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04ee06c28bd63186bcebbc37.png)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考试中考查的“重要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种: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2、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3、反应深层次含义的词语;4、反应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5、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6、比喻接待等特殊词语;7、根据语境而做其他义项的词语等。
理解重要词语的基本原则是依据具体语境。
从操作的层面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1、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一般说,词不离句。
具体某个词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含义进行推断。
2、前后句叙述的内容词语所在句子的前后句叙述的内容,是词语更大一点的语境,也是解释词语的依据。
3、相关文字思路有的词语在文中的跨度大,仅仅依靠所在的句子或前后句所述的内容还不能准确判断其意思,这就要靠对相关文字的思路做分析来解决。
典型题型解答技巧典型例题解答技巧:一、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依据具体语境来判断二、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先搞清楚再写能不能哦!)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但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先搞清楚再答题)。
高中语文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教师)
![高中语文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教师)](https://img.taocdn.com/s3/m/bb225f0031126edb6f1a1059.png)
第 1讲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研习考纲重难点】现代文阅读中“文中重要词语含义”,指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具体的语境义。
“文中”是指具体的语言环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整体文章的词语理解,一是具体语言环境的词义。
一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受上下文的影响,会有一定的临时的具体的意义。
所谓“重要词语”有下列内容:(1)体现作者意图、立场观点,表现文章思想的词语如2004年湖南卷《书》的第3题: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走江湖的吉卜赛人,装一个猎户”,世界上的人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偏偏提到这几种人?为什么用“扮”“装”这两个字眼?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需踌躇你的肤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走江湖的吉卜赛人,装一个猎户;你再不必提心整理你的领结,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你可以拿一条艳色的长巾包在你的头上,学一个太平军的头目,或是拜伦那埃及装的姿态;但最要紧的是穿上你最旧的旧鞋,别管他模样不佳,他们是顶可爱的好友,他们承着你的体重却不叫你记起你还有一双鞋在你的脚下。
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作者眼中这几种人在装束上是最无拘无束的,也是最接近大自然的、最自由的。
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像牧童等人那样自由,那样接近大自然。
(2)使用了一定的表达技巧的词语如乐山一调中“放逐”一词的理解(3)作者反复强调的词语如2003年春季卷《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的第3题:文章倒数第5自然段中用了三个色彩词,请根据文意解释它们的含义。
①“蓝”。
②“灰” 。
③“白” 。
反过来,我倒想问你了:天蓝点儿有什么不好呢?天天天蓝,多么美好的生活呵,难道你还担心它这样蓝下去不是件好事?难道你真不知地球原本就是一个蓝色星球?我不否认天空的不同色彩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情绪,特别是成都那座成天灰得一塌糊涂的城市,灰得十分潮湿,潮湿把小伙们潮得一个个细皮嫩肉,看上去很“白”。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答题技巧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039a5f09b89680203d825bd.png)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如何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义呢?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基本方法: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
作为文章的语言材料,每一个词语都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论证的道理,说明的事物密不可分。
所以阅读文章时,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意义,结合文章的感情脉络、语法逻辑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刻体味、理解作者的用意。
2.理解词语的临时意义,辨别不同义项。
每个词语都有其基本意义,但有时却可被赋予临时意义。
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要在明确词语所在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义、所在语段前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还要注意词语本身具有的含义,要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比喻义(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基本方法:1.从分析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有许多句子,只要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
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具体地说就是:如果要求理解的句子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所领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其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是重要的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
4.从分析句子的表达意图入手。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那些表达有特色的句子。
【考题透析一】乐书作者写书总是把他自己最有价值的一面放进书里。
经常读书,接触的都是别人的精华。
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金圣叹读到《西厢记》中“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
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
不只是书本身的力量,也需要读者的会心。
如何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
![如何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094b473c1ec5da50e27011.png)
词语在文中的作用二、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1、把握指代词和临时在文中有指代作用的词语的含义;2、把握同义词或近义词在文中含义的差别;3、理解词语在语境中被临时赋予特定含义;4、理解词语在特殊语境中暗示的言外之意或隐含的深层含义。
概而言之,一是理解指代含义,二是理解语境含义(二)词语的语境义1、多义词:多义词义项包括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本义:即这个词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或扩大了范围、中心的意义;比喻义:通过打比方的方式产生固定意义2、其他词的语境义:指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有的意义。
与多义词不同,它的意义是不固定的,离开了这个语境,其意义就不存在。
例:去年的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地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天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隐了。
吞咽:尽情地享受。
1)语境义的理解:一个原则是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
下面是方法技巧(1)借助该词的基本义;(2)分析该词在句中的搭配成分或修饰成分;(3)联系上下文的感情色彩(褒贬中);(4)结合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义、借代义、比拟义、讳饰义、反语义)(5)理解词语的象征意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概而言之:一是借助词的基本义;二是词语所处语境。
2)从探究词语的搭配关系方面入手正确地解释文中词语的含义,必须充分考虑它所处的语言环境,而且对于某些词,如果不明词义,只要结合语境,认真推敲,才可以大体揣摩出词语的意义。
也就是要看词语所在的句子,而关键看与这个词相关联、相搭配的词语,抓住句子结构,看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
2、从释句处入手有些词语的理解从本句中找不到答案,从上句中也找不到答案,这些词语往往比较抽象,对他们的理解同样离不开语境,从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这仍然是必由之路。
与其他情况不同的是,因为他们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作者往往在提出之后,对之进行阐释,这些阐释的句子我们称之为释句,释句往往在抽象词语之后,因此我们必须从下句去找答案,由近及远地去找。
30现代文阅读·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0现代文阅读·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d3e3dc4fe2bd960590c67777.png)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30)现代文阅读·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现代文阅读,尤其是第II卷的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得分率较低的一块之一。
这里本着先分后总的原则,先就几个主要能力点作阐述。
本讲说理解词语的有关问题。
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词语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一般说来,哪些词语是文中的重要词语呢?1.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不能正确理解,就全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
如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的“学习”,它就是重要词语,如果把它理解为通过读书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就无法理解全文的内容。
又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选择的散文《门》,其中“开门”和“关门”便是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
2.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的词语。
例如闻一多《兽·人·鬼》(2000年春季招生考试选文)开头说道:“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
”这一句中的“杰作”感情色彩特别强烈,自然是重要词语。
3.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譬如1996年高考所选《贝多芬之谜》最后一段说:“懂得了这个……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这里“最有深度的音乐”这个词语,既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因为不理解它指什么样的音乐,简直可以说文章没有读懂。
二、理解重要词语的方法理解重要词语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语境。
从操作的层面来说,有下列几点:1.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俗话说,词不离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譬如上文提到的“杰作”,依据所在句子“其残酷的程度”、“兽行”和后文所说对学生的镇压,这个“杰作”就应解释为“指反动派镇压学生的兽行”。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82792d2ebcd126fff6050b07.png)
• 1.专门术语的语境意义 • 例: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 破笔、燥笔、断笔为之。 • 上句中“破笔”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 答:是一种绘画笔法。 • (解析:因为“破笔”用在“瘦笔破笔燥 笔断笔”之间,显然不能是现代人理解的 质量不好的笔。)
• 2.词语的引申意义要特别注意词语的比喻意义, 解答这一类词语的含义一定要找出这一个词语在 文中的本体。
• 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
• 答:文章通过鲑鱼的回溯这件自然现象引出人 类的溯源现象。
• 人类的“回归”是什么含义?
• 答:人的“回归”是指精神上的回溯 ,通过历 史、艺文、习俗、生活记忆等在文化上寻根溯 源。(或:人的“回归”是指人的心灵,回溯 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源)
• 三、理解重要词语应注意的问题 • 理解重要词语最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要脱离 语境,望文生义。
〖练习〗此外,盘龙类在头部背面有一块很大的 骨,用以支持颌骨,在兽孔类中,这块骨头已大 大缩小了,而四角龙的这块骨要较兽孔类大,又 较盘龙类稍小。更为重要的是,四角龙的头角上 有个骨架,穿越颞孔的咀嚼肌像兽孔类那样直接 依附其上,而不像盘龙类那样由肌腱相接。 文中“直接依附其上”的“其”字指代的是 B A、四角龙的头角 B、头角上的骨架 C、被穿越的颞孔 D、穿越颞孔的肌肉
解题方法
问: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
要回答词语的含义,所涉及的句子本身如 果是比喻句,其答题基本步骤如下: 1、找出处并标明 2、联系上下文,将原句转化为比喻句 3、去掉比喻成分,留下本体成分即是答案。
05全国卷一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 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一日春光》) 14、 “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 表达了什么感情?(4分) 分析: 1、找原句:尽量地吞咽春天(喻) 2造比喻句:尽量地像吞咽美食一样欣赏享受春天 3、去掉比喻:——尽量地享受春天(本) 答:“吞咽”的含义:尽情地享受;表达了在寒 冬中对春天强烈期盼之情。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解题技巧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e2f8ce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3.png)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解题技巧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测试场地的解释“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现代文阅读的必考内容,《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的阶段目标中,要求7-9年级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基于这个目标,近几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都出现了词语考查类试题。
词语是文章语言最基本的构成材料,根据语境理解词语含义是阅读的基础,也是辨别阅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因此,联系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迅速而准确地理解词语含义,就成了考查考生阅读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
“重要词语”指的是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一般来说,中考试题对词语含义的考查,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解释的意思,而是它在文中的指代义、语境义或隐含义。
知识梳理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
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需寻找本体释义,理解代词义需寻找上句释义,理解词语的引申义、临时义、隐含义、概括义,则需要从整体阅读出发,结合作者的感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句进行释义。
“重要词语的含义”包括这些词语的基本义、比喻义和语境义。
把握词语的基本义要从分析词语的来源、词类、结构入手,对概念的理解,要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
理解与确认词语的比喻义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分析词语的语境义,要注意从整体阅读理解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在明确词语所在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义、所在语段前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技法点拨正确理解文本中常用词的含义是理解和分析文章的基础。
这也是近年来中考语文试题阅读理解的常见测试。
那么,如何理解文本中单词的含义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从词语构成的词素来分析推断词义。
鲁迅洞察一切,与反动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例句中“洞察”一词,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成“洞中察看”,首先要分析理解构成该词语的词素:洞,透彻、深入;察,观察、察看。
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教案)
![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0d09a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c.png)
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词汇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断词语含义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词语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一篇含有重要词语的文章作为教学材料。
2. 分析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3.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词语的含义。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具体用法和作用。
3. 运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推断词语的含义。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让学生阅读文章,注意重要词语的出现。
2. 分析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词语的上下文。
3.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并提供解答和反馈。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收集学生的练习答案,评估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
3.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词语理解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词语的上下文,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六、教学资源1. 选取的文章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 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 难点: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断词语含义的能力。
八、教学准备1. 准备选取的文章和相关的教学资源。
2. 设计好练习题,包括推断词语含义的题目和答案。
3. 准备好多媒体教学材料,如图片、音频、视频等。
九、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分析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词语的上下文。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教案)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d1b3ac27284b73f34250cf.png)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教案)湖南省衡东县第一中学刘海华考点概述句中的重要词语是指对文章表情达意起到重要作用的词语。
它们或体现作者的观点,或表达作者的情感,或反映深层含义。
高考中经常出现的重要词语的含义大致有以下几种: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词语作用的理解两个大的方面。
其中词语含义的理解包括,词语指代义的理解(包括代词的指代义和非代词的指代义)、概括义的理解、临时义的理解(包括比喻义和象征义)。
一、词语含义的理解(一)词语指代义的理解所谓理解词语的指代义,一般指对文中出现的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所替代的对象的理解和确认。
但是,散文中有些词语是对文章中很多信息的概括和提炼,它的含义实际上就隐含在文章中,所以理解词语的指代义又包括对其他一些词语在文中所指代的信息的认定。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词语指代义的理解实际上是一种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1、代词指代义(1)寻找信息:代词往往出现在所称代的对象之后,因而必须由近及远地从上句或上文中寻找。
不过,如果是起提示作用的代词,就必须看下文,向后找。
如“原因有以下这些……”(2)示例:首先,项脊轩既然是一间不起眼的小屋,就得本此(1)立意,实事求是。
“项脊”二字从何而来?有人认为归氏祖先住在项脊泾,因此(2)得名,此(3)勉强可通……问:本段中三处“此”分别指代什么?答:(1)项脊轩是一间不起眼的小屋。
(2)归氏祖先住在项脊泾。
(3)归氏祖先住在项脊泾,(项脊轩)因此得名这种说法。
2、非代词指代义(1)寻找信息:非代词的指代义与代词的指代义一样,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的。
所不同的是非代词的指代义寻找范围并不限于上文,在上下文里总会有与之对应的阐述句,找到了阐述句几乎就等于找到了答案。
(2)示例:当我倾听树木在晚风中沙沙作响的时候,对流浪的眷念撕着我的心,你如果静静地、久久地倾听,对流浪的眷念也会显示出它的核心和含义,它不是从表面上看去那样,是一种要逃离痛苦的愿望。
它是对家乡的思念,对母亲、对新的生活的思念。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方法策略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方法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fd67a8e51e79b89680226bd.png)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考点解析版A能力要求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考生在整体阅读、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把握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的、具体的含义,即词语的情境义。
B命题透视从近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看,本考点多以主观题形式进行考查,所选材料多是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小说以及自然科学短文,重点考查的词语主要包括:能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写作意图,表现作者感情倾向,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起总领、照应或过渡作用的词语;反复出现或概括性极强的词语;有特殊指代义的词语等。
考查的内容是: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及效果;体会蕴涵在词语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代词和具有临时指代作用的词语的指代义等。
C试题精选一、(2007年重庆中考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
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
”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
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
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
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xx。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f9fbedb915f804d2a16c154.png)
懂得文中重要词语的寄义和感化一.所谓“重点词语”重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文章的神色达意起到重要感化的词语;二是表现作者思惟情感的词语;三是具有深层寄义的词语;四是在文章构造上起奇特感化的词语.五是有比方.反语.仿词等修辞意义的词语二.所谓“文中”重要包含两种寄义:一是指对文章的整体掌控,建立整体浏览不雅念;二是指具体词语的“高低文”.三.懂得词语寄义的才能,重要有四种:(1)懂得与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字面义;(2)懂得息争释词语在文中派生出的新义;(3)懂得息争释词语在文中的特定指代义;(4)懂得息争释词语在文中的特别隐寄义;四.懂得在文中的感化指:指词语在修辞.构造.和凸起中间方面的感化.焦点办法:接洽高低文懂得.五.办法总结1.整体感知是前提,局部揣摩是重点,“前后接洽”是要点.2.联合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3.懂得与确认词语的比方义要从剖析喻体与本体的类似性入手,查找比方的本体是精确解题的症结.4.剖析词语的语境义,要接洽高低文,留意细节描述,抓住中间句.中间段落来懂得.5.代词的指代义,须紧扣高低文,有时指代内容没有现成词语可供应用,需对文章进行剖析.归纳.六.答题模式:1.具体词语的寄义与感化(扼要剖析下面句子中加侧重号词语的表达后果)?办法:接洽词语转义,解释在文中的寄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感化.2.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答题格局: 动词:不成.因为该词精确活泼地写出了……形容词:不成.因为该词活泼形象地描述了……副词(如“都”.“大都.”“异常.”“只有”等):不成.因为该词精确地说清楚明了……的情形(表程度,表限制,表时光,表规模等),换了后变成……,与事实不符.3.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次序可否更换?为什么?答题格局:不克不及.因为1与人们熟悉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纪律不一致2这些词与上文是——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克不及交换.4.动词.形容词的赏析(记叙文)答题套路:“XX”.“XX”等词用得好,它把“……”(动作或形态,依据文章内容来写)活泼形象地表示出来,它(以动写静,化静为动……)使之具有(人格化,形象活泼)……(依据内容情形写)例句:文章中“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皇帝溘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中“肥胖”.“轻捷”等形容词用得好,“肥胖”形象地写出了黄蜂的形态,“轻捷”既写出了“叫皇帝”的形态,又写出了它敏锐的动作特点,如许使文章描述更活泼形象.多说一两句话麦父从医学院一毕业,他就进了父亲的诊所,成了和父亲一样的村庄大夫.从他进诊所的第一天开端,父亲就谆谆申饬他,诊所是为乡邻们开的,不以盈利为目标,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克不及开大处方.他将父亲的话切记在心上. 他进诊所,是被看做来接父亲的班的.父亲年纪渐大,一天看几十个病号,已经吃不必了.他们的诊所,只看一些通俗的病症,诸如伤风.腹泻.炎症之类.假如病情庞杂,他们会立刻建议病人去大病院诊治,以免耽搁.对他来说,这可谓是小菜一碟.因为经由几年的进修和实践,可以说,他的医术已经一点也不比父亲差了.然而,奇异的是,来看病的人,大多仍然会选择让父亲看.这让他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掉落感.父亲似乎也留意到了这个现象,他检讨了儿子的门诊记载,没开过大处方,药方也都是精确的;儿子看病时的立场,问诊周密,热忱友善,也没缺点啊.不过,在持续留心了几天后,老父亲照样发清楚明了问题.是日,他坐在父亲自边,不雅摩父亲诊治.看待每一个病人,父亲都具体问诊.评脉.不雅察舌苔.摸腹,然后,给病人开处方.他特别留心了父亲所用的药,与他的断定几乎一致.一切似乎都与本身的诊治没有什么不同啊.父亲也不焦急,只顾本身和日常平凡一样,一个接一个看病.一个姑娘,陪着一位白叟来看病,肠胃不舒畅.老父亲细心问诊检讨后,开好药,对白叟说,老哥,我方才检讨了你的咽喉,你还有慢性咽炎哪.白叟连连颔首,是啊是啊,你也给开点药吧.老父亲摇摇头,慢性咽炎重在保养,你必定抽烟吧?听我一句话,把烟戒了.烟不戒,吃什么药,你的咽炎也好不了.默默站在一边的姑娘溘然冲动地插嘴说,爷爷,你听见了吧,大夫都让你戒烟,你就是不信.白叟看看姑娘,又看看大夫,憨憨地说,是得戒了.姑娘搀扶着白叟站起来,笑着对老父亲说,大夫,感谢你,你的话他听.看着这一幕,他猛地一震.本身每次看病,都是开完了处方,就急着看下一个病人,基本没时光再和病人交换,而老父亲似乎总会比本身多说那么一两句话.这一发明让他惊喜不已.下一个病人牙痛,老父亲检讨后,肯定是牙周炎.老父亲开好药,问病人,是不是爱好吃成货?病人直颔首,最爱好吃腊肉和成菜了.每年冬天,家里都邑腌许多成货,一向要吃到炎天呢.语气里透着知足和骄傲.老父亲摇着头说,成货开胃,但吃多了,有害健康,照样少吃点吧.病人捂着腮帮子,点颔首,听你的.几天的陪诊停止了,儿子回到了本身的诊室.一位年青妈妈领着孩子走了进来,孩子肚子疼.化验单显示,孩子肚子内有蛔虫.他很快就开好了药方,递给孩子妈妈.然后,他拉过小孩的手,看了看他的指甲,笑着对小孩说,你看看,你的小手指甲太长了,里面藏着许多多少小虫呢,小虫一不留心就跑进了你的肚子里.记得要多洗手,常让妈妈剪指甲哦.男孩忸怩地低下了头,妈妈哈腰对孩子说.听到了吧,大夫叔叔的话,是不是跟妈妈讲的一样?男孩看看他,又看看妈妈,点了颔首.他微笑地目送年青妈妈拉着孩子的手分开,心里暖暖的,终于明确,多说这一两句话,带给病人的,不但仅是暖和的关怀,更为这严寒的冬季,带来了一抹动听心弦的温情与爱.13.联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寄义及其表达后果(6分)(1)从他进诊所的第一天开端,父亲就谆谆申饬他,诊所是为乡邻们开的. (2)对他来说,这可谓是小菜一碟.14.儿子的心理阅历了从“莫名的掉落感”到“心里暖暖的”的变更进程,请依据辞意补写出中央空白的词语.(4分)莫名掉落→()→()→心里暖和15.文中的父亲和儿子,你更观赏谁?请选定一个,联合文章内容剖析.(6分)16.文章第三段说:“老父亲照样发清楚明了问题”,老父亲发清楚明了什么问题?又是若何解决的?这个句子在文中有什么感化?(6分)17.文章结尾一段中划线的句子对你有什么启发?(4分)答案:。
理解现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完整版文档
![理解现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完整版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31c4d195ef7ba0d4b733b80.png)
能反映小城某方面特点的易见的建筑设施
“(开门)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 他以为有生命的散文小品必须是富有战斗性的,是“匕首”和“投枪”,或能在精神上给人以健康的“愉快的休息”的作品,而绝不是
“小摆设”。 所以特别要结合整篇文章来阐述词语的含义。
答案:“开门”的含意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
一个新的发现。“关门”的含义是:意味着一个结
束。
学法指导
三、注意修辞方法,正确理解 词义
在一些文章中常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将 抽象的道理说明白,将描写的内容具体化、 生活化、形象化。在阅读理解时,我们也应 该联系这些修辞方法来理解一些与之相关的 词语,理解词语背后所隐藏的含义。
但是,对于欧洲小城,千万不能能反这映么小城套某近方乎面。特点 你以从为建已筑经设施了中如可指掌,实际上恐怕的连易边见的沿建都筑没设有施 摸,更着以要。体另特味涵的眼别文相是化看那内些。只一给两你个提亮供点一,两是个醇亮化点过的后小的城简 明,背后躲着大量被省略的文章。
萨拉曼卡在市政结构上的亮点是那个广场,而 在精神结构上的亮点却是大学。萨拉曼卡大学没 有围墙,因此够不成表面上的中心。转弯抹角都 是大学的某系学科,连城里的一切纪念品商店都 在出售与大学有关的事件。
作者说,欧洲小城的“一两个亮点,是醇化过后 的简明,背后躲着大量被省略的文章”。请简要 回答:
(1)“亮点”指的是什么? (2)“被省略的文章”比喻什么?
解析:“亮点”指有特点的、能引人注目
的方面,在文中比喻能反映小城某一方面特 点的易见的建筑设施。 “被省略掉的文章”指一定条件下省略掉的 暗含的意思,文中比喻从建筑设施中可以体 味的文化内涵。
散文阅读-理解重要词句含义
![散文阅读-理解重要词句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8d0c7fc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4.png)
理解重要词句含义
理解重要词句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主要是指理解表现文章主旨、反映深层 含义、反映语言环境、具有临时指代意义的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 重要句子的含意”主要是指理解意义含蓄、内涵丰富、语意深长的句 子的含意,理解含有修辞的句子的含意,理解由一定的语境赋予临时 意义的句子的含意,理解在表达效果上有特殊作用、结构较复杂、有 一定难度的句子的含意,理解有哲理性、起警策作用的句子的含意。 对于“词义、句意”的理解,应善于挖掘其修辞义、主旨意等深层含 义,不能浮于表象,浅尝辄止。
第三“联”,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 “一依”: 依托手法挖掘。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 使用一些修辞、描写手法。因此可以依托修辞、描写手法挖掘词语背 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到什么效果。
理解词语含义=手法+内容(词语意思,词语所写内容)+效果(情感、形 象、主旨)。即词语采用……手法,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情感(主旨), 或写出人物(景物)……特点。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义。
剖析 第一步:联语境。 题目指定是第⑤段,这里的“孱弱”是相对第一家实打实、认真的生活 而言的。
第二步:联情感。 相对于第一家火爆而轰轰烈烈的气味,一缕若有若无的咖啡味道显得较 弱。“不大有定规”的饮食不如第一家的生活规律而有节制。而“一股子虚 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又不如第一家“实打实的,没有半 点子虚头”的实惠风格。作者意在比较,并无褒贬。 第三步:联主旨。 这篇散文主要写比邻而居的各家的气味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表达的是作 者对各种生活状态的理解和包容。
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最重要的是“文中” 这两个字。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要以词语的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 他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这是理解的基本要求。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284aea9ad4d8d15abe234e67.png)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所谓重要的句子, 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它 通常指这几种语句: 含蓄句、技巧句、结构复杂句、文眼句、行 文思路句等。
常见设问方式: 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2.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3.请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某句的理解。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对温暖的厮守,软化了飞翔的翅膀。
同样,土炕的稳定性存在,使北方的青年虽有坚 韧的毅力,却无变通的机巧--他们适合听差,却不 擅长经商;可以作厚重的长篇小说,却作不来灵动 的抒情散文; 可以进入时间深处很沧桑很古典,却 不能站立潮头很现代很时尚; 他们笃信吃亏是福, 却不知勇于竞争才能获得最大的人生效益。举一个 生活小细节,南方人有了钱,大多是用于投资; 而 北方人若有了多余的收益,一定会在银行存起来。 因为土炕的温暖,正是持久积蓄着的——氤氲着, 也封闭着。
北方人依恋土炕的温暖和亲人的温暖,丧失 了抗争精神和远大理想。 看修辞 看语句内部结构关系,语句所指的对象是什么 看相邻句
(2)看到同乡人的尴尬与守旧,我并不抱 以嘲讽和指责,而是充满了悲悯与祝愿。
我同情同乡人的苦难,并祝愿他们能突破惰 性这一性格局限。 看句中的关键词 看段章的中心,联系主旨分析
结合本义 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
怎样理解文中用“十分醒目”和“海市蜃楼”这 两个词语来描述甘森?
学生答案:十分醒目形容甘森的孤独,海市蜃楼形容 甘森的环境优美。 独立于沙海中格外醒目,对坐着来说好似梦幻一般, 所以用海市蜃楼。
既表现出沙漠中甘森的明显、清晰,又突出沙 海中甘森的令人难以置信。 联系文章主题或作者情感态度。一般分析具有 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 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问题导学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ba13e6aa49649b6649d74715.png)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一、考点解读考试手册针对阅读提出六种三个层次的能力,即认读、理解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鉴赏、评价的能力。
其中认读、理解的能力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的意义。
今天我们来谈谈如何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所以在语文试卷中几乎是必出的考点。
所谓“重要词语”,从命题者的角度而言,一是这个词语在文中有重要作用,二是通过这个词语可以检测出考生的理解水平。
理解“重要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义(多义词在语境中的确切义;词语的隐含义、引申义;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义、临时义);二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指代的内容、对象或范围);三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修辞义。
(修辞型、指代型、筛选概括型)二、方法指要1、联系上下文词语大都有几个义项,孤立地看,这些义项都是抽象、概括的,在词典上能够查得到的。
记住这些义项有必要,但远远不够,因为词语进入文章后,就立即与周围的词、句、段乃至篇发生联系并受到制约,这时词义就变抽象为具体,变多义为单义,只有根据词语出现的语境,联系上下文仔细分析,才能确定其含义。
【例1】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年度总结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纸发行量却增长了8.5%,从1997年到2002年5年累计增长30.3%。
(2004秋)1.第一自然段中的“低迷”指____________。
(2分)参考答案:世界各地报业普遍不景气在词典里“低迷”有这样几个义项:1.神志模糊,昏昏沉沉。
2.迷离,迷蒙。
3.低回凄迷。
指情感。
这三个义项,与题中每一个选项都不同。
文中的:“低迷”显然有其特定的含义,那么特定的含义是什么呢?只有结合上下文才能确定。
关键就在“中国报纸发行量却增长了8.5%”这一句上。
【例2】①假山实在算不得一件好看的东西。
乱石块堆叠起来,高高低低,凹凹凸凸,□□说天下决没有这样的山,□说阳光照在上面,明一块,暗一块,支离破碎,看去总觉得不顺眼。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37cd9e09c281e53a5802ffb4.png)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一、考点内涵阐述:词语是知识信息的基本载体,现代文阅读中,理解词义主要考察考生对语境中词语含义的领悟,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理解同一词语在文中不同的指代意义。
它主要包括:1、能正确筛选多义词在文中的义项;2、能辨析文中的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差别;3、能把握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临时具有的含义;4 、能够把握指代词和临时具有指代作用的词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内容;5、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具体说,就是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这个词好在哪里,不用行不行,从而了解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二、解题技法点拨:品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的情境,领会文章的主旨。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结合语境,正确解题。
具体方法如下:1 、字词含义辨析。
具体的语言环境决定了词语的含义,这个含义有时是词语的基本义,有时是引申义,有时是比喻义,有时还可能是临时义。
因此要准确理解某个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必须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根据上下文去推断词语的含义。
需要指出的是,比喻义不同于比喻句,比喻义是词的一种已经固定下来的意义,比喻句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应用的,是临时的。
2、语言归类与词语互换,实际上是考察考生对同义词,近义词的掌握情况。
做题时,我们可以从词的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上,语体色彩(口头语,书面语)上,及词的用法上,词的搭配习惯上加以辨析。
一般情况下,带有喜爱,赞许意味时用褒义词;带有憎恶,贬斥意味时用贬义词。
口语词平实朴素,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书面语庄重典雅,严谨准确。
3、回答词语的指代义,首先要找出指代词在文中的位置,然后采用瞻前顾后的方法明确词语所指。
指代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
因此,我们重在“瞻前”,适当“顾后”。
一般来说,指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就在指代词所出现处不远的地方。
找到指代的内容后,将其代入原文,检查与原文是否一致。
现代文阅读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c50933c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4.png)
03
重要词语的运用
词语搭配
总结词
理解词语间的搭配关系
详细描述
词语搭配是指词语间的组合关系,包 括形容词与名词、动词与名词、副词 与动词等之间的搭配。在阅读现代文 时,要注意理解这些搭配关系,以更 好地理解文意。
词语的语用功能
总结词
明确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作用
VS
详细描述
词语的语用功能是指词语在特定语境中所 起的作用。在阅读现代文时,要关注词语 在句子、段落乃至整篇文章中的作用,理 解其在表达主题、推进情节、塑造人物等 方面的作用。
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
总结词
语境含义是指词语在特定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需要结合文章的主题、背景和情境来理解。
详细描述
在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时,要关注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乃至整篇文章的主题、背景和情境,分析词 语在特定语境下的特殊含义和作用。例如,某些词语可能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具有比喻、象征或讽刺的 含义。
现代文阅读重要词语含义的 理解
目录
• 重要词语的含义 • 重要词语的辨析 • 重要词语的运用 • 重要词语的文化内涵 • 重要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练习
01
重要词语的含义
确定重要词语
总结词
确定重要词语是理解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步骤,需要关注那些对文章主题、情感、观点等有重要影响的词语。
详细描述
在阅读过程中,要留意那些具有特定含义、反复出现或对文章整体理解有关键作用的词语,这些词语可能是形容 词、名词、动词等,它们对于理解文章的主题、情感和观点至关重要。
词语的修辞效果
总结词
分析词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详细描述
修辞手法是指通过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语 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力。在阅读现代文时, 要注意分析作者使用的比喻、拟人、排比等 修辞手法,理解这些手法对增强语言表现力 和感染力所起的作用。
高考阅读,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用妙招
![高考阅读,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用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5bbbace7f8c75fbfc77db2b4.png)
开 门 和关 门 是人 生 中 含 意 最 深 的动 作 。在 一 扇 扇 门内 , 隐藏着何等样 的奥秘 ! 没有人 知道 , 当他打开一扇 门时 , 有什么在等待 着他 , 即使 那 是 最 熟 悉 的屋 子 。 时钟 滴 答 响 着 , 已 天 傍 晚, 炉火正旺 , 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 的事情 。也 许 是 修 管 子 的工 人 就 在 你 外 出 之 时 已 经 来 过 , 漏 把 水 的龙头修好 了。也许是 女厨 的忧郁 症 突然发 作 , 向你 要 求 得 到保 障 。 聪 明 的人 总 是 怀 着 谦 逊 和 容 忍 的精 神 来 打 开他 的 前 门 。 门有 各 种 各 样 。 有 旅 馆 、 店 和 公 共 建 筑 的 转 商 门, 它们是喧闹 的现 代生 活方式 的象 征。还有 古怪 的吱 吱 作 响 的小 门 , 们 依 然 在 变 相 的酒 吧 间 外 面 它 晃 动 , 有 从 肩 膀 到 膝 盖 那 样 高 低 。更 有 活板 门 、 只 滑 门 、 层 门 、 台 门 、 狱 门 、 璃 门 … … 然 而 一 扇 门 双 后 监 玻 的象 征 和奥 秘 在 于它 那 隐 秘 的 性 质 。玻 璃 门 根 本 不 是 门 , 是 一 扇 窗 户 。 门 的 意 义 就 是 把 隐 藏 在 它 内 而 部 的事 物 加 以掩 盖 , 心 儿 造 成 悬 念 。 给 开 门 的方 式 也 是 多 种 多样 的 。 当 侍 者 用 托 盘 端 给 你 晚 餐 时 , 欢 快 地 用 肘 推 开 厨 房 的 门 。 当你 面 他 对上 门推销 的书商或 者小 贩时 , 你把 门打开了 , 但又 带着猜疑和犹豫 退 回了门 内。彬 彬有 礼 、 小心翼 翼 的仆役 向后退着 , 开 了属 于大人物 的壁 垒般 的橡 敞 木 门 。牙 医 的那 位 富 于 同情 心 然 而 深 深 沉 默 的 女 助 手 , 开 通 往 手 术 室 的 门 , 说 一 句 话 , 是 暗示 你 打 不 只 医 生 已为 你 作 好 了 准 备 。 一 大 清 早 , 扇 门 猛 然 打 一 开 , 士 走 了进 来 :是 个 男 孩 ! 护 “ ” 门是隐秘 、 回避 的象征 , 心灵 躲进 极乐的静谧 是 或 悲 伤 的秘 密 搏 斗 的 象 征 。没 有 门 的 屋 子 不 是 屋 子 , 是 走 廊 。 无 论 一 个 人 在 @UL 只要 他 在 一 扇 关 而 I , 着 的门的后 面 , 他就 能使 自己不 受拘 束。在关着 的 门 内 , 脑 的 工 作 最 为 有 效 。 人 不 是 在 一 起 牧 放 的 头Uຫໍສະໝຸດ 备考方略 5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注意相同词语的不同指向 • 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是明确甚至是单一的,
但是作者在运用的过程中往往赋予不同的 含义,这就需要辨别。
• 【例】有四千余年历史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 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 《古文辞类纂》来看,曰论辨,曰序跋,曰奏议……一直 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①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 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的所以风行二 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 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 名来决定内容②。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 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 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 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 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③,来分类而辨体。 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 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 三项来包括的。
3、去掉比喻:——尽量地享受春天(本)
答:“吞咽”的含义:尽情地享受;表达了在寒 冬中对春天强烈期盼之情。
05上海卷
茨威格是奥地利犹太人,在很大程度上,他视欧洲为自己 的国家,然而,他所亲身经历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那些岁月,实际上却是令他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 洲的过程,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选自《回望 昨日的感伤》) 7、第一段里“体无完肤”在文中的含义是(4分)
• 畏惧源于喜爱,却又超越了喜爱。喜爱往往包含了一种 不知深浅的亲昵与轻狎,畏惧才是真正的怜惜与恭敬。 “美丽”慷慨的点缀了我们短暂寂寞的人生之旅,我们一 俯首即可采撷到美丽,一回眸就能目睹美丽。美丽是这样 无私地洗濯我们拯救我们,我们怎能不小心翼翼地去护爱 着她呢?畏惧美丽,是我最美丽的人生体验。
• 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 当时的什么现象?
• 答:新风气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自己的渊源的现象。
解题方法 问: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 要回答词语的含义,所涉及的句子本身如
果是比喻句,其答题基本步骤如下:
1、找出处并标明 2、联系上下文,将原句转化为比喻句 3、去掉比喻成分,留下本体成分即是答案 。
• 请根据文意分析“畏惧美丽”中“畏惧”的含义。
答:“畏惧”是对美丽真正的怜惜与恭敬,作者
的“畏惧美丽”其实是对美丽的体验和思考。
• 《采药人》:17.作者在第一节中写“我站 在你面前,怀着敬意和惭愧的心情感受 你”,这里的“敬意”是指
采药人的朴实坚韧让“我”尊敬
• “惭愧”是指 “我”觉得自己被世俗严重污染 又自以为是,在形象高大的采 药人面前感到惭愧
根据文意,指出“影响”是什么? A
• A、普通的透明材料使光的速度降低
• B、光对于所通过材料的原子的作用。
• C、两束经过细微调节的激光的干扰
• D、小室中热的铷原子减慢光速的效果。
• 例、表现生活的横断面,曾经被视为短篇小说区 别于中长篇小说的一个基本特征。可是,文艺实 践早已证明,描写人生的纵切面,同样可以运用 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茅盾比较主张短篇小说表 现横断面的,但是,他正视事实,公正地指出 “把主人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一段生活概括地 写出来”,也是短篇小说的“一种艺术方法”。
• 3.有时候,关于隐含义,可以用类比手法 推断词义。
• 散文在文章结构形式上,一般会出现开篇有引题 部分这样的特点。
• 文章开篇总要使用具体的事例、一种景物、一个 场面、故事片断、自然现象等作为引出下文的材 料,作用大多是铺垫、烘托、对比等,或为全文 定下感情的基调,或作文全文的行文线索,或通 过具体的事例作为对比的根据等。
• 我从电视上看到有关鲑鱼的报导,真是看得我惊心动魄。到底 是什么促使鲑鱼回归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 感。…… 人呢?人又何尝不然? 人类文明中的考古、史学、族谱、传说……不也都是溯源 寻根的措举吗? 人的形体,不管在地球上迁徙流离得多远,人 的心灵,总要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原。
人类在精神上的回溯,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而须通过 历史、艺文、习俗,甚至生活记忆的文化潜流,去汇合命脉中 的远源。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这种寂寞原也是驱促一 个漂泊者反省回顾的基本力量。没有那种驱促的力量,一种文 化,一个种族,会很快在浩瀚人世汪洋中消失。
• “正视事实”的“事实”指什么? • 答:描写人生的纵切面,同样可以运用短篇小说
的艺术形式
二、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隐含义
• 一个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总能表现出 由于环境原因造成的暂时意义;这些词语因为 蕴涵着作者的情感、态度等,与它的字典义有 着一定的区别。
•
现代文阅读中对一些词语含义的理解,就
到了阐述句几乎就等于找到了答案。
• 例:作家依各自的原则输入语言信息,就 会产生各自不同的语言指纹,即风格。
• 这句中“风格”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 答:语言指纹
• 例:贾岛的苦吟,实际上是在炼意、炼字、 炼句等方面都用了一番功夫。
• 句中“苦吟”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 答:在炼意、炼字、炼句等方面用番功夫。
• 请指出文中“这一点”指代的内容。
• 参考答案:
• 媒体热点重时尚,远离民众生活。
• 【例3】这些板块漂浮在深约2000~4000千 米的软流层上,始终处于相互挤压、拉张 等运动状态,岩石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 也相应地产生挤压、拉张或扭曲,岩石承 受不了这种力量时,就产生错动,由错动 产生的能量一释放时就造成地震。
• 24.第一段有三个用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含义是 否相同?(3分) ①和② 不同 ②和③ 不同 ①和③ 不同
分析:
1.找原句:他的感觉体无完肤
2.转比喻:他的感觉像体无完肤一样受到伤害而难受
3去比喻:他心灵受到严重创伤而难受。
• 《创造宣言》:22.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 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 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 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 答:刀法——教育方式;
• 万像同毁——一群受教育的人都不能成才;
• 题目设计往往通过对引题部分的思考,让考生分 析在正文中照应开篇部分的词语的含义。
• 【题例】2005年山东卷《溯源》:
•
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
成熟之后,又成群溯流而上还归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
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 舍命克服。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入空,直到跃越岩上 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原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 传递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海、 溯源和回归。
笔断笔”之间,显然不能是现代人理解的 质量不好的笔。)
• 2.词语的引申意义要特别注意词语的比喻意义, 解答这一类词语的含义一定要找出这一个词语在 文中的本体。
【例】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 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 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 传统作为渊源所在。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 《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 西方十七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 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野孩子认父亲的 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 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
解代词的用法,如“这”、“这个”“这些” 等是近指;“那”“那些” “那个”是远指; “某”“某类”是不定指等等。
如何把握代词的含义?
找出代词所在句 再由近及远找上下句或上下文
确定指代内容 代入原文检查
`
• 【例】但我们当下有些报刊,连那时的文化品格 也不如了。其一是过于看重时尚,娱乐要摩登, 明星要刺激,迎合大众的猎奇心来找话题。其二 呢,炒作公众的人物,将平凡的公众人物神秘化 和庸俗化。细看近几年一些媒体(包括文学批评 界)的热门话题,有许多走时尚的路子,唯独与 民众的生活远了。我在《媒体炒作下的文艺批评》 一文中,谈到了这一点。有时想想,作为报人, 我们多少有些责任的。
05全国卷一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 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一日春光》) 14、 “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 表达了什么感情?(4分) 分析: 1、找原句:尽量地吞咽春天(喻)
2造比喻句:尽量地像吞咽美食一样欣赏享受春天
• 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
• 答:文章通过鲑鱼的回溯这件自然现象引出人 类的溯源现象。
• 人类的“回归”是什么含义?
• 答:人的“回归”是指精神上的回溯 ,通过历 史、艺文、习俗、生活记忆等在文化上寻根溯 源。(或:人的“回归”是指人的心灵,回溯 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源)
• 三、理解重要词语应注意的问题 • 理解重要词语最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要脱离
文中“直接依附其上”的“其”字指代的B是
A、四角龙的头角
B、头角上的骨架
C、被穿越的颞孔
D、穿越颞孔的肌肉
方法——简化句子,找出主干:四角龙的头角上 有个骨架……咀嚼肌……直接依附其上
• 2、非代词的指代义
•
非代词的指代义与代词的指代义
一样,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的。
• 不同的是非代词的指代义,在上 下文里总会有与之对应的阐述句,找
是从这个角度设计题目的。题目往往把那些能
够体现文章主旨(中心)、作者感情、文章观
点的词语挑选出来,要求考生根据文章解说这
些词语的含义。
• 1.专门术语的语境意义 • 例: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
破笔、燥笔、断笔为之。
• 上句中“破笔”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 答:是一种绘画笔法。 • (解析:因为“破笔”用在“瘦笔破笔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