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知识点九年级
人教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九上社会背诵资料1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1、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的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一系列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迅速发展。
2、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为获得更多的殖民地,列强进行了疯狂的瓜分。
到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
3、欧洲列强军备竞赛:(1)原因:为了瓜分世界和夺取霸权,(2)表现:英德的军备竞赛引人注目。
(3)特点: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果被应用到武器研制上,具有杀伤力的新式武器不断研发。
注:这些国家相互联合的原因:瓜分世界与争夺霸权根本原因: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1、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1)巴黎和会相关知识①会议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成为解决的问题。
各国人民都热切盼望签署一项真正的和平协定。
②会议时间、地点:1919年1-6月,法国巴黎。
③会议的操纵国:英、法、美。
④会议的性质:列强的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⑤会议的特点(历史地位):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规模的缔结和约的会议。
⑥与会国的意图:A美:借战争发横财,利用德国制约英国与法国,削弱竞争对手。
B英: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让法德相互牵制。
C法:以最严厉的手段处置德国,肢解德国,确立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D日本:确认大战期间所占的全部土地包括中国的山东的权益合法化。
⑦会议焦点问题:对德问题;重点问题:中国山东问题。
(2)《凡尔赛和约》2、凡尔赛体系(1)概念: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一系列条约构成的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称为凡尔赛体系。
(2)影响:①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亚非统治的新秩序,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矛盾基本上等到协调。
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②奥匈帝国解体,波兰等一批新兴国家独立。
③但是列强间的矛盾并未消除,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
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一、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1、20世纪初中国面对的局势政治上:控制清政府,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加紧对中国的掠夺,企图全面控制中国经济。
九年级上册历社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历社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在九年级上学期的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其中一些重要的历史与社会知识,让大家对这门课程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代文明,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在九年级上册的历史课中,学生们将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和世界古代文明两个方面。
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学习中,学生们将深入了解黄河流域的文化,探索最早的华夏文明,包括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兴衰,学习到著名的古代思想家孔子、老子等的思想与贡献。
而在世界古代文明的学习中,学生们将了解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等文明的起源和特点。
通过了解这些早期文明的发展,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的演变和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二、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的历史悠久而辉煌。
在九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到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和事件。
学生们将了解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如秦汉、南北朝、唐宋等时期。
此外,还将深入学习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时期,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变革和发展,理解其中的社会矛盾和历史规律。
三、地理与社会地理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在九年级上册的地理与社会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到地球与地球运动、大气与水圈、地表与地壳构造、人口与资源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地理知识,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构造和运动规律,认识到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同时,还能够了解到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社会与法治社会与法治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九年级上册的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到社会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学生们将了解到法律的作用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社会与法治,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则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培养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初三社会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一册知识点整理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 掌握情况____________1.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新时期的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
2.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既是改革的内容,也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的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在城市的主要内容(基本经济制度)是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开放首先在沿海地区推行。
对外开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除此之外,我国的基本国策还有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资源)、一国两制。
3.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础。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新世纪我国又举行了迄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2001年上海APEC会议;同时成立了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它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5.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和平问题的原因有民族矛盾的激化、不同宗教之间的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根本原因、根源)。
6.发展问题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源于、历史根源)是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实行殖民侵略,根本原因(根源)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冷战”结束后的南北关系总体趋向缓和7.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体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九年级全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九年级全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一、新中国的成立与土地改革(一)新中国的成立1、时间: 1949年10月1日。
重大事件(标志):开国大典。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新的政治协议会议。
临时宪法:《共同纲领》;国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北平改为北,作为首都。
国旗:五星红旗。
《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意义: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我国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也是影响战后世界格局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3、新中国成立的首要任务: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发展经济。
(二)土地改革:(1950—1952年)1、土改的内容: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房屋等。
2、完成的时间:1952年底3、意义:(1)农民分得了土地,获得了解放,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4. 性质: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1.目的、原因:1)保家卫国;2)巩固人民政权;3)打击国际国内反动派的气焰。
2.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重要战役:上甘岭战役;英雄人物:黄继光(堵枪眼)3.交战双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组成的中朝联军(总司令:彭德怀);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
4.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5.性质美方:非正义的战争;中朝方面:正义的反侵略战争6.意义:1)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2)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和平的环境;3)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4)打击国内外反动派的气焰。
7.此时的中美关系:敌对紧张。
8.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战略:1)政治上孤立;2)经济上的封锁;3)军事上包围。
三、三大改造及其意义。
“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影响。
“两弹一星”。
(一)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1953年—1956年底)1.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三篇】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三篇】〕【第一单元】一、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的发现”)——性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1.时间:14—17世纪;开始于意大利。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特点:以人性发对神性,以人权发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
人文主义精神内涵: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强调和发挥人的作用与价值。
)3.实质:不是复古而是创新,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4.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1)但丁(意):文艺复兴的先驱。
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代表作《神曲》: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意):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3)莎士比亚(英):文学巨匠。
“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
5.影响:(1)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强调和发挥人的作用与价值;(3)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发现”;欧洲人的海外探险):标志着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1.时间:15—17世纪。
最早殖民探险的国家是:西班牙、葡萄牙。
2.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根本动机:获取黄金追求财富。
3.主要航海家:(1)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地理大发现)。
1492年从西班牙(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岛)。
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自认为到达的是印度)。
(2)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3)达#伽马:到达印度。
(4)麦哲伦:完成首次环球航行。
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4.影响:(1)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2)使欧洲资本主义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知识点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知识点历史和社会科学是我们了解自己过去和解读社会现象的重要学科。
在九年级,我们会学习一些关于历史和社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我们自身的角色。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九年级历史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点,帮助我们全面了解这门学科。
历史是研究人类过去的学科。
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对我们现在的影响。
在九年级的历史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一些重要的历史时期和事件,包括古代文明、中世纪、工业革命等。
古代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我们将学习一些重要的古代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
这些文明对艺术、政治、宗教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古希腊文明以其民主制度和哲学思想闻名于世。
中世纪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古代与近代的转折点。
我们将学习关于欧洲中世纪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拜占庭帝国、十字军东征和封建制度。
中世纪对现代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革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个时期,工业化和技术进步加速了社会的变革。
我们将学习工业革命的起源、主要发展国家和影响。
工业革命引发了城市化、工人运动和新兴的工业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及其组织的学科。
在九年级,我们将学习一些关于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这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
政治学是研究政府和政治体系的学科。
我们将学习一些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如国家、民族和选举。
政治学帮助我们了解政府如何运作,以及公民在政治决策中的作用。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分配和生产的学科。
我们将学习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供求关系、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
经济学帮助我们理解经济活动如何影响社会和个人。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组织和人类行为的学科。
我们将学习一些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如社会结构、社会化和文化。
社会学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变革。
历史和社会科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们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一些重要的技能和思维方式。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考点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及中考考点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一战后世界的新格局一、“两极”与“冷战”2、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为了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美国放弃了战时与苏联的同盟,转向反共反苏。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称这“华沙条约”,建立了抗衡北约的军事政治集团。
简称“华约”。
“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3、战后,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冷战”政策?(二战后,美国确立了霸权地位,欲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称霸世界,而共产主义制度将是它控制全球的最大障碍,社会主义国家是它的主要敌人。
)4、冷战与争霸:北约建立前,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宣称,美国要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人们称之为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冷战的标志)。
5、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的霸权主义也膨胀起来,在军事上成为与美国并列的超级大国,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霸的极端体现。
)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美苏争霸,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
6、冷战的结束: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各国和苏联的执政党丧失了政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味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
7、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意味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
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俄罗斯还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日本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欧洲则加快了一体化进程,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20世纪90年代,东欧各国和苏联的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改变。
2、表现: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立,苏联分为15个独立的国家、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发生改变。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

09、“一五计划”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 、 一五计划”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 国家。 国家。 10、中国第一辆汽车和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诞生的 、 时间是1956年。 时间是 年 11、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是武汉长江大 、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是武汉长江大 桥。 12、“一五计划”期间在青藏高原上建成的三条 、 一五计划” 重要公路是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康藏公路。 青藏公路、 重要公路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康藏公路。 13、“一五计划”期间修建的两条铁路是鹰厦铁 、 一五计划”期间修建的两条铁路是鹰厦铁 宝成铁路。 路、宝成铁路。 14、“一五计划”胜利完成的意义是开始改变工 、 一五计划”胜利完成的意义是开始改变工 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9、最早提出中国有丰富石油资源的科学家是李 四光. • 10、下图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王进喜、焦裕禄. • 11、下图中的两个人物分别被称为“铁人”、 “党的好干部”、“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
第三课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一、改革开放的年代: 改革开放的年代: •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时代的 标志。 标志。 • 2、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是邓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是邓 小平。 小平。 •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是经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是经 济建设。 济建设。 • 4、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意义是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意义是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 转折点,中国进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 转折点 中国进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 中国进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 • 5、中国从 年开始的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 、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 年开始的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放。 • 6、中国的改革最早从农村地区开始。 农村地区开始 、中国的改革最早从农村地区开始。 • 7、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是安徽凤阳小 、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是安徽凤阳小 村的农民。 岗村的农民。 • 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 创造” 创造”。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必备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必备知识点廖延军1.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参加的国家及领导人,重要的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时间:1945 年2 月。
国家及领导人;苏联[斯大林]美国[罗斯福—杜鲁门]英国[丘吉尔]内容:A)商讨有关部门战后的重大问题;B)商讨建立联合国;C)签订了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的《雅尔塔协定》;D)商讨了欧洲战事结束后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等意义: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北约和华约建立的时间,性质,影响各是什么?时间:北约——1949 年。
华约——1955 年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影响: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3.没有参加北约和华约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分别有哪些?北约:“两瑞两兰”华约:“南奥”4.“冷战”的时间,标志,事件及影响是什么?时间:开始的时间——1946年“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 年的“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结束的时间一一佃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味着两极格局的解体。
事件:“柏林墙”事件;核军备竞赛[美苏争霸];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争霸];越南战争。
影响;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根源。
5.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冷战”6.美国为什么要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意图称霸世界,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是其称霸的主要障碍。
7.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损失最大的战争是什么?20 世纪60 年代开始的侵越战争8.战后,具有世界意义的变化有哪些?最具世界意义的变化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其他:各国对现代化的追求。
9.最先走上民族解放运动的是哪个大洲?主要有哪些国家?亚洲越南北部;朝鲜;中国;印度[最大的殖民地] 10.“非洲独立年”是哪一年?为什么是独立年?1960 年.因为那一年有17 个非洲国家获得了独立。
11.殖民时代终结的标志是什么?1990 年纳米比亚的独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一、两极(二战后世界格局)1、背景:《雅尔塔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2、形成标志:两大敌对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与华约)的形成3、结果:形成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局面,最终演变成为美苏争霸。
二、冷战(美苏争霸)1、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80年代末2、含义: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象)采取了除军事进攻以外(手段)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目的)。
3、开始: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序幕)、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4、表现:美苏军备竞赛、柏林墙的筑成、古巴导弹危机5、影响:威胁世界和平,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一、巩固:1、背景:内忧外患(国民党残余势力与国际反华势力)2、措施:①军事:抗美援朝(1950—1953)、和平解放西藏(1950)——中国大陆实现统一②政治:肃清反革命、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③经济:土地改革(1950—1952)——农民获得了真正解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二、发展:1、三大改造(1950—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一五计划(1953—1957)——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三、失误:1、经济:“大跃进”(1958—1960)与人民公社化(1958年开始)2、政治:文化大革命(1966—1976)四、骄傲:1、时代楷模:雷锋、焦裕禄、李四光、王进喜、邓稼先等2、“两弹一星”:导弹、核弹、人造地球卫星第三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时期的标志1、时间:19782、内容:①恢复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核心内容)③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3、意义: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我国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九年级社会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社会必背知识点一、古代文明和古代帝国的崛起与发展1. 河流流域文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等;2. 都城的建设与古代帝国的崛起:古代中国的都城、古代印度的摩亨佐-罗与古代埃及的底比斯等;3. 古代东亚文明: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日本、古代朝鲜等;4. 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波斯等;5. 古代地中海文明:古希腊、古罗马等;二、封建社会的产生与发展1.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制度安排;2. 封建社会的社会等级与身份制度:贵族、平民等;3. 不同国家的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欧洲封建社会等;4. 封建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土地私有制、农业经济为主、城乡经济相对独立等;三、近代社会的兴起与资本主义的发展1. 工业革命的起因、影响与意义;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3. 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与扩张: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4.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自由贸易、金融制度、垄断资本等;5.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与斗争;四、近代民族独立运动与世界格局的变化1. 亚洲、非洲、拉美等殖民地的解放运动;2. 殖民地独立后的国家建设与发展;3.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的背景;4.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与国际合作组织的建立;5.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五、当代世界的社会问题与发展趋势1.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危机;2. 全球贫富差距的扩大与社会不平等问题;3.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4.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冲突;5. 科技进步与社会变革;六、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 改革开放的初衷与目标;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3. 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建立;4. 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治建设;5.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考点解读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考点解读一、共和国的风雨历程考点33 理解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b)(社九P11—19)(一)、巩固新生政权1、抗美援朝:取得反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国内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一个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
2、肃清残余武装和土匪、和平解放西藏: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基本统一。
3、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二)、进入社会主义1、“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一五计划”:中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此,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三)、失误与挫折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
人们的建设热情空前高涨,但由于对我国国情认识不足,对建设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国外形势,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导致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重大失误和巨大挫折。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过程,实际上是大刮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的“共产风”的过程,它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2、“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化大革命”使整个中国陷入空前浩劫之中。
民主法制被践踏,人权被剥夺,国力衰退,整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边缘。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大倒退、大灾难。
新教材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目20世纪初世界格局

4、德国在全球为争夺“阳光下的地盘”都
光下的地盘。”
大利,组成三国同盟,使世界局势日趋 紧张。
通过地图,说一说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 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殖民体系建立
组成国 三国同盟:德、奥、意(德国为核心) (核心国) 三国协约:英、法、俄(英国为核心)
性质 影响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 界大战一触即发。
矛盾实质:争夺 霸权和殖民地
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政治不平衡
比较内容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主要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革 命的新阶段)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初 电力的发明及广泛使用
怎样才能称霸 世界呢?
德皇威廉二世
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军备竞赛
表现:(结合P4)
1、德国成为第二海军强国 2、扩充军备,研发新式武器 3、陆海军人数激增,军队开支剧增 目的(实质):
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1872年至1912年军费支出增长
国家 英国 法国 140 % 德国 340 % 俄罗斯 260% 奥匈 帝国 170% 意大利 180%
说一说非洲在短期内几乎被列强瓜分殆尽的原因? 亚洲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 美国不许列强染指南美, 故非洲自然成为列强争夺 的焦点; 西方国家的探险家此时已 基本完成对非洲内陆地区 的地理探险活动; 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便利了 列强的入侵;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技术 上的巨大进步,为列强瓜 分非洲提供了技术保障;
增长率 175%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考点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考点1、土地改革:为巩固政权,新中国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将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2、朝鲜战争:时间:1950—1953年。
原因:1950年朝鲜爆发内战。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参战军队:联合国军(克拉克)、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与朝鲜人民军。
结果:1953、7,美国被迫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中朝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意义:捍卫了中朝两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朝鲜战争时,美国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干涉我中国内政。
3、三大改造时间:1953年至1956年底内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结果: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1958年原因:由于对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认识不足,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急于求成,出现了片面追求高速度的冒进倾向,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各地逐步展开。
表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严重地破坏我国的生产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5、两弹一星:目的: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全、打破超级大国核垄断。
内容:原子弹(1964.10.16)、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1970)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英雄模范: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6、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及影响。
(1)起止时间:1966年——1976年(2)原因:毛泽东错误地估计阶级斗争的形势,党的民主集中集中制的原则被破坏,被林彪和江青等反党集团利用。
初中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历史与社会笔记

九年级社会思品笔记整理社会部分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一、“两极”与“冷战”1、“两极”:美、苏。
2、“冷战”:①1945-1991(苏联解体),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②表现:⑴东西柏林墙:东德:民主德国(华约);西德:联邦德国(北约)。
⑵美苏军备竞赛(核威慑)。
⑶古巴导弹危机:美总统肯尼迪下令载有核弹头的美军轰炸机进入古巴上空,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下令停建导弹发射场。
⑷侵越战争: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战争。
3、《雅尔塔协定》:确立五大常任理事国:苏、美、英、中、法。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5、1949年,以美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针对苏联的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6、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国家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
根据《华沙条约》,建立了抗衡北约的军事集团,简称华约。
7、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8、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期间发表的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
“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9、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阐述了“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
10、冷战后,世界向政治多极化发展。
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1、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
2、亚洲四小龙崛起: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
3、亚非会议(万隆会议):1955年,印尼。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意义: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奠定了基础,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历史与社会科学是九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历史事件、社会现象与文化传承,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意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下面将介绍一些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的重要知识点。
其一,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
古代中国历经了夏、商、周等朝代,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社会制度。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社会制度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
商朝则是以奴隶制为主要特征的一个王朝,奴隶制度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
而周朝则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更为重要,它采用的是封建制度,其社会制度与汉朝、唐朝等后来的王朝有着相似之处。
其二,世界古代文明。
除了中国古代的文明外,九年级课程还会学习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等重要的世界古代文明。
埃及文明是一种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文明,以其独特的金字塔和法老陵墓而闻名于世。
印度文明则是以种姓制度为基础的文明,它的教义之一就是“轮回转世”,深刻地影响了印度的文化和社会。
而希腊文明是以城邦制度为基础的文明,它在政治、哲学、艺术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其三,工业革命与现代社会。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现代社会的起点。
工业革命的发生,标志着人类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九年级的课程中会学习到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影响,以及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其四,中国现代史。
九年级的历史与社会课程中,也会涉及到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
例如,学生将学习到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轨迹。
同时,也会学习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程,以及中国在当代世界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通过书本、教学视频等渠道获取知识,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等方式亲身体验历史。
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与社会的重要事件和相应影响,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学习兴趣。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知识点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知识点一、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1.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时期,人类通过石器工具获取食物,居住在山洞或简陋的棚屋中。
2.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文明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农业文明的开端,人类学会种植农作物,提高生产力,逐渐形成定居生活。
3. 河流流域的文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商代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古代文明,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二、古代帝国和诸侯国的兴衰1. 古代帝国的特点与代表古代帝国以中央集权为特点,统一的政权控制着广大的领土和人民,如埃及的法老王朝、中国的秦朝。
2. 诸侯国的特点与代表诸侯国是指在一个中央政权统治下,各地大臣掌握一定的权力,如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3. 帝国的兴衰与诸侯国的角色帝国的兴衰与领导者的能力、外部环境等因素有关,而诸侯国的存在常常是帝国衰落的表现。
三、思想文化的传播和交流1. 文化的扩散和交流借助于贸易、迁徙等途径,文化在不同地区之间得以传播和交流,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2. 宗教的传播与信仰宗教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四、古代国家的建立与延续1. 相对孤立的古代国家古代国家往往相对孤立,地形、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了各国的独立性,如古埃及、古中国等。
2. 帝国的建立和延续在古代,强大的帝国通过征服和统一周边的诸侯国而建立,帝国的延续需要合理的政治、经济管理。
五、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发展1. 农业经济的兴衰农业经济是古代社会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例如农耕工具的改进。
2. 商业经济的崛起商业经济在古代逐渐崛起,采用货币交换、市场交易等方式进行经济活动,如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
3. 工业经济的兴起工业经济在近现代逐渐兴起,机械化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总结: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的知识点内容涵盖了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古代帝国和诸侯国的兴衰、思想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古代国家的建立与延续,以及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发展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与社会知识点九年级
历史和社会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
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做出正确的决策;而社会知
识则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结构和运作方式。
在九年级,我们将进
一步学习历史和社会的知识点,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重要内容。
1. 世界古代文明的兴衰
在九年级历史课程中,我们将回顾世界古代文明的兴衰。
古代
的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都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埃及的金字塔和法老们的陵墓给了我们对古代统治者生活的
了解;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哲学思想则在今天的政治和文化中仍
然有着重要的地位;罗马的法律体系和公共建设对我们的社会和
法律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 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除了古代文明,九年级的历史课程还将介绍一些世界历史上的
重大事件。
例如,我们会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探讨这些战争对世界秩序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我们还将学习苏联
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探究这些事件对东欧国家和全球关系的重大转变。
3.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九年级的社会课程将聚焦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我们将学习中国近代历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如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了解这些事件对中国近代史产生的巨大影响。
我们还将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和建国过程,探究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解放。
4. 社会经济管理与全球化
除了历史,社会科学知识也包括经济、政治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在九年级的社会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社会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我们将研究公司的组织结构,了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策略。
我们还会深入探讨全球化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了解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经济和政治的挑战。
5. 社会问题的研究
社会科学还包括对社会问题的研究。
九年级的社会学课程将帮助我们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并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可能会研究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城市化带来的挑战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总结起来,九年级的历史和社会课程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历史和社会现象。
通过深入研究古代文明、世界历史、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社会问题,我们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打下基础。
希望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成为有思想、有知识、有梦想的时代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