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方程与函数知识点

高考数学方程与函数知识点

高考数学方程与函数知识点一、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指函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函数,通常表达为y=ax+b 的形式,其中a称为斜率,b称为截距。

1. 斜率:斜率可以用来表示函数图像的增减趋势,斜率为正表示函数递增,斜率为负表示函数递减。

2. 截距:截距表示函数图像与y轴之间的交点,可以用来确定函数图像的位置。

二、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指函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函数,通常表达为y=ax^2+bx+c的形式,其中a、b、c均为常数。

1. 抛物线: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其开口方向由a的正负决定。

2. 零点:通过解方程y=0,可以求得二次函数的零点,即方程的根。

3. 非负性:当a>0时,二次函数的值大于等于c,当a<0时,二次函数的值小于等于c。

4. 顶点: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可以通过求得x=-b/(2a)来确定。

三、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是指函数关系中包含以常数e为底数的指数函数。

1. 指数规律:指数函数的数学规律为a^x=a^y,当x=y时,指数函数取相同的值。

2. 增长与衰减:指数函数具有快速增长或衰减的特点,指数函数的指数为正时,函数递增;指数为负时,函数递减。

3. 自然指数函数:自然指数函数是指以常数e≈2.71828为底的指数函数,形式为f(x)=e^x。

四、对数函数对数函数是指函数关系中包含以常数e为底数的对数函数。

1. 对数规律:对数函数的数学规律为a^loga(x)=x,当x>0时,对数函数取正值。

2. 增长与衰减:对数函数具有递增但增长速度逐渐减小的特点。

3. 自然对数函数:自然对数函数是指以常数e≈2.71828为底的对数函数,形式为f(x)=ln(x)。

五、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常用于解决与角度相关的问题。

1. 正弦函数:正弦函数表示一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通常表示为sin(x)。

2. 余弦函数:余弦函数表示一个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通常表示为cos(x)。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资料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资料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资料函数与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是许多其他数学分支的基础。

本文将对函数与方程的知识点做一个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一、函数的基本概念1. 函数定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即将一个自变量映射到一个因变量上的过程。

函数的定义方式可以有多种,最常见的定义方式是:f(x)=y\qquad y=f(x)其中,x 是自变量,f 是函数名,y 是因变量。

2.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指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现形式,即以自变量x 为横坐标,对应的因变量 y 为纵坐标所构成的图形。

函数的图像可以用数学软件绘制,也可以手绘出来。

3.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集合。

函数的值域是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所有可能输出值的集合。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例如:\text{定义域:}D(f)=\{x\mid x\text{ 是实数}\}\text{值域:}R(f)=\{y\mid y\text{ 是实数}\}4. 奇偶性、单调性和周期性函数的奇偶性指函数图像相对于 y 轴的对称性,分为偶函数和奇函数。

偶函数满足 f(-x)=f(x),奇函数满足 f(-x)=-f(x)。

函数的单调性指函数图像在定义域内是否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

如果对于任意 x_1<x_2,都有 f(x_1)<f(x_2),则称函数 f 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增的;如果对于任意 x_1<x_2,都有f(x_1)>f(x_2),则称函数 f 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减的。

函数的周期性指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否有重复的输出值。

如果存在一个正数 T,使得对于任意 x\in D(f),都有 f(x+T)=f(x),则称函数 f 是周期函数,T 称为函数的周期。

5. 复合函数和反函数复合函数是指将一个函数的输出作为另一个函数的输入,并得到新函数的过程。

反函数是指对于一个函数 f,存在一个函数g,使得 g(f(x))=x 在定义域内成立。

初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归纳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函数与方程是数学中最基础且重要的概念之一。

函数是数学中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工具,而方程是用来解决未知数的问题的数学语句。

在本文中,将对初中数学中关于函数与方程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

一、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某个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与另一个集合中的唯一元素相对应。

最常见的函数形式是y=f(x),其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函数的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

1. 定义域与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分式函数等有约束的函数,定义域还需满足特定条件。

2.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指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否递增或递减。

递增函数是指当自变量增大时,函数值也增大;递减函数则相反。

3. 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反映了函数图像的对称性。

奇函数是指满足f(-x)=-f(x)的函数,而偶函数是指满足f(-x)=f(x)的函数。

二、常见函数的类型及性质初中数学中常见的函数类型包括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

我们将对每种函数类型进行简要介绍并总结其性质。

1. 线性函数:线性函数的函数图像为一条直线。

一般形式为y=kx+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线性函数图像呈现直线特点,斜率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

2.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函数图像为抛物线。

一般形式为y=ax²+bx+c,其中a、b、c为常数。

二次函数的图像可分为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两种情况,其开口方向由二次项的系数a决定。

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函数图像为递增的曲线,一般形式为y=a^x,其中a为底数。

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逆运算,其函数图像为递增的直线,一般形式为y=logₐx,其中a为底数。

三、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方程是数学中用来求解未知数的数学语句。

在初中数学中,最常见的方程类型为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函数与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工具,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推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函数与方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一种变化规律,它将每一个自变量值映射到唯一的因变量值。

在函数中,自变量通常表示为x,因变量表示为y或f(x)。

2. 函数的性质:函数有以下几个重要性质:a. 定义域: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集合。

b. 值域:函数的因变量的取值范围的集合。

c. 单调性:函数的增减关系。

可以分为增函数和减函数。

d. 奇偶性:函数关于y轴的对称性。

可以分为奇函数和偶函数。

e. 周期性: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性质重复出现。

3. 常见函数类型:a. 线性函数:y = kx + b,其中k和b是常数,描述了一条直线的方程。

b. 幂函数:y = ax^b,其中a和b是常数,x的指数为整数。

c. 指数函数:y = a^x,其中a为常数,指数为变量。

d. 对数函数:y = log_a(x),其中a为常数。

e. 三角函数:如sin(x)、cos(x)和tan(x)等。

4. 函数的运算:a. 函数的加法和减法:当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定义域时,可以通过函数的加法和减法得到新的函数。

b. 函数的乘法和除法:当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定义域时,可以通过函数的乘法和除法得到新的函数。

二、方程的概念与性质:1. 方程的定义: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未知数和已知的数之间的关系。

在方程中,通常需要求解未知数的值使等式成立。

2. 方程的解:方程的解是能够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根据方程不同类型的解,可以将其分为实数解、复数解和无解。

3. 一元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称为一元方程。

求解一元方程的方法包括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等。

4. 二元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称为二元方程。

求解二元方程的方法包括代入法、消元法和配方法等。

5. 线性方程组:由多个线性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称为线性方程组。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函数与方程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函数与方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

一、函数函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函数表示为f(x),其中x是自变量,f(x)是因变量。

函数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和方式进行表示,例如数学公式、图表、表格等。

1. 定义与符号函数的定义可以简单表示为:给定一个自变量x的集合,对于这个集合中的每一个x,都存在这样一个唯一的因变量f(x)与之对应。

函数的符号一般使用小写字母f(x)表示。

2. 函数的性质函数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定义域与值域:定义域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因变量f(x)的取值范围。

(2)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指函数关于y轴对称(偶函数)或关于原点对称(奇函数)。

(3)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描述了函数在定义域内的递增或递减特性。

(4)周期性:周期函数是指函数在一定区间内重复出现的函数。

3. 常见函数类型(1)线性函数:线性函数的表达式为f(x) = kx + b,其中k和b为常数。

(2)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f(x)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

(3)指数函数:指数函数的表达式为f(x) = a^x,其中a为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

(4)对数函数:对数函数的表达式为f(x) = loga(x),其中a为大于1的常数。

二、方程方程是描述等式的数学语句,它通常包含未知数和已知数,并以等号连接。

方程的解是使得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1.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其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和b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移项和化简,将方程转化为x的形式。

2.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是包含两个未知数和一次方程的方程。

一般形式为ax + by + c = 0,其中a、b、c为已知数,x和y为未知数。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结知识点精讲一、函数的零点对于函数()x f y =,我们把使()0=x f 的实数x 叫做函数()x f y =的零点.二、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方程()0=x f 有实数根⇔函数()x f y =的图像与x 轴有公共点⇔函数()x f y =有零点.三、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上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0<⋅b f a f,那么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内有零点,即存在()b a c ,∈,使得()c c f ,0=也就是方程()0=x f 的根.四、二分法对于区间[]b a ,上连续不断且()()0<⋅b f a f 的函数()x f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x f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的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求方程()0=x f 的近似解就是求函数()x f 零点的近似值.五、用二分法求函数()x f 零点近似值的步骤(1)确定区间[]b a ,,验证()()0<⋅b f a f ,给定精度ε.(2)求区间()b a ,的中点1x .(3)计算()1x f .若(),01=x f 则1x 就是函数()x f 的零点;若()()01<⋅x f a f ,则令1x b =(此时零点()10,x a x ∈).若()()01<⋅x f b f ,则令1x a =(此时零点()b x x ,10∈)(4)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即若ε<-b a ,则函数零点的近似值为a (或b );否则重复第(2)—(4)步.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计算量较大,因此往往借助计算完成.题型归纳及思路提示题型1 求函数的零点或零点所在区间思路提示 求函数()x f 零点的方法:(1)代数法,即求方程()0=x f 的实根,适合于宜因式分解的多项式;(2)几何法,即利用函数()x f y =的图像和性质找出零点,适合于宜作图的基本初等函数.例2.74 求下列函数的零点:(1)();2223+--=x x x x f (2)().4xx x f -=分析:令函数()0=x f ,因式分解或通分求方程()0=x f 的根,得()x f 的零点.解析:(1)有,02223=+--x x x 得()()0222=---x x x ,所以()()0122=--x x所以.1,2±==x x 故函数()x f 的零点是21,1,-。

初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归纳总结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描述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数学中,函数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它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例如在几何、代数以及实际应用问题中。

一、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由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三个要素组成。

其中,定义域是指函数的自变量取值的范围,值域是函数的因变量取值的范围。

函数可以用集合、图像、公式等多种形式表示。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示。

最常见的方式是用函数的公式表示,例如y = f(x)。

另外,还可以用函数的图像、函数的表格等方式表示函数。

三、函数的性质1. 奇偶性:奇函数和偶函数是函数的两个重要性质。

奇函数满足f(-x) = -f(x),而偶函数满足f(-x) = f(x)。

2.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是指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增减关系。

可以分为增函数和减函数,增函数满足f(x₁) < f(x₂),减函数满足f(x₁) >f(x₂)。

3. 周期性:周期函数是指函数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重复的规律性。

周期函数可以通过一个周期内的值来表示整个函数。

四、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函数的图像是函数性质的一种直观表现形式。

在二维坐标系中,通过绘制函数的曲线来表示函数的图像。

函数的图像可以反映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以及其他特点。

五、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也被称为线性函数,它的形式是y = kx + b。

其中,k是斜率,b是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一次函数的图像在坐标系中是一条直线。

六、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函数类型,它的形式是y = ax² + bx + c。

其中,a不等于0,a决定了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b决定了二次函数的位置,c决定了二次函数的纵坐标偏移量。

七、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形式是y = aˣ,其中a是正数且不等于1。

指数函数的图像是一个逐渐增长或逐渐减小的曲线。

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逆运算,它的形式是y = logₐx,其中a是正数且不等于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函数与方程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函数与方程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函数与方程式函数与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数学建模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课程中,函数与方程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八年级数学课程中的函数与方程进行梳理,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函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指的是两个集合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八年级数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函数的定义、表达方式和性质等内容。

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两个集合A和B之间的映射关系,设A中的元素为x,B中的元素为y,则函数f的定义可以表达为:y = f(x),其中x∈A,y∈B。

2. 函数的表达方式函数可以通过函数图像、解析式和数据表等方式进行表达。

3. 函数的性质八年级数学课程中涉及的函数性质有: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以及最值等。

二、线性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线性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是八年级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学习线性函数时,学生也需要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

1. 线性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线性函数是一个特殊的函数,其解析式可以表示为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学生需要掌握线性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数学性质,如平行、垂直、斜率等。

2.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是方程的一种,也称为一元线性方程。

其解法包括等式转化、消元法和代入法等。

三、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是八年级数学中的重点内容,涉及到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 二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表示为y = ax^2 + bx + c,其中a、b和c为常数,a不等于0。

学生需要掌握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和最值等性质。

2.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是形如ax^2 + bx + c = 0的方程,其中a、b和c为常数,a不等于0。

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和求根公式等方法。

高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及例题解析

高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及例题解析

肄高高中高高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及例题解析膂【知识梳理】蒆1、函数零点的定义芆(1 )对于函数y =f(x),我们把方程f(x) =0的实数根叫做函数y=f(x)的零点。

蒄(2)方程f (x) =0有实根二函数y = f (x)的图像与x轴有交点二函数y = f (x)有零点。

因此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有零点,有几个零点,就是判断方程f(x)=0是否有实数根,有几个实数根。

函数零点的求法:解方程f(x) =0,所得实数根就是f(x)的零点薀(3 )变号零点与不变号零点蕿①若函数f(x)在零点X。

左右两侧的函数值异号,则称该零点为函数f(x)的变号零点。

芆②若函数f(x)在零点X。

左右两侧的函数值同号,则称该零点为函数f(x)的不变号零点。

蚁③若函数f(x)在区间a,b ]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则f(a)f(b)c0是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莂2、函数零点的判定芈(1)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y =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曲线,并且有 f (a) f (b) :::0,那么,函数y =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 (a,b),使得“畑=0,这个x°也就是方程f(x) =0的根。

莆(2)函数y二f(x)零点个数(或方程f(x) =0实数根的个数)确定方法肂① 代数法:函数y=f(x)的零点=f(x)=0的根;螀②(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y = f(x)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肇(3)零点个数确定菜厶.0:= y=f(x)有2个零点二f(x)=0有两个不等实根;蒃,■:- 0^ y = f(x)有1个零点二f(x) =0有两个相等实根;蒂也<0二y = f(x)无零点二f(x)=0无实根;对于二次函数在区间hb]上的零点个数,要结合图像进行确定•1、2、肀二分法薅(1)二分法的定义: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f(a).f(b):::o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函数y = f(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的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袄(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步骤:羀① 确定区间[a,b],验证f(a) f (b) :::0,给定精确度;;衿②求区间(a,b)的中点c;蚅③计算f (c);芅(i )若f(c) =0,则c就是函数的零点;蚂(ii)若f (a) f (c) <0 ,则令b=c(此时零点沧(a,c));蚈(iii)若 f (c)(b) :::0,则令a = c(此时零点x0:=(c,b));螅④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S即a-b 则得到零点近似值为a(或b);否则重复②至④步莂【经典例题】腿1 •函数f(x)=2x+x‘ - 2在区间(0,1)内的零点个数是( )袅2•函数f(x)= 2x+ 3x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袁3•若函数f(x)二a x-x-a (a 0且a=1)有两个零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蒀4.设函数 f(x)(x :二 R)满足 f( -x )=f(x), f(x)=f(2 —X),且当 x :二[0,1]时,1 3则函数h (x)=g(x)-f(x)在 [- — ,—]上的零点个数为()2 2袅 A、5 B 、6 C 、7 D 、82膃5•函数f(X)=XCOSX 在区间[0,4]上的零点个数为( )艿 A 、4 B 、5 C 、6 D 、7膈6.函数 f(x) =、j x -COSX 在[0,::)内 ()羅A 、没有零点 B 、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C 、有且仅有两个零点 D 、有无穷多个零点a, a — b 三122薄7•对实数a 和b ,定义运算?”: a?b =〈设函数f(x) = (x 2— 2)?(x — x 2), x € R ,若函数y =f(x)b, a — b>1.—c 的图象与X 轴恰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 C 的取值范围是()肅8.已知函数f (x ) = log a x x -b(a> 0,且a = 1).当2 v a v 3 v b v 4时,函数f (x )的零点x ° (n, n 1), n N ,贝V n 二 ____ .羅9.求下列函数的零点:32葿(1) f(x)二x -2x -x 2 ;羀10.判断函数y = x 3— x — 1在区间[1,1.5]内有无零点,如果有,求出一个近似零点 (精确度0.1).螃 A 、(- 2, - 1) B 、( - 1,0)C 、(0,1)D 、 (1,2)3f(x)=x .又函数 g(x)= |xcos (二肁 A、(—汽一2] U (2) f(x)二x-£.XB 、(―汽—2] U羇C 、-1,3D 、3U膄【课堂练习】肂1、在下列区间中,函数 f(x)二e x• 4x -3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蝿2、若X 0是方程lg x x=2的解,贝y X o 属于区间芄A、 (0,1) B 、 (1,1.25) C 、 (1.25,1.75)蒃3、下列函数中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袃 4、函数 f x =2x+3x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莁 6、函数 f X = '. x -cosx 在[0, •::)内肃8、下列函数零点不宜用二分法的是()蒄9、函数f(x)=log 2X+2X-1的零点必落在区间C 、 *1D 、(1,2)薈 A . ( -2,-1) (-1, 0) C 、( 0, 1)(1 , 2)莄5、设函数f X =4sin (2x+1) -x ,则在下列区间中函数f X 不存在零点的是袄 A、[-4,-2]B 、[-2,0]C 、[0,2]D 、[2,4]1 膁 A 、(— — 0)4?1B 、匕C 、(1,1) 4 2D 、D 、 (1.75,2)莇 A 、没有零点 B 、有且仅有一个零点C 、有且仅有两个零点 有无穷多个零点蒄7、若函数f (x)的零点与g(x^4X2x -2的零点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25, 则f (x)可以是()芅 A、 f (x) = 4x -12f(xH(x-1)f (x) = e x-11f (x)=ln(x-23莀A、 f(x)二x -8 B 、 f(x)=lnx 3C 、f(x)=x 22、、2x 22f (x) _ -x 4x11莃10、lg x 0有解的区域是( )x羁A、(0, 1] B、(1, 10] C、(10, 100]莆11、在下列区间中,函数f(x)=ex4x -3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1 1 11 13蚅A、(-—,0)B、(0,;) C、(~ - ) D、(二,)4 4 4 2 2 4 肄12、函数f (x^ : x log 2 x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蚀A、[0,1]8C、1D、[?1]螀13、设f x]=3x• 3x -8 ,用二分法求方程3x• 3x -8 =0在x三i:1,2内近似解的过程中得f 1 :: 0, f 1.5 0, f 1.25 ::: 0,则方程的根落在区间( )肅A、(1,1.25) B、(1.25,1.5) C (1.5,2) D、不能确定蒂14、设函数f(x) =4sin(2x,1)-x,则在下列区间中函数 f (x)不存在零点的是( )螂A、1-4, -2\B、[-2,ol C、〔0,21 D、12,4 1x2 +2x_3 x 兰0袀15、函数f (x) ,零点个数为(l—2+l nx,x:>0C、1 蒆16、若函数f(x) =x3 x2 -2x-2的一个正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计算,其参考数据如下:羀那么方程x3・X2-2X-2=0的一个近似根(精确到0.1)为 ( )羄A、1.2 B、 1.3 C、1.4 D、1.5莄17、方程2 -・x2=3的实数解的个数为 ________________ .聿18、已知函数f(x) =x2• (a2 -1)x a _2的一个零点比1大,一个零点比1小,求实数2聿19、判断函数f (x) =4x • x2 _^x3在区间[-1,1]上零点的个数,并说明理由。

初中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归纳

初中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归纳

初中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归纳函数与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初中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会对初中函数与方程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一、函数的基本概念 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集合的元素(自变量)映射到另一个集合的元素(因变量)上。

2. 函数的表示方法:可以用函数的解析式、图像、数据表等形式表示函数。

3. 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函数中的输入值,通常用x表示;因变量是函数中的输出值,通常用f(x)或y表示。

二、函数的性质 1.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2. 奇偶性:如果对于任意x值,有f(-x) = f(x),则函数是偶函数;如果对于任意x值,有f(-x) = -f(x),则函数是奇函数。

3. 单调性:函数在定义域内的任意两个点,如果横坐标较大的点对应的纵坐标也较大,则函数是增函数;如果横坐标较大的点对应的纵坐标较小,则函数是减函数。

4. 对称轴:对于奇函数,对称轴为y轴;对于偶函数,对称轴为y轴。

三、常见的函数类型 1. 线性函数:线性函数的解析式为y = kx + b,其中k和b为常数,k为斜率,b为截距。

2.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a不等于0,a控制二次项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3. 幂函数:幂函数的解析式为y = x^n,其中n为常数,n可以是整数、分数、负数等。

4. 开方函数:开方函数的解析式为y = √x,实际上是幂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

5.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k/x,其中k为常数,x不等于0。

6. 绝对值函数:绝对值函数的解析式为y = |x|,表示x的绝对值。

四、方程的基本概念 1. 方程的定义: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未知数,通过求解方程找到未知数的值。

2. 方程的解: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解。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1、函数零点的定义(1)对于函数)(x f y =,我们把方程0)(=x f 的实数根叫做函数)(x f y =的零点。

(2)方程0)(=x f 有实根⇔函数()y f x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函数()y f x =有零点。

因此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有零点,有几个零点,就是判断方程0)(=x f 是否有实数根,有几个实数根。

函数零点的求法:解方程0)(=x f ,所得实数根就是()f x 的零点(3)变号零点与不变号零点①若函数()f x 在零点0x 左右两侧的函数值异号,则称该零点为函数()f x 的变号零点。

②若函数()f x 在零点0x 左右两侧的函数值同号,则称该零点为函数()f x 的不变号零点。

③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则0)()(<b f a f 是()f x 在区间(),a b 内有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函数零点的判定(1)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曲线,并且有()()0f a f b ⋅<,那么, 函数)(x f y =在区间(),a b 内有零点,即存在),(0b a x ∈,使得0)(0=x f ,这个0x 也就是方程0)(=x f 的根。

(2)函数)(x f y =零点个数(或方程0)(=x f 实数根的个数)确定方法① 代数法:函数)(x f y =的零点⇔0)(=x f 的根;②(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x f y =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3)二次函数零点个数确定0∆>⇔)(x f y =有2个零点⇔0)(=x f 有两个不等实根;0∆=⇔)(x f y =有1个零点⇔0)(=x f 有两个相等实根;0∆<⇔)(x f y =无零点⇔0)(=x f 无实根;对于二次函数在区间[],a b 上的零点个数,要结合图像进行确定.1、二分法(1)二分法的定义:对于在区间[,]a b 上连续不断且()()0f a f b ⋅<的函数()y f x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y f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的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步骤:① 确定区间[,]a b ,验证()()0f a f b ⋅<,给定精确度ε;②求区间(,)a b 的中点c ;③计算()f c ; (ⅰ)若()0f c =,则c 就是函数的零点;(ⅱ) 若()()0f a f c ⋅<,则令b c =(此时零点0(,)x a c ∈); (ⅲ) 若()()0f c f b ⋅<,则令a c =(此时零点0(,)x c b ∈);④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即a b ε-<,则得到零点近似值为a (或b );否则重复②至④步.【经典例题】【例1】函数3()=2+2x f x x -在区间(0,1)内的零点个数是( B )A 、0B 、1C 、2D 、3【解析】解法1:因为(0)=1+02=1f --,3(1)=2+22=8f -,即(0)(1)<0f f ⋅且函数()f x 在(0,1)内连续不断,故()f x 在(0,1)内的零点个数是1.解法2:设1=2x y ,32=2y x -,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两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可知B 正确.【例2】函数 f (x )=2x +3x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B )A 、(-2,-1)B 、(-1,0)C 、(0,1)D 、(1,2)【解析】∵f (-1)=2-1+3×(-1)=-52<0,f (0)=20+0=1>0,∴f (-1) f (0)<0. ∴ f (x )=2x +3x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为(-1,0).【例3】下列函数中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C )【例4】若函数=)(x f x a x a -- (0a >且1a ≠)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解析】 函数)(x f =x a x a -- (0a >且1a ≠)有两个零点, 方程0=--a x a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两个函数x a y =与a x y +=的图像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当10<<a时,两个函数的图像有且仅有一个交点,不合题意;当1>a 时,两个函数的图像有两个交点,满足题意.【例5】函数223,0()2ln ,0x x x f x x x ⎧+-≤=⎨-+>⎩, 零点个数为( B )A 、3B 、2C 、1D 、0【例6】若函数32()22f x x x x =+--的一个正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计算,其参考数据如下:那么方程32220x x x +--=的一个近似根(精确到)为( C ) A 、 B 、 C 、 D 、【例7】如果二次函数23y x x m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C )A 、11(,)4+∞B 、11(,)2-∞C 、11(,)4-∞D 、11(,)2+∞ 【例8】方程0lg =-x x 根的个数为( D )A 、无穷多B 、3C 、1D 、0【例9】用二分法研究函数13)(3-+=x x x f 的零点时,第一次经计算0)5.0(0)0(><f f ,,可得其中一个零点 ∈0x ,第二次应计算 . 以上横线上应填的内容为 ( A )A 、(0,),)25.0(fB 、(0,1),)25.0(fC 、(,1),)75.0(fD 、(0,),)125.0(f反思:(1)函数零点(即方程的根)的确定问题,常见的有:①函数零点值大致存在区间的确定;②零点个数的确定;③两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或有几个交点的确定.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有解方程法、利用零点存在的判定或数形结合法,尤其是方程两端对应的函数类型不同的方程多以数形结合求解.(2)提醒:函数的零点不是点,是方程0)(=x f 的根,即当函数的自变量取这个实数时,其函数值等于零.函数的零点也就是函数y =f (x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高中数学函数与微分方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函数与微分方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函数与微分方程知识点总结一、函数基础知识函数是现实世界中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高中数学中,函数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1.1 函数定义与表示函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定义和表示:- 函数定义:设有两个非空集合A和B,若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对于A中的每一个元素x,都有唯一确定的一个元素y属于B,那么就称f为定义在A上的函数,记作y=f(x)。

- 函数图像:函数的图像是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有满足y=f(x)的点(x, y)组成的。

通过函数图像可以直观地了解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1.2 常见函数类型- 线性函数:y=kx+b,其中k与b为常数,表示斜率和截距。

- 二次函数:y=ax^2+bx+c,其中a、b、c为常数,且a≠0。

- 指数函数:y=a^x,其中a为常数,且a>0且a≠1。

- 对数函数:y=loga(x),其中a为常数,且a>0且a≠1。

- 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1.3 函数的性质- 定义域与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可能取值的集合,函数的值域是因变量可能取值的集合。

- 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中的每一个x,在定义域内有f(-x)=-f(x)成立,则函数为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中的每一个x,在定义域内有f(-x)=f(x)成立,则函数为偶函数。

-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指函数的增减趋势,可以分为增函数、减函数和不变函数。

二、微分方程基础知识微分方程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方程,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2.1 常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是指未知函数只涉及一个自变量的微分方程,常见的常微分方程类型有:- 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形如dy/dx + P(x)y = Q(x)的方程。

- 一阶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形如dy/dx + P(x)y = 0的方程。

- 二阶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形如d²y/dx² + P(x)dy/dx + Q(x)y = 0的方程。

初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与提高策略

初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与提高策略

初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与提高策略函数与方程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内容,也是后续学习数学的基础。

掌握函数与方程的基本知识点,并采取有效的提高策略,对于学习数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提高策略供学生参考。

一、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数学关系,它的每一个自变量(输入值)只对应唯一一个因变量(输出值)。

初中阶段,函数的概念主要围绕着定义域、值域、图像、自变量和因变量展开。

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1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可能取值的集合,值域是函数所有可能的输出值的集合。

通过理解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函数的范围和取值情况。

1.2 函数的图像:通过画出函数的图像,可以直观地了解函数的变化趋势和特点。

在学习函数图像时,要特别注意函数的特殊点和特殊类型(如阶梯函数、绝对值函数等)。

1.3 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函数中可以随意取值的变量,通常用x表示;因变量是自变量对应的输出值,通常用y表示。

理解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有助于正确理解函数的定义和意义。

二、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方程类型,它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 和b为已知数,a≠0)。

初中阶段,主要围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解的意义展开教学。

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应掌握以下知识点:2.1 方程的解的概念:方程的解即能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要理解解的意义,了解解在方程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2 方程的解的确定方法:主要通过逆运算的方式解方程。

这包括加减法逆运算和乘除法逆运算两种基本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要掌握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的技巧。

2.3 方程的解集表示形式:当方程有唯一解时,解集可表示为{x = a}(其中a为一个实数);当方程有无穷多解时,解集可表示为{x | x ∈ R};当方程无解时,解集为空集。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基本概念及性质1.什么是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数集的每个元素对应到另一个数集的唯一元素上。

通常用f(x)表示函数,表示自变量x经过函数f(x)的映射后得到的因变量。

2.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函数的所有可能的输出值。

3.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在坐标系中的几何表示。

4.常用函数的特点常用函数有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线性函数: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二次函数: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

指数函数:函数的图像呈现上升或下降的曲线。

对数函数:函数的图像也是上升或下降的曲线。

三角函数:函数的图像是周期性的波形。

5.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指函数在自变量为x和-x时的对称性。

奇函数:f(-x)=-f(x),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偶函数:f(-x)=f(x),图像关于y轴对称。

6.函数的单调性单调递增:对于自变量x1<x2,有f(x1)<f(x2)。

单调递减:对于自变量x1<x2,有f(x1)>f(x2)。

7.函数的周期性如果存在一个正数T,使得对于任意的x,有f(x+T)=f(x),则称函数为周期函数,T称为函数的周期。

二、方程的基本概念及性质1.什么是方程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并且要求找出未知数满足等式的关系。

2.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就是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

3.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 1 的代数方程,通常采用ax+b=0 的形式。

4.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 2 的代数方程,通常采用ax^2+bx+c=0 的形式。

它的解可以通过求根公式来求得。

5.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包含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的集合,通常采用ax+by=c 和 dx+ey=f 的形式。

6.三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是包含三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的集合,通常采用ax+by+cz=d、ex+fy+gz=h 和 ix+jy+kz=l 的形式。

函数与方程高考知识点总结

函数与方程高考知识点总结

函数与方程高考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从一个集合到另一个集合的映射关系。

2.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可以用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函数表等形式表示。

3.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周期性、有界性、单调性、极值、最值等。

二、初等函数1.常数函数:y=c。

2. 一次函数:y=kx+b。

3. 二次函数:y=ax²+bx+c。

4.幂函数:y=xⁿ。

5.指数函数:y=aᵡ。

6. 对数函数:y=logₐx。

7.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8.反三角函数:反正弦函数、反余弦函数、反正切函数等。

三、函数的运算1.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定义与性质。

2.复合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3.反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四、方程的概念与性质1.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2.方程的根:使方程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根。

3.方程的解:满足方程的根的值的集合。

4.方程的性质:等价方程、可解性、唯一性等。

五、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与解的概念。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去分母、去项、整理方程等。

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六、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与解的概念。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三角函数法等。

3.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判别式与方程根的关系。

七、一元高次方程1.一元高次方程的定义与解的概念。

2.一元高次方程的解法:因式分解法、整理方程法、二次根与系数关系、综合除法等。

3.一元高次方程的应用:问题转化为一元高次方程。

八、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与解的概念。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等。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

九、二元二次方程组1.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定义与解的概念。

2.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消元法、代入法、加减消元法、变量代换法等。

3.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应用:问题转化为二元二次方程组。

初三数学复习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复习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复习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函数与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数学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是初三数学复习函数与方程知识点的总结。

一、函数的基本概念1. 定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其中每个输入值(自变量)只对应一个输出值(因变量)。

2. 自变量和因变量:函数中自变量是输入的值,通常用x表示;因变量是对应的输出值,通常用f(x)或y表示。

3. 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可以通过图像、表格、公式或文字描述来表示。

4.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而值域是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1. 一次函数:a. 定义:一次函数是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1的多项式函数。

b. 表达式: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 kx + b,其中k和b分别为常数,k称为斜率,决定了函数的增减趋势;b称为截距,决定了函数与y轴的交点位置。

c. 图像特征: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为k,正值表示增加,负值表示减少。

2. 二次函数:a. 定义:二次函数是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2的多项式函数。

b. 表达式: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 ax^2 + bx + c,其中a、b和c为常数,a决定了函数的开口方向和开口大小,正值表示开口向上,负值表示开口向下。

c. 图像特征: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开口方向和开口大小由a决定,顶点坐标为(-b/2a, f(-b/2a))。

三、函数的性质1. 奇偶性:若对于定义域内任意x,有f(-x) = -f(x),则函数为奇函数;若对于定义域内任意x,有f(-x) = f(x),则函数为偶函数。

2. 单调性: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两个数x1和x2,若x1<x2,则有f(x1)<f(x2),则函数为增函数;若x1<x2,则有f(x1)>f(x2),则函数为减函数。

3. 周期性:若存在正数T,使得对于定义域内任意x,有f(x+T) =f(x),则函数具有周期性。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函数与方程成为中学数学学习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运用函数与方程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计算。

本文将从函数和方程的定义、基本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函数的定义与基本性质函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简单来说,函数就是一种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学家高斯曾经说过:“数学在本质上,是为了研究变化的。

”函数的定义就是反映这种变化规律的重要工具。

函数的定义通常用公式表示,形如:$y=f(x)$。

其中,$y$是函数的值,$x$是自变量,$f(x)$表示函数。

函数可以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

它们的表达式和图像形状各不相同,但都遵循函数的定义原则。

函数具有以下重要性质:1.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可能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函数可能的输出值范围。

对于一次函数来说,定义域和值域往往是整个实数集;而对于指数函数来说,定义域通常是无穷大至零之间。

2. 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用于描述函数在坐标系中的对称性。

若函数满足$f(-x)=-f(x)$,则称该函数为奇函数;若函数满足$f(-x)=f(x)$,则称该函数为偶函数。

3.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用于描述函数的增减规律。

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两个数$x_1$和$x_2$,当$x_1<x_2$时,有$f(x_1)<f(x_2)$,则称函数为递增函数;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两个数$x_1$和$x_2$,当$x_1<x_2$时,有$f(x_1)>f(x_2)$,则称函数为递减函数。

函数的单调性在研究函数的最值以及问题求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方程的定义与基本性质方程是数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简单来说,方程就是具有等号的等式。

通过方程可以求解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问题。

方程有多种形式。

常见的方程有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直线方程等。

每种方程都有自己的解法和应用。

方程具有以下重要性质:1. 方程的解:解就是使得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的总结

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的总结

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的总结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的总结「篇一」1.函数的奇偶性(1)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2)若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则f(0)=0(可用于求参数);(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0或(f(x)≠0);(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再判断其奇偶性;(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2.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即f(x)的定义域);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2)证明图像C1与C2的对称性,即证明C1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2上,反之亦然;(3)曲线C1: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或f(-y+a,-x+a)=0);(4)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5)若函数y=f(x)对x∈R时,f(a+x)=f(a-x)恒成立,则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高中数学;(6)函数y=f(x-a)与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的总结「篇二」一、直线与方程高考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考试内容: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考试要求: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二、直线与方程课标要求: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4.会用代数的方法解决直线的有关问题,包括求两直线的交点,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求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函数的概念与表示
1、映射
1映射: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映射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任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则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法
则f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

注意点:1对映射定义的`理解。

2判断一个对应是映射的方法。

一对多不是映射,多对一是映射
2、函数
构成函数概念的三要素①定义域②对应法则③值域
二、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
1、求函数定义域的主要依据: 1分式的分母不为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零取零次方没有意义; 3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2求函数定义域的两个难点问题
1 已知fx的定义域是[-2,5],求f2x+3的定义域。

2 已知f2x-1的定义域是[-1,3],求fx的定义域
三、函数的值域
1求函数值域的方法
①直接法:从自变量x的范围出发,推出y=fx的取值范围,适合于简单的复合函数;
②换元法:利用换元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求值域,适合根式内外皆为一次式;
③判别式法:运用方程思想,依据二次方程有根,求出y的取值范围;适合分母为二
次且xR的分式;
④分离常数:适合分子分母皆为一次式x有范围限制时要画图; ⑤单调性法:利用函
数的单调性求值域; ⑥图象法:二次函数必画草图求其
四、函数的奇偶性
1.定义: 设y=fx,xA,如果对于任意xA,都有f?x?fx,则称y=fx为偶函数。

如果对于任意xA,都有f?xfx,则称y=fx为奇函数。

2.性质:
①y=fx是偶函数?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y=fx是奇函数?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②若函数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f0=0
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