论一、图底理论在介绍图底理论前有必要对格式塔心理学加以介绍,实际上,图底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在城市设计理论的一种应用。
(一)格式塔心理学与图底理论1、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格式塔心理学派创立于1912年,不同于其他心理学派,它强调经验与行为的整体组织,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学派的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刺激一反应”公式。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进行了积极的组织,任何一种经验的现象,每一成分都牵连着其他成分,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
虽然,任何一个格式塔都是由各种要素或成分组成,但它绝不是构成它的所有成分的简单叠加,一个格式塔是一个完全独立于这些成分的全新的整体。
它既不能分解为简单的元素,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元素之内。
格式塔心理学派生出了若干组织原则,这些良好的组织原则包括:图底关系、简洁律、组合规则和恒常性。
(1)图底关系图底关系即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是最重要的格式塔组织原则之一。
格式塔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图形与背景构成关系的一些规律。
埃维加·鲁宾(E.Rubin)发现,一个视知觉通常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图形和背景,图形通常成为注意的中心,看起来被一个轮廓包围着,具有物体的特性,并被看成一个整体,视野的其余部分则为背景,它缺乏细部,往往处于注意的边缘,背景不表现为一个物体。
在知觉场中,图形倾向于轮廓更加分明、更加完整和更好的定位,具有积极、扩展、企图控制和统治整体的强烈倾向,而背景则因缺少组织和结构而显得不那么确定,表现消极、被动,处于从属和被支配地位的态势。
人们在感知客观世界时,“知觉野”是一个不停地变化的概念,大可以是“经历一个城市”,小可以是“观看一幅照片”,在不同的“知觉野”中都存在着“图形一背景”的主次关系,如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图形一背景”关系则处于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之中。
(2)简洁律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每一个心理活动领域都趋向于一种最简单、最平衡和最规则的组织状态,形成结构稳固的好图形,这一特征被M。
威特海姆(M.Wertheimer)称为“简洁律”。
格式塔的视觉组织原则成为元素组合的基础。
其基本要求是,视觉组合的心理组织应该在环境条件的允许下,形成“好”的图形。
从信息论的角度理解简洁律,好图形的诞生是知觉过程中按照规律性、对称性、单一性的特征将其组织成简洁明了的结构,解除了人们因混乱引起的定向丧失,使内在的紧张得到消除。
简洁并不是简单或缺少信息,简洁是用尽可能少的结构特征、以明确的方式、把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
(3)相似组合相似性组合原则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图6):(A)位置相似:位置相邻或接近有利于组织起来。
(B)形状相似:以形状特征实行分野,促进组合。
(C)大小相似:大小尺度的相似成为组合的标准。
(D)方向相似:方向的一致性促进了组合的实现。
(E)运动速度相似:运动速度成为评价因素的尺度。
(F)色彩相似:相似的色彩有利于组织的一致性。
(G)闭合:闭合趋向于稳定、完整。
(H)连续:连续容易组成整体。
(4)恒常性人们在感知客观世界时,观察者与视觉对象之间存在着方位、角度、距离的变化,但是,无论怎样变化,人们总能感知并理解物体所固有的状态,即物体具有恒常性。
2、格式塔与建筑设计分析一般形式设计的基本元素,可以分成点、线、面、体,后者依前者的组合而成。
这种元素的分解也适用于建筑形式的分析。
本世纪20年代,勒·柯布西埃,通过对西方古典建筑的调查研究,将建筑的基本元素提炼成各种几何形体。
50年以后,后现代建筑师迈克尔·格雷夫斯于1981年完成了有关建筑形式基本元素的分解。
(1)组合原则秩序和无秩序阿恩海姆于1977年提出了达到有秩序环境的三个原则。
第一,对称和整齐之类是高度秩序化的主题,但只能用在合适的地方,不同的功能不能用对称、整齐等形式。
第二,任何事物都具有本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但同时又属于更大范围的一部分。
第三,事物的缺陷、障碍等同样是秩序的修饰性因素,从动态的关系来看,事物总是在运动、生长、成熟过程之中。
所以,秩序并不等于机械、稳定、静态的平衡。
在建筑中,可以通过表现紧张、冲突、变形等手段使形式产生某种张力,得出生动的形象。
知觉秩序与比例模式比例的概念是与建筑中的节奏、秩序相联系的。
图显示出几种有代表性的比例模式。
格式塔心理学关心的问题是各种。
“好”的比例产生的源泉,以及与心理知觉过程的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家A.廷(AnneTyns)推论,在人的头脑中存在有几个共时性的过程。
比例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这种比例出现时,人脑中会自动产生一种共鸣和协调的感觉。
(2)格式塔的表现理论的运用许多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点、线、面、体等几何性元素,在人的知觉中有一定的表现的品质,即纯粹的抽象关系中会形成有意义的形式,其基本假设是:这种形式感不是逻辑推理的产物,而是人的心理结构与环境模式的一种呼应。
因此,有关建筑物的一系列特质如轻松、沉重、明朗等,并不是产生于过去的联想或经验,而是关于人体生物组织的结果,即格式塔的“同形”概念。
用格式塔心理学分析建筑形式表现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阿恩海姆,他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两度的平面关系中,直到1977年发表的《建筑形式的动态》一书,才使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对建筑环境的研究。
阿恩海姆认为,可以通过形状的几何特性、尺寸、面积和位置来表达建筑的性质。
这是因为存在着一系列决定着艺术表现和意义的心理力场,诸如:扩张、收缩、推、拉、上升、下降、前进、后退等。
有意识地运用上述形式的表现力,有助于通过建筑设计来表达和传递美学信息。
格式塔表现说中,力场和重力线是影响形式的主要因素。
在几何空间中,三度向量都同等重要,由于重力的作用,在心理上使得垂直方向明显的突出而成为标准向量,水平面而作为垂直轴的基础。
围绕垂直轴可以形成对称的组合。
除此以外的任何其他组合都可以分为平衡的或不平衡的,或明显动态的。
比如垂直线与水平面相交是一种稳定的平衡,因为这正好代表了人直立于地面的情况。
而当一条斜线出现时,则因为重力的作用而产生不稳定感。
(二)城市设计中的图底理论如果我们把建筑物作为实体覆盖到开敞的城市空间中加以研究,可以发现,任何城市的形体环境都具有类似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Figure and Ground)的关系,建筑物是图形,空间则是背景。
由此人手我们便可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简称“图底分析”。
这一分析途径始于18世纪诺利地图(Nolli Map,1748),也叫实-空分析(Mass-void Approach)。
它虽然貌似古典,但却仍然是当代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中的“热门话题”。
这一分析途径在诺利1748年的罗乌实空地图中曾得到极好表达。
“诺利地图”把墙、柱和其它实体涂成黑色,而把外部空间留白。
于是,当时罗马市容及建筑物与外部空间的关系便合盘托出,从图中我们看到,建筑物覆盖密度明显大于外部空间,因而公共开敞空间很易获得“完形”(Configuration),创造出一种“积极的空间”或“物化的空间”图底分析理论进一步指出,当城市主导空间形态由垂直方向而不是水平方向构成时,要想形成连贯整体的城市外部空间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城市用地中,设计建造的垂直方向扩展的实体要素,很易导致“大量不合格使用和娱乐用途的开敞空间”。
如在许多现代住宅小区中,由于高层公寓的存在,建筑覆盖率很低,所以很难赋予空间以整体连贯性。
与“诺利地图”不同,这种“空”给人的主要印象是作为主体存在的建筑。
为了弥补上述不足,重新获得外部空间的形式秩序,首先我们可以把空间和街区的周边很好地结合起来,人为地设计一些空间阴角、壁龛、回廊、死巷等外部空间的完形。
欲取得积极的外部空间,更方便的途径乃是吸取历史上城镇形态的精华,运用水平向的建筑群,并使建筑大于外部空间覆盖率,形成一种“合理的密集”。
“图底分析”是现代城市设计处理错综复杂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方法之一。
国内外一系列规划设计竞赛中,许多获奖方案都对基地文脉进行了这种分析。
二、联系理论1、关联耦合理论联系理论又称“关联耦合理论”。
关联耦合理论分析的客体是城市诸要素之间联系的“线”。
这一分析途径旨在组织一种关联系统或一种网络,从而为有序的空间建立一个结构,但重点是循环流线的图式,而不是空间格局。
它认为,运动系统和基础设施对驾驭外部空间格局具有先决作用(图)。
范围图等,这样就为建设实施提供切实的帮助。
在城市空间设计中,耦合分析途径主要是通过基地的主导力线,为设计提供一种空间基准,把建筑物与空间联系在一起,这种空间基准可以是一块条形基地,一条运动的方向流,一条有组织的轴线,甚至一幢建筑物的边缘。
一旦其所在空间环境需要发生变化和做出增减时,这些基准就会综合发生作用,表现出一个恒常的关联耦合系统。
这种基准有点类似音乐中的五线谱,各种音符可以有无数种方式谱写,但五线谱是一种恒常的基线,它为作曲者提供了连续的参考线耦合分析理论在60年代十分普及,其代表人物是丹下键三,他在麻省理工学院为美国新社区所做的设计,就是一种基于循环流线体系的巨硕形态产物。
东京湾规划和姆纳城规划亦然。
纽约市曼哈顿城市设计中强调高层要素之间水平耦合的方案设想,则是这种分析理论的又一产物。
广义地看,柯克于1964年所做的“插入式城市”也用此类设想,这些实验性案例均强调了城市社区新陈代谢的思想,但并没有指出有吸取传统城市空间精华的需要,而是把环境变成了一种运动体系,用机器美学和高技术来主宰对空间场所的寻求。
不过,耦合分析理论对于理解城市结构还是极为重要的。
培根为美国费城更新改造所制订的“城市设计结构准则”就是一个运用比较成功的例子。
它甚至还可成为城市局部和建筑群尺度上的流线分析工具。
第二章建筑行为学与场所理论一、行为-场所理论(一)场所与空间行为“场所”的有关理论是目前西方建筑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所谓“场所”是指包含了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生活环境,是建筑环境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代表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追求以人为中心的建筑主流。
只有当物质的实体和空间表达了特定的文化、历史、人的活动,并使之充满活力时才能称之为场所。
场所理论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
广义的场所理论是以建筑及城市设计的专业人员为主体,借助于旁系学科,分析不同建筑场所中的历史,文化、人的活动等因素,探求新的城市与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狭义的场所论即“行为场所”的概念是以心理学及行为学家为主体,研究具体的微观的场所与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试图为广义的场所论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1.广义场所论的发展及流派广义的场所论起源于50年代的“十次小组”,随后发展成各种理论和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