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健康指导
告诉你肠息肉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告诉你肠息肉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0de430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a.png)
告诉你肠息肉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肠息肉是肠黏膜上的隆起型病变,产生息肉后,患者可能不会有不舒服、腹痛的症状或大便改变,大多数是通过肠镜体检发现。
息肉可慢慢由小到大,可能会变成腺瘤。
息肉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两种。
炎症性息肉属于良性息肉,炎症治愈后,能自行消失。
腺瘤又分为低级别腺瘤、高级别腺瘤,最后也有可能发生癌变;腺瘤性息肉是不会自行消失,常见的检查有:触诊、结肠镜或者X线、钡餐、钡灌肠造影检查等。
肠息肉早期通常无症状,肠息肉晚期,患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或梗阻、腹痛、便血、黏液脓血便等。
随着息肉的增大,数目的增加,癌变机会也迅速增大,可能带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也越来越多,如长期便血、贫血、腹泻、肠套叠、肠梗阻等。
肠息肉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感染性,炎症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腺瘤性息肉的发生还可能与病毒感染、生活习惯、家族遗传等有关。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大部分结肠息肉的切除已不需要开刀,比如:内镜下治疗技术。
但在内镜下不能处理且比较大的息肉,或者已经发生肠梗阻的,需要及时外科手术解决。
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适用范围广、操作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在治疗肠息肉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这类手术毕竟属于有创性手术,可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这与息肉是否有蒂、术者操作水平、术中操作、术后饮食等有关。
因此,在手术期间应避免暴力操作,注意在止血时避免出现过度电凝现象。
此外,在术后还应加强护理措施,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帮助患者树立其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同时良好的护理措施还能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进而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
为了达到尽快康复的目标,在实施护理干预中,应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与疾病相关的并发症的早期反应,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针对低血糖的并发症,还应做到术后禁食期间严格按照医嘱进行静脉输液,合理调控输注的速度,同时避免将高糖液体最后输注,以免诱发反应性低血糖[1]。
无痛电子结肠镜下85例息肉切除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无痛电子结肠镜下85例息肉切除的观察与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44dcf3dee06eff9aef80790.png)
生及 时处 理 . 以免耽 误病 情。本 组 8 5例患者 中有 1 例术 后 出现解 血便 . 立 参 考文 献 即给 再次 行结肠 镜检查 发现 为息 肉残 端出血 ,立 即镜 下给 予电凝 止血后 , 出血停 止 . 未造成严 重后果 。 3 . 2观察腹 部体 征 . 结肠 镜下 息 肉切除 的主要 并发 症为 出血 和穿孔 . 因 炎的体 征 , 出现腹 膜炎 的体征及 时报 告 医师 , 外科会 诊 。部分患 者息 肉 如 请 f】 于 中麟 , 希 贤 , 编 . 床 消 化病 学 . 1 姚 主 临 天津 : 天津 科 学 技 术 出 版社 ,
1 9 3 6 3 7 9 9: 7 — 7 .
f] 周殿 元. 肠 良性肿 瘤. : 希 贤主 编. 床消 化病 学. 2 大 见 姚 临 天津 : 津科 学 天
19 :2. 此术 后密 切观 察腹 部体 征 , 无腹 部疼 痛 , 无腹 部 压痛 及反 跳 痛等 腹膜 技 术 出版社 .9 974 有 有
羊水 过多 ” 收入 院。 2 1第 一胎 足月顺 产一活 婴 。 生儿体 重 35g 这 次 GP, 新 .k。 停经 4+ , 0 天 有早孕 反应 , 孕期 无出血 史 。 自述 妊娠后期 腹部增 大迅速 , 肢 下
F 7 e 。 计胎儿 3O g 初 步 诊断 :82周妊 娠 ; L. r 估 5a 5O 。 3+ 轻度妊 高症 ; 胎膜 早破 。 无水 肿 , 无头晕 、 眼花等症状 。 体检 : 高 4 c 腹 嗣 12m, 位 L A, 心 宫 3m, 3c 胎 O 胎 人院后 立即应用 抗生 素。同 时静脉点 滴催 产素 . 时后 宫 口开 全 , 4小 第二 产 10次, , 压 1/lP, 搏 8 次, , 4 分 血 61k a 脉 8 分 肛诊 检查 : 颈 已成熟 。由 于腹壁 宫
结肠镜辅助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疼痛,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
![结肠镜辅助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疼痛,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ab61b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3.png)
结肠镜辅助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疼痛,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2-09-27T06:59:26.40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6月11期作者:邓向林[导读]结肠镜辅助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疼痛,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邓向林(成都长江医院;四川成都610100)摘要目的分析结肠镜辅助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疼痛,胃肠功能的影响。
方法抽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患者6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2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前一组患者实施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对后一组患者实施盐酸达克罗宁局部喷洒联合结肠镜辅助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术后疼痛评分,术后1天、术后3天以及术后1周,两组的疼痛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的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均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对结直肠息肉患者实施结肠镜辅助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价值较高,可推广。
关键词结肠镜;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术后疼痛;胃肠功能结直肠息肉俗称肠管内“肉疙瘩”,好发于40岁以上群体,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起初病变部位为息肉,可逐渐变为腺癌,最终发展至结直肠癌。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结肠镜辅助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成为首选治疗方案,但有诸多研究表明[1-2],该方式对于息肉体积较大、恶性息肉来讲,易出现切除不完全的情况,降低手术效果,因此,在手术治疗方案下应该辅以药物干预,确保手术治疗的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入选对象共计64例,均为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患者,并将其按照抽签法分成两组,即一组对照组,一组观察组。
结肠息肉肠镜下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
![结肠息肉肠镜下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e5c79ef4b73f242336c5fed.png)
结肠息肉肠镜下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凡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
[1]它是结肠黏膜受到炎症或慢性刺激所引起的,初期可无症状,或有轻微腹痛及便秘腹泻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血便、脓血便可逐渐增加,有些良性息肉如不及时切除,有癌变的机率,随着纤维内镜、特别是电子内镜的问世,内镜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内镜下治疗技术发展得最快,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已是很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
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结肠息肉电切患者78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8例患者,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32-85之间,平均58岁,息肉直径0.3-1.6cm,均进行结肠镜下电切术。
2 护理措施2.1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护士要耐心向患者介绍肠镜电切息肉的治疗方法,讲解治疗的优越性,说明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向患者介绍以往的成功病例,消除紧张情绪。
2.1.2 饮食准备术前进低脂、细软、少渣的半流质饮食1-2天。
2.1.3 肠道准备术前一日给予果导片3片口服3/日,术晨口服25%硫酸镁100ml,并饮水1500—2000ml待患者排出清水后即可行手术治疗。
2.2术中配合协助患者更换肠镜专用裤,取左侧位或仰卧屈膝位,嘱患者缓慢深呼吸;必要时用手按压患者腹部,固定镜身,协助手术医生进镜,密切观察患者颜面表情,当患者诉剧烈腹痛、心慌、出汗时,告诉医生停止注气。
2.3术后护理2.3.1 病情观察患者术后应卧床休息24小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术后3日内密切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便血,有无腹胀、腹痛及腹膜刺激症等,以便及时处理。
2.3.2 饮食护理术后24小时内禁食,给予静脉补液,48小时进温流质饮食,3天后进无渣半流质饮食,2周后逐渐过度到半流质饮食,进食不宜过快,禁忌粗纤维生冷食品。
[2]3 讨论通过本组78例经内镜行结肠息肉电灼切除术患者的治疗,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它具有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花费少等优点,并解除了息肉可能癌变、出血的顾虑。
浅谈49例电子结肠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后的护理
![浅谈49例电子结肠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后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d6f0eea9b89680202d82506.png)
室 内休息 , 一 月内勿 负重活 动 , 勿 进食粗 纤
维辛辣食物 。观察大便颜色 , 不适 随时就诊 , 遵医嘱半年复查 。
1 . 2 . 1 病情观察
术 后严密观察 生命体征变化 , 特别要 注意面
2 结 果
本组 4 9例 , 安全 度过 围手 术期 , 未 出现严重 并发 症 , 术后 2 3 d出院 。所有病 例均 于术后 1 1 . 5年 内复查肠镜 , 未见 明显瘢
浅谈 4 9例 电子结肠 镜下结肠息 肉摘 除术后的护理
朱 宪 华
( 大庆油 田总 医院 , 黑龙 江 大庆 1 6 3 0 0 1 )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 息肉摘 除术后 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通过 4 9例例 电子结肠镜 下结肠息 肉摘除术后 护理的回顾性 分析 进行论 证。结论 手术是治 疗结 肠息 肉的有 效手段 , 术后的护理工作 尤为重要 。
和治疗结肠息 肉是 目前最佳手段 。可减少直结肠癌的发 生。
按 医嘱禁食 [ 6 , 7 1 0
1 . 2 . 4 排便 护理 术 后保持大便通 畅 , 可 用适量番 泻叶冲泡代 茶饮 或遵 医 嘱予乳 果糖 1 5 ml 一天 三次 口服 , 同时采 用拇 指按
术 后 护 理 目的主 要 是 预 防并 发症 。最 常见 的并 发 症 是 肠胀气、 出血 和 肠 穿 孔。 其 出血 率 为 0 . 2 % ~0 - 3 %, 穿 孔 率 O . 5 % ~3 %, 少数 患者 因手术过 程 中注人 气体过 多导 致胀气 , 腹痛 。因此 , 通气是关键 。我们采用针刺法可迅速减轻肠胀气 , 缓解腹部胀 痛。早期 出血多是 因为术 中电凝止血 不彻底 、 肠 胀 气创 面扩大 电凝结痴 脱落 所致 ; 晚期 出血多是创 面溃疡 出血 。 故在 术后 6 小 时严格 禁食 , 如无 异 常, 次 日连续 3 d 流质饮 食 、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肠息肉89例护理体会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肠息肉89例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d2fdd0584254b35eefd34f0.png)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肠息肉89例护理体会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摘除结肠息肉的术前、术后护理。
方法对高频电凝电切术89例肠息肉的护理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高频电凝切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术前、术后护理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标签:肠镜;高频电凝电切;肠息肉;护理肠息肉是消化道的一种常见疾病,指肠道表面长出并向腔内突起的病变,临床上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大多在行肠镜或者钡剂灌肠检查时才被发现。
虽然肠息肉被认为是良性的,但因其存在肠道出血以及恶变倾向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肠镜检查是发现息肉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治疗息肉的最佳手段.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肠息肉是一种痛苦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治疗技术,治疗过程中因人而异实施针对性护理.我院2014年1月~12月,为89例肠息肉患者实施了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由于术前术后采取了周密的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9例中,男63例,女26例,年龄19~87岁,平均58岁,其中息肉直径0.5~4.5 cm,单发息肉36例,占40%,多发息肉53例,占60%。
1.2方法按常规方法使用异丙酚开展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术前准备和结肠镜检查相同,禁用甘露醇做肠道准备。
在结肠镜下找到息肉,将息肉调整到6点钟的位置,将高频电圈套器自活检孔道伸出,对小的息肉予以电凝,对大的、有蒂的息肉予以电切。
1.3结果89例中患者均耐受手术,术后恢复期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经住院治疗后均痊愈出院2护理体会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通过采取适合患者的个体化的接受方式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强调与正常行肠镜检查过程大致相同;提供更多的关爱,解除其顾虑,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使其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向患者讲解电凝圈套灼除术的目的、适应症及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说明电凝圈套灼除术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举例说明该术可以有效治疗结肠息肉,消除其恐惧及紧張感,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电子结肠镜下52例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电子结肠镜下52例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cdc3d037cd184254b3535dd.png)
要] 目的 : 研究电子结肠镜摘除大肠息肉患者的护理 。方法 : 回顾 分析 5 2例 大肠息 肉摘除术患 者 的临床资料 , 护理
方法 , 预后等。结果 : 5 2例患者均成功切除息肉 , 术后未有 出血 、 穿孔发 生。结论 : 术前 做好充分 准备 , 术 中配合 默 契 , 准确 操作 ,
粪渣 , 清黄色水样便为止 】 , 若未达到要求 可进 行灌肠或者水 疗, 手术 日中午禁食 , 下午手术 治疗 , 常规通 知 消化 内镜室做 好术前各项准备 , 如设备调试 , 备齐 各类常用 附件 : 注射针 、 圈 套器 、 钛夹释放装置 、 钛夹等 。
( 5 ) : 1 8 8 .
果良 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4—1 6 编校 : 梁丽梅 ]
[ 1 ] 安宝 富, 袁国桢 , 张 明廉 , 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 功能
电子 结肠 镜 下 5 2例大 肠 息 肉摘 除术 患者 的护 理 体 会
良反 应 。
院, 而结肠镜下息 肉摘除术做为一种创伤小 、 并 发症少 的术 式
而被深受欢迎 , 尤其 腺瘤性息 肉摘 除后 降低 癌变率 越来越 被 临床广泛运用 , 已成 为大肠息 肉治 疗的主要 方法 J 。2 0 1 1年 1 O月 ~ 2 0 1 3年 1 月 我 院消化 内镜室 在 电子 结肠 镜下 高频 电
镜检查结果及病理情 况 , 行 血压 、 血 常规 、 血凝 常规 、 心 电 图、
乙肝两对半 、 H I V等 术前 常规检查 , 了解 心肺 情况 , 排 除肠镜
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0b8cda5d1f34693daef3e60.png)
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在肠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息肉术的护理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2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84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及调查满意率。
结果本组内镜下切除肠息肉术患者均无肠穿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率达100%。
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肠镜检查;电凝电切;护理配合本科自2008年2月至2009年4月应用日本富士能生产的EC-450WI型电子肠镜检查结肠疾病患者1350例,共检查出大肠息肉患者284例,并在结肠镜下电凝电切肠息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84例患者接受肠道息肉切除术,男180例,女104例,年龄21~78岁,平均(46.9±7.2)岁;其中直肠息肉96例,乙状结肠息肉47例,降结肠息肉35例,横结肠息肉80例,回盲部息肉22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肠镜检查息肉直径为0.5~4.0 cm之间,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肝功能试验、凝血酶原测定均正常者。
1.3 器械准备①EC-450WI型日本富士能电子肠镜;②日本OL YMPUS公司生产的SD-5U/13U-1型圈套器;③德国艾博公司生产的ERBE ICC 800型高频电凝电切发生器。
1.4 操作方法患者通常取左侧卧位,根据息肉的具体位置、大小、外形等情况可酌情改变体位,但应以息肉不倒卧于肠壁贴近和易于观察为原则,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覆盖于电极板,并紧密捆绑于患者左大腿外侧或与左臀部紧密接触,常规插入内镜,发现息肉,充分确认其位置、大小、形态后,吸尽息肉表面黏液及周围液体,使其暴露良好,便于息肉电凝电切操作,依医生的指示,选择合适的电切圈套器,经内镜活检管道插入肠腔,在内镜直视下,在靠近息肉处张开圈套,将息肉套入圈套器内,于息肉根部逐渐拉紧圈套,但切勿用力过度,防止勒断蒂部导致出血。
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b79c67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49.png)
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陈锐娜 李桂宝 彭樱花 张玉艳 谢志刚【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在医院消化内科进行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情况,术后发生低血糖13例设为病例组,其余227例术后未发生低血糖设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Ⅱ型糖尿病、术前无补液、术前禁食时间≥10 h、术前等待时间≥12 h、术前精神紧张、术前晚睡眠时间<6 h 是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
结论 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可据此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预防,以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
【关键词】 低血糖;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危险因素;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1.04.012结直肠癌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结肠息肉中腺瘤性息肉癌变可能性极高[1-2],因此,针对结直肠息肉行根治性切除十分必要。
随着内镜技术发展,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手术因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减轻患者痛苦等优势,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3]。
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手术前后均对患者进行补液、健康宣教,但结肠镜下治疗需行肠道准备,加之术后控制饮食,术后仍可能发生低血糖,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4-5]。
目前针对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相应护理预防措施的探究也不足。
本研究对医院240例结肠息肉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降低术后低血糖发生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医院2018年1—12月行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经结肠镜检查和(或)超声内镜诊断为单发或多发结肠息肉,具备内镜下切除手术指征[6];临床资料完整;出凝血功能正常;无溃疡性结肠炎等其他肠道疾病;无精神疾病。
结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
![结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709fe1c6c175f0e7cd13794.png)
C F — Q 2 6 0 A1 , 高 频 电疗 仪 E R B E I C C 2 0 0 o , 注射 针 , 圈套 器 , 热 活检钳 , 钛夹 置放 器 , 钛夹 , 网篮 , 异 物钳 , 混合 液 ( 甘 油果 糖 1 0 0mL +肾上腺素 2支 +美蓝半支 ) 。 2 . 2 术 中配合与护理 术 中要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避免 紧张 , 帮助患者取左侧 卧位 , 双腿屈曲紧贴腹壁 。 将 电极片紧贴 于患者 的右腿外则或臀部平坦部位 , 连接好结肠镜和高频 电发 生器及各种部件并调试正常。 协助术者单手操作进镜 至息 肉部
参考文献
润肤 膏, 以保持 皮肤柔 润, 防止皮肤 皲裂, 但注 意不要 涂在 足趾 间; 选择透气性好 的鞋袜保 护足部皮肤 , 不要穿硬底鞋 , 鞋要宽 松, 不要在沙滩上赤脚走 , 防止皮肤 损伤 , 引起 足部 破溃 。修剪
趾 甲时不宜剪得 太短 , 剪成 弧形 防止 甲沟炎 的发生 ; 不要撕 掉
位, 遵医嘱选择电凝 、 电切指数 。经活检孔道插入注射针 , 将注
我院 2 0 0 9年 1 月一 2 0 1 2年 1 2月共进 行 电子肠镜下 息 肉 摘除术 1 2 0例 , 男7 0例 , 女5 0例 , 年龄 2 1 岁一 8 0岁 ; 其 中多发 息肉 3 5例 , 单发 息 肉 8 5例 。血便和 黏液便 4 O例 ; 腹 痛、 腹 泻 2 4例 ; 腹泻 与便 秘交替 2 2例 ; 腹部不适 2 8 例; 无症状 者 6例 。 1 2 0例患者均顺利 完成手术 , 术后无 出血 、 穿孔 、 烧伤等严重 并 发症出现 , 共 切除息肉 1 6 0 枚, 送病理检查均为 良性息 肉。
2 . 1 . 2 心 理护理 多数 患者对肠 镜下息 肉摘除术 不是电 , 应先电凝后 电切 。 息
结肠镜下大息肉切除护理配合论文
![结肠镜下大息肉切除护理配合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e8716458fafab068dc0205.png)
结肠镜下大息肉切除的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157-01【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下配合医生切除大息肉的方法及护理要点。
方法对186例结肠大息肉患者行结肠镜下电切摘除术,术前做好药物器械及患者的准备,术中配合医生行尼龙圈套扎,局部注射、选择套扎点、适度收紧圈套器,准确调节电凝电切功率,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术毕及时留送标本病检,交代术后注意事项等。
结果 186例患者共202枚结肠大息肉内镜下切除均治愈。
结论结肠镜下摘除息肉疗效好,安全有效地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大息肉;结肠镜;切除;护理要点直径大于2cm的息肉称为大息肉,特别是直径大于2cm的腺瘤性息肉容易发生癌变,其癌变风险是2cm以下息肉的4.5倍[1]。
结肠镜下切除大息肉可有效预防息肉发生癌变,以往结肠大息肉大多需外科手术切除,创伤大、恢复慢、医疗花费高。
目前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方法的不断更新以及人们对微创手术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使许多结肠大息肉患者免于外科手术,采用了内镜微创手术治疗。
我院消化内镜科2010~2011年共行结肠镜下电切大息肉术186例。
现将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6例患者,男 112例,女 74例;年龄 10~83岁之间,平均年龄 56岁。
共有202枚大息肉,其中无蒂息肉84枚,有蒂息肉118枚。
直径均大于2.0cm,其中2.1~3.0cm96枚,3.1~4.0cm65枚,大于4.0cm41枚。
息肉发生部位:直肠78枚,乙状结肠46枚,降结肠38枚,横结肠23枚,升结肠12枚,回盲部5枚。
1.2 切除方法先找到病变部位,初步估计息肉大小,仔细观察息肉全貌,判断息肉是否有蒂再决定采取切除方式。
长蒂息肉可先用尼龙圈套扎[2],待息肉血供阻断,再用圈套器高频电凝电切仪切除,可有效防止电切息肉后残蒂血管显露致大出血。
2023儿童结直肠息肉内镜治疗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全文)
![2023儿童结直肠息肉内镜治疗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5e70f7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2.png)
2023儿童结直肠息肉内镜治疗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全文)摘要对于疑似因结直肠息肉而造成下消化道出血的患儿,使用结肠镜诊断及治疗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段。
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出血、电凝综合征和穿孔。
与成人相比,儿童肠壁肌层薄、黏膜嫩、肠道屏障功能差,但合并症以及抗凝药使用少,这些特点决定了儿科内镜手术后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及发生率与成人存在差别。
J科内镜医生需要根据患儿息肉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该文介绍了儿童结直肠息肉内镜治疗后出血、电凝综合征和穿孔的相关风险因素、预防及治疗措施。
关键词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出血;电凝综合征;穿孔;并发症结直肠息肉是引起儿童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使用结肠镜进行诊断和治疗是规范诊治儿童结直肠息肉的重要措施。
目前儿童结直肠息肉内镜治疗主要包括冷(热)活检钳除法、冷(热)圈套器切除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1resection,EMR\高频电刀切除法、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1dissection,ESD)以及氮离子凝固术(argonp1asmacoagu1ation,APC),适合对不同形态特征的结直肠息肉进行处理[1]o尽管这些治疗措施降低了结直肠息肉对儿童健康影响的风险,但在诊治过程中仍需要积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儿童结直肠息肉总体发病率较低,因此与成人相比,在儿科患者中进行息肉切除术的经验相对有限。
美国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儿童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总体发生率为10.9%,而需要医疗评估和介入的严重不良反应为9.4%[2-3]o目前,与结直肠息肉内镜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息肉切除术后出血(post-po1ypectomyb1eeding,PPB∖电凝综合征(post-po1ypectomycoagu1ationsyndrome,PPCS)和穿孔[4J O 本文将介绍与这几种并发症相关的风险因素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
结肠镜检查前后护理常规
![结肠镜检查前后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0959e20ce2f0066f433228a.png)
结肠镜检查前后护理常规【概念】结肠镜检查是利用一条长约140cm可弯曲的,末端装有一个光源带微型电子摄影机的电子内镜,由肛门依次进入直肠、结肠,最后到达盲肠,可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如有需要,可行病变部位的活检病理学检查,内镜下微创治疗。
【护理评估】1、肛管直肠部位有无狭窄,结肠镜能否插入;肛管直肠急性期感染有疼痛性病灶,如肛裂、肛周脓肿等;患者有无肠瘘或广泛腹腔粘连者;患者有无腹膜刺激症状,如怀疑肠穿孔、腹膜炎等。
2、妇女月经期不宜检查,妊娠期应慎做。
3、年老体衰、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4、患者有无精神病及不能配合检查的因素。
【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肠穿孔2体液不足:与术前清肠后大量失液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本病知识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术前肠道准备清肠有管。
【护理措施】1、肠镜检查须提前预约,肠镜检查前须有心电图报告和乙肝表面抗原结果。
测血压。
2、肠道准备:(1)检查前一日晚餐进半流质少渣饮食(如稀饭,软面条),不吃粗纤维食物、带籽瓜果等。
检查当天早餐禁食。
中午可进食面包片、馒头,(备巧克力)以防虚脱。
(2)清洁肠道方法:①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1袋(137、15克)服用方法:准备2000ML温水、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需用2000ML温水在大容器内一次溶开)第一次:500ml间隔15分钟;第二次:300ml间隔15分钟;第三次:300ml间隔15分钟;第四次:300ml间隔15分钟;第五次:300ml间隔15分钟;第六次:300ml间隔15分钟;②清洁灌肠,见清水样便后,生理盐水500ml灌肠。
3、检查前肌肉注射654-2或丁溴东莨菪碱。
在接受肠镜检查时,要注意放松,避免情绪紧张。
4、体位:患者左侧卧位,双膝屈曲,检查过程中可以通过缓慢的深呼吸来让自己的腹部处于放松状态。
5、肛门处涂抹局部麻醉及润滑剂后先进行肛门指检,以了解肛门及直肠末段情况,然后才将电子肠镜从肛门插入。
结肠癌术后健康教育
![结肠癌术后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9e0ebd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3.png)
结肠癌术后健康教育1. 什么是结肠癌?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结肠内的细胞,通常在大肠内形成。
它可以从结肠的内膜层开始发展,并逐渐侵犯到其他层次,最后扩散到其他器官。
2. 结肠癌的术后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恶性组织,术后可能需要辅助化疗或放疗来防止复发和转移。
术后治疗的目标是彻底清除体内的癌细胞,并尽量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3. 术后生活指导3.1 饮食调整•高纤维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高纤维食物摄入,有助于预防便秘和促进消化。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动物脂肪和油腻食物的摄入量,以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水平。
•避免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可能刺激肠道,导致不适感。
•少量多餐:每天分成5-6餐,减少单次进食量,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3.2 运动与锻炼•适度运动:术后适度的身体活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恢复肌力,预防便秘和血栓形成。
•散步:每天进行适度的散步,有助于恢复身体功能和加速康复。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用力或剧烈运动,以免对手术切口造成伤害。
3.3 心理支持结肠癌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重大的生活改变,需要面对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挑战。
提供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亲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参加支持小组:加入结肠癌患者或康复者的支持小组,与他人分享经验并互相鼓励。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如果感到沮丧、焦虑或无助,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3.4 定期随访和检查术后定期随访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病情控制和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的迹象。
定期随访通常包括:•定期体检:包括血液检查、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I等,用于评估病情和发现可能的转移灶。
•结肠镜检查:用于直接观察结肠内部的情况,发现可能的息肉或再生癌。
4. 注意事项4.1 防止便秘便秘是结肠癌术后常见的问题,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便秘:•饮食调整:增加高纤维食物摄入,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
治愈结肠息肉健康生活
![治愈结肠息肉健康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c5d15b6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9.png)
适量运动
慢跑:慢跑是一项有氧运动, 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身 体健康。
散步:每天坚持散步有助于促 进肠道蠕动,预防结肠息肉复 发。
瑜伽:瑜伽可以帮助调节身体 内的气血循环,增强身体的柔
预防结肠息肉的 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食健康:多吃蔬菜水果,减 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熬夜
适量运动:每周进围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结肠息肉
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预防结肠息肉恶变
提高治愈率,降低 复发率
韧性和平衡性。
游泳:游泳是一项全身运动, 可以增强身体的耐力和肌肉力
量,促进新陈代谢。
定期复查
结肠息肉治愈后, 应定期进行结肠 镜检查,以确保 息肉无复发。
即使在治愈后, 也要保持健康的 生活方式,包括 均衡饮食、适量 运动和良好的作 息。
若出现任何不适 症状,应及时就 医,以便早期发 现和治疗。
治愈结肠息肉健康生活
,
汇报人:
目录
01
目录标题
02
03
04
05
06
结肠息肉的 危害
结肠息肉的 治疗方法
治愈后的健 康生活
结肠息肉患 者的康复建 议
预防结肠息 肉的措施
结肠息肉的危害
结肠息肉对健康的危害
肠道出血:息肉逐渐增大, 导致肠道黏膜血管破裂,
引起便血或鲜血便。
肠道梗阻:息肉数量增多 或体积增大,可引起肠腔 狭窄,导致腹痛、腹胀、
运动时应避免过 度疲劳和剧烈运 动,适量适度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健康指导
何谓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
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即在内镜下用高频电流将病变黏膜全层剥离,是治疗结肠息肉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
结肠息肉的主要诱因是什么?
1)饮食性因素:长期进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的患者结肠息肉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2)胆汁代谢紊乱:行胃空肠吻合以及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胆汁的排出时间和流向发生了改变,大肠内胆汁酸的含量增加。
实验显示胆汁酸以及胆汁酸的代谢产物均有诱发结直肠黏膜产生腺瘤性息肉或癌变的作用。
3)遗传因素:家族成员中如果有人患有结肠腺瘤性息肉,其他成员发生结肠息肉的可能性明显升高。
4)肠道炎性疾病: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病变是引起炎症性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
结肠息肉有哪些预警信号?
结肠息肉临床上多无明显的症状,有时伴有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症状不典型,还有部分患者伴有便血、
大便带血、黏液便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结肠息肉都需要切除吗?
部分患者的结肠息肉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部分结肠息肉是会癌变的,随着息肉的逐渐增大,癌变的概率也会增加,因而所有内镜下可见的息肉都应尽早切除。
结肠息肉切除后是否会复发?
结肠息肉不是切除就好了,只要肠道炎症不消除,息肉就可能反复发生,因此结肠息肉切除后3〜5年一定要做肠镜检查,以尽早发现病变,避免癌变的发生。
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则要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潜血等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复发或癌变的息肉。
如果结肠息肉切除后仍食用辛辣刺激性、过于油腻的食物,久坐少动,同样会诱发结肠息肉,埋下癌变的隐患。
如何区分结肠息肉和结肠癌?
凡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变性质前均称为息肉,发生在结肠部位的称为结肠息肉。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恶性肿瘤,主要是通过对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检查来确诊的。
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前有哪些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型等。
2)心电图检查。
3)结肠镜检查:确定病变部位。
哪些结肠息肉适合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
1)结肠各种大小的有蒂息肉和无蒂息肉。
2)结肠多发性息肉或散在分布、数目较少的息肉。
3)部分平坦型甚至凹陷型息肉。
4)病理检查排除恶变者。
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前需要禁食吗?
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前需要禁食4〜6h。
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前如何清洁肠道?
如果上午手术,可在术前1天晚口服缓泻剂清洁肠道,直至排出清水样无渣粪便;如果下午手术,可于手术当日清晨口服缓泻剂清洁肠道。
如果口服缓泻剂效果不理想,需行清洁灌肠。
术前如何减轻焦虑情绪?
1)医护人员在对您行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前会告知治疗经过及其优点(如创伤小、痛苦小等),以及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的
必要性和安全性,帮助您了解整个治疗过程及目的。
2)医护人员会向您介绍成功病例,您可以与其进行交流,了解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的个人感受及治疗效果,以便于您更加明确整个治疗过程。
3)您可以积极地向医护人员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疑虑,寻求解答,消除自身的顾虑。
4)您也可以通过看书、听音乐或与家属交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时需要进行全麻吗?
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前一般会给予解痉镇痛药。
如果患者无法耐受,可实行无痛内镜技术,予以静脉麻醉和镇静。
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时应如何配合?
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时应首先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为保证进镜的顺利需要配合护士更换体位。
操作过程中若出现不适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判断和处理。
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1)休息与活动:息肉V1OCm者,术后卧床休息6h,1周内避免增加腹内压的动作,如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及提重物等;息肉>1Ocm者,卧床休息2〜3天,2周内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
手术治
疗当日禁止泡热水澡。
2)饮食:术后第1天禁食,若无腹痛、出血症状,术后2天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粥等,再进少渣饮食2周,如肉类应选用嫩的瘦猪肉部分,蔬菜选嫩叶部分,瓜类应去皮,果类可榨汁。
避免进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限制产气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
恢复期进清淡易消化的软食,如软饭、面条等。
3)病情观察:观察有无腹痛及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量及伴随症状,如果出现血便、剧烈腹痛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如何识别经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一一肠穿孔?
术后如果并发肠穿孔会突然出现腹痛,呈持续性刀割样疼痛,并在深呼吸与咳嗽时加重。
疼痛的范围与腹膜炎扩散的程度有关。
严重时可表现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寒战、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中毒性休克表现。
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全腹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叩诊肝浊音界消失,可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X 线检查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通过腹部超声、CT等检查均能做出有效诊断。
一粥一饭,当思肠道健康,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如何调理饮食?
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日常饮食应以软食为宜,避免进生硬、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易产气的食物,忌烟、酒、浓茶、咖啡等。
注意饮食
卫生,食物选材要新鲜,不要吃剩菜、剩板或发霉、变质的食物,烹调时做到色、香、味俱全,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补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
宜进高维生素、优质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肉、瘦猪肉等,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冬瓜、土豆、嫩白菜、菠菜、胡萝卜等,烹制时应切成细丝、小丁或薄片,有的制成泥,以利于消化;水果要吃成熟的,吃时应去皮去籽,细嚼慢咽。
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如何复查?复查前有哪些准备?
1)经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后,6~12个月内行结肠镜复查1次,若无特殊,以后每3年行结肠镜复查1次。
2)复查前应准备上一次手术治疗的病历,便于医生了解上一次手术治疗的情况。
复查还应提前预约,根据预约的时间提前清洁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