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教学
2024年岳麓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2024年岳麓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理解岳麓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所涵盖的历史事件、人物及其意义。
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线索和重要转折点。
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比较和解释,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
技能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分析、评价、论证等能力。
提升学生的历史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够运用历史术语和概念进行表达。
增强学生的历史信息搜集、整理和展示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辩证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各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它们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内在逻辑。
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理解其多重意义和影响。
跨越时空界限,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应用能力。
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个性化地引导其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借助历史故事或现实事件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为新课做铺垫。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知识讲解与梳理系统介绍本节课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
利用时间线、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线索。
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和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3. 互动探究与讨论设计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深入探究历史事件。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教师及时点拨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方向和深度。
4.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选取典型的历史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分析方法。
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增强其历史应用意识。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编写历史小论文、制作历史主题板报等。
5. 课堂总结与拓展延伸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成果,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2018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和老子优秀教学案例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注重教学策略的运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我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强调他们的主要观点和影响,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学生总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回顾,提醒学生注意重点知识点,为课后复习奠定基础。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写作、思考题等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进行讨论。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反思与评价:课后,让学生撰写反思日志,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和不足。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方式使学生形成了自我认知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如分封制的崩溃、诸侯争霸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孔子和老子,模拟他们的思想争论,增强学生对两位思想家及其思想的理解。
3.创设讨论情境:引导学生就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进行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2)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识记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及其代表作。
通过分析拜伦、雪莱、巴尔扎克、贝克特等著作的特征,理解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读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对拜伦、雪莱、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贝克特的作品进行概括、比较、整理,从而得出各种文学特点的不同,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另外,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鉴赏作品和分析史料总结其产生的背景和文学价值,提高学生分析史料、感悟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杰出的作家,了解这些作家的生平和性格特点,从而认清这些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画卷和时代变迁,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和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通过对名家名著的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艺术品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荒诞派戏剧的作品特点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难点:理解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作品的不同;理解《等待多戈》的思想内涵。
四、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2、有利之处:学生对西方近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在语文课及日常生活中也能偶尔接触文学作品,对它的一些形式不会陌生。
3、不利之处:现在的学生对西方的诗歌、小说与戏剧这种相对乏味的艺术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对于它的现状关注不够;学生还比较缺乏把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相结合学习分析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第三单元的内容老师(问):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结束了第三单元的学习,第三单元我们最主要学习了一种精神——人文主义精神,在讲人文主义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最主要讲了近代西方三场思想解放运动,请问同学们,这三场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什么呢?它们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它们的批判对象分别是谁?学生(答):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批判对象:文艺复兴批判的是宗教神学,宗教改革批判的是教皇的权威、教会的特权,启蒙运动批判的是君主专制制度。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教学建议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教学建议一、课标概说和整合(一)课标概说历史(Ⅲ)历史(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教学设计5篇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教学设计5篇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教学设计5篇教学设计是历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来支撑课堂实践的理论基础,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制定一份教学设计。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教学设计,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教学设计篇1一、分析教材,确定重点1.教材的内容和地位纵观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了隋唐、宋元、明清的历史,以时间进程为线,分时期描述,各主题前后相承、紧密相联。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是第七学习主题第四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从政治上看:呈现了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强大而统一的政权―――元朝,它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从经济上看:它上承唐宋,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它又下启明清,将繁盛传承到明朝、清朝,直到清朝中后期中国社会才呈现衰败之势。
从民族关系上看:元朝民族进一步融合,回族形成,它为民族关系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局面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历史人物角度看:成吉思汗被誉为世界100位有影响力人物之一,忽必烈是中国封建历史杰出帝王之一。
总之,本课承上启下,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整体把握历史发展脉络。
2. 教材的编写特点和设计意图本课有三个子目。
首先教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背景、过程和统一后的情景。
同时辅以“写写”“想想”等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接着,教材以大量文笔、图片展示“忽必烈建立元朝并统一中国”的过程、举措和影响,并辅以“读读”“看看”“说说”等指示性语言加强知识的掌握和观察分析能力的提升。
最后,教材简要展现了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从知识层面讲,本课涉及解王朝兴衰更替、国家统一、政权巩固、民族发展、历史人物等重大内容的过程,有一定的深难度。
从过程和方法层面讲,本课是一个感知历史现象到归纳历史知识,从归纳历史知识到认识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过程。
3. 教学重点的确定综合上述教材分析,学生要在一堂课内多角度、完整全面的掌握理解困难很大。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1【教学设计】《孔子与老子》
《孔子与老子》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的第一课,本章主要讲的是儒家思想的演变发展过程,本课主要介绍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地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可以以此为基本框架组织教学。
因为本专题着重讲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第一部分。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的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通过对今天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和对 1987 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之处及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和体验式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看图看材料学史,体会论从史出;通过收集孔子的名言及故事,理解孔子的主张;结合现实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认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
新课导入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面试“老子孔子打架”成试题(摘要):2010年1月18日上午,清华大学上海自主招生、保送生冬令营面试在华师大二附中举行,面试官是来自清华的20多位教授,面试中,学生六至七人为一个小组,同时面对三个面试官集体面试,时间为1小时,接着,进入每人平均5分钟左右的个人面试。
“老子和孔子有一天打架,你会帮助谁?”这道考题就出现在此次招生的个人面试题中。
讲授新课一、走进伟人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年轻时曾任小吏,50岁从政因为言不能用而辞官,而后周游列国宣扬政治主张,但未受重用,晚年从事著述及教育事业。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3)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程标准】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重点难点】重点: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难点:古代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基础梳理】1.教材P22思考点: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是怎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精耕细作;扩大农耕区域,加速对土地开发与利用。
2.教材P23学思之窗: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农业家庭式劳作是封建社会重要的劳作方式。
它提供小农家庭需要的农产品以及手工产品,保证小农家庭的自给自足,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也为国家提供税源。
但农业家庭式劳作阻碍商品经济,难以产生技术突破,在近代以后产生不良影响。
3.教材P24问题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战国时期的主要生产部门用铁器作为生产工具的情况。
首先辨析材料来源,判断材料的时间及所描述的基本内容;其次阅读材料,对其基本内容进行梳理提炼;然后查阅其他资料完成史料的佐证;最后组织语言形成自己观点。
《管子》是后人托春秋管仲之名所作,该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
其中《管子·海王》反映的是战国时期手工业的情况。
该材料反映战国时期各门类的手工业工具自成体系。
战国时期铁质工具不仅数量多,而且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
4.教材P24学习拓展:渔业也是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出一种古代渔业工具并加以说明。
如中国古代的渔网、鱼篓等。
按照背景、结构材质、作用等阐述清楚即可。
※归纳总结※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演变特点1.从使用材质看,经历由骨、竹、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
2.从制作方法看,经历从原始的打击、磨光到金属冶炼、铸造的变化。
3.从动力来源看,经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
4.从农具种类看,经历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化。
二、中国男耕女织下的小农经济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第1课适合高二年级1课时一、课标内容分析1、新课标对本课的具体要求:(1)、了解孔子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和重要意义(2)、知道老子,认识道家思想的重要意义2、分析新课标:教材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标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
因此,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利用教材,使教材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是重要的教育因素。
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
而学生可以把教材看成是可以自己学习的学材,即学习材料。
这不仅是一个教学理念的转变问题,而且是一个教学实践的操作问题。
新课标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重视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重视回归生活,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重视人性养育。
新课标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主动性,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现这些变化与要求。
二、教材内容分析(一)地位分析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呈现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是本单元的重点。
这一课具有引领本单元,乃至本册书的作用。
而本课内容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在刚学文科时就能接受文化史的部分内容,显得至关重要。
(二)结构分析:仁者的叮咛(孔子的思想)、智者的低语(老子的思想)(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识记:①孔子的主要思想、一些名言及历史地位;②老子的主要思想、一些名言及历史地位。
理解:①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和保守部分;孔子思想由当时不被重视到成为正统思想的转变;②老子思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会学)阅读图片、文字史料等,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能力;通过对孔子和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精品说课稿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部全册精品说课稿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1课孔子与老子说课稿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岳麓书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高二历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中的第一课《孔子与老子》。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本人对这一课的理解和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认识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状况,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及影响。
”本套教材将孔子、老子列为第一课,突出了孔子和老子在古代主流思想中的地位。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概括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及其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孔子、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和全人类的人类思想文化遗产要自觉传承,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教学重点与难点[确定及依据]之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因为本专题着重讲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学说是儒家思想的开端。
而儒学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学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二.说学生,也就是学情分析1.高二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想活跃,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对于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有一定的涉足和了解,但未必有深刻的体会和较为全面的理解。
三.说教法.学法(一)说教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宽河1147由分享时间:2023-12-20 13:33:58 增加内驱力,从思想上重视高二,从心理上强化高二,使战胜高考的这个关键环节过硬起来,是“志存高远”这四个字在高二年级的全部解释。
一起看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欢迎查阅!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爵士乐和摇滚乐是二战前后流行音乐的主流。
音乐的大众化、多元化趋势。
的诞生;电视的出现。
2.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
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
3.运用: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
过程与方法1.介绍有关书目、曲目,请学生在课外阅读、欣赏。
2.通过音乐再现参与音乐作品的赏析,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通过对重要艺术家及其代表作的回顾,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
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著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
通过这一回顾,使学生珍惜并努力继承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以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难点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卓别林是世界最杰出的喜剧大师,并享有“保卫和平的战士”的盛誉。
他一生拍摄了80多部,一人身兼制片、编剧、导演、演员、作曲、摄影等,被萧伯纳称为“艺术中的天才”。
他的有深刻的社会思想性和战斗力,有力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和法西斯统治,希特勒曾以死亡来威胁他。
卓别林的主要艺术成就有哪些(电视)是如何发展的讲授新课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问题:18世纪在欧洲占主要地位的音乐是什么19世纪欧洲音乐又有哪些发展发展的背景是什么1.时代背景(1)19世纪,欧洲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3第一单元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学设计
4.分析汉代思想大一统对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影响,如选官制度、教育制度等,使学生认识到思想大一统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汉代思想大一统的背景是什么?
2.强调汉代思想大一统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学生认识历史、理解社会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汉代思想大一统的相关知识,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课所学,撰写一篇关于汉代思想大一统的短文,以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汉代思想大一统的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短文需包括以下内容:
3.分层教学,关注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4.强化史料实证,培养证据意识:引用丰富多样的史料,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提炼信息,培养学生对历史证据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5.突破重难点,注重方法指导:针对教学重难点,采用启发式、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a.《中国古代思想史》;
b.《汉代儒学及其历史影响》;
c.《汉武帝传》。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紧密结合本课所学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注重查阅相关资料,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4.家长辅助作业旨在增进亲子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3第一单元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六单元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课标及解读: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能够分析它们对现代物理学进步的意义以及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二)本课地位本课的地位:本课为必修三第六专题第一课,主要讲了理论的突破。
理论的突破带动了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所以具有启下的作用。
本课的特点:本科主要讲述了现代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包含了抽象的物理学概念,如相对论、量子理论等深奥知识。
本课的结构:本课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一些新的研究发现,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也就是现代科学革命的背景;第二部分介绍了现代物理学的一大支柱即物理学界出现的崭新的革命性理论——相对论的提出及其意义;第三部分介绍了现代物理学的另一个支柱——量子论的诞生、发展及其意义。
二、学情的分析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对相对论等内容有一定的接触,但对教材中的抽象概念、深奥的物理知识是很难理解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者及其基本内容;能够分析它们对现代物理学进步的意义以及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阅读了解相对论的基本内容,然后将之与牛顿的经典力学进行比较,从而认识相对论等提出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在科学上没有绝对的权威,科学会不断的进步,进而树立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认识科技进步也是一把双刃剑,应用不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
四、本课重难点重点:相对论、量子论的基本内容和影响难点:相对论的内容;相对论与经典力学的关系;分析、评价科技进步的影响五、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思路:本课教学内容虽然抽象,但知识点较少;在学业水平考试中也是相对偏冷门的知识点。
出发点:一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补充材料、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5篇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5篇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5篇一份教学设计是帮助历史教师顺利完成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教学文件。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篇1】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从内容上来说,它上承“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包含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说明了中国人思想领域的质的飞跃。
学习本节内容要从这一大的历史趋势出发,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进而形成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
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政治专题和经济专题相应内容的回顾中形成认识;提高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历史思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历史的领悟力还比较欠缺,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
不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
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整节课的教学巧妙运用民意调查切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中使用课件,充分开发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使历史课堂知识丰富、内容多彩;为了有利于教学,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彰显历史学科的人文关怀;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行小组探究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参与度高。
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因时间关系,让学生看材料和图片时,并没有对其做深层次地介绍和解读。
在讲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时并没有深入挖掘。
教学过程中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到位,导致拖堂。
最新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全册教学设计《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
课标要求: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材内容和地位: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教材分两课介绍,第一课介绍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地位;第二课介绍了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本节课要学习的是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它包括两部分,其一介绍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其二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可以以此为基本框架组织教学。
因为本专题着重讲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第一部分。
〖学情分析〗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稍有涉及,有所了解,但未必有深刻的体会。
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温故知新,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较深的理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尝试着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
〖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看图学史,体会论从史出;通过模拟孔子问答,理解孔子的主张;结合现实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认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的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通过对今天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和对1987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案教案标题: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的教学内容和目标;2.设计适合学生学习历史必修三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3.提供教案指导和建议,帮助教师有效地教授历史必修三。
教案大纲:I. 教学内容概述A.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的教学目标和主题B. 历史必修三的教学内容和章节划分II. 教学活动设计A. 活动1:课前导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文物等引起学生兴趣2. 提出问题或展示相关资料,激发学生思考B. 活动2:知识讲解与讨论1. 教师讲解历史知识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C. 活动3:小组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不同的研究任务2.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3. 小组展示研究成果,互相交流和讨论D. 活动4:个人或小组展示1. 学生个人或小组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2.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提出问题,促进深入思考和学习E. 活动5:课堂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问题和疑惑III. 教学资源准备A.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用于呈现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B. 相关历史书籍、文献或网络资源,用于学生研究和参考C. 小组合作研究的任务分配表或指导书D. 学生笔记本或活动手册,用于记录学习过程和成果IV. 教案指导与建议A.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B.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C.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D.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指导,教师可以更好地教授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岳麓版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3 全册教案
岳麓版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 课孔子和老子
一、教学目标
1.熟悉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记忆孔子、老子的一些名言,大致理解孔子的“仁”“礼”、老子的“道”的思想内涵。
2.理解孔子由凡人入“圣”的过程,并与知识链接的文字介绍相印证。
3.探讨孔子、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评价他们的思想对中国人个性形成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二、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联系现实分析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为什幺孔子和老子后来都被神化。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五、课时安排: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与西方基督教一统天下不同,中国文化明显呈现出多元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影响最大,她们之间既互相排斥又相互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特色。
其中儒、道两家思想都形成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分别是孔子和老子。
(二)讲授新课
一、孔子的学说……。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案【篇一: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孔子与老子,都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老子被道家尊奉为鼻祖。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各自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对后世产生重要的影响?孔子的学说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他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曾做过小吏,直到50岁之后才相继任鲁国司空、司寇,后因与鲁国执政季孙氏不和而弃官,开始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
他晚年回到鲁国,全力从事教育文化事业。
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记录的《论语》一书中。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孔子非常重视将?仁?付诸实践。
有一次,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
询问之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这里没有苛政。
孔子十分感慨,要弟子记住:?苛政猛于虎也!?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所不希望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
孔子讲“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
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它规定了一整套在衣食住行方面必须合乎尊卑等级身份的仪礼规范,并发展成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
正名,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孔子对鲁国大夫季氏越级用天子才能享用的8排64人规格的乐队在庭院奏乐舞蹈大为不满,感叹道:?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齐景公高兴地说:你讲得太好了!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有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岳麓版高中必修三历史教案范文
岳麓版高中必修三历史教案范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岳麓版高中必修三历史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岳麓版高中必修三历史教案1教学目标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教学
【摘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感悟与做法。
【关键词】必修三特点软肋观念导言课课标教学方式唯物史观的运用
历史必修三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技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
重要内容。
编写体例上,它延续了前两个必修本“模块”加“专题”的形式。
内容上看,它融合了哲学、科技、文学、艺术多个领域的知识,涉猎范围广、内容多,要点杂。
就数量而言,文化史的模块仅次于政治史,远远多于经济史。
因此加强文化史教学,是新编高中历史教材的突出特点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文化史教学却是高中历史教学的“软肋”。
这里有教材本身特点的原因,但也与教师有很大关系。
他们有的对文化史教学不够重视,对文化史所涉及的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以至于授课时由于底蕴不足,只能照本宣科;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落后,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的教师授课的目的就是力求与高考的要求接轨,使鲜活的文化史教学因而窒息。
如何才能让看似高深的文化史注入时代的活力,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呢?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摸索与尝试。
以下,笔者谈谈几点感悟与做法。
一、转变观念,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转变观念,不仅是因为新课改下的思想史在高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大,同时,这也是时代的要求和呼唤。
笔者个人认为,成
功的文化史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应试,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面对内容和难度都大大加强的文化史,这就要求教师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储备,更新知识结构。
如对于教材涉及的名人及思想,尽量做到提前阅读一下他们的传记,从整体上来理解思想的本源,发展,成熟及地位。
此外,教师还要有宏观把握思想史发展脉络的能力。
如,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是主线是儒家思想发展,第三单元西方是以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为主线。
二、领会课标精神,做到历史的本分
《课程标准》指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课标严格限制历史教学的范畴。
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记住历史的本分。
那么,如何做到历史的本分呢?我们当然可以借助多媒体,图片、影像资料让课堂生动起来,更好展现“文化”的魅力。
但这些内容从历史课的角度,不是让我们来仔细的鉴赏这些作品,而主要是分清它们出现的时代背景,时代意义,及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巨大作用。
因此,无论什么内容,到了历史教师那里只能站在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方法、历史的语言来阐述历史问题,这是历史教师
的职责和素养,也是历史的本分。
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文化史教学的目的。
三、上好导读课,为教与学提供方法和基调
对于岳麓版教材的导言课是教与学的指路明灯。
因此,笔者都一直以来都特别注重导言课的教学。
做为岳麓版文化史的导读课,它这样定义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是人类在适应、利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
它这样揭示思想文化的重要性: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
它这样阐述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影响了思想的创造和文化的繁荣,新思想、新文化又推动政治、经济发新一轮变动。
导言课中同时也描述了课标揭示的文化发展的两大规律。
这样的阐述,不仅使学生明了了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也给学生指出了文化史的学习方法,即把文化史同政治史、经济史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注意文化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及同一时期中西文化的横向对比。
因此,上好这节导读课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它奠定了整个文化史的基调和方法。
四、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1.依据教材,多样化授课。
文化史内容丰富,章节差异大,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一些章节是新课程新增加的,抽象难懂,对教师来说本就是一个
考验,单凭学生自学很难达到学习的目的。
这种时候,就不要一味强调什么学生的主体地位了,在课堂授课环节中,就应当以教师的讲为主。
这要求教师,授课前充分准备在授课过程中深入浅出,并结合一些实例或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
如第4课《宋明理学》,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就属于这一类型。
有些章节,内容浅显,学生熟悉。
课堂上,就多鼓励学生各抒已见,营造互动参与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把握教学尺度,做到授课有历史味,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文化史教学尺度把握不好,就成了蹩脚的诗歌鉴赏课,政治说教课,那真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这是历史教师尤其要引以为诫的。
必修三涉及了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从历史课的角度,是要把握好“背景、过程、影响”这三个步骤。
讲历史,首先要把背景搞清楚,否则不会产生历史感。
“课标”也要求重视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即政治、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在此前提下,更强调并突出了文化对政治、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因此在授课时要注意联系、比较,分析透彻“背景”给“文化”带来了什么?“文化”又给“背景”带去了什么样的影响?
同时,要重视用历史人物教育学生。
如果只注重给学生赏析艺术作品,概括归纳抽象的思想理论,背后的人物看不见,思想文化也失去了鲜活的载体,历史也很难在学生心中立体起来。
3.运用历史唯物史观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能力。
现在,各种新史观大行其道,但笔者认为,唯物史观在文化史的教学中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史中,最常应用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善于运用这一观点,剖析文化现象的根源。
如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根植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复苏根源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作为教师来说,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方法论,面对现实历史的具体教学,不断地由唯物史观的科学抽象上升到对具体历史问题的思维,高中历史教学才能呈现出活生生的局面。
因此,运用历史唯物观来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是最能体现出历史学科特色的能力的,这也应是高中历史课能力培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