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了解学情的途径及分析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了解学情的途径及分析策略
一、引言
学情分析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必然要求,学情分析是落实学生主体性的必由之路,学情分析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必要前提,学情分析是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有效保障,学情分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
二、通过“学情调研”分析学情
对每一次调研的结果要很好的处理,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在试卷讲评中得到纠正。因此,教师在讲评课上,要对具体问题讲清楚答题思路、错误原因及采取的措施,要结合各类题型中的典型例子,适时讲解答题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思维、如何答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同时,学生出错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要有针对性的反复练习。
利用好每一次调研的成绩单,通过成绩单可了解班级整体的学情,如全班学生对这门课的投入时间、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在班级的排名及进退步情况,以便指导学生时心中有数。
三、通过“教学观察”分析学情
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教师,首先要学会“教学观察”技能,掌握学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谓教学观察技能是指在课堂讲授或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目、有计划、有组织的感知,以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学观察,能够及时知道自己的教法是否适应学生的需要,学生是否听懂了讲授的内容,学生对教学的态度怎样等;通过教学观察,能够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哪些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好,哪些还没有完全掌握,存在什么偏差和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对教学作出调整,以减少无效劳动,确保教学活动不偏离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观察的具体操作方式有;
A:听其言: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结构,设计一些有梯度、有层次、能引起学生共鸣深思的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调整标高,以期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语言反馈及时了解学情,例如学生兴趣高昂时会激昂陈词,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按着教师课堂设计,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甚至遇到异议时会提出质疑。学生若听不懂或对本节教学活动不感兴趣,他们会沉默不语或者窃窃私语。
B:观其行: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听课理解情况及兴趣爱好会有不同表现:发现学生抓耳挠腮,眉头紧皱时就是向教师发出他已听不懂的信号;若学生俯头窥看,时不时瞟一眼老师时就是向老师发出他正在开小差,心不在课堂上;若学生躺在桌上,无精打采就是向老师发出他对这节课不感兴趣;若学生手舞足蹈,跃跃欲试就是向老师发出他对这节课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总之,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行动语言及每种行动语言反馈信息。
C:察其色: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情况,不但会以语言行动形式表现出来,还会以各种表情展现出来。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察言观色,若学生对老师教学感兴趣,学得轻松,他会笑逐颜开,思想轻松;若学生对老师教学不感兴趣,学得吃力,疑雾迷漫,他会眉头紧皱,表情呆滞,目无神韵,情绪低落。
所以老师应当及时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的表现作出准确判断,及时采取调控措施,@种调控措施不是指责和批评学生,而是调整自己教学方式、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态度,善于聆听学生心声。
四、通过“师生共同备课”分析学情
开展师生共同备课,是摸清学生认知水平与经验层次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在某一单元备课中,请来几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就即将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交流,大致了解学生的需求状态和问题指向。
五、通过“谈话法”分析学情
教师可以访谈学生家长、访谈其他教师,也可以直接和学生交谈。通过这三种访谈,可以对学生的成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还可以进行不同角度下的对比分析,大大增强了学情分析的可信度。
六、通过“教师自传反思法”分析学情
同理心是教师了解学生的首要条件。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了解。只有充分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教师可以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内心回忆、教育叙事、撰写自传等反思方法,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对自己学生时代的成长经历、关键事件、深刻感受、生存状态等情况进行反思,从自己的童年经验来分析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再结合自己的教师生涯,进行对比分析和反向思考,培养自己对学生的同理心。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推己及人。例如:当看到学生做题不理想时,我往往会抱怨:“这些学生什么都不会,基础太差了,怎么都教不会。”但是回想一下自己做学生时,是不是比人家强呢?经过这样的自我反思,就更能理解学生的状况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也会更加富有耐心。再如,周末布置作业时,自己可能觉得本科目不太多,但对学生来说,不只这一门作业。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学生,周末愿意写作业吗?所以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回顾自己的经历,换位思考,更能够摸透一个学生的心理。
当然,了解学情的途径很多。老师可在教学实践中,多留心观察,多总结经验,多开动脑筋,多关注学生,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设想、多实践、多记录典型个案,把多种的方法灵活运用,以达到对学生的行为、思想情感、学习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于“学情调研”我的一些认识
一.对学情调研的理解
学情调研包含两层含义:关于学生情况的调查和研究。在这里的“学生情况”应指与学习相关的情况。如: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经验等等。
教师运用各种调查方式,比如访谈、调查问卷、观察等,了解学生关于学习的态度和
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的行为称之为学情调研。学情调研可以在课前调研,也可以课中调研或者课后调研。根据调研的目的选择调研的时间。
二.学情调研的目的
教学活动不是教师的单人活动,是需要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成功与否,更多的要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否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否能够有效的吸收和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除了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生活经验等等,还要研究学生的可接受性,以达到学生爱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三.学情调研的形式
(一)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是在教学中常用一种学情调研的方法。课前调研、课中调研、课后调研均可使用。调查问卷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题目要有针对性。
课前进行的学情调查,注意想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以及生活经验等,在进行问卷设计时,要把握好每一道题调查的目的,题目之间不要有重复。
如:在学习大数的认识时,顺城街一小的李宇老师曾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卷。
(1)从右边数起第5位是()位,如果在这个数位上的数字是1,表示(),
写作:()。
(2)想一想以前上课时你是怎样认识这个计数单位的?
(3)
( ) 1000 ( )
(4) 285填在哪?
200 300 400
通过第(1)题能够了解学生对数位、计数单位的掌握情况。第(2)题调查了在建立数的概念时教师用到了哪些计数模型,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第(3)题调查了学生对数线的掌握情况,第(4)题调查了学生的数感。李老师所设计的4道题每一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