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殖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79f63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5.png)
蛋鸡养殖技术一、蛋鸡养殖技术的概述蛋鸡养殖技术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蛋鸡进行养殖和管理,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经济效益。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安全、营养丰富的禽蛋需求的增加,蛋鸡养殖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和改进。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现代化的蛋鸡养殖技术。
二、合理选用品种1. 选用适应性强的品种在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品种时,应综合考虑其产蛋率、耐寒性、耐热性以及繁殖力等指标。
常见适应性强的品种有白羽母(白羽新城)等。
2. 选用高产优质品种高产优质品种是指在同等条件下能够提供更多优质禽蛋的品种。
通过选择这些品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内禽蛋产量,并增加经济效益。
三、科学管理环境1. 温度管理温度是影响蛋鸡产蛋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蛋鸡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合理调节鸡舍内温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2. 光照管理光照是影响蛋鸡产蛋率和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
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可以调节蛋鸡内分泌系统,促进其产蛋。
3. 通风管理通风是保持良好空气质量和控制温湿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定期清洁和消毒鸡舍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并提高蛋鸡养殖效益。
四、科学合理的喂养管理1. 饲料配方根据不同阶段和需求,科学配制适宜的日粮配方可以提高禽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并提高产蛋率。
2. 饲喂方式合理选择适宜的自由饮水设备、自动喂料设备等可以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饲养效率。
3. 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保证蛋鸡的生长发育和行为需求,减少蛋鸡之间的竞争和压力,提高产蛋率。
五、疾病防控1.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消毒、定期检查和疫苗接种等措施,提前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2.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蛋鸡出现异常情况或患上某种疾病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对患者进行隔离管理,以避免传染。
3. 定期检测定期对蛋鸡进行常规体检和肠道菌群检测等工作,及时了解其健康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蛋鸡的饲养技术
![蛋鸡的饲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2c142e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b.png)
蛋鸡的饲养技术蛋鸡如何养殖?这是养殖人员都想要问的。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鸡的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蛋鸡的饲养技术一.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要点开产前数周是母鸡从生长期进入产蛋期的过渡阶段。
此阶段不仅要进行转群上笼、选留淘汰、免疫接种、饲料更换和增加光照等一系列工作,给鸡造成极大应激,而且这段时间母鸡生理变化剧烈,敏感,适应力较弱,抗病力较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影响产蛋性能。
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1.做好转群上笼的准备工作鸡舍和设备对产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有较大影响。
转群上笼前要检修鸡舍及设备,认真检查喂料系统、饮水系统、供电照明系统、通风换气系统、排水系统和笼具、笼架等设备,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对鸡舍和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其步骤是清扫干净鸡舍地面、屋顶、墙壁上的粪便、灰尘和设备上的污物,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鸡舍和设备,待干后喷洒消毒药液进行消毒,同时也要对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
另外,要准备好所需的用具、药品、器械、记录表格和饲料,安排好饲喂人员。
2.转群上笼(1)入笼日龄。
现代高产杂交配套蛋鸡一般在17周左右见蛋,因此必须在16~17周龄前上笼,让新母鸡在开产前有一段时间熟悉和适应环境,形成和睦的群序,并有充足时间进行免疫接种和其他工作。
如果上笼过晚,会推迟开产时间,影响产蛋率上升;已开产的母鸡由于受到转群等强烈应激也可能停产,甚至有的鸡会造成卵黄性腹膜炎,增加死淘数。
(2)选留淘汰。
现代高产杂交配套鸡,要求生长发育良好,均匀整齐。
如果参差不齐会严重影响生产性能。
入笼时要按品种要求剔除体型过小、瘦弱鸡和无饲养价值的残鸡,选留精神活泼、体质健壮、体重适宜的优质鸡。
(3)分类入笼。
即使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良好,由于遗传和饲养管理等因素,鸡群中仍会有一些较小鸡和较大鸡,如果都淘汰掉,势必增加成本,蛋鸡舍内笼位不能充分利用,所以上笼时把较小的和较大的鸡留下来,分别装在不同的笼内,采取特殊措施加强管理,促使其均匀整齐。
蛋鸡养殖技术大全
![蛋鸡养殖技术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ac067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0.png)
蛋鸡养殖技术大全引言蛋鸡养殖是农业中一项重要的养殖业务之一。
随着对蛋类需求的增加,蛋鸡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介绍蛋鸡养殖的各个方面,包括选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内容。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蛋鸡养殖者有所帮助。
选种蛋鸡的品种选择直接影响着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常见的蛋鸡品种有白羽肉鸡、褐逆两用鸡、岩鹅和波尔森鸡等。
白羽肉鸡白羽肉鸡是一种既适合肉用又适合蛋用的品种,其鸡肉产量高、肉质鲜嫩口感好。
此外,白羽肉鸡的蛋白质含量也较高,适合蛋鸡养殖者选择。
褐逆两用鸡褐逆两用鸡是一种优秀的农家杂交品种,具有优良的肉用和蛋用性能。
它的饲料转化率高,鸡肉质地鲜美,独特的毛色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岩鹅岩鹅是一种体型较大、产蛋量高的鸟类品种。
岩鹅的产蛋率可以达到80%以上,蛋黄呈橙红色,口感鲜美,适合用于蛋制品加工。
波尔森鸡波尔森鸡是一种外观优美、性情温顺的蛋鸡品种。
它的蛋壳色泽鲜艳,鸡蛋品质优良,适合用于蛋类市场销售。
饲养管理蛋鸡的饲养管理对于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饲养管理要点:饲料供应合理的饲料供应是蛋鸡养殖的基础。
饲料应该具备全面的营养成分,并根据蛋鸡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合理搭配。
同时,饲料的储存和喂食要注意卫生,以避免青霉素和霉菌污染。
饮水管理蛋鸡需要充足且清洁的饮水。
饮水设备应该定期清洗,保持清洁无污染。
同时,要保证蛋鸡随时有充足的饮水供应,以维持其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健康状态。
环境控制蛋鸡对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
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
饲养场应该经常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病原菌传播。
疾病防控蛋鸡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控非常重要。
养殖者应该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和排虫工作,以预防和控制常见的蛋鸡疾病。
同时,定期检查蛋鸡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体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蛋鸡。
高效养殖技术为了提高蛋鸡的生产效益,养殖者可以采用一些高效养殖技术:光照管理蛋鸡对光的需求很高,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蛋鸡的生长和产蛋。
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
![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8997b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8.png)
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蛋鸡养殖是农业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关系到鸡农的经济收益和鸡蛋供应的稳定性。
蛋鸡养殖技术和管理是实现高产蛋的关键,本文将就蛋鸡养殖技术和管理进行探讨。
一、选择合适的蛋鸡品种选择适合的蛋鸡品种是蛋鸡养殖成功的第一步。
常见的蛋鸡品种包括白羽肉鸡、褐羽肉鸡、柯布鸡等。
选择品种时应考虑其蛋产量、抗病能力、适应性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同时,鸡农要与养殖专家和兽医进行沟通,了解本地区对不同品种的需求,以选择适宜品种。
二、提供合适的饲养环境合适的饲养环境对蛋鸡的生长和产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离工厂、市场和村镇近方便筹集饲料和销售蛋。
其次,要做好鸡舍设计和建设,确保通风、隔离和温度的合理控制。
鸡舍内要保持干燥、清洁和卫生,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此外,饲养设备如饮水器、喂饲器等也要符合规格,方便饲养管理。
三、科学的饲料供给与营养管理蛋鸡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其产蛋量和蛋质量。
饲料要根据蛋鸡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制定,包括起始期、成长期和产蛋期。
饲料中应包含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同时,要定期配制饲料,并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卫生。
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疾病是蛋鸡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对蛋鸡的生长和产蛋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首先,要定期请兽医进行检查和疫苗接种,确保蛋鸡的健康。
其次,要加强饲养环境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同时,要定期监测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行为习惯,及时发现疾病问题并采取措施处理。
五、合理的管理和操作蛋鸡的管理和操作对养殖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要合理安排饲喂和饮水时间,控制饲料和水的供给量,避免浪费和过度。
同时,要定期清理鸡舍,更换垫料;注意保持鸡舍内外的清洁,防止蛋壳污染。
此外,要定期进行鸡群的分类和补群,保持鸡群的稳定性和适宜密度。
六、数据分析和记录养殖行业是一个数据驱动的行业,通过数据分析和记录可以更好地优化管理和决策。
蛋鸡的养殖
![蛋鸡的养殖](https://img.taocdn.com/s3/m/07fb03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c.png)
蛋鸡的养殖简介蛋鸡的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蛋鸡的养殖不仅可以提供新鲜的鸡蛋,还可以获取蛋制品和鸡肉。
本文将介绍蛋鸡养殖的基本知识、饲养管理和产蛋技术。
1. 蛋鸡的品种选择选择适合的蛋鸡品种是蛋鸡养殖的第一步。
常见的蛋鸡品种包括白羽毛、丹麦蛋鸡和巴克蛋鸡等。
在选择品种时,需要考虑鸡蛋的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因素。
2. 场地选择与规划蛋鸡养殖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规划布局。
场地应远离污染源和噪音,并具备良好的日照条件。
在规划时,需考虑准备鸡舍、鸡笼、喂食器和饮水器等设施。
3. 饲养管理3.1 饲养环境控制蛋鸡的饲养环境控制对于蛋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是关键的环境控制措施。
可以通过设备如加温器和通风设备来实现对饲养环境的控制。
3.2 饲料管理蛋鸡的合理饲料管理能够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饲料需要有足够的营养价值,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饲料的配给和投喂要按照科学的饲养标准进行,保证鸡的营养需求。
3.3 疾病防控蛋鸡的疾病防控是保持鸡群健康的关键。
定期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注意饮水和饲料的卫生,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4. 产蛋技术4.1 蛋鸡的产蛋周期蛋鸡的产蛋周期一般为12-14个月,其中头3-5个月为最高产蛋期。
产蛋周期的管理是提高鸡群产蛋率的关键。
4.2 产蛋期的管理在蛋鸡产蛋期,需要注意提供充足的饲料和饮水,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
定期检查蛋鸡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3 蛋的采集和贮存蛋鸡产蛋后,需要及时采集蛋,并进行清洗和贮存。
要注意蛋的保存温度和湿度,避免蛋的质量下降。
5. 总结蛋鸡的养殖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具备合理的场地布局和设施。
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饲养环境控制、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控等。
同时,还要掌握蛋的产蛋周期、产蛋期的管理和蛋的采集和贮存技术。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产蛋技术,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蛋的质量,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蛋鸡的养殖技术
![蛋鸡的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208ef0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a.png)
蛋鸡的养殖技术蛋鸡是我养鸡业一种主要的养殖方向,我国每年的鸡蛋消耗量是非常大的。
蛋鸡主要的饲养方向是提高产蛋率及鸡蛋的质量,对肉质没有太大的要求。
蛋鸡的养殖与普通肉鸡的养殖还是有做差异的。
那么蛋鸡具体该怎么去养殖呢?下面专业人士就为大家带来了蛋鸡的养殖技术,一起来看看吧!1、养殖区域蛋鸡的养殖场地要建立在远离城区、交通要道及各个工厂等,防止过于吵闹、污染影响蛋鸡的生长。
最好是建立在深山中,其空气质量好,可进行无公害的绿色养殖。
鸡舍要设立运动场、休息室及育雏室等。
根据养殖规模控制好面积,要对养殖场周围进行消毒工作,防止病菌感染,导致蛋鸡感染疾病。
蛋鸡的养殖环境对其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环境不适的话,轻则降低蛋鸡的产蛋率,重则会导致蛋鸡死亡。
2、育雏期管理百度文库要根据养殖地区的不同控制好引种的时间,在育雏室要准备好水槽、食槽等,对其进行高温消毒。
育雏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养殖密度,不宜养殖过密,防止部分雏鸡进食不足,影响其正常生长。
并且要做好通风工作,提高鸡舍内的空气质量。
在通风的同时,还要注意控制好鸡舍内的温度,在引种的第一个星期内,其温度要控制在34度左右,然后每过7天降低1-2度,一直降低维持至20度左右。
3、青年鸡管理与育雏期一样,首先百度文库要准备好青年鸡的鸡舍,每个鸡笼饲养只数不得超过10只,且同样要准备好生活用具,进行消毒。
转群时间不宜选择在阴雨天,防止蛋鸡无法及时适应环境。
在转群后3天左右进行饲喂工作,当蛋鸡逐渐适应环境后。
让蛋鸡自由进食,适当运动,每天饲喂两次饲料。
最好是训练鸡当听到特定声音的时候回来进食,增强蛋鸡的生长能力。
4、产蛋期管理当蛋鸡进入产蛋期之后,要及时打开鸡蛋容器,然后在底部放入适量的软纸,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换。
在固定位置放入饲料,每天两次。
并且要定时捡蛋,在刚进入产蛋期的时候,要让蛋鸡形成定点产蛋的习惯。
还要查看鸡舍内是否有外产的蛋,及时收回,防止破损。
每天要定时清洗消毒水食槽,减少鸡舍病原体基数。
蛋鸡养殖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fb022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5.png)
蛋鸡养殖技术蛋鸡养殖是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蛋类产品。
合理的养殖技术可以提高鸡的产蛋率和产蛋质量,从而使养殖户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蛋鸡养殖的技术要点,以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
1. 品种选择蛋鸡品种的选择对于养殖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蛋鸡品种包括褐壳蛋鸡、白壳蛋鸡等。
在选择品种时,需要考虑鸡的产蛋量、抗病性、蛋壳质量等因素。
一般而言,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品种。
2.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养殖户应选择优质的饲料,并按照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制定科学的饲喂方案。
饲料中应包含适宜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同时,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饲料霉变或受到污染。
3. 环境管理良好的环境管理是保证蛋鸡养殖效益的重要保障。
养殖场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应符合蛋鸡的生活需求。
养殖场内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鸡只的感染。
另外,合理的光照管理也对蛋鸡的产蛋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养殖户可根据鸡的需求合理设置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4. 疾病防控健康的鸡只是保证产蛋率的关键。
养殖户应重视疫病的防控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常规的防疫措施。
同时,定期检查鸡只的健康状况,并对出现异常情况的鸡只进行隔离和治疗,以避免疾病的扩散。
5. 日常管理蛋鸡的日常管理对于养殖效益也非常重要。
养殖户应定期检查鸡舍的设施状况,并进行维护和修复。
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保持鸡舍的干净整洁。
此外,对于鸡只的饮水、饲料供应等也需要注意,确保鸡只能得到充足的饮水和饲料。
综上所述,蛋鸡养殖技术包含了品种选择、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防控和日常管理等方面。
养殖户应综合考虑这些技术要点,并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制定适合的养殖计划。
只有科学、规范地进行养殖管理,才能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养殖效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蛋鸡的养殖技术
![蛋鸡的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63c74d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d.png)
蛋鸡的养殖技术蛋鸡的养殖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行业,为了能够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健康度,养殖者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技术。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些蛋鸡的养殖技术。
1. 饲料管理:蛋鸡的饲料是影响产蛋率和鸡只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养殖者需要根据蛋鸡的年龄和生理需求,合理选择饲料,并根据饲养周期进行科学配比。
此外,饲养者还需要定期检查饲料质量,确保其满足蛋鸡生长所需的营养要求。
2. 环境管理:蛋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合理的环境管理对于提高蛋鸡的产蛋率至关重要。
养殖者需要确保鸡舍通风良好,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此外,定期清理鸡舍,消毒防疫也是必不可少的环境管理措施。
3. 疾病预防:蛋鸡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侵袭,因此疾病的预防是养殖者们重要的任务之一。
养殖者需要定期给蛋鸡接种疫苗,确保它们获得足够的免疫力。
此外,定期体检和隔离也是有效预防疾病传播的措施。
4. 光照管理:光照是影响蛋鸡产蛋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合理的光照管理可以促进蛋鸡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蛋数量和质量。
养殖者可以利用人工光源,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使蛋鸡保持一个适宜的光照环境。
5. 繁殖管理:蛋鸡的繁殖是保持种群增长和产蛋量的关键。
养殖者需要选择优质的种鸡,并合理进行配种。
此外,科学的孵化和育雏管理也是确保蛋鸡繁殖成功的重要环节。
6. 健康监测:养殖者需要时刻关注蛋鸡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和观察。
一旦发现蛋鸡有异常表现,如食欲不振、羽毛无光泽等,养殖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保健措施,以保证蛋鸡的健康和产蛋率。
7. 精细化管理:随着科技的进步,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蛋鸡养殖的新趋势。
借助智能化设备和数据分析技术,养殖者可以实时监测鸡群的生长情况、产蛋率等重要指标,并进行精确调控,以提高养殖效益。
总结:蛋鸡的养殖技术涉及到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预防、光照管理、繁殖管理、健康监测和精细化管理等多个方面。
养殖者需要具备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学习和探索,以确保蛋鸡的健康和产蛋率稳定增长。
蛋鸡养殖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2b4d60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2.png)
蛋鸡养殖技术蛋鸡养殖技术是近年来农业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人们对优质蛋类的需求日益增长,蛋鸡养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蛋鸡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并探讨如何提高蛋鸡产蛋率和养殖效益。
一、蛋鸡养殖的基本知识1. 蛋鸡的品种选择蛋鸡的品种选择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常见的蛋鸡品种包括白羽肉鸡、褐羽肉鸡和蛋鸡。
其中蛋鸡的产蛋量较高,因此在蛋鸡养殖中更受欢迎。
2. 场地选择和舍鸡建设选择合适的场地和建设舍鸡是蛋鸡养殖的第一步。
场地应选择在通风、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远离工业污染源。
舍鸡的建设要考虑保温、防蚊蝇、防风等因素,并配备适当的饮水设施和饲料器。
3. 饲料配制与管理蛋鸡的饲料配制和管理对产蛋率和养殖效益有重要影响。
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应均衡,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合理的饲喂量和饲喂时间也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二、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技术1. 疾病预防与控制蛋鸡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至关重要。
定期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加强卫生管理,做好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环境和卫生条件,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2. 合理的光照管理蛋鸡对光照的需求量较大,合理的光照管理可以促进蛋鸡的产蛋率。
在早晨和傍晚提供适当的阳光照射,保持鸡舍的明亮度,并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有利于蛋鸡的产蛋。
3. 合理的温度管理蛋鸡适宜生活的温度范围在20℃-25℃之间。
在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保持鸡舍的温暖。
在夏季,要做好通风降温,保持环境的适宜温度。
合理的温度管理有利于蛋鸡的生长和产蛋。
4. 适宜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饲养鸡只数量。
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养殖效益,但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增加蛋鸡之间的竞争和压力,影响产蛋率。
因此需要根据舍鸡的大小和布局合理确定饲养密度。
三、蛋鸡养殖效益的提高1. 降低饲养成本蛋鸡养殖的成本主要包括饲料成本、养殖设备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等。
通过优化饲料配制和管理,选择性价比较好的养殖设备,并合理安排劳动力,可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蛋鸡养殖方法,蛋鸡的肉质如何
![蛋鸡养殖方法,蛋鸡的肉质如何](https://img.taocdn.com/s3/m/a77d830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8.png)
蛋鸡养殖方法,蛋鸡的肉质如何1、生活环境:在夏季要做好鸡舍得防暑和降温,在冬季要做好鸡舍的防寒和保温工作。
2、饲喂管理:料槽的高度、深度和长度要适合鸡采食,鸡的断喙要及时。
3、饲养管理:要将发育不好的鸡淘汰,比如过小、过瘦、过肥、生病或者精神状态不好的鸡。
4、疾病预防:养殖场地要有合适的卫生防疫程序,使用时的卫生防疫程序要科学。
一、蛋鸡养殖方法1、生活环境蛋鸡要有适当的生活环境,蛋鸡在不同的季节要有对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夏季时的温度和湿度比较高,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使鸡舍内部有良好的通风和干燥的环境,要及时给鸡提供饮水和饲料,饮水要保证干净卫生,饲料中要适当增加青菜。
冬季时的温度比较低,要做好鸡舍的防寒保温和光照工作,鸡舍的温度尽量高于13°C,要尽量提供温水,不要给鸡喝冰水和冷水。
2、饲喂管理(1)要根据产蛋鸡的周龄和笼养密度对饲料槽进行安装和调换,要有适合的高度、深度和长度。
饲料在添加到料槽时的用量不能超过料槽深度的三分之一。
饲喂要有适合的频率,每次的用量要少,每天的次数要多,使料槽内的剩食减少,饲料日喂量要根据产蛋率确定。
(2)要及时给鸡进行断喙,断喙的时间一般在雏鸡的7-9日龄,断喙不良的要在15周龄的时候进行修喙。
3、饲养管理(1)对于不产蛋和产蛋性能较差的鸡要及时淘汰,鸡在育成结束转入产蛋舍的时期要淘汰一次。
对于发育不好、过小、过瘦、过肥、生病和精神状态不好的鸡要及时淘汰。
在鸡的产蛋过程中,要将抱窝鸡、病鸡、伤残鸡和停产鸡及时淘汰。
在鸡的产蛋后期,要将停产鸡,凡冠髯、脸苍白和冠萎缩的母鸡及时淘汰。
(2)光照程序或光照强度要符合鸡的生长,做好鸡舍的通风工作,做好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保证鸡舍的供水。
4、疾病预防要使死鸡减少,并杜绝疫情的发生。
养殖场地的卫生防疫程序要科学,要能够控制鸡的疾病的发生,疫苗的注射要根据鸡日龄的不同去选择。
要使鸡舍环境干净卫生,做好消毒和灭鼠工作,控制人员进出的数量。
家养下蛋鸡的养殖方法
![家养下蛋鸡的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e829d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1.png)
家养下蛋鸡的养殖方法
1、场地:养殖蛋鸡的鸡舍需健在通风、光照良好、安静的环境中,养之前需将鸡舍消毒。
2、雏鸡:需选择健康、无病害、羽毛丰满、行动灵敏、无疫病的雏鸡。
3、养殖:将雏鸡放在鸡舍中,将温度维持在33~35℃之间,养殖密度不宜过高,雏鸡需每天喂食1~2次,食槽也需每天清理一次。
蛋鸡的介绍
蛋鸡是指饲养起来专门生蛋以供应蛋只的鸡,跟肉用鸡不同,人们饲养蛋鸡的主要课题是提高鸡蛋质量和保持或提高产蛋量,而并非提高鸡肉品质,养殖蛋鸡应该选择体质健壮,抗病力强,觅食力强,蛋质好,产蛋率高,而且粗饲,适应当地环境的本地鸡。
冬季除了保证蛋鸡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外,还要注意补充多维素,适当增加切碎的胡萝卜和青料,晚上饲喂时间可适当延迟。
要少喂勤添,保证产蛋鸡有足够的营养。
蛋鸡的养殖技术和鸡病防治
![蛋鸡的养殖技术和鸡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cfc1d6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5.png)
蛋鸡的养殖技术和鸡病防治蛋鸡的养殖方式较多,散养笼养都可,在蛋鸡的养殖中,饲养好坏对鸡场的养殖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来看蛋鸡的养殖技术和鸡病防治。
蛋鸡养殖技术1、使用蛋鸡笼养鸡密度要适当饲养密度是指每只鸡占多少平方屋米的笼底面积。
在一定的鸡舍地面上,饲养密度愈大,养的鸡数也愈多,但密度过大,则鸡舍空气不良,鸡的活动与饮食等都不便,生长速度一与产蛋率均下降,结果弊多利少,因此,即使高密度饲养,密度也要适当,不可过密、2、使用蛋鸡笼养鸡要放置足够的饲槽与水槽在大群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必领保持每只鸡有适当的饲槽与水槽的长度,并且将这些饲槽与水槽尽可能均匀地放置在鸡舍的各个部位。
这样,鸡群密度虽高,但每只鸡都能有一定的位置并能就近采食饮水,保证料水不缺,因而不致使其生产性能受到影响。
3、使用蛋鸡笼养鸡要加强通风蛋鸡笼多层饲养属于高密度的饲养模式,所以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鸡多所以呼吸量大,舍内相对湿度、有害气体的浓度也容易上升,在气温高的季节,舍温也易于升高,为使舍内仍能保持良好的空气状况,须安装或添置通风设备,以加大通风里,不断地换入足够的新鲜空气。
4、雏鸡阶段做好断喙工作大群高密度饲养,很容易引起互琢。
为了防止发生啄羽、啄肛,减少鸡的死亡,避免鸡挑剔饲料造成浪费等,一般常在6-10日龄时,将鸡喙上下一起切去1/3-1/2。
5、控制好鸡舍的光照强度当饲养密度大而光照又很强时,易于引起鸡的烦躁不宁,即使断喙后仍会发生啄肛等现象,密闭式鸡舍,生长鸡群照度宜在5-10勒克司,产蛋鸡群在10勒克司。
普通鸡舍如光线很强,发生啄肛时,在保证适当通风的条件下,要尽可能把鸡舍遮暗一些。
蛋鸡养殖不能忽视的要点1、不能看价选鸡苗首选防疫、管理正规,并能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兽医卫生许可证、引种证明的规模化厂家,且要保证商品鸡苗父母代种苗来自大型规模化原种场,切勿因图便宜而导致血本无回。
2、不能看行情养鸡蛋价高就多养,低就不养或少养。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6d72f0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8.png)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蛋鸡主要是用于生产鸡蛋用的,那么百度文库就需要选择产蛋率高的、产蛋大的、生长迅速的、成熟早的蛋鸡品种。
蛋鸡的养殖和肉鸡的养殖管理是有一定的差别的,那么蛋鸡要如何进行养殖管理呢?下面百度文库就来看看蛋鸡饲养的管理技术介绍吧。
1、育雏期管理采购回来的雏鸡百度文库需要经过消毒之后再放入养殖场中,养殖场在养殖之前就需要进行全面的消毒管理。
其次就是要搞好养殖场的卫生,保持养殖环境干净整洁。
百度文库每天都要提供充足的饮用水,这时的饮用水以红糖水或葡萄糖水为主。
根据雏鸡的强弱情况进行初步的分群,这样可以科学的进行饲喂,提高育雏成活率。
还有就是育雏阶段的蛋鸡,它们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这期间养殖室内的温度最好是控制在三十到三十五度之间,然后每隔一周温度降低两度。
而养殖场的湿度在育雏初期控制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后期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五到六十五之间。
最后就是根据雏鸡的日龄,合理的控制光照时长,一到三日龄光照时长为二十三时、四日到半个月时长为十八,之后慢慢恢复正常。
2、育成期管理育成期的卫生管理工作是要正常进行的,这是每个生长阶段中都必须的一项日常管理工作。
等到雏鸡生长到七周到二十周的这段时间则为育成期,百度文库首先要做好转群工作,要将病、弱、残鸡挑选出来,然后再进行转群,同时在转群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应激反应。
其次就是要控制蛋鸡的体重,限制蛋鸡的采食量,减少脂肪的积蓄,这样才能提高蛋鸡的品质。
还有就是要注意养殖的密度管理和光照控制,蛋鸡光照时长最多不超过十六个小时。
最后就是要严格按照免疫流程进行,防止鸡瘟或其他病虫害的发生。
3、产蛋期管理蛋鸡产蛋期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握好换料的时间,及时的进行换料,补充营养。
其次就是合理的控制光照时长和光照强度,一般是十六个小时,强度比育成期强一倍,这样可以起到刺激生产的作用。
最后就是它在产蛋期的管理,百度文库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产期、高峰期、产蛋后期。
养蛋鸡的方法和技术
![养蛋鸡的方法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6fa342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b.png)
养蛋鸡的方法和技术
1 养蛋鸡的基本技能
养蛋鸡是一种农业技术,要想养成优质的蛋鸡,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
包括繁殖、饲养、病防治以及管理等。
首先,要能够正确地识别蛋鸡的性别,购置比较性价比较高的蛋鸡。
而且,要有足够的空间来配置繁殖和养殖的设施,以及提供充足的安全环境、防护鸡窝等。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饲养技术,给蛋鸡提供标准的饲料,以及合理的饮水量,可以使蛋鸡保持健康,以达到良好的生长和产蛋效果。
再次,明确蛋鸡的病害种类,熟知各种病害的症状和如何进行治疗,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鸡群发生疾病,为蛋鸡提供良好的身体状况。
最后,要能够恰当地管理鸡舍,保证蛋鸡的环境卫生,做好定期的清洁工作,以及建立合理的考勤机制,及时发现鸡群出现的异常情况。
总之,如何把握良好的技术,养育优质的蛋鸡,对于蛋鸡养殖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了解蛋鸡的特性,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最终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
蛋鸡养殖技术资料大全
![蛋鸡养殖技术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92c9f1d5acfa1c7aa00ccc0.png)
蛋鸡养殖技术大全蛋鸡,指饲养起来专门生蛋以供应蛋只的鸡。
鸡蛋是饲养蛋鸡的主要收入来源。
跟肉用鸡不同,人们饲养蛋鸡的主要课题是提高鸡蛋质量和保持或提高产蛋量,而并非提高鸡肉品质。
《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蛋鸡养殖技术大全(套装)》(4片/套)蛋鸡从出壳到淘汰大约需要饲养72周,故有蛋鸡饲养500天之说。
根据蛋鸡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可将蛋鸡饲养划分为不问的几个饲养管理阶段。
要想使蛋鸡的高产性能充分发挥,以获取最佳的饲养效益,除品种因素外关键在于熟悉并掌握蛋鸡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和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阶段划分产蛋鸡总体上可分为育雏、育成和产蛋三大阶段1.育雏阶段现代蛋鸡饲养多倾向将0~8周龄视为育雏阶段。
有试验表明8周育雏比6周育雏更有利于后备蛋鸡的培育和产蛋潜能的发挥。
2.育成阶段是指育雏完成后到开产前,即9~20周龄。
育成阶段又可细分为育成前期9~12周龄,合成后期13~18周龄,产蛋前过渡期19~20周龄三部分。
3.产蛋阶段指由5%产蛋率到淘汰。
一般从21周龄到72周龄左右。
产蛋阶段又可细分为产蛋前期21~42周龄,产蛋中期43~60周龄,产蛋后期61周龄至淘汰(72周龄左右)三部分二、不同阶段的饲、管技术要点1.0~8周龄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1)认真做好育雏前各项准备工作:进雏前必须行汁划地留有足够的时间,做好育雏舍的清扫、冲刷、熏蒸消毒、供温保暖,备好饲料及常用药品、器具。
(2)提供适合于雏鸡生长发育的舍内环境:育雏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对舍内环境温度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换句话说,舍内环境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要素。
一般要求 1周龄内舍温昼夜保持在34~36℃,以后每周下降2℃,直到22~24℃维持恒定。
舍内相对湿度以2周龄内保持在65%~70%、3周龄起逐渐降为55%~60%为宜。
(3)饮水与开食:雏鸡进舍后先给水,间隔2~3小时后再给料。
1周龄内饮水中添加5%葡萄糖+电解多维或速补、开食补盐等,其功能主要是保健、抗应激并有利于胎粪排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养殖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
蛋鸡是指专门用于产蛋的鸡种,是养殖业中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随着人们对营养均衡的需求增加,蛋鸡养殖行业发展迅速。
本文将详细介绍蛋鸡养殖技术,包括饲养管理、饲料配制、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一、饲养管理
1. 建立适宜的鸡舍:鸡舍应保持干燥通风、卫生无尘、温度适宜,以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合理的鸡舍设计应包括鸡舍大小、合理布局、通风设备、合理排粪系统等。
2. 合理的饲料供应:根据蛋鸡生长发育的需求和蛋鸡饲养周期的不同,制定合理的饲料供应计划。
注意饲料的品质和卫生,确保蛋鸡获得充足的营养。
3. 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定期对鸡舍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卫生无臭味,防止疾病的传播。
4. 规律的光照管理:适当的光照时间对蛋鸡的产蛋率有重要影响。
在日照不足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二、饲料配制
1. 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合理配置饲料:根据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起始期、生长期和产蛋期),科学配制合理的饲料,满足鸡的营养需求。
2. 合理增减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不同生长阶段的蛋鸡对蛋白质和能量的需求也不同,应根据需要增减饲料中
的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以满足鸡的生长发育需求。
3. 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饲料配制过程中,适量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和产蛋率。
三、疾病防控
1.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蛋鸡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常见的鸡病。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鸡舍清洁卫生,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建立合理的排粪系统,及时清除鸡舍内的异物和粪便。
3. 注意饮水卫生:饮水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避免水源受到污染,防止细菌和病毒通过饮水传播。
4. 早发现、早治疗:及时观察蛋鸡的行为和食欲,发现异常情况及早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
总结
蛋鸡养殖技术的全面掌握对于提高产蛋率、保证鸡舍卫生和促进蛋鸡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饲养管理、饲料配制和疾病防控是蛋鸡养殖的三大关键技术。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每个阶段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计划,确保蛋鸡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和营养,从而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