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 微专题1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应用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b68afe6137ee06eff918f7.png)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专题复习)一、【学习目标】:1.运用遗传的基本规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 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3. 举例说出与性别有关的几种遗传病及特点,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点】运用遗传的基本规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三、【学习难点】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基础层次问题:(一)知识清单:1.基本概念:1.1 交配类型:杂交:基因型的生物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自交是获得的有效方法。
测交:就是让与相交,用来测定F1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某生物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2 性状类型: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1.3 基因类:等位基因: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性状的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性状的基因。
1.4 个体类: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基因型+ 。
纯合体:是由含有基因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体:是由含有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2.1 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杂合体形成配子时,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2.2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的分离或组合是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决定不同性状的,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3.伴性遗传3.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1)女性患者的________ 和________ 一定是患者。
(2)因为男性只有一个X,女性有两个X,所以_________患者多于_____________。
(3)具有________遗传现象。
3.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1)男性患者的________ 和________ 一定是患者。
孟德尔定律及伴性遗传
![孟德尔定律及伴性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e6bcbd21dd36a32d73758106.png)
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
代的基因型是:1YYRR、2YYRr、1YYrr、1YyRR、
C 2YyRr、1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
A、YYRR和YYRr
B、YYrr和YyRr
C、YYRr和YyRr
D、YyRr和Yyrr
3、知亲代性状和子代比例判断亲本基因组成 方法:拆开重组比例比较法
解题思路:根据结果反推现象,再组织语言表述
(4)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 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 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 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 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4)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 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灰色,雌性全 部表现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 蝇中,子一代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 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例7 自然界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 式为XY型。下图为其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 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 (图中Ⅱ—1,Ⅱ—2片段)。在研究中发现,大麻种 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已知该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D控制。 现有抗病的雌、雄大麻若干株,只做一代杂交试验, 证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哪一部分。
明
婚配、生育子女
遵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遵循 分离 规律; 循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常染色体上的基 规 因同时分析时,遵循 自由组合 规律。 律
遗传系谱类型: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4、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5、伴Y染色体遗传
遗传的规律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遗传的规律与应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8112e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6f.png)
遗传的规律与应用知识点总结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的是物种在传递基因信息的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与模式。
遗传理论为我们揭示了生物个体特征的形成和多样性的产生机制,并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对遗传的规律与应用进行总结,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1. 基本遗传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和基因互作规律等。
1.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又称为分离与自由组合规律,主要包括单一性规律、二倍体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单一性规律指出在同一性状的配子组合中,个体表现出双亲中某一特征的比例是3:1。
二倍体规律说明杂合子与纯合子交配,其子代个体的比例为1:2:1。
自由组合规律则表明不同基因间相互独立自由组合传递。
1.2 染色体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主要包括连锁不平衡规律、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规律,以及性染色体遗传规律。
连锁不平衡规律指出若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则它们在同一体细胞中会被连锁传递。
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规律说明染色体显性基因会直接表现在子代个体中,而隐性基因只有在纯合子状态下才会表现。
性染色体遗传规律主要涉及到X连锁和Y连锁基因的传递。
1.3 基因互作规律基因互作规律描述了不同基因在表现型上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现象。
基因互作形式包括基因抑制、基因增强和基因互补。
2. 遗传的应用遗传的应用广泛涉及到农业、医学、畜牧养殖等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遗传应用领域和方法:2.1 农业遗传应用农业遗传应用主要通过选育和改良农作物品种,以提高产量和抗病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杂交育种、突变育种、基因工程等。
这些方法通过选择或引入具有有益特征的基因,改良农作物的性状和品质。
2.2 医学遗传应用医学遗传应用主要涉及到遗传疾病的诊断、预测和治疗。
常用的方法包括遗传咨询、遗传检测、基因治疗等。
通过了解个体的遗传信息,可以提前预测某些遗传疾病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或治疗措施。
2.3 畜牧养殖遗传应用畜牧养殖遗传应用主要通过选择繁殖育种,提高畜禽的品质和产量。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四 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和进化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四 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和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df13eb81910ef12d2bf9e714.png)
专题四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和进化一、重难点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伴性遗传4、基因重组及其意义5、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6、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8、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二、专题知识网络构建1.遗传的基本规律2.伴性遗传实例实例3.可遗传的变异与进化专题四限时训练一一、选择题1、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C.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l: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2、宝宝那胖胖的小脸颊有没有可爱的小酒窝(由A基因决定),有没有富于情感表达的双眼皮(由d基因决定),是由准爸爸和准妈妈共同决定的。
如果有酒窝双眼皮女孩与无酒窝单眼皮男孩结婚,理论上,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A.1:1 B.1:1:1:1 C.1:0 D.以上均有可能3、图甲为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
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标示为图乙。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有关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1号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若13号与一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婚配,则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 / 6C.10号个体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D.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9号与该病患者结婚,出现该病子女的概率为04、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
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
第1部分 专题4 第1讲孟德尔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
![第1部分 专题4 第1讲孟德尔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d1793b7aeefdc8d376ee32ae.png)
高考二轮专题析与练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
2.伴性遗传
(1)不是所有生物都有伴性遗传,如无性别决定的绝大多数植物——玉米、豌豆等。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不管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还是非同源区段,且遗传时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都控制性别,如控制色盲的基因。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
高中 生物 遗传 实验 设计
“判断”型实验设计 “探究”型实验设计 “基因位置的确定”型实验设计 “验证”型实验设计 育种实验设计
高考二轮专题析与练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
02
体系检索
豌豆
同源染色 等位基 体分离 因分离
减Ⅰ后期 有性
非同源染色体 上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高考二轮专题析与练 ·生物
返回导航
4.(必修二8页基础题)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 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 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 ,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花粉呈橙红色。 5.( 必 修 二 10 页 旁 栏 思 考 ) 从 数 学 角 度 看 , (3∶1)2 的 展 开 式 为 9∶3∶3∶1 , 即 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的乘积。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 果对每一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其性状的数量比都是3∶1,即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 循了分离定律。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 的乘积,即9∶3∶3∶1来自于(3∶1)2。 6.(必修二28页相关信息)果蝇易饲养,繁殖快,相对性状明显,所以生物学家常用它 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7.(必修二30页小字部分)用特定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一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 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生物高考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4 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
![生物高考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4 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1177646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6.png)
生物高考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4 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微专题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及应用1.(多选)(2022·江苏淮安高中校协作体期中)番茄的花色、果色和叶型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红花红果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2∶1、红果∶黄果=3∶1、窄叶∶宽叶=3∶1。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控制红花的基因纯合时会有致死效应B.控制花色、叶型的基因不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控制果色、叶型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答案AB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红花红果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2∶1、红果∶黄果=3∶1、窄叶∶宽叶=3∶1,说明这三对都遵循分离定律,由于红花和红花自交,红花∶白花=2∶1,则说明红花植株中有致死现象,A、D正确;由于红花基因纯合致死,但是叶型的基因没受到影响,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和控制花色的基因不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而花色和叶型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控制果色、叶型基因有可能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其遗传不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2.(2022·江苏扬州中学期初)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 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
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若基因A纯合致死,个体随机交配,F2中不同基因型个体Aa∶aa=2∶1B.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基因频率A∶a=1∶1C.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第一代中只出现了Aa和aa两种基因型,则比例为2∶1D.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1∶2∶1 答案 A解析若基因A纯合致死,个体随机交配,F1中Aa∶aa=2∶1,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3A∶2/3a,F2中Aa∶aa=(4/9)∶(4/9)=1∶1,A错误;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该果蝇种群只有Aa一种基因型,基因频率A∶a=1∶1,B正确;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第一代中只出现Aa和aa两种基因型,则比例为2∶1,C正确;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1∶2∶1,D正确。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遗传的基本定律与伴性遗传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学案
![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遗传的基本定律与伴性遗传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8ce86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6.png)
专题四遗传的基本定律与伴性遗传概念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1.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2.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3.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是可以检测和预防的。
提示: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④表现型⑤隐性性状⑥显性基因⑦隐性基因⑧一对等位基因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⑩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⑪男多于女⑫杂交⑬测交⑭自交⑮产前诊断一、概念检测1.棉花的细绒与长绒、人的身高与体重都是相对性状.(×)提示: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因此棉花的细绒与粗绒、长绒和短绒才是相对性状,而人体的身高、体重是两种不同的性状.2.杂种自交,后代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提示: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3.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提示: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纯合子自交后代还是纯合子,因此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如Aa自交,子代基因型有AA、Aa和aa。
4.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提示: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豌豆高茎的基因型可以是DD,也可以是Dd。
二、孟德尔遗传定律1.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部分。
(×)提示:假说-演绎法的流程是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测交实验属于验证假说的部分。
2.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提示: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的基因型是YyRr,它可产生YR、Yr、yR、yr 4种类型的精子,且比例为1∶1∶1∶1,因此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专题四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精选)共62页文档
![专题四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精选)共62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9f9e024fab069dc51220170.png)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专题四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 (精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ac29032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7.png)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遗传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物种的进化和家族的传承。
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孟德尔定律是基本的理论基础,对于遗传现象的解释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下面将围绕孟德尔定律展开讨论,分析其基本规律和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孟德尔定律的概述孟德尔是19世纪著名的植物学家和遗传学家,他通过对豌豆的研究,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定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定律是关于同质性的,即纯合子与杂合子之间的配子比例规律;第二定律则是关于分离性的,即两个基因的分离和再组合;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规律是显性和隐性的表现规律。
二、同质性的配子比例规律根据孟德尔的研究,同质纯合子与杂合纯合子之间的配子比例约为3:1。
这意味着,在同质纯合子的后代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个体表现出了与纯合子相同的性状,而剩下的两分之一则表现出与杂合子相同的性状。
这一规律通过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得到了验证,对于后代性状的预测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分离性和重组性的规律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还发现,不同基因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
这意味着,在杂合子的后代中,两个基因会分离,并独立地遗传给下一代。
这为后代的遗传性状提供了多样性,也为物种的适应和进化提供了基础。
同时,孟德尔还观察到,基因的分离是随机的,不同基因之间会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组合,从而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四、显性和隐性的表现规律孟德尔定律还涉及到显性和隐性遗传因子的表现规律。
根据孟德尔的实验结果,显性遗传因子会表现出来,而隐性遗传因子则不会表现出来,只有在杂合纯合子之间的交配中才会显露出来。
这一规律解释了为什么某些性状在父母中并没有表现出来,但在子代中却会出现,并且经过多代的分离和重组,显性性状会逐渐增多。
五、孟德尔定律的应用意义孟德尔定律的发现和理论基础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它不仅对于理解和解释遗传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通过对孟德尔定律的研究,人们可以预测和控制后代的性状,培育和改良农作物,甚至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
生物高考一轮复习资料 专题四 第7讲 孟德尔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 解析版
![生物高考一轮复习资料 专题四 第7讲 孟德尔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e1e8985acfa1c7ab00cc92.png)
专题四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2020年考纲要求]1.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II)2.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II)3.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II)[问题清]考点一遗传的基本规律[课堂检测]1.判断关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和测交实验说法的正误(1)杂交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正反交实验 ( √)(2)两亲本杂交所得F1表现为显性性状,这一结果既否定了融合遗传又支持了孟德尔的遗传方式( × )(3)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运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 √)(4)F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出F1配子种类及数量 ( ×)2.判断关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说法的正误(1)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3∶1属于观察现象阶段( √)(2)“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3)“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高茎和矮茎两种性状,且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接近1∶1”属于实验验证内容( × )(4)孟德尔提出了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假说( ×)(5)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3.判断关于基因分离定律内容及相关适用条件说法的正误(1)F2的表现型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2)基因分离定律中“分离”指的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 √)(3)孟德尔遗传定律不适用于肺炎双球菌( √)(4)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单体分开( ×)4.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B)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B.F1产生配子的种类的比例为1∶1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5. 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
专题四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
![专题四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c48063a92b160b4e777fcfc1.png)
精选PPT课件
24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
(1)适用生物类别: 核生物,凡原核生物及病毒的遗传 均不遵循此规律。 (2)遗传方式: 遗传,真核生物的细胞质遗传不遵循 此规律。
(3)发生时间:进行
生殖的生物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
时,减数第 次分裂 期,随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
精选PPT课件
1
学习目标:
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 其解 释和验证 2.生物相对性状的概念、实例 3.显状性状、隐性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概念 4.理解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
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定律的形式和方法
5.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 6.了解基因的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精选PPT课件
20
菜豆是自花受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花对白色花为
显性。一株杂合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海岛上,如果
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
物,那么三年之后,海岛上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
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
A.3∶1
B.15∶7
C.9∶7
D.15∶9
精选PPT课件
21
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 25%。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 力,则子代中AA∶Aa∶aa的比值是
(2)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如果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相符,可证明该生物性状 由一对基因控制。
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及应用
![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65fe0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c.png)
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及应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指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和总结,提出了遗传学的两条重要定律:分离定律和配对定律。
这两条定律是现代遗传学发展的基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分离定律是指在杂合个体的子代中,互相独立的遗传因子在配子中分别分离,并且随机地组合。
这个定律可以通过孟德尔的第一组实验来解释。
他选择了两个性状均有显性和隐性形式的纯合个体进行杂交,例如花色为紫色和白色,籽粒为黄色和绿色。
繁殖下一代后,他发现第一代杂合个体的子代中,出现了纯合个体和杂合个体,而且纯合个体的性状都与其中一个亲本相同。
这表明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子代中是相互独立地传递和分离。
其次,配对定律是指每对遗传因子只能在配子中的一个参与配对,而不是同时参与配对。
这个定律可以通过孟德尔的第二组实验来解释。
他选择了两个性状均有显性和隐性形式的纯合个体进行杂交,例如花色为紫色和白色,籽粒为黄色和绿色。
繁殖下一代后,他发现第二代杂合个体的子代中,除了产生与亲本相同性状的个体外,还产生了新的性状组合。
这表明每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只能在配子中的一个参与配对,而不是同时配对,从而导致新的性状组合的产生。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在现代遗传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为遗传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理论基础。
基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科学家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了遗传因子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揭示了奥秘的DNA结构和遗传密码的解读过程,开创了现代遗传学的新篇章。
其次,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指导。
基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科学家们培育出了许多新品种的植物和动物,如高产、抗病的作物品种、高效的肉牛和奶牛品种等,显著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
此外,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在医学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遗传疾病是人类健康面临的一大难题。
通过研究遗传定律,科学家们深入研究了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遗传规律,开展了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研究,为遗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微专题(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微专题(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3a49688561252d381eb6e2a.png)
NIPD 技术用于临床首先是针对父源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即排除或识 别父源性变异和检测出新发变异。在这种情况下,技术方法简单直接,因为 导致突变的父源性基因并不存在于母体内,通过检测母体血浆中父源性等位 基因的存在与否即可对胎儿进行诊断。隐性遗传病中父源性突变的缺失将提 示胎儿为携带者或正常。利用 PCR 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在母体血浆中发 现了一种父源性遗传引起的囊性纤维化的突变。
列分析错误的是
()
性状 绿叶紫穗 绿叶白穗 黄叶紫穗
株数
221
80
19
A.该彩色水稻穗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F2 中绿叶白穗植株的基因型有 3 种 C.控制叶色和控制穗色的基因之间能自由组合
D.F2 中绿叶白穗个体间随机授粉,后代均为绿叶
解析:由表中信息分析可知,F2 植株的紫穗∶白穗=3∶1,说明该彩色水稻 穗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A 正确;F2 植株的绿叶∶黄叶≈15∶1,说明叶色 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后代没有黄叶白穗个体出现,则控制水稻穗色的 基因与控制水稻叶色的某一对基因连锁,若控制叶色的基因用 A/a、B/b 表示, 控制穗色的基因用 D/d 表示,可假设 A 与 d 连锁,a 与 D 连锁,则 F2 中绿叶 白穗植株的基因型有 3 种,即 AABbdd、AAbbdd、AABBdd,B 正确;由于 后代没有黄叶白穗个体出现,可推测控制叶色和控制穗色的基因之间不能自 由组合,C 错误;由 B 选项分析可知,F2 中绿叶白穗个体均具有 AA 基因, 则个体间随机授粉,后代均为绿叶,基因型为 AA_ _ _ _,D 正确。 答案:C
三、深化认知——突破重难迷点 1.理清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
2.辨明性状分离比出现偏离的原因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 Aa×Aa→1AA∶2Aa∶1aa ①2∶1⇒ 显性纯合致死 ,即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不存活。 ②全为显性⇒ 隐性纯合致死 ,即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不存活。 ③1∶2∶1⇒ 不完全显性 ,即 AA、Aa、aa 的表现型各不相同。
202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遗传的基本定律与伴性遗传考点1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课件
![202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遗传的基本定律与伴性遗传考点1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c16a0780eb6294dc886ca2.png)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高考热点集训
自查自纠 夯实基础
专题四 遗传的基本定律与伴性遗传
自查自纠 夯实基础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核心知识整合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核心知识整合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核心知识整合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核心知识整合
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 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微专题1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应用1.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测交不能用于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测交实验是在已知显隐性的基础上进行的验证性实验。
(3)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2.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方法豌豆在自然状态下自交,而玉米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自由交配。
3.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分析(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据子代推亲代)→拆分法(以A、a和B、b两对基因为例)①9∶3∶3∶1⇒(3∶1)×(3∶1)⇒(Aa×Aa)(Bb×Bb);②1∶1∶1∶1⇒(1∶1)×(1∶1)⇒(Aa×aa)(Bb×bb);③3∶3∶1∶1⇒(3∶1)×(1∶1)⇒(Aa×Aa)(Bb×bb)或(Bb×Bb)(Aa×aa);(2)基因完全连锁遗传现象(以A、a和B、b两对基因为例)AaBb×aabb时,若后代不同表型数量比出现“多∶多∶少∶少”则为连锁互换,其中,“少∶少”为重组类型;若后代不同表型数量比为1∶1,则为完全连锁。
经典考题重现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条基本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有①②。
①豌豆连续自交,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小。
(2022·浙江卷,10D)②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均采用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
(2021·海南卷,4D)③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为红花,F2中红花∶白花=3∶1能证明“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
(2019·海南卷,21D)④豌豆杂交实验完成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自花受粉。
(2018·浙江卷11月,15B改编)高考重点训练考向1围绕分离定律的应用,考查理解能力1.(2022·山东卷,6)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
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
利用上述突变培育成6个不同纯合突变体①~⑥,每个突变体只有1种隐性突变。
不考虑其他突变,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②和③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B.③和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C.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D.④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答案C解析①×③、①×④的子代全为锯齿形,说明①与③④应是同一基因突变而来,因此②和③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③和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A、B正确;①×②、①×⑤的子代全为光滑形,说明①与②、①与⑤是分别由不同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导致,但②与⑤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也可能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若为前者,则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形,若为后者,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C错误;①与②是由不同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导致,①与④应是同一基因突变而来,②×⑥的子代全为锯齿形,说明②⑥是同一基因突变形成的,则④与⑥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④和⑥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D正确。
2.(2022·江苏南通大联考)遗传印记是在哺乳动物配子形成期,特异性对父源(来自精子)或母源(来自卵子)的等位基因做一个印记,使子代只表达父源或母源的等位基因,从而使子代产生不同的表型。
小鼠常染色体上的A基因编码某种生长因子,对小鼠的正常发育是必需的,缺乏时个体矮小。
现以纯合正常小鼠为母本、纯合矮小小鼠为父本进行杂交,F1全为矮小小鼠;反交实验中F1全为正常小鼠。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正反交实验结果不同是由于F1中父源的A基因不能正常表达B.正反交实验的F1中的矮小小鼠和正常小鼠的基因组成是相同的C.正交实验F1中的矮小小鼠自由交配,后代中正常小鼠与矮小小鼠的比例为1∶1D.正交实验F1的矮小小鼠和反交实验中F1的正常小鼠自由交配,后代中正常小鼠与矮小小鼠的比例为1∶1答案A解析结合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特异性对父源或母源的等位基因做印记后,子代只表现父源或母源的等位基因,从而使子代产生不同的表型。
设相关基因为A、a,则纯合正常小鼠基因型为AA,纯合矮小小鼠基因型为aa。
正交实验为纯合正常小鼠为母本(AA)和纯合矮小小鼠(aa)为父本杂交,子代基因型均为Aa,子代全表现为矮小小鼠,说明是母源的A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所致,A错误;正交为纯合正常小鼠为母本(AA)和纯合矮小小鼠(aa)为父本杂交,反交实验中以纯合正常小鼠为父本(AA)、纯合矮小小鼠(aa)为母本,子代基因组成均为Aa,B正确;结合A选项可知,F1中的基因型为Aa,由于母源中的A基因不能表达,故雌配子为a,雄配子为A∶a=1∶1,后代中正常小鼠Aa∶矮小小鼠aa=1∶1,C正确;结合B选项可知,正交实验F1的矮小小鼠和反交实验中F1的正常小鼠基因型均为Aa,且F1的母源A不能表达,只能产生a的配子,令其与正常小鼠Aa 自由交配,则后代中正常小鼠与矮小小鼠的比例为1∶1,D正确。
考向2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考查科学思维能力3.(多选)(2022·江苏南通如皋适应性考试)某植物的花色的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C/c表示),设计不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花色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实验一:红花×白花→红花∶粉红花∶白花=1∶6∶1实验二:粉红花×红花→红花∶粉红花=9∶7A.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B.实验一为测交实验,白花基因型是aabbcc,粉红花有六种基因型C.实验一子代红色个体自交后代粉红花比例是27/64D.实验二结果表明,亲代粉红花和红花的基因型中均由两对双杂合和一对纯合组成答案ABD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某植物的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实验一可知,红花×白花→红花∶粉红花∶白花=1∶6∶1,后代之比是1∶1∶1∶1∶1∶1∶1∶1的变式,说明该实验为测交实验,后代的基因型之比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实验一为测交实验,亲本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Cc,白花基因型为aabbcc,粉红花基因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B正确;由上述分析知,实验一为测交实验,亲本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Cc,白花基因型为aabbcc,子代红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Cc,自交后代红花A_B_C_的比例是3/4×3/4×3/4=27/64,白花aabbcc的比例是1/4×1/4×1/4=1/64,故自交后代粉红花比例是1-1/64-27/64=36/64,C错误;根据实验二可知,粉红花×红花→红花∶粉红花=9∶7,后代比例是9∶3∶3∶1的变式,说明亲代粉红花和红花的基因型中均由两对双杂合和一对纯合组成,D正确。
4.(多选)(2022·江苏南京调研)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乙、丙、丁所示个体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B.图丁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中表型为黄皱与绿皱的比例是3∶1C.图甲、乙所示个体减数分裂时,都能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乙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3种表型,比例为1∶2∶1答案CD解析甲、乙、丙、丁均含有等位基因,都可以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A正确;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DDYYrr∶DdYyrr∶ddyyrr=1∶2∶1,其中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1,B正确;图甲、乙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不能用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错误;乙个体(YYRr)自交,只会出现两种表型,黄色圆粒(YYR_)∶黄色皱粒(YYrr)=3∶1,D错误。
遗传的基本规律属于近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而近年高考卷中有关“特殊遗传”的试题考查频率有增大趋势。
因此,在备考时,要多注重此类试题的训练。
材料一自交不亲和性指某一植物的雌雄两性机能正常,但不能进行自花传粉或不能进行同一品系内异花传粉的现象。
烟草的自交不亲和性机理如图所示。
材料二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的支配。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正反交时,F1总是表现出母本的性状可能是母系遗传,也可能是母性效应。
如图为右旋(基因型为DD)和左旋(基因型为dd)椎实螺遗传情况。
1.分离定律的异常情况(以Aa×Aa为例)2.剖析9∶3∶3∶1的变形(以AaBb×AaBb为例)热点精炼1.(多选)(2022·湖南卷,15)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为伴X遗传,灰身与黑身、长翅与截翅各由一对基因控制,显隐性关系及其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未知。
纯合红眼黑身长翅雌果蝇与白眼灰身截翅雄果蝇杂交,F1相互杂交,F2中体色与翅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截翅∶黑身长翅∶黑身截翅=9∶3∶3∶1。
F2表型中不可能出现()A.黑身全为雄性B.截翅全为雄性C.长翅全为雌性D.截翅全为白眼答案AC解析由题可知,F2中灰身∶黑身=3∶1,长翅∶截翅=3∶1,因此灰身、长翅为显性性状,控制体色和翅型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假设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用W、w表示,控制黑身和灰身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长翅和截翅的基因用B、b表示。
若控制黑身a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只考虑体色,亲本基因型可写为X a X a、X A Y,F2出现X A X a、X a X a、X A Y、X a Y,灰身∶黑身=1∶1,不符合题意,则控制黑身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2可出现黑身雌性,A符合题意;若控制截翅的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只考虑翅型,亲本基因型可写为X B X B、X b Y,F2可以出现X B X B、X B X b、X B Y、X b Y,即截翅全为雄性,B不符合题意;若控制长翅的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只考虑翅型,亲本基因型可写为X B X B、X b Y,F2可以出现X B X B、X B X b、X B Y、X b Y,即长翅有雌性也有雄性,C符合题意;若控制截翅的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考虑翅型和眼色,亲本基因型可写为X BW X BW、X bw Y,F2可以出现X BW X BW、X BW X bw、X BW Y、X bw Y,即截翅全为白眼,D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