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诊治指南
慢性肾病2024年疾病控制指南(全文)
![慢性肾病2024年疾病控制指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c358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0.png)
慢性肾病2024年疾病控制指南(全文)1. 引言慢性肾病(CKD)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全球数十亿人。
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肾功能减退、高血压、贫血、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等症状。
为了提高全球慢性肾病患者的治疗水平,降低疾病负担,本指南提供了一套全面的疾病控制策略。
2. 诊断与评估2.1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是诊断慢性肾病的关键环节,可以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管功能以及尿路感染等情况。
应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包括尿蛋白、尿糖、尿沉渣等指标的检测。
2.2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电解质平衡、矿物质和骨代谢状况。
主要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红蛋白、电解质(如钠、钾、钙、磷等)、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的检测。
2.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肾脏形态、结构及功能。
主要包括超声波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
2.4 肾活检对于疑似病因不明的慢性肾病,肾活检是必要的诊断手段。
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肾脏病变的类型、程度和病因。
3. 治疗策略3.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具以下药物:(1)降压药物:如ACEI(ACE抑制剂)、ARB(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等,以降低血压和保护肾脏功能。
(2)贫血治疗药物: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类似物等,以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3)矿物质和骨代谢调节药物:如钙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等,以纠正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
(4)血脂调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等,以降低血脂水平。
(5)其他药物:如抗生素、利尿剂等,以治疗并发症和改善症状。
3.2 非药物治疗(1)饮食调整:低蛋白、低盐、低钾、高热量、高钙、高维生素D的饮食。
(2)生活方式改变: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等。
(3)心理支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并发症管理4.1 高血压管理高血压是慢性肾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应积极控制血压。
采取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使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e3da205d77232f60ddcca1c5.png)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一、定义: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二、病因:主要因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遗传性肾脏疾病以及长期服用解热镇痛剂及接触重金属等。
三、分期慢性肾衰竭(CRF)时称尿毒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引起肾脏损害并进行性恶化,当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接近于正常10%~15%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综合症状。
(一)由于肾功能损害多是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程度和特点,我国传统地将肾功能水平分成以下几期:1.肾功能代偿期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1/2时,血尿素氮和肌酐不升高、体内代谢平衡,不出现症状(血肌酐(Scr)在133~177μmol/L(2mg/dl))。
2.肾功能不全期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50%以下,血肌酐(Scr)水平上升至177μmol/L (2mg/dl)以上,血尿素氮(BUN)水平升高>7.0mmol/L(20mg/dl),病人有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多,轻度贫血等症状。
3.肾功能衰竭期当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到20ml/min以下,BUN水平高于17.9~21.4mmol/L (50~60mg/dl),Scr升至442μmol/L(5mg/dl)以上,病人出现贫血,血磷水平上升,血钙下降,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
4.尿毒症终末期Ccr在10ml/min以下,Scr升至707μmol/L以上,酸中毒明显,出现各系统症状,以致昏迷CRF治疗涉及面广,而且病程不同,治疗措施也不相同,如早期、中期主要防治目的为延缓病程的进展,而晚期则主要依靠代替疗法,如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肾移植。
三、治疗总则 1.应力争明确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应搞清楚肾脏损害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还是以肾间质小管病变为主,抑或以肾血管病变突出,以便根据临床特点,有针对性治疗。
NICE慢性肾脏病CKD诊疗指引上
![NICE慢性肾脏病CKD诊疗指引上](https://img.taocdn.com/s3/m/68c746b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a.png)
NICE慢性肾脏病(CKD)诊疗指南(上)2021年8月,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了慢性肾脏病(CKD)的评估和管理指南,内容涵盖了慢性肾脏病患者或者存在慢性肾脏病风险患者的护理和治疗,目的是预防或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还涉及了慢性肾脏病相关贫血和高磷血症的管理。
本文主要涉及CKD的筛查、高风险人群、CKD 的分类、监测频率、CKD进展的定义、风险评估和转诊建议。
一、CKD的筛查1.肌酐与肾小球滤过率测定肌酊时,实验室除了出具肌酊测量值外,还应出具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6尸区)的值。
建议使用CKD-EPI公式进行测量。
对于肌肉质量异常的成年人,如运动员、截肢患者或肌肉萎缩患者,则应谨慎使用肌酊评估eGFR (肌肉量增多会低估eGFR,肌肉量减少会高估eGFR)。
在测量肌酊前,成年人不应吃任何肉类;静脉采血后,生化实验室需在12小时内检测肌酊,避免延迟。
/ eGFR 应该是整数,并判定是〉90ml/min/1.73壮或W 90 ml/min/1.73 Hl2;✓若eGFR〉90 ml/min/1.73壮,则需假设肌酊水平增加20%后,患者的eGFR还是否W90 ml/min/1.73 M 由此推断患者肾功能是否显著下降;✓当eGFR N60 ml/min/1.73E时,需谨慎解释,随着真实GFR 的增加,eGFR将不精准;/对于2周内重复试验,eGFR仍< 60 ml/min/1.73壮的成人患者,在解释eGFR变化时需考虑肌酊的生物学和分析变异性(±5%)。
如果需要高度精确的GFR测量,例如,在化疗监测和评估潜在活体供者的肾功能时,考虑参考标准测量(菊粉、51Cr-EDTA、125i -碘thalamate 或iohexol)。
2.蛋白尿不建议使用试剂条来鉴别儿童和年轻人的蛋白尿(2021新增)。
对于成人、儿童或年轻人蛋白尿测定,建议使用尿ACR而非肌酊比,因为尿ACR对低水平蛋白尿更加敏感;此外,若尿ACR在3-70 mg/mmol之间,则需重复检验;如果初始尿ACR N70mg/mmol 则即可确诊,而非重复检验(2021新增)。
32-肾病科-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2-肾病科-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19123c856a561253d36f11.png)
32-肾病科-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慢性肾衰[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
诊断依据:慢性肾衰是指由肾病日久,致肾气衰竭,气化失司,湿浊尿毒不得下泄,以少尿甚或无尿,或以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口有尿味等为常见症状的肾衰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国际肾脏病组织2012年发布的《KDIGO-CKD指南》。
慢性肾脏病定义:1.肾损害≧3个月,肾损害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伴或不伴GFR降低,表现为以下之一:病理异常;或有肾损害指标,包括血或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2.GFR<60ml/min/1.73㎡≧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
病期诊断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分为:1.CKD1期2.CKD2期3.CKD3期4.CKD4期5.CKD5期(二)证候诊断1.正虚证:(1)脾肾气虚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脘腹胀满,大便烂,口淡不渴。
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2)脾肾阳虚证: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烂,夜尿清长。
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3)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
舌淡有齿痕,脉沉。
(4)肝肾阴虚证: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尿少色黄。
舌淡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5)阴阳两虚证: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膝软,夜尿清长,射剂)。
2.标实证(1)水湿证:可选用药物:法半夏、春砂仁、藿香、紫苏叶、茵陈、草果仁、茯苓皮等。
(2)湿热证:可选用药物:石苇、土茯苓、茵陈、大黄炭等。
(3)血瘀证:可选用药物:丹参、桃仁、三七、红花、蒲黄等。
慢性肾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慢性肾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f3eae865901020206409ca7.png)
肾小球肾炎(国内多见)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病 肾小管间质病变(梗阻性肾病) 肾血管病变 遗传性肾病(多囊肾)
慢性肾衰进展的危险因素
原发病未得到有效控制或加重 血容量不足 感染 肾毒性药物 尿路梗阻 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 急性应急状态 血压波动 其他:严重贫血、电解质紊乱等
慢性肾衰进展发病机制
需胰岛素量会减少) ● 高尿酸血症 ● 脂代谢异常(透析亦不能纠正)
十、易于并发感染
1. 原因 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但体液免疫基本正常
2. 尿毒症常见的感染 • 肺部,尿路,皮肤感染 • 透析患者动静脉瘘感染 • 肝炎病毒感染
诊断
一、 基础疾病的诊断
晚期肾衰的基础疾病诊断较难,但仍重要, 因有一些基础疾病可能仍有治疗价值,如狼疮 肾炎、肾结核、高钙血症肾病等
<133 <442
肾衰竭期
>442
(尿毒症早期)
肾衰竭终末期 >707 (尿毒症晚期)
Ccr
(ml/min)
临床表现
>50
常无症状
50~25
轻度贫血、夜尿增多、无明显
尿毒症症状
25~10
明显消化道症状、贫血、 代谢性酸中毒
<10 各种尿毒症症状:重度贫血、 消化系统 症状、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慢性肾脏病(CKD)分期
多认为是血小板质的变化而非数量 减少引起,如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 下降、血小板第三因子释放减少等
3. 白细胞异常
WBC可减少,白细胞趋化、吞噬和 杀菌能力减弱,易发生感染
五、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早期: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 性格改变、抑郁、记忆力减退、判断错误,神经
肌肉兴奋性增加,如肌肉颤动、痉挛和嗝逆等 尿毒症时精神异常、惊厥、昏迷等
慢性肾脏病(含慢性肾衰竭) 临床指南
![慢性肾脏病(含慢性肾衰竭) 临床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857710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7.png)
慢性肾脏病(含慢性肾衰竭)第一节慢性肾脏病(CKD)【概述】慢性肾脏病(CKD)是指1)各种原因所致肾脏损伤(结构或功能异常)≥3 个月,伴或不伴肾小球虑过率(GFR)下降,2)GFR<60ml/(min•1.73m2),≥3 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
慢性肾衰竭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在慢性肾衰竭的代偿期和失代偿早期,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轻度不适;少数患者可有食欲减退、代谢性酸中毒及轻度贫血。
肾衰竭期以后,上述症状更趋明显。
在尿毒症期,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严重高钾血症、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危险。
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1)代谢性酸中毒:轻度慢性酸中毒,多无明显症状;严重酸中毒可出现明显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呼吸深长等。
(2)水钠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水钠潴留,或低血容量和低钠血症。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下水肿或体腔积液,此时易出现血压升高、左心功能不全和脑水肿。
(3)钾代谢紊乱:肾功能衰竭期,易出现高钾血症,尤其是当钾摄入过多、酸中毒、感染、创伤、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发生时。
(4)钙磷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磷过多和钙缺乏。
可诱发甲状旁腺素(PTH)升高,即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营养不良。
(5)镁代谢紊乱:当GFR 明显下降时,肾排镁减少,常有轻度高镁血症。
患者常无任何症状。
2、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代谢紊乱蛋白质代谢主要表现为蛋白代谢产物蓄积。
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糖耐量减低和低血糖两种情况。
高脂血症常表现为轻至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
维生素代谢紊乱常表现为维生素A水平升高,维生素B6及叶酸缺乏等。
3、心血管系统表现常见的有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尿毒症性心肌病、心包积液、心包炎、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等。
4、呼吸系统症状体液过多可引起肺水肿或胸腔积液;尿毒症毒素诱发的肺泡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肺充血可引起“尿毒症肺水肿”。
肾衰竭 病情说明指导书
![肾衰竭 病情说明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2c12a7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7.png)
肾衰竭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肾衰竭概述肾衰竭(renal failure)是指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
按其发作之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肾衰竭(ARF)现在又称“急性肾损伤”,是指以肾小球滤过率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周)急剧下降、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狭义的ARF是指急性肾小管坏死,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是肾缺血和(或)肾毒性损伤。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慢性肾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体内代谢产物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脏器损害的综合征。
急性肾衰竭通过及时的治疗一般预后可,大部分肾功能可得以恢复。
英文名称:renal failure。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肾脏。
常见症状:尿量减少、排尿困难。
主要病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全身各脏器损害。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尿液检查、血常规、血生化检查、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MRI、放射性核素检查、肾活检。
重要提醒:部分肾衰竭患者需终身进行透析治疗,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经济压力。
临床分类:1、按其发作之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2、急性肾衰竭(ARF)根据病因不同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ARF。
3、慢性肾衰竭(CRF)分为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
4、慢性肾脏病依据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制定的指南,一般可分为5期二、肾衰竭的发病特点三、肾衰竭的病因病因总述:急性肾衰竭可由于急性血容量不足、心血管疾病、肾小球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输尿管结石、尿道梗阻等原因发生,慢性肾衰竭可由于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基本病因:1、急性肾衰竭(1)肾前性急性肾衰竭①急性血容量不足A、消化道失液,如呕吐、腹泻。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023a8210242a8956bece4e2.png)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慢性肾衰竭(附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概述】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肾功能代偿期;(2)肾功能失代偿期;(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4)尿毒症期(表48-1)。
表48-1 我国CRF 的分期方法(根据1992 年黄山会议纪要)CRF 分期肌酐清除率(Ccr) 血肌酐(Scr) 说明205(ml/min) (μmol/l) (mg/dl)肾功能代偿期50~80 133~177 1.5~2.0 大致相当于CKD2 期肾功能失代偿期20~50 186~442 2.1~5.0 大致相当于CKD3 期肾功能衰竭期10~20 451~707 5.1~7.9 大致相当于CKD4 期尿毒症期<10 ≥707 ≥8.0 大致相当于CKD5 期注:肌酐分子量为113,血肌酐的单位互换系数为0.0113 或88.5。
如: 1.5 mg/dl=1.5×88.5= 132.75μmol/l ≈133μmol/l或1.5÷0.0113=132.74μmol/l≈133μmol/l晚近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 专家组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的分期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议(见附录: 慢性肾脏病)。
显然,CKD 和CRF 的含义上有相当大的重叠,前者范围更广,而后者则主要代表CKD 患者中的GFR 下降的那一部分群体。
CRF 的病因主要有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狼疮性肾炎等)、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性肾病等)、肾血管病变、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
慢性肾功能不全指南
![慢性肾功能不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ce9e6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8.png)
慢性肾功能不全指南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种进展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持续下降,导致尿液中代谢产物和水电解质紊乱。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表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指南也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份详细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指南。
一、治疗目标和原则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治疗原则包括:控制基础疾病的进展、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控制高血压、维持合理的营养状况、控制并发症、适时准备透析和移植治疗。
二、基础疾病的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地病因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高血压和慢性肾小球肾炎。
因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首先要控制这些基础疾病的进展。
对糖尿病患者,应该进行规范的血糖控制和保护肾小球的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应该进行规范的降压治疗;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该进行规范的抗炎治疗。
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调节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常伴随有水钠潴留、高血钾、低血钙和高血磷等问题。
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必须进行规范的水电解质紊乱的纠正治疗。
对于轻度水钠潴留的患者,限制钠盐摄入和利尿药物治疗是有效的;对于高血钾的患者,减少高钾食物摄入和使用排钾药物可以改善血钾水平;对于低血钙和高血磷的患者,限制高磷食物的摄入、补充维生素D和磷结合剂是必要的。
四、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加速肾脏疾病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该进行规范的降压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五、营养支持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常伴随有食欲不振、厌食和消耗性代谢亢进等问题,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
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应该进行规范的营养支持。
首先要达到规定的能量摄入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其次要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
慢性肾衰竭 病情说明指导书
![慢性肾衰竭 病情说明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e6a099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e.png)
慢性肾衰竭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慢性肾衰竭概述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至后期的共同结局。
它是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常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伤,其症状不是突然发作的,而是肾脏功能长期恶化的结果。
慢性肾衰竭的并发症很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英文名称: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虚劳、溺毒、关格。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慢性肾衰竭一般不会遗传,但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会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发生。
发病部位:肾脏,腰部。
常见症状:乏力、腰酸、夜尿增多、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等。
主要病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遗传性肾病等多种慢性肾脏病所致。
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肾功能、肾脏B超、CT、MRI、放射性核素扫描、肾穿刺活检等。
重要提醒:慢性肾脏病一经发现,要积极治疗,同时要尽量避免造成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临床分类:慢性肾脏病依据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制定的指南,一般可分为5期:1、1期GFR(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1.73m²)。
2、2期GFR(肾小球滤过率)为60~89ml/(min•1.73m²)。
3、3期(1)3a期:GFR(肾小球滤过率)为45~59ml/(min•1.73m²)。
(2)3b期:GFR(肾小球滤过率)为30~44ml/(min•1.73m²)。
慢性肾衰竭诊治指南
![慢性肾衰竭诊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86e2643ed630b1c59eeb5f6.png)
慢性肾衰竭诊治指南一、定义: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
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1.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以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最为常见。
(1) 代谢性酸中毒慢性肾衰尿毒症期时人体代谢的酸性产物如磷酸、硫酸等物质因肾的排泄障碍而潴留,可发生“尿毒症性酸中毒”。
轻度慢性酸中毒时,多数患者症状较少,但如动脉血HCO3<15 mmol/L,则可出现明显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呼吸深长等。
(2)水钠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水钠潴留,或低血容量和低钠血症。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对钠负荷过多或容量过多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
尿毒症的患者如不适当地限制水分,可导致容量负荷过度,常见不同程度的皮下水肿(眼睑、双下肢)或/和体腔积液(胸腔、腹腔),此时易出现血压升高、左心功能不全(表现为胸闷、活动耐量下降甚至夜间不能平卧)和脑水肿。
另一方面,当患者尿量不少,而又过度限制水分,或并发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时,又容易导致脱水。
临床上以容量负荷过多较为常见,因此尿毒症的病人在平时应注意适当控制水的摄入(除饮水外还包括汤、稀饭、水果等含水多的食物),诊疗过程中应避免过多补液,以防发生心衰肺水肿。
(3)钾代谢紊乱:当GFR降至20-25ml/min或更低时,肾脏排钾能力逐渐下降,此时易于出现高钾血症;尤其当钾摄入过多、酸中毒、感染、创伤、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发生时,更易出现高钾血症。
严重高钾血症(血清钾>6.5mmol/L)有一定危险,需及时治疗抢救(见高钾血症的处理)。
有时由于钾摄入不足、胃肠道丢失过多、应用排钾利尿剂等因素,也可出现低钾血症。
临床较多见的是高钾血症,因此尿毒症患者应严格限制含钾高的食物的摄入,并应定期复查血钾。
诊疗方案及治疗计划
![诊疗方案及治疗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59884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7.png)
诊疗方案及治疗计划尊敬的患者: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我们得出了您的诊断结论为:中度慢性肾功能衰竭(CKD)。
一、诊疗方案1. 药物治疗:针对您的病情,我们将采取药物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药物: - 血压控制药物:如ACEI/ARB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等,以控制高血压及减少肾脏的进一步损害。
- 舒张血管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以减轻肾小球滤过压,减缓肾小球进一步受损。
- 降脂药物:例如他汀类药物,以控制血脂水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对肾脏的损害。
- 补充铁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治疗肾性贫血,提高贫血情况。
- 适量使用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剂或醛固酮拮抗剂,以减少肾脏的负担和水钠潴留。
2. 饮食指导: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饮食调控非常重要。
我们建议您采取以下饮食措施:- 限制蛋白质摄入:适量控制蛋白质摄入,通常每天应控制在0.6-0.8g/kg。
- 控制钠盐摄入:限制食用高盐食物,每天摄入盐量控制在5g以下。
-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当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及微量元素,以促进机体健康。
3. 其他治疗:- 中药治疗: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结合中医理论,给予中药治疗,以辅助调理身体。
- 慢性透析治疗:在病情进展至末期肾衰竭时,透析治疗是必要的选择,以帮助肾脏排除体内毒素和代谢产物。
二、治疗计划1. 药物治疗:根据您的病情,我们将根据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调整用药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 饮食调控:我们将为您制定详细的饮食计划,包括蛋白质、盐分的限制以及营养补充等,保证每日摄入营养的均衡。
3. 随访与监测:我们将定期进行随访,监测血压、血脂、肾功能指标等项目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中医辅助治疗:结合中医理论,我们将配合中医师进行针灸、推拿等中医辅助治疗,促进身体的康复。
总结: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为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我们需要您与我们密切合作。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ba215eea0116c175f0e48de.png)
慢性肾衰竭(附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概述】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就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下降及与此相关得代谢紊乱与临床症状组成得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肾功能代偿期;(2)肾功能失代偿期;(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4)尿毒症期(表 48-1)。
表 48-1 我国 CRF 得分期方法(根据 1992 年黄山会议纪要)CRF 分期肌酐清除率(Ccr) 血肌酐(Scr) 说明205(ml/min) (μmol/l) (mg/dl)肾功能代偿期 50~80 133~177 1、5~2、0 大致相当于 CKD2 期肾功能失代偿期 20~50 186~442 2、1~5、0 大致相当于 CKD3 期肾功能衰竭期 10~20 451~707 5、1~7、9 大致相当于 CKD4 期尿毒症期 <10 ≥707 ≥8、0 大致相当于 CKD5 期注:肌酐分子量为 113,血肌酐得单位互换系数为 0、0113 或 88、5。
如: 1、5 mg/dl=1、5×88、5= 132、75μmol/l ≈ 133μmol/l或1、5÷0、0113=132、74μmol/l≈ 133μmol/l晚近美国肾脏病基金会 K/DOQI 专家组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得分期方法提出了新得建议(见附录: 慢性肾脏病)。
显然,CKD 与 CRF 得含义上有相当大得重叠,前者范围更广,而后者则主要代表 CKD 患者中得 GFR 下降得那一部分群体。
CRF 得病因主要有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狼疮性肾炎等)、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性肾病等)、肾血管病变、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内容清晰)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内容清晰)](https://img.taocdn.com/s3/m/9216148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2.png)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内容清晰)慢性肾衰竭(CRF)是一种由慢性肾脏病引起的综合征,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
它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
CRF的病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肾血管病变和遗传性肾病。
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是CRF的主要病因,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两种疾病位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后。
老年CRF的病因中,双侧肾动脉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缺血性肾病”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附录中的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方法是由晚近XXX专家组提出的。
CKD和CRF的含义有相当大的重叠,但CKD的范围更广,而CRF主要代表CKD患者中的GFR下降的那一部分群体。
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是CRF的四个阶段。
根据表48-1,这些阶段可以根据肌酐清除率和血肌酐水平来分期。
肌酐分子量为113,血肌酐的单位互换系数为0.0113或88.5.CRF的症状和体征取决于疾病的阶段和病因。
在早期阶段,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贫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水肿、高血压等症状。
在晚期阶段,尿毒症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症状和并发症。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当肾功能急速恶化未能反映出急性肾衰演变的特点时,称其为“慢性肾衰急性加重”(acute n of CRF)。
治疗方案与原则】一、延缓或逆转早中期慢性肾衰进展的对策:为了防止CRF的发生,需要对已有的肾脏疾患或可能引起肾损害的疾患(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这被称为初级预防(primary n)。
对于轻、中度CRF,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延缓、停止或逆转CRF的进展,防止尿毒症的发生,这被称为二级预防(secondary n)。
二级预防的基本对策包括:1.坚持病因治疗:如对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等坚持长期合理治疗。
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722041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6b.png)
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摘要】《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经过多次专题会议讨论及问卷调查而制定,主要内容为慢性肾衰竭的概念与分期、西医诊治原则、中医基本证型、中医常见复合证型及其治疗原则,旨在为广大中西医结合肾病工作者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提供依据.【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6(038)002【总页数】5页(P313-317)【关键词】肾功能衰竭,慢性;中西医结合;指南【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5;R-62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具有患病率高、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的特点,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CKD发展到后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并发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因此,如何延缓CRF的进展、减轻并发症的危害、减少尿毒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尽管现代医学诊治CRF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中医药治疗肾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好的疗效。
针对CKD和CRF均有一些西医和中医的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但各自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很多西医医师在临床中广泛使用中成药,但不了解患者的中医证候证型和中成药的功能主治;而一些中医师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医学进展和新药的选用,缺乏足够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和精髓,但缺乏统一的辨证标准、可重复性差,是限制其发展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瓶颈。
中西医结合可以取长补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诊疗效果,更好地延缓疾病的进展。
本指南以成人CRF患者为对象,从临床诊疗的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实用的原则,提出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医师易懂、适用的CRF中西医相关概念、西医诊断与治疗、中医基本辨证分型及治法方案,力求突出中西医结合诊疗CRF的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肾衰竭诊治指南一、定义: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
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1.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以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最为常见。
(1) 代谢性酸中毒慢性肾衰尿毒症期时人体代谢的酸性产物如磷酸、硫酸等物质因肾的排泄障碍而潴留,可发生“尿毒症性酸中毒”。
轻度慢性酸中毒时,多数患者症状较少,但如动脉血HCO3<15 mmol/L,则可出现明显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呼吸深长等。
(2)水钠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水钠潴留,或低血容量和低钠血症。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对钠负荷过多或容量过多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
尿毒症的患者如不适当地限制水分,可导致容量负荷过度,常见不同程度的皮下水肿(眼睑、双下肢)或/和体腔积液(胸腔、腹腔),此时易出现血压升高、左心功能不全(表现为胸闷、活动耐量下降甚至夜间不能平卧)和脑水肿。
另一方面,当患者尿量不少,而又过度限制水分,或并发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时,又容易导致脱水。
临床上以容量负荷过多较为常见,因此尿毒症的病人在平时应注意适当控制水的摄入(除饮水外还包括汤、稀饭、水果等含水多的食物),诊疗过程中应避免过多补液,以防发生心衰肺水肿。
(3)钾代谢紊乱:当GFR降至20-25ml/min或更低时,肾脏排钾能力逐渐下降,此时易于出现高钾血症;尤其当钾摄入过多、酸中毒、感染、创伤、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发生时,更易出现高钾血症。
严重高钾血症(血清钾>6.5mmol/L)有一定危险,需及时治疗抢救(见高钾血症的处理)。
有时由于钾摄入不足、胃肠道丢失过多、应用排钾利尿剂等因素,也可出现低钾血症。
临床较多见的是高钾血症,因此尿毒症患者应严格限制含钾高的食物的摄入,并应定期复查血钾。
(4)钙磷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磷过多和钙缺乏。
慢性肾衰时肾脏生成1,25-(OH)2D3减少,使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靶器官对1,25-(OH)2D3产生抵抗,使肾小管重吸收钙减少,此外,高磷血症可使钙磷乘积升高,促使磷酸钙盐沉积,引起异位钙化、血钙降低。
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磷,血磷浓度由肠道对磷的吸收及肾的排泄来调节。
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磷排出减少时,血磷浓度逐渐升高,高血磷进一步抑制1,25-(OH)2D3的合成,加重低钙血症。
甲状旁腺代偿性分泌更多的PTH以维持血钙。
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
2.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
CRF病人蛋白质代谢紊乱一般表现为蛋白质代谢产物蓄积(氮质血症),包括尿素、胍类化合物、肌酐、胺类、吲哚、酚类及中分子物质等。
尿素经肾脏排泄,尿毒症时体内尿素蓄积,可能与乏力、厌食、呕吐、注意力不集中、体温降低、出血倾向等表现有关;胍类化合物正常情况下精氨酸主要在肝脏代谢为尿素、胍乙酸和肌酐,尿毒症时尿素、肌酐蓄积,而精氨酸可通过其他途径分解为甲基胍和胍基精氨酸。
其中甲基胍是毒性最大的小分子物质,体内蓄积可达正常值的70~80倍,与体重减轻、红细胞寿命缩短、呕吐、腹泻、嗜睡等众多临床症状相关。
胺类脂肪族胺可引起肌阵挛、扑翼样震颤和溶血;多胺(精胺、尸胺、腐胺)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和蛋白尿,并能促进红细胞溶解,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促进肾衰时肺水肿、腹水和脑水肿的发生。
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糖耐量减低和低血糖两种情况,前者多见,后者少见。
高脂血症相当常见,其中多数病人表现为轻到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少数病人表现为轻度高胆固醇血症,或二者兼有。
维生素代谢紊乱相当常见,如血清维生素A水平增高、维生素B6及叶酸缺乏等。
3.心血管系统表现心血管病变是CK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和最常见的死因。
尤其是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即尿毒症阶段),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进一步增高(占尿毒症死因的45%-60%)。
近期研究发现,尿毒症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比普通人群约高15-20倍。
慢性肾功能衰竭者由于肾性高血压、酸中毒、高钾血症、钠水潴留、贫血及毒性物质等的作用,可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肌受损等,由于尿素(可能还有尿酸)的刺激作用,还可发生无菌性心包炎,患者有心前区疼痛,体检时闻及心包摩擦音。
严重时心包腔中有纤维素及血性渗出物出现。
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在心血管病变中亦起着重要作用。
4.呼吸系统症状患者呼出的气体有尿味,这是由于细菌分解唾液中的尿素形成氨的缘故;体液过多时可出现气短、气促;酸中毒时患者呼吸慢而深,严重时可见到酸中毒的特殊性Kussmaul呼吸(呼吸深大)。
体液过多、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肺水肿或胸腔积液;由尿毒症毒素诱发的肺泡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肺充血可引起“尿毒症肺水肿”,此时肺部x线检查可出现“蝴蝶翼”征,及时利尿或透析上述症状可迅速改善;纤维素性胸膜炎是尿素刺激引起的炎症;肺钙化是磷酸钙在肺组织内沉积所致。
5.胃肠道症状尿毒症患者消化系统的最早症状是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或腹泻。
这些症状的发生可能与肠道内细菌的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为氨,氨刺激胃肠道粘膜引起炎症和多发性表浅性小溃疡等有关。
此外恶心、呕吐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有关。
消化道出血也较常见,其发生率比正常人明显增高,多是由于胃粘膜糜烂或消化性溃疡。
6.血液系统表现CRF病人血液系统异常主要表现为肾性贫血和出血倾向。
大多数患者一般均有轻、中度贫血,其原因主要由于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故称为肾性贫血;如同时伴有缺铁、营养不良、出血等因素,可加重贫血程度。
晚期CRF病人出现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出血倾向,如皮下或粘膜出血点、瘀斑、胃肠道出血、脑出血等。
7.神经肌肉系统症状早期症状可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尿毒症时可有反应淡漠、谵妄、惊厥、幻觉、昏迷、精神异常等。
周围神经病变也很常见,感觉神经障碍更为显著,最常见的是肢端袜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也可有肢体麻木、烧灼感或疼痛感、深反射迟钝或消失,并可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如肌肉震颤、痉挛、不宁腿综合征等。
这些症状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某些毒性物质的蓄积可能引起神经细胞变性;②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③肾性高血压所致的脑血管痉挛,缺氧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引起脑神经细胞变性和脑水肿。
初次透析患者可能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出现恶心、呕吐、头痛、惊厥等,主要由于血透后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失衡和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所致。
8.骨骼病变肾性骨营养不良(即肾性骨病)相当常见,包括纤维囊性骨炎(高周转性骨病)、骨生成不良、骨软化症(低周转性骨病)及骨质疏松症。
在透析前患者中骨骼X线发现异常者约35%,但出现骨痛、行走不便和自发性骨折相当少见(少于10%)。
而骨活体组织检查(骨活检)约90%可发现异常,故早期诊断要靠骨活检。
纤维囊性骨炎主要由于PTH过高引起,易发生骨盐溶化、肋骨骨折。
X线检查可见骨骼囊样缺损(如指骨、肋骨)及骨质疏松(如脊柱、骨盆、股骨等)的表现。
骨生成不良的发生,主要与血PTH浓度相对偏低、某些成骨因子不足有关,因而不足以维持骨的再生;透析患者如长期过量应用活性维生素D、钙剂等药或透析液钙含量偏高,则可能使血PTH浓度相对偏低。
三、诊断鉴别:诊断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而是一组临床综合征。
慢性肾衰的终末阶段,肾脏的三大功能丧失,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从而形成尿毒症。
尿毒症的诊断并非只看血肌酐的水平,还要综合上述各个系统的临床表现。
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早期,临床上仅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只在检查中可见到肌酐清除率下降。
这些尿毒症代偿期的患者常在应激情况下,肾功能突然恶化,并出现尿毒症症状(即前文所述各个系统的临床表现),临床上称为可逆性尿毒症,但一俟应激因素去除,肾功能常可恢复到代偿期。
若病情发展到“健存”肾单位不能适应机体最低要求时,即使没有应激因素,尿毒症状也会逐渐表现出来。
上述尿毒症各个系统的损害不一定全都会表现出来,在不同的患者,其尿毒症症状可能不尽相同,各系统症状发生的时间先后也不尽相同。
四、辅助检查1.血常规检查尿毒症时,血红蛋白一般在80g/L下,多数仅有40~60g/L,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当患者合并慢性失血、营养不良时,也可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白细胞改变较少,酸中毒和感染时可使白细胞数增高。
血小板数偏低或正常,但功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因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常加快。
2.尿常规检查尿毒症病人的尿改变,随原发病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其共同点是:①尿渗透压降低,多数晨尿在450mOsm/kg以下,比重较低,多在1.018以下,严重时固定在1.010~1.012之间。
作浓缩稀释试验时,夜尿量大于日尿量,各次尿比重均不超过1.020,最高和最低的尿比重差小于0.008。
②尿量减少,多在1000ml/天以下,到晚期肌酐清除率降至1.0~2.0ml/秒以下时,则可无尿。
③尿蛋白为+~+++,晚期因肾小球绝大部分已毁坏,尿蛋白反而减少。
④尿沉渣检查可有为数不等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颗粒管型,如能发现粗而短、均质性、边缘有裂口的蜡样管型,对诊断有意义。
3.肾功能检查在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肌酐清除率虽下降,但血肌酐不升高;在氮质血症期,血肌酐虽已升高,但病人无尿毒症临床症状,亦无代谢性酸中毒;在尿毒症期,当肾肌酐清除率<25ml/min时,血肌酐会明显升高,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4.血生化检查血浆蛋白降低,总蛋白量常在60g/L以下,其中白蛋白的减少常较明显,多低于30g/L。
血钙偏低,常在2mmol/L左右,血磷多高于1.7mmol/L。
血钾、血钠随病情而定。
5.其他检查(1)X线检查:尿毒症病人可作腹部X线平片检查,目的是观察肾脏的大小和形态,有无泌尿系统内结石。
腹部侧位片可显示有无动脉粥样硬化。
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因肾脏排泄造影剂的功能差,注射造影剂后多不显影,故一般不宜作造影检查。
(2)放射性核素肾图、肾扫描检查,对了解两侧肾脏的大小、血流量、分泌和排泄功能,均有帮助。
(3)肾超声、CT,对确定肾的位置、大小、厚度以及肾盂有无积液、结石、肿瘤有帮助。
通常情况下,尿毒症患者双肾萎缩,皮质变薄。
但糖尿病、狼疮、血管炎等继发性病因导致的尿毒症患者双肾可以无明显缩小,但B超下皮质回声增强。
肾脏超声检查,具有经济、方便、无创、快捷等优点,能判断肾脏的大小、皮质回声等,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尿毒症治疗流程中透过透析膜与透析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再把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至体内,以达到排出废物、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