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之习作教学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习作
小学语文新课标习作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正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转变。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新课标习作进行探讨:习作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一、习作教学的目标1.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到乐趣。
2. 提高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词汇运用、句式构造、逻辑组织等。
3. 发展思维: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塑造品格:通过习作反映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二、习作教学的内容1. 记叙文:包括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培养学生叙述事件和描写事物的能力。
2. 议论文:教授学生如何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和总结观点,培养逻辑推理和辩证思维。
3. 说明文:训练学生如何清晰、准确地介绍事物的特点和功能。
4.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尝试诗歌创作,培养语言的韵律感和艺术感。
5. 应用文:如书信、日记、通知等,教授学生日常应用文的写作技巧。
三、习作教学的方法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2. 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组织思路,构建文章结构。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共同完成习作任务。
4. 写作工作坊:定期举办写作工作坊,提供写作技巧的指导和交流平台。
5. 多媒体辅助:运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材料,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四、习作教学的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和努力,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和改进。
2. 内容评价:评价学生作品的内容是否丰富、观点是否明确、逻辑是否清晰。
3. 形式评价:评价学生作品的语言运用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合理、格式是否规范。
4. 创意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评价作品中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5. 自我评价与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通过互评学习他人的优点。
小学语文部编版习作教学策略探讨 (2)
小学语文部编版习作教学策略探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提高文学素养的有效手段。
因此,如何进行好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流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三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部编版习作教学的策略,并配以具体事例,以期对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在进行习作教学中,首先应该是教学目标的明确。
教师应该清楚教学活动的目的、意义,知道自己要带领学生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学生也应该知道老师想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这样才能深入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作文任务。
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思维技能类目标。
例如,学习用文学语言表达情感、展开思维,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训练写作思维和个性,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其次是知识类目标。
学习一些通用的文学知识,例如,文种、文章布局、用词技巧、修辞手法等;最后是心理素质类目标。
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压力、自卑、失落等情绪管理,以及困难的思维和情感表达需要培养。
具体教学例子:以小学五年级为例,讲解“写好篇文章的三个要素:主题突出、结构严谨、章节分明”。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笔写一篇关于“我的家”的作文并有选择地练习这些落笔技巧。
一次次的练习中,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修辞和句型,还学会了文本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在写作中开始展现独立思考能力和讲述能力。
二、教学流程的设计习作的教学流程对习作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合理的教学流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积极性、缩短学习周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分阶段教学模式。
首先,学生应该了解本系统的样例,同时注重解释和指导样例中涉及到的语言元素、修辞特征和表达技巧。
其次是学生的集体? 练习和讲解,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低段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
低段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低段小学语文新课标是指针对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旨在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以下是对低段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解读:1. 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学内容:新课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强调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均衡发展。
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自主识字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鼓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情境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评价方式:新课标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过程性,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评价方式包括平时的观察记录、作业评价、口头评价等,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5. 课程资源:新课标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课外读物、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6. 教学环境:新课标提倡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包括教室布置、图书角设置、语文活动等,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
7. 家校合作:新课标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语文学习,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低段小学语文新课标旨在通过全面、均衡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阶段习作要求新课标
小学阶段习作要求新课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课标对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以下是对小学阶段习作要求新课标的详细解读。
一、注重基础,打好语言文字功底新课标强调在小学阶段要打好语言文字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能够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广泛阅读,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言素材,为习作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二、培养观察力,提高表达能力观察是习作的源泉。
新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通过观察,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习作更加生动、具体。
三、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创造力新课标提倡在习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习作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四、注重实践,提高写作技能习作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写作实践,通过不断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习作题目,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
五、强化评价,激发写作兴趣新课标强调在习作教学中要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
教师要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及时、全面的评价,既要指出习作中的优点,也要提出改进的建议。
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写作动力。
六、注重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新课标提倡在习作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写作,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完成习作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七、关注情感,培养人文关怀习作不仅是语言表达的练习,也是情感表达的载体。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新课标背景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新课标背景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摘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小学语文的教学,提高全民的语文综合素质,做好中国人,学好中国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习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要求很高,文学功底要求也很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习作教学效率,从娃娃抓起,提高全民的语文综合素养,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进一步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浅谈》以新课标为背景,通过分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推进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具体教学策略,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新课标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当前,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各校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对习作教学的重要性也有所认识。
在开展习作教学课程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运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的有感而发。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流于形式,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挖掘不够,引导不够,未能结合学生实际,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仍需提高。
目前,小学生写作都面临着这样几点困扰,第1点,不会表达,内心的想法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
第2点,词穷,写着写着,想不出语言来构思文章,文章缺乏修饰性词语,比较空白。
第3点:逻辑混乱小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逻辑思维混乱的问题,因为语文思维能力弱,使得文章的上下文衔接不够紧密,结构不够严密。
第4点,缺乏情感,很多学生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情感平淡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运用了大量的笔墨进行描写,但却没有突出真情实感,影响文章写作的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优化教学设计,打造高质量的习作教学课堂[1]。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策略(一)点燃学生的写作兴趣,唤醒学生的写作热情写作是孩子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写作练习,就要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始,让学生形成内驱动力,唤醒学生的写作激情。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进行写作教学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进行写作教学[摘要]本文论述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进行写作教学,探索出写作教学两步曲,一是明确写作教学在“新课标”中的内容表现,二是如何构建单元写作学习任务群。
[关键词]新课标写作教学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课程内容以学习任务群的组织方式呈现出来。
“新课标”隐去了单独的写作教学板块,将写作教学纳入了“表达与交流”这个内容更加统整的教学板块之中。
面对这样的“新课标”背景,我们将如何进行写作教学呢?一、明确写作教学在“新课标”中的内容表现“新课标”不再设置单独的写作教学板块,并不是弱化了写作教学的地位。
解读“新课标”,我们会发现,写作教学不但没有被弱化,反而更加全面地渗透进了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在学段要求中,“新课标”在“表达与交流”板块分别对四个学段提出了具体的写作要求。
这四个学段的写作要求在内容上表述大致相同,但是在能力要求上确呈现阶梯式递进。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内容在《新课标》中的呈现形式。
无论是基础型、发展型还是拓展型学习任务群都将写作作为其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学业质量是“新课标”的新增内容,它将语文实践活动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大类内容融合在一起,描述学生语文学业质量的重点表现,包含了对学生写作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发展的具体要求,为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提供了基本依据。
“新课标”除了在以上三个部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写作教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之外,还在课程性质、课程总目标、评价建议等部分多处涉及与写作教学的相关内容。
二、构建单元写作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与“语文学习任务群”存在着共同的内核。
因此,写作教学在“新课标”背景下,还应针对单元要素从单元整体角度规划写作训练点,还原学生“语言运用”的学习过程,在大单元阅读教学的同时,构建“单元写作学习任务群”,以单元大习作为前提,从单元整体角度对单元表达要素进行规划训练。
新课标小学作文要求
新课标小学作文要求篇一:小学语语文新课标中各年段关于“作文”要求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各年段关于“写作”要求(一)1、2年级(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二)3、4年级(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三)5、6年级(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7、9年级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小学语文新课标之习作教学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之习作教学解读篇一:小学语文中段作文课标解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对新课标中中段写作的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
小学教学现状告诉我们,不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占多数,我认为找不到合适的内容是不喜欢作文的主要原因。
首先我们要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
其实作文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能写文章。
“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教师就不要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就不要让所有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
《新课标》指出:中段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并且要他愿意去写。
其实孩子自己周围的景、物、事是他最愿意去写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因此,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习作中的最大困难,我们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尽情地投入生活,让学生深入生活、体味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开掘心智,让他们感到语文无处不在,习作时时、事事可写。
小学语文新课标下作文生活化教学:以“生活万花筒”教学为例
小学语文新课标下作文生活化教学:以“生活万花筒”教学为例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是将源于生活的知识再运用到生活的一个途径。
这不但能让习作教学更加接近学生生活,学生更容易理解,更易于落笔写作,也更容易成文,从而给课本作文与多样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助力学生对“生活万花筒”这一单元习作的学习。
一、明确写作目的写作目的是习作教学的导向,也是学生在习作中要展现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体现的思想,更能检验学生对单元课文的理解。
如以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练习“生活万花筒”来说,它与第五单元的几篇课文,如《麻雀》《爬天都峰》以及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都是紧密联系的。
如果说课文与习作例文是习作“生活万花筒”的铺垫,那“生活万花筒”的习作创作,就是课文和习作例文的另一种体现,是学生对课文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的体现。
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设计“生活万花筒”的教学时,一定要明确学生的写作目标,这样学生的写作才有方向、有目标,易落笔,好成文。
【教学片段】课堂回放:师: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各种各样的事,有看见的、听见的,也有我们自己经历的。
如果让你把自己看见的,或者听见的、经历的一件事情写下来,你会怎么写,要实现哪些表达目标?生1:把我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件事情从头到尾写清楚。
师:如果是写“一件烦心的事”,你怎么把这件事写清楚呢?生2:首先明确这是一件什么事,再写清楚这件事为什么让“我”烦心。
比如,今天和同学们打架了,教师让请家长,“我”担心回家说给爸爸妈妈时被爸爸妈妈批评,所以思来想去,不知道如何是好,甚至走到放学的路上都有一些魂不守舍的情绪。
生3:也可以说今天选班干部,“我”没被选上,“我”不知道为什么,想问问同学们,或与老师交流一下找到原因,弥补不足,提升自己,可总是不好意思问同学,也不敢找老师,这件事让“我”很烦心。
师:看来同学们都明白我们这次习作的目标,也知道怎么把这篇习作写好。
是的,这篇习作的真正目标,就是要写清楚一件事,如《一件烦心的事》,就要把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让你烦心写清楚。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1年版)解读
〔3〕关于习作学段习作〔写话〕教学训练目标第一学段★以句子训练为主,重在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不专门开设写话课,写话教学随机穿插在语文课堂各个环节的教学之中,学完拼音之后便可开始让学生尝试用汉语拼音写话。
从写一句话到写几句话,再到写一段话,最后学会写简单的日记甚至短文。
第二学段★以构段训练为主。
重在引导学生热爱、关注生活,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年级,小练笔以片断练习为主,大作文写实、想象、日记并重。
第三学段★以谋篇训练为主。
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习作方面,低段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慨号〞四种标点符号。
激发培养学生“对写话有兴趣〞,是低段写话教学的重点。
中段的习作,要求增加习作的自信心,学习观察,学习修改等。
2021年版课标增加了表达方面的要求“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写清楚〞是对中段习作的新要求。
高段的习作,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等。
2021年版课标在高段习作中增加了“习作要有一定速度〞的要求。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历来是与阅读教学平分秋色的教学任务,学写作文是相当多的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倍感头疼的一件事,所以市场上充满着汗牛充栋的作文秘籍,各种培训班才有了作文补习的土壤。
无论是实验稿还是202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的改革力度都是非常大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及习作要求,需要对传统的作文教学进行改革。
如何改革?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在‘习作’的第二条和第三学段的第二、第三条都从习作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提出了明确要求。
2022语文新课标解读实践:从全套教材看四上习作“小小动物园”
2022语文新课标解读实践:从全套教材看四上习作“小小动物园”四上第二单元习作主题是“小小‘动物园’”——写一群人。
单元习作要素是: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改一改就是“写一群人,选取恰当事例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另外,教材给出了以下提示与要求:1.你的家人和哪些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2.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
写好了读给同桌听,看看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
回家读给家人听,请他们评评写得像不像。
看了上面的提示与要求,我们老师知不知道怎么写?大概思路是清楚的。
绝大多数家庭至少三个人,爸爸写一段,妈妈写一段,自己写一段,每段写上一件事,加上开头、结尾,一篇文章就成了。
学生知不知道怎么写?思路也清楚,难的是“选取恰当事例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比如“我的爸爸胖胖的,憨憨的,像一只熊”,胖胖的爸爸我见过不少,可是用什么事例表现胖胖的爸爸憨憨的特点,我一下子犯难了。
再看教材插图给的例子:妈妈和绵羊(1)都是波浪卷——头发——写外貌;(2)都爱吃素——饮食习惯——写习性;(3)性格都很温和——性格特点——还是写习性。
“写外貌”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不难,他们都能写,写完眼睛写鼻子,写完鼻子写嘴巴,一定要把脑袋上每个部件写完整。
这整合起来看,统编教材在“写人”习作主题系列确确实实遵循着“螺旋上升、层级递进”的原则的。
从习作对象上说,主要是身边真实、鲜活的人或自己,这便是贴近学生生活。
从习作要求上说,聚焦显性的外貌与隐形的性格两方面写,而每个学段、每个年级的具体要求又有所侧重,比如“用事例写”,三年级只要求有事例,四年级要求把事例写清楚、写具体,五年级则要求选取典型事例写清楚,六年级大综合——选好、用好学过的写人方法。
相应的,教师的指导与评价标准也需与学段、年级匹配,第一类问题属个别现象,要想改变其习作现状,绝非短期之功。
第二类问题也算个别,孩子逻辑思维出了问题。
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课标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课标解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课标解读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
这一标准不仅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同时也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进行探讨,以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
其中,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教学内容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方法提倡多元化,考核方式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程目标方面,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这一标准的提出,旨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内容方面,新课程标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例如,在汉字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意义和用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新课程标准提倡多元化,可以采用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考核方式方面,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
这有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意义和价值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新课程标准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其次,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新课程标准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以下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案例进行说明。
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课标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课标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课标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生习作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生习作教学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对课堂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载体。
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主要现象有:1.一些教师不重视习作教学,导致学生的习作能力低下。
很多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把重点都放在了字词句篇上,比较愿意教学生识字、解词,理解课文段落。
因为这些工作都好做。
现行的人教新课标版教材,都有配套的教师用书。
每节课做什么,要认哪些字,解哪些词,一篇课文重点理解的段落是哪些,教师用书上写得清清楚楚,不需要老师再费多少脑筋去琢磨,只要照办就行了。
可是习作教学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首先,老师从命题到指导,从批改到讲评,都需要下一番工夫才行,否则,习作教学就很难达到课标要求。
其次,学生不愿意上习作课。
原因有三。
一是小学生阅读面非常有限,对如何组织好习作语言很迷茫;二是小学生对习作本身就有一种恐惧感,所以都不愿意上习作课;三是老师往往是知识教学做得细致,不厌其烦地讲解,反反复复地训练。
第三,在一般的考试中,在评卷这个环节,其他知识的评判都比较公平、公正,但是习作就很那说了。
评卷老师的水平高低不同,对小学习作教学的认识也不一样,这就导致了习作的批改和评判必然要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
根本没法统一。
即使是语文特级教师对习作的评定也是不一样的。
往往是以自己的喜好为评价标准。
给的分数也是忽高忽低,极不稳定。
2.学生的课外阅读跟不上,不能有针对地阅读有关书籍。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编写者们可谓用心良苦。
一个是人教新课标版语文教材的后面都附有阅读文章,而且可以说是对应着单元课文安排的。
也就是说,教师讲完一个单元的课文,一定要让学生读一读对应的那篇课文,这样才能达到拓展延伸的目的。
除此之外,出版社还有与年级配套的《语文读本》。
可是,对于这两个能够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材料,我们都不重视。
前一个是老师们在教学时没有对应阅读,甚至有的教师都不知道那几篇阅读文章是无关紧要的。
新课标第三学段“习作”课程阶段目标与内容解读及教材分析(上)
一、了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习作”课程阶段目标与内容的变化在第三学段习作部分,修订有4处。
《课标(实验稿)》在第三学段习作部分的阶段目标有7条,修订后整合为5条。
分别从写作目的、写作素材、写作内容、写作技能、写作速度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现将《课标(审定版)》第三学段习作部分的修订内容择其要者,简述如下:(一)《课标(2011年版)》将《课标(实验稿)》第3条“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和第4条“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合并为第3条。
写读书笔记,通常是指我们在阅读各类书籍报刊时,把读到的某书、某文的精华部分和段落、重要情节、精辟见解、观点材料、警句词语等进行勾画,摘录要点,或拟提纲,或写出自己的收获体会、感想、质疑等。
这里将记实作文、想象作文、读书笔记、常见应用文分类提出,是从文体角度合并表述,表达更简洁。
(二)《课标(2011年版)》将《课标(实验稿)》第5条“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和第6条“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合并,同时在“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前面加上“正确”二字。
这样表述更准确,同时将习作修改的语句、行款、书写、标点等方面的内容及要求整合,简化了头绪。
(三)《课标(实验稿)》原第7条“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改为“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主要的变化是将明确的速度要求改为较具弹性的“要有一定的速度”,对此,下文将展开讨论。
二、准确把握第三学段习作课程的阶段目标与内容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构建了“乐意写(一、二年级)→自由写(三、四年级)→学会写(五、六年级)→独立写(七至九年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高效课。
小学五年级语文《习作1》教案解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习作1》教案解读引言:语文作为一门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则和相关知识,更要求学生融合情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因此,在小学五年级,教师对习作进行系统性的探讨和学习非常重要。
本文将围绕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的习作部分,分析探讨教案中所规定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以及学生评价等细节,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教材解读《习作1》是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部分,它包含了多篇阅读材料以及对每一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写一篇习作。
这些篇章主要讲述了一些关于动物、植物、自然等方面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作文的时候,学生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连贯性和流畅性,思路要清晰、逻辑要严谨,同时也要体现出个人特色。
二、教学过程分析1.阅读训练在教学过程中,阅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细节阅读、感性理解和主题理解。
对于单元中的每一篇文章,教师可以首先进行整体阅读,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细节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语言,引导学生产生联想,体现出文章的情感和主题。
教师应该总结本篇文章的主题,让学生明确文中蕴含的思想和意义。
2.写作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写作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需要教师给每一篇文章进行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明确的表达。
在学习写作之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归纳一些常用的句子和词汇,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和观点。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手写草稿,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写作的过程中。
3.持续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需要教师进行长期性的跟踪和评价,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教师所授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正反面的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和提高。
同时,也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合理性的评价,以鼓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和表现。
新课标下语文习作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语文习作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教師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明确习作单元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和语文思维,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为其日后学好语文奠定良好基础。
小学语文教材的设计具有鲜明的特点,习作单元包含了五个基本组成元素,每一个元素的内容和知识都是紧密相关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起一个健全的知识系统,而且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习作单元整合教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增强学生对写作的认知学生年龄小,思维发展不成熟,难以主动地学习写作知识,从而影响了写作学习的进程。
在习作单元教学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按部就班地学习写作知识,从兴趣、思维、素材、能力等方面,逐步了解各类写作方式,认识到写作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此外,通过习作单元教学,学生还能够在脑海中逐步形成写作学习的体系,完善写作学习的思维,探索写作学习的切入点,使后续的学习变得轻松。
习作单元教学,能够改变学生固有的认知,让学生更为灵活地学习写作知识。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众所周知,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够对学生学习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但是,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写作的习惯,在习作课程的学习中,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写作任务,未形成自身的写作学习理念,难以对写作主题进行深入思考。
如果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将有助于增强写作能力,深入认知写作的本质,思考写作的方向,锻炼写作的思维。
习作单元教学,能够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规范学生写作的行为,开阔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一)忽略学生的主体感受有的教师教学思想较为传统,授课时多将自身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为了把控教学进度,在讲解写作知识点时往往会使用较为理论化的语言进行阐释。
这一方式虽然可以提升写作教学的效率,但是在无形之中增强了课堂氛围的枯燥感,导致学生产生较强的厌学情绪。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研究摘要:我国大力的推动教育的改革,在新课标的背景之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展开写作教学时,要转变原来的模式,让学生在写作教学当中,可以在语言,交际和文字表达方面真正的提升能力,所以教师要认识到写作教学的重要价值以及掌握正确的教学理念,发展出新的教学道路来推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且要符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在新课标的背景之下,语文写作教学要积极寻找新的道路,特别是要让学生在写作当中能够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把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通过写作的方式展现给更多的人,但从目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还是以考试为主,所以写作的教学比较单一乏味,学生无法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且阅读的素材也不够,难以以下笔,因此,探究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深入了解写作教学的必要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探索有效开展写作教学的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小学语文写作是学生利用文字表达自己看法,反映其内心世界的过程。
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仅可以反映其个人品质和素养,还可以反映出其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积累程度。
可以说,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对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书面表达即是“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是学生建立在听、说、读三种基本能力基础上的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文化底蕴等都有较高要求。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完成识字、阅读等基本的语文学习内容,还需要引导他们审题、构思、立意甚至规划、布局,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完整地表达出来、通过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使他们将写作灵活地运用到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翻开小学生的作文本,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内容大同小异,假话、空话、套话连篇,语言贫乏,缺少真情实感。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的指导方法不当,作文设计理念陈旧也是其中之一。
具体表现为:其一、出题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在作文训练中,学生遇到的作文形式常常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有的教师拘泥于课本中所制定的内容,很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出题。
其二、作文内容重复,缺乏吸引力。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学生所写内容大都是“假期中的一件事”、“我的家庭成员”、“我敬佩的一个人”、“一件难忘的事”等等,而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将作文训练和学生生活需要相结合的却很少。
其三、作文要求统一,缺乏针对性。
为了方便布置,方便讲评,教师在布置作文时,大都是千人一题,无论作文水平高低,无论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要求都是一致的,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
单一的形式,重复的题材,统一的要求,扑灭了学生写作的激情,扼杀了他们想象的能力,以至于学生觉得作文难、作文烦,渐渐地失去了作文的兴趣。
二、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理念针对小学作文教学逐渐僵化的现状,新课标(2012年版)在小学作文教学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体现出一些新理念,针对性地提出了新目标,与之前的课标比较,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淡化文体意识,强调学生主体意识。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的相关表述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不再强调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三种教学基本型文体。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者:肖胜芳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期【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方法这五要素。
变“要我写”为“我想写”,并通过理论结合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习作;教学;兴趣;日积月累;习作方法一说起作文,学生怕写,老师难改。
这真实地反映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抓破头皮,咬烂笔头,就是写不出来,即使七拼八凑地完成了一篇作文,也是内容空洞,语言乏味,条理不清。
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习作兴趣、习作的素材,缺乏表达的语言,缺乏写作的基本方法和修改的能力等息息相关的。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努力在习作教学中做以下几点。
一、珍视成果,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绝非易事。
为了很好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努力做到:及时与学生沟通习作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而且还能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当学生们意识到学好习作的重要以后,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兴趣也会接踵而至;努力创设新鲜事物。
我们知道学生对新鲜事物是十分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将贫乏的事件转化、迁移,使学生有兴趣将事件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珍视习作成果。
平时我会将学生的优秀之作进行打印并张贴到班级里的“作文园地”里,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可作为示范,让其他学生好好学习。
二、丰富生活,积累素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
”要解决学生“没有东西可写”,这一作文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
而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习作素材很好的挖掘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案例
思维导图习作教学方法
4、形式:不拘形式————简单的记 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5、标点符号:学习使用逗号、句 号、问号、感叹号——正确使用 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正 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养 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第四部分 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作文教学指导过于细致,造成学生作文千人 一面的现象。教师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 或不厌其烦的进行指导,包括如何开头,中间怎 样写更加具体生动,又应怎样结尾,都一一详细 讲解,反复强调。其结果却是:教师指导越细, 学生的思维就限制得越死,在写作过程中越不敢 越雷池半步,写出的文章就难免千篇一律。因此, 教科所的罗柏生老师提出习作指导课指导的时间 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习作教学理念
1.突显本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用语言文字与人交往就是作文。 经历一件事情,看到一样东西,把它记下来,就是作文。因此,教师要 让学生明白作文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会作文。作文 就是生活本身的需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项目。 2.回归生活 :作文是回忆生活。因此作文要求真、求实,要求学生写真 话、吐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观察,进行生活积累。 有了对生活的积累,学生对作文就有了兴趣,有了热情。在此基础上适 当作方法的点拨,就能写出好文章。 3.放飞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 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 “自由表达”时,才能“情动而辞发”,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自己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无拘无 束、自由自在地写下来。话则长,无话则短,用童心表述真实的生活, 发表内心真实的感悟。 4.读写结合: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 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 读写犹如天空中的云彩。因此,只有让学生多阅读,读中注意积累,厚 积才能薄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 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 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 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大多数 小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也怕教作文。
首先是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作文指导程式化。每次作文指导课都是 ABCD,从审题到立意,从选材到表达,项 目一样不落,程式固定不变。 2.没能从整体上把握小学各学段作文教学的 要求与特点,忽视了小学作文教学的阶段性 和连续性,要求普遍偏高,没有遵循作文教 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因而收效不大。
第三部分 写话、习作课标中的主 要目标 及教材特色
1、态度:有兴趣——乐于书面表 达——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语言:乐于运用学到的词语—— 尝试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 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有 明显错误的词句——主动修改习 作,语句通顺
3、内容:自己想说的话——写下自己 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把自己觉得新 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写清楚。——内容具体
6.培养学生修改作文 修改习作,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其权利是学生 的,教师不应越俎代庖,常见一些教师把学生的作文改的 面目全非,这样的结果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反 而会使学生失去写作的信心,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 每次的习作修改,都应该以学生为主,先教给学生一定的 修改方法,使用一些激励的手段,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文 反复修改。
(二)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与内容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 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 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 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 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1.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1) 习作教学要打开学生的思路。 下水文不仅能给学生一个很的示范作用,而且老师通过写下水文, 知道哪些地方会遇到因难,有了这种敏感,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就 看得更准,容易把学生点醒。 (2)学生品尝作文成功的快乐。 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蹲下来”,从儿童的角度去感受身 边事物、思考问题,去评价学生的作文。
3.分清三个阶段 循序渐进 作文训练从写句子、写话到写片段再到写成篇的作文,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4.突出三个训练 提高习作能力 在作文过程中,要突出进行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 练,要结合起来进行训练。
5.重视习作讲评: 讲评的主要功能是激励与指导,重在激励。 正确地评价、奖惩的能力也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又一 个重要的教学能力。教师讲评儿童作文应正确运用奖惩, 使成功者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对不足者使之明白不 足所在,激发其改正的需要和欲望。
2.小学作文教学要开辟两种渠道。 (1)从阅读中学习作文。首先,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有意识地 在阅读教学中穿插作文辅导,使学生从读学写,“学习作者观察事 物、分析事物、遗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其次, 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课外读物,体会写作风格,领悟、借鉴不同的 写作技巧;第三,在积累写作知识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品赏、摘 抄优美词句,建立“语言宝库”,积淀语感,积累语言。 (2)从生活中学习作文。经常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 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并在体验中积累写作素材,为说真话、实话、 心里话提供写作基础。
第二部分
写话、习容
“写话”是学生学习书面表达初级阶段 的“内容”和“方式”。《义务教育语文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话”提出 三点要求: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 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 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 句号、问号、感叹号。
2.积累少,缺乏生活。许多学生还没有养成看课外书的 习惯,不注意进行阅读和背诵,词汇积累少,语言贫乏。文 章空洞乏味,淡如白水。没有学会观察生活,在他们眼里没 有什么可以值得写下来的精彩素材。即使有也因为过程印象 不深,胸无点墨不知如何去写。不会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因而写出的文章只能是一些空洞单调的流水账。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习作文的态度不正确。多数学生习作之初就存在着畏 难心理,在平时的 生活中又不善于观察、积累。作文训练 中,常常采取:编:编一些不切实际,没有做过的事情;抄: 抄一些优秀作文选上的作文;仿:仿写作文,事情一样,只 是改变人物;背:背优秀作文,考试时默写在试卷上。这些 自认为“省事有效”的方法。长此以往,必然停滞不前。
第一部分
总目标及内容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 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 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 力。 “见闻”,就是我看到的,听来的; “体验”,在我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我自 己产生的一种情感、认识;“想法”,在 精神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产生的一些主 意。 新课标强调“见闻”“体验”和“想 法”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把学生的写作 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
(三)第三学段习作课程目标与内容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 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习 读书笔记,学写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 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 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 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