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净月高新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4题。(8分)

冬奥赛场就像是一个浓缩的人生舞台,每天都有激动人心的故事上演。运动员们在追求梦想的路途中,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实现对自我的不断超越。这正是奥运精神的永恒主题。奋斗过,努力过,虽有憾,终无悔,哪怕是空手而归,他们的坚守更值得尊重。奥林匹克的感人故事,不只在金牌闪耀的时刻。奖牌可以竞技体育水平的高低,但拼搏精神、体育力量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奖牌的范畴.①。闪光奥运赛场的,不只有奖牌,不是“只有赢”。奥林匹克赛场上的成功,更在于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拼搏奋斗,在于追求梦想、超越自我的精神。冰雪运动的魅力,在于勇于超越、无所畏惧。而这种特质,所能激发的挑战斗志以及胜利渴望,无疑会转为一种精神感染力,激励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在人生的每一个赛场,bào②守不怕失败、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念,去拼搏,去突破,即便跌落摔倒也要站起重来。唯有如此,才能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好的自己。

1.把“迎难而上”四个字,用楷书正确、规范地书写在格内容。(2分)

2.在语段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权衡磨炼

B.衡量淬炼

3.在语段①②处填写正确的读音和汉字(2分)

①范畴.()②bào守()

4.下面是文中划线句子的另一种标点方式,请说明这样标点的合理性。(2分)

这,正是奥运精神的永恒主题。

5.古诗文默写填空。(7分)

(1)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4)《桃花源记》中“,”蕴含着《道德经》“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思想,呈现出人们生活安康、心情舒畅、安静自足的理想境界。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10题。(7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我们已学的“记”这种文体下面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①《岳阳楼记》②《核舟记》③《醉翁亭记》④《小石潭记》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隔篁竹,闻.水声不求闻.达于诸侯

B.日.光下澈主人日.再食

C.皆若游.无所依似与游.者相乐

D.不可知其源.林尽水源.

8.下面链接材料也写到了水,试与本文对水的描写作比较,二者有什么异同之处?(3分)

【链接材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

余性疏脱,不耐羁锁①,不幸犯东坡、半山②之癖,每杜门③一日,举身如坐热炉。以故虽霜天黑月,纷庞冗杂,意未尝一刻不在宾客山水。余既病痊,居锡城,门绝履迹,尽日惟以读书为事。然书浅易者,既不足观,艰深者观之复不快人……

天气稍暖,登临最佳,而此地去惠山最近。因呼小舟,载儿子开④与俱行。茶铛⑤未热,已至山下。山中僧房极精邃,周回曲折,窈若深洞,秋声阁远眺尤佳。眼目之昏聩,心脾之困结,一时遣尽,流连阁中,信宿始去。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

(选自袁宏道《游惠山记》,有删改)[注释]①羁锁:羁绊,束缚。②半山:王安石。③杜门:闭门。④开:袁宏道之子。⑤茶铛:温茶的器具。

9.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门绝履迹,竟日惟以读书为事。

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2分)

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

11.请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表现作者爱好到极点的字,在文中是怎样表现这个字的,联系文章内容作答。(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7分)

走进“非遗”:文化传承的另一种抵达

①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传统文化传播频现高潮。看哈利·波特、哆啦A梦,也看孙悟空、水浒英雄长大的一代年轻人,开始主动走向“非遗”,走向传统文化,实现着文化传承的另一种抵达。

②“非遗”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盒,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③在各种年轻人聚集的网络平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种新媒体形式的结合层出叠见。“上戏416女团”凭借京剧唱腔获赞超过2000万;国乐大师方锦龙和虚拟偶像洛天依合作的经典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实现了破次元合作;北京“面人郎”传承人、95后的郎佳子彧为钟南山、屠呦呦等人制作了生动的面人形象;自得琴社在真人表演的“古画”里奏起《长安十二时辰幻想曲》……“非遗”相关元素在现代传播介质上丰富多彩的呈现形式,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目光。

④根据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人们通过对媒介的使用,来满足自身特定的需求。在当下快速的生活节奏中,需要一种情感归属;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汇中,更需要一种来自民族记忆深处的文化基底。而“非遗”这种缘自民族记忆深处的文化基底,可以让年轻人找到情感归属。就如同当国人吟诵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自然会想起李白月下举杯的身影;说起童年心中的英雄,孙悟空总会占到浓墨重彩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精湛技艺的不懈追求,对千年烟波历史浮沉的追溯,根本原因在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皈依。

⑤如今“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正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古老的传承成为今天的时尚,朴素的匠人成为更多年轻人的偶像,绽放出文化新生的活力。这种活力,不仅来自技艺和记忆的传承,也来自面向年轻人的叙事。“非遗”创造了一条联结“历史”与“当下”的新路径,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⑥每项“非遗”技艺背后,都有其值得传唱的历史文化故事,有其独有的内核气质。就如一幅苏绣,它不仅是自古传承的技法,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精致的一针一线背后,有千百年前人声鼎沸车马如流的街巷,有窗边刺绣少女的美好情思。它像一条线索,能够引出一个历史时期的风貌习俗,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一个家族的兴衰故事,一对有情人的携手终老。“非遗”的每项技艺,不管是宏大叙事,还是细腻情感铺陈,都能激发年轻人心中的共情。

⑦基于此基础,年轻人提炼热门话题,进行具有互动体验效果的二次创作。这些创作不仅形态丰富,还能与各种文化产品相结合,和不同消费阶层、文化圈层相融合。“非遗”的传承与创新,由此一步步地浸透到大众日常生活之中。

⑧我们通过“非遗”回看历史,也创造当下。而要让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成为“非遗泛传承人”,在如何讲好“非遗”故事上,还需要“非遗”传承者、艺术加工者、技术研发者等各个领域专业人士的持续共同探索。

(有删改)

1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2分)

A.走进“非遗”:文化传承的另一种抵达。

B.非遗文化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其传承和传播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C.要让更多年轻人加入“非遗”,需要“非遗”各个领域专业人士的持续共同探索。

1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4.阅读第⑥段,理清论证思路,完成填空。(3分)

提出观点:(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