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比例的应用》为全日制聋校数学第十五册第一单元的第三部分内容,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从构建上更注重学生技能的养成和知识的运用。
把通过三个相关联的量求第四个量的运算,用方程的方法呈现为比例的形式,这样从视觉上更附和了聋生的认识特点,同时也把复杂的等量关系更清晰的更简单的体现在比例的内容里。
让学生轻松的理解比例就是在等号两边表示两组相等的比。
这样的方法也是比例应用题的一大特点。
同时更有助于学生从理论知识到技能操作的转变,使新课程理念融入于特教课堂。
二、教学方法情趣导入法、总结法、问题导入法及指导法。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应用题中比例的意义,并根据比例的性质解决应用问题。
2、能力目标:①通过对应用题中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分析并确定数量关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求解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自主探索的求知欲。
4、缺陷补偿: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积累语言发展思维。
重点:利用比例的意义确定等量关系。
难点:数量间的运算关系。
四、教学流程:1、兴趣入题“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毕业后未来的生活呢?现在我请大家为自己的将来设想一下,你准备做什么呢?”。
2、初探新知出示根据学生的理想加工的题例。
董健昕同学经营一服装店,卖3件衣服可以盈利150元,按这样的收入计算,每月卖出80件可以盈利多少元?让学生运用“三步”解题法,分析问题。
1看已知条件包括:3件、盈利150元、80件求知条件:盈利多少元?2找从名数看包括四种数量:件数、盈利总额、件数、盈利总额。
且四种数量是两两重复的。
确定数量关系:总额与件数间的关系是除法,进一步确定比例关系,总额:件数=总额:件数。
等号左边的总额为150元,件数为3件,等号的右边总额为?,件数为80件。
3解解:设盈利?元。
150:3=?:80 3?=150×80?=150×80÷3?=4000答:可以盈利4000元。
4-12比例的整理和复习(导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4-12比例的整理和复习(导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引言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的学习进入尾声,同学们已经接触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其中比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比例的概念和运用,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同学们对4-12比例部分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加深对比例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例的基本概念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在比例中,有四个数,分别是第一比例项、第二比例项、第三比例项和第四比例项。
其中,第一比例项和第二比例项构成第一个比,第三比例项和第四比例项构成第二个比。
如果两个比相等,我们就说它们成比例。
比例的性质比例具有一些基本的性质,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例。
1. 比例的传递性:如果a:b = c:d,b:c = e:f,那么a:d = e:f。
2. 比例的倒数性:如果a:b = c:d,那么b:a = d:c。
3. 比例的乘除性:如果a:b = c:d,那么对于任何非零数k,ka:kb =kc:kd。
比例的解决方法在解决比例问题时,我们通常使用交叉相乘法。
交叉相乘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 将比例式写成两个比相等的形式,如a:b = c:d。
2. 交叉相乘,即ad = bc。
3. 解出未知数。
比例的应用比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购物、烹饪、建筑设计等。
在数学中,比例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几何问题、函数问题等。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如果一瓶500ml的橙汁需要5个橙子,那么要制作1升的橙汁,需要多少个橙子呢?我们可以通过比例来解决这个问题:500ml : 5个橙子 = 1000ml : x个橙子通过交叉相乘,我们可以得到500x = 5000,从而解出x = 10。
所以,要制作1升的橙汁,需要10个橙子。
几何中的应用在几何中,比例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相似三角形的边长比例是相等的。
如果我们知道两个三角形相似,并且知道它们某些边的长度,我们就可以通过比例来求解其他边的长度。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第4单元比例第14课时比例的整理和复习【学习目标】1.能掌握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对正比例,反比例,比例尺和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回顾梳理。
2.会总结、归纳和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
【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学生独立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然后小组内学生交流。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应用:比比例意义基本性质各部分名称上面的学习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写一写。
—————————————————————————————————二、重点训练1.边做课本第65页,边整理和复习。
2.做课本第66页,和同学交流自己本单元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三、课堂达标1.汽车保持行驶速度不变,则它所行驶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2.下列关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三角形的高不变,它的底和面积。
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和高。
C.圆的面积不变,它的半径和圆周率。
D.同学的年龄一定,他们的身高与体重。
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这幅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28cm,那么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km。
4.明明量得公园的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57米,他想把它画在平面图上,请你帮忙画一画。
(比例尺根据纸张的大小和圆规的大小确定。
)5. 甲、乙两人同时加工一批零件,已知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4∶5,完成任务时,乙比甲多加工120个零件。
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后序:亲爱的朋友,你好!很高兴和你再次相遇。
满足您的需求,能够帮到你是我最大的快乐。
愿在知识的海洋里,你我携手共同进步。
请您阅读此文章后,对该文档进行点赞或留言。
文档如有不妥或需改进的地方,请您告诉我,我将尽快更新或完善,以便更好的提高文档质量,为您服务。
在此我深表感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你的宝贵意见,是我前进的方向。
其目的是文档能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也倍感欣慰。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
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的复习课程——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内容本次复习课的内容主要涉及教材中关于比和比例的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比的概念、比的应用、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应用以及比例尺。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和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例的应用和比例尺的理解。
教学重点:比的换算和比例的求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的思考,例如购物时商品的折扣问题。
2. 知识回顾:简要回顾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比和比例的应用方法。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例题,设计相应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和比例的经验。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比的概念、比的应用、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应用、比例尺以及相关例题。
七、作业设计(1) 一桶水有18升,倾斜后流入另一个容器中,流入的量是原来的3/4,求另一个容器的容量。
(2) 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后,因故障停车修理了20分钟,之后继续行驶,最终在5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求汽车修理处的距离。
2. 答案:(1) 另一个容器的容量为12升。
(2) 汽车修理处的距离为150公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发现部分学生在比例尺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此方面的讲解和练习。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比和比例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这节课在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为下节课教学解比例打下基础。
教材直接以比例“2.4:1.6=60:40”教学比例各项的名称,即什么叫做比例的项,什么是比例的內项,什么是比例的外项。
引导学生计算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并追问“如果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有什么关系?”即呈现:“2.4×40○1.6×60”。
在此基础上,发现规律,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做一做”教学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个人认为这样的材料呈现方式至少存在两个弊端:(1)例题缺乏意义和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2)没有给学生想想的猜想和验证的空间。
【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设想】:1、教学情境的呈现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就好比创建了一个充满引力的磁场,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的“轻负高效”,增加课堂教学的厚度。
为此,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对情境的创设有如下考虑:简单却能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
教材中直接呈现比例“2.4:1.6=60:40”,并跟进两个填空:两个外项的积是(),两个內项的积是(),从而得出结论: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个人认为这样的情境太直接,牵住学生的思维走,没有提供可探究的空间。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第【1】篇〗一、学情分析新课标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其实就是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经验进入课堂,参与学习。
在认知经验中,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且理解了比的意义。
有了这些知识的储备,学生只要进行知识的迁移、类比就可以自主探究出比的基本性质。
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不但能加深对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也为以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知识,正、反比例打好基础。
二、教材处理根据教材的编排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对本段教材的教学作出以下两点处理:1、比的基本性质的探究原教材联系比和除法、分数关系,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找出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然后概括比的基本性质。
我认为这样的编排是一种纯数理之间的推理,是符号之间的运算,欠缺生活气息,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为此,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激发探究欲望,不着痕迹地完成了“比的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
2、例1的教学例题由两道题组成。
第(1)题采用“神州五号”的题材。
此素材有利于渗透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且蕴含了相似变换的数学思想,是非常好的编排。
第(2)题给出的两个比,我认为过于单调,且没能涵盖比的各种呈现形式,为体现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我采用了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第(1)题的基础上自主举例练习化简整数与分数、分数与分数、整数与小数、小数与小数、分数与小数等各种比。
以上两点处理均基于数学教育的生活化、数学资源的多元化的现代数学教育教学理念进行个性处理的,并以此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比例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明确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分。
2、使学生能正确地、娴熟地解比例。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驾驭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推断。
【教学重点】用比例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依据实际状况运用比例的学问解决问题。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教学预设】一、自学反馈1、关于比例的学问,通过你自己的整理和复习,谁情愿来说说,比例单元有哪些学问?2、哪些是你学得很精彩的?哪些学问你还有缺憾?二、比和比例的意义1、什么是比?2、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3、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分?三、解比例1、什么叫解比例?2、解比例是解方程吗?解方程也是解比例吗?为什么?3、解比例。
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2题。
过程要求:(1) 学生独立练习活动。
(2) 说一说解比例的步骤,每一步运算的依据是什么?(3) 请学生上台板书。
(4) 师生共同评价,并强调书写格式。
四、正(反)比例的意义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34、你是如何推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学生通过沟通,概括出“一找、二想、三推断”。
一找:哪两种上关联的量。
听课随想二想: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改变状况,写出关系式。
三推断:联系关系式,看商肯定还是积肯定,推断成什么比例。
5、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3题。
过程要求:按复习中概括“一找二想三推断”三步骤进行练习。
(1)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2)说一说两种量的改变状况,写出关系式。
(3)这里哪一种量肯定,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五、巩固练习1、推断下列关系式中,两种改变的量成不成比例?若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3)因数×因数=积(4)因数×因数=积2、完成课文练习十第1~3题。
六、共享收获畅谈感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反思与体会:《比例的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张鸿森供稿【教学内容】《义教课标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4页练习十。
4-12比例的整理和复习(导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412比例的整理和复习(导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复习并深入研究412比例的相关知识。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我们将复习第103页至第105页的内容,这包括了比例的基本概念,如何设置比例问题,以及如何解决412比例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能够独立设置和解决412比例问题,并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412比例的设置和解决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比例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出比例的基本概念,以及412比例的设置和解决方法,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4个苹果,小华有12个苹果,他们一起吃掉了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和小华一共吃掉了16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412比例的设置和解决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将比例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比例知识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际问题,让他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他们的比例知识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实际问题的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来进行导入。
这些问题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比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通过小明和小华的苹果问题,学生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比例的概念和如何解决412比例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利用实际问题,让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比例知识。
二、教材内容的复习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教材中关于比例的基本概念和设置方法的复习。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P47~48,例7、正、反比例的比较。
教学目的: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判断下面两种理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4)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
二、新授。
1、揭示课题2、学习例7(1)认识:“千米/时”的读法意义。
(2)出示书中的问题要求学生逐一回答。
(3)提问:谁能说一说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个量可以写成什么样的关系式?(4)填空:用下面的形式分别表示两个表的内容。
当()一定时,()和()成()比例关系。
还有什么样的依存关系?(5)教师作评讲并。
(6)用图表示例7中的两种量的关系。
指导学生描点、连线观察:在表里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表示正比例关系的是一条什么线?A点表示什么?B点呢?在这条直线上,当时间的值扩大时,路程的对应值是怎样变化的?时间的值缩小呢?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右表。
3、正、反比例的特点(异同点)由学生比、说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2题2、P49第1题。
四、课堂:正、反比例关系各有什么特点?怎样判断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关键是什么?五、作业P49第2题(1)(4)(5)(6)(9)六、课后作业1、P49第2题(2)(3)(7)(8)(10)2、收集生活中正、反比例关系的量并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第【2】篇〗【教学内容】正比例。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仪。
【复习导入】1、复习引入。
用投影仪逐一出示下面的题目,让学生回答。
①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板书: =速度。
②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板书: =单价。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导学案第【1】篇〗正比例的意义教学教案正比例的意义教学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39—41页例1一例3、“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2)单价数量总价(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2.引入新课。
上面是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中,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依关系。
当其中有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今天,先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
出示例l。
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填表,并思考能发现什么。
指名口答,老师板书填表。
让学生观察表里两种量变化的数据,思考:(1)表里有哪两种数量,这两种数量是怎样变化?(2)路程和时间相对应数值的比的比值各是多少?这两种量变化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1)表里的两种量是所行时间和所行路程。
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时间扩大,路程也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缩小。
(3)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是:路程和时间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板书:路程和时间比的比值一定)因为路程和时间对应数值比的比值都是50。
提问:这里比值50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它的数量关系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把上面板书补充成: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比的比值一定)2.教学例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难点: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复习导入:(1)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商,叫做比值。
(3)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2:16= 4、5:2、7= 10:6=谈话: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青岛都有哪些产品非常有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青岛啤酒享誉世界各地,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探索啤酒生产中的数学出示课件:这是一辆货车正在运输啤酒的主要生产原料大麦芽。
这是它两天的运输情况:一辆货车运输大麦芽情况第一天第二天运输次数 2 4运输量(吨) 16 32根据这个表格,让学生提出有关比的数学问题。
同桌俩人,一个提问题,一个将问题的答案写在本上,看哪对同桌合作得最好,提出的问题最多。
谈话:谁来交流?跟大家说一下你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问题:货车第一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16 : 2)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32 :4)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第一天运输量的比是多少?(32 :16)(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一一贴或写于黑板)2 :16; 4 :32; 16 :2; 32 :4;16 :32; 2 :4; 32 :16; 4 :2。
1、认识比例及各部分名称。
谈话:学习数学,我们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观察。
现在就请你观察这两个比(16 :2;32 :4)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会发现比值相等)思考:这个比值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每次的运输量)既然它们的比值相等,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两个比连接起来?学生用等号连接,并请学生把这个式子读一下。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第【1】篇〗知识结构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以及比例的性质.以前的平面几何主要研究线段的位置关系和相等关系,从本章开始研究线段及相关图形的比例关系――相似三角形,这些内容的研究都离不开线段的比和比例性质的应用.本节的难点是比例性质及应用,虽然小学时已经接触过比例性质的一些知识,但由于内容比较简单,而且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印象并不深刻,而本节涉及到的比例基本性质变式较多,合分比性质以及等比性质学生又是初次接触,内容不但多,而且轻易混淆,作题不知应用哪条性质,不知如何应用是常有的.教法建议1.生活中比例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新课引入时最好从生活实例引入,可使学生感觉轻松自然,轻易产生爱好,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小学时曾学过数的比及相关概念,学习时也可以复习引入,从数的比过渡到线段的比,渗透类比思想3.这一节概念比较多,也比较轻易混淆,教学中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组来进行巩固,非凡是要举一些反例,同时要注重对相近概念的比较4.黄金分割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主要体现数学美,可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实例,激发学生的爱好和参与感5.比例性质由于变式多,理解和应用上轻易出现错误,教学时可利用等式性质和分式性质来处理教学设计示例1(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线段的比的概念.2.通过与小学知识到比较,初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数学思想.3.通过线段的比的有关计算,培养学习的计算能力.4.通过“引言”及“例1”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对学生进行热爱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设计先学后做,启发引导三、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两条线段比的概念.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条线段的比及应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预备股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六、教学步骤复习提问找学生回答小学学过的比、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数的比,记作或a:b,其中a叫比的前项,b 叫比的后项)讲解新课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以米、厘米、毫米作为长度单位,量一下几何教材的长与宽(令长为a,宽为b).再求出长与宽的比.然后找三名同学把结果写在黑板上.如:等.可以看出,在同一长度单位下,两条线段长度的比就是两条线段的比.一般地:若a、b的长度分别是、n(单位相同),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 ,或写成 ,和数的比一样,a叫比的前项,b叫比的后项.关于两条线段比的概念,教学中要揭示它的实质,即表示a是b 的倍,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较易理解,也轻易使学生注重到求比时,长度单位要一致.另外,可组织学生举例实际生活中两条线段的比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联系实际和积极思维的能力,对活跃课堂气氛也很有利,但教师需注重尺度.就刚才三组学生做过的练习及问题回答,在教师启发和点拨下,让学生讨论或试述两条线段的比应注重的问题,归纳出: (l)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的长度的比.(2)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比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3)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并不都是正数)(4)除了a=b之外, . 与互为倒数.例1 见教材P202.讲解完例1后:(l)提问学生AB是的多少倍, 是AB的多少倍,以加深学生对线段比的逾义的理解.(2)给出:比例尺= ,就例1的图上,若图距是8c的两地,实际距离是多少?另外,还可鼓励学生课后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测量并计算出你所在省会与首都北京的直线距离,从而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习爱好.例2 见教材P202.讲解完例2后:(l)可改变线段AB的长度,或给出AC、BC的长度,再求这些比,使学生熟悉这种三角形中边的比与长度无关.(2)常识1:有一锐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从小到大)的比为 .常识2: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从小到大)的比为1:1: .学生把握了这些常识可有两点好处:①知道例2中“”以及习题5.l第2题(1)中“边长为4”.(2)中的“对角线AC=a”这些条件实际上都是多余的.②这些题目若改成“填空题”,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计算.从而提高做题速度.这样不仅培养了能力,而且在考试中也受益匪浅.因此,今后如碰到和此常识有关的知识要反复渗透,反复给学生强调,让它扎根于学生的下意识中。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63——64教学目标:1、能用“描点法”画出表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
初步体会正比例图像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估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课堂中向学生动态地展示正比例图像的绘制过程,引导学生能用“描点法”画出表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通过观察帮助学生体会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进而掌握利用图像由一个量的数值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的方法,使学生能逐步利用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激趣1、判断下面两种量能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2、折线统计图具有什么特点?能否把成正比例的两种量之间的关系在折线统计图里表示出来呢?如果能,那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口答想象猜测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的表格(略)根据表中列出的两种量,在黑板上分别画出横轴和纵轴。
你能根据表中的每组数据,在方格图中找一找相应的点,并依次描出这些点吗?2、学生尝试画出正比例的图像3、展示、纠错每个点都应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一组对应数值。
4、回答例2图像下面的问题,重点弄清:(1)说出每个点表示的含义。
(2)为什么所描的点在一条直线上?(3)你能根据时间(路程)估计所对应的路程(时间)吗?你是怎么看的?借助直观的图像理解两种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的变化规律。
学生到黑板上示范互相评价纠错学生讨论说说是怎样想的三、巩固延伸1、完成练一练小玲打字的个数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根据表中的数据,描出打字数量和时间所对应的点,再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
4-12比例的整理和复习(导学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412比例的整理和复习(导学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复习4:3比例的整理和应用。
这是我们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复习,更好地掌握和应用。
我要给大家介绍我们的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我们将要复习的是第115页至第116页的内容,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4:3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为大家提供一些实际的例题,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4:3比例的运用。
同时,我也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让大家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复习,我会准备一些教学辅助工具,如PPT、黑板等,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准备好自己的笔记本,及时记录所学内容。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将4:3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展示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板书,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为大家准备了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小明从甲地出发,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前往乙地,同时,小华从乙地出发,骑摩托车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前往甲地。
问:小明和小华多久后相遇?希望通过今天的复习,大家能够对4:3比例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大家一起加油吧!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复习课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大家特别关注。
对于4:3比例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大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地列出4:3比例的方程,以及如何求解这个方程,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对于4:3比例的定义和性质,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的是,4:3比例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一元一次方程。
它的定义是:如果两个比例相等,那么它们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相等。
在这个比例中,4和3是比例的两个部分,我们称4为比例的前项,3为比例的后项。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将4:3比例看作是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其中一个量是已知数,另一个量是我们需要求解的未知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4 比例(导学案)整理和复习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64至65页,整理与复习与练习十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反比例的判断,用比例解决问题。
难点:正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关系的区别,比例尺的应用。
学具准备:课件。
【导学过程】【知识回顾】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支识网络。
2、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用合适的方法把知识间联系表示出来。
汇报同学互相补充。
复习概念(1)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2)比和比例的性质各是怎样的?(3) 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么?(4) 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5) 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知识梳理】1、填空(1)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 )。
(2)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
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
(3) 甲乙两数的比是5:3。
乙数是60,甲数是( )。
2、解比例5:x=10:3 40:24=5:x3 、完成63页2、3、4题4、 A×16 =B×15A :B=( ):( ) 5、 9:3=36:12 ,如果第三项减去12,那么第一项应减去多少?6、 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A=C B,那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 当( )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
8、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纸上,这两条直角边的和是5.4厘米,它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随堂练习】课件展示《练习十二》——1至5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
2.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1.比例的定义和性质。
2.比例的计算方法。
3.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比例进行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生活案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应用场合。
2. 比例的定义和性质比例是指两个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比例的计算方法是比较两个量的相对大小关系。
3. 比例的计算方法3.1 基本比例比例的基本形式为a:b,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率关系。
3.2 比例的扩大和缩小当两个量的比例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乘以相同的系数来扩大或缩小比例。
4. 实际问题中的比例运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如何应用比例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练习与检测练习一1.甲乙两人的身高比例是3:4,已知乙的身高是160厘米,求甲的身高。
2.一个矩形的长和宽的比是5:3,如果长是15厘米,求矩形的宽。
练习二某班同学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2:3,如果男生有30人,求女生的人数。
检测题1.一本书的原价是40元,现在打八折出售,打完折后的价格是多少?2.小明和小华的身高比是4:3,如果小明的身高是120厘米,求小华的身高。
五、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题目。
2.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比例进行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设计,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但在实际解决问题时还存在一定困难。
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掌握好比例的相关知识。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整理和复习P65课堂导学案设计
数学六下《比例的整理和复习P65》导学案自研自探·合作交流·展示提升·检测评价学法指导【学习目标】1.梳理比例有关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2.理清比、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等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梳理比例相关的知识, 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学习流程】一、整理(独学,课前完成)1.回忆一下第四单元比例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2.填表比比例举例写出各部分名称意义比表示表示两个叫做比例。
性质联系正比例反比例举例意义两种的量,一种量,另一种量也随着,如果这两种量的两个数的一定,这种量就叫做,它们的关系叫做。
两种的量,一种量,另一种量也随着,如果这两种量的两个数的一定,这种量就叫做,它们的关系叫做。
联系二、当堂检测1.解下面的比例。
(解比例的依据是)请你仔细阅读学习目标。
方法提示:看书回顾梳理,是整理和复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比例654=x 4:3221:=x x35.22.1= 4:25.3:5.6=x2.填空。
(1)一幅地图中某两地的图上距离3cm 表示实际距离15k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甲乙两地相距1400km ,在这幅地图上要画( )cm 。
(2)一个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6cm 、另一条直角边4cm ,把它按4:1放大,得到的 图形的面积是( )。
(3)甲数的53等于乙数的32,那么甲数:乙数=( ),如果甲数是1.5,乙数是( )。
3.用解决问题。
(1)杭州到天台的实际距离是18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2厘米, 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一种零件的长是6毫米,宽是4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0:1的图纸上,长 应画多少厘米?宽应画多少厘米?(3)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了100km.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 地一共要用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用比例解)(4)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3小时,每小时行50千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_比例的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第4单元比例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第14课时比例的整理和复习【学习目标】1.能掌握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对正比例,反比例,比例尺和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回顾梳理。
2.会总结、归纳和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
【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学生独立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然后小组内学生交流。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应用:2.请你想一想,填一填,区分比和比例的关系。
上面的学习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写一写。
—————————————————————————————————二、重点训练1.边做课本第65页,边整理和复习。
2.做课本第66页,和同学交流自己本单元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三、课堂达标1.汽车保持行驶速度不变,则它所行驶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2.下列关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三角形的高不变,它的底和面积。
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和高。
C.圆的面积不变,它的半径和圆周率。
D.同学的年龄一定,他们的身高与体重。
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这幅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28cm,那么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km。
4.明明量得公园的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57米,他想把它画在平面图上,请你帮忙画一画。
(比例尺根据纸张的大小和圆规的大小确定。
)5. 甲、乙两人同时加工一批零件,已知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4∶5,完成任务时,乙比甲多加工120个零件。
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基本要求是做困难的事。
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旧,旧必须做那些困难的事。
只有做困难的事,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相信,复习不仅仅是回顾过去学过的知识,更是一个深化理解、巩固记忆、提升能力的过程。
因此,在准备《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这节课时,我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章《比例》进行。
这部分内容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比例的计算以及比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例的计算和应用,难点则是理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比例,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
五、教学过程在讲解比例的应用时,我会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能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主要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和比例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巩固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另一部分则是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的作业题目和答案如下:1. 题目:已知两个数分别是4和8,求它们的比例。
答案:1:22. 题目:一家超市将某商品的价格降低了20%,降价后的价格是多少?答案:原价的8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对比例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比例,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不仅能复习和巩固比例的知识,还能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
其中,PPT上会展示一些动态的比例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比例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单元比例
第14课时比例的整理和复习
【学习目标】
1.能掌握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对正比例,反比例,比例尺和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回顾梳理。
2.会总结、归纳和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1.学生独立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然后小组内学生交流。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应用:
比比例意义
基本性质
各部分名称
上面的学习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写一写。
—————————————————————————————————
二、重点训练
1.边做课本第65页,边整理和复习。
2.做课本第66页,和同学交流自己本单元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三、课堂达标
1.汽车保持行驶速度不变,则它所行驶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下列关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三角形的高不变,它的底和面积。
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和高。
C.圆的面积不变,它的半径和圆周率。
D.同学的年龄一定,他们的身高与体重。
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这幅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28cm,那么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km。
4.明明量得公园的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57米,他想把它画在平面图上,请你帮忙画一画。
(比例尺根据纸张的大小和圆规的大小确定。
)
5. 甲、乙两人同时加工一批零件,已知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4∶5,完成任务时,乙比甲多加工120个零件。
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很高兴和你再次相遇。
满足您的需求,能够帮到你是我最大的快乐。
愿在知识的海洋里,你我携手共同进步。
请您阅读此文章后,对该文档进行点赞或留言。
文档如有不妥或需改进的地方,请您告诉我,我将尽快更新或完善,以便更好的提高文档质量,为您服务。
在此我深表感谢!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你的宝贵意见,是我前进的方向。
其目的是文档能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也倍感欣慰。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愿你我相伴。
共同欣赏沿途的风景,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