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机器隔振基础
工程中的振动问题及处理方法
工程中的振动问题及其处理在讲之前,首先介绍一下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原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对振动问题进行过40年的研究,曾主持编制了两本振动设计规范:1.《制氧机等动力机器基础勘察设计暂行条例》(1977.1)2.《机器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承重结构的振动计算和隔振设计规程》(YBJ55-90), 1990年一、振动中的几个基本概念1.振动问题和静力问题的区别:(A)振动变位与振动力的方向永远不一致。
在扰频/自频>1时,出现变位与扰力的方向相反的现象。
静力问题中,变位与作用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B)振动与质量有关。
静力问题中与质量不发生关系。
(C)振动是时间的函数,静力与时间无关。
(D)振动有共振现象。
发生共振时振动要放大。
对钢结构,振动可放大200~300倍;对混凝土结构,振动可放大10~20倍。
对动力设备基础:对于水平和旋转振动,可放大7-10倍对于垂直振动,可放大4-8倍对于桩基础,只放大1.5-4倍对于静力问题,变形无放大问题。
2.关于自由度、自振频率和振型什么叫自由度:决定振动体系全部质点位置的独立变数的数目,φ,所以有二个振型。
也有二个自振频率。
5个,也可选10个,也可选100个。
但选的原则是:“选定结构”的最高自振频率要大于1.2倍的激振频率。
注意,振型与外力无关,与地震地面运动无关,只与m、k有关。
3.关于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简单的说:在振动过程中,没有外力作用的振动称为自由振动,否则为强迫振动。
在自由振动时,振动的大小只取决于物体的初位移和初速度,此时无共振现象。
在工程中,像锻锤、落锤,火箭发射,爆炸,冲床,冲击式打入桩均可近似看作自由振动。
而强迫振动都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例如:压缩机,电动机,火车和地震等引起的结构振动均属强迫振动。
强迫振动的反应主要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的时间函数。
此时有共振问题。
4. 阻尼振动和无阻尼振动阻尼系数是振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阻尼作用,所以在共振时,振幅不会无限放大,锻锤等在冲击力作用下,砧座会很快趋于平稳。
第三章 吸振原理隔振原理
吸振原理
• 非线性动力吸振器就是在动力吸振 器上使用非线性弹簧. • 与线性系统相比,在机器设备启动 或停止时,机器通过共振区时的振 幅有可能更小,从而实现对机器设 备的保护. • 但非线性动力吸振器的分析比较复 杂,一般只能利用各种近似方法和 数值计算来进行研究.
线性和非线性弹簧系统的固有频率与 振幅的典型关系.
s 2 2 M 2 / M 1 5
2
吸振原理
• 当吸振器无阻尼时,吸振后设备 的共振峰值为无穷大; • 当吸振器阻尼为无穷大时,吸振 后设备的共振峰值同样为无穷大; • 只有当吸振器阻尼为一定值时, 吸振后设备的共振峰值才不至于 无穷大. • 通过设计,可以找到一个最优的 阻尼值,使吸振后设备的共振峰 值最小.
吸振原理-复式动力吸振器
吸振原理
为了增加吸振频带宽度,可使用复式动力吸振器. M,K,C分别为设备的质量、刚度和阻尼,受到一个单频振动力的激励.为了 降低其响应:V的幅值,复式动力吸振器采用在其上附加两个弹性子系统(M,K1,C1) 和(M2,K2,C2)或多个弹性子系统的方法,分别吸收设备在不同频段的扰动能 量.系统中各质量块位移方程为
吸振原理
动力吸振器仅适用于控制设备在非常稳 定的窄带扰动下引起的振动,而且这一 激励频率就在原设备的共振频率附近;
若吸振器质量不够大,新构成系统的共 振频率和原设备的共振频率将相差不大, 则该共振系统很容易产生新的共振。这 是无阻尼动力吸振器的缺点.
吸振器工作时,设备的振动幅度与扰动 频率关系
吸振原理
吸振原理
在动力吸振器中引入一定的 阻尼,拓宽其吸振频带,避 免在其他频率的共振,因此 被称为宽带吸振器。
吸振原理
• 设备为M1,支撑在刚度为K1 ,阻尼为C1 的弹簧上,受到 一个单频振动力的激励,现欲降低其响应的幅值,可采 用在其上附加一个弹性系统(A2,K2,C2)的方法.系统中 各质量块位移方程为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40-96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50040-96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7年1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6]428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由机械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96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七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J40-7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二日1 总则1.0.1 为了在动力机器基础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确保工程质量,合理地选择有关动力参数和基础形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各种动力机器的基础设计:(1)活塞式压缩机;(2)汽轮机组和电机;(3)透平压缩机;(4)破碎机和磨机;(5)冲击机器(锻锤、落锤);(6)热模锻压力机;(7)金属切削机床。
1.0.3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时,除采用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基组foundation set动力机器基础和基础上的机器、附属设备、填土的总称。
2.1.2 当量荷载equivalent load为便于分析而采用的与作用于原振动系统的动荷载相当的静荷载。
2.1.3 框架式基础frame type foundation由顶层梁板、柱和底板连接而构成的基础。
2.1.4 墙式基础wall type foundation由顶板、纵横墙和底板连接而构成的基础。
2.1.5 地基刚度stiffness of subsoil地基抵抗变形的能力,其值为施加于地基上的力(力矩)与它引起的线变位(角变位)之比。
隔振器原理
隔振器原理隔振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振动对机器和设备的影响,保护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隔振器的原理是利用弹簧和减震材料的弹性变形来吸收振动能量,从而减少振动传递到设备上的效果。
隔振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等领域,对于减少噪音、提高工作环境质量和保护设备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隔振器的工作原理中,弹簧和减震材料是两个关键的组成部分。
弹簧的作用是通过其弹性来吸收振动能量,减少振动传递到设备上的程度。
而减震材料则可以通过其内部的结构和材质特性来吸收振动能量,进一步减少振动的传递。
这两者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减少振动对设备的影响,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隔振器的原理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
比如,当一个机器设备受到外部振动作用时,如果没有隔振器的保护,振动会直接传递到设备上,导致设备产生不必要的振动和噪音,甚至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而安装了隔振器的设备,当受到外部振动作用时,隔振器可以吸收大部分振动能量,减少振动传递到设备上,从而保护设备免受振动影响,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隔振器的原理不仅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机器设备,还可以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结构隔振。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结构隔振可以减少建筑物受到的振动影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隔振器的原理还可以应用于交通运输工具中,如汽车、火车、船舶等,减少振动对乘客和货物的影响,提高乘坐舒适度和货物运输质量。
总之,隔振器的原理是通过弹簧和减震材料的弹性变形来吸收振动能量,减少振动对设备和结构的影响。
隔振器在工业生产、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保护设备、提高结构抗震性能、改善乘坐舒适度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隔振器的原理和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拓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解析基础隔震、消能减震、振动控制的原理和分类
2,解析基础隔震、消能减震、振动控制的原理和分类。
工程中的隔震(振)分两种情况:(书本内容)(1)阻止振动的输出。
(主动隔震)(2)阻止振动的输入。
(被动隔震)第一种隔振情况实际上是力的隔离,即使动力机器产生的不平衡力或地铁车辆产生的冲击力降低,不传入或减少传入到地基中。
第二种隔振情况实际上是基底振动的隔离。
隔震的原理:隔震的基本思想就是在建筑与基础之间设置一个柔软的隔震层,利用水平刚度相对很小的隔震装置减少地震对上部结构的作用。
在建筑的上部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支座,当发生地震时,隔震支座上下结构发生相对水平位移使隔震支座发生弹性变形耗散能量、使结构的基本周期由常规的0.3s~1.2s延长至隔震结构的2.0s~4.0s、使上部结构的震动近似为缓慢的“整体平动”和使结构处于弹性状态,从而地震作用大大减少。
建筑隔震的分类:1,按技术类型划分:1)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2)摩擦滑移隔震技术3)滚动隔震技术4)碟形弹簧竖向隔震技术5)复合隔震技术2,按隔震层位移划分:1)基础隔震2)层间隔震3)大跨空间屋架或网架支座隔震4)房屋内部局部隔震消能减震的原理:结构消能减震技术是在结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连接缝或连接构件)设置耗能(阻尼)装置(或元件)。
在主体进入非弹性状态前装置(或元件)率先进入耗能工作状态,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粘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能量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少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
耗能元件分为:1)数度相关型耗能元件,如线性粘滞或粘弹性阻尼器。
2)位移相关型耗能元件,如金属屈服型或摩擦型阻尼器。
3)调谐吸震型耗能元件,如TMD,TLD。
振动控制原理:在工程结构的特定部位装设某种装置(例如隔震垫等)或某种机构(例如消能支撑、消能剪力墙、消能节点、消能器等)或某种子结构(例如调频质量等)或施加外力(外部能量输入)或调整结构的动力特性,使工程结构在地震(或风)的作用下,其结构的动力响应(加速度、速度、位移)得到合理的控制,确保结构本身及结构中的人员仪器设备的安全和处于正常的使用环境状况。
第五章-隔振技术-第六章-阻尼技术
6.1.2 阻尼的产生机理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讲,阻尼的产生机理就 是将广义振动的能量转换成可以损耗的能量,
从而抑制振动、冲击、噪声。 1 .工程材料的内阻尼 材料阻尼的机理是:宏观上连续的金属材
料会在微观上因应力或交变应力的作用产生 分子或晶界之间的位错运动、塑性滑移等,
产生阻尼。在低应力状况下由金属的微观运
动产生的阻尼耗能,称为金属滞弹性。
当金属材料在周期性的应力和应变作用
下,加载线 和卸载线 在一次周期的应力循 环中,构成了应力 - 应变的封闭回线 ABCDA ,阻尼耗能的值正比于封闭回线的面 积。
粘弹性材料属于高分子聚合物,从微观结构上
看,这种材料的分子与分子之间依靠化学键或物 理键相互连接,构成三维分子网。高分子聚合物 的分子之间很容易产生相对运动,分子内部的化 学单元也能自由旋转,因此,受到外力时,曲折 状的分子链会产生拉伸、扭曲等变形;分子之间 的链段会产生相对滑移、扭转。当外力除去后, 变形的分子链要恢复原位,分子之间的相对运动 会部分复原,释放外力所做的功,这就是粘弹材 料的弹性;但分子链段间的滑移、扭转不能全复 原,产生了永久性变形,这就是粘弹材料的粘性, 这一部分功转变为热能并耗散,这就是粘弹材料 产生阻尼的原因。
系统频率。如果系统干扰频率 比较低,系
统设计时很难达到 的要求,则必须通
过增大隔振系统阻尼的方法以抑制系统的振
动响应。
5.2 隔振设计与隔振器 在隔振设计中,通常把 100Hz 以上的干 扰振动称作高频振动, 6-100Hz 的振动定义 为中频振动, 6Hz 以下的振动为低频振动。 常用的绝大多数工业机械设备所产生的 基频振动都属于中频振动,部分工业机械设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搜索当前位置: 首页 >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数字中国全站搜索: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时间: 2003-12-29 10:40:4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J40-79(试行)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试行日期:1 9 8 1 年 2 月 1 日关于颁发《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的通知(79)建发设字第606号(79)一机设联字第1498号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3)建革设字第239号通知的要求,由第一机械工业部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J40-79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一年二月一日起试行。
本规范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院负责。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3)建革设字第239号文通知,由我部第一设计院会同化工部、原水电阅、冶金部、建材部、六机部所属勘测、设计、科研、工厂及高等院校等二十六个单位共同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根据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结合我国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施工及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在生产建设和科学实验中的经验。
在编制过程中,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其中一些主要问题,还进行了题讨论,最后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七章和六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有:总则、设计的基本规定、活塞式压缩机、汽轮机组和电机、破碎机和磨机、锻锤、落锤、水爆清砂池、金属切削机床等动力机器基础的设计。
在试行本规范过程中,希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一机部第一设计院,并抄送我部设计总院,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动力机器框架式基础的隔振研究
分 析 结 果 与 非 隔 振 基 础 的动 力 分 析 结 果 进 行 比较 , 合 算 例 分 析 表 明 : 用 弹 簧 阻 尼 隔 振 元 件 对 汽 轮 发 电机 组 框 架 式 基 结 采 础进行隔振控制是正确和可行 的。
1 1 非 隔振基础 的 动力 方程 .
安 装误差 、 运行 等原 因 引起 整 体或 局 部振 动 屡见 不 鲜 , 为 了减小 这些振 动对 结构 和 机 器基 础 及 其人 员 安 全 的
影响, 除对 机 器 制造 的精 度 和动 平 衡 技 术 进 行 严 格 要
求外 , 一种 行之有 效 的方 法 是采 取 减 、 振 措施 。半 个 隔
题 就是振 动 , 发 电厂 大 型汽 轮 机 框 架 式 基 础 中 由 于 在
力 分析模 型 和 有 限 元 数值 分 析 的 动 力 方 程 , 以下 基 做 本 假设 : 1 台板 结构 与非 隔振基 础 相 同 ;2 弹簧与 () () 阻 尼器 均具 有 三维 效 应 ; 3 对 转 子机 组 部 分 采 用 集 () 中质量 法 加 载 到 框 架 式 基 础 的 转 子 转 轴 上 ; 4 对 () 土一 结构 动力 相 互 作 简 化 分 析 中 , 于 弹 性 半无 限地 基 基 的假设 , 用 双 自由度 集 总 参 数模 型 简 化 土 层并 建 采 立分 析模 型 ;5 ( )不 计 弹簧 与阻 尼器 的质 量 , 弹 簧 且 为线 性 弹簧 , 与 位 移 成 正 比 , 力 阻尼 器 为粘 性 阻尼 器 , 阻 尼力 与速度 成正 比。
解析基础隔震、消能减震、振动控制的原理和分类
2,解析基础隔震、消能减震、振动控制的原理和分类。
工程中的隔震(振)分两种情况:(书本内容)(1)阻止振动的输出。
(主动隔震)(2)阻止振动的输入。
(被动隔震)第一种隔振情况实际上是力的隔离,即使动力机器产生的不平衡力或地铁车辆产生的冲击力降低,不传入或减少传入到地基中。
第二种隔振情况实际上是基底振动的隔离。
隔震的原理:隔震的基本思想就是在建筑与基础之间设置一个柔软的隔震层,利用水平刚度相对很小的隔震装置减少地震对上部结构的作用。
在建筑的上部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支座,当发生地震时,隔震支座上下结构发生相对水平位移使隔震支座发生弹性变形耗散能量、使结构的基本周期由常规的0.3s~1.2s延长至隔震结构的2.0s~4.0s、使上部结构的震动近似为缓慢的“整体平动”和使结构处于弹性状态,从而地震作用大大减少。
建筑隔震的分类:1,按技术类型划分:1)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2)摩擦滑移隔震技术3)滚动隔震技术4)碟形弹簧竖向隔震技术5)复合隔震技术2,按隔震层位移划分:1)基础隔震2)层间隔震3)大跨空间屋架或网架支座隔震4)房屋内部局部隔震消能减震的原理:结构消能减震技术是在结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连接缝或连接构件)设置耗能(阻尼)装置(或元件)。
在主体进入非弹性状态前装置(或元件)率先进入耗能工作状态,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粘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能量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少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
耗能元件分为:1)数度相关型耗能元件,如线性粘滞或粘弹性阻尼器。
2)位移相关型耗能元件,如金属屈服型或摩擦型阻尼器。
3)调谐吸震型耗能元件,如TMD,TLD。
振动控制原理:在工程结构的特定部位装设某种装置(例如隔震垫等)或某种机构(例如消能支撑、消能剪力墙、消能节点、消能器等)或某种子结构(例如调频质量等)或施加外力(外部能量输入)或调整结构的动力特性,使工程结构在地震(或风)的作用下,其结构的动力响应(加速度、速度、位移)得到合理的控制,确保结构本身及结构中的人员仪器设备的安全和处于正常的使用环境状况。
振动和隔振基础知识简介
A
F0
振幅:
K
1
w2 wn2
2
4
2
w2 wn2
不同设备其隔振控制目标不同,控制目
标包括隔振效率、振动最大位移、振动最
大速度、振动最大加速度,具体控制目标
可参考相关规范、试验及现场动力测试等
途径获取。
隔振产品
高阻尼橡胶隔振器
阻尼弹簧隔振器
多维隔震(振)装置
隔设备振动或外部工业振动; 材料本身既能提供刚度,又能提
振动和隔振基础知 识简介
振源分类
振动来源可以分为两类:天然振动、人工振动
天然振动:地震、海浪、风振、地面脉动等
低频振动
一般为随机振动或瞬态振动。振级较高时,具
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以大位移低频率振动为主的随机震动,地震加速
振动
度振动频率一般在10Hz以下
人工振动:主要来源于工厂生产、工地施工、
交通运输等。工厂中大型发电机、磨煤机、
设备
隔振装置
质量、刚度、阻尼
基础或支承结构
隔振原理
激振频率与隔振体系频率之比 w wn 2 时,具备隔振效果
隔震设计方法与流程
隔振设计资料: A. 隔振对象的型号、规格及轮廓尺寸; B. 隔振对象的质量中心位置、质量及其转动惯量。 C. 隔振对象基础台座的尺寸、质量,以及隔振对象
与隔振基础台座的相对位置。 D. 主动隔振时,动力机器设备的干扰力。干扰力为
供阻尼; 刚度与变形呈非线性变化; 结构简单,造价相对较低,安装
方便; 不适用于低频、过重设备,受温
度限制。
隔设备振动或外部工业振动; 弹簧提供刚度,阻尼器提供
阻尼; 刚度稳定,刚度与阻尼控制
精度高; 造价相对较高,安装相对复
重型机床对地基设计要求
重型机床对地基设计要求对重型机床和精密机床,制造厂一般向用户提供机床基础地基图,用户事先做好机床基础,经过一段时间保养,等基础进入稳定阶段,然后再安装机床。
重型机床、精密机床必须要有稳定的机床基础,否则,无法调整机床精度。
即使调整后也会反复变化。
根据我国的GB50040-1996《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使用厂商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一)、一般性要求1、设备基础与建筑基础、上部结构以及混凝土地面分开。
2、当管道与机器连接而产生较大振动时,管道与建筑物连接处应该采取隔振措施。
3、当设备基础的振动对邻近的人员、精密设备、仪器仪表、工厂生产及建筑产生有害影响时,应该采取隔离措施。
4、设备基础设计不得产生有害的不均匀沉降。
5、设备地脚螺栓的设置应该符合以下要求:(1)带弯钩地脚螺栓的埋置深度不应该小于20倍螺栓直径,带锚板地脚螺栓的埋置深度不应该小于15倍螺栓直径。
(2)地脚螺栓轴线距基础边缘不应该小于4倍螺栓直径,预留孔边距基础边缘不应该小于100mm,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该采取加固措施。
(3)预埋地脚螺栓底面下的混凝土厚度不应该小于50mm,当为预留孔时,则孔底面下的混凝土净厚度不应该小于100mm。
(二)对于数控设备还应该遵循以下的要求:1、机床分类可按以下原则划分:(1)中、小型机床是指单机重在100kN以下的。
(2)大型机床是指单机重在100~300kN之间的。
(3)重型机床是指单机重在300~1000kN之间的。
2、重型和精密机床应该采用单独基础进行安装。
3、当进行单独基础安装时,应该遵守以下规范:(1)基础平面尺寸不能小于机床支承面积的外廓尺寸,并应满足安装、调整和维修时所需尺寸。
(2)基础的混凝土厚度应符合表5-1金属切削机床基础的混凝土厚度(m)注:①表中的L为机床外形的长度(m),h为其高度(m)均是机床样本和说明书上提供的外形尺寸。
②表中基础厚度指机床底座下(如垫铁时,指垫铁下)承重部分的混凝土厚度。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40-96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50040-96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7年1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6]428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由机械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96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七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J40-7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二日1 总则1.0.1 为了在动力机器基础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确保工程质量,合理地选择有关动力参数和基础形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各种动力机器的基础设计:(1)活塞式压缩机;(2)汽轮机组和电机;(3)透平压缩机;(4)破碎机和磨机;(5)冲击机器(锻锤、落锤);(6)热模锻压力机;(7)金属切削机床。
1.0.3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时,除采用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基组foundation set动力机器基础和基础上的机器、附属设备、填土的总称。
2.1.2 当量荷载equivalent load为便于分析而采用的与作用于原振动系统的动荷载相当的静荷载。
2.1.3 框架式基础frame type foundation由顶层梁板、柱和底板连接而构成的基础。
2.1.4 墙式基础wall type foundation由顶板、纵横墙和底板连接而构成的基础。
2.1.5 地基刚度stiffness of subsoil地基抵抗变形的能力,其值为施加于地基上的力(力矩)与它引起的线变位(角变位)之比。
动力机器基础容许振动标准取值探讨
作者 简介 :黎益 仁 (95 ) 14一 ,男 ,高级 工程 师 ,研 究方 向 :动 力 机 器基 础 隔 振 和减 振 、多 层 厂 房振 动 控制 设 计 、 隔振 器开
发 ,l i 5 @s a t mo ir 9 i .o y4 n
之一 , 取 值是 否科 学 、合 理 , 接 关 系 到机 器 基 作 了分 类 ,每类 的振 动烈 度 分 A 、 B 、 D等 4 其 直 、c
础甚至厂房的安全、 可靠和经济效益。 笔者在参 编 个 等 级 :振 动 烈 度 在 A级 区域 时 评 级 为 优 ,新 机 国标 《 建筑工程容 许振动标准》 中, 有些心得体 器 一 般在 此 区域 ;振 动烈 度 在 B级 区域 时 ,机 器 会 ,提 出来与各位专家、 学者、同仁们讨论 。 可以不受限制地长期使用 ;振动烈度在 c级 区域 时,不可长期使 用 ,需要维修 ;振动烈度在 D级
取 普通 基础 的 2~ 倍 。 3
关键词:动力机器基础;隔振基础;容许振动值 ;旋转往复式机器 ;压缩机
中图分 类 号 :T 4 6 1 U 7 . 文献标 码 :A
动力机器基 础的容许振动标 准通 常用容许振 振 动速 度 均 方 根 值 表 示 ,级 差 16倍 。根 据 机 器 . 动值表示。 它是动力机器基础设计 的重要依据参数 自身动 平 衡 性 能 的 优 劣 及 耐 振 程 度 ,将 动 力 机 器
第3 2卷 第 3期 21 0 2年 8月
桂 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Vo 2 No 3 L3 . Aug 2 2 . 01
Ju a fGul iest fT c n lg o r lo i nUnv ri o e h ooy n i y
动力设备的基础设计综述
动力设备的基础设计综述摘要:动力设备以安装工艺为基准,可以分为路面动力设备和房屋构造动力设备两类。
但一切设备在运行中会产生较大的震动,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墙面开裂、设备地脚螺丝距地、危害起重设备运行等一系列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方案采用的是科学的办法设计动力设备。
小编融合多年以上工作经验,对动力设备设计展开了下列剖析,以求对动力设备设计的完善产生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动力设备;安装工艺;设计一、动力机器基础的定义动力机器设备的设计与别的零部件设计明显不同,其核心区别取决于动力机器设备的上部得到了机械设备传达的动力的功效。
这一动力也会引起自已的振动,也会影响到周边建筑物振动。
国家标准《动力设备基本设计标准》(CTB50040-96 (下称《动规》 ) )所规定的机械结构设计基本要求动载荷所引起的振动震幅不得超过某一规定值。
二、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原则和规定(1)应考虑机器与基础以及地基土的共同作用;(2)动力基础不宜与建筑物基础相连接;(3)如基础振幅超过《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的限值,或对周围人员、设施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采用合理的消振、隔振措施;(4)基础应避免不均匀沉降;(5)基础设置在整体性较好的岩石时,应采用锚桩或锚杆基础;(6)机器底边缘至基础边缘应保留一定的距离;(7)动力基础的地脚螺栓应符合一定的规定;(8)基础混凝土强度和钢筋强度应满足一定的要求;(9)重要的或对沉降有严格要求的机器,应设置永久沉降点;(10)机组的总中心与基础底面形心宜位于同一垂直直线上;(11)机组的自振频率与机器的转动频率之比应小于0.75或者大于1.25,即便机组在运转时离开共振区;(12)动力机器基础不宜直接建于可液化的土层上。
三、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步骤(1)资料收集:机器的型号、转速、功率、外形尺寸、底座形式、管道、重心位置、自重、环境对振动的要求;(2)由机器振动特点确定基础形式;(3)按机器的布置要求、地基承载力初设其外形尺寸、埋深,最终确定合理方案;(4)静力验算包括荷载与地基沉降验算;(5)动力验算包括动力计算和确定动力参数;(6)强度验算、配筋。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地基动力特征参数的选用浙江国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华维松浙江泛华工程有限公司勘察院汪永森一、概述动力机器基础设计与其它结构物基础设计有着明显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动力机器基础上部作用有由机器传来的动力。
由于这种动力引起基础本身的振动,甚至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振动。
国标《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CTB50040-96)(以下简称《动规》)确定的机器基础设计要求是使基础由于动荷载而引起的振动幅值,不能超过某一限值。
这个限值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以及由于基础振动所产生的振动波,通过土体的传播,对附近的人员、仪器设备及建筑物不产生有害的影响。
机器在运转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动力荷载,按其动力作用的时间形式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旋转式机器的动荷载;一类是往复式机器的动荷载;一类是瞬态脉冲动荷载(冲击荷载)。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除了要保证相邻基础不受其动力作用而产生过大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外,还要求动力机器基础本身能满足下式要求:P≤γff式中:P——基础底面地基的平均静压力设计值(KPa)——地基承载力的动力折减系数;γff——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动力基础设计时,应取得下列资料:1、机器的型号、转速、功率、规格及轮廓尺寸图等;2、机器自重及重心位置;3、机器底座外郭图、辅助设备、管道位置和坑、沟、孔洞尺寸及灌浆层厚度、地脚螺栓和预埋件的位置等;4、机器的扰力和扰力矩及其方向;5、基础的位置及其邻近建筑物的基础图;6、建筑场地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地基动力试验资料。
其中第6条就是地质勘察部门所要提供的资料。
动力机器基础勘察要求较高,除了需要提供一般建筑勘察所需的岩土试验成果外,还要提供地基动力特征参数,这些参数主要包括以下9项:①天然地基抗压刚度系数;②地基土动弹性模量;③地基土动剪变模量;④动泊松比;⑤天然地基地基土动沉陷影响系数⑥桩周土当量抗剪刚度系数;⑦桩尖土当量抗压刚度系数;⑧天然地基竖向阻尼比;⑨桩基竖向阻尼比。
设备基础隔振设计探讨
设备基础隔振设计探讨摘要:本文对设计中常用的几种设备基础隔振方式进行了简要探讨,指出其优劣,以便在以后的设计中合理的选择隔振方式关键词:隔振排桩设备基础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the equipment used in several basic way of vibration isolation are discussed briefly, points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o that the design of the later in the choice of reasonable way of vibration isolation Keywords: isolation row pile foundation equipment1、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机械加工行业已经进入精密和超精密时代。
精密仪器是现代工业生产、检测和科学实验的关键设备,然而当环境中振动的影响过大时,会造成设备加工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或者仪器检测和实验数据不准,这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设备隔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振动敏感的机器和设备,这类设备隔振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在给定外部激励时,设备或其它关键区域(如精密制造设备中工件和工具之间、或设备哥元件之间)的相对振动不超过允许的极限值。
典型代表如精密机床、坐标测量仪等;另外一种是本身为振源的机器和设备,这类设备隔振的主要目的是将传递到基础的动态作用力减低到允许值以下。
典型代表如锻锤、水压机等产生冲击力的设备或激振器等振动频谱成分复杂的机器。
[1]这些动力设备虽经过静、动平衡,但仍有不平衡力存在,它们通过设备基础传递到地基上去,不仅会影响周围工作人员的工作和情绪,还会影响周围机器的正常运行。
因此,解决设备基础的振动控制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隔振沟隔振沟是针对沿地基浅表水平传播的振动隔离的一种通用方法,当振动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该屏障时,根据波的衍射作用,会在隔振沟后出现一个地面振动幅度相对降低的屏蔽区,从而达到屏蔽区削振的目的。
动力基础设计地基和基础计算规定
动力基础设计地基和基础计算规定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1.1动力机器地基基础的设计应满足下列性能要求:1在静力荷载作用下,应满足地基和基础承载能力及变形要求;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动力基础,尚应满足稳定性要求;2在地震作用下,应满足地基和基础抗震承载能力要求、基础抗震稳定性要求;3在振动荷载作用下,应满足地基和基础承载能力的要求、基础容许振动的要求;周边环境对振动控制有要求时,尚应满足环境振动、人员舒适度和设备正常工作的要求。
3.1.2动力机器基础的形式,应根据动力机器类型和型号、工程地质条件、振动响应控制要求等综合确定。
3.1.3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时,应避免基础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降。
3.1.4重要或对沉降有严格要求的机器,在基础上应设置永久的沉降观测点;在基础施工、机器安装及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观测和记录。
3.1.5动力机器基础不宜采用液化土、软土地基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局部存在液化土、软土地基时,宜进行地基处理;大型和重要动力机器基础应进行地基处理或采用桩基础。
3.1.6动力机器基础设置在整体性较好的岩石上且采用锚桩(杆)基础时,应按本标准附录A 的规定设计。
3.1.7动力机器基础与建筑物的基础、上部结构以及混凝土地面宜分开。
3.1.8当置于天然地基的动力机器基础与毗邻建筑物基础的埋深不在同一标高时,基底标高差异部分应回填夯实。
3.1.9当管道与机器连接而产生较大振动时,连接处应采用减振或隔振措施。
3.1.10当动力机器基础的振动不满足人员健康、生产过程、仪器设备正常工作的容许振动标准及影响建筑物的长期使用寿命时,应采用隔振措施。
3.2材料及构造规定3.2.1动力机器基础宜采用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当大块式或墙式基础不直接承受冲击荷载或按构造要求设计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可采用C25。
3.2.2动力机器基础的受力钢筋应采用HRB400、HRB500钢筋,其他部位可采用HRBF400、HRBF500钢筋,钢筋的连接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0
1800
3000
3600
转轴绝对振动位移峰峰值(μmm)
A/B
120
110
100
90
B/C
240170
220160
200150
180145
C/D
385265
350265
320250
290245
报警值为C/D区域边界值中的某个数值。例如西屋机型相对轴振的报警值为225m。根据外高桥电厂汽轮发电机组柔型固定基础的实测数据,在机组停机通过立柱水平固有频率时,基础线位移值达到200m以上,机组轴振却远小于225μm,所以可以取通过机器临界转速与基础台板的固有频率时,基础台板的振动应该小于250μm。
1.7.6静力分析:静力分析包括强度校核,除考虑机器的静重、基础台板的静重、分配的凝汽器重量份额与吊挂在基础台板上的管道的重量以外,还要考虑汽缸的热膨胀力、管道推力、汽轮发电机组运行时的反力矩、活动荷载以及汽轮机断叶片时的不平衡力与发电机短路力矩等。
1.7.7布筋设计:在静力分析的基础上,加上动力分析所得各个节点的力与力矩,进行布筋设计。
区域界限值
额定转速(r/min)
1500
1800
3000
3600
转轴相对振动位移峰峰值(μm)
A/B
100
90
80
75
B/C
120~200
120~185
120~165
120~150
C/D
200~320
185~290
180~260
180~240
该标准中表2给出各区域转轴绝对振动位移界限值如下:
区域界限值
式中,E(t/m)为钢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I(m4)为基础台板的惯性矩,m(t)为机器加基础台板的总重量,l(m)为基础台板的长度。
注:核算基础台板一阶弯振频率是初步分析的核心。现在不少隔振公司忽略了这一步分析。当基础台板从8m变化到12.5m,有人设计的基础台板厚度一律为1m。这显然不合适,因为基础台板的一阶或二阶弯振频率可能与机器的工作转速产生共振。
动力机器隔振基础
返回
编者按:以下内容为青岛隔而固公司编写的“土规修编意见”,该意见主要对汽轮发电机转子动扰力的取值规定、基础振动的评价标准等原则问题提出了不同于现行国标“动规GB50040-96”的看法,其依据亦为国标“GB9239、GB6075”(机器制造系统)。这里推荐给大家学习,从中得到启发,将成熟的部分吸纳到土规修编中。
2.10.4弹簧隔振器的布置:弹簧隔振器选型后进行布置,使它的支反力合力尽量与机器、基础台板的重力在一条垂直线上,轴向与横向的倾斜度小于0.1mm/m。
2.10.5基础台板刚性处理时六个自由度的固有频率的计算与分析:要分析与校核顶台板在这些固有频率下,会不会与激振力产生共振?阻尼系数的选择是否合适?
1. 汽轮发电机组
1.1 弹性支承的汽轮发电机组基础,将常规固定基础的顶台板与立柱之间的固定连接解开,插入弹簧隔振器以摩擦系数等于2的自粘垫板连接。由于弹簧隔振器的隔振作用,原来的顶台板,现在的基础台板,成了唯一的动力机器基础,而弹簧隔振器以下的立柱、底板与中间楼层都成为静力厂房基础。
1.2 基础台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基础用的钢筋不宜低于II级钢,可以考虑采用III级钢。
式中, 为作用在基础第点的扰力(N或kN),mi为作用在基础第i点的机器转子质量(kg或t),e为转子不平衡量的偏心距(m),ω为转子的角速度(1/s),eω为动平衡等级(m/s),Wi为作用在基础第i点的机器转子重量(N或kN),g为重力加速度(m/s2),n为转子的转速(r/min)。
国标GB 9239《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的表2《常用各种刚性转子的平衡品质等级》给出,汽轮发电机组的动平衡等级为G2.5级,即eω=2.5mm/s,代入动平衡等级、转速n=3000r/min以及重力加速度g=9.8m/s2,得汽轮发电机组的扰力为:
2.10.3弹簧隔振器的选型:由机器的静重、基础台板的静重、与吊挂在基础台板上的管道的重量以及这些重力的分布,选择弹簧隔振器的型号,使弹簧隔振器的承载能力留有足够的预量,而系统垂向固有频率在3.0~3.5Hz范围内。
供货商应当给出弹簧隔振器的水平刚度,以用于抗地震加速度的计算。
弹簧隔振器必须与阻尼器一起使用,以在汽动给水泵启动与停机过程中,在经过弹簧自振频率时,不致产生过大的振幅。阻尼器的垂直阻尼比D取为0.1-0.15。供货商应当给出阻尼器的水平阻尼比。
区域边界
轴转速(r/min)
1500或1800
3000或3600
振动速度均方根值(mm/s)
A/B
2.8
3.8
B/C
5.3
7.5
C/D
8.5
11.8
注:这些数值相应于在额定转速、稳定工况下在推荐的测量位置(见图1)上用于所有轴承的径向振动测量和推力轴承的轴向振动测量。
1.6 通过机器临界转速与基础台板的固有频率时,基础台板的振动应该保证机器的相对轴振小于报警值。汽轮发电机组轴振的标准为国标GB/T 11348.2《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第2部分:陆地安装的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该标准中表1给出各区域转轴相对振动位移界限值如下:
式中,Poi为任意转速时i点的扰力值(kN)
Pgi为工作转速时i点的扰力值(kN)
no为任意转速(r/min)
n为工作转速(r/min)
1.5 汽轮发电机组基础台板的振动判据,应该按国标GB 6075.2中、附录A《评价区域的边界》中表A1《汽轮发电机组轴承座振动速度评价区域边界的推荐限值》,见下表:
支承类型
区域边界
位移均方根值(μm)
速度均方根值(mm/s)
刚性
A/B
29
2.3
B/C
57
4.5
C/D
90
7.1
柔性
A/B
45
3.5
B/C
90
7.1
C/D
140
11.0
注:对最高运行转速6000r/min的给水泵,按速度均方根值换算的A/B位移均方根区域边界值,刚性支承时应为3.7μm,柔型支承时应为5.6μm。标准同时给出不按常规公式换算的位移均方根值,是考虑了频谱中除了转子扰力激振的高频振动(100Hz)以外,同时还存在因管道等随机激振的低频振动(低于10Hz)。在多种频率同时激振的情况下,振动位移与振动速度不能按常规公式换算。
通风机与鼓风机基础台板的振动判据应按国标gb中磨煤机与碎煤机钢筋混凝土基础台板的振动判据当转速大于750rmin时定为在扰力作用点垂直振动振幅小于100gm水平振动振幅小于150gm当转速小于750rmin但大于300rmin时定为在扰力作用点垂直振动振幅小于150gm水平振动振幅小于200gm有时受厂房结构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使用较大质量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台板则制造厂与用户可适当放宽振动判据例如对转速大于750rmin的机组定为在扰力作用点垂直与水平振动振幅小于250gm对钢框架基础制造厂与用户可根据运行经验推荐可接受的振动振幅值例如定为在扰力作用点垂直与水平振动振幅小于500gm弹性支承的辅机基础台板属刚性结构
图1 弹簧隔振汽动给水泵顶台板示意图
2.10.2基础台板尺寸的确定:基础台板的宽度与长度由小汽机与给水泵制造厂商给出。宽度方向适当加宽,以布置弹簧隔振器。长度不变。所以基础台板尺寸的确定,主要是确定厚度。厚度按公式(4)计算确定,使一阶与二阶弯振频率以至少10%的裕量避开汽动给水泵的最低与最高运行转速。
1.7.5动力分析:首先,动力分析要根据扰力对基础台板建模,计算基础台板在0~1.4倍机器额定转速范围内所有自由振动的模式与频率。只有与转子残余不平衡量有关的激振力才是动力分析的扰力,其余的力都不属于动力分析的范畴。计算各个振动模式下台板的参振质量与参振系数。最后计算台板振动的均方根速度与线位移,与国家标准GB 6075.2中的规定值比较,不能大于标准规定的许可值。
1.3 扰力来自汽轮发电机组转子残余不平衡量在作回转运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从离心力到作用到基础上的扰力的总传递系数应该小于1。总传递系数大于1的机器是设计不成熟的机器,不能接受。作保守处理,取总传递系数等于1,所以扰力等于离心力。扰力的计算公式为:
------------------------------------(1)
2.7 通风机与鼓风机基础台板的振动判据,应按国标GB中、
2.8 磨煤机与碎煤机钢筋混凝土基础台板的振动判据,当转速大于750r/min时,定为在扰力作用点垂直振动振幅小于100μm,水平振动振幅小于150μm;当转速小于750r/min但大于300r/min时,定为在扰力作用点垂直振动振幅小于150μm,水平振动振幅小于200μm。有时受厂房结构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使用较大质量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台板,则制造厂与用户可适当放宽振动判据,例如对转速大于750r/min的机组,定为在扰力作用点垂直与水平振动振幅小于250μm。对钢框架基础,制造厂与用户可根据运行经验推荐可接受的振动振幅值,例如定为在扰力作用点垂直与水平振动振幅小于500μm。
2.3 汽动给水泵与电动给水泵的转速,高达6000r/min左右,出厂前完成高速动平衡,属于精密机器。必须按国标9239《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的表2《常用各种刚性转子的平衡品质等级》选取动平衡等级。小汽机、给水泵与液力偶合器的动平衡等级为G2.5级,电动机与前置泵的动平衡等级为G6.3级。扰力按公式(1)计算。
1.7.3 30%的冷态运行重量加给汽轮机排汽缸作为预拉力。百份额取得越小,凝凝汽器荷载的分配:为了防止凝汽器热态工作时因热膨胀而将汽轮机低压排汽缸向上顶起,也为了防止凝汽器单侧水室运行时因偏载而失稳,必须将凝汽器25汽器支承弹簧的刚度也越小,即弹簧越软,价格也越贵。
1.7.4弹簧隔振器的选型:由机器的静重、基础台板的静重、加给汽轮机排汽缸的凝汽器重量份额与吊挂在基础台板上的管道的重量以及这些重力的分布,选择弹簧隔振器的型号,使弹簧隔振器的承载能力留有足够的预量,而系统垂向固有频率在3.0~3.5Hz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