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地理中考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讲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地理中考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讲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一、地势和地形:
1.我国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阶梯分界线? 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 山 3.我国主要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秦岭、武夷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 山 4.我国主要的地形区有?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 高 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葛尔盆地、柴
6.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 7.我国主要地形区的气候类型?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内蒙古高原和新疆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8.影响我国的季风有哪些? 夏季是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冬季是东北季风 9.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东南季风不稳定
6.长江发源地、注入的海洋? 唐古拉山 、东海 7.长江主要支流和湖泊? 北岸汉江、嘉陵江;南岸湘江、赣江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8.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和省区?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9.长江干流沿岸主要城市? 入海口的上海,汉江交汇处武汉、嘉陵江交汇处重庆 10、长江美誉? 水能宝库、黄金水道
二、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1.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 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2.我国的五个温度带?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区 3.我国干湿区的划分?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4.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5.我国的气候、温带 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中国地理复习

中国地理复习
干燥。
02 主要地形
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 ,如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等。
04 经济发展
以畜牧业、农业和能源产
业为主,其中西安是西北
地区的经济中心。
西南地区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西南部,包 括四川、重庆、贵州 、云南和西藏。
气候特点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和高原山地气候,降 水丰富,气候多样。
主要地形
以高原、山地和丘陵 为主,如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等。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东部,包括上海 、江苏、浙江、安徽、福 建、江西和山东部分地区 。
气候特点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 季分明,降水充沛,气候 湿润。
主要地形
以平原、丘陵和水网为主 ,如长江中下游平原、江 南丘陵等。
经济发展
以轻工业、制造业、金融 业和旅游业为主,其中上 海是华东地区的经济中心 。
华南地区
03
中国自然资源
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 较低,时空分布不均。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利用方式多样,包括灌溉、发 电、航运等。
河流与湖泊
中国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长江、黄 河、珠江等为主要河流。
水资源保护
近年来,中国加强水资源保护,推广 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类型
交通运输布局
中国交通运输布局不断完善,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
交通运输与地理环境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 交通线路选择和建设影响较大。
旅游业发展与地理关系
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自 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

旅游分布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自然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耦合组成的整体。

)第一章绪论1.1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球表层。

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天然环境+人为环境=自然综合体=景观研究范围:上界——以对流层的高度为限;下界——岩石圈上部;范围:对流层、沉积岩石圈、水圈及生物圈特征:(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

(2)同时存在气、固、液三相物质和三相圈层的界面。

(3)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通常称为表成体。

(4)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存在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差别显著。

(6)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

1.2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学科地位:自然地理学友三个层次: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社会经济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各个部门的部门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位于第二层次,是该层次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在第三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同时也为第一层次的综合地理学提供基础。

之研究部分无法回答整体的综合特征,而要研究综合特征就要从研究部分着手,一方面分析每个组成部分在整体背景下的具体特征,另一方面又要着重研究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orial physical geography)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区域自然地理学(regional physical geography))(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即研究其组成、结构、时空运动和地理分布规律。

如:水文学、地貌学气候学等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区域自然地理学: 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对区域的部门情况和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研究。

中国自然地理复习总结

中国自然地理复习总结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

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⒋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中国自然地理

中国自然地理

孟津 水能
水土流失
治沙 小浪底
最长 水量 红水河
[点拨] 有关河流问题的解题思路
注:上述分析思路是多角度的,答题时不要面面俱到, 抓住主要的方面即可。
五、中国的自然资源 1.特征:总量 大 ,人均不足。 2.水资源 (1)分布特点及对应的解决措施 ①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跨流域调水。 ②时间:夏秋多, 冬春 少,年际变化大——兴修水库。 (2)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水污染、浪费严重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综合利用。 (3)水能资源的开发。
考向二
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考向三
我国的能源问题
能源资源是区域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我国区域能 源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很不匹配,其中,东部沿 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存在着显著 差异。 1.问题表现: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 大,但能源资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②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 源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3.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解析 第 1 题,由图可知,该地河流众多,地势低平,海 拔多在 20~40 米之间, 因此该地区位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 属于东部季风区,应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第 2 题,地势 低平,降水较多,就会造成排水不畅,易产生洪涝。第 3 题,判断该地形区可采用排除法,长江中下游地区符合图 示特点,因此选 B。
地形区 东北 平原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我国面积最大,海 拔大多在 200 米以 下,地势坦荡;肥 沃的黑土;多沼泽 地 人文地理特征 松嫩平原、 三江平 原是最重要的商 品粮基地; 铁、 煤、 石油等矿产资源 丰富 全国重要的商品 海拔多在 50 米以 棉、油生产基地; 下,地势平坦,又 人口众多, 经济发 称黄淮海平原 达; 中低产田的改 良 全国重要的商品 粮、棉基地,“鱼 东西狭长,海拔 米之乡”, 长江沿 低,河湖密布 岸经济地带的重 要组成部分

中国地理复习

中国地理复习

1、中国地理区位及其意义(1)中国处在亚洲的东部,西连西亚,东北接东北亚,东南为东南亚,南接南亚,具有方便的交通和区域协作的地缘优势,在亚太地区,乃至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2)中国处在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是北亚、西北亚与太平洋沿岸国家南下印度洋与大洋洲的陆上、海上交通经过之地。

2、中国的地貌大势及其地理意义;(1)地貌大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形成了一个逐级降低的阶梯状斜面,这是中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2)地理意义:①中国西高东低、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控制着大河的走向;②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河流下切,坡大流急,峡谷栉比,水力资源丰富,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③陡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形障碍。

4、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荒漠区位置都在西部,而且中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北,美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南?①中国的西部沙漠成因是由于青藏高原的抬升作用和山脉的阻隔作用,青藏高原将同纬度的西风分为南北两支,从周边绕了过去,而我国的原生沙漠都在盆地里面,蒸发大,降水少。

②美国西部沙漠有两个成因,一个是低纬度沿海地区的温带沙漠气候,一个是内陆的背风坡现象,温带沙漠气候就是常年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加上附近的加州寒流,降温减湿,更加减少了降水。

美国西海岸有纵贯南北的落基山脉,主脉平均海拔5000米,太平洋水汽在西面的迎风破抬升的过程中,已经有过一次降雨,因此在翻过山后,水汽含量大大减少,而且随着海拔的降低,温度增加,变成焚风,所经之处,又干又热。

另外美国西部地区海拔较高也是原因之一,因为地表水都流到低处去了。

③中国沙漠偏北的原因之前已经提到,是地形原因,青藏高原的抬升,阻隔了干燥的西风,向南的一支吹到印度,向北的一支吹到蒙古,形成戈壁。

在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的合围下,新疆内陆形成盆地,由于远离海洋,季风难以到达,所以降水少,加上蒸发大,形成荒漠。

藏北高原的荒漠是由于低温和少雨共同形成的,类似于苔原。

中国地理复习笔记大全

中国地理复习笔记大全

中国自然地理考点搜索〖中国的地形〗地形的总体特征。

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

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知识要点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三雪、巫、太、大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八年级地理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提纲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1、自然资源分为哪两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2、怎样对待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3、怎样对待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4、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 不是5、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总量大,种类多,人均不足。

6、土、矿、耕、水、林的总量在世界排行:3、3、4、6、67、土、矿、耕、水、林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2、1/3、1/4、1/5第二节土地资源1、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2、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

3、我国土地资源的不足:①人均占有量小,②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两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

4、耕地分布的主要地形区: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5、林地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山地6、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7、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季风区8、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存在的问题:①水土流失,②土地荒漠化,③乱占耕地9、我国土地资源遭到哪些破坏?①滥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②过度放牧,草场退化③乱占耕地,加剧了人与耕地的矛盾10、我国的土地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11、为保护土地我国颁布了哪些法律:《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12、全国土地日每年6月25日第三节水资源1、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是:水资源短缺2、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夏秋多,冬春少。

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南丰北缺或南多北少4、怎样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兴建水库5、怎样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跨流域调水6、水库的重要功能是: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7、列举我国的调水工程: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8、南水北调工程调的是哪条河流的水?长江水南水北调把长江水调往哪里?华北和西北南水北调的哪条调水路线是京航运河?东线9、解决缺水的途径:①兴建水库,②跨流域调水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根本途径)。

中考地理复习 第十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2)

中考地理复习 第十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2)
3.影响竹子生长的主导因素是( D ) A.地形 B.交通 C.技术 D.气候
真题 命题点2 中国的气候
4.竹子分布面积最广的温度带是( A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中丁温度带是( A ) A.中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高原气候区
真题 命题点2 中国的气候
情境迁移
问题1:指出甲温度带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 试答: 水稻;一年两熟到三熟。 问题2:分析甲温度带种植竹子的有利自然条件。 试答: 甲温度带多丘陵和山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提示:可以从地形、气候、降水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区别 降水丰富,集中在夏季
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全年干旱
真题 命题点1 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2021辽宁中考]下图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A.甲是华北平原 B.乙是准噶尔盆地 C.①为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②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真题 命题点1 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2.某校地理老师在上课时,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假设丙地区没有高大的高 原和山地,而是低缓的丘陵和平原。那么,这种地形变化会对我国西北地区 的气候产生影响。”你认为可能的是( C ) A.年温差变大 B.降水减少 C.降水增多 D.大陆性增强
真题 命题点1 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考点 考点2 气候(重点)
2.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干湿区 (1)降水的时空分布
空间分布规律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变 季节变化 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化 年际变化 降水年际变化大 我国年降水量最大的地区:台湾火烧寮(处于山地迎风坡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会考考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会考考点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考点1】地形与地势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阶梯名称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⑴四大高原的特点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2023年地理中考复习 中国的自然环境背诵知识手册(早读版)

2023年地理中考复习 中国的自然环境背诵知识手册(早读版)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背诵手册一、地形地势特征1.地势(1)特征:西高东低,大致可分为三级阶梯;(2)阶梯分界线: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为界,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以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为界;(3)影响①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富降水②使我国河流多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部之间的水上交通③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2.地形(1)特征: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2)影响①有利: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和多样化农业;②不利: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

3.主要地形区(1)主要山脉①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②东北—西南走向:东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③)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④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⑤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一望无垠)、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

(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

(4)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面积最大,黑土地)、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问题突出)、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5)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面积最大,被称为“红土地”)。

4.主要地形区分界线:太行山脉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横断山脉是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分界线;巫山是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天山是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秦岭是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二、气候基本特征1.气温:(1)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2)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单元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单元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单元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土地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中国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和西部边疆地区三大自然地理区- 中国的海岸线总长约1.8万千米,是个南北长的狭长地带中国的地形地貌-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多样,有高山、高原、平原、丘陵等景观- 景观类型: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丹霞地貌等中国的气候分布- 中国气候种类繁多、变化复杂- 影响气候的因素: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影响大气运动的地球自转等第二章人口与城市中国的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数量众多,人口分布不均衡- 人口密集的地带:黄河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 人口稀少或无人区:青藏高原、沙漠、盆地、山地等中国的城市发展- 中国城市化率逐年提高,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中国城市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 中国城市面临的问题:交通拥堵、污染严重、房价高等第三章人口与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中国的产业分布- 中国的主要产业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产业布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发达,中西部地区相对欠发达中国的对外贸易-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 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合作对象是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第四章人口与农业中国的农业资源- 中国农业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 不同气候和地貌区域的耕种方式也不相同中国的农业生产- 中国农业生产规模较大,粮食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中国的农村改革- 中国的农村改革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改革措施和政策也不同- 目前的农村改革方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1.什么是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学科,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

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3个分科:1.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称为综合地理学2.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3.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要素的学科统称部门地理学,例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部分人文地理学。

3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3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2.自然地理学的任务:1.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2.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区分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4.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5.研究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3.地球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处在椭圆的焦点之一上。

每年1月初地球和太阳最接近,约为14710*10^4km,地球的这个位置称为近日点。

7月初离太阳最远,距离约为15210*10^4km。

4.地球的形状约为一个旋转椭球体。

地球的大小:赤道半径为(6378140+-5)米,极半径为(6356755+-5)米,总面积为 5.1*10^8km2,总体积为10833*10^8km3,总质量为6.588*10^27g。

5.一年: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动,其周期为一年。

恒星年:365d6h9m9.5s,为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的时间。

回归年:365d5h48m46s,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平均时间。

6.1月3日最接近太阳,此位置为近日点,7月4日为远日点,此位置为远日点。

7.地球绕地轴旋转称为地球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即为自转周期,叫做一日。

中考地理复习 中国地理 第十一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1课时 地形地势与气候

中考地理复习 中国地理 第十一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1课时 地形地势与气候

(2)主要地形区[2018.30(1),2017.31(1)]
①四大高原:我国的四大高原是 A 青青藏藏高高原、C 黄土高原、B 内内蒙蒙古古原 和云贵高原。其中面积最大和海拔最原高的是青青藏藏高高原。 高原 ②四大盆地:我国中西部的高原、山地之间分原布着许多盆地,D 塔塔里里木木
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 E 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盆地。

3.主要地形区 (1)主要山脉[2021.32(阴山
②昆昆山仑仑山——⑨秦秦岭
南山岭

③大大兴兴安安岭—⑤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东北—西南走向 ④长岭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⑥祁祁连连山、小兴安岭 南北走向 贺兰山、⑦横横断山断山脉、六盘山 弧形山脉 ⑧喜喜马马拉拉雅山雅山脉山脉 脉
图1
图2
(1)图 1 中山脉为秦秦岭岭山脉,该山脉以南的地形区是四四川川盆地。 (2)③、④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大致与 440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3)根据图 2 所示气温、降水量特点,判断该地位于②②(填序号)气候类 型区。 (4)影响①→②→③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纬纬度度。 (5)③气候类型分布区的耕地类型以旱旱地地为主。 (6)⑤气候类型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河谷谷地区。
(D )
3.★(2020·昆明)如图为我国地形及干湿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 列问题。
(1)我国的地形总特征是地形复复杂杂多多样样,以山地、高原为主。
(2)图中长江干流上的宜昌处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三级阶梯的交
界处附近,河流在此处落差大,水水能能(水(水力)资源丰富。 (3)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力型)是亚亚热热带带季季风气候。长江干支流水 量大,水流平稳,江阔水深,航运便利,风有“黄黄金金水水道道”之称。

初二地理复习知识中国的自然资源

初二地理复习知识中国的自然资源

初二地理复习知识:中国的自然资源一、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 (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二、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 (3)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c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三、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 山地多,平地少。

(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 ③ 后备耕地资源缺乏。

(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四、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初二地理复习知识:自然灾害1、常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地区及原因旱灾:华北平原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洪涝:南方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地震:台湾省、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西南区位于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上;华北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3、避灾:(1)发生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2)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初二地理复习知识:河流一、外流区为主1、流域与水系、外流河与内流河、外流区与内流区的概念。

2、内外流区的划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3、外流区(1) 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注入太平洋: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2)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3)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运河。

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经过6个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5大水系。

中国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部,东临太平洋,陆地接壤14个国家,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二、中国地理环境1.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主要由平原、丘陵地带和高原、山地带组成。

其地貌以山地为主,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南沿海地带和东北地区。

2. 河流湖泊:中国拥有中国最长的黄河和长江,以及神农架、泸沽湖等数百个湖泊。

黄、长江是中国主要的水系,对中国的经济和交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 气候特点:中国气候多样,南方多雨、四季分明,北方干旱、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根据气候差异,中国被划分为南北气候差异明显的南北气候带,东西气候由于地形和海洋等因素多样性大。

三、自然资源1. 土地资源:中国的土地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耕地和草原资源。

但由于耕地不足,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严重。

2. 矿产资源:中国的矿产资源丰富,拥有铁、煤、铜、铝、锌等70多种矿产资源,是全球重要的矿产资源国家。

3. 水资源: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则较缺乏,将南水北调工程作为重要的水资源供给。

4. 森林资源:中国的森林资源也相当丰富,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高。

然而也存在森林砍伐、滥伐等问题。

四、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中国城市群发展迅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大城市繁荣发展。

2. 文化地理: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汉唐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等。

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长城、承德和都江堰等。

3. 交通与通讯:中国交通发达,铁路、公路、航空、水运方式便捷。

通讯设施也发达,移动支付、5G通讯等技术领先。

五、地理区划中国行政区划划分包括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

全国共划分出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六、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民族的精神家园。

专题12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课地形和地势)(知识梳理)-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大单元复习

专题12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课地形和地势)(知识梳理)-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大单元复习

专题12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课地形和地势)●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的特征。

考点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 主要的山脉:山脉走向 主要山脉东西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南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弧形山脉2.主要地形区【易错警示】塔里木盆地是海拔最高的、面积最大的盆地。

( × )主要地形区 特点青藏高原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高原。

世界屋脊, 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

云贵高原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 。

内蒙古高原 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 、一望无垠。

塔里木盆地 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 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 河。

准噶尔盆地 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多风蚀地貌,如雅丹地貌 柴达木盆地 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 ”之称四川盆地 也称“紫色盆地”,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 ”的美誉 东北平原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 广布 华北平原 我国第二大平原,又称“ 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 之乡”知识梳理课标解读【解析】塔里木盆地是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3.地形区的分界线两侧的地形区山脉西侧东侧横断山脉巫山太行山脉大兴安岭两侧的地形区山脉北侧南侧天山山脉昆仑山脉4.山区面积广大:(1)我国地形类型多样,面积广大(约占总面积的2/3。

一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作山区。

【易错警示】山地和山区:山地是山区中的一种地形,而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

(2)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山区有利于发展业等。

劣势: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少,不利于发展业。

(3)山区生态环境特点: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常见自然灾害: 等。

(4)保护措施:①在山区开发利用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②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③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中国地理复习笔记归纳总结中国自然资源

中国地理复习笔记归纳总结中国自然资源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节中国的自然资源学习自然资源时,应结合中国地图,同时将各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

1、基本特征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

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

③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2、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总量丰富,分布不均)(1)水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水”已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若将“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结合起来看,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这里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径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如规模宏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都将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重大作用;③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

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2)水能资源: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而且水力发电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使用。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许多河流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蕴藏巨大。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和珠江水系尤其丰富,已开发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自然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我国地形三级阶梯明显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展布。

地势以巨大落差降低与第二级阶梯相连。

一、二级阶梯的分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岷山和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雄居我国西部,号称世界屋脊。

高原周围耸立着一系列高大山脉。

地势以巨大落差降低与第二级地形阶梯相接。

第二级阶梯:主要由广阔的高原和盆地组成,其间也分布着一系列高大山地。

自北而南分布着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第三级阶梯:主要以平原丘陵和低山地貌为主。

地势低平,沃野千里,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交通方便的区。

中国地貌的基本类型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大类型,其中以山地和高原面积最大,其次是盆地、丘陵和平原所占的比例较少、山地高原为主体的地表结构我国的山脉纵横交错,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根据走向,我国的山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青藏高原:全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开阔,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的高原。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梁峁遍布。

云贵高原:起伏较为和缓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植被稀疏,分布着最大的沙漠环盆地边缘,分布着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沃野绿洲,自古以来是联系“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准噶尔盆地:全国第二大盆地,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绿洲农业发达,城镇集中。

柴达木盆地:全国第三大盆地。

盐湖、盐沼、金属矿藏储量丰富光能资源丰足,河流沿岸,畜牧业占重要地位,故有“聚宝盆”之称。

察尔汗盐湖四川盆地:我国最小的盆地,因中生界紫红色砂、页岩分布广泛,又称“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

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水系稠密,人口众多,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是我国富有的地区之一,向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紫色土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面积大、沼泽分布广。

华北平原:我国第二大平原,也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包括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地势低平、湖泊密布、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第二章自然结构第一节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1、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的形成、夏季风的形成、赤道辐合带、赤道辐合带。

(1)我国季风区域广大: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取这界线的5个首字,谐音可记为“大饮喝八缸”。

(2)冬夏季风都很强(3)我国的季风类型、成因复杂。

青藏高原季风:青藏高原不仅强烈影响高空气流的运行,而且导致高原季风生成,使我国季风呈现出复杂现象。

2、大陆性气候强。

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

3、气候类型多样。

4、水热条件的表现——雨热同期冬季气温分布特点:1.东部平原地区的气温,主要由太阳辐射决定。

2.年平均气温最低0℃线为于长江附近。

3.我国冬季气温低,南北温差大。

原因:这主要是冬季风把高纬度的极地寒冷气流输送到低纬度的结果。

而且冬半年的寒潮活动十分的频繁,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锐减10℃以上的强大寒潮,每年平均有六次,较弱的寒潮或强冷空气活动就更多。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夏季东南季风盛行,带来了暖湿的气流,使全国的气温普遍的升高。

北方太阳高度角偏低,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部分的弥补了太阳高度角低引起的热量不足,因此,南北之间的温度差远较冬季小。

温度的特点对气候及工农业建设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仅华南地区长夏无冬,大、小兴安岭、青藏高原等地无夏,藏北地区西部全年皆冬,云南中部四季如春。

四季分明的地区,位置越北,春秋季节越短。

气温的这些变化特点对于农业和工程建设影响很大。

它使的喜暖的一年生作物可以向北分布,而又限制了热带,亚热带等的多年生作物向北移植,农业地带性差别因而特别复杂。

降水分布1)空间水平方向:东南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冬末春初(2月份)南北气流交汇于南岭一带,形成了具有稳定降水的准静止锋,使粤北和南岭发生低温阴雨。

六月中旬开始,准静止锋移至长江中下游两岸,形成梅雨七月中旬开始,江南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东南沿海因常受到台风的侵袭,降水相当的丰富而江南丘陵出现伏旱,形成短期的旱季。

2)地形作用:在发生降水的气旋锋面通过和停滞的地方,降水量也有所增多,这也是促使南岭山地,闽浙西部山地,长白山地降水量增多的一个原因。

山地降水量多于平地,迎风坡降水量多于背风坡。

降水量年际变化:1、特点:降水量愈大,变率愈小,降水量愈小,变率愈大。

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干季,变率大。

湿润地区的雨季期间变率小,极锋气旋性气候降水的区域、季节,降水变率小。

山地迎风坡变率小,背风坡变率大。

2、影响:对农业和工程的影响很大;旱季要求灌溉,雨季又要求防洪。

雨季还可能使道路泥泞不堪,暴雨可冲毁道路等等。

二、几种重要的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寒潮:是冬半年降温幅度较大的天气现象。

它起源于北极地区的冷空气。

概念: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为最多,约占60%。

特征:风大,降温剧烈,出现霜冻。

路径: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主要有四条:其源地为新地岛以西的北冰洋上空,势力较强。

西北方路径约占19%,冷高压从泰梅尔半岛附近南下,经蒙古国西部进入我国,势力也较强。

北方路径冷空气首先侵入新疆,然后经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侧南下,影响范围广;西方路径约占7%。

东北方路径。

影响:使很多地区出现冻害,低温冷害,对农业长造成巨大的损失,还给牧区造成严重灾害;也会给交通、通信、工业带来破坏。

梅雨:时间每年大致于六月“入梅”,到七月中旬“出梅”一般持续一个月,但每年情况不同。

地点江淮地区,主要发生在巫山以东,北纬26~34度。

成因初夏,行星风带显著北移,热空气北上;中纬度的冷空气常常南下,形成锋面雨。

同时冷热空气势均力敌,在江淮上空徘徊,形成梅雨。

3、特征: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因素多;不稳定,梅雨正常年份出现概率仅占24%。

集中分布区上海,长江,淮河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规律:冬季,副高脊线位于15°N附近,随着季节转暖,脊线慢慢的向北移动;大约6月中旬,脊线迅速跳过25°N,以后摆动于25°-30°N之间;约在7月底至8月初,脊线跨过30°N到达最北位置;9月以后随着西太平洋副高势力的减弱,脊线开始自北向南迅速撤退,9月上旬脊线第一次回跳到25°N附近;10月上旬再次跳到20°N以南地区,从此结束了一年为周期的季节性南北移动。

伴随副高活动的雨带:西太平洋副高北侧是北上暖湿气流与中纬度南下冷湿气流相交绥的地带,气旋和锋面系统活动频繁,常常形成大范围阴雨和暴雨天气,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降水带。

通常该降水带位于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距,并随副高做季节性移动,平均而言,每年2-5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6月份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间;7月中旬雨带移到黄河流域,而江淮流域处于高压控制下,进入伏旱期。

副高南侧为东风带,常有东风波、热带风暴甚至台风活动,产生大量降水,因此7月中旬后,华南又开始一次雨期,从7月下旬到8月初,主要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带。

伏旱时间:发生七月中下旬八月中上旬,即在梅雨过后,约一个月左右。

成因:副热带高压控制下。

特点:晴热少雨。

台风概念: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

气象学上,台风专指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洋面上发生,近中心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级及以上(即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

至于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发生,达到同样强度的热带气旋,则称为飓风。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形成于北太平西部加罗林群岛海区,少部分发生在我国南海海面。

影响区域:台风登陆的地区几乎遍及我国各省,主要集中在浙江以南各省,其中广东占39%,台湾占23%,海南占21%,福建占7%,浙江占5%。

危害:发生洪涝灾害,引起山洪爆发,大坝决堤,淹没农田登陆时风力一般在20~30m/s 但洋面上风力很大,强台风最大风力速达100m/s,登陆时可达50~100 m/s ,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

在沿海诸省中,台风雨在年降水量中占有重要地位。

多样性:自北向南有五个温度带地带性因素、非地带性因素综合影响三、对我国气候的评价四季分明,各地春夏秋冬的长度有明显不同。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具有适于不同种植制度的气候资源。

亚热带光、热、水条件优越,温带光、热、水组合优越。

形成回归线上的绿洲。

种植制度具有多样性。

山区由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复杂的立体气候。

冬季气温偏低,不利于多年生作物越冬。

气象灾害发生频繁,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山区气候条件复杂,具有山区立体农业的分层布局第二节、土地及土地资源一、概念陈传康:土地是地球陆地表层,由气候,地貌,岩石,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历史创造物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评价专门委员会:土地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及以下的大气、土壤及基础地质、水文和植物,还包含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当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目前和未来对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林超:土地是由其相应的相互作用的各种自然地理成分(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组成的自然地域综合体,是地球表层历史发展的产物。

(一)土地概念土地资源是人类目前或可预见的将来有用的土地。

包括建议利用的和未利用的土地,就土地本身来说,它包括陆地表面,内陆水域及海涂。

而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仍不能利用的土地不属于土地资源范畴。

(二))土地资源属性自然属性:土地是地质,地形,气候,水位,植被和土壤等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其性质取决与土地要素组合关系和综合特点。

社会属性:土地是社会财富,具有可供发展农业生产利用的再生产的经济特性,这种特性往往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深刻,因此,土地资源是一个综合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概念。

(三)土地的特性:1)土地资源具有自然生产能力,可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农产品、畜产品、林副产品并提供人类生息的空间场所。

2)土地资源的稳定性和可更新性。

3)土地资源具有空间分布的地域性和面积的有限性。

4)土地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

5)土地资源是特殊的生产资料。

任何部门的生产过程都离不开土地。

6)土地资源具有自然与经济的统一性,7)土地资源具有承载能力。

土地生产率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包括农作物的数量及人口容量)总是有限的。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1、土地辽阔,类型多样2、山地多,平地少。

中国土地总面积约960×104 k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