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知识讲解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第一节审计抽样概论【学习要领】理解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依据有何不同,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的区别及对审计效率、效果的影响。
掌握样本量与各因素的关系、选取样本的方法及评价抽样结果的步骤。
一、与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一)审计抽样的概念: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审计抽样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但并不是对于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都适用。
如审计抽样可用于逆查、顺查、函证、盘点等,但对询问、观察、分析性复核等不适用。
抽样审计不同于抽查。
抽查作为一种技术,可以用来了解情况,确定审计重点,取得审计证据,使用中并无严格要求。
审计抽样作为一种方法,需要运用抽查技术。
审计抽样的基本目标是在有限审计资源条件限制下,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形成和支持审计结论。
抽样审计的步骤:①确定抽样审计对象总体(1000笔销售业务);②进行样本设计,确定有效样本容量(100笔销售业务);③选取样本项目;④审查样本项目,得出样本审查结果(误差)(2笔未经授权);⑤分析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特征(误差)(推断20笔未经授权),得出审计结论。
(二)抽样误差和抽样风险抽样误差:是由于采用抽样引起的误差,即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推断的总体特征与真实总体特征的差异。
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由于采用抽样引起的风险,即注册会计师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
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向关系,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
(可这样理解:当抽取100%的样本时,样本就能完全代表总体,抽样风险为0。
这实际上不是抽样了,而是全查,即不存在抽样风险。
)(三)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按抽样决策的依据划分)抽样审计发展经历了任意抽样、判断抽样和统计抽样三阶段。
其中任意抽样和判断抽样属非统计抽样。
任意抽样,系指在所有被审查的资料中,任意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运用指导建议
抽样技术的质量控制概述
抽样技术的质量控制标准
抽样技术的质量控制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对样本进行分层:根据被审计对象的特征,将样本分为不同的层次,以便更好地反映整体特征。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避免主观因素对样本选取的影响。
实质性程序
重要性
在审计测试中,需要考虑重大错报风险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以确定哪些项目需要进行审计测试。
风险导向
审计测试需要以风险为导向,针对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项目,需要实施更加严格的审计测试。
审计测试的注意事项
抽样技术介绍
03
抽样技术的概念及分类
抽样技术是在总体中选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总体的特征进行推断。
xx年xx月xx日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运用指导建议
目录
contents
引言审计测试基础抽样技术介绍抽样技术在审计测试中的具体运用抽样技术的质量控制案例分析总结与建议
引言
01
审计测试是审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审计测试可以获得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运行有效性的证据,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提供依据。
审计测试中的样本采集
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和审计目标,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分性和适当性
形成审计结论
审计测试中的样本评估
抽样技术的质量控制
05
抽样技术的质量控制是指在审计测试中,通过对样本进行科学的选取和审查,以合理推断整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方法。
抽样技术在审计测试中的应用范围
抽样技术在审计测试中的具体运用
第九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第一节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一、审计抽样的性质和目的审计准则定义审计抽样(auditing sampling)为:对某个帐户余额或某类交易里的部分项目所运用的审计程序,以便评价该帐户余额或该类交易的某些特性。
审计抽样对两种审计测试即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但它并不适用于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
比如,审计抽样可在核证、函证和追查中广泛运用,但通常不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性程序。
二、不确定性与审计抽样美国《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外勤工作准则”第二条和第三条都包括了不确定因素。
比如,审计人员对控制风险的评价,将影响所要执行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有关证据事项的准则,也只要求审计人员对发表的意见具有合理的基础。
从审计人员立场看,如果对资料进行90%的审查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比因只审查部分样本而可能发表错误意见所带来的不利后果还要大,那么就可以考虑接受某些不确定性。
在实务中,情况也往往如此,所以抽样技术被审计人员广泛应用。
我们知道,审计中固有的不确定性合起来称作审计风险,而审计抽样只与其中的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关。
在前几章已说明,控制风险是指内部控制不能防止或发现财务报表认定中重要错报的风险,检查风险则是审计人员不能查出重要错报的风险。
在控制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可为审计人员提供直接与评价控制风险有关的信息;在实质性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可帮助审计人员量化审计检查风险。
审计人员在运用抽样技术实现外勤工作审计准则的要求时,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可能造成不确定性,其中一个方面的因素直接与抽样相关,而另一个方面的因素却与抽样无关。
我们将第一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称为抽样风险,将第二个方面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称为非抽样风险。
下面分别说明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一)抽样风险审计人员适当选取的样本可能并不代表总体,因此,他根据样本对有关内部控制或交易和余额的细节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与审查整个总体所得出的结论不同。
审计检验中的抽样技术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第一节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一、审计抽样的性质和目的审计准则定义审计抽样(auditing sampling)为:对某个帐户余额或某类交易里的部分项目所运用的审计程序,以便评价该帐户余额或该类交易的某些特性。
审计抽样对两种审计测试即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但它并不适用于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
比如,审计抽样可在核证、函证和追查中广泛运用,但通常不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性程序。
二、不确定性与审计抽样美国《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外勤工作准则”第二条和第三条都包括了不确定因素。
比如,审计人员对控制风险的评价,将影响所要执行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有关证据事项的准则,也只要求审计人员对发表的意见具有合理的基础。
从审计人员立场看,如果对资料进行90%的审查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比因只审查部分样本而可能发表错误意见所带来的不利后果还要大,那么就可以考虑接受某些不确定性。
在实务中,情况也往往如此,所以抽样技术被审计人员广泛应用。
我们知道,审计中固有的不确定性合起来称作审计风险,而审计抽样只与其中的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关。
在前几章已说明,控制风险是指内部控制不能防止或发现财务报表认定中重要错报的风险,检查风险则是审计人员不能查出重要错报的风险。
在控制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可为审计人员提供直接与评价控制风险有关的信息;在实质性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可帮助审计人员量化审计检查风险。
审计人员在运用抽样技术实现外勤工作审计准则的要求时,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可能造成不确定性,其中一个方面的因素直接与抽样相关,而另一个方面的因素却与抽样无关。
我们将第一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称为抽样风险,将第二个方面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称为非抽样风险。
下面分别说明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一)抽样风险审计人员适当选取的样本可能并不代表总体,因此,他根据样本对有关内部控制或交易和余额的细节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与审查整个总体所得出的结论不同。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第一节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一、审计抽样的性质和目的审计准则定义审计抽样(auditing sampling)为:对某个帐户余额或某类交易里的部分项目所运用的审计程序,以便评价该帐户余额或该类交易的某些特性。
审计抽样对两种审计测试即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但它并不适用于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
比如,审计抽样可在核证、函证和追查中广泛运用,但通常不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性程序。
二、不确定性与审计抽样美国《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外勤工作准则”第二条和第三条都包括了不确定因素。
比如,审计人员对控制风险的评价,将影响所要执行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有关证据事项的准则,也只要求审计人员对发表的意见具有合理的基础。
从审计人员立场看,如果对资料进行90%的审查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比因只审查部分样本而可能发表错误意见所带来的不利后果还要大,那么就可以考虑接受某些不确定性。
在实务中,情况也往往如此,所以抽样技术被审计人员广泛应用。
我们知道,审计中固有的不确定性合起来称作审计风险,而审计抽样只与其中的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关。
在前几章已说明,控制风险是指内部控制不能防止或发现财务报表认定中重要错报的风险,检查风险则是审计人员不能查出重要错报的风险。
在控制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可为审计人员提供直接与评价控制风险有关的信息;在实质性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可帮助审计人员量化审计检查风险。
审计人员在运用抽样技术实现外勤工作审计准则的要求时,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可能造成不确定性,其中一个方面的因素直接与抽样相关,而另一个方面的因素却与抽样无关。
我们将第一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称为抽样风险,将第二个方面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称为非抽样风险。
下面分别说明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一)抽样风险审计人员适当选取的样本可能并不代表总体,因此,他根据样本对有关内部控制或交易和余额的细节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与审查整个总体所得出的结论不同。
审计第09章审计抽样
9.4 实质性程序中的抽样技术
一、实质性程序中的基本抽样概念
在实质性程序中,审计抽样只能在实施细节测试 时使用。
1. 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在细节测试中,可接受的抽样风险主要是指抽 样风险中的误受风险,有时也包括误拒风险。 在确定可接受的误受风险时,注册会计师需要 考虑下列因素:
① 信赖过度风险 ② 信赖不足风险 ③ 误受风险 ④ 误拒风险
2. 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 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
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主 要有:
① 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② 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
3. 发现抽样
发现抽样是固定样计总体偏差率直接定为零,并根据可接受信赖过 度风险和可容忍偏差率一起确定样本量。
在对选出的样本进行审查时,一旦发现一个偏差 就立即停止抽样。
如果在样本中没有发现偏差,则可以得出总体可 以接受的结论。
– 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即为非统 计抽样。
2. 统计抽样的优缺点 – 统计抽样的优点在于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 ,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有助 于注册会计师高效地设计样本,计量所获取证 据的充分性,以及定量评价样本结果。但统计 抽样需要特殊的专业技能,需要增加额外的支 出培训注册会计师,有时需要支付额外费用对 样本项目进行处理,使单个样本项目符合统计 要求。
3. 非统计抽样的优缺点 – 非统计抽样简便、易行,能节约成本,如果设 计适当,也能提供与设计适当的统计抽样方法 同样有效的结果。但非统计抽样不能精确地测 定出抽样风险,使用时必须考虑抽样风险并将 其降至可接受水平。
第九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9.1.1审计抽样的定义1.定义: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2.适用范围:审计抽样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但并不是对于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都适用。
审计抽样可在逆查、顺查和函证中广泛运用,但通常不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性复核程序。
3.抽样审计与详细审计的区别①详细审计----全部项目进行审计,并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
②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部分项目进行审计,并对所选项目本身发表审计意见的方法也不属于审计抽样。
4.审计抽样与抽查的区别9.1.2审计抽样种类(一)按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和非统计抽样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关系综合比较如下:(二)按审计抽样所了解总体特征的不同——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9.1.3统计抽样与专业判断1. 关系:在审计抽样构成中,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都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2. 错误观点: ①统计抽样能够减少审计过程中的专业判断; ②统计抽样可以取代专业判断。
9.1.4样本的设计(抽多少,充分性)围绕样本的性质、样本量、抽样组织方式、抽样工作质量要求所进行的计划工作,称为样本设计。
注册会计师在设计样本时,:1.审计目的2.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相关性、完整性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向关系,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抽样风险 ①信赖不足风险与误拒风险的产生,可能导致结果降低审计效率增加审计工作量。
②信赖过度风险与误受风险是最危险的风险,3.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它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形成不正确的审计结论。
(1)人为错误非抽样风险 2)运用了不切合审计目标的程序。
设计样本的 (3)错误解释样本结果 基本因素 4.可信赖程度 注册会计师对可信赖程度要求越高,需选取的样本量就应越大抽样风险+可信赖程度=100%5.可容忍误差 控制测试的可容忍误差-------所愿意接受的最大误差 可容忍误差越小,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所愿意接受的最大金额误差。
论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论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一、纲要〔一〕审计抽样概述〔二〕控制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三〕实质性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二、本章重点、难点〔一〕审计抽样概述1. 审计抽样的定义〔1〕审计抽样的概念。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顺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停止测试,并依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2〕审计抽样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但并不是对这些测试中的一切顺序都适用的,通常不用于讯问、观察和剖析性复核顺序。
〔3〕审计抽样不同于详细审计。
〔4〕审计抽样也不同于抽查抽查作为一种技术,可以用来了解状况,确定审计重点,取得审计证据,运用中并无严厉要求。
审计抽样需求运用抽查技术,但更重要的任务内容是依据审计目的及环境要求作出迷信的抽样决策。
〔5〕审计抽样的基本目的在有限审计资源条件限制下,搜集充沛、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构成和支持审计结论。
2. 审计抽样的种类〔1〕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①划分依据:抽样决策的依据②相反点:A 都需合理运用专业判别;B 都可以提供审计所要求的充沛、适当的证据;C 都存在某种水平的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③基本区别:统计抽样时应用概率法那么来量化控制抽样风险;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全凭客观规范和团体阅历确定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
表9-1 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区别④只需设计妥当,非统计抽样也可到达统计抽样一样的效果。
⑤两种抽样的选用:统计抽样的发生并不意味着非统计抽样的消亡。
A 不影响运用于样本的审计顺序的选择,由于抽样方法的选用主要触及的是审计顺序实施的范围效果。
B 不影响获取证据的适当性C 不影响注册会计师对发现样本的错误所作的适当反映〔2〕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
统计抽样在审计任务中的详细运用方法,主要有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两种。
①属性抽样指在准确度界限和牢靠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作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依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通常称为属性抽样。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抽样是审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对样本的审计测试,可以获取关于总体的信息,从而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估。
在审计测试过程中,抽样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及其应用。
一、抽样技术的概念和作用抽样是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测试和评价的方法。
抽样的目的是通过对样本的审计测试来推断总体的特征,从而得出关于整个总体的结论。
通过抽样,审计人员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和准确的评估。
抽样技术在审计测试中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效率:通过从总体中选取部分样本进行测试,可以大大缩短审计时间。
审计人员可以将有限的资源和时间集中在对样本的审计测试上,从而提高审计效率。
2. 降低成本:相较于对整个总体进行审计,抽样技术可以将成本降至最低限度。
准确选择样本并根据样本的审计结果判断总体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可以以经济的方式得出对整个总体的结论。
3. 提高精度:合理抽样可以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过对这些样本进行审计测试,可以推断整个总体的特征。
抽样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二、抽样技术的分类根据样本的选取方法和审计目的的不同,抽样技术可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大类。
1. 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是根据一定的数理统计原理,运用随机数表或随机数生成器从总体中随机选择样本的方法。
概率抽样可以保证每个样本被选中的概率相等,并且样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概率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
其中,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是根据事先确定的间隔从总体中选取样本,分层抽样是根据总体的特征将总体分为若干个层次,按照不同层次分别抽样,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分为若干群,每次从某一群中抽取全部样本。
2. 非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是根据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经验从总体中选取样本的方法。
非概率抽样的样本被选中的概率不相等,因此容易引入选择偏差和主观性。
第9章 审计抽样(修订稿)
(1)固定样本量抽样(2)停走抽样(3)发现抽样。
固定样本量抽样介绍: (一)确定测试目标
(二)定义“误差”
(三)定义审计对象总体 (四)确定样本规模 (五)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 (六)评价样本结果
第四节
抽样技术在实质性程序中的运用
审计人员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的统计抽样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变量抽样和 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以下简称PPS抽样),变量抽样主要包括三种具 体的方法: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和比率估计抽样。 1.均值估计抽样 均值估计抽样是利用样本平均值估计总体平均值,然后对总体的金额 进行推断估计的一种变量抽样方法。 2.差额估计抽样 差额估计抽样是利用审查样本所获得的样本平均差错额,去推断总体 差错额的一种统计抽样方法。 3.比率估计抽样 比率估计抽样是指以样本的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比率关系来估 计总体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比率关系,然后再以这个比率去乘总 体的账面金额,从而求出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的一种抽样方法。
三、样本设计 (一)基本要求 在设计样本时,审计人员应当考虑审计程序的目标和抽样总体 的属性。 (二)定义总体 审计人员应当确保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 适当性:总体适合于特定的审计目标,包括适合于测试的方向 完整性:从总体项目内容和涉及时间等方面确定总体的完整性 (三)分层 ◆分层是指将一个总体划分为多个子总体的过程,每个子总体由 一组具有相同特征(通常为货币金额)的抽样单元组成。 ◆实施细节测试时,审计人员通常按照货币金额对某类交易或账 户余额进行分层,以将更多的审计资源投入到大额项目中。 例如:应收账款函证时,对应收账款(明细账)按余额大小分层
43853元
(9)估计总体金额区间 上例40,000件存货的总体金额为: 40,000×75=3,000,000元 所以,有95%的把握保证40,000件A材料的真实金额 在3000000(+-)43853之间,即,在2956147~ 3043853之间。 本例中,40000件材料的账面金额为2950800元,没有 落入此范围。因此,审计人员应要求被审计单位详 细检查A材料,并加以调整。 (END)
审计学课件 第九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一.审计抽样概述
w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
w①误受风险
w②误拒风险
w上述这些风险,都将严重影响审计效率和效果。
信赖不足风险与误拒风险一般会导致注册会计师执行额外的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信赖过度风险与误受风险很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形成不正确的审计结论。
w可见,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对注册会计师来说,是最危险的风险,因为它使审计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信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则属保守型风险,出现这两种风险后,审计效率虽不高,但其效果一般都能保证。
估计审计对象总体中。
9审计抽样
2019年3月25日星期一
向上
返回
上页
下页 语音
11
↑
(二)实施控制测试时对审计抽样的考虑 在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的情 况下,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 控制测试。 某些控制的运行可能没有书面记录或文件 记录与证实控制运行有效性不相关,即属于没 有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对这类控制实施测试 不涉及审计抽样。
30
↑
(2)定义抽样单元。 在定义抽样单元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使其 与审计测试的目标保持一致。注册会计师在定 义总体时通常都指明了适当的抽样单元。在控 制测试中,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提供控制运证 据的资料;而在细节测试中,抽样单元可能是 一个帐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项记录, 甚至为每个货币单位。
32
↑
3.定义误差构成条件。 注册会计师必须事先准确定义构成误差的 条件,否则,执行审计程序时就没有别误差 的标准。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控制偏差。 注册会计师应仔细定义所要测试的控制及可能 出现偏差的情况;在细节测试中,误差是指错 报,注册会计师要确定什么构成错报。
结束 向上 返回 上页 下页 语音
↑
例如,如果应收账款中没有个别重大项目,注 册会计师直接对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进行抽样, 则总体包括构成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所有项目。 如果注册会计师已使用选取特定项目的方法将 应收账款中的个别重大项目挑选出来单独测试, 只对剩余的应收账款余额进行抽样,则总体只 包括构成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部分项目。
结束
结束
2019年3月25日星期一
向上
返回
上页
下页 语音
3
↑
重难点
内部审计考试习题 第09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答案解析)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在以下因素中,除()外,均与样本成正向关系。
A、审计总体规模B、可信赖程度C、可容忍误差D、预期总体误差2.注册会计师采用系统选样法从连续编号的发票中抽取5%进行审查,在抽取样本时,每个样本之间的间隔为()。
A.10B.20C.50 D.1003.审计抽样通常不适用于()审计程序。
A、计算B、检查C、观察D、盘点4.统计抽样样本及非统计抽样样本的重要区别是统计抽样样本()A.不需要判断;任何项目都是由公式所算出的B.所需样本数较少C.可获得较正确的结果D.控制抽样风险可量化5.下列属于抽样风险的信赖不足风险是()。
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C.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D.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6.如果为审查企业是否是将验收报告与进货发票相核对后才核准支付采购货款,注册会计师抽查发票及其有关的验收单据时,不属于“误差”的是()。
A.未附验收单据的任何发票B.发票虽附有验收单据,但该单据却属于其它发票C.发票与验收单据所记载的数量不符D.每张凭单上均附有验收报告及发票7.有关审计抽样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注册会计师可采用统计抽样或非统计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只要运用得当,均可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B.计抽样适用于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中的所有审计程序C.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方法的选用,影响运用于样本的审计程序的选择D.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影响审计效率二、多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确定审计对象总体的预期误差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前期审计所发现的误差B、被审计单位经营业务和经营环境的变化C、内部控制的评价D、分析性复核的结果2.注册会计师为了测试企业是否在将验收报告与进货发票核对后才核准支付采购货款时,应将()的发票视为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第一节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一、审计抽样的性质和目的审计准则定义审计抽样(auditing sampling)为:对某个帐户余额或某类交易里的部分项目所运用的审计程序,以便评价该帐户余额或该类交易的某些特性。
审计抽样对两种审计测试即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但它并不适用于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
比如,审计抽样可在核证、函证和追查中广泛运用,但通常不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性程序。
二、不确定性与审计抽样美国《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外勤工作准则”第二条和第三条都包括了不确定因素。
比如,审计人员对控制风险的评价,将影响所要执行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有关证据事项的准则,也只要求审计人员对发表的意见具有合理的基础.从审计人员立场看,如果对资料进行90%的审查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比因只审查部分样本而可能发表错误意见所带来的不利后果还要大,那么就可以考虑接受某些不确定性。
在实务中,情况也往往如此,所以抽样技术被审计人员广泛应用。
我们知道,审计中固有的不确定性合起来称作审计风险,而审计抽样只与其中的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关。
在前几章已说明,控制风险是指内部控制不能防止或发现财务报表认定中重要错报的风险,检查风险则是审计人员不能查出重要错报的风险。
在控制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可为审计人员提供直接与评价控制风险有关的信息;在实质性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可帮助审计人员量化审计检查风险。
审计人员在运用抽样技术实现外勤工作审计准则的要求时,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可能造成不确定性,其中一个方面的因素直接与抽样相关,而另一个方面的因素却与抽样无关.我们将第一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称为抽样风险,将第二个方面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称为非抽样风险。
下面分别说明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一)抽样风险审计人员适当选取的样本可能并不代表总体,因此,他根据样本对有关内部控制或交易和余额的细节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与审查整个总体所得出的结论不同。
抽样风险(sampling risk)就同这种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的可能性有关。
在执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可能发生以下种类的抽样风险。
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有两种:(1)控制风险估计过低风险(risk of assessing control risk too low)是指在控制结构政策和程序实际执行效果不支持控制风险的计划估计水平,而样本估计控制风险却支持计划估计水平的风险。
这种风险也称为“信赖过度风险”(risk of overreliance,或译“信赖过度风险”).(2)控制风险估计过高风险(risk of assessing control risk too high)与“控制风险估计过低风险”相反,是指在控制的实际执行效果支持控制风险的计划估计水平,而样本估计的控制风险却不支持计划估计水平的风险。
这种风险也称为“依赖不足风险”(risk of underreliance)。
2.实质性测试中的抽样风险也有两种:(1)错误接受风险(risk of incorrect acceptance)简称“误受险”,也称“β风险"。
是指在某帐户余额实际存在重要错报时,而样本却支持得出该帐户余额不存在重要错报的结论的风险。
(2)错误拒绝风险(risk of incorrect rejection)简称“误拒险”,也称“α风险”.与误受险相反:是指在某帐户余额实际并不存在重要错报,而样本却支持得出该帐户余额存在重要错报的结论的风险.上述这些风险,都将严重影响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对内部控制的过度依赖风险和对重要错报的误受风险,与审计的“效果”有关.如果审计人员得出了这些错误的结论,整个审计程序可能不足以查出重要错报,从而使表示的意见不具有合理的基础。
与此相反,依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与审计“效率”有关.如果得出了这些错误的结论,审计人员将增加不必要的实质性测试,但是这种努力最终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审计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见,过度依赖险和误受险对审计人员来说,是最危险的风险,因为它使审计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依赖不足险和误拒险则属保守型风险,出现这两种风险后,审计效率虽不高,但其效果一般都能保证。
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如表9-1所示。
(二)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nonsampling risk)是指不是因为只审查了一部分,而是因为其他原因,所导致的那部分审计风险。
产生这种风险的原因有:(1)人为错误,比如,未能找出样本文件上的错误;(2)运用了不切合审计目标的程序;(3)错误解释样本结果。
非抽样风险无法量化,但是,审计人员只要合理计划和指导审计工作,坚持质量控制标准,一般大都能将非抽样风险控制在可忽略不计的水平。
非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有一定影响。
三、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根据《一般公认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人员执行审计测试,既可用统计抽样,也可用非统计抽样技术,还可结合使用这两种抽样技术。
不论采用哪种技术,都要求审计人员在设计、执行抽样计划和评价抽样结果中合理运用职业判断。
运用这两种技术都可以提供外勤工作审计准则所要求的充分证据,并且都会有某种程度的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统计抽样中是利用概率法则来控制抽样风险.究竟应选用哪一种抽样技术,主要取决于审计人员对成本效果方面的考虑。
非统计抽样可能比统计抽样花费的成本要小,但审计抽样的效果则可能比非统计抽样要好得多.在非统计抽样中,审计人员全凭主观标准和个人经验来确定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因此,审计人员可能不知不觉地在某个领域选用了过多的样本,而在另一领域选用了过少的样本。
由于审计证据的充分程度取决于样本规模,这就使审计人员取得的证据,可能超出或者低于为表示意见提供合理的基础所实际需要的证据数量。
但是,非统计抽样只要设计得当,也可达到同统计抽样一样的效果.在统计抽样中,可能要花很大的成本来训练审计人员掌握统计抽样技术,以及设计和执行抽样计划。
但这种抽样对审计人员有三方面的益处:(1)有助于设计有效的抽样;(2)有助于衡量已获得证据的充分性;(3)有助于评价样本结果。
更重要的是,统计抽样能使审计人员量化控制抽样风险。
值得注意,非统计抽样和统计抽样的选用,并不影响运用于样本的审计程序的选择。
此外,也不影响获取单个样本项目证据的适当性,以及审计人员对发现的样本错误所作的适当反应。
这些事项都需要审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关系如图9—1所示。
四、审计抽样技术审计人员使用抽样技术,可了解总体很多不同的特征。
但是绝大多数审计抽样都用来估计(1)偏差率或者(2)错误金额。
在统计抽样中,可把这些抽样技术分别确定为属性抽样(attribute sampling)和变量抽样(variable sampling)。
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主要区别如表9—2所示.以上每种抽样技术在实际运用中都会有一些变化,比如,对偏离内部控制的交易,估计金额大小的方法。
本章第二、三节将讨论属性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两种实施办法:一是控制测试中的统计抽样,二是控制测试中的非统计抽样。
关于变量抽样在实质性测试中的统计运用和非统计运用将在第四、五两节说明.第二节控制测试中统计抽样的运用一、统计基础的属性抽样在控制测试中决定是否运用抽样技术,必须考虑以下两点:1.只有在所执行的控制程序,留有书面证据轨迹,才能在控制测试中运用属性抽样。
这些控制程序通常包括授权程序、凭证和记录以及独立检查等。
2.一般只在执行额外的控制测试,以期获得支持进一步降低控制风险估计水平的时候,才使用审计抽样。
控制测试的统计抽样计划步骤是:1.确定审计目标。
2.确定总体和抽样单位。
3.确定将要调查的属性。
4.确定样本规模。
5.确定样本选取方法.6.执行抽样计划。
7.评价抽样结果。
前五个步骤,属于审计计划的内容,其余步骤则在外勤现场工作中执行.各个步骤都应在工作底稿中加以记录。
(一)确定审计目标控制测试的总目标是为了评价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
对某种交易可能需要设计一个或多个属性抽样计划来评价有关控制的有效性.比如,对销售交易,可能使用一个抽样计划来测试与“存在或发生”认定有关的控制风险,而又使用另外一个抽样计划来测试与“完整性"有关的控制风险。
属性抽样计划中控制测试的结果,可用来评价受这类交易影响的有关帐户余额认定的控制风险。
(二)确定总体和抽样单位在控制测试中,总体(population)是指被测试的某一类交易;审计人员必须确定总体的实际代表是否同计划目标相符。
比如,如果目标是为了测试有关购货交易“完整性”认定控制的有效性,那么,应该收集所有已批准的凭单是否均被记录的证据,因此,审计人员就应从实际代表总体的所有已批准凭单里选取样本,而不是从凭单登记簿的所有分录中选取样本。
假定在这时候使用凭单登记簿的所有分录作为总体,那么没有记录的凭单将不会被包括在样本中。
在识别总体时,还应考虑总体与将被测试的控制的同质性。
因此,在现金支出超过某一特定金额,其既定的控制有重大差别时,应对现金支出按金额分层。
如果有多个经营部门或分支机构,审计人员可选定每一经营部门或分支机构作为一个单独的总体。
特别是在每一部门或机构的内部控制有重大差别时,更应这样。
相反,如果客户整个组织采用的内部控制是相似的,且须编制合并报表,那么把所有经营部门或分支机构作为一个总体可能就够了.当客户在年度中改变内部控制时,审计人员也面临类似的选择。
如果审计人员打算对改变前后的内部控制均给予依赖,那么总体包括改变前后所处理的所有交易。
相反,如果对新控制给予依赖,那么总体应定义为改变后所处理的那部分交易。
在属性抽样中,虽然在总体相当小的时候(比如5 000个单位或更小),可能需要对总体规模作一合理的估计,但并不需要知道确切的总体规模。
这是因为总体规模对样本容量只有很小很小的影响,甚至没有任何影响。
抽样单位(sampling unit)是总体中的个别元素.抽样单位既可能是一张凭证或凭证中的一个项目,也可能是帐簿或登记簿中的一笔分录。
如果只是为了审查购货交易的“完整性”认定,抽样单位就应为凭单。
相反,如果是为了确定凭单登记簿内是否“存在或发生"虚构的交易,那么抽样单位应为凭单登记簿中的每一笔分录。
抽样单位对审计的效率有重大影响.比如,假设每张销售发票平均有.4个项目,如果在测试价格正确性的有关控制时,将抽样单位定义为每张发票,将样本量定为150个,那么审计人员必须测试600个项目相反,如果以项目作为抽样单位,则只须测试150个项目.审计人员如能使用相同的样本项目来评价多个认定的有关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工作效率将得到大大提高.比如,假设抽样单位为销售明细帐中的每笔分录,审计人员如能使用从中选出的样本,既测试销售交易“存在或发生"认定的控制,也测试销售交易“估价或分摊"认定有关的控制,那么就比为测试每个认定的控制而单独使用样本,效率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