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计算书(斜交盖梁)

合集下载

MIDAS-盖梁支架计算书(斜杆)

MIDAS-盖梁支架计算书(斜杆)

澳门轻轨22#车站盖梁支架计算书一、工程简介澳门轻轨桥墩中心线垂直桥梁中心线呈径向布置。

墩身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和分离式承台设计。

墩顶均设预应力盖梁。

(补充)盖梁横桥向布置图(单位:cm)二、参考资料1、澳门轻轨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人民交通出版社3、《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5、《结构力学》——人民交通出版社6、《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7、《实用土木工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三、计算参数Q235钢材的允许应力:【σ】=170MPaQ235钢材的弹性模量:E=2.1×105Mpa四、计算软件盖梁支架结构采用MIDAS进行整体建模验算。

五、计算内容一)支架结构图双H700x300H490x300500x10钢管800x10钢管I20工字钢10mm钢板二)计算模型三)荷载计算1、混凝土自重荷载(P1):按照结构物最大高度进行计算,h=2.3m计算,以均布压力荷载形式施加给支架悬臂段模板面板,由面板将荷载传递至悬臂段支撑架,进而传递至盖梁支架。

P1=h*γ其中:h—结构物对应计算点的高度;γ—混凝土容重,取25KN/m3;P=58 KN/m22、支架自重荷载(P2):软件根据实际结构尺寸,按照1.0倍的系数计入。

3、荷载组合:荷载组合按照P=1.05*(P1+P2)进行组合。

荷载组合图(尺寸单位:m)四)计算结果1、结构位移图纵向分配最大位移fmax=2.65mm<3880/400=9.7mm盖梁支架结构横向分配梁位移图(单位:mm)横向分配梁最大位移f max=2.67mm<5600/400=14mm2、结构应力图盖梁支架结构组合应力图(单位:Mpa)纵向分配梁最大应力部位在斜撑钢管立柱顶部,最大值:σmax=<=σMPa287.188][MPa5.横向分配梁最大应力部位在钢管跨中部位,最大值:σmax=<=σ461.MPa5.188][MPaσ钢管立柱最大应力部位在顶部,最大值:MPa<=σmax=MPa5.56188][4.σ。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

盖梁两大计算方法
1 传统简化算法
以桥梁通为代表
2 盖梁影响线直接加载法
以桥梁博士为代表
桥梁通盖梁计算与绘图
一盖梁计算原理
⑴以交通部颁布现行的桥涵规范作为编程依据。

⑵斜桥以桥孔斜长为计算跨径,按正交桥的方法计算。

⑶顺桥向按简支梁加载计算荷载支反力。

⑷横向分配系数对称布载按杠杆法,偏载按刚性横梁法。

⑸三跨及以上时盖梁视为刚性支承的双悬臂多跨连续梁,两跨时为双悬臂简支梁。

⑹建立柱(肋)支承反力影响线和每个计算截面内力影响线。

⑺横桥向荷载经横向分配传递给每片梁(板),再由每片梁(板)按内力影响线加载得出各计算截面人群、汽车、挂车引起的最不利内力值。

⑻对荷载内力进行组合,求出各计算截面内力最大值和最小值,形成内力包络图。

⑼弯矩控制正截面强度和主筋根数,剪力控制斜截面抗剪强度和斜筋根数以及箍筋间距和根数,裂缝由弯矩控制。

二绘图编制原理
⑴根据盖梁外廓尺寸按纵、横方向分别计算确定钢筋构造图的绘图比例,绘图比例按2增减,同时计算出立面、平面、侧面、钢筋大样等图上控制座标。

⑵根据斜交角、弯起钢筋种类、箍筋环数、盖梁等高或悬臂段变高计算钢筋编号。

⑶绘制钢筋立面、平面、侧面及钢筋大样,并计算钢筋根数和长度(含平均长度)。

⑷计算并绘制钢筋明细表和材料数量表以及弯起钢筋D值表。

⑸生成*.SCR钢筋图形文件,用户进入AutoCAD图形平台,即可将其显示在屏幕上,并进行编辑和修改,绘图机输出。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一、计算说明、参数本标段盖梁累计71个,均为双柱盖梁。

总体分一般构造盖梁和框架墩盖梁(即预应力盖梁)两种。

其中一般构造盖梁种尺寸。

普通盖梁采用C35土,框架墩盖梁采用C50混凝土。

一般构造盖梁共18个;15.736*2.1*1.5个;11.2*2.2*1.6共12个;11.595*2.2*1.6共18个,适用于松林大桥5#墩;24.2*2.4*2.2个,适用于松林大桥4#、6#墩。

由于11.2*1.9*1.4(1.595*1.9*1.4为斜交)盖梁具有代表性,故以下计算按11.2*1.9*1.4盖梁进行受力计算分析。

盖梁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施工方法。

模板设置横加劲楞,横向加劲楞直接焊接在模板上;竖向][12加劲楞则布置在外侧,间距为0.8m,且其上安装对拉螺杆。

计算参数:A3钢强度设计值:抗拉、抗压、抗弯:[σ]=12.5KN/cm2二、计算依据和参考资(1)揭阳至惠来高速公路A7标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4)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6)机械工程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三、模板计算荷载分项系数是在设计计算中,反映了荷载的不确定性并与结构可靠度概念相关联的揭惠高速公路A7一个数值。

对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规定了不同的分项系数。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当永久荷载对结构产生的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G=1.35。

当产生的效应对结构有利时,—般情况下取γG=1.0;当验算倾覆、滑移或漂浮时,取γG=0.9;对其余某些特殊情况,应按有关规范采用。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般情况下取γQ=1.4。

1、荷载分析:盖梁底板面积为:(11.2-2.9)m1.4m=11.62m2(最不利状态下,偏于保守计算)盖梁砼自重:G=27.1m326KN/m3=704.6KN;q1=704.611.62=60.6KN/m2注:含筋量>2%。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一、计算说明、参数段家咀互通主线左幅P38-P40、右幅P42-P44、ZK7+348.5滠口高架桥1-10#、K7+295.6滠口高架桥2/3/4/5/7/6/8/9/10#共26个墩位,墩柱直径1.8m,盖梁尺寸为15.45m*1.9m*1.8m,累计26个盖梁,均为双柱一般构造盖梁,采用C35混凝土。

盖梁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施工方法。

侧模板设置横肋:横肋[10槽钢,间距为0.3m,横向加劲楞直接焊接在模板上;竖肋:竖肋[12槽钢,间距为1.00m,且其上安装对拉螺杆。

计算参数:Q235钢强度设计值:抗拉、抗压、抗弯:[σ]=170Mpa,抗剪[σ]=100Mpa二、计算依据和参考资(1)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武汉至河口段工程段家咀互通主线、ZK7+348.5滠口高架桥和K7+295.6滠口高架桥上构设计图纸;(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3)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5)机械工程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三、荷载1、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7)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中提出的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2/121022.0V t F ββγ=HF γ=式中F 为新浇注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2/m kN )γ为钢筋混凝土的重力密度(3/m kN )0t 为新浇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或采用经验公式152000+=T t 计算(T 为混凝土的温度℃),本计算0t 取10h。

V 为混凝土浇注速度(h m /),V 取0.45h m /。

H 为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到新浇注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本计算H=1.8m。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注:横向加载位置仅按左偏、右偏、里对称、外对称加载。

注:1、加载方式为自动加载。

重要性系数为1.1。

2、横向布载时车道、车辆均采用1到2列(辆)分别加载计算。

注:集中荷载Pk已经乘以1.2系数,使得竖直力效应最大。

双孔加载按左孔或右孔的较大跨径作为计算跨径。

注:盖梁与立柱线刚度比小于或等于5,按刚架计算盖梁。

注:外边柱之间盖梁截面按钢筋混凝土盖梁构件配筋计算。

其余按钢筋混凝土一般构件配筋计算。

注:1、“人群/每米”指横向1米宽度的支反力,不是总宽度对应的支反力。

总宽度为0米。

2、“总轴重”指一联加载长度内(双孔或左孔或右孔加载)的轮轴总重。

计算水平制动力使用。

3、“左、右支反力”未计入汽车冲击力的作用。

4、车道荷载均布荷载为10.5kN/m,集中荷载为:双孔加载284.448kN,左孔加载284.448kN,右孔加载284.448kN。

5、双孔支反力合计:人群荷载60.021kN/m,1辆车辆荷载436.682kN,1列车道荷载499.987kN。

6、左孔(或右孔)加载时同1辆车的前后轮轴可作用在另一孔内,保证单孔支反力最大,另一孔即便有轮轴支反力仍未计。

7、左孔、右孔冲击系数同双孔加载冲击系数。

注:1、线荷载为54kN/m,指盖梁的总重量除以盖梁长度得到的每延米重量。

2、车道和车辆双孔、左孔、右孔加载均指1列荷载作用,采用值已计冲击系数。

3、车道双孔加载控制,车辆双孔加载控制。

注:1、表中横向分配系数采用“杠杆法(支点)过渡到偏心受压法(1/4跨)”,即纵向荷载位于支点与1/4跨之间按“杠杆法”与“偏心受压法”插值计算,1/4跨之间按“偏心受压法”计算。

2、车道荷载布载两列及以上时横向分配系数值已经计入车列数和横向折减系数。

注:1、“过渡法”由纵向影响值结合横向分配系数由杠杆法过渡偏心法计算得到。

点击“纵向影响线”看详细计算。

注:1、耳墙、背墙、盖梁比重均按25kN/m3取用。

注:1、耳墙、背墙、盖梁比重均按25kN/m3取用。

盖梁支架计算书

盖梁支架计算书

汕湛高速揭博项目T11标盖梁支架计算书四川路桥建设股份2014年3月30日目录1、工程概况 (1)2、总体施工方案 (1)3、支承平台设置 (4)4、计算依据 (5)5、计算参数 (5)6、计算结果 (9)7、结论 (22)8、抱箍试验 (23)盖梁抱箍法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主线共设置大中桥7座〔不含互通区和服务区〕,分别为白昌屋大桥〔30米T梁〕,万年坑大桥〔30米T梁〕,叶塘1号大桥〔25米小箱梁〕,叶塘2号大桥〔25米小箱梁〕,秋香江大桥〔25米小箱梁〕,上赖水大桥〔30米T梁〕,黎坑大桥〔25米小箱梁〕;九和互通内共设置桥梁3座,其中主线桥2座,匝道1座,分别为三社坑大桥〔25米小箱梁〕,围坪大桥〔25米小箱梁〕,D匝道桥〔20米现浇箱梁〕;紫金西互通内共设桥梁3座,其中主线桥2座,分别为玉竹坑中桥〔25米小箱梁〕,围澳水大桥〔25米小箱梁〕和L线秋香江大桥〔25米小箱梁〕;瓦溪服务区共设置主线桥1座,为四联大桥〔30米T梁〕。

下部结构采用桩基础、地系梁、承台、柱式桥墩、肋板、台帽、盖梁和耳背墙。

其中D匝道桥桥墩采用花瓶墩。

二、总体施工方案因本标段桥梁盖梁高度较高,采用满堂支架施工盖梁耗时长、占用大量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不经济。

拟采用在墩柱上安设抱箍支承平台施工。

盖梁统计表考虑最不利情况〔跨度及盖梁尺寸均最大〕,采用秋香江1.8m*2.4m*17.437m盖梁(两柱〕、上濑水大桥2.1m*2.4m*15.3m盖梁〔两柱〕和四联大桥2.1m*2.4m*20.1m〔三柱〕盖梁作为计算模型。

盖梁简图分别如下:三、支承平台布置盖梁施工支承平台采用在两墩柱〔或三墩柱〕上各穿一组抱箍〔高60cm或50cm〕,上面采用墩柱两侧各一组63a工字钢或单排单层不加强型贝雷片〔做横向主梁〕,搭设施工平台的方式。

主梁上面安放一排每根3m长的双拼[10槽钢,间距为40cm作为分布梁。

分布梁上铺设盖梁底模。

传力途径为:盖梁底模——纵向分布梁〔双10槽钢〕——横向主梁〔63a工字钢或贝雷片〕——抱箍。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

盖梁指的是为支承、分布和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在排架桩墩顶部设置的横梁。

又称帽梁。

在桥墩(台)或在排桩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的横梁。

主要作用是支撑桥梁上部结构,并将全部荷载传到下部结构。

有桥桩直接连接盖梁的,也有桥桩接立柱后再连接盖梁的。

设计计算桥梁设计中,柱式桥墩是普遍采用的结构型式。

对于简支桥梁,盖梁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构件,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盖梁传递给下部结构和基础,盖梁是主要的受力结构。

在设计中的跨径、斜度、桥宽、车辆荷载标准的变化梁设计的影响很大,很难完全套用标准图和通用图。

盖梁设计的标准化程度很高,需要对盖梁进行较多的计算,所以盖梁设计是桥梁设计的一个关键部分。

计算要点盖梁的计算要点是如何建立准确而且简化的计算模型。

3.1 盖梁的平面简化3.1.1 关于盖梁平面基本简化的规定《公路桥涵设计手册》中规定:多柱式墩台的盖梁可近似地按多跨连续梁计算;对于双柱式墩台,当盖梁的刚度与柱的刚度之比大于5时,可忽略桩柱对盖梁的约束作用,近似地按简支(悬臂)梁计算。

柱顶视为铰支承,柱对盖梁的嵌固作用被完全忽略,这种计算图式是以往设计实践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一种。

目前一些盖梁计算程序,如“中小桥涵CAD系统”等一些平面计算的软件,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简化计算模式来分析盖梁内力的,这是一种基本的简化模式,但是对计算结果一般要作削峰处理。

3.1.2 盖梁平面基本简化模式存在的问题上述的简化模式有些粗糙且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计算结果偏大,按此进行的配筋设计往往过于保守。

对于独柱式盖梁,常规的计算方法是将其视为一端嵌固的单悬臂梁,该简化使得悬臂根部的弯矩计算结果偏大;对于双柱式盖梁按简支(悬臂)梁计算,使得跨中弯矩计算结果明显偏大。

而当盖梁的刚度与柱的刚度之比小于5时,《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并未做明确说明。

该简化模式的问题在于将墩柱与盖梁的连接等效成点支撑,将墩梁框架结构简单等效为简支(悬臂)梁来处理。

这虽然使计算得到简化,但与实际结果偏差过大。

斜交T梁计算书

斜交T梁计算书

20m-45°斜梁桥计算分析目录第1章设计资料 (1)1.1 计算依据及参考 (1)1.2 桥梁基本概况 (1)1.2设计荷载取值 (2)第2章结构尺寸拟定 (3)2.1 主梁跨中主要尺寸拟定 (3)2.2 T梁横截面 (3)2.3 主梁间距与主梁片数 (4)第3章有限元模型 (5)3.1 预应力钢筋布置 (5)3.2 普通钢筋布置 (5)第4章计算结果 (8)4.1支座反力 (8)4.2主梁内力及应力计算 (8)4.2.1主梁内力计算 (8)4.2.2主梁应力计算 (10)4.3荷载组合作用下主梁应力计算 (11)4.3.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 (11)4.3.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 (13)4.4主梁变形及刚度计算 (15)4.5 截面强度验算 (16)第5章正交/斜交横隔板对比分析 (21)5.1 横隔板受力分析 (21)5.2 主梁受力分析 (22)5.3小结: (25)第6章梁端预应力锚固区域应力分析 (26)6.1 有限元建模 (26)6.2 计算结果分析 (26)6.3 结论 (26)第7章EI地震作用分析 (27)7.1 EI地震作用参数 (49)7.2 计算结果分析 (49)7.3 结论 (49)第8章施工方案设计 (49)第6章总结 (49)第1章设计资料1.1计算依据及参考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3.《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1.2桥梁基本概况(1)桥梁跨径及桥宽标准跨径:20m(墩中心距离);斜度45°;桥面净空:净—11m+2×0.5m=12.0 m;(2)桥面布置2个宽度3.75m行车道,1个宽度3.5m行车道。

(3)设计荷载公路I级,每侧防撞栏重力的作用力为2.99kN/m。

(4)材料及工艺混凝土:主梁用C50,桥面铺装用C30。

盖梁模板计算书

盖梁模板计算书

盖梁模板计算说明一、工程概况******期工程匝道桥盖梁模板截面为1500*5500mm、1500*5000mm、1500*7000mm、1500*6500mm共计4中类型,盖梁模板侧模共计加工2套,其中一套满足1500*5000mm盖梁使用,另一套即可满足1500*7000mm使用也可满足1500*5000mm使用,本方案为该工程盖梁模板侧模的设计,端模及底模采用木质模板。

模板设计的方针为:质量满足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现场施工简便,工效高;制作工艺可行;经济适用。

二、设计依据本方案以甲方提供的图纸资料和技术交底为依据,进行盖梁方案设计。

混凝土浇筑侧压力按F=70kN/m2设计。

施工时,应按规范要求分层、均布浇筑,严禁集中浇筑,且浇筑速度不应大于2m/h。

方案依据以下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进行设计:GB 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01-12-2004 《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JGJ 74-2003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 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三、设计概述1、模板结构形式盖梁模板侧模面板采用6mm钢板,边框采用100*12钢板,背楞采用[20#*75槽钢,整体焊接成型。

3、模板拉接与稳固盖梁模板侧模间采用螺栓连接固定,模板水平方向设置的拉杆间距不大于1000mm。

拉杆采用Ф25精轧螺纹双母紧固,连接螺栓为M20*50mm。

四、质量标准模板加工质量标准如下:单位:mm五、加工安装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执行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原材料是影响结构刚度、强度指标的重要因素,采购中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首选国营大厂,以质量为基础,并进行严格的检验。

确保模板使用的安全指标。

2、模板的加工成型是保证结构平整度的重要环节,为使零部件加工精度的准确,全部利用专用设备进行裁剪卷圆、和定位冲孔加工。

在平台上定好胎具,对横、竖肋等上道工序检验合格后进行组焊成型。

盖梁支撑计算书

盖梁支撑计算书

盖梁模板支撑(分配梁、纵梁梁)计算书本合同段盖梁施工采用Ф160mm穿心棒与型钢支撑进行施工,盖梁示意图如下。

I--I剖面说明:1.图中尺寸除标高外,其余均以厘米计。

Array盖梁支架示意图I--I剖面(一)、模板设计1、侧模与端模侧模板采用厚度为δ6mm的钢板卷制成节高2.2m的定型平钢模板,外用角钢或槽钢作肋,上、下两段及毗邻两块连接处用螺栓相连。

端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

2、底模底模为定型钢模,在底模下部采用间距0.6m I20a工字钢作横梁,横梁长4.0m。

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

横梁底下设纵梁。

横梁上设钢垫块以调整盖梁底的横向坡度与安装误差。

与墩柱相交部位采用特制型钢支架作支撑。

3、纵梁在横梁底部采用单层两排I45b工字钢连接形成纵梁,长20.3m,两组工字钢纵梁位于墩柱两侧,工字钢之间采用拉杆连接。

纵、横梁之间采用U 型螺栓连接;纵梁下为千斤顶支撑。

4、托架在浇注墩柱时距柱顶以下110cm处采用内径为φ180mmPVC管埋置在墩柱钢筋上,拆模后形成预留孔洞,然后插入φ160mm钢销,两端各伸出55cm 作为工字梁的支承牛腿。

在牛腿上架设I45a工字钢,然后上铺盖梁支承平台。

5、防护栏杆与与工作平台(1)栏杆采用φ48×3.5的钢管搭设,在横梁上每隔2.4米设一道1.2m高的钢管立柱,横向设置两道水平栏杆,钢管之间采用扣件连接。

(2)工作平台设在横梁悬出端,在横梁上铺设2cm厚的木板,木板与横梁之间采用铁丝绑扎牢靠。

(二)、盖梁施工时发生的有效荷载(1)盖梁砼自重:G1=74.1m3×26kN/m3=1926.6kN (2)模板自重:G2=122.6kN (3)施工荷载与其它荷载:G3=20kN(4)分配梁I20a 工字钢:G4=4.2×27×27.9㎏/m ×10N/kg=31.6kN (5)纵梁I45a 型钢自重:G5=80.4㎏/m ×20.3×4×10N/kg =65.2kN (6)托架I45a 型钢自重:G6=80.4㎏/m ×20.3×2×10N/kg =32.6kN (三)分配梁受力计算盖梁施工分配梁采用I20a 工字钢,单根长4.2m ,共计27根,间距为60cm ,布设长度为16.2m ,计算跨度l=2.15m ,截面特性数据为:A=35.5cm2,Ix = 2370cm4,Wx =237cm3,Sx=136.1cm3。

盖梁模板计算书

盖梁模板计算书

盖梁模板计算书一、 底模验算已知条件:取底模中部模板,尺寸为H ×L=1500mm ×1700mm ,面板采用6mm 厚钢板,竖向小肋采用槽钢[10,间距S=500mm ,横肋采用槽钢[10,间距h=425mm ,竖向大肋采用2根槽钢组合2[10,间距l=750mm 。

(如下图所示)1. 荷载组合:混凝土重 KN 102256.15.17.1=⨯⨯⨯,则作用在模板上的均布荷载为40KPa ;倾倒砼产生的冲击力取6KPa ;振捣砼产生荷载取2KPa ;施工人员、施工机具运输堆放荷载取2.5KPa 。

则荷载组合 KPa P 5.505.22640m ax =+++=。

2. 面板验算:(1) 强度验算选用板区格中三面固结、一面简支的最不利受力情况进行计算。

85.0500425==x yl l ,由附表二得0683.00-=x m K ,0711.00-=y m K ,0225.0=x M K ,0255.0=y M K ,00233.0=f K 。

取1mm 宽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荷载q 为:mm N q /05.010505.0=⨯=求支座弯矩:mm N l q K M x M x x ⋅-=⨯⨯-=⋅⋅=75.85350005.00683.02200 mm N l q K M y M y y ⋅-=⨯⨯-=⋅⋅=12.64242505.00711.02200 面板的截面系数: 3220.6616161mm bh W =⨯⨯== 应力为:M P a M P a W M 2153.1420.675.853m ax m ax <===σ 可满足要求。

求跨中弯矩:mm N l q K M x M x x ⋅=⨯⨯=⋅⋅=3.28150005.00225.022mm N l q K M y M y y ⋅=⨯⨯=⋅⋅=3.23042505.00255.022钢板的泊松比3.0=v ,故需换算为:mm N vM M M y x v x⋅=⨯+=+=4.3503.2303.03.281)( mm N vM M M x y v y⋅=⨯+=+=7.3143.2813.03.230)( 应力为:M P a M P a W M 2154.580.64.350m ax m ax <===σ 可满足要求。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

盖梁施工计算书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工程概况本合同段盖梁合计55个,其中独柱墩盖梁49个,最高6.2m;双柱墩盖梁6个,墩柱最高8m;由于地形及保通原因,单独采用满堂架施工满足不了施工要求,因此根据每棵墩柱的实际施工需要选用托架或满堂架施工。

柱墩采用定型模板,钢筋在加工场预制,现场安装。

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由汽车吊配合。

2、编制依据《公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公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图设计文件》《钢结构设计原理》《材料力学》《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二、独柱墩盖梁支架独柱墩盖梁支架法施工,按最大一个盖梁尺寸设计满堂支架。

见图《独柱墩盖梁满堂支架示意图》立杆间距40cm,排距60cm,步距h=150cm,最大自由段长度a=40厘米。

立杆顶端设螺旋调节杆带托盘,立杆底端安设固定底座,下垫5cm厚30cm宽木板,木板横桥向布置。

每根受力立杆承载面积40cm×60cm,按盖梁最大截面处产生的荷载检算。

荷载标准值计算如下:新浇筑混凝土自重:2.2m×0.4m×0.6m×26KN/m3=13.728KN模板自重:(2.2×0.6×2+0.63×2)×1.2N/m2/5=1KN支架自重:0.58KN/每立杆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1KN/m2×0.4m×0.6m=0.24KN混凝土振捣荷载标准值:2KN/m2×0.4m×0.6m=0.48KN1、立杆稳定性检算不组合风荷载:N/(φA)≤f=205MPa荷载设计值N计算:恒载调整系数1.2,活载调整系数1.4。

N=(13.728+1+0.58)×1.2+(0.24+0.48)×1.4=19.38KN 稳定系数φ计算:λ=L/iL 01=κμh=1.155×1.7×1.5=2.95m,计算长度L取2.95mλ1=2.95/0.0158=187,查表φ=0.205,A=4.89cm2。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

贵龙经济带贵龙大道吴家庄特大桥盖梁结构受力计算书计算:复核:审核:编制时间:二O一三年三月盖梁计算书一、结构形式考虑到大桥盖梁最大平面尺寸为 2.2m×14.5m,最大高度为2.5m,本计算书盖梁计算模型计算尺寸为2.2m×14.5m×2.5m。

盖梁模板采用钢板侧模及2cm厚竹胶板底模。

为保证3#墩至7#墩(墩柱最大高度为39.068m)等较高桥墩施工,盖梁底部支架从下到上分别为15cm径墩身穿心钢棒,顺桥向双支I56a工字钢纵梁,横桥向I18工字钢分配梁(间距30cm),10cm×10cm方木。

在实际计算中以右幅15#墩盖梁为例。

二、荷载布置1、上部结构恒重⑴盖梁混凝土:2.5m×2.6×103kg/m3=6.5×103kg/m2q1=65×103N/m2⑵2cm厚竹胶板:0.9×103kg/m3×0.02m=18kg/m2q2=180N/m2⑶I18工字钢分配梁:24.13kg/m q3=241.3N/m⑷I56a工字钢纵梁:106.27kg/m q4=1062.7N/m2、活荷载⑴施工荷载及人群荷载:q5=3.5kN/m2三、结构内力计算〈一〉I18分配梁内力计算计算跨径为l=2.32m(按简支计算,I56a工字钢顶板宽16cm),间距d1=0.3m。

〈1〉弯矩M:上部荷载q=(q1+q2+q5)×d1+q3+q5=(65000+180+3500)×0.3+241.3=20845.3N/m弯矩M=ql2/4=0.25×20845.3×2.322=28049.436N•m〈2〉对支点剪力Q:Qmax1=ql/2=20845.3×2.28/2=26515.26N内力计算:σ=M/W=28049.436/185.4=151.291MPa<[σ]=175MPaQmax/A=26515.26N/30.74cm2=8.626MPa<[τ]=73MPa满足。

盖梁计算书(斜交盖梁)

盖梁计算书(斜交盖梁)

斜交盖梁施工方案计算书一、计算说明盖梁计算按照最不利荷载原则进行,本工程斜交盖梁为43m3,计算时按照此荷载进行计算。

二、荷载1、盖梁自重盖梁方量:43m3,C30钢筋混凝土容重26KN/m3。

G1=43m3*26KN/m3=1118KN2、模板自重根据目前模板厂家的设计装配图进行计算。

模板每平米平均重量为90kg,斜交盖梁模板有76.88m2模板自重为:G2=6919.2kg*9.8N/kg=67.81KN。

3、1#工字钢自重根据本计算书第三节受力分析,1#工字钢选择的为12.6型,每根3m共34根(其中有32根主要承载间距为0.4m)理论重量为14.223kg/m(查表《材料力学》表4),截面面积为18.118cm2重量:3*34*14.223=1450.746kg重力:G3=1450.746*9.8=14.217KN4、2#工字钢自重根据本计算书第三节受力分析,2#工字钢选择的为40c型,每根15m共两根,间距为2.1m,理论重量80.158kg/m(查表《材料力学》表4),截面面积为102.112cm2。

重量:15*2*80.158=2404.74kg重力:G4=2404.74*9.8=23.566KN5、动载荷(1)、倾倒砼和振捣的冲击荷载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冲击荷载取0.8t/m2,(含振捣砼产生的荷载)即8KN/m2,取荷载分项系数r3=1.4。

(2)、施工机具及施工人员荷载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施工人员、施工料具运输、堆放荷载取0.25t/ m2,即2.5KN/m2,取荷载分项系数r3=1.4。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当永久荷载对结构产生的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γG=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γG=1.35。

当产生的效应对结构有利时,—般情况下取γG=1.0;当验算倾覆、滑移或漂浮时,取γG=0.9;对其余某些特殊情况,应按有关规范采用。

斜交桥盖梁横坡计算

斜交桥盖梁横坡计算

斜交桥盖梁横坡计算桥盖梁横坡计算是根据斜交桥的地理和工程条件,以及设计要求来进行的。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1.确定设计参数:首先,需要确定斜交桥的设计参数,包括桥梁的宽度、设计速度以及设计横向坡度。

2.确定设计方案:根据设计参数,确定合适的桥梁设计方案,包括桥梁的几何形状和纵断面。

3.进行地形测量:进行地形测量,获取斜交桥所在位置的地形数据,包括高程、坡度等信息。

4.设计桥面纵断面:根据地形数据和设计要求,设计桥盖梁的纵断面。

桥面纵断面应根据纵向坡度和横向坡度来设计。

横坡的设计可以根据道路设计规范中的标准值来确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

5.进行桥面横坡计算:根据设计方案和纵断面设计图,进行桥面横坡计算。

计算方法可以使用数学公式,也可以借助地形测量数据和工程软件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中关于桥面横坡的限制。

6.调整桥面横坡:根据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进行桥面横坡的调整。

如果计算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重新计算。

斜交桥盖梁横坡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桥面纵横坡度的控制、斜交桥的几何形状和纵断面、地形条件以及设计速度等。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可以使斜交桥在横向通行过程中保持稳定和舒适,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斜交桥盖梁横坡计算是桥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工程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需要借助现代化的计算工具和软件,以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在进行横坡计算时,还需要充分考虑施工条件、材料特性以及环境因素等。

只有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得出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的横坡计算结果。

盖梁计算书(斜交盖梁施工方案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斜交盖梁施工方案计算书)

斜交盖梁施工方案计算书一、计算说明盖梁计算按照最不利荷载原则进行,本工程斜交盖梁为43m3,计算时按照此荷载进行计算。

二、荷载1、盖梁自重盖梁方量:43m3,C30钢筋混凝土容重26KN/m3。

G1=43m3*26KN/m3=1118KN2、模板自重根据目前模板厂家的设计装配图进行计算。

模板每平米平均重量为90kg,斜交盖梁模板有76.88m2模板自重为:G2=6919.2kg*9.8N/kg=67.81KN。

3、1#工字钢自重根据本计算书第三节受力分析,1#工字钢选择的为12.6型,每根3m共34根(其中有32根主要承载间距为0.4m)理论重量为14.223kg/m(查表《材料力学》表4),截面面积为18.118cm2重量:3*34*14.223=1450.746kg重力:G3=1450.746*9.8=14.217KN4、2#工字钢自重根据本计算书第三节受力分析,2#工字钢选择的为40c型,每根15m共两根,间距为2.1m,理论重量80.158kg/m(查表《材料力学》表4),截面面积为102.112cm2。

重量:15*2*80.158=2404.74kg重力:G4=2404.74*9.8=23.566KN5、动载荷(1)、倾倒砼和振捣的冲击荷载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冲击荷载取0.8t/m2,(含振捣砼产生的荷载)即8KN/m2,取荷载分项系数r3=1.4。

(2)、施工机具及施工人员荷载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施工人员、施工料具运输、堆放荷载取0.25t/ m2,即2.5KN/m2,取荷载分项系数r3=1.4。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当永久荷载对结构产生的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γG=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γG=1.35。

当产生的效应对结构有利时,—般情况下取γG=1.0;当验算倾覆、滑移或漂浮时,取γG=0.9;对其余某些特殊情况,应按有关规范采用。

盖梁施工计算书

盖梁施工计算书

二、抱箍设计及支撑梁可靠性计算1、盖梁施工支撑方案盖梁采用抱箍法施工,利用抱箍握紧墩柱产生的磨擦力来承担盖粱自身重量和施工荷载。

抱箍连接处设牛腿,用于安装I36b工字钢作为支撑横梁,工字钢长度12m,工字钢内侧用钢丝绳拉紧,中心距1.47m;支撑横梁上设置长3m的[14槽钢作纵向分配梁,间距50cm,并采用U型螺栓与横梁固定;分配梁上铺钢模板作盖梁底模;侧模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内侧采用φ16mm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在外侧模和底模分配梁之间用花篮螺丝连接,以调节侧模的垂直度。

横向支撑梁及纵向分配梁应宽出在盖梁四周,用于作业平台搭设。

2、抱箍设计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板厚t=10mm)制成,抱箍内径1.3m,高50cm,采用10根M27高强螺栓连接。

抱箍紧箍在墩柱上产生摩擦力提供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是主要的支承受力结构。

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砼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5mm厚的橡胶垫。

抱箍连接连接法兰板设牛腿,用于安装I36b工字钢作为支撑横梁。

3、上部荷载计算盖梁砼自重:q1=(21.21m3+0.462m3+0.79m3)×26KN/m3=584.0KN盖梁模板重:q2=8.5t×9.8=83.4KN分配梁自重:q3=0.916t×9.8=9.0KN支撑横梁自重:q4=1.577t×9.8=15.5KN荷载总重:q’=q1+q2+q3+q4=584.0+83.4+9.0+15.5=691.9KN施工荷载:按荷载总重的5%计,q5=691.9×5%=34.6KN上部荷载总重:Q=q’+q5=691.9+34.6=726.5KN钢抱箍重:(3.14×1.3×0.5×0.010×7.85)×9.8=1.57KN,双柱抱箍总重3.14KN。

4、I36b工字钢受力检算(1)荷载计算支撑横梁受力简化成均布荷载计算,均布荷载简图如下:q=60.5KN/m施工荷载包括:钢筋混凝土重量,平台及盖梁模板自重,支撑梁及分配梁重,施工荷载等。

斜交桥盖梁横坡计算

斜交桥盖梁横坡计算

斜交桥盖梁横坡计算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关键,一般我们验算桥梁高程时,最关键的就是验算立柱顶高程和支座垫石顶高程,,而只要这个斜向横坡确定了,那两个部位的高程都十分容易得出。

这个问题的推导过程简单介绍如下:以中桩桩号处的盖梁顶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当有中央分割带的时候,坐标原点就是中央分割带边缘点了)X轴表示路线垂直左右方向,y轴表示前后方向,z轴表示上下方向,设f为斜交角(0<f<90),左角为负,右角为正(左角表盖梁轴线沿着路线方向向左转),路线横坡i横(非盖梁横坡,盖梁横坡用i斜表示)符号:中间高两边低i横就是负的,不论左右路线纵坡符号:沿路线升坡为正,降坡为负。

S:当盖梁在路线左边s为正1,盖梁在路线右边s为负1。

I斜:盖梁横坡假设盖梁在x轴上水平投影为a,那么盖梁实际在水平面投影长为(/2, *2Xtg(f)"2)"0. 5具体推导过程省略,盖梁横坡,高差/盖梁水平面投影长,结果为i斜,(i横Xa, i 纵XaXtg(F) Xs)/(a"2,『2Xtg(f) "2) "0. 5公式中d可以约掉,但是为了便于理解,我保留在公式里然后分析一下公式的组成部分:其中分母是盖梁在水平面的长,永远是正的。

分子是高差:分子的笫一项是由于路线横坡导致的高差,山于a为正,所以这一项正负号和路线横坡i横正负号一致,这一项很好理解。

分子的第二项是山于路线纵坡以及盖梁斜交导致的,我们主要看看它的正负号: 当路线为升坡,盖梁在路线左侧,且斜角为左角时,(则tg(f)是负的)此项应该是负数,而公式中S为正1,所以是负数无误。

当路线为升坡,盖梁在路线右侧,且斜角为左角时,此项应该是正数,而公式中S为负1,但tg(f)也是负的,所以是正数无误。

当路线为降坡,盖梁在路线左侧,且斜角为左角时,此项应该是正数,而公式是正数无误。

当路线为降坡,盖梁在路线右侧,且斜角为左角时,此项应该是负数,而公式中是负数无误。

斜交桥梁盖梁横坡计算公式

斜交桥梁盖梁横坡计算公式

斜交桥梁盖梁横坡计算公式引言。

斜交桥梁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结构形式,其盖梁横坡是斜交桥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盖梁横坡的设计和计算是斜交桥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对桥梁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斜交桥梁盖梁横坡计算公式,希望能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斜交桥梁盖梁横坡计算公式。

在斜交桥梁设计中,盖梁横坡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盖梁横坡的计算公式涉及到桥梁的跨度、荷载、材料强度等多个因素。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盖梁横坡计算公式。

1. 盖梁横坡的跨度计算公式。

盖梁横坡的跨度是指盖梁在桥梁上的横向跨度,是盖梁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盖梁横坡的跨度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L = K H。

其中,L为盖梁横坡的跨度,K为一个与桥梁结构特点相关的系数,H为桥梁的高度。

这个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桥梁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2. 盖梁横坡的荷载计算公式。

盖梁横坡的荷载是指盖梁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的荷载,是盖梁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盖梁横坡的荷载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Q = P L。

其中,Q为盖梁横坡的荷载,P为单位长度的荷载值,L为盖梁横坡的跨度。

这个公式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和荷载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盖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所需的荷载。

3. 盖梁横坡的材料强度计算公式。

盖梁横坡的材料强度是指盖梁所使用的材料的强度特性,是盖梁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盖梁横坡的材料强度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S = F / A。

其中,S为盖梁横坡的材料强度,F为材料的抗拉强度或抗压强度,A为盖梁横坡的截面积。

这个公式可以根据实际的材料特性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盖梁所使用的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

结论。

斜交桥梁盖梁横坡计算公式是斜交桥梁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桥梁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结合盖梁横坡的跨度、荷载、材料强度等因素,合理选择和调整计算公式,以确保盖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交盖梁施工方案计算书
一、计算说明
盖梁计算按照最不利荷载原则进行,本工程斜交盖梁为43m3,计算时按照此荷载进行计算。

二、荷载
1、盖梁自重
盖梁方量:43m3,C30钢筋混凝土容重26KN/m3。

G1=43m3*26KN/m3=1118KN
2、模板自重
根据目前模板厂家的设计装配图进行计算。

模板每平米平均重量为90kg,斜交盖梁模板有76.88m2
模板自重为:G2=6919.2kg*9.8N/kg=67.81KN。

3、1#工字钢自重
根据本计算书第三节受力分析,1#工字钢选择的为12.6型,每根3m共34根(其中有32根主要承载间距为0.4m)理论重量为14.223kg/m(查表《材料力学》表4),截面面积为18.118cm2
重量:3*34*14.223=1450.746kg
重力:G3=1450.746*9.8=14.217KN
4、2#工字钢自重
根据本计算书第三节受力分析,2#工字钢选择的为40c型,每根15m共两根,间距为2.1m,理论重量80.158kg/m(查表《材料力学》表4),截面面积为102.112cm2。

重量:15*2*80.158=2404.74kg
重力:G4=2404.74*9.8=23.566KN
5、动载荷
(1)、倾倒砼和振捣的冲击荷载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冲击荷载取0.8t/m2,(含振捣砼产生的荷载)即8KN/m2,取荷载分项系数r3=1.4。

(2)、施工机具及施工人员荷载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施工人员、施工料具运输、堆放荷载取0.25t/ m2,即2.5KN/m2,取荷载分项系数r3=1.4。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当永久荷载对结构产生的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γG=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γG=1.35。

当产生的效应对结构有利时,—般情况下取γG=1.0;当验算倾覆、滑移或漂浮时,取γG=0.9;对其余某些特殊情况,应按有关规范采用。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般情况下取γQ=1.4。

盖梁底面面积为2.1m*12.8m=26.9m2
冲击荷载:G5=8*26.9=215.2KN
施工人员及其他荷载:G6=2.5*26.9=67.25KN
6、荷载汇总
对于钢棒其受到的为上面所有的荷载F4。

F4=【(G1+G2+G3+G4)*1.2+(G5+G6)*1.4】/n
F4=【(1118+67.81+14.217+23.566)*1.2+(215.2+67.25)*1.4】/4
=465.936KN
三、受力分析
1、对1#工字钢进行受力分析
均布荷载的范围是2.1m ,一片盖梁上共有34根1#工字钢14,每根长度为3m 。

(1)、由公式q1 每根上的均布载荷=((盖梁自重+模板自重)*安全系数+动荷载*安全系数)/根数*长度]得到均布荷载:
q1=((1118+67.81)*1.2+(215.2+67.25)*1.4)/(34*2.1)=25.468KN/m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查表得到安全系数1.2及1.4,见前面第二节动荷载说明。

(2)、由公式Q1 =q1*L/2得到最大剪力
Q1---最大剪力
q1---单根均布荷载
L----单根长度
Q1=q1*2.1/2=25.468*2.1/2=26.741KN
(3)、由公式b I S F z Z S MAX max
,max =τ得最大剪应力:
查《材料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干光瑜、秦惠民编著 1999版)表4得到:
Iz/Szmax=0.108m ,b=0.005m
b I S Q z Z max
,1max =τ=26.741*103/0.108*0.005=49.520MPa<100MPa
满足要求
(4)、由公式821max
l q M =得到最大弯矩: 8
21max l q M ==26.741*2.12/8=14.741KN.m 2 12.6工字钢Wz 查表《材料力学》表4,得出77.5cm 3
Wz---抗弯模量
(5)、由Wz M max
max =σ得最大正应力:
Wz M max
max =σ=14.741*103/77.5*10-6=190.206MPa<215MPa (查
《钢结构设计规范》表3.4.1-1)
符合强度要求
(6)、由挠度公式EI
ql y 38454max =得最大挠度,式中E=2.1*1011Pa (弹性模量),I=488cm 4(惯性矩),查《材料力学》表4。

EI
ql y 38454max ==(5*26.741*103*2.14)/(384*2.1*1011*488*10-8) =6.608*10-3m
因为6.608*10-3/2.1<【f 】=2/400;【f 】许可挠度
所以挠度满足要求。

2、对2#工字钢进行受力分析
2#工字钢在盖梁底面积内可以看做是均布载荷;
(1)、由公式q2 每根上的均布载荷=((盖梁自重+模板自重+1#工字钢自重)*安全系数+动荷载*安全系数)/根数*长度]得到均布荷载:
q2=((1118+67.81+14.217)*1.2+(215.2+67.25)*1.4)/(2*15)=61.182KN/m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查表得到安全系数1.2及1.4,见前面第二节动荷载说明。

(2)、由公式Q2 =q2*a 得到最大剪力
Q2--最大剪力
Q2---单根均布荷载
a----外伸长度
Q2=q2*2.65=61.182*2.65=162.132KN
(3)、由公式b I S F z Z S MAX max
,max =τ得最大剪应力:
弯矩图剪力图
受力图a b a M2M3M2
查《材料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干光瑜、秦惠民编著 1999版)表4得到:
Iz/Szmax=0.332m ,b=0.0145m
b I S Q z Z max
,1max =τ=162.132*103/0.332*0.0145=33.679MPa<100M
Pa
满足要求
(4)、由公式8
21max l q M =,M=ql 2/2得到最大弯矩:a=2.65m,b=7.5m M2=qa 2/2=61.182*2.652/2=214.825 KN.m 2
M3= qb2/8-M2=61.182*7.52/8-214.825=215.361KN.m 2
因为M2<M3,所以M3为最大弯矩。

40c 工字钢Wz 查表《材料力学》表4,得出1190cm 3
Wz---抗弯模量
(5)、由Wz M max
max =σ得最大正应力:
Wz M max
max =σ=215.361*103/1190*10-6=180.976MPa<215MPa (查
《钢结构设计规范》表3.4.1-1)
符合强度要求
(6)、由挠度公式EI
ql y 38454max =得最大挠度,式中E=2.1*1011Pa (弹性模量),I=23900cm 4(惯性矩),查《材料力学》表4。

EI
ql y 38454max ==(5*61.182*103*7.54)/(384*2.1*1011*23900*10-8)
=0.05m
因为0.05/7.5<【f】=2/400;【f】许可挠度
所以挠度满足要求。

3、对钢棒进行受力分析
对于钢棒其受到的为上面所有的荷载。

(1)、对于钢棒其受到的为上面所有的荷载F4
F4=【(G1+G2+G3+G4)*1.2+(G5+G6)*1.4】/n
F4=【(1118+67.81+14.217+23.566)*1.2+(215.2+67.25)*1.4】/4
=465.936KN
(2)、本次材料所使用的Q235钢许可切应力为【τ】=115MPa(查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表3.4.1-1)
F4=465.936KN
Q4=F4
对于圆形截面τmax =A Q *34 A=τQ *34
=4*465.936*103/3*115*106=5.402*10-3m 2
A=2R π
R=1.311cm
所以钢棒选材为Q235(20型)的直径为4cm 的钢棒。

通过受力分析,钢棒主要受力为剪切应力,所以只需要满足切应力就能满足条件。

2#工字钢摆放位置为紧贴墩柱摆放固定。

综上,1#工字钢选择型号为12.6
2#工字钢选择型号为40c
钢棒选择型号为直径为10cm 的Q235(20型)钢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