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稻米的特点及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硒稻米的特点及栽培技术
摘要富硒稻米是对人体经济、简便、有效的补硒天然保健稻米,从消费潮流来看,富硒稻米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介绍了富硒稻米的富硒效果及其生产技术。
关键词水稻;硒;栽培技术
现代人对食物的追求越来越精细,而米业公司为了迎合人们对大米商品外观的精致追求,在把稻米剥壳去糙后,还抛光色选,使原本营养丰富的稻米经过这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处理后,其表层丰富的矿质营养被大大地流失进米糠里去了。
如何提高稻米营养含量,使人们吃得饱吃得健康,是当前水稻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1硒的作用
据2004年10月卫生部公布的“第4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我国居民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
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列为15种每日膳食的必须营养之一。
众多研究表明,肝病、胰脏疾病、老年性白内障、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溶血性贫血、冠心病、各种癌症等多种疾病都与缺硒有关。
硒还能清除人体内的重金属积累,有效地提高人体免疫力,还可延续衰老、抗肿瘤、减少色素沉积、细胞修复等。
土壤硒含量是很低的,地域分布差异也极大。
我国表层土壤硒含量低,平均为0.2mg/kg,若以0.127mg/kg为土壤临界值,则我国有25%的土壤处于低硒水平,从东北到西南的十多个省的广阔地带为低硒区。
稻米中硒含量严重贫乏,一般普通籼米硒含量平均仅为0.013mg/kg,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膳食硒摄入量为50~400μg/d。
这样以大米为主食的人群长期硒营养不足,导致机体解毒功能和免疫力降低、色素沉积,衰老加快。
2富硒稻米特点
为了解决稻米硒含量严重偏低的问题,笔者近年来作了稻米硒营养生物强化
技术研究,配制的水稻富硒营养液施用效果甚好,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3a的检测,加工出来的精米硒含量在0.13~0.27mg/kg之间,是对照处理的5~10倍。
这种通过栽培措施改善水稻生长硒营养供给状况、经水稻自身的生物化学作用把无机态的硒转化为有机硒(含硒蛋白)、从而使稻米硒含量显著增加的生物强化稻米,就是富硒米。
这种富硒米中的硒是经过天然有机化的,其生理活性高,易为人体所吸收,是一种安全而经济有效地补硒的保健型农产品。
3富硒稻米前景
富硒稻米的硒营养含量显著地比普通稻米高,但硒在米中的存在形式跟普通米一样。
这种硒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转化为有机态的生物强化产品,它就是一种天然农产品,是人体补充硒营养的绿色健康方式,吃饭补硒,安全而方便。
富硒稻米完全可以取代市场上的富硒口服液,因其经济实惠更易于走入寻常百姓家,大规模生产加工富硒稻米顺应了人们的消费潮流,它具有广阔的市场销售空间。
不论是农民还是稻米加工销售企业,富硒米都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富硒稻米的生产技术
富硒稻米的生产技术跟生产普通稻米一样,其差别只在于对水稻进行富硒技术栽培以培育富硒水稻,收获后将这种稻谷作精米加工即成。
富硒水稻的栽培技术简单,在农事操作上跟普通水稻相比没有多大的差别。
根据笔者3a来的试验研究,硒营养在水稻上的富集效果,品种差异不显著,常规稻和杂交稻各品种对硒营养的吸收利用效率都很高,籽粒硒积累效果显著。
不过最好选用优质香稻为载体,这样,高营养品质,结合优质米的商品外观及良好的口感,更易为消费者喜爱。
与普通水稻的栽培技术相比,富硒水稻的栽培只是多了一个喷施富硒营养液的环节。
在水稻生长发育的一生中,只对其喷施2次这种专用营养液。
时期的选择,第1次在水稻分蘖期,第2次在水稻初花期。
富硒营养液对水喷施,每公顷水稻对水450~750kg,喷雾越细越好,利于液体在叶片上附着。
喷施时尽量避开高温,要选择阴天或者晴天早上露水恰好干和下午6时后,这样可提高施用效果。
若喷后2h内遇降雨,要等量重喷;否则会引起稻米硒含量不够。
有的农户图省事,往往把防治病虫害的农药和富硒营养液混在一起施用,这样做会因为各化学成分间可能发生的反应而致富硒效果不佳。
另外,硒经水稻的生物化学转化后合成了含硒蛋白,人体再吸收后是有益的;但高浓度的水稻富硒营养液对人体却是有害的。
所以在施用过程中要注意人体不要直接接触,用后要清洗,这就如同喷施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后稻米对人体健康有益、而农药本身对人体却有害一样。
5参考文献
[1] 黄蓓.微量元素硒的研究与应用[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2,4(3):2-11.
[2] 王夔.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3] 赵美松,毛礼钟.硒的重要生理功能[J].生物学通报,1996,31(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