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总体架构设想
浅谈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浅谈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作者:薛毅松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三班 2015010903005摘要:天地一体化网络以其战略性、基础性、带动性和不可替代性的重要意义,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基础设施,其所具有的独特位置与地域优势以及特有的信息服务能力,可带动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具有巨大潜力的核心竞争力和民族创造力。
本文着重于大致的介绍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含义与特点、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必要性,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对比。
关键字: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卫星1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定义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由多颗不同轨道上、不同种类、不同性能的卫星形成星座覆盖全球,通过星间、星地链路将地面、海上、空中和深空中的用户、飞行器以及各种通信平台密集联合,以IP为信息承载方式,采用智能高速星上处理、交换和路由技术,面向光学、红外多谱段的信息,按照信息资源的最大有效综合利用原则,进行信息准确获取、快速处理和高效传输的一体化高速宽带大容量信息网络,即天基、空基和陆基一体化综合网络。
2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特点天地一体化网络的目标是对事件进行全面高效协同的处理。
利用多维信息,协同各个工作模块,增强事件的处理能力;结合空、天、地各类网络和系统各自的优势,实现功能互补,扩大可处理事件的范围;利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综合信息系统强大的机动性能、广泛的覆盖范围、全局的协作能力和对信息的智能处理能力,实现对事件和任务的高效处理。
天地一体化网络,简称一体化网络,是由通信、侦察、导航、气象等多种功能的异构卫星/卫星网络、深空网络、空间飞行器以及地面有线和无线网络设施组成的,通过星间星地链路将地面、海上、空中和深空中的用户、飞行器以及各种通信平台密集联合。
地面和卫星之间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建立星间链路,进行数据交换。
它既可以是现有卫星系统的按需集成,也可以是根据需求进行“一体化”设计的结果,具有多功能融合、组成结构动态可变、运行状态复杂、信息交换处理一体化等功能特点。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无线链路安全防护技术探讨
0引言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采用“天网地网”架构,由天基骨干网、天基接入网和地基节点网组成,并与地面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互联互通,按照“天基组网、天地互联、全球服务”的思路建设,实现天空地多层次协同,实现全球覆盖、随遇接入、按需服务的网络信息服务能力,是国家在信息时代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的天地网络融为一体,这就要求天基网络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支持各类服务应用,支持用户无感接入或即插即用。
此外,天基网络的空间及电磁的特殊性易受到攻击和干扰,而其重要战略地位又要保证其具备高安全性。
因此,天基网络安全是整个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天基网络安全的核心是无线链路安全,涉及到用户接入、节点互联以及移动切换等移动通信场景的安全防护,因此需要针对系统网络架构和无线链路的信道特点,分析无线链路面临的安全威胁,研究复杂时空环境下的无线接入安全、节点互联安全、安全移动切换可信保持等安全防护技术,研究相关安全技术体制和实现方式,提出相关安全技术解决途径,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体系提供支撑。
1网络节点及无线链路的特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跨陆、海、空、天复杂时空环境下的多层信息网络。
无线网络由用户链路、馈电链路、星间链路等多种链路组成,是一个典型的大时空尺度的异构通信网络,它的网络节点及无线链路具有以下特点。
1.1卫星节点暴露且信道开放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网络的构建涵盖了天基骨干网(高轨卫星网络)和天基接入网(低轨卫星网络)。
卫星节点直接暴露于空间轨道上,通信信道具有开放性,容易遭受非法截获、欺骗、重放以及干扰等攻击,且威胁复杂多变,及时发现并应对威胁较困难。
1.2网络异构节点种类多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节点包括用户节点(高轨Ka终端、低轨L终端、低轨Ka终端等)、天基骨干节(高轨卫星)、天基接入节点(低轨卫星)和地基节点等多种节点。
不同节点通过不同网域接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方式和流程存在差异。
关于天地一体化网络、北斗大数据中心与空间信息港支撑贵州时空大数据发展的建议
关于天地一体化网络、北斗大数据中心与空间信息港支撑贵州时空大数据发展的建议第一篇:关于天地一体化网络、北斗大数据中心与空间信息港支撑贵州时空大数据发展的建议关于天地一体化网络、北斗大数据中心与空间信息港支撑贵州时空大数据发展的建议一、背景介绍空间信息技术包括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空天遥感、卫星通信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与技术,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等。
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空间信息技术在服务军事应用、公安武警、应急救援、航天测控等重大应用的同时,向下可支持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农林渔牧、气象水利、城市建设等行业市场,以及私家车辆、移动终端、旅游休闲和个人位置服务等大众市场。
从而将人类科学、文化、生产活动拓展至空间、远洋、乃至深空,是全球范围的研究热点。
目前,空间信息技术已经从一门学科发展为一个产业,已成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的重要支撑,既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国土安全和空间安全,又融入各行各业和日常生活,已经成为信息产业中具有先导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甚至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安全。
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报告称,2014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为2030亿美元。
权威估计到2030年,全球大约10%的GDP都来自于航天,商业化的空间信息应用产业的未来没有上限。
国家极其重视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在制定推动政策、投入资金方面不遗余力。
国家级的文件层出不穷,各省市相关政策更是数不胜数。
十三五规划一百项重大工程中列有“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和加速北斗、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两大工程。
在中国制造2025中则有“开展行业、区域、产业化、国际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等多层面的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综合应用示范,加强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并积极推进空间信息的全面应用。
”二、现有基础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对接国家北斗发展战略,实施了“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建成了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北斗产品检测认证中心、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基地三大产业支撑平台。
天地一体化测控网络体系结构研究
l
邱天炎,等译.无线传感器l删络协议与体系结构.北京:电子工业Hj版社,2007.1
2马XlJtF.jIJ星通信网络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7. 3于宏毅.无线白组织网.:IE京:人民IllljlU出版社,2005.4. 4杨云江.计算机酬络管理技术.北京:清华大学…版社,2005.10.
图I
测控网络体系结构示意图
3网络技术分析
天地一体化测控网络的规模庞大,所涉及的子网构架比较多,既包括有中心网络,又包括无中心网络, 因此所涉及的网络技术比较广泛。 在点对点模式下的测控系统,需要解决的是空地传输协议。在协议制定的时候,从拓扑结构方面可考 虑两种模式:一种是测控站和航天器均作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只分配一个节点地址,其内部设备作为节 点内部管辖范围,这种模式下对航天器内设备的操作是非透明的;另一种是将所有设备纳入网络的管辖范 围,分别分配独立的节点地址,这种模式下对航天器内设备的操作是透明的。 在点对多点模式下的测控系统,除了需要考虑空地传输协议外,还需要确定网络组网方式,在不同的 组网方式下需要解决相关技术问题。如采用TDMA模式,需要明确网络节点数、时隙分配方式、时隙同步 方式和入网模式等关键技术,如采用CDMA,需要解决码间干扰、功率控制和数据接收处理等技术。 在中继子网内,需要确定组网方式,如CDMA、空分等技术体制,在组网方式确定下,同样也涉及相 关网络技术。在无中心子网中,采用Ad hoc构架组网,使用TDMA组网模式,需要确定网络的时隙分配 方式,并解决相关的算法,比如MAC是采用异步接入模式或同步接入模式,不同模式下,时隙分配和同 步方式均不相同。 不同网络构架下,为了保证网络的效率、可靠性等,必须对空间及空地传输协议进行研究,不同的协 议体系,网络的效率、可靠性有所不同,可参考CCSDS协议标准和妒技术,并结合测控网络的特点展开 进行研究,通过仿真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协议体系。 除传输协议和组网模式外,网络管理和路由技术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网络管理方面,同其它 网络一样,需要实现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由于网络的特殊 性,是采用集中网络管理模式或是分布式网络管理模式,或者是两者的结合,需要进行研究确定。网络管 理的协议是采用标准协议SNMP或是自定义协议同样需要进行研究,结合测控网络的特点,开展网络管理 方面的研究。在路由方面,主要需要选择合适的路由策略和路由算法,以适应测控网络拓扑结构及其变化。 天地一体化测控网络除了空间及空地传输协议外,地面同样涉及到传输协议问题。根据网络技术发展 和各国测控信息网的建设情况,测控信息网的地面网络协议可考虑采用TCP/IP协议,以便实现互连互通。 由于空间传输的特点,误码率高、信息传输非对称大和长延时等,因此空间传输协议与地面传输协议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频谱共享技术的综述与展望(下)
Equipment Department, Beijing 100000, China)
(接上期)
2.2 一体化频谱协同的主要研究问题
对于类似于基于天地一体化的 6G 这种新型网络建 设,从空口波形及核心网设计之初便考虑一体化频谱协 同是一种优选方案。一体化频谱协同系统必须保证物理 层信号的正交性。因此针对不同体制的无线空口信号, 系统需要具备通过软件可配置实现空口波形统一设计框 架,有效地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不同通信资源需求的系 统协同需求。特别在智能频谱协作过程中,由软件定义 的空口波形统一设计框架自适应调整物理层帧结构、调 制方式、加扰类型、编解码与交织模块等,使得空口波 形根据一体化频谱协同与业务场景的需求量身定制,从 而提升空口波形的使用效率。核心网资源管理调度统一 设计是为了确保全网资源的统一调度。一体化频谱协同 需要采用分布式网络资源调度与管理技术,通过分布在 网络节点中的通用资源调度器,同时实现协同资源管理 与核心网资源混合调度。必须针对核心网资源管理调度 算法进行统一架构设计,才能实现分布在各个网络节点 的通用资源调度器的兼容与协同工作。在核心网资源管 理调度统一设计中,需涵盖如下几个典型网络应用场景: 超大规模实时计算鲁棒网络接入、大规模异构网络在核 心网域的协同调度、海量数据支持下的边缘计算域调度 框架。
(2)基于人工智能的频谱管理。空天地一体化信息 网络频谱环境复杂多变,交互实体众多,原有基于静态 优化方式的频谱共享方案灵活性不高、自适应性差。近 年来兴起的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深度强化学习,可以
43 数字通信世界
2021.06
D 产业 IGITCW 观察 Industry Observation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如何一体化?——“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主题论
、
、
中国航 天j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邮电:
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海军航空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 的院士 领导 、专 家和 企业 家 ,共聚 一 兰
研讨天地一体化领域新技术和新进展 ,探讨 “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究竟如何 实现一体化”的命题。
对 地 观 测 卫 星 要 上 升 到 对 地 观 测 脑 层 面
借 鉴 国 外 发 展 经 验 结 合 自身 进 行 完 善
J 匕 京空l 1 l l  ̄ : t 技 息研究所朱贵' f t  ̄ - l " : 7 H . t - … I : s i l H前 罔外的 人 发腱比较分做 ,… 。 现_ 火单地 的卞 } }
祭 络的肜成
.
。
I f I 闰 已经 步 人 太 空 领
更容易赢得共识并进行贯彻
l 太 ] 此 ,j 』
会场 传
无 缝 高 精 度 位 置 服 务 发 展 必 须 提 上 日程
北 邮I 1 2 , 大 I f 敦授指 f 干 l I 物联 已 成为¨ 发展的热点 f ¨ 兜 的制离点,形成陇久1 I , l k . . 皿然火数据挖{ J : I j 的进 t : l I / E K l 怏, 但数据 i 金L i l i . 足大家关 c q l ' , ' j , …挖州这些数据的代价址多少 , 则足大数据行、 l l , 需 _ 父 i - : n  ̄
2 0 1 7年 5月 1 7日,E h 空间嘹望智库 ・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由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f
“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主题论坛 ”在北京召开。论坛邀请到来 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天基宽带骨干互联系统初步考虑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天基宽带骨干互联系统初步考虑作者:张平秦智超陆洲来源:《中兴通讯技术》2016年第04期摘要:认为天基宽带骨干互联系统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ISTIN)的核心。
在分析全球典型系统架构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一种新的天基宽带骨干互联系统网络架构——天地双骨干。
同时,综合考虑天地链路信道特征和星上处理能力约束,提出了激光/微波混合传输、电路和分组混合交换等技术体制,为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ISTIN;骨干互联系统;天地双骨干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868 (2016) 04-0024-005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重要基础设施,对拓展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中国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全球覆盖、宽带传输、军民融合、自由互联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中国信息网络建设日新月异,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用户数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
相比地面网络,天基网络具有服务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因素影响小,布设机动灵活等优势,在空间信息传输、应急救援、航空运输、远洋航行、空间探索等领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中国天基信息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发展很不平衡,呈现“天弱地强”的特征。
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3],根据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UCS)网站上的统计数据[4],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在轨卫星数量已达177颗,预计到2020年在轨卫星数量将超过200颗。
天基方面,中国已经初步建成了通信中继、导航定位、对地观测等系统,但各卫星系统独自建设,条块分割十分明显,卫星数量严重不足,卫星类型比较单一,更为突出的是,卫星没有实现空间组网,无法发挥天基信息系统的网络化综合效能。
天基宽带骨干互联系统作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核心,一方面起到了互联各类天基信息系统的作用,通过天地双骨干架构实现不同系统在天地两个层面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融合;另一方面作为一张全球覆盖的宽带信息网络,为陆、海、空、天等各类重点用户提供宽带接入和数据中继服务。
关于天地一体化网络、北斗大数据中心与空间信息港支撑贵州时空大数据发展的建议
关于天地一体化网络、北斗大数据中心与空间信息港支撑时空大数据发展的建议一、背景介绍空间信息技术包括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空天遥感、卫星通信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与技术,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等。
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空间信息技术在服务军事应用、公安武警、应急救援、航天测控等重大应用的同时,向下可支持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农林渔牧、气象水利、城市建设等行业市场,以及私家车辆、移动终端、旅游休闲和个人位置服务等大众市场。
从而将人类科学、文化、生产活动拓展至空间、远洋、乃至深空,是全球围的研究热点。
目前,空间信息技术已经从一门学科发展为一个产业,已成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的重要支撑,既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国土安全和空间安全,又融入各行各业和日常生活,已经成为信息产业中具有先导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甚至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安全。
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报告称,2014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为2030亿美元。
权威估计到2030年,全球大约10%的GDP都来自于航天,商业化的空间信息应用产业的未来没有上限。
国家极其重视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在制定推动政策、投入资金方面不遗余力。
国家级的文件层出不穷,各省市相关政策更是数不胜数。
十三五规划一百项重大工程中列有“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和加速北斗、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两大工程。
在中国制造2025中则有“开展行业、区域、产业化、国际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等多层面的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综合应用示,加强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并积极推进空间信息的全面应用。
”二、现有基础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对接国家北斗发展战略,实施了“卫星导航应用示工程”,建成了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北斗产品检测认证中心、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基地三大产业支撑平台。
天地一体化天基骨干网络体系架构研究
天地一体化天基骨干网络体系架构研究黄惠明;常呈武【摘要】天地一体化网络是将天基网络作为地面网络的延伸,从而构建覆盖空天地的一体化网络系统.在具有全球信息支持能力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构建中,天基骨干网络的体系架构是其难点和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天地一体化网络体系架构及其发展规律,提出骨干-接入型网络是天地一体化网络体系架构的基本形式,由此得出研究天基骨干网络的重要价值.关于天地一体化天基骨干网络体系架构,创造性提出了基于GEO高轨卫星构建一个由数据网、管理网合二为一的骨干网络的观点,并系统研究了天地一体化天基骨干网络的体系架构以及天基骨干传输网络、天基小S管理网络的关键技术,以期为空天大量目标的在线管理和各类业务的异构接入这两大核心问题提供新的解决途径.【期刊名称】《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年(卷),期】2015(010)005【总页数】9页(P460-467,491)【关键词】天地一体化网络;天基骨干网络;天基骨干传输网络;天基小S管理网络;体系架构【作者】黄惠明;常呈武【作者单位】北京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4;北京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
为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军方相继提出了“空间通信与导航体系结构(SCAN)”、“转型通信体系”;2013年1月俄罗斯发布《2013—2020航天活动规划》,强调发展航天技术、研制航天装备、完善航天基础设施;欧洲国家合作推出“多国天基成像系统”、“伽利略系统”预计在2020年前后投入使用;日本2013年1月提出《宇宙基本计划》,指导未来5~10年航天发展,各国竞相争取在天基信息网络领域占据优势。
我国空间信息网络领域的研究肇始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
近年来,随着国家利益向全球的拓展和我军“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理论的提出,空间信息网络日益成为国家、军队决策层和航天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热点。
浅谈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
浅谈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罗震宇 施 浩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摘 要: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由陆基、空基、天基进行互联互通,以信息交换和传输为基础的网络基础设施,是目前各国科技产业发展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天地一体化综合信息网络概念;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相关系统发展情况;并给出了目前发展中需要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天基信息网络 空间信息网络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一、引言天基信息网络也叫天基信息系统,它是彼此独立或相关的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遥感系统、卫星导航系统、载人航天系统、空间物理探测系统、空间天文观测系统、月球和行星深空探测系统以及多种功能的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等各种空间信息系统总称。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天地一体化含义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单个天基网(如卫星通信网)与地基网(如地面通信网)通过信息或业务融合、设备综合或网络互联互通方式构成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另一种是单个天基网(如卫星通信网)自身的空间段(如通信卫星)与地面段(如各种通信地球站组成的应用系统)通过星地链路构成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我们可称前者为大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后者为小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重要基础设施,对拓展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全球覆盖、宽带传输、军民融合、自由互联的必由之路。
二、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1.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相关的研究和讨论已经持续了10多年,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006年,沈荣骏院士首先提出了我国天地一体化航天互联网的概念及总体构想; 2013~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架构研究”重点课题,从发展战略、总体方案和关键技术等3个方面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开展研究;2013年和2015年,国内先后两次召开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高峰论坛,对凝聚国内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相关研究力量并形成统一的认识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张乃通院士发表了《对建设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思考》,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定位、边界作了清晰的说明,并提出了网络基本架构的设想和对建设工作的建议。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频谱共享技术的综述与展望(上)
观察Industry ObservationI G I T C W 产业26DIGITCW2021.050 引言地面通信网与卫星通信网分别在各自擅长的服务范围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尽管地面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发展到5G ,但覆盖范围受限的短板仍不能解决,而另一面具有广覆盖特性的卫星通信却因成本过高等因素无法普及。
随着人们对通信需求向多空间、多方位的不断扩展,融合天、地通信技术优势,构建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未来通信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融合设计而构建的多维立体、全方位和全天候的信息网络,可为空、天、地、海等不同应用场景的用户提供全球泛在的通信服务[1]。
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大部分通信节点依赖于有限的无线电频谱资源进行传输,信道开放、频率需求大、涉及无线电业务多是其主要特点。
以往,地基网络或天基网络对于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使用,均采用独占授权的静态规划方式,对于所授权频谱的使用,存在着部分时间过度浪费或过度拥挤的情况。
此外,对于那些尤为适用于天地一体化卫星宽带接入要求的Ka 和Q/V 等频段,天基网络或地基网络都出现了避无可避的状态[2]。
因此,设计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无线频谱动态共享方案,提高频谱资源利用效率,是网络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3]。
20年来,人们对于地基网络频谱共享的研究较为广泛,提出了大量的动态频谱共享技术。
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与地基网络的存在诸多差异,不能直接使用地基网络的频谱共享技术,需根据其特点重新设计或适当改进。
但地基网络中的用于干扰规避的功率控制、波束赋形、跳波束及频谱数据库等技术,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频谱共享提供重要的研究思路。
因此,近来学者从不同角度、针对多种场景提出了一些天地一体化信息网频谱共享的算法和方案。
从是否需要空口技术及核心网统一设计的角度可将现有研究分成两大类:一是基于干扰规避的星地频谱共存,研究对象是分立的天基和地基通信系统,通过设计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频谱共享技术的综述与展望(上)孙永林(海装重大专项装备项目管理中心,北京 100000)摘要: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未来突破地面网络限制,实现空、天、地、海等多空间无缝覆盖和泛在连接的重要网络架构。
天地一体化数据链网络架构研究
天地一体化数据链网络架构研究杜利刚,田万勇,潘积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西安 710068)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天地一体化数据链网络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国外相关发展现状,并预测了以后的发展趋势。
重点研究了网络架构,并提出了网络信息交互与处理流程。
在文章的最后,总结了天地一体化数据链网络所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
关键词:天地一体化数据链;天基网络;杀伤链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76-(2016)06-418-04 Research on Space-Ground Integration Data-Link Network ArchitectureDU Ligang, TIAN Wanyong, P AN JiyuanAbstract: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Space-ground Integration Date-Link network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foreign development status is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is predicted.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is mainly studied and the interchange process of network information is presented. The mainly technology challenge of Space-ground Integration Date-Link network is summarized in the end of the paper.Key words:Space-ground Integration Data-Link; Space-based Network; C4KISR1 发展背景与现状随着军事技术变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利益的不断拓展,为有效应对面临的威胁环境,必须解决大地域范围内各数据链单元情报分发、态势共享和战术指挥问题,以提升大地域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信息保障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总体架构设想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总体架构设想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然而,传统的地面信息网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覆盖不全、容量瓶颈、安全性问题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概念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探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总体架构设想,分析其潜在的优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s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infrastructure in modern society. However, traditional ground information networks face many challenges, such as incomplete coverage, capacity bottlenecks, and security issues. In order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networks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has emerged.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overall architecture of the integrated information network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analyze its potential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and proposecorresponding solutions.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一种将地面网络与空间网络深度融合的新型网络架构,旨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无缝覆盖和高效通信。
天地一体VDES 发展现状及应用展望
天地一体VDES发展现状及应用展望国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八院)持续多年组织开展了VDES搭载试验星、技术验证星的研制和测试验证工作。
2020年初发射了首颗搭载VDES载荷的技术试验卫星。
国防科技大学持续开展基于微纳卫星平台的AIS/VDES系统研制与试验工作,2020年8月,发射了天拓五号卫星,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新一代AIS信号接收、ADS-B信号接收以及VDES等新技术研制。
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发射80颗行云小卫星,建设低轨窄带通信卫星星座,并计划在行云小卫星上搭载VDES载荷。
由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以下简称通信信息中心)编制的交通安全应急专用公益卫星星座系统(以下简称交通星,MOTS)网络资料,于2019年成功为国际电信联盟接受,争取到世界排名第一的VDES卫星频率及轨位资源。
2021年10月14日,通信信息中心联合航天八院、北京和德宇航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3颗交通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试验卫星(简称交通VDES试验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完成了交通星频率激活任务,全面开启了VDES星载载荷在轨测试验证工作。
3.国内外VDES地面系统发展现状国外,瑞典SAAB公司与瑞典海事局开展了VDES相关研究,2014年底完成了VDE原理样机研制,2015年完成了VDE场外测试。
日本无线株式会社(JRC)重点开展了VDES船载原型样机研发,2018年12月完成了点对点试验和广播试验。
南非Stone Three公司重点开展VDES终端产品研发,2019年1月,联合加拿大在魁北克进行了VDE-TER的陆地性能实测以及与AIS兼容性测试。
新加坡海事港口局与信息通信研究所、ST电子共同开展了VDES船台样机研制与试验,完成了陆上和水上点对点通信试验。
国内,中国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与航天八院等单位合作,在VDES标准研究和试验系统开发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19年4月在杭州湾水域开展了VDES地面系统(VDES-TER)点对点试验。
软件定义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架构研究
软件定义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架构研究牛长喜 李春林 谢小赋 王宏 王邦礼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成都,610054 摘要: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要求具备灵活、快速组网与安全可控等突出特征,如何设计具有这 些特征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本文提出运用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解决上 述问题,分析了 SDN 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应用优势,提出基于 OpenFlow 的软件定义天地一体 化信息网络体系架构。
基于此体系架构,提出一种典型应用场景:天地一体化侦察情报系统,提出 软件定义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能够满足“大数据”应用对于网络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
关键词: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软件定义网络 大数据 网络服务1引言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1]由多种卫星星座、飞行器及地面设施互联而成,实现侦察监视、导弹预警、导航定位、通信指挥、空间防御与对抗等功能的一体化,具有自主的信息获取、存储、处理及 分发能力,将空中、地面资源紧密集成并协同运作,实现信息的多元立体共享,从而提高信息系统 的整体运行效能。
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均已开展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体系架构和相关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一 定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各个领域研究工作的不断进步。
目前,美国、欧洲等发 达国家已经完成了概念研究,并进行了系统仿真、地面试验及飞行搭载试验,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 或建议书。
近年来,我国地面网络设施建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地面段建设提 供了基础。
但是,我国在天空段的网络建设严重滞后。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加之我国载人航 天、空间站、深空探测等空间活动日益频繁,各种航天器种类和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卫星与地面、 卫星与卫星之间的通信组网要求越来越迫切。
目前我国在轨运行卫星大都只提供通信信道,星上不 具有信息交换功能,信息只能通过地面接收站处理后再重新上星才能实现星间、星际之间的信息交 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总体架构设想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信息网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和通信需求,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总体架构设想。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一种集地面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空间通信网络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网络。
它将地球表面的通信网络扩展到太空,实现天地之间的无缝连接,提供高速、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服务。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架构由三部分组成:地面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和空间通信网络。
地面通信网络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基础,它由各种通信基础设施和通信协议组成,包括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等。
地面通信网络将各种信息传输到卫星通信网络和空间通信网络。
卫星通信网络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核心,它由多颗卫星组成,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网。
卫星通信网络可以实现高速、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同时也可以为地面通信网络和空间通信网络提供中继传输。
空间通信网络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各种空间平台和空间设备组成,包括卫星、空间站、无人机等。
空间通信网络可以实现空间与地面之间的信息传输,同时也可以为卫星通信网络提供扩展和补充。
全覆盖: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可以覆盖全球,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输和通信。
高速度: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可以实现高速、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满足大量数据传输需求。
高可靠性: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卫星通信网络和空间通信网络具有高可靠性的特点,可以保证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创新性: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采用了最新的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具有创新性。
可持续性: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特点,可以满足未来的信息传输需求和通信需求。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一种创新的通信网络模式,它将地球表面的通信网络扩展到太空,实现天地之间的无缝连接,提供高速、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服务。
它的总体架构由三部分组成:地面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和空间通信网络。
这些组成部分相互协作,可以满足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输和通信需求。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具有全覆盖、高速度、高可靠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等优势,将会在未来的信息化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通信、网络和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正在构建一个更加高效、智能和可靠的信息网络体系架构,以支持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发展。
在这个融合的信息网络体系架构中,通信、网络和计算技术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通信技术负责信息的传输和交互,网络技术负责连接和互操作,而计算技术则负责处理和存储信息。
这三个方面的融合,将使信息网络体系架构更加高效、智能和可靠。
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架构中,通信技术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
它需要支持各种不同的通信协议和标准,并且需要确保信息的传输速度和质量。
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架构中,通信技术还需要支持卫星通信、物联网等不同的通信方式。
网络技术则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架构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它需要支持各种不同的网络协议和标准,并且需要确保网络的互操作性和安全性。
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架构中,网络技术还需要支持互联网、物联网等不同的网络类型。
计算技术则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架构中另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它需要支持各种不同的计算协议和标准,并且需要确保计算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架构中,计算技术还需要支持云计算、边缘计算等不同的计算模式。
通过将通信、网络和计算技术融合在一起,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架构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和服务。
这个融合的信息网络体系架构还需要考虑如何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存储和处理,以及如何提高其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这些问题的解决将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架构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研究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通信、网络和计算技术的融合方法和理论,将能够为未来的信息网络体系架构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正在成为未来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这一系统中,卫星互联网与地面互联网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全球范围内的高效、快速、稳定的网络体系。
这一网络体系不仅将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星间路由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星间路由是指卫星之间相互传输信息的路径和控制方法。
由于卫星通信环境的特殊性,星间路由需要解决一些地面网络中不存在的问题。
例如,卫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大气层、空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星间路由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针对星间路由的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其中,基于多路径传输和快速恢复的星间路由算法受到了广泛。
多路径传输可以通过多个路径同时传输数据,从而提高可靠性。
快速恢复则可以在发生故障时,快速切换到备用路径,减少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
星地协同传输机制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卫星互联网与地面互联网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实现卫星与地面站点之间的协同传输。
通过星地协同传输,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星地协同传输机制的解决方案。
其中,基于动态频谱分配和协同传输的方案被认为具有较好的前景。
动态频谱分配可以通过动态分配卫星和地面站点之间的频谱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
协同传输则可以通过卫星和地面站点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
除了以上两种技术方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还涉及许多其他研究领域,例如卫星网络的隐私保护、安全认证和防攻击技术,以及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等等。
这些领域的研究同样重要,对于推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的星间路由与星地协同传输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星间路由和星地协同传输机制等关键技术问题,可以推动卫星互联网与地面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为构建未来高效、快速、稳定的通信网络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成为了一个备受的话题。
这种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军事、民用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优点和不足,并探讨未来的应用展望、创新点和趋势。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是一种集成了空中、地面和空间通信技术的网络体系。
它可以通过各种通信设备,如卫星、无人机、地面终端等,实现信息的高速、高效传输。
这种技术具有可靠性高、覆盖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同时也能有效解决通信盲区问题。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
在早期,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如美国国防部建设的全球卫星通信网络。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商业公司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的服务和产品。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可靠性、广覆盖范围、强抗干扰能力、高速信息传输和低延迟。
这种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军事指挥、应急救援、地理信息获取等领域。
然而,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
由于涉及多个通信设备,其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这种技术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也是一个需要的问题。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的标准尚未统一,不同厂商的设备和系统之间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
在未来,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在军事方面,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实时传输战场信息、提高指挥决策效率。
在民用方面,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可以为智能交通、物联网、远程医疗等领域提供更高效的信息传输手段。
在国际合作方面,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可以加强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发展。
当前,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的创新点和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G技术的融合: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将与5G技术进行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信息传输速度和容量。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自动化决策、优化网络资源配置等功能。
全球信息栅格: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加强,未来将建设更加完善的全球信息栅格,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高速传输和共享。
安全性与隐私保护:随着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的日益严重,未来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将更加注重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措施的研发和应用。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技术。
在未来,这种技术将在军事、民用、国际合作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创新和发展的不断推进,未来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将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航天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月球探测到载人航天,从卫星应用到深空探测,逐渐展现出航天强国的雄心壮志。
为了进一步推动航天技术的发展,我国提出了天地一体化航天互联网构想,旨在构建一个覆盖全球、无缝连接的航天信息网络,提升国家在航天领域的整体竞争力。
天地一体化技术是指利用地面通信网络和卫星通信网络,实现天地间的信息传输和处理,为各类航天任务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天地一体化技术具有高速、高效、可靠、覆盖广等优点,是实现航天互联网的重要基础。
通过天地一体化技术,我们可以将地球表面的信息和资源与太空中的卫星和探测器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航天任务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在我国天地一体化航天互联网构想中,地面系统和空间系统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地面系统主要包括各种地面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中心和用户终端等设施,负责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应用。
空间系统则由各类卫星和探测器组成,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服务。
地面系统和空间系统之间通过高速数据传输链路进行连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处理。
实现航天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卫星技术、传输技术、导航技术、感知技术等。
卫星技术是构建航天互联网的基础,负责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
传输技术则负责将地面系统和空间系统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
导航技术用于精确定位和导航,确保各类航天任务能够准确完成。
感知技术则是实现智能化决策和控制的重要手段。
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将有力推动我国航天互联网的构建和发展。
航天互联网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在军事方面,航天互联网可以提供实时情报侦察、战略指挥控制和精确打击等支持,提升国家的军事实力。
在政治方面,航天互联网可以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为国家赢得更多的国际支持和认可。
在经济方面,航天互联网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
航天互联网还可以在环境保护、气候监测、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我国航天互联网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航天互联网将成为连接天地的重要纽带,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