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39f92bdd88d0d232d46a94.png)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1.走进大自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指导学生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诗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品读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美感,合作探究,自主识字。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教学难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教具: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美丽的世界,有森林,有鲜花,有千奇百怪的动物,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大自然。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它。
板书课题学生自由发言:你感受到的大自然是个什么样的二、初读课文,感知全诗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学生反复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一边读一边感受诗句。
3、学生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并试拼字音。
三、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分节轮读诗歌,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重点指导生字读音:追昆融慧学生给生字组词。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四、指导、巩固朗读1、教师范读诗歌。
2、学生自由朗读,并以小组为学习小组,开展读书比赛,看谁读得流利、有感情。
3、全班齐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小结学习本课生字的体会及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生背诵,体会感情。
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教学难点:品析课文生动活泼的语言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带教学方法: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一、复习巩固学生听写生字;学生轮读诗歌。
二、精读研讨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并说说诗歌的每一节分别写了什么。
2、听录音朗读诗歌。
(语文教案)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教案)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2a44b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0.png)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就一同去桂林游览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相信游完后,你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一起看看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欢送查阅!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一、导入课文,学习首节。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2、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就一同去桂林游览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相信游完后,你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桂林的山水。
先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
演示:“配乐欣赏〞。
欣赏同时教师做以下文字说明: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这是螺蛳山,它多像是一只倒扣着的大海螺啊!象山的夜景多美丽啊!这是苹果山,它像不像一只又大又圆的苹果。
烟雨朦胧的漓江,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雪狮岭,一只多么伟武的大狮子啊,仔细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绿山绿水,让人觉得好似走进了仙境。
嗬!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美丽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哟!二、加深对山水特点的理解。
一)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中,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
1、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局部,它发源于桂林市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一路流经桂林、阳朔,一直到桂林东南部的平乐县,全长有170多千米。
如诗如画的漓江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吗结合学生答复[板书:(静、清、绿)]学生齐读描写三个特点的句子。
2、静。
1)请同学们来看插图: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静,水面上几乎没有一丝波纹,简直就像是......,你能不能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一下漓江水的静演示:“桂林的水〞。
2023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2023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062e7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6e.png)
2023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2023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紧扣题意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2、能复述课文。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
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二、深入学习,再现情景。
1、速读课文第二段2、同桌讨论3、你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4、开学第一天,田老师上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5、反复阅读第五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
三、默读课文第三段。
1、读一读,想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2、指导朗读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四、总结全文。
1、跟着录音轻读课文。
2、纵观全文,说说田教师是一位怎样的教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说出来?板书设计:师恩难忘我田老师描红,学古诗编故事,讲故事爱好文学培养兴趣2023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切身参与,把****于生活的体验重点过程和感受写清楚。
2、学习把活动中不断变化的感受写丰富,写细腻。
3、激发学生提高心灵敏感力,多角度、多层次地体验真实的生活。
教学过程一、交流体验,揭示课题。
最近,咱们四11班开展了"奔跑吧,伙伴"系列体验活动,你们都参加了些什么好玩的活动?让我们再看看当时的场面。
出示照片。
当了回"盲童"、当了回小交警、小小野战军、做"推销员"、超市达人、小消防员等各种体验活动。
谁能说说和同学们说说其中有意思的事儿?二、现场习作,发现问题。
1、这些活动真有意思,你们一定想和更多的人分享。
作文就是这样一块神奇的魔毯,它不仅能穿越千山万水,还能穿越时空隧道,等你长大了再看看,一定会笑出声来。
今天,我们就选择其中你印象最深的一段经历和感受写下来。
出示习作内容:请你把体验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一段经历和感受写下来。
比如:指挥一次交通、销售一件商品等等,可以用"体验开始了。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e1a22219e8b8f67d1cb935.png)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知识技能在习作修改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评析。
过程与方法根据平时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充分发挥想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点评作文中的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点评作文中的好词好句。
教具:教学方法:引导、点评教学流程:一、习作讲评1、学生拿出自己的习作,找出最满意的地方。
2、小组间相互朗读交流自己认为最满意的部分,相互评议。
3、小组间相互传阅习作,彼此发现习作中优美的句子、片段或词语,进行赏析。
4、对部分不尽人意的地方彼此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提高、相互鼓励。
5、学生作好记载,当经验保留。
6、教师巡视指导。
二、小节总结1、教师对习作讲评过程进行小结。
2、提出希望。
3、学生代表发言,总结本次习作的心得体会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教材分析】:《树的故事》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谢尔西弗斯汀的绘本作品,原名《爱心树》,讲述了发生在一棵有求必应的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男孩身上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赞颂了大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德。
就文本本身而言,更像是在描绘人和自然的关系。
但我们这次面对的文本,是江江改写的。
作者用孩子和树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揭示了一个爱的主题--这是一场以爱为名义的索取,以爱为名义的奉献:索取的理直气壮、心安理得,奉献的理所当然、心满意足。
树奉献的那么多,要求的却那样少,正因为这慷慨无私的爱,人类社会才得以生生不息。
所以,我们和孩子,都要学会对父母感恩,对哺育我们的自然感恩。
知爱感恩,应该是这个文本活的灵魂。
[设计意图]:爱的教育应该是感染和感动,而不是空洞地说教。
男孩的一味索取在文本中显而易见,而“树”能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男孩,这到底基于一种怎样的感情,这是四年级的学生比较难理解的。
湘教版语文书四年级上册教案
![湘教版语文书四年级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876ab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8.png)
湘教版语文书四年级上册教案湘教版语文书四班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爱好,鼓舞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
3、乐观制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乐观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评价人物等。
教学重点:借助工具书读懂古文,体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分析计策成功施展的原因,理解展示人物之间较量的作用;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思路:通过阅读-复述-练习-讨论-表演等形式,培育学生读、思、说、做的能力,在动脑、动口、动手的乐趣中感受名著的魅力教法学法:教法—启发式教学与电教相结合。
学法—自主阅读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复述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生奇导入听一听:欣赏词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生: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也是小说的卷首记一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师;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遂悠远,但在它那明白如话的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
每当这首歌回响耳畔,我的思绪总会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三国—空城计。
一睹诸葛的过人智慧和超人胆略。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借助解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了解《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梗概。
1、需重点注意下列字词懿氅纶笑容可掬遁蜂拥隐匿(大惊)失色旁若无人无不骇然2、弄清文中出场人物列出蜀、魏双方出场人物,弄清相互间的关系。
3、介绍《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梗概。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故事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18课《母鸡》优秀教案(精选10篇)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18课《母鸡》优秀教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8e1fe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6.png)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18课《母鸡》优秀教案〔精选10篇〕湘教版四年级上册18课《母鸡》优秀教案〔精选10篇〕四年级上册18课《母鸡》优秀教案篇1学习目的:1、认识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
3、比拟《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学习重、难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欢、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我们认识了傲慢的白鹅有海军上将气派的白公鹅,能说说在老舍先生笔下的那只猫有什么特点吗?〔乖僻、得意〕猫既乖僻,又得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欢之情,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2、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自由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出示要求:⑴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⑵比拟一下,《母鸡》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二、检查预习同学们在家里已经认真的预习了这篇课文,读课文以前,先读读这几个词语,看看你们是否通过预习已经认识了他们。
出示词语:对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祥辛苦如怨如诉疙瘩可恶毒手聋子鸡雏啼叫一撮儿毛齐读,抽读。
三、初识母鸡特点1、词语会读了,相信课文也能读好,今天,我们同样采取个人读加齐读的方式,请1小组读1~6自然段,全班齐读7~10自然段,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简单评价〕2、快速、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考虑: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怎样的。
〔学生读书,然后交流初步感受。
〕预设:⑴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让人讨厌的。
⑵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负责、慈祥、英勇、辛苦的。
⑶老舍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板书: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3、作者从开场讨厌母鸡,到后来的认为母鸡负责、慈祥、英勇、辛苦,不敢再讨厌母鸡,经历了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而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文章的线索,从讨厌到不讨厌,前后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648eb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1.png)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教师要善于用教案,借鉴、自编、改编一些题,作为补充题。
总之,认真的研究教案是钻研教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对教学质量提高有着重要好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白公鹅》发展性目标1.学生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默读,能够体会两只白鹅的不同之处。
2.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情感性目标: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具体描写,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2.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只白鹅,它就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
板书课题:白公鹅二、新课学习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号;在文中勾画出二类生字,多读几遍;哪些词、句、段给你印象最深可以勾一勾,写一写。
2.学生交流。
3.谁来说说这只白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4.这究竟是只什么样的白鹅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概括一下。
(耀武扬威)的大公鹅(威风凛凛)的大公鹅(派头十足)的大公鹅5.好一只拥有海军上将衔的大公鹅,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又是怎么样的呢谁来概括一下(高傲的)白鹅6.学到这里,同学们讨论一下:同是白鹅,但不同作者的笔下又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相同点:抓特点,围绕特点来写不同点:前者抓住一个特点──高傲,围绕总写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三个方面(叫声、步态、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当荣膺在解释说明中写出了白鹅的特点。
我们写作文时,就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突出其特点。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秦兵马俑》【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与各种兵俑的神态,使同学初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最新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最新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dd027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6.png)
最新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最新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4个生字。
2.读背古诗。
3.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像画面。
过程与方法: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展开想像,读懂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导读、导析法。
学法: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朗读录音磁带、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投影出示插图,并配以古典音乐,尽可能把学生带入诗的境界。
2. 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清明》这首诗的资料拿出来,互相交流。
二、走进古诗1. 学生各自试着读读《清明》,注意准确地读认“魂”“借”“牧”“遥”。
2. 听录音,学生划出节奏。
3.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根据刚才听的录音朗诵,学生进行反复自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4. 同桌之间相互示范读,互相指正。
三、走进诗中1. 自读自述学生结合工具书自读自悟全诗的意思。
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清明》所表现的画面和情境进行描述。
2. 互读互述同桌或小组间相互讲、相互说自主品味诗句的收获。
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路上的行人,心中烦闷,像是丢了魂似的。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请问哪里有酒店?放牛的小孩手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3. 让学生结合插图和诗中所反映的景与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找一些关于清明的诗句。
最新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2教学目标1、思想情感目标:领略我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品位古代诗歌丰富的内涵。
2、知识目标:初步掌握评价性阅读的知识,学习简单的文艺评论的写法。
3、能力目标:在活动中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雨打芭蕉》),教师朗读《清明》。
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59bec2b0717fd5370cdc0e.png)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感受兴凯湖的美丽。
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作者赞美了兴凯湖的美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景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感受兴凯湖的美丽。
三、教学难点:反复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四、教具:课文朗读带、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引导教学法。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江南水乡有诗情画意般的美,那么北国的兴凯湖又是怎样的美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作者抓住兴凯湖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学生读课文,边读边画相关句子;在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2、作者是怎样抓住兴凯湖的特点进行描写的?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
(1)汇报学习情况,边说边随机用课件展示相关画面感悟理解,并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作者抓住“兴凯湖不是海,却海一样辽阔,海一样磅礴”这一特点进行描写的。
第3自然段作者抓住“兴凯湖很温柔,很平静”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第4自然段作者抓住“兴凯湖的清澈透明”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第5自然段作者抓住“兴凯湖是鸟的天堂”这一特点进行描写的。
(二)在这些段的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找一找并画出来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我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
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湘教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湘教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eec7d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8.png)
湘教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湘教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悟课文,体会了解是怎样把虾趣写具体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了解是怎样把虾趣写具体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把握重点1、齐读课题,想想课题是什么意思。
2、默读课文,根据课题意思找*的中心句。
3、学生个别读、齐读*的最后一句。
4、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养虾的乐趣,哪些地方又体现了欣赏大师的吓画的乐趣呢?5、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体现养虾乐趣的地方:(1)第三自然段重点讲虾的颜色变化多端,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生活状态。
(2)第4自然段讲了虾嬉戏的场面。
想想这段该用什么语气读。
随来试试。
(3)第5自然段写了虾的有趣神态。
①你觉得虾的`性格怎样?你从哪些动词看出来的?②指导朗读,读“试探、后退、再试、再退”`这些动词时速度要稍快一点。
③个别读。
(4)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虾的特点吗?(5)是啊,虾真是多彩多姿、变化万千,那就让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来朗读这几段吧。
我们再看哪些地方体现了欣赏大师虾画的无穷乐趣。
(1)生读*第1自然段。
惟妙惟肖是什么意思?(2)你能用惟妙惟肖说句话吗?(3)课文中从哪看出齐白石的虾只只“惟妙惟肖”呢?(4)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画出“有……也有……更有”这个句子。
(5)朗读句子,并模仿造句。
(6)你能用几个词形容一下齐白石的虾吗?(7)什么样的画才算得上“出神入化”?“虽然……但是……”说句话吗?(三)回顾全文,深化理解1、你觉得齐白石为什么能画出如此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虾呢?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2、你觉得*可分为几个部分呢?(四)总结全文,模仿练笔今天我们学习了这样一篇描写动物的*,从中我们也感受到大师观察的细致,描绘的逼真。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正稿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正稿](https://img.taocdn.com/s3/m/18524d08482fb4daa58d4b31.png)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新学期开始了,很高兴能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特根据学校所制定的各项计划,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81人。
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
后进生还有个别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二、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1、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学习学生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已经逐渐趋向于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学生字新词和句子。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5篇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7455b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b.png)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5篇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情读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班会的“趣”味,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的内涵,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次班会的主题是什么?二、走进“有趣的班会”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11自然段。
2、学生就课文内容质疑。
3、全班汇报,归纳。
(1)在班会上陈思同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同学们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4、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小组交流。
5、全班汇报。
(1)爱迪生年幼时和同伴做让人充气升天实验的故事。
(人们根据这个实验发明了送人上天的气球)(2)幻灯出示:奇思妙想特点发明像金箍棒似的书包能变大变小发明会说话的钥匙能自己说话发明像气球一样的旅行袋能悬在空中发明不怕摔的眼镜摔到地上能自动弹到手给马路安个拉链可以随时打开我也想发明…………①从同学们的奇思妙想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②把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写出来,与同学们一起探究吧!三、领悟班会的主旨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说说对班主任那段话的理解。
(学生交流)3、与小组同学一起说说自己的奇思妙想。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感悟这次班会的“趣”。
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自己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的收获和方法。
板书设计:有趣的班会能大能小的书包奇思妙想会说话的钥匙发明,从不拒绝能悬在空中的旅行袋出发明不怕摔的眼镜奇思妙想给马路安个拉链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2教学要求:知识目标1.认识“钮、构、英、炽” 4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未来城的奇特有趣。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2.激励学生建设美好家园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培养大胆、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未来的世界会是怎样?你们想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随课文《未来城参观记》去瞧瞧,未来到底什么样的!2 .板书课题。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adf294a58da0116c1749d5.png)
1.走进大自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 指导学生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诗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品读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美感,合作探究,自主识字。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教学难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教具: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美丽的世界,有森林,有鲜花,有千奇百怪的动物,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大自然。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它。
板书课题学生自由发言:你感受到的大自然是个什么样的?二、初读课文,感知全诗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学生反复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一边读一边感受诗句。
3、学生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并试拼字音。
三、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分节轮读诗歌,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重点指导生字读音:追昆融慧学生给生字组词。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四、指导、巩固朗读1、教师范读诗歌。
2、学生自由朗读,并以小组为学习小组,开展读书比赛,看谁读得流利、有感情。
3、全班齐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小结学习本课生字的体会及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生背诵,体会感情。
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教学难点:品析课文生动活泼的语言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带教学方法: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一、复习巩固学生听写生字;学生轮读诗歌。
二、精读研讨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并说说诗歌的每一节分别写了什么。
2、听录音朗读诗歌。
3、学生质疑,师归纳,形成问题组。
什么是大自然,我们怎样走进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后我们该怎样体验、感受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我们能得到什么?4、针对问题组,学生利用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82d6c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9.png)
湘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湘教版语文四班级上册教案1一、教学要求1 认识“钮、构、英、炽,, 4 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我”和巧巧在未来城参观的经过,感受丰富的想象。
二、重点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和巧巧在未来城参观的经过。
2 感受丰富的想象,激发热爱科学、征服世界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1 同学们,你们一定喜欢看《西游记》,崇拜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一定喜欢看《哈利· 波特》,羡慕哈利· 波特奇妙的魔幻之旅……那么,未来的世界会是怎样?你们想知道吗?2 板书课题。
让我们随着的想象去未来城参观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旅客们注意,未来城快到了……你们准备好了吗?(课件出示课文图画一未来城画面)要想顺利参观未来城,我们先看看有哪些学习要求。
出示自学提示:( l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2 )“我”和巧巧在未来城看到了什么?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 3 )这次奇妙的未来城之旅让你有什么感受?2 学生按自学提示要求自学。
(学生轻声阅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三)沟通自学体会1 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 ”重点指导:“钮”的声母是n ; “炽”是翘舌音。
( 2 )学生相互检查认读情况:通过开火车的游戏形式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 3 )分小组分自然段轮读课文。
2 “我”和巧巧在未来城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出下列句子相机指导:1)看的是变形体育馆,它的人口处,有一排按钮,人们只要轻轻一按,体育馆就会像变形金刚一样,变出篮球场、游泳馆、滑冰场来,真是奇特有趣。
①你喜欢这样的体育馆吗?和我们现在的体育馆比一比,它奇特在什么地方?②指导朗读。
( 2 )接着,我们到100 公里外的“绿色城”参观。
①“绿色城”里有些什么样的房子?(课件出示:“绿色城”是仿照动物、植物结构造出来的新式房子。
有的房子像蜜蜂窝叫“蜂窝医院”有的房子像大树取名“大树饭店”还有的房子像豌豆荚叫“豆荚公寓”)②给以上句子补上标点符号,再读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四班级要完成由中班级,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班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湘教版小学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湘教版小学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感受兴凯湖的美丽。
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赞美了兴凯湖的美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景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感受兴凯湖的美丽。
三、教学难点:反复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四、教具:课文朗读带、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引导教学法。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江南水乡有诗情画意般的美,那么北国的兴凯湖又是怎样的美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沟通理解词语的方法;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抓住兴凯湖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学生读课文,边读边画相关句子;在小组内沟通后汇报。
2、是怎样抓住兴凯湖的特点进行描写的?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
(1)汇报学习情况,边说边随机用课件展示相关画面感悟理解,并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抓住“兴凯湖不是海,却海一样辽阔,海一样磅礴”这一特点进行描写的。
第3自然段抓住“兴凯湖很温柔,很平静”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第4自然段抓住“兴凯湖的清澈透明”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第5自然段抓住“兴凯湖是鸟的天堂”这一特点进行描写的。
(二)在这些段的描写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找一找并画出来湘教版小学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2我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爱好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
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进展。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育学生丰富的情感、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班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认字297个,会写222,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沟通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仔细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落序号课题计划课时1《走进大自然》2课时2、《我家的大花园》2课时3《故乡的风景》2课时4、《短文两篇》1课时5、口语交际2课时6、习作练习3课时7、语文活动2课时8、《古诗两首》2课时9、《成语故事二则》2课时10、《女娲补天》1课时11、习作练习3课时12、语文活动2课时13、《巨人》2课时14、《人类的“老师” 》2课时15、《短文两篇》2课时16、《“环”字遇险记》1课时17、口语交际2课时18、习作练习3课时19、语文活动2课时20、《高傲的女孩》2课时21、《那只松鼠》2课时22、《童诗两首》2课时23、《我的房间》1课时24、口语交际2课时25、习作练习3课时26、语文活动2课时27、《站起来》2课时28、《短文两篇》2课时29、《母鸡》2课时30、《灰姑娘》1课时、31、口语交际2课时32、习作练习3课时33、语文活动2课时34、《田园诗情》2课时35、《小巷人家》2课时36 《美丽的兴凯湖》1课时37、习作练习3课时38、语文活动2课时39、《古诗两首》2课时40、《寓言二则》2课时41、《幸福鸟》2课时42、《牵牛星和织女星》1课时43、口语交际2课时44.《网上呼救》2课时45.《小小男子汉》2课时46.《船长的勇气》2课时47.口语交际1课时48.习作83课时湘教版小学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3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2人。
基本上的学生有良好的语文课堂习惯,仔细听讲,乐观发言,按时完成作业,喜爱阅读等习惯,学习目的性明确。
20%左右的学生特别喜爱阅读,书写端正漂亮,爱好爱好广泛;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存在得过且过,屡屡作业拖拉的现象。
因此,本学期的重点任务在于全面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组编排。
全册共分8组。
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
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
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
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
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沟通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
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
“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思想,在按专题编写教材时,注意了加强整合,每组的课文都围绕专题编选,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也都围绕专题来安排。
而且,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
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老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老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
这一特点在教材里有多种呈现方式: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 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四班级上册的“我的发现”,在“发现”的范围上有所扩展,安排了4个关于读写方法和习惯方面的发现,分别是:读文章时要想象画面,边读边想提出问题,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仔细、细致地观察才能表达清楚。
“我的发现”栏目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吐泡泡形式改为小林、小东两个孩子的对话。
这两个孩子,可以理解为学生自己和他的一个学习伙伴。
教材中,他们的对话一般只是提起某个话题,开了个头,为同学们沟通某一方面的发现留有较大的余地。
(四)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所以,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
本着这样的思想,教材的编写加强了开放性,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主要表现:一是注意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二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三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了《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四是通过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四、教学措施及建议上述四个方面的特点,是教材各个部分的共同特点。
由于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在编排上还有些不同的特点。
(一)识字、写字教材与教学四班级上册的识字都是随课文安排。
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
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认字的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老师可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作适当检查,并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
所附选读课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为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
要求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
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把写字的任务妥善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内学生要有比较从容的写字时间,不要把写字的作业都留到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