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语言节奏朗诵创编
奥尔夫音乐之《节奏歌》
7.节奏语言说再见
活
动
反
思
本节课主要模仿音乐,我们教孩子打节奏的时候,可能遇到模仿不准确的孩子,老师记住不要个别指出来,我们用眼神动作提醒错误的孩子,直接指正错误,孩子会觉得厌学或者不敢再次模仿
课程名称:《节奏歌》 编课老师:
活动
内容
感受《节奏》
节奏模仿
活动
目标
能够不同乐器模仿节奏
情景交融剧创编
活动重点
难点
节奏敲打
乐器使用的正确指导
活动
准备
串铃,鼓,沙锤,打棒 PPT
活
动
过
程
1.节奏问好,音乐乐器的节奏打击,让孩子们用节奏向老师问好
2.欣赏音乐,提问孩子们:乐曲中,小朋友都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呢?
3.声势模仿节奏,拍手,跺脚,拍腿等
4.老师用鼓,进行节奏演奏节奏,中间间奏部分用故事形式:“我们到站了”转一圈,继续开车模仿节奏,第二段结束部分,我们大家到终点站,大家全部下车PPT 展示十六宫格节奏图表
5.分组,分批进行器乐节奏模仿,这时候,不要着急把器乐给孩子,先让孩子们把节奏模仿出来,才能一个一个或者一小组发乐器,避免“乱成一团”的画面
奥尔夫音乐教案设计(精选8则)完整版
②请小朋友一齐给我的刷子配上更好听的声音
( 还能够用嚓、沙沙替换 )
③老师给粉刷时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和老师边手做粉刷地面动作边跟 唱歌词 ( 双跪坐,双手随音乐节拍前后刷动 )
2. 老师介绍乐器节奏棒,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
3. 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齐用节奏棒为音乐配上好听的伴奏
( 重复 2 遍 )
5、师幼手拿积木分组练习。
( 1)每人拿一块积木到八字形站好队,拍一拍右边小朋友的肩膀,看看他是 谁,注意要把积木放到他的前面,这样他就好拿了。
( 2)带领幼儿不听音乐尝试游戏,要求边玩边轻声说别人自己,教师强调要 跟着老师的速度。(教师注意观察, 根据练习时出现的状况, 适当调整, 再次练习。 )
A 段音乐进行传递, B 段音乐的时候站起来行走, A 段音乐再坐下进行传递。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10、延伸活动: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齐来玩这个游戏。 奥尔夫音乐教案(二) : 教学目标 :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教学重点 : 1. 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教具准备 : 1.CD: 《蛙蛙快乐颂》 、《粉刷匠》、《律律动音乐》 2. 乐器 : 节奏棒 3. 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教学资料 : A. 音乐热身律动 : 《蛙蛙快乐颂》 (5 分 ) 1. 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 ( 地板上贴好的标记 ) 2. 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齐做音乐律动 3. 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 音乐提示 : 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能够 B. 音乐聆听游戏 (10 分 ) 1. 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 应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创造性教育的一个方面,通过音乐创造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开发其它领域的智力,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我们引用著名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活动中通过节奏朗诵、声势训练、歌唱、韵律、绘画、演小剧、演奏打击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了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并提供机会让孩子体验音乐,即兴创作,享受到音乐的快乐,从而实现了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总目标。
一、创编歌词,让歌唱活动更有趣。
1.对带有生活经验成分的歌曲,我们可以启发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编歌词。
例如:在组织幼儿学习《动物猜谜歌》的歌唱活动中,教师启发孩子们在“什么个子高又高”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来创编歌曲中关于描述小动物的谜面和谜底,立即打开了孩子的思维:什么脖子长又长,什么尾巴像把扇,什么身上有房子,什么唱歌呱呱呱……2.对一些季节性歌曲,可以启发孩子根据季节的特点和自己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进行歌词的创编。
如《雪花和雨滴》、《小雨沙沙》等。
3.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歌词创编。
比如《勤快人和懒惰人》、《小小男子汉》等歌曲。
我们发现,幼儿在创编的过程中,不仅开发了创造潜能,还学会了观察事物、积累经验,更多的是他们开始去发现生活,创造性地表现生活。
二、动作造型,让韵律活动充满活力。
在韵律活动中,我们尊重幼儿的想象和表达,让幼儿自由地用身体动作反映音乐节奏的强弱、快慢或提供主题音乐鼓励幼儿进行动作创造,提倡幼儿同伴间的合作,让音乐韵律成为幼儿即兴舞动的载体,让“律动”真正动起来!1.鼓励孩子去感受种种自然的动作,如走、跑、跳。
在音乐中,孩子们可以将这些平时看似最普通的动作创造成带有稚趣、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景。
例如同样的走,在音乐声中,孩子们可以蹲着、踮着、像棉花似的飘着、像机器人般颠着等等。
奥尔夫音乐教育:语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上山 打老 虎 — (2) 上山 打老虎—
3 、再增加一点难度可以分声部,加固定音型, 比如像视频里的《上山打老虎》第一声部说主旋 律,然后第二声部呢,就一直在做顽固伴奏,一 直在说打老虎、打老虎、打老虎从头说到尾。
(1)1 2 3 4 5 —
人名:王朋 赵晓明 欧阳奋强。 水果名:苹果;哈密瓜,水晶葡萄等等。
2.短句的节奏朗诵
短句就是短小的句子,当然也可以包括谚 语、成语等 ,素材一定是来自于孩子们熟悉 的生活材料。
比如:张晓明您好;老师您好。这是问好。 还有生活中的:今天下雪了,快来堆雪人。 还有谚语: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语言中的要素和音乐要素有哪些关系?
语言中的语调、语气、语词、语句、语速。这些都与音乐中的 高低、强弱 、音值、快慢等等都是相匹配的。另外语言和音乐 的形式核心都是在表达,我们当然可以通过语言来体验音乐, 来提高孩子们的音乐能力。
三、语言在奥尔夫教学中的应用
1.字词的节奏朗诵。我们可以从孩子们最熟悉的名字开始, 比如姓名、地名、动物名、水果名等等,让他们进行音乐的体 验。
奥尔夫音乐教育
语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语言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奥尔夫曾指出音乐的学习,无论是旋律的还是节奏的,最初训 练应是基于语言的练习。那么语言当然会成为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内 容。”将语言引入音乐教学是奥尔夫对学校音乐教学的一项伟大贡 献”,语言就是奥尔夫先生所指的适合开端的教育内容。
3.儿歌童谣或者古诗词的节 奏朗诵。
如:《锄禾》、《小白兔》等
四、视频欣赏语言游戏 《上山打老虎》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本土化课例研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本土化课例研究作者:陈静来源:《艺术评鉴》2020年第09期摘要:奥尔夫教学法作为现在当代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本土化”教育理念是“中国化”过程中的“原本性”音乐教育。
“本土化”教育模式在于,只要不违背儿童音乐教育的心理规律,那些好的、经典的音乐作品,或者是利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形式变化、創造出有较高应用价值的音乐作品,真正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中用”。
本论文旨通过江西本土音乐文化作为一个契合点,深入地研究了本土音乐文化的内涵,为发展本土音乐文化弘扬传统音乐文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且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中西结合”音乐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 课例研究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9-0110-02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本土化卡尔·奥尔夫,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长期的音乐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育形成了元素性、即兴性、综合性、参与性与多元性五大特点。
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本土音乐教育观,所提倡的是采用自己家乡语言、童谣、谚语、民歌和舞蹈作为基本素材,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浓厚,历史悠久,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的发展和传播中,也正在进行着民族化。
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中,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专业化”“技能化”以及“工艺化”的导向,[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音乐教学手段,它可以使复杂的音乐简单化,在那些丰富的民族音乐作品中,一些表面上形式简单、短小的民族音乐作品,通过奥尔夫教学法的真正的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中用”。
本文将从奥尔夫教学法的嗓音活动、节奏训练及器乐训练三种主要表现形式中结合本土音乐文化,做三种不同课例分析。
二、奥尔夫嗓音训练的本土教育实践奥尔夫在其音乐教育教学法中提出最主要的观点为“原本性音乐”,“原本性音乐”是指在教育行为上将语言、动作、音乐融为一体,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参与,甚至自行设计,即兴地去进行表现。
嗓音造型奥尔夫教案古诗朗诵
嗓音造型奥尔夫教案古诗朗诵教案标题:嗓音造型奥尔夫教案古诗朗诵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并通过嗓音造型技巧进行朗诵。
2. 学生能够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的原则和方法,提高朗诵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学生能够合作与分享,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朗诵表演。
教学准备:1. 古诗选材:选择一首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古诗,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嗓音造型技巧: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示范音频/视频。
3. 奥尔夫教学法: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示范音频/视频。
4. 分组材料:准备小组合作的指导材料和评价表。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制造氛围:播放一段与古诗相关的音乐,营造出古典的氛围。
2. 导入话题:向学生介绍古诗朗诵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探究(15分钟):1.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所选古诗,并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 嗓音造型示范:教师示范如何通过嗓音造型技巧表达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
实践(25分钟):1.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朗诵实践。
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
2. 奥尔夫教学法应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合作创作音乐、舞蹈等元素,提高朗诵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结(5分钟):1. 学生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朗诵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2.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古诗朗诵的魅力。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朗诵演员或音乐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表演,激发学生对古诗朗诵的兴趣和热情。
2. 组织学生参加朗诵比赛或校内演出,展示他们的成果和才华。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朗诵表演的评价表,包括声音运用、嗓音造型、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评价。
2.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评价。
3. 学生对古诗意境和情感的理解程度评价。
教案撰写者:AI教育专家。
教案课件节奏朗诵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第七讲节奏朗诵教学的设计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讲主要讲解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节奏朗诵教学的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节奏朗诵教学。
教学内容:一、音乐本体中节奏基石的支撑,节奏基石就是由语言中最短小的,具有一定音乐意味的字、词拼成的最小节奏单元。
节奏基石在音乐教学中实际上就是一个最小形态的固定节奏型,通常语言的节奏练习就从这里开始进行。
节奏基石到底是什么样的节奏组成的呢?显而易见,是四分与八分音符的节奏组合Χ Χ ┃ Χ ΧΧ ┃ Χ ΧΧ Χ┃,并且长度一般是两拍为一个单位。
大家按照出示的这个节奏谱,读一下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字词是不是这样的呢。
二、音乐表现中多声组合的体验,在奥尔夫的教学中不论是语言朗诵还是歌唱、律动、器乐合奏等,通过多声方式来体验音乐,运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就是卡农。
卡农 Canon,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卡农的所有声部都模仿一个声部,从不同的时间段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就是一种卡农。
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都是答句。
观看视频三、音乐表现中音乐要素的运用及情感的体现。
固定音型就是在作品中持续重复的短小音型。
观看多声部合奏部分视频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四、音乐要素的运用。
著名的哲学家苏珊·朗格曾说:“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摹写。
”他认为音乐上的强弱、快慢、高低、休止等和人的情感的流动、冲突、抑制、解决在逻辑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那么,为了让孩子们很好地体验到丰富的音乐情感,可以改变音乐要素中的高低、快慢、音值或者语气语调等要素来增强音乐的情感体验,比如小猫叫就要有小猫的可爱长声,喵,青蛙的叫声就要有它短促、活泼轻快的呱呱呱的这种感觉。
观看视频。
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活动课程大纲加部分内容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课程大纲《音乐动感地带》音乐游戏主题大纲《音乐“原始”部落》音乐游戏主题大纲《音乐总动员》音乐游戏主题大纲小班音乐活动一●老师接待工作:课前两分钟接待小朋友进入活动室,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小朋友及家长。
配课教师负责接待,主课教师引导小朋友进入活动室做准备活动。
●音乐活动环节一.音乐活动名称:《粉刷匠》二.音乐教学目标: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三.音乐教学重点: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四.音乐教具准备: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再见歌》2.乐器:节奏棒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五.音乐教学内容: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B.音乐聆听游戏(10分)1.唱名字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例如:(老师)××××│×××(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贝贝贝贝在哪里?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2.音乐问候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例如:(老师)唱:1 2 3 4︱5-︱5 4 3 2︱1-‖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好(小朋友)唱:1 2 3 4︱5-︱5 4 3 2︱1-‖老师好老师好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
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附手的律动: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第二个乐句:前平举左右晃手第三个乐句:前平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C.音乐语言游戏(10分)1.猜谜语: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材第四章《节奏与律动》展开,主要详细内容包括:基本节奏的认识与练习,通过身体律动感知音乐节拍,以及创编简单的节奏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辨识并朗读基本的节奏符号。
2. 培养幼儿通过身体律动来表达音乐节奏的能力。
3. 激发幼儿的音乐创造力,鼓励他们创编自己的节奏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基本节奏符号的辨识与朗读。
教学重点:通过身体律动感知音乐节拍,创编简单的节奏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奥尔夫乐器(如小鼓、木鱼等),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轻便的打击乐器(如沙锤、手鼓等),画有基本节奏符号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沙锤、手鼓等教具,引导幼儿模仿教师敲击的节奏,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音乐节奏。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基本节奏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辨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每组挑选一种奥尔夫乐器,按照指定的节奏进行演奏。
4. 身体律动(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进行身体律动,让幼儿感知音乐节拍。
5. 创编节奏型(10分钟)鼓励幼儿自己创编简单的节奏型,并与同伴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基本节奏符号,并标注名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一天中听到的有趣节奏,并尝试用基本节奏符号表示。
答案示例:早上闹钟的滴答声(四分音符)、中午炒菜的铁锅声(八分音符)等。
2. 家长签名确认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节奏符号掌握不足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带幼儿参加音乐会、观看舞蹈表演等,让幼儿在更多场景中感受音乐节奏。
同时,教师可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奥尔夫音乐社团,为有兴趣的幼儿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基本节奏符号的辨识与朗读。
《奥尔夫音乐教育》第二章
可以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可以使他们终身保持对音乐的热忱
第一节 奥尔夫嗓音训练概述
声音游戏?小猫敲门?
第 14 页
第 15 页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儿童在游戏中体会声音中表现的情感、情绪。 〔2〕指导儿童感受有节奏的声音,并喜欢参与嗓音节奏训练。 二、教学准备 木偶、音乐播放设备、?小猫敲门?乐曲、场地。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用动作和声音表达 1.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播放乐曲,幼儿完整欣赏音乐。 3.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的身体动作,集体练习2~3次。 4.教师:“除了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音 节,集体练习2~3次。
第 18 页
四、教学指导 〔1〕“猫〞司令在最后一句“喵呜!〞后才能 向“老鼠〞扑去,“老鼠〞才能逃走。 〔2〕被捉住的“老鼠〞停止一次游戏。 五、教学小结 游戏中,儿童根据角色进行模仿,通过完成一 些动作形象地表现游戏的内容、情节,非常有趣。 儿童很容易记忆歌曲的内容,也容易理解歌曲所表 达的情感、情绪,这对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也是 非常有益的。
诵,最后再完整朗诵。
〔2〕还可以使用三拍子、四拍子的节奏型。
第 32 页
第 33 页
〔二〕变化练习 教师遵循由易到难的原那么,带着学生进行变化练习,要求动作要流 畅,语言要有韵味、有节奏。 〔1〕按朗诵节奏参加身体左右摇摆动作,注意保持拍手、摇摆和朗 诵节奏的一致。 〔2〕拍手、摇摆和朗诵不变,参加均匀的原地踏步。 〔3〕拍手、摇摆、朗诵、踏步不变,参加身体方向的变动。如,原 地转一圈,先向前一步再退后一步,两两结伴互换位置或面对面绕圈等。 〔三〕即兴创编 〔1〕学生每人想一句祝福的话,并探索如何模仿上面的例子,按节 奏朗诵出来。
奥尔夫节奏创编自我介绍
奥尔夫节奏创编自我介绍英文回答:Hello, honored readers! My name is [Your Name], and I am eager to introduce myself as a passionate advocate for the Orff-Schulwerk approach to music education. As an experienced practitioner, I have witnessed firsthand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Orff rhythms in nurturingchildren's musicality, creativity, and overall well-being.Orff rhythms are a collection of rhythmic patterns and exercises created by the renowned German composer and music educator Carl Orff. These patterns are designed to be accessible to children of all ages and abilities, regardless of their prior musical experience. Through playful and engaging activities, Orff rhythms foster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rhythm, melody, and harmony.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Orff rhythms is their improvisational nature. Children are encouraged toexperiment with different rhythms and create their own compositions. This encourages their creativity,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confidence in musical expression.Moreover, Orff rhythms are closely intertwined with movement and drama. Children can use their bodies to express the rhythms, enhancing their physical coordination and spatial awareness. They can also create their own stories and characters to accompany the music, fostering their imagination and storytelling abilities.The benefits of Orff rhythms extend beyond the music classroom. They promote social skills, teamwork, and self-expression. By collaborating with others, children learn to listen attentively, respect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work together towards a common goal.As an Orff specialist, I am committed to providinghigh-quality music education experiences that nurture children's musical development and inspire a lifelong love of music. I believe that Orff rhythm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is process, and I am passionate about sharing theirbenefits with children and educators alike.中文回答:大家好!我叫 [你的名字],很高兴作为一名奥尔夫教学法音乐教育的热忱支持者自我介绍。
朗诵节奏训练奥尔夫教案
朗诵节奏训练奥尔夫教案教案标题:朗诵节奏训练奥尔夫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朗诵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2. 音乐节奏训练的音频素材。
3. 学生朗诵的文本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明显节奏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节奏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拍手或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节奏打击。
Step 2:介绍朗诵节奏训练(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朗诵节奏训练的重要性,解释朗诵中的节奏感对于提高朗诵表达能力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诵一段文本,突出节奏感的重要性。
Step 3:音乐节奏训练(1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节奏训练的音频素材,要求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拍手或踩脚步。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音乐的节奏速度和复杂度,逐渐提高难度。
Step 4:朗诵节奏训练(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朗诵文本。
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文本,并要求小组成员共同练习朗诵。
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诵中注意节奏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感情。
Step 5:小组展示与反馈(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朗诵表演,并进行同伴间的评价和反馈。
教师可以提供具体的评价指导,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
Step 6:总结与延伸(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朗诵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进行朗诵和节奏训练。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尝试朗诵不同类型的文本,如诗歌、散文、戏剧台词等,以提升对不同文本的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编写一段朗诵文本,并进行节奏训练和表演。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音乐节奏训练中的参与程度和准确性。
2. 评价学生在朗诵表演中的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节奏训练和朗诵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简述奥尔夫音乐童谣朗诵的多声设计方法
简述奥尔夫音乐童谣朗诵的多声设计方法
奥尔夫音乐童谣朗诵是一种独特的音乐教学方法,它通过朗诵童谣来
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其中,多声设计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奥尔夫音乐童谣朗诵的多声设计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手指音乐法:通过在手指上标记音符,来帮助学生学习和朗诵童谣。
2. 歌词音乐法:通过将童谣的歌词和音符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
解和朗诵童谣。
3. 声乐音乐法:通过声乐训练,帮助学生改善唱歌的声音和技巧。
4. 身体音乐法:通过身体动作,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朗诵童谣。
这些音乐法相互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朗诵童谣,培养学
生的音乐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
总之,奥尔夫音乐童谣朗诵的
多声设计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朗诵童谣,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来选择不同的音乐法,使学生能够
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潜能。
奥尔夫音乐简述童谣朗诵的多声设计方法
奥尔夫音乐简述童谣朗诵的多声设计方法
奥尔夫音乐是一种简单的音乐形式,其中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声音元素。
这种音乐形式通常被用于童谣朗诵。
奥尔夫音乐的多声设计方法包括了使用不同的音色、音高和音量来构
建出一种多样化的声音效果。
通常,这种音乐形式会使用一组和谐的
音符来表现一种特定的情感或者主题。
一种常见的多声设计方法是使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不同的声音元素。
例如,使用柔和的音色来表现温柔的情感,使用高亢的音色来表现兴
奋的情感。
另一种常见的多声设计方法是使用不同的音高来表现不同的声音元素。
例如,使用高音来表现快乐的情感,使用低音来表现沉郁的情感。
最后,还有一种常见的多声设计方法是使用不同的音量来表现不同的
声音元素。
例如,使用大声来表现激动的情感,使用小声来表现安静
的情感。
总之,奥尔夫音乐的多声设计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表达情感和主题
的方式。
使用不同的音色、音高和音量来构建出一种多抱歉,我不能理解您的询问。
您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来更好的回答问题。
奥尔夫节奏朗读法
奥尔夫节奏朗读法(Orff-Schulwerk)是一种基于音乐教育的方法,由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提出和发展。
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集体音乐活动,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表达能力和综合性发展。
在奥尔夫节奏朗读法中,通过使用各种声音、节奏和动作的组合,鼓励儿童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
它强调音乐和身体的结合,注重儿童的自由表达和创造力。
以下是奥尔夫节奏朗读法的一般步骤和特点:
身体表达:通过身体动作、舞蹈和节奏运动,帮助儿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形式,并以身体的方式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义。
音乐游戏:通过游戏和集体活动,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例如,使用打击乐器、声音效果和口头表达来创造音乐性的游戏。
声乐表达:通过集体歌唱、合唱和律动性的歌曲,培养儿童的声乐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创作和即兴表演:鼓励儿童自由创作和即兴表演,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奥尔夫节奏朗读法注重整体的音乐体验和儿童的参与性。
它通常在学校和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也可以作为一种乐器教学的方法。
奥尔夫乐器睡吧小宝贝儿歌创编
奥尔夫乐器睡吧小宝贝儿歌创编
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
他们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
活动名称:
奥尔夫音乐《睡吧,宝贝》
活动目标:
1、感应摇篮曲曲风。
2、认识五官。
准备材料:布娃娃、枕头、五官贴纸、枕头图样。
小朋友们平时是怎么睡觉的呢?
有的小朋友会说:我是自己睡的。
还有的会说:“我是爸爸妈妈陪我睡的。
”
那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音乐睡吧宝贝。
今天呀!我们小二班来了好多布娃娃,我们一起来哄小宝宝睡觉吧。
小朋友们抱起布娃娃,跟着老师一起摇呀摇,唱着歌曲哄宝宝睡觉。
看小朋友们多认真!。
奥尔夫音乐简述童谣朗诵的多声设计方法。
奥尔夫音乐简述童谣朗诵的多声设计方法。
奥尔夫音乐简述童谣朗诵的多声设计方法奥尔夫音乐是一种以孩子为主要受众的音乐教育方法。
它由德国音乐教育家Carl Orff提出,主张通过音乐、舞蹈和诗歌的综合运用来培养孩子的音感、节奏感和协作能力。
其中,童谣朗诵是奥尔夫音乐中常用的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多声设计方法,可以让孩子在朗诵中感受声音的魔力,结构合理,表达生动。
多声设计是指将不同的语音元素按时间和空间的规律,进行合理的组合和组织。
在童谣朗诵中的体现,就是在保证旋律和韵律的基础上,增加声部和节奏的变化,增强语音表现力和感染力。
具体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多声设计方法来实现:1.重复方法:通过重复某个词或短语,来强调语音的重点和情感色彩。
比如,在童谣《小兔子乖乖》中,“不吃草地拔不起,皮毛没人要”,重复“不”字,传达出小兔子的抵触和不情愿。
2.增强方法:在原有语音基础上,增加音量、音高、音色等要素,使语音表现更丰富。
比如,在童谣《左手右手慢动作》中,“左手握拳,右手握拳”,在“握”字处,可以用大声或者尖细的音调,以凸显其重要性。
3.反复方法:通过反复运用相似的语音元素,达到节奏稳定和情感递进的效果。
比如,在童谣《划小船》中,“划呀划,划小船,颠呀颠,颠得船”,反复使用“划”、“颠”两个字,让朗诵者把握节奏和韵律,加深听众印象。
4.合唱方法:在童谣朗诵中运用多人吟唱,增加声部变化,具有极强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比如,在童谣《拔萝卜》中,“拔呀拔,拔萝卜,一斤二斤三斤四,五斤六斤七斤八”,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朗诵“拔呀拔,拔萝卜”,另一组朗诵“一斤二斤三斤四,五斤六斤七斤八”,呈现出和谐的对称美感。
多声设计方法在童谣朗诵中的运用,既增强了语音表现力,也为孩子开拓了多样化的感官体验。
同时,让孩子在合作中发现个人差异,在感受中表达自我,让音乐教育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多声设计方法的运用,使得童谣朗诵更加富有活力和情感含义。
关于节奏朗诵的教案幼儿奥尔夫
关于节奏朗诵的教案幼儿奥尔夫教案标题:幼儿奥尔夫节奏朗诵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节奏朗诵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 幼儿奥尔夫乐器(如手鼓、木鱼等)。
2. 幼儿喜欢的节奏明快的歌曲或儿歌。
3. 图片或卡片,用于引导幼儿理解节奏的概念。
4.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图片或卡片,向幼儿介绍节奏的概念。
解释节奏是音乐中有规律的重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节奏一样。
2.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跟着节奏拍手或跳舞,感受音乐中的节奏。
探究节奏朗诵:1. 向幼儿展示幼儿奥尔夫乐器,并简单介绍乐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2. 选择一首简单的儿歌或歌曲,并使用幼儿奥尔夫乐器伴奏。
3. 与幼儿一起演示节奏朗诵,先敲击乐器,再用口语朗诵歌词。
鼓励幼儿模仿你的演示。
实践活动: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喜欢的儿歌或歌曲。
2. 引导幼儿使用幼儿奥尔夫乐器,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朗诵或伴奏。
3. 每个小组轮流在全班面前表演他们的节奏朗诵。
巩固与评估:1.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其他小组的表演,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2. 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活动,询问他们对节奏朗诵的理解和体验。
3.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节奏朗诵的掌握情况。
拓展活动:1. 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节奏朗诵,可以结合他们喜欢的歌曲或儿歌。
2. 组织幼儿参与学校或班级的音乐会,展示他们的节奏朗诵作品。
教案评估:1. 幼儿对节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幼儿在演示节奏朗诵时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幼儿对其他小组表演的评价和反馈。
教案扩展:1. 在课堂中引入更多的节奏朗诵活动,例如使用身体打拍子、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声音进行节奏模仿等。
2. 结合幼儿奥尔夫教育的原则,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将节奏朗诵与其他学科内容结合,例如通过节奏朗诵学习数字、字母等。
奥尔夫PPT
左
右
1 2 3 4 5 6
3 律动 奥尔夫的体态律动是对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 的吸收与发展
——以有韵律的身体动作或姿态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第三节 器乐教学
视频Rock Around The Boomwhackers
器乐教学——是指使用奥尔夫乐器进行演奏活动的教学。 一、奥尔夫乐器的产生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奥尔夫乐器摆脱了动作训练惟一用钢琴音乐的办法,追求的是学生 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设计自己的音乐,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奥尔夫乐器的分类及特点 1、打击乐器 金属共鸣器:三角铁、串铃、沙球等 木质共鸣器:响木、响板、木棒 鼓类共鸣器:手鼓、双面鼓、大鼓、小鼓、定音鼓 2、音条乐器 钟琴:有13个调好音的金属音条 金属琴:又称钢片琴、铝板琴、铁琴等。名称依据制作材料而定。 木琴:是一种硬木的共鸣箱,上面安上13个调好音的檀木音条,用 毡制的槌头来演奏 分高、中、低三种。 3、笛子:高、中、低音竖笛。 4、弦乐器:吉他、大提琴、低音提琴
二、青少年时期的音乐戏剧活动 8岁第一次进音乐厅听音乐会 10岁组织了一个小的表演团体 14岁第一次接触大型歌剧《漂泊的荷兰人》
三、慕尼黑音乐学院学习时期 终止中学学业,为进入慕尼黑音乐学院做准备 学习期间写了50多首歌曲以及管风琴小品,阅读抒情诗、 剧作和小说,(《跳舞的牧神》、租“哑音钢琴”、担任 乐队指挥) 毕业后应召入伍,在阵地得痢疾,最终被判以“无作战能 力”而送回家乡的卫戍部队(战争使他一度得了记忆丧失、 严重语言障碍,以及整个关节活动困难等病) 四、“整体的艺术”观念形成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人本主义精神的影响 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和巴洛克早期音乐家的作品,尤 其是欧洲近代歌剧奠基人之一、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蒂 的歌剧创作。 受德国现代舞蹈运动的先驱维格曼的影响,将音乐与语言、 动作和舞蹈融为一个综合体
简述奥尔夫童谣朗诵的多声设计方法
简述奥尔夫童谣朗诵的多声设计方法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
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以森林中多种动物鸣叫以及动物们发出声音合成的音乐,旋律清幽抒情,潺潺流水,轻快鸟鸣,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这首音乐很适合奥尔夫音乐的教学,于是我选择以打击乐的形式表现此乐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尔夫语言节奏朗诵创编
教学目标:
1、让宝宝再次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在音乐中掌握一拍一动的匀速节拍。
2、手鼓的低沉声可以形象的表现出小乌龟的行走,这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让宝宝可以感受强弱次强弱的节拍。
3、让宝宝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在娱乐中来感受一拍一动的稳定节奏。
教学准备:手鼓、音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让宝宝猜一猜),这个新朋友呀背着硬硬的壳,走起路来慢吞吞,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宝宝:小乌龟。
教师:这只小乌龟每天都在自己的家门口玩,爬爬这爬爬那,可是它觉得特别没有意思。
有一天,它接到了好朋友小金鱼的电话,原来小金鱼搬新家了,它邀请小乌龟去做客。
(教师要演绎小金鱼和小乌龟打电话的对话内容)可是小金鱼的家太远了,小乌龟走路又那么慢,于是乌龟妈妈帮它想了一个好办法,妈妈说:“小乌龟,你可以带上吃的,这样你就不会饿了,”于是小乌龟就背上面包和糖果,开始远足了。
(什么叫“远足”呀?就是不行去很远的地方玩)在路上,小乌龟要是饿了,它就把妈妈给带的面包和糖果拿出来吃了,可是路太远了,小乌龟可真累呀,于是它想了一个好办法,它要一边说儿歌一边鼓励自己:“小小
乌龟上山坡,嘿嘿呦,嘿嘿呦,带着面包和糖果,远足乐悠悠。
”一边说儿歌一边走,小乌龟很快就到了小金鱼家,两个朋友见了面可真高兴呀。
二、听音乐、学歌曲
两个好朋友见了面之后啊,小乌龟说我要交我的好朋友一首歌曲,让他跟我一起唱歌,
小朋友们,你也来学一学吧。
孩子们,我们也来学一学吧。
请小朋友们先听一遍小乌龟是这样练的。
第一遍:闭眼睛听;
第二遍:小乌龟练完了,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说一遍。
第三遍:请你的小手和你的小嘴巴一起来练儿歌吧。
(强调间奏的时候幼儿不要发出声音。
)
三、乐器伴奏
先跟下朋友们回顾一下之前学的乐器(响棒、三角铁、木鱼、双向筒、单响筒)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乐器:手鼓。
我们现在先来给小乌龟伴奏。
(1)听一遍音乐,使用手鼓时,请宝宝拍打一拍一动的匀速节拍。
再来一遍哦!
(2)听第二遍音乐使用手鼓时,请宝宝自己单独使用。
四、律动(边放音乐边进行)
现在啊,小乌龟要来跟我们小朋友们做朋友了,你准备好了嘛?
(1)教宝宝学小乌龟爬的动作;
(2)宝宝趴在地上和教师一起学小乌龟行走;
(3)手脚要跟随音乐打出重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