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专题
生物实验1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制片
观察:在低倍镜下寻找到已着色的圆形小颗 粒, 然后用高倍镜观察
结论: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3.蛋白质的鉴定 选材与制备组织样液:卵清或黄豆(浸泡 1~2 d)
结论:生物组织中含有蛋白质
1.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斐林试剂
甲液
乙液
双缩脲试剂
4.因斐林试剂很不稳定,容易生成 蓝色Cu(OH)2沉淀所以应将甲液与乙 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
若先加入NaOH,还原糖中的半缩 醛羟基易被氧化而失去还原性,再加 入CuSO4后不能产生砖红色的Cu2O 沉淀,只有将其先配制成Cu(OH)2溶 液,才能产生砖红色的沉淀。
5.使用双缩脲试剂时要先加入双缩 脲试剂A,造成碱性环境,而只有在 碱性环境中,蛋白质才容易与Cu2+ 发生颜色反应。若加入过量的双缩脲 试剂B,CuSO4在碱性溶液中生成大 量的蓝色Cu(OH)2沉淀,会遮蔽实验 中所产生的紫色,影响观察结果。
样液变紫色
2.在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中,对试 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试管底部不 要触及烧杯底部,另外,试管口不要 朝向实验者,以免沸腾的溶液冲出试 管,造成烫伤。
3.虽然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但 也要注意对照,在鉴定还原糖和蛋白 质时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便与鉴定后 的样液的颜色变化作对照,这样可以 增强说服力。
实验一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生物组织中某些化合物能与相应化学试剂 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还原糖+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脂肪+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1.还原糖的鉴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 均匀后立即使用)
2021届全国新高考生物精品复习 实验专题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染成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 )
8.若要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溶液。 (√ )
9.非还原糖如蔗糖, 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溶液为无色,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 ×)
易错易混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中都不宜选取有颜色的材料,否则会干扰实验现 象。 2.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黏在试管上不易刷洗。 3.物质鉴定实验一般可预留部分样液做对照实验。 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若需进一步设立对照实验,实验组为相应的组 织样液,对照组应分别加入成分已知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中,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的检测,且必须水 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唯一需要显微镜——检测组织切片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唯一使用酒 精——脂肪的鉴定,实验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6.斐林试剂实际上是新配制的Cu(OH)2,呈浅蓝色,不是无色。 7.脂肪的鉴定未必要使用显微镜,若要观察被染色的脂肪颗粒,则使用显微镜,但若要观察溶液颜色 变化,则不必使用显微镜。 8.RNA、DNA、ATP中的糖依次为核糖、脱氧核糖、核糖。
浆样液
浆样液
摇匀
② ③
1 mL斐林试 1 mL斐林试 1 mL双缩脲 1 mL双缩脲
剂
剂
试剂
摇匀
试剂
C.1、3号试管内没有特殊的颜 色反应,没有必要设置
④
60 ℃水浴加热
室温
⑤实验 现象
⑥结论
?
砖红色沉淀
?
?
紫色 D.可以得出“发芽的小麦中含有 还原糖和蛋白质”的结论
探究生物组织中的
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
高三生物「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问题解析专题辅导
..DOC版.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问题解析1、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原理是什么?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根据颜色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还有,如:鉴定DNA用二苯胺(沸水浴)出现蓝色反应;鉴定染色体用0.01g/mL或0.02g/mL的醋酸洋红液(或龙胆紫溶液)出现红色(或紫色)反应。
2、做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为什么选择苹果或梨?因苹果或梨含还原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容易观察实验现象。
有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鸢尾并不将光合作用的初始产物转为淀粉,故叶子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还原糖,但由于叶片中叶绿素较多且颜色深,对需要观察的颜色反应起着掩盖作用,因此,最好不要选用单子叶植物的叶子作为实验材料。
甘蔗的薄壁组织和甜菜的块根虽然富含近于白色的蔗糖,但蔗糖无还原性,即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至于蔗糖液经稀盐酸处理后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是因为蔗糖在酸性条件下被水解成可溶性还原性单糖的缘故。
3、为什么花生需浸泡3h~4h,黄豆需浸泡1d~2d?因为花生浸泡3h~4h,最适于切片,黄豆浸泡1d~2d后,适于研磨。
4、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实验中为什么要水浴加热?直接加热是否可以?实验证明,直接加热至沸腾30s时,迅速出现砖红色沉淀;继续加热,溶液变成黑色。
所以直接加热不容易掌握加热程度,时间稍长就会使砖红色的转化为黑色的,就不能再鉴定可溶性还原糖了。
通过水浴加热可以保持反应的适宜温度,可长时间观察所需的反应颜色变化。
5、蛋白质稀释液在制备时为何要稀释?为了避免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且试管也不易刷洗。
生物实验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生物实验生物组织中复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复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根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1.复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复原糖种类较多 ,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复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 ,因此叫做复原糖。
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 ,因此叫做非复原性糖 ,不具有复原性。
本实验中 ,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复原糖存在与否 ,而不能鉴定非复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 ,二者混合后 ,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
Cu(OH)2与参加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 ,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而葡萄糖本身那么氧化成葡萄糖酸。
其反响式如下: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dar r;+2H2O用斐林试剂鉴定复原糖时 ,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的鉴定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 ,常用双缩脲法 ,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
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A)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B)的硫酸铜溶液。
在碱性溶液(NaOH)中 ,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 ,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 ,这个反响叫做双缩脲反响。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 ,因此 ,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响。
3.脂肪的鉴定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 ,被苏丹Ⅳ 染成红色三、实验过程(见书P18)四、实验用品(见书P18)五、注意1.关于鉴定复原糖的实验 ,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 ,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 ,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
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 ,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 ,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 ,造成烫伤。
生物实验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染色的脂肪颗粒。
蛋白质的鉴定原理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该反应基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的特性。
02
实验原理
还原糖的鉴定原理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 淀:还原糖中含有醛基,能与斐林试 剂中的铜离子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 成氧化亚铜的砖红色沉淀。
双缩脲试剂由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而成, 使用时需先加A液(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B液(硫 酸铜溶液)。
03
实验步骤
还原糖的鉴定步骤
制备组织样液
将生物组织研磨成匀浆,然后 过滤制成组织样液。
加入斐林试剂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组织样 液和斐林试剂,混合均匀。
加热
将试管放入沸水中加热一段时 间,观察颜色变化。
脂肪鉴定
通过苏丹Ⅲ染色,待测组织中的脂肪颗粒被染成 橘黄色,说明组织中存在脂肪。
蛋白质鉴定
待测组织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后,呈现紫色反应, 说明组织中存在蛋白质。
分析实验结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01
还原糖鉴定在实际应用中可用于食品质量检测,判 断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02
脂肪鉴定可用于食品营养成分标注和营养学研究。
03
蛋白质鉴定在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如蛋白质纯度检测、药物研发等。
对实验过程的反思与改进建议
反思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试 剂的新鲜度和准确性,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 靠性。
改进建议
建议在实验前对实验器材进行清洁,避免交 叉污染;在脂肪鉴定的过程中,应掌握好苏 丹Ⅲ染色的时间,以获得最佳染色效果;在 蛋白质鉴定的双缩脲试剂使用中,应控制好 试剂的浓度和pH值,以确保紫色反应的明 显性。
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五、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糖类中属于可溶性还原糖的是:① 葡萄糖 ②淀粉 ③纤维素 ④蔗糖 ⑤果糖 ⑥ 麦芽糖 A.①⑤⑥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⑥
2.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的切片 ,当转到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 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样液变 色 样液变 色
2、思考
(1)鉴定还原糖的选材为何不选用双子叶植 物或单子叶植物的叶片?理想的实验材料是 什么?
①在双子叶植物中,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 葡萄糖形成后,合成为淀粉,暂时贮藏在 叶子内,而淀粉属于非还原糖,因此,选 材时最好不用双子叶植物的叶子作实验材 料。
②有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鸢尾等,并不 将光合作用的初始产物转变为淀粉,因此叶 内含有大量的还原糖。但是,由于叶片中叶 绿素含量高而颜色较深,对于鉴定时的颜色 反应起着掩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 因此,也不宜用单子叶植物的叶子作实验材 料。 本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还原糖含量 较高的植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 浅或近于白色,如苹果和梨的果实。经实验 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 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
四、例题 (一)考查实验材料
1.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实验中,对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 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故可以用于进行 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 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 定的理想植物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 动物材料
7.脂肪鉴定实验时,切片做好后应进行的操 作步骤依次是 A.削片-染色-洗浮色-镜检 B.染色-洗浮色-制片-镜检 C.制片-镜检-染色-洗浮色 D.染色-制片-洗浮色-镜检
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
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1. 还原糖的探秘说到还原糖,大家可能会想起甜甜的糖果,没错!其实,生活中很多美味的东西都跟它有关。
不过,咱们今天可不是要去做糖果,而是来进行一个实验,看看这些还原糖究竟是怎么回事。
还原糖其实就包括了葡萄糖、果糖等,它们可不简单哦,能参与到很多化学反应中呢。
1.1 实验准备首先,咱们得准备一些实验材料。
要想辨别还原糖,咱们可以用到斐林试剂,这可是个好东西,能帮助我们一探究竟!准备一个干净的试管,准备一些斐林试剂,再准备一小撮你想测试的样品,比如说葡萄、蜂蜜或者是牛奶,这些东西里可都有还原糖哦。
你要是问我,为什么牛奶也能算?嘿嘿,因为其中的乳糖也是一种还原糖。
1.2 开始实验现在,实验开始啦!先把样品放进试管里,然后加上几滴斐林试剂。
接下来,放到水浴中加热。
这个过程就像做饭一样,得耐心等待。
几分钟后,咱们就能看到试管里的颜色变化,红棕色的沉淀就说明你找到了还原糖!哇哦,是不是感觉像是发现了宝藏?这就是科学的魅力,嘿嘿!2. 脂肪的鉴定接下来,咱们要聊聊脂肪。
脂肪的鉴定可是个有趣的过程。
很多人可能觉得脂肪是个坏东西,但其实它也是咱们身体需要的营养素之一,适量摄入才能让身体健康。
2.1 实验准备准备脂肪鉴定实验,咱们需要一些实验材料。
首先是油,食用油、黄油都可以,反正能找到的都行。
然后,准备一个滤纸或是干净的白纸,记得选择那种容易吸油的哦。
接下来,咱们要准备一些酒精和水。
这些材料可不能少,不然实验就会泡汤。
2.2 开始实验把油滴在滤纸上,然后慢慢加一些酒精,等待片刻。
你会发现,纸上有一圈透明的油渍,没错,这就是脂肪的证明!像这样,咱们就能轻松辨别脂肪的存在了。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次小小的侦探游戏,找到脂肪的“踪迹”。
每次看到那油渍,我都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仿佛自己成了科学家,哈哈!3. 蛋白质的检验最后,咱们要进行蛋白质的鉴定。
蛋白质可是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营养素,像是鸡蛋、豆腐、牛肉等等,都富含蛋白质。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生化实验的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以了解这些物质在生物组织中的分布和含量,为生物组织代谢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原理1.糖类检测:糖类物质在生物组织中广泛存在,包括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其中,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可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非还原性糖如淀粉、纤维素等则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
2.脂肪检测:脂肪是生物组织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在酸性条件下,脂肪可被脂酶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可与热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酯,产生绿色荧光。
3.蛋白质检测:蛋白质是生物组织中功能多样性的基础。
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样品:分别准备斐林试剂、脂酶、硫酸、双缩脲试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组织样品,如动物肝脏、植物叶片等。
2.制备样品溶液:将生物组织样品研碎,加入适量溶剂制成样品溶液。
3.检测糖类: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斐林试剂,加热至沸腾,观察颜色变化。
4.检测脂肪: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脂酶,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一定时间,加入热硫酸,观察颜色变化。
5.检测蛋白质: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双缩脲试剂,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结果。
具体数据如下:2.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生物组织中糖类含量较高,这可能与该生物组织的能量需求有关;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这可能与该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关;蛋白质含量适中,表明该组织具备一定程度的生物活性。
此外,通过对不同物质含量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推断该生物组织的代谢类型和生理功能。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生化实验方法成功地检测了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得到了较为可靠的实验数据。
这些数据为进一步研究生物组织的代谢过程提供了基础资料。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范本模板】
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分子内没有,为非还原糖.实验中所用的斐林试剂,只能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而不能鉴定可溶性非还原糖。
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
如:葡萄糖+ 2Cu2+ + 4OH—加热葡萄糖酸+ Cu 2O↓(砖红色)+ H 2O 即Cu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淀粉遇碘变蓝色(直链)或紫(红)色(支链)。
2.脂肪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脂等)统称为脂类。
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正常成分,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等脂溶剂中。
在化学组成上,脂类属于脂肪酸的酯或与这些酯有关的物质。
脂类的主要功能是氧化供能。
脂肪主要存积于脂肪组织中,并以油滴状的微粒存在脂肪细胞浆内。
在病理检验中,脂类染色法最常用以证明脂肪变性,脂肪栓子以及肿瘤的鉴别。
脂类染色使用最广泛的染料是苏丹染料,最常用的有苏丹Ⅲ,苏丹Ⅳ,苏丹黑及油红O等。
脂肪被染色,实际上是苏丹染料被脂肪溶解吸附而呈现染料的颜色。
经研究认为组织中脂质在液态或半液态时,对苏丹染料着色效果最好。
根据这一原理,适当提高温度(37℃—60℃)对组织切片染色效果是有好处的.脂类染色,用冰冻或石蜡切片,以水溶性封固剂封固,如甘油、明胶和阿拉伯糖胶等。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 (1)原理:还原糖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2)选材:苹果、梨、白萝卜。含糖量较高,颜色为
水浴加热
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3)检测过程:
2mL 组织 样液
刚配制的斐 林试剂2mL
振荡混匀
呈现浅蓝色
50~65℃水浴 加热2min
反应 条件 反应 现象 50~65 ℃水浴加热 样液变砖红色沉淀 不需加热,摇匀即可 样液变紫色
双缩脲试 剂B 3-4滴
(创造碱性条件)
无色 紫色
(提供Cu2+)
原理:在碱性条件(NaOH)下,蛋白质中的肽键(—NH— CO—)与Cu2+作用生生紫色络合物。因此,操作时,应先加 A再加B
四、淀粉的检测:
(1)原理:淀粉 + 碘 (2)选材:马铃薯匀浆 (3)检测过程:
2 ml组织样液 2滴碘液 观察颜色变化
蓝色
蓝色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斐林试剂 甲液 成分 鉴定 物质 0.1 g/mL NaOH溶液 乙液 0.05 g/mL CuSO4溶液 双缩脲试剂 A液 B液 0.1 g/mL NaOH溶液 0.01 g/mL CuSO4溶液
可溶性还原糖
蛋白质或多肽
添加 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 先加入A液1 mL,摇匀,再加 入B液4滴(不能过量),摇匀 顺序 (现配现用)
选取最薄的切片置于洁净的载玻片中央 染色:在薄片上滴加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23min
制片
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染液,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12滴 制成临时装片:滴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镜检观察:在低倍镜下寻找到已着色的 圆形小颗粒,然后用高倍镜观察。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
比较项 试剂及成
目
分
原理
溶液浓度
方法
加热 与否
结果
可溶还 斐林试剂 原糖的 NaOH和
鉴定 CuSO4
新配制 NaOH
的
浓度为
Cu(OH)2
溶液
0.1g/mL
CuS04 浓度为
先把NaOH
溶液和CuSO4 水浴 砖红色 溶液混合, 加热 沉淀
而后立即使用。
0.05g/mL
在碱性
NaOH 浓度为
蛋白质 的鉴定
(多余的苏丹Ⅲ )
④吸去余液,滴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显微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已着色的薄片,后用高倍镜观察
现象: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微粒
2021/9/8
9
脂肪的检测结果
2021/9/8
10
2021/9/8
11
3.蛋白质的鉴定
选材与制备 黄豆组织样液(或鸡蛋蛋清稀释液) 组织样液:[黄豆浸泡 →去皮→切片→研磨→过滤→滤液]
2021/9/8
6
还原糖的检测结果
2021/9/8
7
2021/9/8
8
2.脂肪的鉴定
取材:花生种子(浸泡3-4h),去皮,将子叶削成薄片
脂肪微粒
①选取最薄的薄片移至载玻片中央
②在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或苏丹Ⅳ) 染液2 - 3滴,染色
制片:
2-3min
③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1—2滴,洗去浮色
2021/9/8
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实验原理
2021/9/8
2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l实验原理
专题0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考点0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考向一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原理与操作典例1:1.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还原糖、脂肪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重铬酸钾试剂B.鉴定还原糖、蛋白质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C.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是无色的D.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参考答案】C技法提炼利用“一同三不同”区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一同”是指都含有NaOH和CuSO4两种成分,且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都为0.1 g/mL。
“三不同”分别指:(1)使用原理不同。
斐林试剂的实质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双缩脲试剂的实质是碱性环境中的Cu2+。
(2)使用方法不同。
鉴定还原糖时将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鉴定蛋白质时先加A液1 mL摇匀,然后加B液4滴,振荡摇匀。
(3)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
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变式1:2.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下列对实验材料的选择错误的是A.大豆种子——蛋白质鉴定B.花生种子——油脂鉴定C.甘蔗——还原糖鉴定D.白面馒头——淀粉鉴定【答案】C【解析】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实验,在选择实验材料上,要求含有的所鉴定的有机物尽可能丰富且自身为白色或近于白色。
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且为白色,可作为鉴定蛋白质的材料,A正确;花生种子中富含脂肪,可作为油脂的鉴定材料,B正确;甘蔗中富含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不能作为还原糖的鉴定材料,C错误;白面馒头中富含淀粉且近于白色,可作为淀粉鉴定的实验材料,D正确。
考向二有机物检测的实验设计与实验分析典例2:3.请分析关于食品检验的设计,正确的是A .AB .BC .CD .D【参考答案】D变式2:4.用碘液、苏丹III 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的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B .苏丹III 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橘黄色和紫色C .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规律总结三类有机物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差异(1)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检测,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课)
第3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课)1.还原糖的检测2.脂肪的检测(1)方法一:花生种子匀浆+3滴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橘黄色(或红色)。
(2)方法二:3.蛋白质的检测1.三类有机物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三个唯一”(1)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检测,且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2)唯一需要使用显微镜——脂肪检测。
(3)唯一使用酒精——脂肪的鉴定,实验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2.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一同、三不同”3.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四个注意事项1.料均较合理的一组是()A.韭菜叶、豆浆、大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B.梨、鸡蛋清、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C.苹果、花生子叶、大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D.番茄、豆浆、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解析:选B由于韭菜叶和番茄都具有颜色,会干扰实验效果,不能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花生子叶含脂肪较多而大豆和鸡蛋清含蛋白质较多。
2.(2016·海南高考)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B.黑暗中生长24 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C.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D.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解析:选B成熟香蕉中含有较多葡萄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黑暗中生长24 h的天竺葵叶片,淀粉被消耗,加入碘液不产生蓝色;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呈绿色;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呈橘黄色。
3.)①蛋白质鉴定时,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样液②还原糖鉴定时,进行水浴加热③淀粉鉴定时,直接将碘液滴加到淀粉样液中④鉴定酵母菌是否产生酒精,直接将重铬酸钾加入到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中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选A蛋白质鉴定时,先向样液中加双缩脲试剂A液(NaOH溶液),摇匀后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CuSO4溶液);用重铬酸钾鉴定酒精时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糖的鉴定:
原理:
(1)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颜色反应。
(2)还原性糖(单糖、麦芽糖和乳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可以产生砖红色沉淀。
材料用具:
(1)实验材料:苹果或梨匀浆,马铃薯匀浆
(2)配制: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 CuSO4溶液
使用:混合后使用,且现配现用。
条件:水浴加热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分析:
(1)淀粉:如果出现蓝色,则待测样品中含有淀粉;反之,则没有。
(2)还原性糖: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则待测样品中含有还原糖,反之;则没有。
2.脂肪的鉴定:
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在实验中用50%酒精洗去浮色→显微镜观察→橘黄色脂肪颗粒)
材料用具:
(1)实验材料:花生种子,花生匀浆
(2)试剂:苏丹III染液、苏丹IV染液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分析:如果观察到橘黄色(红色),则待测样品中含有脂肪;反之,则没有。
3.蛋白质鉴定:
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
材料用具:
(1)实验材料:豆浆、鲜肝提取液
(2)双缩脲试剂:
配制:A液:0.1g/mL的NaOH溶液(2mL)和B液:0.01g/mL CuSO4溶液(3-4滴)
使用:分开使用,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
实验步骤
①浅色:不能用绿色叶片、西瓜、血液等材料,防止颜色的干扰。
②还原糖含量高:不能用马铃薯(含淀粉)、甘蔗、甜菜(含蔗糖)。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2)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答: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观察。
(3)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鉴定,且必需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鉴定。
(4)若用大豆做材料,必须提前浸泡;
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涮洗;且该实验应预留部分组织样液做对比。
例1.(07小高考第40题)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质量标准,0~6个月的婴儿奶粉中蛋白质
的含量应为12%~18%。
现有一种待测婴儿奶粉,请你尝试完成鉴定实验。
(1)实验目的:鉴定该待测婴儿奶粉蛋白质的含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实验原理:蛋白质与___________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3)材料用具:相同浓度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和待测婴儿奶粉溶液、0.1g/mL的NaOH溶液、0.01 g/mL的CuS04溶液、试管和滴管等。
(4)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人2mL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编号甲)和2mL的待测婴儿奶粉溶液(编号乙)。
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在本实验中起________作用。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2mL的______________溶液,振荡,摇匀。
③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3~4滴_____________溶液,振荡,摇匀,比较颜色的变化。
(5)结果预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一、实验原理:
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
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将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会收缩,
但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大,所以原生
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生“质壁分离”。
●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吸水,原生质层会慢慢恢复原来状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二、材料用具:紫色洋葱表皮,0.3g/ml蔗糖溶液,清水,载玻片,镊子,滴管,显微镜等
三、方法步骤:
(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2)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
(3)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4)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小),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5)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清水中。
(6)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大),观察是否质壁分离复原。
四、实验结果分析: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五、特别提醒
(1)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实验材料的选择,选择有大液泡并有颜色的植物细胞,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2)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中水分子移动是双向的,结果是双向水分子运动的差别所导致的现象。
(3)质壁分离后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浓度降低的外界溶液,因细胞壁是全透性且有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渗出来。
(4)若用50%蔗糖溶液做实验,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复原,因为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5)若用尿素、乙二醇、KNO3、NaCl做实验会出现自动复原现象,因外界物质会转移到细胞内而引起细胞液浓度升高。
(5)实验拓展:可利用本实验原理测定细胞液浓度、判断细胞的死活、说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等。
例2.(11小高考第40题)为了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洋葱;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质量浓度为0.075g/mL 的胭脂红溶液(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清水等。
方法步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步骤B显微镜观察的目的是。
(2)假如该同学发现植物细胞持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可能的原因有、,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3)该同学在步骤D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其实验结果应为下图中的(填序号)、判断的理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三、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一、酶的高效性——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过程分析
(2)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时必须用新鲜的、刚从活的动物体中取出的肝脏作实验材料。
肝脏如果不新鲜,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就会在腐生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使组织中酶分子的数量减少且活性降低。
二、酶的专一性
三、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过程分析
(2)实验注意事项
①因为过氧化氢酶的反应底物过氧化氢受热会分解,所以用其做温度探究的实验,会对实验结果带来干扰。
②因为斐林试剂在使用时需要加热,这对温度探究带来干扰,而使用碘液无需加热,对实验无干扰。
四、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思考:为什么不能用淀粉酶做探究pH的实验?
答:因为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这对于判断淀粉酶能否使得淀粉水解出现干扰。
故不能使用。
例3.(08小高考第40题)为了探究酶的专一性,现用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两者都是非还原糖)以及淀粉酶溶液、斐林试剂等材料进行实验。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然后按照下表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②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左右的热水中,保持5min。
③取出试管,各加入1mL 并振荡摇匀。
④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放进50~60℃的热水中,保持2min。
⑤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内溶液发生的变化。
(2)实验结果:。
(3)结果分析:。
(4)实验结论:酶具有专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