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阻原理简析
热电阻
![热电阻](https://img.taocdn.com/s3/m/0ea7db3c580216fc700afd28.png)
热电阻1.热电阻工作原理热电阻是中低温区常用的一种测温元件,利用物质在温度变化时本身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热电阻的受热部分(感温元件)是用细金属丝均匀的缠绕在绝缘材料制成的骨架上,当被测介质中有温度梯度存在时,所测得的温度是感温元件所在范围内介质层中的平均温度。
2.热电阻的结构特点:热电阻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
它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从 -200℃至 + 600℃范围内的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及固体表面的温度。
( 1 ) WZ 系列装配热电阻:通常由感温元件、安装固定装置和接线盒等主要部件组成,具有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
实际运用中以 Pt100 铂热电阻运用最为广泛。
( 2 ) WZPK 系列铠装铂热电阻:铠装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它有下列优点:体形细长,热响应时间快,抗振动,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 3 )隔爆型热电阻:隔爆型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接线盒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火花或电弧等影响而发生的爆炸局限在接线盒内,生产现场不会引起爆炸。
( 4 )端面热电阻:端面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缠绕制成,紧贴在温度计端面。
它与一般轴向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表面温度。
热电阻特点:(1)铂热电阻:铂在氧化性介质中,甚至在高温下,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
在0℃以上,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接近于直线。
但铂的电阻温度系数较小,在还原性介质中易被沾污变脆,改变其电阻温度特性。
初始电阻R0=100欧(2)铜热电阻:在-50℃--+180℃的温度范围内铜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基本为线性。
但电阻率较低,电阻体的体积较大,热惯性较大,在100℃以上时氧化显著。
3.热电阻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显示仪表示值比实际值低或示值不稳定可能原因是保护管内有水或接线盒有金属屑、灰尘等。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ea6994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5.png)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热电阻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用于测量电流或电压。
在电路中,当电流通过热电阻时,它会产生一些热量。
该热量会使热电阻的温度升高,从而改变它的电阻值。
这种变化可以被用来测量电流或电压。
下面我来详细描述一下热电阻的工作原理。
第一步,原理介绍: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基于材料的热电效应。
这种效应指的是,当两个不同的金属接触时,它们之间会产生一个电动势。
这种电动势通常被称为“热电势”。
热电阻是由一种被称为“热电材料”的特殊材料制成的。
当热电阻上有电流经过时,电流会通过热电材料,产生一些热量。
这种热量会使热电材料中的电子运动加速,从而产生热电势。
这会导致电阻值发生变化。
第二步,热电材料类型:热电材料一般分为两类:P型材料和N型材料。
这两种材料的热电性质完全相反。
P型材料通常是钒、鉴、金和银等金属,具有正温度系数,即随温度升高,电阻值会增加。
N型材料通常是铋、锗、硅等半导体材料,其电阻值则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第三步,传感器制作:基于以上原理,可以将P型和N型材料通过点焊连接,形成一个热电阻传感器。
在传感器制作中,通常会选择用芯片技术将多个热电阻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大面积的热电阻传感器。
这种芯片,也被称为“热电阵列”。
第四步,工作原理:当传感器上有电流经过时,它会通过热电材料,产生一些热量,从而改变电流的电压。
电压的大小,可以根据热电势和电流的大小来计算。
因此,传感器上的电流和热量之间存在一种线性关系。
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来计算被测量的电流或电压的大小。
总结一下:热电阻是一种利用材料热电效应测量电流或电压的电子元器件。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基于材料的热电性质。
当电流经过热电材料时,会产生一些热量,该热量导致电阻值发生变化。
热电阻材料可以分为P型和N型,它们的热电性质完全相反。
热电阻可以通过芯片技术将多个热电阻结合到一起,形成热电阵列。
最终,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来计算被测量的电流或电压的大小。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4de63e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c.png)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 什么是热电阻热电阻是一种根据温度变化而改变电阻的电子元件。
它利用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不同的特性来实现温度的测量。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基于热电效应,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材料的温度变化来改变电阻值。
2.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基于两种热电效应:热电效应和塞贝克效应。
2.1 热电效应热电效应是指在材料两端存在温度差时,会产生电势差的现象。
根据热电效应的不同,将其分为“塞贝克效应”、“伏塞效应”和“皮尔负效应”。
而热电阻就是根据塞贝克效应来实现温度测量的。
2.2 塞贝克效应塞贝克效应是指在材料两端存在温度差时,会产生电势差。
这个电势差与热电阻两端的温度差成正比。
根据塞贝克效应,可以将热电阻分为两种类型:•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热电阻: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会增加。
•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热电阻: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会减小。
3. 热电阻的应用热电阻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3.1 温度传感器由于热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成正比,所以可以将热电阻用作温度传感器。
通过将热电阻与电路相连,可以测量环境的温度,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仪表仪器等领域。
3.2 恒温器恒温器是指能够保持恒定温度的装置,热电阻在恒温器中起到了监测温度的作用。
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通过控制电路使恒温器保持恒定温度。
3.3 温度补偿在一些电子设备中,温度的变化可能会对电路的性能产生影响。
热电阻可以用来实现温度补偿,使电路在不同温度下都能工作正常。
3.4 电路保护热电阻也可以在电路中起到保护作用。
例如,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一定范围时,热电阻的电阻值会增大,从而限制电流的流动,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4. 总结热电阻是一种利用材料的温度变化来改变电阻值的电子元件。
它基于热电效应实现温度的测量,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温度传感器、恒温器、温度补偿和电路保护等。
热电阻工作原理
![热电阻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a179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8.png)
热电阻工作原理
热电阻是一种利用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材料的温度敏感性以及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热电阻广泛用于工业控制、电子设备、医疗仪器等领域,因其精度高、稳定性好而备受青睐。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随着温度的升高,热电阻的电阻值也会随之增加。
这是由于材料的电阻与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即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的电阻值也会相应增加。
这种特性使得热电阻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间接测量温度的变化。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基于材料的温度敏感性。
常见的热电阻材料包括铂、镍、铜等。
其中,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因为它具有较高的温度系数和稳定性。
当热电阻材料受到温度变化时,其电阻值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一定的电路进行测量和转换,从而得到与温度相关的电信号。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热电阻材料的不同,其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热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可以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常见的模型包括线性模型、指数模型等。
通过对热电阻材料进行精确的参数测量和分析,可以得到其电阻与温度之间的精确关系,从而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测量。
总之,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材料的温度敏感性和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热电阻材料的电阻值变化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实现对温度的准确测量,为各种工业和科学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温度监测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充分理解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使用,以确保其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热电阻的原理
![热电阻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f9806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b.png)
热电阻的原理
热电阻基于热敏效应,它是一种温度感应器件,在测量温度方面被广泛应用。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根据金属或半导体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电阻发生变化的特性。
热电阻通常由铂、镍、铜等金属材料制成,其中最常用的是铂热电阻。
铂热电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线性特性,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都能提供精确的测量结果。
热电阻的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具体来说,当热电阻置于所要测量的物体或环境中时,其温度会导致导体内部的电子和晶格发生热运动。
这种热运动会导致电子与晶格的碰撞增多,从而增加了电阻。
根据温度的变化,热电阻的电阻值也会相应地变化。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热电阻的电阻值也会增加。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将热电阻连接到一个电路中,并测量通过其上的电流或电压来进行检测。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推导出被测量对象或环境的温度。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常常需要使用温度补偿电路来校正热电阻的测量结果。
这样可以消除外部环境对测量的影响,从而提高热电阻的性能。
总之,热电阻利用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间接测量温度。
它在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的温度测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热电阻的测温原理
![热电阻的测温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c085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9.png)
热电阻的测温原理热电阻是一种利用物质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活电器、医疗设备等领域。
热电阻测温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确定温度变化的过程。
下面将从热电阻的工作原理、特性及测温原理等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1.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半导体或陶瓷等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的电阻值会增大,而半导体和陶瓷的电阻值则会减小。
这种特性使得热电阻能够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确定温度的变化。
2. 热电阻的特性。
热电阻的主要特性包括温度系数、线性度、灵敏度和稳定性等。
温度系数是指热电阻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比例关系,通常用ppm/℃(百万分之一/摄氏度)来表示。
线性度是指热电阻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是否呈线性,即是否符合一定的数学关系。
灵敏度是指热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能力,一般来说,灵敏度越高,测温精度越高。
稳定性是指热电阻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性能是否能够保持稳定。
3. 热电阻的测温原理。
热电阻的测温原理是基于热电阻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当热电阻与被测温度接触后,其温度也会随之变化,从而导致电阻值的变化。
通过测量热电阻的电阻值,再根据预先建立的温度-电阻关系曲线,就可以确定被测温度的数值。
热电阻的测温原理可以简单归纳为,通过测量热电阻的电阻值来确定被测温度的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采用桥式电路或数字温度传感器等方式来测量热电阻的电阻值,以实现对温度变化的精确测量。
总结。
热电阻作为一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生活电器、医疗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测温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确定温度变化的过程。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热电阻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合理选择和使用热电阻,以确保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热电阻工作原理
![热电阻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e19a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6.png)
热电阻工作原理1. 简介热电阻是一种常见的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材料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来反映环境的温度变化。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2. 热电阻的构成热电阻由两部分组成:电阻元件和接线盒。
电阻元件是由热敏电阻材料制成的,常见的热敏电阻材料有铜镍合金(简称NCT)、铂铑合金(简称PT)、镍铬合金(简称NX)、铂铑镍合金(简称PTN)等。
接线盒则是用于连接电阻元件和电路的部分。
3.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基于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电阻元件受热当热电阻暴露在环境中时,其电阻元件会受热。
热量的传输方式有辐射、传导和对流三种,不同的热电阻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吸收热量。
步骤二:电阻随温度变化随着电阻元件的受热,其电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材料的特性,温度越高,电阻值越大,温度越低,电阻值越小。
这是热电阻工作的核心原理。
步骤三:电阻值的变化被测量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是使用电桥电路来实现的。
电桥电路是一种能够测量失衡状态的电路,它可以检测电阻值的微小变化。
通过测量电桥电路的失衡情况,可以间接测量出电阻的变化。
步骤四:温度计算通过测量得到的电阻值,可以通过查表或者使用特定的算法来计算出相应的温度值。
这可以进一步用于监测环境的温度变化。
4. 热电阻的特点热电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灵敏度高:热电阻的温度系数相对较高,能够在较小的温度变化下产生明显的电阻变化。
•稳定性好:热电阻的温度变化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成正比,对温度的测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范围广:热电阻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测量,适用于多种环境。
•响应速度快:热电阻的响应速度较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反映温度的变化。
5. 总结热电阻是一种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基于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通过测量热电阻电阻值的变化,可以间接测量环境的温度变化。
简述热电阻测温原理
![简述热电阻测温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1d3016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9.png)
简述热电阻测温原理热电阻(Thermoresistor)是一种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基于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热电阻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和家庭等领域,用于测量温度,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以供进一步处理和控制。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或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材料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材料内部的电子与离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增加电阻。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温度系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ance,TCR),即电阻变化率,其定义为单位温度变化时电阻值的变化量。
热电阻传感器的常见材料包括铂、镍、铜和铁等,其中铂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铂热电阻具有稳定的温度特性、较高的线性度和较高的精度,因此在许多应用中被广泛采用。
热电阻传感器的结构包括一个金属丝或箔片,以及一个电气绝缘的外壳。
金属丝或箔片就是热电阻元件,其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金属丝或箔片通过电绝缘材料与外壳隔离,以防止电流从金属丝或箔片流向外壳。
当热电阻暴露在待测温度环境中时,其温度与环境温度相等。
正常工作条件下,热电阻与一个恒定的电流源串联。
电流通过热电阻产生的电压被测量,然后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出热电阻的电阻值。
为了测量出准确的温度,需要采用一个精确的电流源和一个高精度的测量电压。
此外,为了排除由电缆电阻引起的测量误差,通常会采用四线制连接方式,即通过额外的两根线来测量电压,以消除电缆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为了消除外部热源对热电阻的影响,还可以使用一个酒精壳体和热敏电阻的组合进行温度补偿。
热电阻和热敏电阻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方式是相反的,通过比较两者的电阻变化,可以消除由外部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
总结来说,热电阻测温原理是通过测量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实现对温度的测量。
这种原理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温度测量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热电阻的基本原理
![热电阻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6c24c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b.png)
热电阻的基本原理
热电阻是一种用于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它基于材料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
其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 热敏效应:热电阻材料具有热敏效应,即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热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之间存在一种线性或非线性的关系。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内部原子或分子的运动增大,导致电阻的增加。
2. 温度的测量:通过测量热电阻材料的电阻值,可以间接测量温度的变化。
当热电阻材料暴露在要测量的物体或环境中时,温度变化将导致材料电阻的变化,进而可以得出温度的数值。
3. 温度-电阻关系:不同类型的热电阻材料有不同的温度-电阻
关系曲线。
例如,常见的热电阻材料铂(Pt100)的电阻值在0℃时为100欧姆(因此称为Pt100),随着温度的变化,其
电阻值以一定的比例变化。
根据这种关系,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值来推算出温度的变化。
4. 电路设计:为了测量热电阻的电阻值,通常需要将其连接到一个电路中。
在典型的热电阻电路中,一个恒流源通过热电阻,产生一个微弱的电压信号。
接下来,这个电压信号被放大,然后通过一个模数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供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处理和显示。
通过以上原理的应用,热电阻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工
业、医疗、环境监测等。
它们具有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广、稳定可靠等特点,因此在温度测量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热电阻基本原理
![热电阻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5ab7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7.png)
热电阻基本原理
热电阻是一种可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它利用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实现温度测量。
热电阻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金属或半导体材料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推算出温度的变化。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可以用热电效应来解释。
当热电阻暴露在一个有温度差的环境中时,它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热电阻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或者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这是因为金属或半导体材料中的自由电子受到温度的影响,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
当温度升高时,自由电子与原子碰撞的频率增加,电阻也随之增加。
同时,电子的平均自由程减小,电阻值也会增加。
相反,当温度降低时,电子与原子碰撞的频率减少,电子的平均自由程增加,电阻值减小。
为了测量温度,热电阻通常放置在所需测量温度的环境中。
通过接通电源并应用一个小电流,热电阻会产生一个电压信号。
这个电压信号与热电阻的电阻成正比,从而反映了温度的变化。
为了准确测量温度,热电阻通常与一个能够提供稳定电流的电路连接。
该电路还可以根据热电阻的电阻值变化来计算出温度的实际值。
一般来说,这些计算是根据热电阻的温度系数和标准温标进行的。
总的来说,热电阻通过测量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来实现温度测量。
它的原理基于热电效应,并结合合适的电路可以准确地测量温度。
热电阻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工业自动化、气象观测、能源管理等。
热电阻的测量原理
![热电阻的测量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41caf5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b.png)
热电阻的测量原理
热电阻的测量原理是根据电阻与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利用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
热电阻的测量原理可以简述为:
1. 热电阻是一种电阻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其电阻值与温度成正比。
2. 当热电阻材料受热时,温度升高导致电阻值增加;反之,当热电阻材料被冷却时,温度降低导致电阻值减小。
3. 热电阻测温的原理就是利用这种温度与电阻的线性关系,通过测量电阻值来推算温度的变化。
具体来说,热电阻的测量通常使用一个电桥电路。
电桥电路由一个精密电阻、一个热电阻和参考电阻组成。
在测量中,通过供电使电桥电路工作。
当热电阻温度变化,其电阻值发生变化,则电桥电路产生差压,这个差压可以通过检测电路测量。
测得的差压值与温度成正比,即可通过比例关系得到温度的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热电阻的测量精度受到温度漂移、线性度、灵敏度等影响,因此在实际测量中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校准和补偿。
热电阻效应
![热电阻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882e149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6.png)
热电阻效应热电阻效应是一种将温度差转化为电压差的现象,也称为热电效应。
它是热电偶、热电阻等热电器件的基本原理,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温度控制、能量转换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热电阻效应的原理、应用以及相关的技术发展。
一、热电阻效应的原理热电阻效应的基本原理是材料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电阻变化。
根据热电阻效应的类型不同,可分为正常热电阻效应和反常热电阻效应。
正常热电阻效应是指当材料受到温度变化时,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效应主要由材料内电子的热扩散引起,电子在材料内部移动导致电阻变化。
常见的正常热电阻材料有铂、铜、镍等。
反常热电阻效应是指当材料受到温度变化时,其电阻值出现与正常热电阻效应相反的变化趋势。
这种效应主要由材料内电子的能带结构变化引起,电子在能带中的变化导致电阻变化。
常见的反常热电阻材料有铁素体钢、锑等。
1. 温度测量热电阻作为一种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科研等领域的温度测量。
通过测量热电阻的电阻值变化,可以得到被测物体的温度信息。
热电阻的优点是测量范围广、精度高,适用于各种温度环境。
2. 温度控制热电阻在温度控制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监测热电阻的电阻值变化,可以实时控制温度的升降,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这在许多工业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比如化工、冶金、电子等领域。
3. 能量转换热电阻效应还可以用于能量转换。
利用热电阻效应,可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热能的利用和回收。
这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热电阻效应的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热电阻效应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目前,热电阻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和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热电阻材料的选择和制备技术也得到了改进,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热电阻传感器的微型化和集成化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通过微纳加工技术,可以制备出微型热电阻传感器,使其在微小空间内实现温度测量和控制。
这对于一些特殊环境下的温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原理 热电阻
![机械原理 热电阻](https://img.taocdn.com/s3/m/cad0fd3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4.png)
机械原理热电阻机械原理热电阻一、什么是热电阻热电阻是一种温度传感器,它是借助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测量温度。
就像其他温度传感器一样,热电阻可以用于测量从非常低的温度(如冷冻温度)到非常高的温度(如高温加热器)范围内的温度。
二、热电阻的原理热电阻的原理是一个基于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热电阻是利用物质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一个特性,来测量温度的一种物理传感器。
大多数材料在温度上升的同时电阻也随之升高,不同金属和合金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程度是不同的,根据所用的材料,制成的热电阻在特定温度下具有特定的电阻值。
三、热电阻的组成一个热电阻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热敏元件、支持管和接线。
1.热敏元件热敏元件是热电阻的核心部件,它能够测量温度并把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热敏元件通常是由金属、半导体或陶瓷等材料制成的。
2.支持管支持管是热敏元件的支架,通常由不锈钢、石英等材料制成,它可以保护热敏元件免受物理和环境的损害。
3. 接线接线部件是将电信号传递到仪表或其他电路的电缆。
通常,接线是用铜或银制成的。
四、热电阻的工作原理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基于鲁兹电阻定律,即电阻值R随温度T的变化量与温度T本身成正比。
其数学公式为:Rt = R0(1 + αT)Rt——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值,单位是ΩR0——最初的电阻值,单位是Ωα——温度系数,单位是1/℃T——温度,单位是℃α通常用温度系数K-1或K的形式表示。
常用的热电阻材料包括铂、镍、钨、铜、镁等。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就是根据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值,来计算出当前的温度值。
如果一个热电阻被放置在一个物体上,这个物体的温度会改变,热电阻的电阻值也会随之改变。
随着电阻值的变化,热电阻测量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数值也会相应地变化。
通过这种方式,热电阻可以将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转换为一个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可以被读数器、计算机或其他仪器设备读取,并用于控制温度。
五、热电阻的应用领域热电阻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自动化控制、精密仪器、热处理、载荷测量等领域。
热电阻的原理及相关应用介绍
![热电阻的原理及相关应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a28850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9.png)
热电阻的原理及相关应用介绍热电阻是一种测量温度的元件,其利用材料的温度与电阻之间的关系来实现温度的测量。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热阻抗特性。
当电流通过热电阻时,因为阻抗的存在,电流通过热电阻产生热量,而这个热量的大小与热电阻材料的温度有关。
通过测量热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可以得到热电阻的电阻值,从而推算出材料的温度。
热电阻的原理热电阻的原理是基于材料的温度与电阻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被称为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包括两种类型:塞贝克效应和皮尔逊效应。
塞贝克效应塞贝克效应,也称作Seebeck效应,是指当两个不同材料间有一定温差时,两个材料间会产生电势差。
这个电势差的大小取决于两种材料的热电系数和它们之间的温差。
热电系数是材料特定的参数,指的是一定温度下,单位温度差产生的电势差。
皮尔逊效应皮尔逊效应也被称作Thomson效应,是指当电流通过某种电导体时,导体的一端会吸收热量,而另一端则会释放热量。
这个热量的多少取决于导体材料的热电系数和电流的强度。
通过塞贝克效应和皮尔逊效应,可以根据材料的电阻值来推算温度,而这个过程就是热电阻的工作原理。
热电阻的应用热电阻可以用于各种温度测量,例如工业上的温度测量、气象学上的大气温度测量、生物医学上的体温测量等等。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应用。
工业温度测量在工业生产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许多物质的性质都与温度相关,因此需要准确的温度测量来保证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热电阻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机器中,例如炉温测量、加热器和冷却器的控制等。
大气温度测量热电阻还可以用于气象学领域,例如大气温度测量。
当需要在高海拔或极地环境下进行温度测量时,热电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它们可以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
生物医学领域在医学领域,体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参数。
热电阻可以用来测量体温,可以作为体温计的一种替代品。
此外,热电阻还可以用于测量各种生物组织的温度,例如肌肉温度、体表温度等。
热电阻工作原理
![热电阻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690e5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2.png)
热电阻工作原理热电阻是一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它利用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确定温度的变化。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热效应和电效应。
首先,我们来看热效应的原理。
热效应是指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大多数金属和合金都具有正温度系数的热效应,即随温度升高,电阻值增加。
这是由于温度上升会导致材料的原子振动加剧,电子受到原子振动的干扰增加,因而电阻值增加。
而某些特殊材料,如铜镍合金等,则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效应,即随温度升高,电阻值减小。
通过选用具有适当热效应的材料,可以实现热电阻温度测量。
常用的热电阻材料包括铂、镍和铜等。
其中,铂是最常用的材料,具有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广等优点。
其次,电效应是指材料的电阻随外加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当通过热电阻的电流变化时,由于电效应,电流会在热电阻内部产生热量,导致温度升高,从而改变了电阻的值。
因此,热电阻在工作过程中需注意电流的大小,过高的电流可能导致温度升高而影响测量结果。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RT = R0 (1 + α(T - T0))其中,RT表示热电阻的电阻值,R0表示参考温度下的电阻值,α表示热电阻的温度系数,T表示实际测量温度,T0表示参考温度。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热电阻的电阻值来确定温度的变化。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热电阻在参考温度下的电阻值R0,并根据热电阻的温度系数α来计算出RT与T之间的关系。
然后,通过测量热电阻的实际电阻值RT,再通过温度系数α来反推出实际测量的温度T。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可用于各种温度测量和控制的应用,如工业自动化、电力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
热电阻具有精度高、响应快、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中。
总结起来,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热效应和电效应来测量温度的。
通过测量热电阻的电阻值,我们可以确定温度的变化。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简单易懂,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电流的控制和选用适当的热电阻材料。
热电阻原理
![热电阻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c6f1e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d.png)
热电阻原理热电阻原理是指在材料受到温度变化时,电阻随之变化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材料内部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和电子与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当材料受到温度变化时,电子的热运动会加速,并增加它们与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电阻的变化。
热电阻的应用十分广泛,它被广泛用于测量温度。
在温度传感器中,热电阻被用作感应元件,可以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阻的变化,然后通过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这种温度传感器可以在工业控制、仪表仪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在热电阻温度传感器中,使用的材料一般是铂、镍、铜、铁等金属或合金。
由于不同材料的电阻温度特性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铂热电阻的温度特性比较稳定,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精度;而镍热电阻则适用于低温环境。
在热电阻温度传感器中,还需要考虑如何减小外部电磁干扰对传感器的影响。
为了减小这种影响,通常采用差动测量的方法。
差动测量是将两个相同的热电阻并联连接,然后接入一个电桥电路中。
在该电路中,一个热电阻被放在被测物体中,另一个热电阻则被放在参考物体中。
由于两个热电阻的温度变化相同,因此它们的电阻变化也相同,从而可以消除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
除了用于温度传感器外,热电阻还可以用于热电功率计。
在热电功率计中,热电阻被用作敏感元件,可以测量电器件内部的温度变化,并计算出电器件的功率。
这种测量方法可以用于评估电子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热电阻原理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它被广泛应用于温度传感器和热电功率计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热电阻的原理
![热电阻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110b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3.png)
热电阻的原理
热电阻是一种利用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它是利用
热电效应原理制成的一种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对温度的测量。
热电阻的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利用这种特性来测量温度的变化。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一般情况下,
随着温度的升高,导体的电阻会增加。
而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这种特性来测量温度的变化。
热电阻的核心部分是一段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导体材料,当这段材料受热时,其电阻值会随之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就可以准确地得知温度的变化。
热电阻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变化。
常
见的热电阻材料有铂、镍、镍铬合金等。
其中,铂热电阻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热电阻材料,因为它具有稳定性好、线性度高、温度范围广等优点。
在实际应用中,热电阻通常与电桥电路结合使用,通过测量电桥平衡时的电压变化来得到温度的值。
除了利用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外,热电阻还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
和信号处理电路来实现对温度的测量和控制。
通过合理设计电路和传感器,可以实现对不同范围内温度的精准测量和控制,从而满足不同工业领域对温度的要求。
总的来说,热电阻的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变化。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设计传感器和电路,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准测量和控制,从而满足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对温度测量的需求。
热电阻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热电阻三线制接法原理
![热电阻三线制接法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ad2c3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d.png)
热电阻三线制接法原理热电阻三线制接法是一种常见的电气测量方法,常用于测量环境温度、流体温度、预热炉和热处理炉温度等应用领域。
与两线制接法相比,热电阻三线制接法具有更高的精度,通常用于需要高精度测量的工业场合。
本文将详细介绍热电阻三线制接法的原理、应用及其优缺点等方面。
一、热电阻原理热电阻是一种传感器,它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检测温度的变化。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基于电阻和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当温度变化时,热电阻的阻值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可以根据热电阻的阻值变化来确定环境温度、流体温度及热处理炉温度等。
热电阻三线制接法是一种将电阻降低到最小的电路接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三条电缆去描绘热电阻在电路中的自身电阻和环境测量点的电阻。
一般情况下,热电阻的自身电阻造成的误差相比环境温度的影响更小。
为了降低热电阻自身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需要采用三线制接法。
1. 首先应该准确地测量热电阻的自身电阻。
这个步骤可以通过使用恒流源和电压计来完成。
2. 在电路中连接三条线,其中两条线用于检测电压,第三条线用于提供电流。
检测电压和电流源都应该与热电阻分别连接。
3. 通过连接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源,将电流传入热电阻。
能够流过热电阻的电流应该尽量大,以提高电路的灵敏度。
4. 通过测量电路的电压,可以计算出热电阻的电阻值,从而得出环境温度。
热电阻三线制接法广泛应用于需要高精度温度测量的场合,包括:1.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热电阻三线制接法可以实现各种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高精度温度测量,如预热炉、热处理炉和冷却水系统等。
2. 实验室温度测量:热电阻三线制接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研究实验室中的温度测量,如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等。
3. 医疗设备:热电阻三线制接法可以应用于医疗设备中的温度测量,如医用冰箱、保温箱和热泵等。
1. 精度:热电阻三线制接法可以提高精度,减小热电阻自身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热电阻三线制接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 设计难度:热电阻三线制接法需要快速和准确的测量热电阻的电阻值和环境温度值,需要专业技能和专门的仪器设备。
热电阻基本原理
![热电阻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ea6fb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8.png)
热电阻基本原理
热电阻是一种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它的原理是利用材料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来测量温度。
热电阻的材料通常是铜、镍、铂等金属或合金。
当通过热电阻时,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这种变化是非常小的,通常只有几个百分点,因此需要使用高精度的电路来进行测量。
热电阻的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和电阻的温度依赖性。
热电效应是指当两个不同材料的接触处存在温度差异时,会产生电压。
这个电压被称为热电势(或热电动势)。
不同金属或合金的热电势是不同的。
当使用热电阻时,测量的是电阻值的变化,而不是热电势的变化。
在热电阻中,电阻值的变化是由温度的变化引起的。
当温度升高时,电阻值也会升高。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材料中电子的热运动,导致电阻值的增加。
热电阻的电阻值变化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温度系数来描述的。
热电阻的温度系数是指在温度变化1°C时,电阻值的变化量。
不同材料的温度系数是不同的。
例如,铜的温度系数为0.00428,而铂的温度系数为0.00392。
这些温度系数通常是在0°C附近测量的。
因此,在使用热电阻时,需要将测量的电阻值转换为温度值。
这可以通过使用一个称为温度-电阻特性曲线的图表来完成。
总之,热电阻的原理是将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来测量温度。
该传感器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测量的应用场景,例如实验室或医
疗设备中的温度测量。
热电阻的特点
![热电阻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d63a3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6b.png)
热电阻的特点热电阻是一种用于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它的特点是能够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阻变化。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热电阻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和控制领域。
本文将从热电阻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结合中心扩展下的描述进行阐述。
一、热电阻的工作原理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热电阻的材料通常是金属或半导体,其中最常用的是铂、镍、铜、铁、钨等金属。
当热电阻的材料受到温度变化时,其电阻值也会随之变化。
这是因为温度变化会影响材料中电子的运动状态,从而影响电阻值。
热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线性方程来表示:Rt = R0(1 + αt)其中,Rt是热电阻在温度为t时的电阻值,R0是热电阻在参考温度下的电阻值,α是热电阻的温度系数,t是热电阻所处的温度。
1. 灵敏度高热电阻的灵敏度非常高,能够精确地测量温度变化。
这是因为热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而且温度系数α也比较大,因此能够很好地反映温度变化。
2. 稳定性好热电阻的稳定性非常好,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
这是因为热电阻的材料通常是金属或半导体,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3. 抗干扰能力强热电阻的抗干扰能力非常强,能够有效地抵抗外界电磁干扰和振动干扰等干扰因素。
这是因为热电阻的电路结构简单,没有复杂的电子元件,不易受到干扰。
4. 使用范围广热电阻的使用范围非常广,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温度测量场合。
例如,热电阻可以用于测量高温、低温、高压、低压等不同的温度环境。
三、热电阻的应用1. 工业生产热电阻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和控制领域。
例如,热电阻可以用于测量炉温、热处理温度、熔炼温度、冷却水温度等不同的温度参数,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
2. 科学研究热电阻在科学研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热电阻可以用于测量实验室中的温度变化,从而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电阻工作原理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
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
其中铂热是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
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不同的是,热电阻是基于电阻的热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即电阻体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因此,只要测量出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就可以测量出温度。
目前主要有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
金属热电阻的电阻值和温度一般可以用以下的近似关系式表示,即
Rt=Rt0[1+α(t-t0)]
式中,Rt为温度t时的阻值;Rt0为温度t0(通常t0=0℃)时对应电阻值;α为温度系数。
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和温度关系为
Rt=AeB/t
式中Rt为温度为t时的阻值;A、B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结构的常数。
相比较而言,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更大,常温下的电阻值更高(通常在数千欧以上),但互换性较差,非线性严重,测温范围只有-50~300℃左右,大量用于家电和汽车用温度检测和控制。
金属热电阻一般适用于-200~500℃范围内的温度测量,其特点是测量准确、稳定性好、性能可靠,在程控制中的应用极其广泛。
热电阻材料
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
热电阻种类
(1)精密型热电阻:工业常用热电阻感温元件(电阻体)的结构及特点。
从热电阻的测温原理可知,被测温度的变化是直接通过热电阻阻值的变化来测量的,因此,热电阻体的引出线等各种导线电阻的变化会给温度测量带来影响。
为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同般采用三线制或四线制。
(2)铠装热电阻:铠装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电阻体)、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它的外径一般为φ2~φ8mm,最小可达φmm。
与普通型热电阻相比,它有下列优点:
①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上,测量滞后小;
②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
③能弯曲,便于安装;
④使用寿命长。
(3)端面热电阻:端面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材绕制,紧贴在温度计端面。
它与一般轴向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轴瓦和其他机件的端面温度。
(4)隔爆型热电阻:隔爆型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其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火花或电弧等影响而发生的爆炸局限在接线盒内,生产现场不会引超爆炸。
隔爆型热电阻可用于Bla~B3c级区内具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温度测量。
工业上常用金属热电阻
从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来看,大部分金属导体都有这个性质,但并不是都能用作测温热电阻,作为热电阻的金属材料一般要求:尽可能大而且稳定的温度系数、电阻率要大(在同样灵敏度下减小传感器的尺寸)、在使用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化学物理性能、材料的复制性好、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要有间值函数关系(最好呈线性关系)。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热电阻材料是铂和铜:铂电阻精度高,适用于中性和氧化性介质,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非线性,温度越高电阻变化率越小;铜电阻在测温范围内电阻值和温度呈线性关系,温度线数大,适用于无腐蚀介质,超过150易被氧化。
中国最常用的有R0=10Ω、R0=100Ω和R0=1000Ω等几种,它们的分度号分别为Pt10、Pt100、Pt1000;铜电阻有R0=50Ω和R0=100Ω两种,它们的分度号为Cu50和Cu100。
其中Pt100和Cu50的应用最为广泛。
热电阻的信号连接方式
热电阻是把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值变化的一次元件,通常需要把电阻信号通过引线传递到计算机控制装置或者其它一次仪表上。
工业用热电阻安装在生产现场,与控制室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热电阻的引线对测量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
目前热电阻的引线主要有三种方式
○1二线制:在热电阻的两端各连接一根导线来引出电阻信号的方式叫二线制:这种引线方法很简单,但由于连接导线必然存在引线电阻r,r大小与导线的材质和长度的因素有关,因此这种引线方式只适用于测量精度较低的场合
○2三线制:在热电阻的根部的一端连接一根引线,另一端连接两根引线的方式称为三线制,这种方式通常与电桥配套使用,可以较好的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是工业过程控制中的最常用的引线电阻。
○3四线制:在热电阻的根部两端各连接两根导线的方式称为四线制,其中两根引线为热电阻提供恒定电流I,把R转换成电压信号U,再通过另两根引线把U引至二次仪表。
可见这种引线方式可完全消除引线的电阻影响,主要用于高精度的温度检测。
热电阻采用三线制接法。
采用三线制是为了消除连接导线电阻引起的测量误差。
这是因为测量热电阻的电路一般是不平衡电桥。
热电阻作为电桥的一个桥臂电阻,其连接导线(从热电阻到中控室)也成为桥臂电阻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电阻是未知的且随环境温度变化,造成测量误差。
采用三线制,将导线一根接到电桥的电源端,其余两根分别接到热电阻所在的桥臂及与其相邻的桥臂上,这样消除了导线线路电阻带来的测量误差。
工业上一般都采用三线制接法。
热电偶产生的是毫伏信号,不存在这个问题。
热电阻测温系统的组成
(1)热电阻测温系统一般由热电阻、连接导线和显示仪表等组成。
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①热电阻和显示仪表的分度号必须一致
②为了消除连接导线电阻变化的影响,必须采用三线制接法。
具体内容参见本篇第三章。
(2)铠装热电阻铠装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电阻体)、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它的外径一般为φ2~φ8mm,最小可达φmm。
与普通型热电阻相比,它有下列优点:
①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上,测量滞后小;
②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
③能弯曲,便于安装
④使用寿命长。
(3)端面热电阻端面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材绕制,紧贴在温度计端面。
它与一般轴向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轴瓦和其他机件的端面温度。
(4)隔爆型热电阻隔爆型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其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火花或电弧等影电阻体的断路修理必然要改变电阻丝的长短而影响电阻值,为此更换新的电阻体为好,若采用焊接修理,焊后要校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区别
热电偶与热电阻均属于温度测量中的接触式测温,尽管其作用相同都是测量物体的温度,但是他们的原理与特点却不尽相同.
首先,介绍一下热电偶,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温度器件,他的主要特点就是测吻范围宽,性能比较稳定,同时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好,更能够远传4-20mA电信号,便于自动控制和集中控制。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
将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点处的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热电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又称为塞贝克效应。
闭合回路中产生的热电势有两种电势组成;温差电势和接触电势。
温差电势是指同一导体的两端因温度不同而产生的电势,不同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子密度,所以他们产生的电势也不相同,而接触电势顾名思义就是指两种不同的导体相接触时,因为他们的电子密度不同所以产生一定的电子扩散,当他们达到一定的平衡后所形成的电势,接触电势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不同导体的材料性质以及他们接触点的温度。
目前国际上应用的热电偶具有一个标准规范,国际上规定热电偶分为八个不同的分度,分别为B,R,S,K,N,E,J和T,其测量温度的最低可测零下270摄氏度,最高可达1800摄氏度,其中B,R,S属于铂系列的热电偶,由于铂属于贵重金属,所以他们又被称为贵金属热电偶而剩下的几个则称为廉价金属热电偶。
热电偶的结构有两种,普通型和铠装型。
普通性热电偶一般由热电极,绝缘管,保护套管和接线盒等部分组成,而铠装型热电偶则是将热电偶丝,绝缘材料和金属保护套管三者组合装配后,经过拉伸加工而成的一种坚实的组合体。
但是热电偶的电信号却需要一种特殊的导线来进行传递,这种导线我们称为补偿导线。
不同的热电偶需要不同的补偿导线,其主要作用就是与热电偶连接,使热电偶的参比端远离电源,从而使参比端温度稳定。
补偿导线又分为补偿型和延长型两种,延长导线的化学成分与被补偿的热电偶相同,但是实际中,延长型的导线也并不是用和热电偶相同材质的金属,一般采用和热电偶具有相同电子密度的导线代替。
补偿导线的与热电偶的连线一般都是很明了,热电偶的正极连接补偿导线的红色线,而负极则连接剩下的颜色。
一般的补偿导线的材质大部分都采用铜镍合金。
其次我们介绍一下热电阻,热电阻虽然在工业中应用也比较广泛,但是由于他的测温范围使他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热电阻的测温原理是基于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其优点也很多,也可以远传电信号,灵敏度高,稳定性强,互换性以及准确性都比较好,但是需要电源激励,
不能够瞬时测量温度的变化。
工业用热电阻一般采用Pt100,Pt10,Cu50,Cu100,铂热电阻的测温的范围一般为零下200-800摄氏度,铜热电阻为零下40到140摄氏度。
热电阻和热电偶一样的区分类型,但是他却不需要补偿导线,而且比热点偶便宜。
来自: /war551/blog/item/3acbb0bf2da18c0c19d81f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