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研究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引言
在语言学领域中,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认知过程的分支学科。
通过研究人类认知系统如何处理和理解语言,认知语言学试图探寻语言习得、语言使用以及语言理解背后的认知机制。
本文将深入探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相关实践应用。
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结合了心理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它关注如何人类的认知系统利用符号系统来组织和理解语言,探究语言如何影响人类思维和表达方式。
认知语言学强调个体在语言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处理方式,从而揭示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认知语言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究语言认知过程。
其中,实验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揭示出不同语言任务对认知系统的影响。
另外,神经科学方法、计算模型和语料库分析等也被广泛运用于认知语言学研究中,从不同角度揭示语言处理的认知机制。
四、认知语言学的实践应用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语言教学、心理治疗和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理解语言认知机制,我们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语言学习效率;或者通过干预认知过程,帮助患有语言障碍的个体进行康复治疗;同时,认知语言学还为智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五、结论
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分支,不仅为理解人类语言认知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应用性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深入研究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将继续推动语言学领域的发展,并为人类认知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及方法
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及方法引言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是人类认知科学和语言科学以及其它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从而形成的一种边缘学科。
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类的认知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在当前很多文学作品的评析中有十分广泛的运用。
当前,认知语言学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但发展的前景十分可观,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在对认知语言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要对研究的范围进行掌握,采用正确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原则,为认知语言学的学术目标的实现提供帮助。
当前,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即基于语言科学的认知语言学以及基于认知科学的认知语言学,这两个都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基于语言科学的研究更多的是倾向于社会科学,以语言分析的定性的研究方法为主,而认知科学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则主要是以自然科学的定量的研究方法为主,在对认知语言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出发加以考察,本文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相关问题的进行分析,分析研究的原则、范围以及方法。
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在对认知语言学进行研究之前,首先应该加强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围的确定。
(一)对认知语言学进行研究的基本问题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就是人类的语言和心智之间的关系。
对人类的心智进行研究,其实可以从很多角度出发,比如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
人类的心智可以延伸出很多问题,比如我们生活中的诸多经验有什么作用?人类有一些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对于这些问题,不同时代的看法和答案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传统意义上的理解认为,推理其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推理的命题是抽象的,不能具体化。
然而新的观点却认为推理其实是一种基于人的想象而展开的各种隐喻、心理意象的转化。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主要是对语法和语义进行研究,语法与人们的认知有很大的关联。
语法涉及到具体的意义和形式两个方面,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语法的认为具有更加深刻的含义,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形式的体现。
认知语言学
学科发展历程
认知语言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在美国孕育(朗 奴·兰盖克提出空间语法),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成熟, 其学派地位得以确立,其确立标志为1989年春由勒内·德 尔文(ReneDirven) 组织的在德国杜伊斯堡(Duisbury) 召 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此次大会宣布于1990年 发行《认知语言学》杂志, 成立国际认知语言学( ICLA) , 出版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系列专著,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 入稳步个特例。一个范 畴或类别往往有个“原型”,是用以确定类别的参照标准, 需要归类的目标与标准进行比较,符合标准所有特征的目 标例示(instantiate)这一标准,不完全符合的目标是 对标准的扩展(extension)。
经典范畴理论的如下特征 1 范畴划分由一组充分必 要条件决定 2 特征是二元 3 范畴具有清晰边界 4 范畴 成员之间地位平等。
eg2.钟书能 阮薇. 认知与忠实——汉英上下位词翻译的认知 视角『j』.韶关学院学报
3.上下位:
以基本层次范畴为中心 范畴可以向上发展为上位范畴向 下发展为下位范畴上位范畴依赖于基本层次范畴 且物体 的完形形象和大部分属性都来自基本层次范畴 因此又被 称为寄生范畴(parasiticcategory) 下位范畴也是寄生范 畴它是在基本层次范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细致的切分。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概念
原型 范畴化、基本范畴、上下位 命题模式、意象模式、隐喻模式、转喻模式 意象图示
1.原型(prototype):
是物体范畴最好、最 典型的成员, 所有其他成 员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典 型性。
eg1. 在英语的世界图景中, 鸟的原型为画眉鸟;而对于 母语为俄语的人而言则是 麻雀; 麻雀在中国人的认 知意义中也具有典型意义。
1. 语言的认知研究与认知语言学
1. 语言的认知研究与认知语言学语言认知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是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却是最近20年的事。
语言的认知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基于心理学的研究(the psychological approach),一个方面是基于语言学的研究(the linguistic approach)。
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注重语言的感知、语言理解、记忆、注意力、推理等方面的问题,而基于语言学的研究则比较注重语言的形式类、语言符号的意义、形式和意义之间的操作、意义-概念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等方面的问题。
语言的认知研究涉及到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语言是什么的问题以及语言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结构存在的问题。
心智之外,因此可以作为一个纯客观的研究对象来对待;另一类认为语言与人的心智有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语言不是一种纯粹客观的现象,因此研究语言必须与语言所赖以存在的心智联系在一起。
什么是语言?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是语言学领域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语言学不像别的学科,研究对象很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一直与别的学科有粘连。
如果研究对象不确定的话,一切都会成为问题。
索绪尔在讲到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时,开宗明义地说:“语言学的材料首先是由人类言语活动的一切表现构成的”关于语言是什么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语言是一种客观现象,它独立于人的认识主体,那么人类言语活动的表现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当然首先就是语言本身,因为人类言语活动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没有语言什么都谈不上。
所以还是应该首先回答什么是语言这个最根本的问题。
迄今为止,各种语言学的著作和非语言学的著作对“语言”做过几十种界定,因为观察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
对什么是语言进行界定可以有不同的视角,从语言的自然属性上说,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从语言的社会属性上说,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从语言的心理属性上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索绪尔注意到了语言学研究对象的多面性,认为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研究对象的多重属性。
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研究
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研究一、认知语言学理论概述虽然语言普遍地只是被看作是人类之间一种交流的工具,但是其认知能力和方法尤为关键,它也是连接各类语言学之间的一个锁链。
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方法,可以体现出其心理活动以及周围的环境特征。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有很多种分支和分类,例如认知语义学、框架语义学、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等。
对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思想,乔姆斯基提出了几个基本假设。
其一,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它具有数学的特征,其自足性使其可以基本脱离范围更广的认知系统加以研究。
其二,语法(尤其是句法)是语言结构的一个独立部分,与词汇和语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其三,如果意义在语法分析范围内,那么,最恰当的描述方法是通过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的某种形式逻辑。
在认知语言学中,人们对于语义的理解极其重要。
正如《认知语言学杂志》在1990年首刊编者按中所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向将语言视为“组织、处理、传达信息的工具”,即语言最重要的是语义。
所以,语言研究的认知方法主要侧重于语义。
其中,框架语义学虽然并不算其分支中最热门的理论,但是,它在理解语义中的作用和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二、框架语义学的基本理论(一)核心思想在人们理解词汇和句子的过程中,即在理解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时,必须以理解它所适应的整个结构为基础,理解它所存在的概念结构,当这样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一个概念被置入一个文本或交谈环境中时,该概念结构中其他所有概念都自动被激活。
那么,基于对框架语义学的应用,人们在词语所激活的语义框架中理解词语的意义,并且,通过对真实场景的反复体验,人们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意象图式。
因此,框架是人们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框架概念结构,是一种相对抽象的结构。
(二)哲学基础(三)理论目标框架语义学作为一种理论思想,为词义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具体且便捷的方式,也为描述新词语创生、旧词添加新义,以及将语篇中各成分的意义组配成语篇整体意义的原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研究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研究1. 引言1.1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概念认知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习得、语言使用和语言变化的学科,它将认知学和社会学相结合,旨在探究语言如何在认知过程和社会交往中发挥作用。
在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框架下,语言被看作是思维和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系统。
认知社会语言学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如何学会和使用语言,以及语言如何反映和影响社会现实。
认知社会语言学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旨在揭示语言、认知和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研究语言习得、语言使用和语言变化,认知社会语言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推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引言结束】1.2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语言多样性和交流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对语言的认知及社会影响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语言学研究主要关注语言结构及规则,忽视了语言习得、交流和变化中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而认知社会语言学正是从这一不足出发,探讨了语言习得、交流和变化中认知过程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日益增多,为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
这些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为认知社会语言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范式和实证数据。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背景既有理论探索的需求,也有社会实践的压力。
通过对认知与社会因素在语言习得、交流和变化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促进语言学科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字数:252】2. 正文2.1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认知和社会两方面的因素。
在认知方面,认知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产物,语言表征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和沟通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通过语言来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
认知社会语言学强调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语言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模式。
识解 认知语言学
识解认知语言学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指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人类语言产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和认知规律。
它提出人类语言能力的本质是一种思维能力,即思考和理解的能力。
在认知语言学中,语言不再是一种外部工具或符号系统,而是与人的思维密切相关的一种认知过程。
2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认知语言学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2.1语言的认知机制在语言的认知机制方面,认知语言学关注的是人怎么使用和处理语言的。
对于人类在口语和书写上的语言表现,认知语言学能够研究和解释语言的结构、句法、语法、词汇等方面的问题。
2.2语言的语用功能在语言的语用功能方面,研究人们是如何通过语言实现社交交往、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等目的的。
通过研究我们使用语言的目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的使用规律。
2.3语言的心理过程在语言的心理过程方面,认知语言学主要研究人类在语言的产生、理解和使用中的心理机制和认知规律。
它探究的是人类大脑如何处理和理解语言,是一种更深入的研究。
3认知语言学和传统语言学的区别和传统语言学相比,认知语言学更加注重语言的使用和语言背后的思维机制。
传统语言学主要关注语言是如何表达意义的,而认知语言学则注重人怎样使用语言去产生意义的。
在认知语言学中,语言不再是表达思想的一种基础,而是思想产生的一种机制。
4认知语言学的应用认知语言学在教育、翻译、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通过认识到语言的认知本质,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发教育工具,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提高翻译质量和语音识别能力,让人们更便捷地使用语言和进行人机交互。
5总结总体来说,认知语言学强调了语言和人的思维过程密切相关的认知机制,从而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的语言行为、推理和意义生成的本质。
它将语言领域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层次。
英语学习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英语学习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英语,但是学习英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听力不好、语法错误等。
在这种情况下,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语学习的过程。
因此,本文将探讨英语学习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包括它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什么是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指研究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它探讨自然语言的结构、语义、规则和知觉等方面的问题。
与传统的语言研究不同,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和思维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
因此,它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都比较复杂,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和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为什么认知语言学对英语学习很重要?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英语学习有很多启示。
首先,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规则和结构。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是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
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就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英语语言的本质,并且能够更好地运用它。
其次,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语义。
英语是一门具有多义和抽象性质的语言,这意味着学习者必须理解词汇和语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词语的义项等。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角度出发,探讨语义的本质,从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语单词和句子的意义和用法。
最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的发音和韵律。
英语是一门具有强烈音韵感的语言,在发音和韵律方面也有着很高的要求。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英语中的声调和重音等元素,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的发音和语调。
英语学习中的应用在英语学习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英语语法和语义规则。
例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句子结构和语义分析句子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提高自己的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一、本文概述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旨在探究语言与认知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文将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进行全面概述,以期为读者提供深入而系统的理解。
我们将明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即揭示语言与认知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语言如何在认知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我们将介绍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包括语言与认知的紧密联系、语言使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
我们将详细阐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实验研究和计算模拟等,以揭示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复杂关系。
通过本文的概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框架和方法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主要集中在探索语言与认知之间的深层关系,以及语言如何反映和影响人类的认知过程。
这一领域的研究目标可以分为几个主要方面。
认知语言学关注语言的本质和起源。
它试图解释人类如何通过认知和感知世界来创造并使用语言。
这一目标推动研究者深入探讨语言的结构和功能与人类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揭示语言的本质属性。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包括探索语言处理的心理机制。
这包括语言的感知、理解、记忆和产生等认知过程。
认知语言学家试图理解这些心理过程如何在大脑中进行,并解释语言处理中的个体差异。
认知语言学还致力于研究语言的演化和发展。
它关注语言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以及语言变化背后的认知动因是什么。
这一目标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语言的演化规律和语言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还包括促进跨语言和文化交流。
通过比较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过程和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家可以增进对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从而推动跨语言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涵盖了语言的本质、语言处理的心理机制、语言的演化和发展以及跨语言和文化交流等方面。
这些目标共同构成了认知语言学丰富而多样的研究领域。
三、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原则现实与认知的互动原则: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现实的一种方式,是人与世界互动的中介。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
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
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
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
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
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
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
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
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
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
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摘要: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语言与认知的内在。
本文旨在概括性地回顾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研究综述,发展趋势引言: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认知关系交叉学科。
它语言使用中的认知过程,以及语言如何反映和影响人类思维和行为。
本文的目的是对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进行综合性回顾,总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1、认知语法: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主要研究语言结构的认知规律。
近年来,认知语法领域的研究主要语篇分析和语言的动态性,探究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过程。
2、认知语义学:认知语义学主要研究词汇和概念之间的认知关系。
研究内容包括词汇的隐喻和转喻、概念的组织和结构等。
近年来,认知语义学的研究趋势涉及词汇语义的动态性和语境敏感性。
3、认知语用学:认知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交际中的认知过程。
该领域的研究注重分析语言使用中的推理、理解、意图识别等认知现象。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文化差异对认知语用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在语言交际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1、跨学科整合:当前认知语言学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整合跨学科资源,如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等。
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望为认知语言学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2、实证研究方法的拓展:当前认知语言学研究主要采用实验和语料分析等方法。
未来研究可尝试引入更多实证手段,如计算建模、影像分析等,以揭示语言与认知的更深层次。
3、动态系统理论:认知语言学研究需进一步语言的动态性和系统性。
未来研究可运用动态系统理论分析语言现象的演变过程、语言与认知的相互作用等,以更全面地揭示语言与认知的内在。
4、语用推理与文化因素:当前认知语言学研究在语用推理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深入研究文化因素对语用推理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
知识创造未来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习得、使用和理解的学科。
它探讨语言与人类思维、知觉和记忆之间的关系。
认知语
言学的核心观点是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表达方式,人们
通过语言来组织和表达他们的思想。
这门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语言习得、语言产生、语义理解、语音和语法结
构的认知过程等。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研究,包括实验和观察。
通过实验研究,认知语言学家试图了解语言的认知过程,
例如我们是如何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结构的。
观察研究则致
力于观察和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的方式和策略。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认知语义学,
它关注语义的认知过程和概念的表示。
另一种是认知语言
处理模型,它试图解释语言的认知加工过程,包括语言习得、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和语法分析。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它对教育、
语言治疗、机器翻译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此外,认知语言学还与其他学科,如神经科学、计算机科
学和心理学等有着广泛的交叉研究。
1。
认知语言学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认知语言学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如何在人类认知系统中运作。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认知语言学的当前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将首先概述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然后分析目前学术界关注的主要研究热点,包括但不限于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研究、语言与记忆的关系、语言的范畴化和概念化过程、以及语言与文化认知的交互作用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预测认知语言学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如跨学科研究、神经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以及大数据和技术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等。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以把握认知语言学的核心价值和未来走向。
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其研究热点广泛而深入,涵盖了语言与认知、语言与心理、语言与文化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隐喻与转喻研究:隐喻和转喻作为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
研究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和语料分析,深入探讨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功能及其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中的作用。
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揭示了语言使用过程中概念的形成和整合机制。
近年来,这一概念整合理论在语言理解和生成、词汇和句法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认知语法研究:认知语法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过程。
它强调语言与认知的紧密联系,探讨语言结构、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认知基础。
语言与认知发展:语言与认知发展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儿童语言习得和认知发展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实证研究和跨文化比较,揭示儿童语言习得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语言与认知的神经科学研究: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语言与认知的神经科学研究逐渐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新兴热点。
通过神经影像学、脑电图等手段,研究语言处理和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构建提供实证支持。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成就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成就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强调语言先天的认知结构和人类对世界的经验、思维方式以及概念等因素在语言理解和语言生成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对传统语言学的一种重要补充。
在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和模型,对于理解和分析语言现象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其中,说明文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也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着重介绍认知语言学在说明文研究中的主要成就。
第一,范畴化理论:范畴化是一种基本认知过程,它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与概念化相联系,是影响语言和思维的重要机制。
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强调了概念的多层次结构以及文化背景对概念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范畴化理论对说明文的研究具有很大意义,因为说明文的主要作用是制定规范和界定概念。
范畴化理论认为,人们的概念和认知是多层次的,不同的概念在范畴结构中具有明确的位置和关系。
基于此,说明文中的说明过程需要对读者已有的概念进行扩展,建立起概念之间的联系,并且把各种概念的层次关系表达清楚。
第二,词汇语义学:词汇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关注人们从语言中获得的概念和信息。
在说明文中,词汇的语义是文本表达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词汇语义学为说明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理论框架。
它认为,语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人们与语言和其它文化要素相互作用中的产物。
在说明文中,一些专有名词或复合词需要解释说明,需要通过语义分析来探讨其特殊的意义和特点。
此外,词汇搭配也是词汇语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理解语言中各个词汇之间的语义搭配关系对阅读和撰写说明文都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章衔接理论:篇章衔接理论是说明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注语句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是构建说明文的重要力量。
篇章衔接理论认为,篇章结构和语言使用的方式对说明文语句的组织、布局和内容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说明文中,读者需要通过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概念和信息,篇章衔接理论为解释这种语句之间关系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在认知心理学中,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人类语言能力和思维过程。
一、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语言能力和思维过程的学科,它主要关注的是人们使用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过程。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语言的本质,旨在了解人类语言能力的神经基础和认知机制。
1.1 语音知觉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语音,而语音的知觉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认知语言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人们在听取语音时通常会将其分解为语音的不同部分,比如音位和音节。
1.2 语义和句法语言的另一个关键方面是语义和句法。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法,在语法的帮助下,人们能够产生无限的、合乎语法的句子。
语义则是指句子的意义,它包括单词之间的关系、上下文以及语言中的语音、触感、视觉和其他感官信号。
1.3 语言习得语言习得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和发展趋势。
二、对比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则是以比较的方式研究语言,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揭示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相比于认知语言学而言,对比语言学更注重语言的文化因素以及语言与文化的相互联系。
2.1 语言的分类对比语言学的第一步是语言的分类。
语言可以按照某些特征分类,比如语音、语法、词汇等。
通常认为,语言可以分为语系、语族和语种。
语系是指互相间有关联的语言,如印欧语系、汉藏语系等。
语族则是指具有同一祖先语的语言,如日耳曼语族、斯拉夫语族等。
语种则是指特定语言的不同形态,如英语、德语、法语等。
2.2 语言的结构对比语言学主要关注语言的结构。
语言结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结构。
比如,中国话与英语在语音方面的差异就很大,这导致两种语言都有独特的语音系统和特有的音素。
2.3 语言与文化对比语言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于认知语言学文化翻译的研究
关于认知语言学文化翻译的研究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认知活动和过程。
文化翻译是再创造的过程,是译者对原著的认知活动。
从认知过程来看,认知语言学关注创造性以及体验性,这一理论认为,认知过程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翻译结果。
同时,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离开文化背景的翻译很难取得成功。
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切实加强文化意识培养,充分认识到认知语言学对文化翻译教学的影响。
一、认知语言学及其翻译观认知语言学是对大脑中相关语言机制进行研究的学科。
认知语言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80年代到90年获得了较快的开展,已经变成为当前新兴的主流语言学流派之一。
通常情况下,学者们认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来源于以下三方面,这三派的相关学者也被看成是英语国家在认知语言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1)从转换生成学派中分裂出来的局部生成语义学家,例如Lakoff以及Langacker等人。
(2)从功能或认知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的相关学者,例如Dirven以及Taylor等,这些学者认为利用较为普遍的认知方法对语言的功能以及形式进行研究,能够使得人们对语言表达中的认知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3)对认知进行研究的相关人类学家、哲学家以及心理学家等,主要包括了Gibbs、Johnson以及Putnam等学者。
国内知名学者王寅对国内外知名的认知语言学家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如下定义: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跨领域学科,强调通过自我认知以及身体经验、借助知识结构以及认知方式等,合理地解释隐藏在语言事实中的认知规律。
认知语言学认为,翻译是在现实体验的形势下,译者作为认知主体,凭借自身所参与的多种互动,在对原文本进行透彻理解的根底上,在译作中将原作者所刻画的现实世界以及认知世界反映出来。
认知语言学十分注重体验以及认知所发挥的制约性作用,关注作者、文本、译者以及读者间存在的多重互动关系,期待到达“翻译的和谐性〞以及“解释的合理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受到从事翻译活动的相关认知主体之间互动性的影响。
语言学研究的新方向
语言学研究的新方向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语言学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和改变,出现了许多新的方向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语言学研究的新方向,以及这些方向对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影响。
一、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语言学研究方法,它强调人类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思维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机制反映在语言中,通过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规则,可以揭示人类思维的本质。
这一研究方法不仅拓展了对语言本身的认识,还为认知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跨文化交际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日益频繁。
跨文化交际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跨越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这一研究方向关注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为跨文化交际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和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计算语言学计算语言学是将计算机科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旨在开发计算机程序来处理和分析自然语言。
通过计算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实现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信息检索等应用,提高人们处理语言信息的效能和准确性。
计算语言学的发展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领域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它研究语言在社会语境中的使用和作用。
社会语言学强调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身份、角色和语境对语言的影响,通过对语言变异、语言变体和语言变迁的研究,揭示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塑造作用。
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有助于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对语言政策、教育和社会文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五、语料库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是依据大规模语言数据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通过构建和分析语料库,语料库语言学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语言描述和更可靠的语言推断。
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使得语言学研究不再依赖于狭隘的数据样本,更加贴近实际语言使用,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语言学研究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最先提出的,经过美国语言学家的补充和发展,成为语用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言语行为的语力模型是基于的力量模型,主要研究力量实体说话者和听话者。
语力—动态模型的言语行为包括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而直接言语行为又包含断言行为、指令行为、承诺行为、表情行为、宣告行为。
取效行为状态的变化是言语行为的重要特征,通过语力和取效行为,阐明说话者通过话语产生的行为目的和结果,弥补了经典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言语行为;语力一、相关理论概述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最先提出的,经过美国语言学家的补充和发展,成为语用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认为言语行为包括三种行为,即言内行为说话行为,指一切有意义的声音话语;言外行为施事行为,表达说话者目的倾向,像道歉、暗示、感激、质疑等;言后行为取效行为,话语在听者身上实现的效果,像高兴、悲伤、信任等。
言语行为是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下的一种交际活动,必然包括交际的说话者和听话者。
在的力量—动态模型中,原力实体是听话者,说话者是对抗实体,说话者往往会使用一种力来阻止听话者在话语之前的内在力量倾向,进而改变听话者的立场态度。
二、言语行为的语力—动态模型言语行为的语力模型是基于的力量模型,主要研究力量实体说话者和听话者。
听话者往往内在有自己的状态倾向,在受到讲话者对抗力实体的影响后,作出的力量改变。
而影响语力的因素还有说话者的目的和社会文化因素如心理暗示、人生价值观、对话者的社会地位、感情等。
当这些因素力量大于听话者的意图力量时,听话者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
这是因为言语行为发生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下,对话双方具有各自的社会地位,遵循自己的社会规约。
如教师对学生的话语具有规范性,售货员对顾客的话语应该遵守礼貌原则等。
在语力动态模型中,听话者首先要了解说话者的目的,在社会文化因素力量的干涉下,再做出态度上的改变。
与的力量模型不同之处是,这种改变不是简单的由静止到运动的变化,而是根据语境的差异而表现出多样化,要求我们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出多样性。
如一名成绩非常差的学生在听到教师说你只要努力学习就会赶上来后,心情可能会好转并认真学习;一对男女在牧师的宣誓下结为夫妻,等等。
因此,我们将会用语力动态模型来分析不同的言语行为。
三、语力—动态模型的言语行为分析1直接言语行为直接言语行为的分类是以话语的目的、心理的状态、话语和外界的关系以及内容为标准。
但其弱点是社会的文化因素涉及较少。
因此,这里所谈到的类别虽然基于经典言语行为理论,但将社会文化因素考虑在内,来改进其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这些直接言语行为。
⑴断言行为男同学你就是那么的‘倾国倾城’,而我却‘多愁多病’。
女同学突然脸红了起来,说道少拿学来的话欺骗我了,小心我去告诉你妈妈。
在这个语境中,男同学的话语属于断言行为。
他的目的是表达对女同学的喜爱之情,来增近心理距离;而社会文化因素是男孩子往往在表达爱情上会比女孩子更大胆。
这两种因素所形成的语力传达到了女同学身上。
而作为女生,往往会把感情放在心里,这种态度就是力量趋势。
但男同学引用典故中的人物关系所表达的话语让女同学感到他说话太夸张,受到了欺骗,因此,对抗力克服了原力,产生了最后女同学的状态变化,即取效行为。
⑵指令行为同学在自习课上正在说话,这时班长走了进来对他说道还说话呢,老师叫你去他办公室。
同学听了之后,不觉地打了个冷战,急忙走了出去。
在这个情景中,班长的话语属于指令行为。
他的意图是让同学去老师办公室,社会因素是班长代表老师在传达指令,教师的权威性是不能违抗,而且由于同学在说话,往往在这个环境下会产生一种压力,担心被责罚。
这两种力构成的语力通过话语改变了同学原本的力量趋势,从轻松的心情变成了紧张的心情,即取效行为。
⑶承诺行为她拉着妈妈的手到奶奶面前跪了下来我是铁了心不嫁给他,你们要再逼我的话,我就去当尼姑,或者直接抹脖子!气的奶奶浑身颤栗,我可就剩下这么一个孙女儿了,你们还要来算计!在这个情景中,孙女所说的话属于承诺行为,承诺自己拒绝嫁人。
说话者的意图是借助奶奶的帮助让其他人断了逼她嫁人的要求,社会因素是奶奶一般在家中权势较高,对孙女的隔辈亲更深,孙女相信奶奶一定不舍得她当尼姑或者离开她。
这里所形成的语力也是通过话语传递到奶奶那里的。
奶奶原本力量趋势是心情悠然舒畅的,因为受到家里所有人的照顾和尊重,养尊处优,但孙女的话语力量打破了原本的力量趋势,最终改变了奶奶的内心状态,即取效行为。
⑷表情行为他急忙拦住了自己的女朋友说道亲爱的,饶了我这一会吧,我要真是有心欺负你,那我明儿个就掉进这池子里,变成个大王八驮着你。
女朋友听完噗的笑了出来。
在这个情景中,主人公的话语是个表情行为,是对女朋友的道歉。
他的意图是让生气的女朋友原谅自己的行为并开心起来,社会因素主要是情感方面他很疼爱自己的女朋友,而且对她的性格十分了解,他坚信两人的感情和睦,认为自己能让她高兴起来,因此选择了一种调侃的形式。
这里所形成的语力使女朋友原本的力量趋势生气发生了变化,对抗力实体超过了原力实体,使得两人恢复了关系。
⑸宣告行为昏睡几日后,昏沉地看到大家都围着他,轻声说道我怕真的是要去见阎王爷了,照顾好我的孩子。
大家听到后,心如刀割般。
在这个情景中,说话者的话语属于宣告行为,宣告自己要脱离人间。
显然大家对说话者的情况都非常地担心,但仍相信他一定会安全无事,这是大家本来的力量趋势。
然而,说话者的话语却使大家薄弱的心理防线崩溃,对抗力超过了原力,使得的大家悲痛欲绝。
2间接言语行为语力—动态模型同样可以分析言语行为理论中的间接言语行为。
例如我并不比桑菲尔德果园那棵遭雷击的老栗子树好多少,没有过多久他说。
那些残枝,有什么权利吩咐一棵爆出新芽的忍冬花以自己的鲜艳来掩盖它的腐朽呢?你不是残枝,先生———不是遭雷击的树。
你碧绿而茁壮。
不管你求不求,花草会在你根子周围长出来,因为它们乐于躲在你慷慨的树荫下。
长大了它们会偎依着你,缠绕着你,因为你的力量给了它们可靠的支撑。
《简爱》在这段对话中,我们能看出简爱对残疾的罗切斯特所表达出的真爱。
但罗切斯特却将自己比作残枝,将简爱比作爆出新芽的忍冬,来委婉地拒绝了简爱。
而简爱则借用他的比喻,坚持自己对他的感情,说服接受这份爱。
这是表达劝慰的间接言语行为。
简爱的意图是让罗切斯特恢复自信心并与她在一起,社会因素是他们之间相互信赖坚持的爱情,属于感情因素。
由于罗切斯特内心对简爱一直是充分信赖的,因此,当简爱把他比作可以支撑的碧绿茁壮的大树时,形成的语力克服了罗切斯特原本矛盾内心的力量趋势,使他最后心情愉悦并接受了简爱。
因此,简爱实施了劝慰目的的间接言语行为,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
四、结语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借用的力量—动态模型,结合语用原则,研究言语行为中的语力—动态模型。
分析表明,取效行为状态的变化是言语行为的重要特征,通过语力和取效行为,阐明说话者通过话语产生的行为目的和结果,弥补了经典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
因此,言语行为的语力—动态模型能有效地解决言语行为理论中所出现的问题,并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本word为可编辑版本,以下内容若不需要请删除后使用,谢谢您的理解篇一: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重症肺炎【诊断】首先需明确肺炎的诊断。
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简单地讲,是住院48小时以内及住院前出现的肺部炎症。
CAP临床诊断依据包括: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②发热。
③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④WBC>1099某10/L或重症肺炎通常被认为是需要收入ICU的肺炎。
关于重症肺炎尚未有公认的定义。
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公布的CAP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将下列症征列为重症肺炎的表现:①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30次/min③PaO25d、机械通气>4d)和存在高危因素者,即使不完全符合重症肺炎规定标准,亦视为重症。
美国胸科学会(ATS)2001年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诊断标准①需要机械通气;②入院48h内肺部病变扩大≥50%;③少尿(每日177μmol/L(2mg/dl)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次/min;②PaO2/FiO22007年ATS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制订了新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新的修正。
主要标准:①需要创伤性机械通气②需要应用升压药物的脓毒性血症休克。
次要标准包括:①呼吸频率>30次/min;②氧合指数(PaO2/FiO2)20mg/dL)⑥白细胞减少症(WBC计数<4某109/L)⑦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100某109/L)⑧体温降低(中心体温<36℃)⑨低血压需要液体复苏。
符合1条主要标准,或至少3项次要标准可诊断。
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的定义与SCAP相近。
2005年ATS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制订了《成人HAP,VAP,HCAP处理指南》。
指南中界定了HCAP的病人范围:在90d内因急性感染曾住院≥2d;居住在医疗护理机构;最近接受过静脉抗生素治疗、化疗或者30d内有感染伤口治疗;住过一家医院或进行过透析治疗。
因为HCAP患者往往需要应用针对多重耐药(MDR)病原菌的抗菌药物治疗,故将其列入HAP和VAP的范畴内。
【临床表现】重症肺炎可急性起病,部分病人除了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外,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休克、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其他系统表现。
少部分病人甚至可没有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容易引起误诊。
也可起病时较轻,病情逐步恶化,最终达到重症肺炎的标准。
在急诊门诊遇到的主要是重症CAP患者,部分是HCAP患者。
重症CAP的最常见的致病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其临床表现简述如下:⑴肺炎链球菌为重症CAP最常见的病原体,占30%~70%。
呼吸系统防御功能损伤(酒精中毒、抽搐和昏迷)可是咽喉部大量含有肺炎链球菌的分泌物吸入到下呼吸道。
病毒感染和吸烟可造成纤毛运动受损,导致局部防御功能下降。
充血性心衰也为细菌性肺炎的先兆因素。
脾切除或脾功能亢进的病人可发生暴发性的肺炎链球菌肺炎。
多发性骨髓瘤、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均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典型的肺炎链球菌肺炎表现为肺实变、寒战,体温大于39.4℃,多汗和胸膜痛疼,多见于原先健康的年轻人。
而老年人中肺炎链球菌的临床表现隐匿,常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典型的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胸部Ⅹ线表现为肺叶、肺段的实变。
肺叶、肺段的实变的病人易合并菌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