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中协同计划、预测、补货的工作原理和流程
基于协同预测的VMI补货问题研究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摘
要
在当今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中,竞争的模式已由企业间的竞争向供应链间的竞争 转换,因而供应链管理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目标是通过贸易伙伴间的密切合作, 以最小的成本提供最大的客户价值,强调企业应该将有限的资源用以持续提高自身 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供应商管理库存这一新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应势而生。 然而随着对 VMI 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存在的一些缺陷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本文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与回顾,阐述传统的 VMI 补货策略所存在的缺陷与问 题,发现导致供应商的生产和补货决策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是供应商缺乏与零售商 的整体协同与集成。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吸收 CPFR 中协同预测的理念, 将原有的 VMI 补货策略中仅由供应商单方参与的预测过程改进为由供应商和零售商 双方协同进行,以已有的信息共享为基础进一步共享双方未来的业务计划(如零售 商的促销计划) ,双方共同解决预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从而使得供应商对未来 需求预测的不确定性减少,预测的结果更为准确。在供应商和零售商建立起紧密的 协同合作关系后,通过构建适应于 VMI 模式下的协同预测流程与方法,设计出基于 协同预测的 VMI 补货策略,并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该策略进行建模和模拟运算, 最后比较分析改进前后的 VMI 补货策略对供应链库存水平的影响, 得出本文的结论。
保密 □ ,在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 ” )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cpfr的名词解释

cpfr的名词解释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即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种合作式计划与预测模式。
CPFR旨在通过供应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协作,实现更高效的生产计划与库存补货,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最大化利润。
1. CPFR的理念和原理CPFR强调供应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配合与信息共享。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是由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各自独立进行计划与预测,往往导致了生产计划不准确和库存积压的问题。
而CPFR则通过共享销售数据、库存情况和市场预测等信息,实现供应链上的实时协同,从而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和调整补货计划。
2. CPFR的关键要素CPFR的有效实施需要以下关键要素的支持和协调:(1)信息共享:各个供应链环节之间共享准确及时的销售数据、库存情况和市场预测等信息,以便更精确地进行计划与预测。
(2)共同决策:供应链各环节的决策者共同参与计划和预测过程,并基于共享的信息进行决策,以达成共识并提高效率。
(3)风险共担:供应链各环节共同承担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通过共同应对和解决问题,保证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3. CPFR的实施过程CPFR的实施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1)计划阶段:各供应链环节共同制定销售计划,确定需求预测方法和决策规则,明确补货周期和补货量。
(2)预测阶段:基于共享的信息,各环节进行准确和可信的市场需求预测。
(3)补货阶段:根据预测结果和计划规则,确定补货需求,及时补充库存,以满足市场需求。
(4)评估阶段:通过持续监控和评估补货效果、销售情况等指标,不断优化计划和预测流程,提高供应链效能和反应速度。
4. CPFR的优势和挑战CPFR的实施能够带来一系列的优势:(1)库存降低:通过准确的预测和及时的补货,避免库存积压或库存缺货的问题,降低公司的库存成本。
(2)生产成本降低:根据准确的预测和补货需求,合理调整生产计划和生产量,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
供应链管理拉式补货

供应链管理拉式补货1. 简介供应链管理拉式补货是一种基于需求信号拉动的供应链管理方法。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往往是以生产计划为核心,通过预测市场需求来推动生产,然后再将产品推向市场。
然而,预测需求的准确性往往有限,这导致了库存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拉式补货则通过根据实际需求信号进行补货,从而实现更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2. 拉式补货的原理拉式补货的原理是通过不断监测市场需求信号,基于实际需求进行补货。
其核心是实时的需求传递和信息共享,让供应链各环节的参与者能够及时获得最新的需求信息,并根据该信息进行补货决策。
具体来说,拉式补货的过程如下:1.监测需求信号:通过各种手段,如销售数据、市场调研等,及时获取市场需求信号。
2.信息共享:将需求信号传递给供应链各环节的参与者,以便他们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
3.补货决策:根据市场需求信号,供应链各环节的参与者进行补货决策。
4.补货操作:根据决策结果,进行补货操作,确保产品能够及时供应。
3. 拉式补货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推式补货方法,拉式补货具有以下优势:•减少库存:拉式补货能够更准确地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补货,避免了因预测不准确而导致的库存过高或过低问题。
•提高响应速度:拉式补货能够更及时地根据需求信号进行补货,从而提高了供应链的响应速度。
•降低成本:由于库存减少和响应速度提高,拉式补货能够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
•增强顾客满意度:拉式补货能够更准确地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4. 拉式补货的实施过程要实施拉式补货,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建立需求监测系统建立一个能够实时监测市场需求的系统,如销售数据分析系统、市场调研系统等。
这样可以及时获取市场需求信号。
步骤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需求信号能够及时传递到每个参与者。
步骤三:制定补货决策规则根据需求信号和企业的目标,制定一套补货决策规则,包括补货的时机、数量等。
步骤四:实施补货操作根据补货决策,进行补货操作,确保产品能够及时供应。
闻述供应链管理中的cpfr模式的概念及其内容

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即协同规划、预测和补货,是一种供应链管理中的合作模式。
它通过信息共享、协同决策和工作流程整合,实现了供应链各环节间的紧密合作和协调,旨在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下面将对CPFR模式的概念及其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CPFR模式的概念1. 定义CPFR模式是一种以合作为基础的供应链管理方法,通过共享信息、协同规划和预测以及协同补货等手段,实现供应链各参与方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调,以满足市场需求、降低库存成本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2. 目标CPFR模式的目标是通过优化供应链的运作,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益:- 提高供应链的效率:通过共享信息和协同规划,减少供应链中的不必要环节和时间浪费,提高生产和配送效率。
- 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通过共享预测信息和实时补货机制,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减少缺货或积压库存的风险。
- 降低供应链的库存成本:通过共享需求预测和协同补货,准确掌握市场需求,避免过度备货和积压库存,降低库存成本。
- 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准确的需求预测和及时的补货机制,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CPFR模式的内容CPFR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CPFR模式的核心。
供应链各参与方需要共享包括销售数据、库存信息、需求预测、市场趋势等相关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进行规划、预测和补货决策。
信息共享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
2. 协同规划(Collaborative Planning)协同规划是指供应链各环节之间共同制定供应链的战略和计划,包括销售预测、产能规划、采购计划等。
通过共同制定规划,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和错误传递,减少库存波动和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3. 协同预测(Collaborative Forecasting)协同预测是指供应链各参与方基于共享的信息,通过统计模型、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共同预测市场需求和销售趋势。
供应链ecr策略

供应链ecr策略供应链的ECR(高效消费者响应)策略是一种通过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更快、更好、更便宜”的供应链运营模式。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ECR策略:需求预测与计划:通过预测和计划未来需求,帮助企业提前了解市场需求,以便做出适当的库存和物流计划。
品类管理:关注消费者需求,通过品类管理来优化产品组合,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销售额。
协同预测与补货:通过供应链中的不同参与者共同预测和补货,减少库存,提高响应速度。
持续改进:不断评估和改进供应链流程,包括采购、生产、物流和销售等环节,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技术应用:利用先进的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预测能力。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其他合作伙伴建立紧密的关系,共同实现ECR策略的目标。
简化流程:通过简化供应链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提高效率。
快速响应:在发现问题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问题。
数据驱动决策:利用数据和分析工具来指导决策,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培养人才:培养具备ECR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推动供应链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实施ECR策略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整个供应链的参与。
同时,要注意平衡各方利益,确保ECR策略能够真正落地并取得成功。
供应链计划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具体如下:降低公司的成本:通过降低库存,减少生产及分销的费用,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提升客户的最大满意度: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达消费者手上。
企业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有效性管理,表现了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业整个作业流程的优化。
供应链上的“三大效应”

供应链上的“三⼤效应”要想产品获得最⼤的效益,最根本最有效的⽅法就是尽可能的缩短供应链。
因为供应链条越长,时间周期耗时就会越长;链上的决策点、决策要素就会越多。
这就使得后端感受到的⽜鞭效应越明显,库存波动就越⼤。
这也是为什么电⼦商务在当前如此红⽕的根本原因,因为电⼦商务将会彻底将原来的代理到经销、经销到零售的渠道进⾏压缩和扁平化。
直接从消费者到电商,电商到产品制造商;⽽如果产品制造商直接进⾏F2C销售,那么产品将是直接从制造商到消费者。
渠道的流通耗时就直接压缩为物流运输耗时,这会将⼤⼤缩短产品从⽣产到交付使⽤的时间周期。
⽽供应链上以前由于经销、分销体系所带来的决策误差,则会完全的消亡。
因此渠道变短将会从根本上优化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奥肯货架 供应链上“三⼤效应”将会很好的缩短供应链,分别为:1.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CPFR(CollaborativePlanningForecastingandReplenishment)为所有的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提供了⼀个很好的管理理念和参照模式。
CPFR的⽬的是让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包括制造商、分销商与零售商以及原材料供应商都能够更加紧密的协同合作,形成整体去市场上竞争,以期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更能满⾜消费者需求,并且不断的缩短产品交货周期、提⾼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改进服务⽔平。
CPFR强调在企业双⽅互信和承诺的基础上订⽴共同的⽬标,双⽅承诺公开沟通、信息共享、利益共享从⽽共同推动整体供应链的优化和效率提升。
具体的执⾏步骤是先协同计划,双⽅⾸先确⽴合作计划以及财务管理机制;同时,双⽅协同制定促销计划、库存政策变化计划、产品导⼊和中⽌计划以及仓储分类计划等。
在共同计划基础之上,双⽅对市场做共同的协同预测,预测除了考虑季节因素和趋势等基本信息之外,重要是考虑双⽅的促销计划。
CPFR不仅关注供应链双⽅共同做出的最终预测,同时也强调双⽅都应参与预测反馈信息的处理和预测模型的制定和修正。
供应链管理方法

2023/2/9
SCM
20
2023/2/9
SCM
各物料提前期、现有库存量和安全库存
物料名称 提前期 现有库存 安全库存 废品率
百叶窗
1
0
0
0
框架
2
0
0
0
木制部分 1
70
0
0
2023/2/9
SCM
22
周数 需求
百叶窗、框架和木制部分的需求计划 12 3 4 5 6 100
2023/2/9
客户关系管理概述
18
MPS
• 主生产计划 • Master Product Schedule • 是预先建立的一份计划 • 是驱动MRP的一整套计划数据 • 生产什么、生产时间、生产多少
2023/2/9
SCM
19
BOM
• 物料清单 • Bill of material • 产品结构信息,可以理解为配方,是单位产品(或半成
•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 的思想
•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2023/2/9
SCM
(三)ERP实施要点
• 1.实施ERP是企业全方位变革 • 2.企业领导层要达成共识 • 3.ERP的投入是一个系统工程 • 4.ERP实施需要复合型人才
2023/2/9
SCM
27
物流管理
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目的是在正确 的时间、正确的数量得到需要的物料 • 以实现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的管理目标。
2023/2/9
SCM
16
主生产计划
库存信息
物料需求计划
产品结构信息
SCM的协同新模式: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CPFR

SCM的协同新模式: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CPFR 【作者】陈兵兵一、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CPFR的概念与起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多变都给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企业在面对全球市场巨大商机的同时也面临着交货期需要不断缩短、成本需要不断降低,而质量和服务需要不断提高的巨大压力,这就要求企业应具备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作出科学预测和快速反应的能力,通过与供应链上业务伙伴进一步联盟与合作,整合资源,共享信息,以更加紧密的协同方式进行运作。
因此,人们在对供应链运作进一步优化的过程中,创建了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的管理模式,通过基于Web的联合预测计划改进了连续补货的标准,使供应链伙伴能够利用Internet 来共享预测、检测主要的变化、交换知识和协调解决分歧,最终双方取得一个共同的预测和补货计划来增加供应链的响应速度,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Fore___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是一种面向供应链的新型合作伙伴的策略和管理模式,它应用一系列技术模型和处理手段,协同过程跨越了企业和整个供应链,提供了覆盖整个供应链的合作过程。
它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商业信息来改善供需双方的伙伴关系,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改进计划和补货的过程和质量,最终达到提高供应链效率、减少库存和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的目的它既是一个概念,也是一个软件系统,即整个概念和模式是通过一套软件系统的运行来实现的。
二、CPFR的形成与VICS协会CPFR最初的使命非常近似于在它之前出现的ECR、QR、CFAR和VMI所做的努力。
它的雏形是协作、预测与补货CFAR(Collaborative Fore___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方式,1995年由零售业巨头Wal-Mart及其供应商Warner-Lambert(其中包括Manugistics,它后来被JDA软件公司收购)等5家公司所推动的开源合作项目,并成立了一个零售供应链工作组(Retail Supply and Demand Chain Working Group)开始合作研究和探索的,目的使改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以达到改善预测准确度,降低成本和减少库存,发挥出供应链的全部效率的目的。
供应链协调措施

供应链协调措施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供应链的复杂性也日益增加。
供应链协调是确保供应链高效运行和优化整体绩效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供应链协调措施,以帮助企业实现卓越的供应链管理。
一、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供应链协调的基础,通过共享关键信息,供应链各方能够更好地协调和计划各个环节。
在供应链中,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各个环节的合作伙伴,可以通过共享销售预测、库存水平和物流信息等数据,以便更准确地预测需求和调整生产计划。
此外,通过信息共享,各环节可以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减少库存积压和订单延迟等问题。
二、协同计划与预测协同计划和预测是供应链协调的关键环节,通过共同制定计划和预测,各个环节可以更好地协同行动,减少供需失衡和供应链风险。
供应链各方可以通过共同制定预测模型和采用现代化的预测工具,以准确地预测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协同计划,制定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和配送计划等。
协同计划和预测有助于减少供应链中的信息滞后,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敏捷性。
三、供应链合作供应链合作是实现供应链协调的重要手段。
供应链各方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互信和共赢的合作模式。
通过供应链合作,各个环节可以共同分享风险和收益,共同制定共享目标和指标,并且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技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此外,供应链合作还可以优化物流流程、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四、技术支持技术支持是供应链协调的重要保障。
现代供应链管理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高效运作和协调各环节。
企业可以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通过技术支持,企业可以实现从供应商到终端消费者的全链条可视化和信息化,有助于实现供应链的实时响应和快速决策。
五、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是促进供应链协调的重要手段。
供应链各方可以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通过对绩效的评估和激励,激发各环节的积极性和合作意愿。
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模式原理

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模式原理宝子,今天咱来唠唠这个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模式(CPFR)。
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又特别实用的东西呢!你想啊,在商业的世界里,就像一场超级大的拼图游戏。
每个企业都是一块拼图,但是以前呢,大家各拼各的,有时候就会乱套。
比如说,供应商在那闷头生产,结果生产出来的东西可能不是零售商真正需要的数量或者款式。
这就像你满心欢喜做了一堆巧克力蛋糕,结果发现大家都想要草莓蛋糕一样尴尬。
CPFR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
它就像是一个超级协调员,把供应商、零售商,还有可能其他相关的伙伴都拉到一个大群里(当然这是比喻啦)。
大家开始分享自己的小秘密。
供应商会说:“我这原材料的供应情况是这样的,我的生产能力大概能到这个程度。
”零售商呢,就会说:“宝子们,我这边顾客的需求趋势是这样的,这个季节红色的衣服特别受欢迎,蓝色的就没什么人问津。
”这个模式的核心原理之一就是协同计划。
这可不是那种简单的说说而已的计划哦。
大家要坐下来,真的深入地去考虑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比如说,供应商不能只想着自己怎么方便生产,还要考虑零售商的货架空间有多大,顾客的购买习惯是什么样的。
零售商也不能光想着自己的店面怎么好看,要想着怎么能让供应商更好地供货。
这就像两个人跳舞,得配合得特别默契才行。
再说说预测这一块。
以前啊,大家预测都是各猜各的。
供应商猜一个数,零售商猜一个数,往往相差十万八千里。
但是在CPFR模式下,大家就一起开动小脑袋。
他们会看各种数据,就像看一本超级厚的故事书一样。
比如说,历史销售数据就像是过去的故事章节,告诉我们以前发生了什么。
市场趋势数据呢,就像是故事的发展方向,是朝着科幻风还是复古风去了。
然后大家根据这些共同分析出一个比较靠谱的预测结果。
这就好比大家一起写小说,把故事的走向猜得更准一些。
补货这事儿在CPFR里也变得很不一样。
以前补货就很被动,零售商发现货没了,才着急忙慌地跟供应商说:“快给我补货!”供应商可能还没准备好呢,就会手忙脚乱。
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模式原理

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模式原理嗨,亲爱的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有趣又特别实用的东西——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模式。
你可以把这个模式想象成一场超级有默契的团队合作游戏。
比如说,在一个大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的商家,还有负责供货的供应商。
以前呢,大家都是各干各的,就像一群各自为政的小蚂蚁,有时候就会出乱子。
商家不知道供应商那边什么时候能送来足够的货,可能突然就断货了,那顾客就不开心啦,转头就去别的地方买东西了。
供应商呢,也很委屈呀,他们不知道商家到底需要多少货,有时候生产多了,货物积压在仓库里,浪费了好多资源;有时候生产少了,又不能满足商家的需求。
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模式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这个模式就像是给商家和供应商之间拉了一条神奇的线,让他们能够好好地沟通、合作。
先说说计划这部分吧。
这就像是大家一起商量一个作战计划一样。
商家要把自己的销售计划告诉供应商,比如说,我这个月打算做个大促销,估计能卖出去好多好多某一款商品。
供应商呢,就根据这个计划,来安排自己的生产计划。
这就像是两个人在搭伙过日子,你告诉我你要做什么菜,我就去准备食材一样。
商家和供应商之间不再是互相猜来猜去的状态,而是坦诚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再讲讲预测。
这可是个很有挑战性但又特别关键的环节呢。
大家都想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就像我们都想提前知道明天的天气好不好一样。
商家和供应商会一起分析很多的数据,像以前的销售数据呀,市场的流行趋势呀,还有一些特殊的事件,比如某个节日或者某个新的竞争对手出现。
然后根据这些分析,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销售量。
这个过程就像是两个侦探一起破案,寻找各种线索,然后得出一个结论。
比如说,他们发现每次某个明星穿了某一款衣服之后,这款衣服的销量就会大增。
那如果这个明星又有新的活动了,他们就可以预测这款衣服的销量可能会上升,然后供应商就可以提前准备多生产一些。
补货就更好理解啦。
当商家发现自己的库存快不够的时候,就可以及时地告诉供应商,供应商就赶紧把货物补上。
SCM的协同新模式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CPFR

SCM的协同新模式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CPFR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是指对涉及生产、运输、库存以及与这一过程相关的信息的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操纵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活动。
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简称CPFR)作为一种在供应链中实现信息共享和合作决策的方法,为SCM的发展带来了新模式。
本文将介绍SCM的协同新模式: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CPFR。
一、CPFR的概念及特点CPFR是一种基于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共享销售数据和需求预测信息,实现共同制定计划和补货策略的合作模式。
CPFR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预测、计划编制、补货执行和评估。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共享:CPFR要求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实时共享销售数据和需求预测信息,确保双方对市场需求的准确理解,从而共同制定合理的计划。
2. 合作决策:基于共享的信息,供应商和零售商可以共同制定计划和补货策略,相互协调,以实现供需的平衡和最优化。
3. 实时补货:CPFR通过共享信息,使得供应商可以快速响应零售商的需求变化,及时补货,减少库存风险和库存积压。
4. 业务流程集成:CPFR要求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建立紧密的业务流程集成,通过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共同制定计划和共享销售数据的高效运作。
二、CPFR的优势CPFR作为一种新的供应链协同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提高准确性:CPFR通过共享销售数据和需求预测信息,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降低需求预测误差,提高计划准确性。
2. 减少库存:CPFR通过实时补货和准确的需求预测,可以降低供应链中的库存水平,减少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
3. 提高服务水平:CPFR通过及时补货和共同制定计划,可以满足零售商需求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服务水平,增强顾客满意度。
CPFR 合作计划、预测与补货

组员:xxx、xxx、xxx
目录
CPFR的概念
CPFR与传统补货模式的区别及其特 点
CPFR的流程及步骤 CPFR优劣势分析
CPFR模型成功运行的关键要素
一、CPFR的概念
CPFR (Collaborative Planning,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即: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是一 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能同时降低销售商 的库存量,增加供应商的销售量。 其最大优势是能及时准确地预测由各项促销措施或异 常变化带来地销售高峰和波动,从而使销售商和供应 商都能做好充分地准备,赢得主动。
电子会议等解决销售预测例外情况,同时可以 利用共享数据库的方法提供新事件对销售将会 带来何种影响的信息。该步骤的结果是一个修 正了的预测。产生的变化可以提交给销售预测 (步骤3)
第六步 创建订单预测
需求预测、因果关系信息和库存信息实际库存、 未执行订单和在途库存等) 在本步骤中合并起来用于预计可能获得 的实际 订单,提出分时间段的实际需求量,并通过产 品及接收地点反映库存目标。订单预测周期内 的短期部分用于产生订单,在冻结预测周期外 的长期部分用于计划
第九步 生成订单
预测订单将被转变成固定订单,订单确 认必须送回客户处。订单产生可由制造 厂或者分销商根据能力、系统和资源来 完成
四、CPFR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 2、劣势
CPFR的优点
CPFR最大的优势是能及时准确地预测由各项 促销措施或异常变化带来的销售高峰和波动, 从而使销售商和供应商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赢得主动。 同时CPFR采取了一种“双赢”的原则,始终 从全局的观点出发,制定统一的管理目标以及 方案实施办法,以库存管理为核心,兼顾供应 链上的其它方面的管理。因此,CPFR能实现 伙伴间更广泛深入的合作。
供应链管理中协同计划、预测、补货的工作原理

供应链管理中协同计划、预测、补货的工作原理
协同计划、预测、补货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协同计划:协同计划是指针对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方,制定和协调一份共同的计划,以便实现高效的生产、销售和供货。
具体来说,协同计划需要考虑企业的销售计划、生产能力、库存水平等信息,同时也需要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物流等状况有所了解。
基于这些信息,可以制定出最优的协同计划,以确保资源的最优匹配。
2. 预测:预测是指通过对历史数据、市场趋势、销售数据等信息的分析,得出未来销售趋势的一种方法。
在供应链管理中,预测可以帮助企业预测产品的需求,以便在生产、采购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规划。
同时,预测还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库存积压、缺货等问题,提高生产运营效率。
3. 补货:在供应链管理中,补货是指对库存不足的产品进行补充采购的行为。
补货需要考虑供应商的响应时间、运输时间、库存水平等因素,以便确保及时地将产品补充到仓库中,满足客户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实现补货,需要进行及时的预测和协调计划。
综上所述,协同计划、预测、补货是供应链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们的工作原理包括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以便制定出最优的计划
和决策。
CPFR-供应链管理新技术

CPFR—供应链管理新技术◆名词解释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也叫协同规划、预测与补货。
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它在降低销售商的存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供应商的销售额。
其最大优势是能及时准确地预测由各项促销措施或异常变化带来的销售高峰和波动,从而使销售商和供应商都能做好充分地准备,赢得主动。
◆产生过程CPFR的形成始于沃尔玛所推动的CFAR,它是利用Internet通过零售企业预算生产企业的合作,共同作出商品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实行连续补货的系统。
后来,在沃尔玛的推动下,基于信息共享的CFAR系统又向CPFR发展。
该系统是在1995年,由沃尔玛与其四家供应商联合成立了工作小组,进行CPFR的研究和探索,1998年美国召开零售系统大会时又加以倡导,目前实验的企业有沃尔玛、凯马特和威克曼斯,生产企业有P&G、金佰利、HP等7家企业,可以说,这是目前供应链管理在信息共享方面的最新发展。
该系统的目的就是使供应链中的成员利用它能够实现从零售商到制造企业之间的功能合作,显著改善预测准确度,降低成本、库存总量和现货百分比,发挥出供应链的全部效率。
◆CPFR实施流程图◆CPFR的基本模型新的CPFR模型强调消费者是供应链的核心,制造商和零售商协作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所以该模型的中心是消费者。
零售商和制造商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共享信息、协同作业实现CPFR的目标。
CPFR模型由四大部分、八个方面组成。
1.战略与计划,包括签订CPFR协议和创建联合商业计划;2.供需管理,包括销售预测和订单预测与计划;3.实施,包括订单产生和订单履行;4.分析,包括例外管理和评估。
◆CPFR模型成功运行的关键要素1.慎重挑选合作伙伴。
2.明确CPFR模型运行的目标体系。
3.建立完善的CPFR运行机制。
CPFR补货的实施步骤

CPFR补货的实施步骤1. 简介在供应链管理中,CPFR(协同计划、协同预测和重新补货)是一种供应链管理方法,旨在通过与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协同合作,从而提高库存管理效率、降低库存成本,并满足消费者需求。
本文将介绍CPFR补货的实施步骤,帮助企业了解如何在实践中应用CPFR补货。
2. CPFR补货的实施步骤2.1 确定补货战略在实施CPFR补货之前,企业需要明确其补货战略。
补货战略包括补货频率、补货量和补货时间等。
补货频率指的是进行补货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需求的变化情况来确定。
补货量指的是每次补货的产品数量,应根据需求、库存情况和供应商的能力来确定。
补货时间指的是补货的具体时间点,可以根据产品销售的季节性特点和消费者需求的波动情况来确定。
2.2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实施CPFR补货之前,企业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供应链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产品销售数据、库存数据、供应商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产品销售情况、库存水平和供应商的表现,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补货决策。
2.3 协同预测在CPFR补货中,协同预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协同预测指的是供应链中各个环节协同合作,共同预测产品需求。
在协同预测中,企业可以借助预测模型、市场调研和销售数据等工具来预测产品需求,从而更好地安排补货计划。
2.4 重新补货基于协同预测的结果,企业可以制定重新补货计划。
重新补货计划包括补货时间和补货量等。
根据产品需求的预测结果,企业可以安排合适的补货时间,并确定合适的补货量。
2.5 跟踪和监控在实施CPFR补货之后,企业需要跟踪和监控补货计划的执行情况。
通过跟踪和监控,企业可以及时发现补货计划的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2.6 持续改进CPFR补货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企业在实施CPFR补货之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持续改进,企业可以提高补货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
3. 总结CPFR补货是一个实现供应链协同合作的重要方法。
协同计划、预测和补货方法

协同计划、预测和补货方法1.1 协同计划。
协同计划就是大家凑到一块儿来规划事儿。
这可不是各干各的那种计划,而是供应商、零售商等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像一群小伙伴一样,坐下来好好商量。
比如说,一家服装厂和销售它衣服的商店,要一起商量下一季出啥款式的衣服,啥时候生产,生产多少。
这就像一个大家庭商量过年吃啥饭一样,得考虑到每个人的口味(每个环节的需求和能力)。
1.2 预测。
预测呢,就有点像算命,但不是那种瞎蒙的。
是根据以往的销售数据、市场趋势这些东西来估摸未来的情况。
还是拿服装厂来说,得看看过去几年哪种款式的衣服卖得好,是夏天的短袖还是冬天的羽绒服。
还要看看现在流行啥,是复古风还是简约风。
这就好比老农民看天种地,根据以往的天气经验和现在的气候变化来决定种啥庄稼。
1.3 补货。
补货就是当发现货物不够的时候赶紧补上。
就像你家里的盐快没了就得去买。
在商业里,如果商店里的衣服卖得好,库存少了,就得赶紧通知服装厂补货。
这就要求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信息得通,不能等衣服都卖光了,顾客都跑光了,才想起来补货,那就成了“马后炮”了。
2.1 提高效率。
大家协同起来做计划、预测和补货,就不会做很多无用功。
就像一个交响乐团,如果每个乐手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演奏,那肯定乱套。
但要是大家都看着指挥(协同计划),根据乐谱(预测)来演奏,缺啥乐器赶紧补上(补货),那演奏出来的音乐肯定是美妙动听的。
这样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就像上了润滑油的机器,顺畅得很。
2.2 降低成本。
2.3 提升客户满意度。
当顾客到商店里,总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顾客肯定高兴啊。
不会出现顾客想买个东西,结果商店老是缺货的情况。
这就像你去饭馆吃饭,每次点的菜都有,你肯定愿意下次还去。
3.1 数据共享的挑战。
各个环节可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不太愿意把数据拿出来共享。
这就像守财奴抱着自己的财宝不愿意给别人看。
解决办法就是建立信任机制,让大家明白共享数据是为了大家好,就像大家在一条船上,只有齐心协力才能乘风破浪。
供应链协同计划流程

供应链协同计划流程在现代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链协同计划是确保供应链各个环节合作高效运转的关键环节。
通过协同计划,各个相关方能够共享信息、制定共同的目标,并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本文将介绍供应链协同计划的基本流程及其重要性。
一、需求预测与规划供应链协同计划的第一步是需求预测与规划。
在这一阶段,供应链各方需要通过市场研究、历史数据分析等手段,预测未来的需求趋势。
基于需求预测的结果,各个环节的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可以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和物流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协同订购与采购需求预测与规划完成后,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需要进行协同订购与采购。
供应商通过协商与协调,确定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计划,并与各个供应商进行订购,确保物资的及时供应。
此阶段的关键在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以确保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性与高效性。
三、生产计划与调度协同订购与采购完成后,供应链的下一步是协同生产计划与调度。
基于需求预测以及供应商的订购情况,生产商可以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并通过与供应链上其他环节的沟通与协作,调整生产进度。
对于大规模生产的企业来说,协同生产计划与调度的实施尤为重要,可以减少库存积压和生产延误的风险。
四、物流与配送管理生产计划与调度完成后,供应链的最后一环就是物流与配送管理。
在这一阶段,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需要密切合作,协调物流运输、仓库管理以及配送安排等工作。
通过实时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可以提高物流效率,保证产品能够迅速、准确地送达客户手中。
供应链协同计划的重要性供应链协同计划对于现代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协同计划,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能够实时共享信息,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产品的交付速度。
此外,供应链协同计划还能够增强供应链各方之间的合作与信任,促进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供应链协同计划是现代供应链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需求预测与规划、协同订购与采购、生产计划与调度以及物流与配送管理,供应链各个环节能够实现高效协同工作,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管理中协同计划、预测、补货的工作原理和流程
一、协同计划的工作原理及流程
协同计划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协同企业内部及多方交互合作,建立一个整体一致、协同完成的计划。
协同计划可以帮助企业消除内外部分散信息,最优化供应链规划,提高产品供应能力和客户满意度。
协同计划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及分析,建立企业内部和外部重要信息交流机制,支持供应链成员持续共享信息、协同应对市场和业务环境的变化。
协同计划的流程主要包括:
1.商业计划共享:协同计划的第一步是建立商业计划的共享机制,以协同整个供应链中每个成员的计划。
每个成员应该清晰了解商业目标和要求,从而更好地制定协同计划。
2.需求计划协商:成员按需分配计划或接受变更请求并返回承诺。
需求计划确认是协同计划的核心环节,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生产和销售计划。
需求计划应包含最新订单、库存和销售预测等信息。
3.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并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良好执行。
成员应基于对需求的了解,调整计划以确保实现客户满意度,并在满足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前提下提高交付能力。
4.物流协作:协同物流计划,确保产品/服务按时到位。
物流计划是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环节,涉及到物流和信息传递等方面。
5.成员协商:持续监测计划的执行和效果。
供应链成员应持续跟进计划,并就计划响应变动进行协商,确保整个计划能够顺利执行,达成商业目标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预测的工作原理及流程
预测在供应链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基于过去的数据和趋势,企业可以预测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库存需求、生产需求等,在已知需求的预测基础上制定准确的供应计划。
预测的实现基于以下几个原理:
1.基于数据:预测需要大量数据作为基础。
供应链管理需要收集和整理各种数据,包括销售趋势、市场变化、客户需求等。
2.使用预测算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能够精确预测需求。
这些技术基于现有数据和模型来分析和预测未来需求,以确定最佳产品、库存和生产策略。
3.实时更新:采用实时预测可及时更新策略,以便针对异常或意外事件作出必要的调整。
预测的流程主要包括:
1. 数据收集:收集市场和渠道的数据,对过去的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需求的趋势。
2.预测建模:构建预测模型,使用过去的数据和趋势来生成模型,分析未来可能的需求。
3.标准化过程:采用标准化过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清洗,以确定最佳输出。
4.评估模型:评估模型的准确性,确定预测结果是否可靠。
5.生成预测:基于模型和分析,生成预测结果,以指导后续的供应链计划。
三、补货的工作原理及流程
补货是指在销售期间出现短缺的情况下,企业及时采取补充库存等措施,确保满足市场需求。
在供应链中,补货是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在保证质量和成本的前提下提供及时的供应。
补货的实现基于以下几个原理:
1.基于需求:补货是基于市场需求的,销售和库存数据都是该过程的决策依据。
2.快速响应:补货需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采取及时的补货措施。
3.合理计划:补货需要合理制定计划,包括数量、时间等决策点,并考虑成本、风险等因素。
补货的流程主要包括:
1.监测库存:监测库存的水平,确保始终分配足够的库存来满足实际需求。
2.销售追踪:追踪销售数据,将数据与库存数据比较,以了解产品需求情况。
3.制定计划:基于数据的分析,决定采取的补货策略和计划,包括数量、时间等决策点,以满足市场需求。
4.采取行动:根据计划采取行动,包括订购等措施,确保库存满足需求。
5.复审过程:对补货计划和执行进行复审,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