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使用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诗歌

合集下载

现代诗戴望舒之我用残损的手赏析

现代诗戴望舒之我用残损的手赏析

现代诗《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之赏析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

浙江杭县人。

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同时他也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早年他以一首象征派的《雨巷》闻名于世,被冠为“雨巷诗人”;然而他“最有意义”的诗作,却被认为是表达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的《我用残损的手掌》。

这首诗是戴望舒在1942年春,因主持《星座》副刊“对抗皇军”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酷刑的折磨,但他并没有屈服,用自己的一腔爱国热情,深入浅出的文字,在不见天日的牢狱中,在暗淡无光的铁窗里,寄托了一位中国文人的铮铮铁骨的狱中成名之作。

现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诗的内容:“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比作“广大的土地”,将残损的的手掌展开想象,作者用自己的手去摸索着这辽阔的土地,这生他养他的家园,体现作者身在监狱仍不忘关心国家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反映了作者在监狱中,身心被日本人侵略者残酷摧伤下那种坚贞不屈的意志。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灰烬”“血”“泥”是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真实写照。

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及“四光”政策,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流离失所;家园的支离破碎,成了一片废墟,这惨不忍睹的情况,亦是国家的命运,也是诗人的命运。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在这几句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虚拟性的总体形象之中,又对现实事物作了直观式的细节描绘,作者从触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角度,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运用幻觉和“虚拟性想像”的手法,“手掌”由北向南,将家乡的美景呈现在眼前:长白山的冷到彻骨、黄河的夹泥沙、荇藻和水的微凉、江南的水田……这一切是多么美好,然而在敌人的铁蹄之下遭到百般蹂躏,家园的美好已经成为过去的炊烟,不复存在,无不教人痛极而泣。

戴望舒现代主义诗歌

戴望舒现代主义诗歌

戴望舒现代主义诗歌1. 戴望舒的现代主义诗歌啊,就像一扇通往奇幻世界的门。

你读他的诗,就仿佛走进了一个朦胧又迷人的梦境。

比如说,“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那姑娘就像雨中的一抹幽影,神秘又让人忍不住想去探寻。

在他的诗里,你能感受到那种独特的韵味,好像自己也置身于那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之中,心里满是对美好又惆怅的事物的向往。

2. 戴望舒写现代主义诗歌可真是一绝!这就好比厨师做出了绝世佳肴。

他的诗有一种魔力,能紧紧抓住你的心。

像,他把记忆写得那么鲜活,“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嘿,你看,记忆在他笔下不是干巴巴的东西,而是像个调皮的小精灵,无处不在。

读他的诗,就像和这个小精灵做朋友,有趣得很呢。

3. 你知道戴望舒的现代主义诗歌吗?那可是诗歌海洋里的璀璨明珠。

他的诗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拿来说吧,“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这简单的几句,就把那种难以言说的愁绪和相思全给勾出来了。

你读的时候,是不是感觉自己内心的那些小情绪也被唤醒了,就像在跟诗人一起倾诉呢?4. 戴望舒的现代主义诗歌呀,就像是一首首无声的歌。

你得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听到那美妙的旋律。

就像在里的那些诗,每一首都像是一个小世界。

他用词就像画家挑选颜料一样精心,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

比如说“林叶颤抖于月光的摩抚”,这“摩抚”用得多妙啊,就像月光真的有了温柔的手,在轻轻抚摸着林叶。

读他的诗,就像在欣赏一幅绝美的画,还自带音乐效果呢。

5. 哇塞,戴望舒的现代主义诗歌可不得了!感觉他就像一个情感的魔法师。

他的诗能把平淡的东西变得充满诗意。

像,“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简单的一句话,却有着无尽的力量。

他把对祖国的热爱和自己的遭遇融合在一起,就像把热血注入了冰冷的土地。

读他的诗,你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情感冲击,仿佛自己也变成了那个用手掌摸索大地的人,心中满是对祖国的深情。

戴望舒关于植物的现代诗歌

戴望舒关于植物的现代诗歌

戴望舒关于植物的现代诗歌1. 戴望舒的诗里呀,植物就像有了灵魂。

你看那《雨巷》中的丁香,像个结着愁怨的姑娘,在雨巷里静静散发着忧伤。

丁香花的颜色、那淡淡的紫,就如同姑娘心中化不开的惆怅,它默默站在那儿,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这丁香哪,简直就是诗人心中忧愁的化身,让人为之着迷。

2. 戴望舒笔下的植物可有趣了。

就说那《我的记忆》吧,记忆像老屋里的菖蒲,菖蒲在角落默默生长,散发着古老又宁静的气息。

菖蒲那细长的叶片,就像记忆的丝线,牵连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我就想啊,这菖蒲在他的诗里怎么就变得这么有韵味呢?3. 你知道戴望舒诗中的植物有多特别吗?像《残花的泪》里的残花,残花就像一个被遗忘的舞者。

它曾经娇艳过,如今却在角落独自落泪。

花瓣凋零,就像舞者破碎的舞裙。

哎呀,这残花的命运就如同那些被岁月抛弃的美好,真让人心疼。

4. 戴望舒写植物写得那叫一个绝。

在《秋蝇》里,那些植物仿佛是秋蝇眼中的世界。

也许有那么一株小草,就像秋蝇生命里最后的希望之光。

小草在风中摇晃,秋蝇围绕着它,那画面就好像在诉说着一种无力与挣扎,仿佛在问这世界,为何美好的东西都如此脆弱?5. 我发现戴望舒诗里的植物充满了神秘。

《古意答客问》中的植物像是来自古老的传说。

假如那是一棵松树,它就像一位隐居山林的老者,默默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松针落下,就像老者洒落的智慧。

这松树啊,在诗里就像是一部活着的史书。

6. 戴望舒的现代诗歌里,植物都有自己的性格。

就好比《夜蛾》中的那些植物,假如是一朵小花,它就像夜蛾心中的灯塔。

夜蛾不顾一切地飞向小花,小花在黑暗中静静等待。

这小花就像一种信念,在等待中坚守,在坚守中给夜蛾希望。

7. 你有没有想过,戴望舒诗里的植物是多么富有情感啊?《眼》中的植物像有眼睛一样。

比如说那棵柳树,它像是一个温柔的守护者。

柳枝随风摆动,就像它的目光在轻轻抚摸着大地上的一切。

这柳树的每一次摇曳,都像是在表达它对世间万物的深情。

8. 戴望舒笔下的植物简直是活灵活现。

《我用残损的手掌》难句解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难句解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难句解析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诗的开头两行起统摄全诗的作用。

可以想见,在阴暗潮湿的土牢中是不可能有什幺地图的,因此“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就只能是在心中展开的超现实的想像。

戴望舒留法期间,曾去西班牙旅行。

受西班牙诗人洛尔迦、阿莱桑德雷以及法国诗人艾吕雅影响很深。

这几位诗人用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写出了抨击法西斯的不朽诗篇,给戴望舒以深刻启示。

“用残损的手掌抚摸大地”这一中心意象的确立,便是戴望舒用超现实主义手法表达民族愿望与情绪的一次成功尝试。

 2、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灰烬”“血”“泥”是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概括。

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使大地上处处废墟,人民流离失所。

诗人的手掌是残损的,祖国的土地也支离破碎,诗人与祖国有着共同的命运。

 3、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手掌”将诗人引到了他的“家乡”,这里的景色曾是那幺美丽迷人。

作者写到了家乡的春天、繁花、嫩柳、荇藻、水,调动了视觉、嗅觉、触觉,如同回到了家乡。

充溢在字里行间浓浓的思乡之情,与作者身陷囹圄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

 4、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手掌”由北向南,抚过大片国土。

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每到一处,作者都突出了该地区的特征性事物,并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它们的特点:雪峰、水夹泥沙、新生的禾草、蓬蒿、荔枝花、苦水。

在感情色彩上,这几行诗是忧郁的,冷色调的,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

戴望舒现代诗歌《雨巷》

戴望舒现代诗歌《雨巷》

戴望舒现代诗歌《雨巷》戴望舒现代诗歌《雨巷》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歌吧,诗歌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戴望舒现代诗歌《雨巷》,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也有人把这些意象解读为反映当时黑暗的社会的缩影,或者是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雨巷作者: 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寒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

浙江杭州人。

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

因诗作《雨巷》一度被人称为“雨巷诗人”。

著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作品赏析内容鉴赏戴望舒的诗深蕴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清丽诗风的韵致,但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歌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戴望舒使用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诗歌

戴望舒使用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诗歌

戴望舒使用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诗歌:
戴望舒使用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诗歌是《雨巷》。

超现实主义诗歌是现代西方一种新的诗歌流派。

这一流派诗人多用“自动写作法”进行创作,构思常超越时间和空间,语言和用词别具特色。

《雨巷》是戴望舒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诗中,诗人用象征性的意象及意象群来营建抒情空间,传达内心情感,并且融会了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晚唐五代纤弱婉约诗词的艺术营养。

不仅如此,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的和谐的音律美。

因此,戴望舒使用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诗歌是《雨巷》。

拓展资料
戴望舒(1905年11月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

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

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

曾经和杜衡、张天翼,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为“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

戴望舒通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曾翻译过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初恋》、西班牙哥尔《心声》和一些苏联诗歌。

他创办了《现
代诗》杂志,致力于新诗的发展,成为现代诗派运动的领袖。

戴望舒最经典的十首诗

戴望舒最经典的十首诗

戴望舒最经典的十首诗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他的诗作以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著称。

在他的一生中,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诗歌作品,以下是戴望舒最经典的十首诗。

1.《假如我是真的》:这首诗通过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与个人追求之间的矛盾心情,展示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关切。

2.《夜行》:这首诗以独特的叙事手法,描述了一个夜晚里的旅行者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生活、世界和人性的思考。

3.《夜行船》:这首诗借助夜晚的景象和船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追求自由、逃离现实束缚的渴望,同时也折射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4.《夜的东方》:这首诗以东方文化的符号和意象,描绘了一个幻想的夜晚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思索和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5.《古田军号》:这首诗以对古田军号的赞颂,歌颂了中国革命的精神和英雄的形象,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对英雄的崇敬。

6.《踏青》: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踏青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和平、欢乐的向往。

7.《浮生六记》:这首诗以自传体的形式,展示了诗人对个人经历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和命运的感慨。

8.《送行》:这首诗以别离为主题,以极简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9.《暮夜行船》:这首诗以夜行船的形象,描述了一个向未知前进的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探索与追求的渴望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10.《明月几时有》:这首诗以明月为象征,抒发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性的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珍视。

这些诗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赞誉,在后世也被广泛传诵和解读。

戴望舒以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塑造了自己的诗歌风格,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戴望舒现代诗短诗

戴望舒现代诗短诗

戴望舒现代诗短诗1. 《雨巷》走在那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不就像走在人生的迷茫路上?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哎呀,这不就像我们都渴望着美好。

例子:就像我们在黑暗中寻找那一丝光亮。

2. 《在天晴了的时候》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那感觉难道不像雨过天晴后的畅快?看看新绿的草,瞧瞧绽放的花,哇,这世界多美妙啊!例子:就如同久旱逢甘霖那般让人欣喜。

3. 《我的记忆》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这多像一个不离不弃的朋友啊!它总不肯把过去的事忘却,嘿,多固执又可爱。

例子:像小狗一直守着自己的家。

4. 《寻梦者》梦会开出花来的,这难道不是最美的期待?去寻找吧,不停下脚步,对呀,就该这样执着。

例子:如同夸父追日般坚定。

5. 《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是多么深沉的爱呀!感受着它的温暖与沧桑,哎呀,心里真不是滋味。

例子:好像孩子紧紧抱住母亲。

6. 《萧红墓畔口占》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啊,嗯,让人感动。

例子:如同给孤独的人一个温暖的拥抱。

7. 《印象》是飘落深谷去的,幽微的铃声吧,那声音真让人着迷啊,咦,好神奇。

例子: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8. 《烦忧》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哇,这烦忧真有韵味,哈,真有意思。

例子:好像心里有只小猫在挠痒痒。

9. 《秋天的梦》迢遥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这画面多有意境呀,呀,真美。

例子:如同梦幻般的仙境。

10. 《夜行者》这里他来了,夜行者!多么神秘的称呼啊!冷冷地,孤寂地,嘿,真特别。

例子:像黑暗中的独行者。

我的观点结论:戴望舒的现代诗短诗真的很有魅力,用简单的文字就能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意境,让人沉浸其中,感受诗歌的美好。

戴望舒《雨巷》写作特点分析

戴望舒《雨巷》写作特点分析

戴望舒《雨巷》写作特点分析戴望舒《雨巷》写作特点分析1、法国象征主义手法和中国传统诗歌意象的完美结合:我们看到:这首诗表面上所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雨巷中相逢而又无言地分离的事以及这件事在他们的思想感情上所引起的震动。

我们可以相信:诗中所写的事件是以诗人生活中的类似的现实事件为基础的;但即使这样,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中所写的事物是另有象征之意的。

其中的“丁香姑娘”除了可以看作诗人的理想爱人的化身外,完全可以看成是诗人所追求的其他理想的象征。

而“雨巷”除了可以看作一条现实的江南城市梅雨季节的小巷外,同样完全可以看作是诗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的象征(雨巷中的“颓的篱墙”则又是爱情失败或理想破灭的一个微观层次的象征)。

至于“雨巷”中两个青年男女不期而遇而又失之交臂的故事,除了可以看作一个真实的爱情事件的再现外,也完全可以看作是作者追求理想而不得这一精神历程的象征。

而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感情,除了可以看作诗人对于爱情失败的咏叹外,也完全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理想破灭的悲悼。

在理解了全诗的象征意义之后,我们会发现:这首诗的意义其实要比字面意义丰富地多。

这种字面意义之外另有一层与字面意义具有暗喻关系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

这首诗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是由诗人所采用的象征手法所造成的。

所谓象征(也即暗喻),即表面上只写喻体(被喻的本体不出现),暗中却又通过喻体指向本体。

由于在象征中本体不出现,因而,接受者对于喻体暗中所指的本体到底是什么是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或可以同时有多种理解的,这就造成了象征意义的不确定性。

与科学和理论活动(追求语义的精确性和单义性)不同,在诗歌创作和欣赏活动中,人们往往追求意义的丰富、多样乃至含糊、隐秘,象征手法的运用正是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的一种重要途径。

戴望舒深受法国象征诗派(尤其是魏尔伦)的影响(戴曾译过魏尔伦的诗),对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赞赏不已,这首诗就是他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创作汉语白话新诗的一个成功范例。

戴望舒现代诗歌(精选6首)

戴望舒现代诗歌(精选6首)

戴望舒现代诗歌戴望舒,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

1905年11月15日(农历9月7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南京祖洪成谷村。

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

诗人,翻译家。

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戴望舒现代诗歌(精选6首)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戴望舒现代诗歌1《古神祠前》古神祠前逝去的暗暗的水上,印着我多少的思量底轻轻的脚迹,比长脚的水蜘蛛,更轻更快的脚迹。

从苍翠的槐树叶上,它轻轻地跃到饱和了古愁的钟声的水上它掠过涟漪,踏过荇藻,跨着小小的,小小的轻快的步子走。

然后,踌躇着,生出了翼翅……它飞上去了,这小小的蜉蝣,不,是蝴蝶,它翩翩飞舞,在芦苇间,在红蓼花上;它高升上去了,化作一只云雀,把清音撒到地上……现在它是鹏鸟了。

在浮动的白云间,在苍茫的青天上,它展开翼翅慢慢地,作九万里的翱翔,前生和来世的逍遥游。

它盘旋着,孤独地,在迢遥的云山上,在人间世的边际;长久地,固执到可怜。

终于,绝望地它疾飞回到我心头在那儿忧愁地蛰伏。

《秋夜思》谁家动刀尺?心也需要秋衣。

听鲛人的召唤,听木叶的呼息!风从每一条脉络进来,偷听心的枯裂之音。

诗人云:心即是琴。

谁听过那古旧的阳春白雪? 为真知的死者的慰藉,有人已将它悬在树梢,为天籁之凭托——但曾一度谛听的飘逝之音。

而断裂的吴丝蜀桐,仅使人从弦柱间思忆华年。

《印象》是飘落深谷去的幽微的铃声吧,是航到烟水去的小小的渔船吧,如果是青色的珍珠;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

林梢闪着的颓唐的残阳,它轻轻地敛去了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

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迢遥的,寂寞的呜咽,又徐徐回到寂寞的地方,寂寞地。

《夜蛾》绕着蜡烛的圆光,夜蛾作可怜的循环舞,这些众香国的谪仙不想起已死的虫,未死的叶。

说这是小睡中的亲人,飞越关山,飞越云树,来慰藉我们的不幸,或者是怀念我们的死者,被记忆所逼,离开了寂寂的夜台来。

黑暗中果实的圆熟——论戴望舒后期诗歌

黑暗中果实的圆熟——论戴望舒后期诗歌

得到足够 的重视。本文试 图通 过对 戴望舒后期诗 歌的分析 , 探索 出戴 诗创 作 中“ 经验的生长 ”重视 戴诗后期诗歌 的出色 ,
成就 。
《 旧锦囊》 之后 便是《 雨巷》《 ,雨巷》 一辑 显现 出诗人对法
国早期象 征派诗人 魏尔伦 的吸收借鉴 。诗人从 12 年秋进 95 入震旦大学 的法 文特别班学 习 , 直接地接触 法国文学并受 到 了巨大 的影 响 , 最初使诗人 由古典诗词 的熏 陶转 入法 国象征 派影 响的便是 魏尔伦 。魏尔伦 在《 的艺 术》 诗 一诗 中讲述 了 他 的诗学观念 , 认为 “ 万般事物 中 , 音乐 占第一 ” 并且反对理 , 性, 主张朦胧 ,惟 有半醉 的歌 曲可贵 , “ 能把模糊 和精确 紧密 结合” “ ,它是面纱后面美丽 的双眼” 《 。 雨巷》 中六 首诗将 中国 古典 诗歌的意象融人象 征派的创作风格 中 , 代表作 《 雨巷》 一
第2卷第1 5 期 2 1年 1 02 月
长春 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nl f h n c u iest f cec n eh ooy ( o il ce csE io ) o ra C a gh nUnv ri o S inea dT cn lg S ca S ine dt n o y i
之外 , 望舒 翻译 了大 量的法语 、 戴 西班牙语 和俄 语诗歌 。出 色 的创作 和翻译成 就使戴 望舒成 为一位值 得关 注的现代 诗 人 。但 是戴 望舒在 人们心 目中留下 的更 多是雨 巷诗人 的记 忆, 以往 的学术 研究 中也更注 意他 中期 诗歌创作 的探 索 , 而 他后期 的诗歌 , 即收录在诗集《 灾难 的岁月》 中的诗歌并 没有
我 会 永 远 地 生存 在 你 们 的心 上 。

戴望舒成名作《雨巷》原文及赏析

戴望舒成名作《雨巷》原文及赏析

戴望舒成名作《雨巷》原文及赏析戴望舒成名作《雨巷》原文及赏析戴望舒在坎坷曲折的二十多年创作道路上,只给我们留下来九十多首抒情短诗,《雨巷》,就是他早期的一首成名作。

《雨巷》大约写于1927年夏天。

最初发表在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八号上。

戴望舒的挚友杜衡在1933年写道:说起《雨巷》,我们是不能把叶圣陶先生的奖掖忽略的。

《雨巷》写成后差不多有1年,在叶圣陶先生代理编辑的《小说月报》的时候,望舒才忽然把它投寄出去。

圣陶先生一看到这首诗就有信来,称许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圣陶先生的有力的推荐,是望舒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一直到现在。

(《望舒草·序》)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

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

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

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

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

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

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

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有论者说,《雨巷》是诗人用美好的“想象”来掩盖丑恶的“真实”和“自我解脱”,是“用一些皂泡般的华美的幻象来欺骗自己和读者”,除了艺术上的和谐音律美外,“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

(凡尼:《戴望舒诗作试论》,《文学评论》1980,4),这些诘难和论断,对于《雨巷》来说,未免过于简单和苛刻了。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

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戴望舒使用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诗歌

戴望舒使用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诗歌

戴望舒使用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诗歌
【原创版】
目录
1.戴望舒与超现实主义诗歌
2.超现实主义诗歌的特点
3.戴望舒的诗歌创作特点
4.戴望舒的超现实主义诗歌代表作品
5.戴望舒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影响与评价
正文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富于创造性,其中超现实主义诗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超现实主义诗歌是一种现代西方文艺流派,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盛行于欧洲。

这种诗歌风格致力于探索人类的潜意识心理,主张突破合乎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特点在于他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打破了传统的诗歌创作规范,通过深入挖掘人类的潜意识和梦境,展现了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

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神、鬼、妖魔等与现实没有关联的内容,以及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和意象。

戴望舒的超现实主义诗歌代表作品有《痛苦的都会》、《生活的内幕》等。

这些作品运用了潜意识、梦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批判,反映了人类灵魂深处的冲突和挣扎。

戴望舒的超现实主义诗歌对中国现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手法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同时,他的诗歌作品也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让人们领略到了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魅力。

总之,戴望舒的超现实主义诗歌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戴望舒现代诗歌大全

戴望舒现代诗歌大全

戴望舒现代诗歌戴望舒现代诗歌大全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戴望舒现代诗歌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1、《烦忧》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2、《秋天的梦》迢遥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

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3、《偶成》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4、《断指》在一口老旧的、满积着灰尘的书橱中,我保存着一个浸在酒精瓶中的断指;每当无聊地去翻寻古籍的时候,它就含愁地勾起一个使我悲哀的记忆。

这是我一个已牺牲了的朋友底断指,它是惨白的,枯瘦的,和我的友人一样;时常萦系着我的,而且是很分明的,是他将这断指交给我的时候的情景:“替我保存这可笑可怜的恋爱的纪念吧,在零落的生涯中,它是只能增加我的不幸。

”他的话是舒缓的,沉着的,像一个叹息,而他的眼中似乎含有泪水,虽然微笑在脸上。

关于他“可笑可怜的恋爱”我可不知道,我知道的只是他在一个工人家里被捕去;随后是酷刑吧,随后是惨苦的牢狱吧,随后是死刑吧,那等待着我们大家的死刑吧。

关于他“可笑可怜的恋爱”我可不知道,他从未对我谈起过,即使在喝醉酒时。

但我猜想这一定是一段悲哀的事,他隐藏着,他想使它随着截断的手指一同被遗忘了。

这断指上还染着油墨底痕迹,是赤色的,是可爱的光辉的赤色的,它很灿烂地在这截断的手指上,正如他责备别人懦怯的目光在我心头一样。

诗词赏析:戴望舒《寻梦者》

诗词赏析:戴望舒《寻梦者》

诗歌赏析:戴望舒《寻梦者》戴望舒的《寻梦者》与《乐园鸟》等诗作为组诗以《乐园鸟及其他》为题,发表在1932年11月出版的《现代杂志》第二卷第一期上。

读者一般认为《寻梦者》这首诗,以“金色的贝”作为象征喻体,把诗人自己作为象征的本体,通过象征手法,描摹出了寻梦者追逐理想的过程。

《寻梦者》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一九四二年七月三日(选自《戴望舒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赏析一这首诗歌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幻想抒写到了极致。

起始句写到:“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开出花来”,曾经写出梦的美丽了,紧接着类似的一句中添加了“娇妍”一词,就更显出梦的绚丽,让人产生无限的遥想,充溢向往之情了。

然后又总结梦的特性是“无价”、“珍宝”,这两个词让读者更领会到梦的可贵性、重要性。

因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去寻觅它。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这两句话意义上是递进的,“大海里”已是难寻的了,而且又是“大海的底里”,那就更难寻了,又加上“深藏”一词,可见要寻觅一个梦是多么艰难啊,同时也表现了梦的深远!所以寻觅梦要付出宏大的艰苦:“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只言岁月之久长;“冰山”“瀚海”又指道路之困难了。

即便找到了美梦又怎样呢?要真正完成这个梦,还得付出更大的努力,要精心保护它:“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这样才干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谈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

谈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

谈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谈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谈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雨巷》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

“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

“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

“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谈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归纳为三方面:第一、诗人采用了象征派重意象、重暗示的手法。

第二、诗人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各种艺术技巧,又运用了新的手法,赋予新时代的气息,形成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抒情诗人。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始于二十年代初期,他是带着中国古典诗歌温庭筠、李商隐那一派诗风的影响进入诗坛的,三十年代则成为“现代派”的中心人物。

作为现代派的代表,他主要有三部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和《灾难的岁月》,其中一九二八年八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诗作《雨巷》出自诗集《我的记忆》,《雨巷》称为“现代诗派诞生的先声”。

《雨巷》不仅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杰作,也是代表戴望舒前期诗风并名震诗坛的作品,作家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的桂冠。

打开诗篇《雨巷》,首先看到诗人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

作品展示出“梦一样的凄婉迷茫”的意境,描绘了一位“丁香一样地结着悉怨的姑娘”形象,通过细腻地描绘,抒发了诗人孤独、寂寞、哀怨惆怅的典型情绪,此诗深受读者的青睐。

《雨巷》作为戴望舒早期的代表作品风靡一时,必然有其独特地艺术魅力和极高的艺术价值,那么,在我看来,它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诗人采用了象征派重意象,重暗示的手法,抒发了浓重的失望、愁怨和彷徨的情绪。

从《灾难的岁月》看戴望舒晚期创作风格

从《灾难的岁月》看戴望舒晚期创作风格

从《灾难的岁月》看戴望舒晚期创作风格发布时间:2021-06-25T12:13:33.823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1卷第3期作者:田甜[导读] 《灾难的岁月》总体上代表了戴望舒晚期的创作风格,本文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道路出发,通过对作品分析,总结出诗人创作晚期的艺术风格。

田甜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学院讲师摘要:《灾难的岁月》总体上代表了戴望舒晚期的创作风格,本文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道路出发,通过对作品分析,总结出诗人创作晚期的艺术风格。

《灾难的岁月》表现出了超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

内容上反映了战争带给个人、国家、人民的灾难;在情感的表述上,把个人的情绪融合到对国家和人民的情感之中;在艺术形式上,侧重用梦幻和无意识的方式表达思想。

关键词:《灾难的岁月》,超现实主义,情感,创作风格《灾难的岁月》是“雨巷诗人”戴望舒最后一本诗集,共25首收录了他1934年到1945年之间的诗作,诗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9首,写于作者旅法期间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抒发了诗人旅法期间的个人情怀,其中蕴含着很多深邃的哲学思考。

第二部分16首,收录了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的诗歌,这段时期诗作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反映了战争中个人的创伤、国家的灾难、人民的痛苦,形成了在个人命运思考下书写国家命运的写作风格。

一、戴望舒诗歌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他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20年代初登文坛,展现了中国旧体诗与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流派的融合,内容大多表现个人哀愁感伤的情绪。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诗集《我的记忆》;30年代,戴望舒的创作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更注重内心的表现,这个时期的创作运用了象征、暗示等方法。

《望舒草》和《望舒诗稿》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40年代,戴望舒的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战火很快蔓延到香港,诗人在1914年被捕入狱,受到了非人的折磨。

从此他更加深切地感到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息息相关,他的诗歌风格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表现出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戴望舒写的现代诗

戴望舒写的现代诗

戴望舒写的现代诗1.在天晴了的时候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2.二月春天已在野菊的头上逡巡着了,春天已在斑鸠的羽上逡巡着了,春天已在青溪的藻上逡巡着了,绿荫的林遂成为恋的众香国。

于是原野将听倦的谎话的交换,而不载重的无邪的小草将醉着温软的皓体的甜香;于是,在暮色冥冥里我将听了最后一个游女的惋叹,拈着一支蒲公英缓缓地归去。

3.秋夜思谁家动刀尺?心也需要秋衣。

听鲛人的召唤,听木叶的呼息!风从每一条脉络进来,窃听心的枯裂之音。

诗人云:心即是琴。

谁听过那古旧的阳春白雪?为真知的死者的慰藉,有人已将它悬在树梢,为天籁之凭托——但曾一度谛听的飘逝之音。

而断裂的吴丝蜀桐,仅使人从弦柱间思忆华年。

4.少年行是簪花的老人呢,灰暗的篱笆披着茑萝;旧曲在颤动的枝叶间死了,新锐的蝉用单调的生命庚续。

结客寻欢都成了后悔,还要学少年的行蹊吗?平静的天,平静的阳光下,烂熟的果子平静地落下来了。

5.寂寞园中野草渐离离,托根于我旧时的脚印,给他们披青春的彩衣:星下的盘桓从兹消隐。

日子过去,寂寞永存,寄魂于离离的野草,像那些可怜的灵魂,长得和我一般高。

我今不复到园中去,寂寞已如我一般高:我夜坐听风,昼眠听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6.萧红墓畔口占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7.印象是飘落深谷去的幽微的铃声吧,是航到烟水去的小小的渔船吧,如果是青色的真珠;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

林梢闪着颓唐的残阳,它轻轻地敛去了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望舒使用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诗歌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歌界的重要代表之一,他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启发。

尽管他的诗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类为超现实主义,但他并没有完全沿袭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思想。

然而,他的某些诗作中确实体现了超现实主义的元素。

以下是几首具有超现实主义手法的戴望舒诗歌:
1.《没有故事》:这首诗以一个看似无意义的、荒诞的场景为
背景,描绘了人类社会的虚妄和困惑。

诗中通过奇特的符号、反常的情景和模糊的逻辑,展示了一种非现实、超越理性的存在。

2.《舌头纪事》:这首诗以舌头作为象征,表达了深层次的个
人和社会的痛苦与挣扎。

诗中使用了许多超现实的意象和隐喻,将舌头与诗人内心的体验和情感联系起来,创造出一种异化的效果。

3.《火貂》: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超现实的场景,诗人在火貂的
眼神中看到了人性的深渊。

通过火貂这一奇特的形象,诗人探索了人与动物之间的联系,并在其中融入了超现实主义的审美和隐喻。

这些诗作中,戴望舒通过使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善于运用隐喻、象征和意象,以及荒诞、异化的情节和形象,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写作语言和情感体验。

虽然他的诗歌并不完全符合纯粹的超现实主义,却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和创
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