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5
动脉组:
动脉溶栓尚无随机对照大样本资料。溶栓药为尿激酶、rt-PA和 链激酶。治疗窗6小时。经皮股动脉插管,微导管穿过血栓,以少量 溶栓药送至血栓末端,然后撤管到血栓内部给药溶栓,并观察血管 是否开通。如再梗塞可继续给药。溶栓时间30-120分钟,尿激酶用量 5-25万单位。一份174例的报告,经血管造影证实39%(67例)完全 再通,部分再通36%(62例),总再通率74%,明显高于静脉组。动 脉介入溶栓用药量小,脑出血少。一份469例报告,20例发生症状性 脑出血,发生率4%,明显低于静脉组。动脉溶栓的并发症有颅内动 脉血栓、SAH、动脉穿破、继发血栓、出血性梗死、穿刺部位血肿 等,总计在5%左右。椎-基动脉梗死,病情重病死率高,约1/3死亡 ,静脉溶栓效果不好,可试行动脉介入溶栓。
6 CT扫描除外脑出血和明显低密度改变(于神经功
能缺损不对应的腔隙灶存在精选不ppt受课件限制)。
3
溶栓治疗的禁忌症
1 大块脑梗死。病后3-6小时内已出现昏迷或严重失语伴一侧肢体全瘫可疑
大块脑梗死者,CT扫描见到脑沟减少、脑回变平有脑水肿者均不能溶栓,降纤酶
也要慎用。(依据国外颈内动脉闭塞尸检资料,梗死区几乎均有出血,出血量不
大CT上常见不到)。
2 发病已超过6者。
4 溶栓前病情已明显改善(如TIA,发病后脑梗死症状持续1h以上可除外
TIA),或仅有轻微神经功能缺损,如单纯感觉障碍、共济失调和构音障碍、肢
体轻瘫(IV级)。
5 患过脑出血或6个月内有脑梗死。
6 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或收缩压≦100mmHg疑血液动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强调三早,即早期溶栓、早期抗凝和早期康 复。早期溶栓、早期康复已无争议,但早期抗凝尚有不同意见。
脑梗死的康复治疗方法
脑梗死的康复治疗方法
脑梗死的康复治疗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药物治疗方案,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胆固醇调节药物等,以预防再次发作和控制风险因素。
2.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疗法如运动训练、康复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脑功能和肢体功能。
物理治疗可以促进神经通路再生,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 言语治疗:对于因脑梗死而导致的言语障碍,可以进行专业的言语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营养治疗:合理的饮食结构对康复也很重要,医生会建议患者合理搭配饮食,坚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等不良饮食习惯,从而帮助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
5. 心理支持:心理治疗和心理支持对于患者康复也非常重要。
脑梗死可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等,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此外,康复治疗的效果还与患者的年龄、程度、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因此,最好在专业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
脑梗死的治疗课件PPT
三、分型与分期:
(一)分期:
1、超早期:发病6小时内。 2、急性期:2-4周。 3、恢复期:1—6个月。 4、后遗症期:6个月后。
三、分型与分期
(二) 分型
按病程分型:
1、完全型:发病6小时内即发展到瘫痪高峰。 2、进展型:发病后病情逐渐加重,呈阶梯式进展,可持 续数天。 3、缓慢进展型:发病后缓慢进展,可持续2周,甚至2周 后还逐渐进展。 4、可逆型:发病后24小时至2-3天可完全恢复,最多3周 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又称为可逆神经功能缺损。
(三)、分期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如出现烦躁、血压波动大、意识状态恶化、肢体功 能下降等改变应及时复查脑CT、MRI等以确定是否有出血性转化或梗 塞加重;溶栓24h后复查凝血四项,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ih,q12h, 转入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 通过长期临床观察,调气溶栓疗法基本痊愈率60%,总有效率96%,
三、分型与分期
OCSP分型:
1、全前循环梗死(TACI):完全大脑中动脉综合征表现:(1)大 脑较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意识障碍、失语、失算、空间定向力障 碍等);(2)同向偏盲;(3)对侧三个部位(面、上肢与下肢) 的运动和或感觉障碍。 2、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有以上三联征两个或只有高级神经活 动障碍或感觉运动缺损较TACI局限。 3、后循环梗死(POCI):表现为各种程度的椎-基底动脉综合症: (1)同侧颅神经瘫痪及时对侧感觉运动障碍(交叉性体征); (2)双侧感觉运动障碍;(3)双眼协同活动及小脑功能障碍, 无长束征或视野缺损。 4、腔隙性梗死(LACI):表现为腔隙性综合症。
二、诊断标准:
1、有下述项目中一个以上,且症状持续24小时以上者(一般1 小时以上): ①意识障碍;②视力及视野缺损;③不完全或完全性偏瘫或双 侧瘫痪;④半身感觉障碍;⑤言语障碍;⑥吞咽困难;⑦共济 失调。⑧抽搐(指24小时内抽搐1次或以上者)。 2、CSF透明。 3、辅助检查:①CT或MRI显示梗死灶;②DSA见到一个以上的 主干动脉狭窄或闭塞。
脑梗死治疗方案
脑梗死治疗方案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严重的会导致患者瘫痪甚至死亡。
针对脑梗死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及对症治疗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脑梗死治疗方案。
首先,溶栓治疗是脑梗死的关键治疗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血管的通畅,尽快恢复脑组织的供血。
溶栓治疗一般在发病后4.5小时内进行,最长限度为6小时。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尿激酶原激活剂(UK)。
溶栓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如要求病变及血管可见,溶栓治疗的效果指标是恢复循环时间。
同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凝血功能及颅内压等指标,防止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抗血小板治疗在脑梗死的治疗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抗血小板治疗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和复发。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其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还需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以预防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抗凝治疗也是治疗脑梗死的一种重要手段。
抗凝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血栓的形成和发展,防止血栓脱落和再栓塞,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和进展。
常用的抗凝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等,选用的依据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出血倾向、凝血功能等指标来决定。
最后,对症治疗也是脑梗死治疗的重要环节。
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脑梗死引起的症状进行缓解和支持治疗,如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平衡、预防感染等。
同时,还需进行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和恢复性治疗,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总之,脑梗死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及对症治疗等。
但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合并症等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脑梗死的治疗原则
脑梗塞的治疗原则1 发病1-24小时或48小时阶段治疗:(1)3-6小时内适合溶栓治疗,可用尿激酶链激酶,t-Pa以及其它溶栓药物进行动脉或静脉溶栓治疗,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就国内情况,此项治疗在研究探索阶段,不宜广为应用,只能在有充分条件,以科研为主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治疗,取得经验后再推广使用。
(2)发病后1-48小时,不用溶栓治疗者,对各型缺血性脑血管病可依不同病情选用不同药物治疗。
诸如脑血栓形成可用丹参、川芎嗪加入生理盐水或706代血浆治疗,不用葡萄糖注射液,或蛇毒制剂克栓毒和降纤酶等。
也可选用抗凝剂治疗和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等。
(3)发病后12小时内或24小时内最好不用葡萄糖注射液,可用706代血浆,林格氏液加ATP 辅酶A、维生素C等,避免在急性期用高糖加重酸中毒和加重脑损害。
(4)在上述急性期治疗的同时应加用钙离子拮抗剂,阻止Ca内流,解除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依血压情况选用尼莫的平,尼卡的平、氟桂嗪和肉桂嗪等。
(5)同时亦应加用自由基清除剂,神经细胞赋活剂,保护半暗带以减少神经细胞死亡。
可用维生素C、E、甘露醇、地塞米松等。
(6)可试用兴奋性氨基酸NMDA受体拮抗剂、抑制性氨基酸递质γ-氨基丁酸的增强剂。
辅酶Q10,维生素C、E及硫酸镁等。
(7)加强护理,注意病人体温和并发症,肺炎发热,白细胞升高等适当降温和消炎,降低白细胞等减轻缺血性脑损害。
(8)调整血压,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容量,慎用或降血压药物,慎用或禁用血管扩张剂,可用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苷等。
(9)急重症脑梗塞可提早应用,脱水,降颅内压药,甘露醇,速尿、果糖甘油盐水、地塞米松等。
重症伴有脑疝或小脑大面积梗塞宜外科治疗。
2、3-14天阶段治疗(1)2-3天应用脱水降颅压药物,减轻脑水肿,改善微循环是脑保护重要措施,应用甘露醇、速尿、果糖甘油盐水等,如有脑疝或小脑大面积梗塞则外科治疗为宜。
(2)继续应用第一阶段用药(4)、(5)、(6)等项并可依病情调整用药。
脑梗死康复治疗方案
脑梗死康复治疗方案第1篇脑梗死康复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脑梗死(Stroke)是因脑血管突然发生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的一种严重疾病。
康复治疗是脑梗死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方案旨在为脑梗死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人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使其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康复治疗目标1. 减轻或消除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3. 预防并发症,降低复发风险。
三、康复治疗原则1. 早期介入:发病后尽快开始康复治疗,抓住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
2.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
3. 综合治疗:采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全面促进患者康复。
4. 家庭和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家庭参与康复过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四、康复治疗方案1. 物理治疗(1)运动疗法:通过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等,提高患者关节活动度、肌力和平衡能力。
(2)理疗:采用电疗、磁疗、超声波、光疗等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 作业治疗(1)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穿衣、进食、洗漱、如厕等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职业技能训练:针对有工作能力的患者,进行适当的职业技能训练,帮助其重返工作岗位。
3. 言语治疗针对患者言语、吞咽功能障碍,采用以下方法:(1)发音训练:通过模仿、提示等方式,提高患者发音清晰度。
(2)语言理解训练:采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手段,提高患者语言理解能力。
(3)吞咽训练:采用吞咽功能训练、饮食调整等方法,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4. 心理治疗针对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采用以下方法:(1)心理疏导:倾听患者心声,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2)认知行为疗法:纠正患者不良认知,改善心理状况。
(3)团体心理治疗:组织患者参加团体活动,提高社交能力,增强康复动力。
脑梗死的康复诊疗方案
脑梗死的康复诊疗方案脑梗死是指大脑内血液循环受阻引起的脑组织缺血坏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康复诊疗方案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脑梗死的康复诊疗方案。
一、早期康复治疗1.住院治疗:脑梗死患者需进行早期的住院治疗,以争取最佳的治疗窗口期。
2.药物治疗:在住院期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溶栓药物等,以减少脑损伤。
二、康复训练阶段1.早期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可在脑梗死的早期进行,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运动功能训练等,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2.语言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一些患者可能出现语言障碍,包括听觉理解障碍、说话障碍等。
语言康复训练包括听觉训练、发音训练、语言表达训练等。
3.吞咽训练:脑梗死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这会影响患者的饮食和营养摄入。
吞咽康复训练包括口腔肌肉训练、咀嚼训练、吞咽动作训练等。
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康复训练还要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训练,包括自理能力、步行能力、上下楼梯能力等。
三、长期康复护理1.定期随访:脑梗死后,患者需要定期随访,以了解康复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2.家庭康复护理:家庭康复护理是指患者康复回家后,家人的护理和支持。
家庭康复护理包括定期按摩、康复训练协助、提供适宜的日常生活环境等。
3.良好的生活方式:脑梗死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适量锻炼、戒烟限酒等,以减少再次发病的风险。
综上所述,脑梗死的康复诊疗方案包括早期康复治疗、康复训练阶段和长期康复护理。
患者和家人需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可有效预防复发和促进康复。
脑梗死治疗方案
一、概述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局部性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死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脑梗死的治疗原则是尽早恢复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组织损伤,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脑梗死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早期救治(1)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脑梗死早期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液循环。
溶栓治疗适用于发病时间在4.5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阿替普酶、尿激酶等。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以防止血栓的形成和扩大,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 神经保护治疗(1)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可以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时的细胞损伤,常用药物有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
(2)自由基清除剂:自由基清除剂可以减轻脑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常用药物有维生素E、维生素C等。
3. 脑水肿治疗(1)甘露醇:甘露醇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减轻脑水肿,常用剂量为0.25~0.5g/kg,静脉滴注,每6~8小时一次。
(2)呋塞米:呋塞米可以增加尿量,减轻脑水肿,常用剂量为20~40mg,静脉注射。
4. 脑保护治疗(1)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常用药物有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等。
(2)神经干细胞移植: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修复受损的脑组织,提高患者神经功能。
5. 支持治疗(1)营养支持: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饮食,保证患者营养需求。
(2)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6. 康复治疗(1)物理治疗:通过按摩、牵引、理疗等方法,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减轻肌肉萎缩。
(2)作业治疗:通过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3)言语治疗:针对言语障碍患者,进行言语康复训练。
三、治疗方案调整1.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如病情恶化,可增加溶栓治疗剂量或改用其他溶栓药物。
脑梗死的最佳治疗方法
脑梗死的最佳治疗方法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中风类型,通常由于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
对于脑梗死的最佳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急诊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尽快到达医院进行紧急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可能会给患者注射血栓溶解药物,以尽快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液供应。
2. 血栓切除治疗:对于一些适合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进行血栓切除手术。
这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血栓取出或使用器械将血栓击碎,恢复血液的流动。
3. 抗凝治疗:一旦确诊脑梗死,医生通常会给患者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以预防和减少血栓形成。
4. 血压控制:对于高血压患者,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可以减少对脑部血管的损伤。
5. 康复治疗:脑梗死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康复治疗可以帮助减轻并恢复这些功能,如语言、运动、认知能力等。
需要强调的是,脑梗死的治疗应尽早开始,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
疗。
因此,如果出现怀疑脑梗死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以上的治疗方法是一般情况下的建议,具体治疗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决定。
脑梗死急性期西医治疗方案
脑梗死急性期西医治疗方案(一)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的措施,推荐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目前认为,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4.5h。
国外只建议在临床试验中使用尿激酶。
静脉溶栓的适应证:①年龄18~80岁;②发病4.5 h以内;③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1 h,且比较严重;④脑CT已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的影像学改变;⑤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血管内介入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卒中协会(ASA)推荐对于适宜的患者可在发病6h内进行支架-取栓治疗(如Solitaire FR和Trevo)。
对于存在静脉溶栓禁忌证或静脉溶栓无效的大动脉闭塞患者,取栓装置是有益的补充或补救措施,但最好在发病6 h内达到再灌注(溶栓)血流2b/3级,6h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还不确定。
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①脑卒中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或1分;②AIS;③发病4.5 h内接受rt-PA溶栓;④梗死是由颈内动脉或近端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⑤年龄≥18岁;⑥NIHSS评分≥6分;⑦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6分;⑧发病6 h内开始治疗。
动脉溶栓虽然可提高再通率并改善预后,但有可能增加颅内出血,还会延迟发病至溶栓的时间,目前仅适用于发病6h内由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导致的严重AIS且不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
对于近端颈动脉狭窄或完全闭塞的患者,虽然可以考虑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但获益仍不清楚,需要大型临床试验数据的支持。
(三)抗血小板治疗1. 不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50〜300mg/d。
急性期后可改为预防剂量(50〜300mg/d);2. 发病在24小时内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3),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天,但应严格观察出血风险;3. 溶栓治疗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栓24小时后开始使用;4. 对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
脑梗塞的治疗原则
1.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是:①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在疾病发展的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病情、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措施。
②积极改善和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促进脑微循环,阻断和终止脑梗死的病理进程。
③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水肿。
④急性期应早用脑细胞保护治疗,可采取综合性措施,保护缺血周边半暗带的脑组织,避免病情加重。
⑤加强护理和防治并发症,消除致病因素,预防脑梗死再发。
⑥积极进行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以降低致残率。
⑦其他:发病后12h内最好不用葡萄糖液体,可用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或林格液加三磷腺苷(ATP)、辅酶A及维生素C等,避免在急性期用高糖液体加重酸中毒和脑损害。
2.急性期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尽量卧床休息,加强皮肤、口腔、呼吸道及大小便的护理。
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如起病48~72h后仍不能自行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以保障营养供应。
应当把患者的生活护理、饮食、其他合并症的处理摆在首要的位置。
另外,大多数患者、患者亲友及部分医务人员期望的是有更好的药物使患者早日康复,而忽视了其他治疗方面,如患者的饮食。
由于部分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吞咽困难,若不给予合理的营养,能量代谢会很快出现问题,这时,即使治疗用药再好,也难以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3.脑水肿的治疗(1)甘露醇:临床常用20%的甘露醇高渗溶液。
甘露醇是最常用的、有效的脱水剂之一。
脑梗死范围大或伴有出血时,常有病灶周围的脑水肿,近年来发现甘露醇还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
依病情选用20%的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注,每6~8小时1次,静滴的速度要快,最好是静脉推注,要求在15~30min内注完250ml 20%的甘露醇,太慢起不到降颅压的作用。
甘露醇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1000ml/d以下,对于老年患者或肾功能欠佳的患者,应控制在750ml/d以下,并分4~6次给药。
一般应用3~5天后应减少剂量,使用时间以7~10天为宜。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脑血流不足引起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急救措施: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确保患者安全,保持呼吸道通畅,掌握脉搏和呼吸情况,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2. 溶栓治疗:在确诊急性脑梗死后的4.5小时内,可以考虑使用静脉注射血栓溶解药物溶解血栓,促进血液再灌注,以恢复脑组织功能。
3. 血管扩张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或介入手术,扩张梗死脑血管,恢复血流通畅。
4. 抗凝治疗: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再形成。
5. 降低颅内压:通过给予呼吸支持、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等方法,降低脑水肿、颅内压力。
6. 早期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认知训练等,促进脑功能恢复和神经损伤修复。
请注意,以上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和决定。
对于急性脑梗死来说,及早就医、尽早接受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脑梗死中医的治疗方法
脑梗死中医的治疗方法脑梗死是指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功能障碍甚至破坏的疾病。
在中医中,治疗脑梗死主要是通过调理气血、通络和祛痰等方法来改善病情。
下面将结合中医的理论和实际治疗经验,谈谈脑梗死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方法。
中医认为脑梗死的发生与气血瘀滞有关,因此需要运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药物有丹参、川芎、桃仁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栓等方式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二、通络祛痰中医认为脑梗死是因为脑部的经络受阻、痰浊阻塞等导致的,因此需要通络祛痰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药物有天麻、三棱、川贝等具有通络祛痰作用的中药,可以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方式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三、调理气血中医认为脑梗死与气血不足有关,因此需要调理气血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药物有人参、黄芪、当归等具有补气血作用的中药,可以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脑部的供血供氧等方式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四、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脑梗死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针灸可以调理气血、活血化瘀、通络祛痰等,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百会、合谷、风池等,通过刺激穴位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五、配合良好的饮食在中医治疗脑梗死时,良好的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理饮食,比如可以适量摄入一些有助于活血化瘀、通络祛痰的食物,如山楂、黑豆、红糖等,同时避免一些有害于健康的食物,比如油腻、煎炸等。
总之,中医治疗脑梗死的方法主要包括活血化瘀、通络祛痰、调理气血、针灸疗法等,同时需要配合良好的饮食。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脑梗死需要遵循具体病情,因为每个患者的病情都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由有经验的中医医生进行具体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中医治疗脑梗死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和西医治疗方法结合起来,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1、1.2、保持安静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以后根据病情逐渐恢复活动。
当患者烦躁不安或频繁抽搐时,应适当给予镇静治疗。
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重症监护。
1.2、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脑组织缺氧脑梗死患者还常常伴有意识障碍,呼吸道的分泌物增加,甚至出现误吸呕吐物的情况发生,所以要适当的改变头的位置,来帮助患者呼吸正常。
对于严重呼吸苦难者,应尽早采用气管切开术,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但是应充分考虑到气管切开后并发症。
1.3、保持充分的营养,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对于昏迷患者病后24一48小时后仍不能进食者,应进行鼻饲,保证足够的热量。
适当的补充电解质,静脉补液遵循“量出为人”的原则。
在急性期禁止静脉输注高糖,以免加重脑损害。
1.4、防治原伴发病脑梗死常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脏器疾病,在治疗脑梗死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其他原伴发病的治疗,并考虑到两者治疗上的相互影响。
2、脑梗死是什么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
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
脑梗死发病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
3、脑梗死的病理病因脑血管病是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病因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根据常规把脑血管病按病因分类分为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另外,临床上许多人即使具备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却未发生脑血管病,而一些不具备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却发生脑血管病,说明脑血管病的发生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和不良嗜好等。
1、葡萄汁、芹菜汁各1份,温开水服用,每天2-3次。
20天为一疗程。
使用于中风、高血压病人。
脑梗死住院患者的治疗措施
脑梗死住院患者的治疗措施1. 急性期溶栓治疗血栓形成或栓塞实质是颅内动脉堵塞而发生脑梗死,即使在早期,脑梗死的中心部位也已是不可逆损害。
应及时恢复脑血流、改善组织代谢,避免梗死灶周围的半暗带组织缺血,逆转其功能改变进而转变为器质性病变。
理论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重点是及时挽救缺血的半暗带,在缺血脑组织坏死之前使血管再通,脑组织早期获得血流再灌注,避免神经元损害的加重,缩小梗死灶的范围。
近年来,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认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最理想的方法是血管扩张及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时间窗的选择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动物实验表明,最佳时间窗大鼠为4小时左右、猴为3小时,发病6小时后的疗效明显不佳。
已有确切证据表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小时内应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明显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
据随机双盲研究结果显示,对脑CT 低密度无明显改变,意识清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小时之内可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也是比较安全、有效的。
(1)溶栓适应证:①尽早开始溶栓治疗。
发病4.5小时以内(rt-PA)或6小时内(尿激酶)。
②年龄18 ~80 岁。
③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1小时,且比较严重,或症状持续性加重。
④脑CT 扫描排除脑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改变。
⑤基底动脉系统的脑梗死,因病死率极高,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和适应证可以适当放宽,患者或家属应签署知情同意书。
(2)溶栓禁忌证:①既往有脑出血或出血性脑梗死;3 个月内有头颅外伤史;3 周内有活动性出血(如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2 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1 周内有不可压迫部位的动脉穿刺。
②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很快减轻或恢复。
③活动性内出血或出血性体质和出血性疾病、凝血障碍性疾病;月经期、妊娠期或产后10 天以内;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严重糖尿病患者;急性、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
④口服抗凝药物及凝血酶原时间>15 秒者,且国际标准化比值>1.5;48 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超出正常范围)。
脑梗死后遗症治疗方法
脑梗死后遗症治疗方法
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症状管理等。
1. 药物治疗:脑梗死后,常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以防止再次发生脑血管事件。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降压药物(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等。
2.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脑梗死后遗症治疗的关键方法之一。
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和认知训练等。
物理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语言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语言障碍,职业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技能,认知训练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和认知功能。
3. 症状管理: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常常伴有一些症状,如抑郁、焦虑、失眠等。
对于这些症状,可以采取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综合治疗的方法进行管理。
此外,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和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其家人的积极配合和坚持。
及时治疗和规范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请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具体的治疗建议。
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
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主要是因为脑组织急性缺血、坏死及软化而导致,往往有后遗症表现,如失语、偏瘫等,以中老年人群多见,在老年化趋势加重的背景下,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此病不仅要及时的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也需做好预防。
那么你知道脑梗死预防及治疗方法吗?脑梗死的治疗1.脑水肿的控制一般而言,缺血性脑卒中极有可能引发患者出现一种混合性脑水肿,高峰时期一般会持续2到5天,10天后脑水肿会慢慢下降,如若无颅内升高现象,就要及时予以对症处理,不然就极易造成脑疝,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有研究指出,如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当脑细胞坏死后,就会阻碍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
针对出现脑水肿情况的患者,需实施脱水治疗,复方甘油、甘油果糖和甘露醇是常见的脱水剂。
另外,如若年轻患者有颅内压升高表现,就可实施多次静脉注射甘露醇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降低,通过小剂量的多次使用,与大剂量脱水效果没有差别。
2.脑梗死溶栓治疗引发脑梗死出现的因素较多,无论是何成因,结果均无明显差别,以患者局部脑血供障碍为主,早期溶栓治疗是常见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致残率及病死率,且在减少脑梗死面积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溶栓治疗过程中,考虑到人体脑组织血供系统损伤有延展性特点,故溶栓治疗越早效果越明显,以发病后3小时内实施治疗最佳。
在溶栓治疗中,主要包含了动脉用药及静脉用药,前者相较于静脉用药来说,优势主要体现于用药少,但极易耽误患者的病情,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后者则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
从上述内容可看出,不管是哪种溶栓治疗,具备优点的同时也有一定的缺点,需在基于患者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合理的进行选择。
3.抗凝治疗在脑梗塞的治疗中,抗凝治疗的实施旨在预防血栓形成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虽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争议。
脑梗死中医的治疗方法
脑梗死中医的治疗方法脑梗死是一种血液循环障碍疾病,该病症具有突发性,患者会突然出现昏倒、口眼歪斜或者半身不遂等情况,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患者从室内走出到室外进行活动时会出现血管收缩,这也是脑梗死发病率高的季节,在治疗当中,中医有着良好的效果,并且也较为安全,本文对于脑梗死患者的中医治疗进行探讨。
1.脑梗死脑梗死也就是缺血性中风,其主要是由于缺血缺氧而导致的脑组织局部软化/坏死,脑梗死是心脑血管疾病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在急性脑血管疾病当中占七成。
脑梗死的疾病病因相对复杂,最为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血管狭窄,而变得狭窄的主要原因与炎症或者是粥样硬化以及血栓有关,血栓所形成的原因多样,例如患者的粥样硬化斑块出现了破裂,或者是由于心房出现颤动而导致的心脏栓塞排出,还可能与患者的血液凝度过高或者是大脑循环出现问题有关,该病有较高的致残致死概率。
本病在中医上属于中风的范畴,而从患者的疾病位置以及性质分析,通常与血脉凝滞有关,也就是患者气血运行不畅通,运行缓慢,气血无法运行至全身,而导致的气血不足、亏虚的现象,出现外溢留积的死血、血凝等情况。
中医当中分为中经络(分为风痰入络证、风阳上扰证和阴虚风动证)、中脏腑(分为闭证和脱证两个证型,闭证包括阳闭和阴闭,又可分为痰热腑实证、痰火瘀闭证和痰浊瘀闭证,脱证有阴竭阳亡证。
闭证、脱证都属于中风危急重症,可危及生命)。
中风的发病情况相对复杂,归纳而言与患者阴虚、气虚、心火、肝火、风痰、湿痰、气逆、血瘀等有关,这些情况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出现相互作用影响,致使患者发病,存在外邪入侵导致发病的患者称之为外风,而没有外邪入侵的患者称之为内风,在临床当中“内风”患者较多。
急性期的患者通常会出现风、痰、瘀等阻塞经络,出现经络不通,并且气血运行不畅,水湿运行受到阻碍,淤积不散,或者是出现瘀血与痰浊并存,腑气不通,肝气郁结,肝经的火顺着经络的走行等外邪或者体内病理产物的蓄积的表现,后面的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时期,患者的病情缠绵,长久不愈,导致人体当中的脏腑功能衰退,同时人体的正气出现不足,患者气虚血虚,风痰血瘀等病理产物使得患者的经络气血运行得到堵塞,邪正相争,患者出现正衰、邪盛并存的病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梗死的治疗
卒中是我国第一大死亡病因。
以高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严重威胁着国民
身心健康。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社会负担。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
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
一类临床综合征。
脑梗死是脑血管中最常见类型,约占70%-80%。
脑卒中的常见表现: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
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
或模糊,眩晕伴呕吐,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或抽搐。
脑梗死发生后每分钟脑细胞死亡190万个,故急性脑梗死是急症,时间就是
大脑。
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以挽救缺血半暗
带组织。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可分为:溶栓治疗、取栓治疗、康复治疗。
国内外指南推荐对于缺血性卒中发病3---4.5小时内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应尽快给予静脉溶栓治疗。
发病6小时且符合取栓条件的患者,应尽快给予取栓
治疗。
越早接受溶栓治疗,效果越好!
发病到溶栓治疗时间每减少1分钟=获得平均1.8天健康生命的时间
每减少15分钟=获得1个月健康
生命的时间
每减少15分钟=降低院内死亡率4%
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可减少死亡(可降低3年死亡风险22%)和残疾。
目前国内多数医院采用的药物是注射用阿替普酶(爱通立)。
阿替普酶重组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灭菌注射用水,它可以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即所谓的
溶栓治疗。
静脉溶栓适应症:1.有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症状出现
3-4.5h以内;3.年龄≥18岁;4.颅脑CT已排除颅脑内出血,无早期梗死低密度
改变及其他明显早期脑梗死改变;5.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开始溶栓治疗后会完善颅脑磁共振平扫+血管成形检查。
如果颅内血管无明
显狭窄或闭塞,则无需其他特殊治疗。
如发现患者颅内大血管存在明显狭窄或者
闭塞,就需要取栓治疗。
大血管闭塞临床症状更严重:偏侧肢体完全瘫痪、感觉障碍,言语障碍,意
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大血管闭塞该如何治疗?
2015年五大临床试验证实机械取栓对比标准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卒
中患者的预后。
机械取栓是通过介入手术治疗,开通堵塞的血管,使血管复流。
6项随机对照试验中有4项未达非劣结局,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不一致,桥接治疗
仍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治疗金标准。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22》指出机械取栓适应症:
1.急性缺血性卒中,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大动脉闭塞。
2.CT排除颅内出血。
3.
前循环闭塞发病时间在6h以内;前循环闭塞发病时间为6-24h,经过严格的影像
学筛选后可推荐血管内治疗;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发病时间在24h以内,血管内治
疗是可行的。
4.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目前机械取栓常用的技术有:单纯导管抽吸、支架取栓及二者相结合的取栓。
在临床上工作中,遇到卒中患者多数情况下是先给予溶栓治疗,必要时再给
予取栓治疗,称之为桥接治疗。
桥接治疗具有以下优势:成功再通率显著提高27%;90天良好结局的几率显著增加37%,功能独立比例显著更高;不增加症状
性颅内出血风险;显著降低24小时新发梗死风险68%;显著减少取栓次数;转运
前>25%患者因溶栓治疗成功实现血管再通或临床改善。
机械取栓技术的局限性在于并不是所有的医疗机构都可以进行该项治疗,对医疗机构有资质要求,这就要求对于无资质的医疗机构而言,遇到大血管
闭塞患者,一经确诊就要立即转诊至最近的上级医院。
对于已经溶栓和桥接的患者,如果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仍很突出,建议早期进
行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是相对普及的治疗手段,无明显的局限性,各个级别的医
疗机构均可以开展。
而对患者和家属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项治疗。
一部分患者
及家属的诉求是:医生,你们有什么好药(贵药)都用上吧,而对枯燥、无味的
康复项目没报太大的期望。
而与事实相反,康复治疗的效果是超乎预期的。
康复治疗对时间也有一定的要求,即所谓的时间成本,康复治疗的黄金期是
脑卒中后的半年,在卒中发生半年后才开始康复治疗,效果较早期开始康复治疗
相差甚远。
上面提到康复治疗是枯燥、无味的,多数患者不能很好得坚持,甚至很多患
者在开始康复治疗后短期内放弃治,这在临床工作中屡见不鲜。
原因很简单:康
复治疗除了枯燥、无味,更多的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打个比方,坚持一了1
周的康复治疗,效果甚微,可能进步只有1分,但是如果这一周没有做康复治疗,可能要退步5分,甚至要退步更多。
这就是很多患者不能坚持康复的原因。
而对
于真正坚持康复的患者,效果都是肯定的,很多患者表示连自己都没敢想自己会
恢复到这个地步。
这就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见到很多卒中后遗症患者,就像老百姓
的顺口溜:擓篮、画圈。
卒中,不可怕,科学救治,挽救更过的神经细胞,尽最大可能减少致死、致残。
患卒中后第一时间前往附近医院,遵医嘱:溶栓、桥接、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