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与《自动控制原理》考点考研复习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资料-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资料-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45655daa31b765ce04081442.png)
第一章自控理论基本概念本章作为绪论,已较全面地展示了控制理论课程的全貌,叙述了今后在课程的学习中要进行研究的各个环节内容和要点,为了今后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要特别注意本章给出的一些专业术语及定义。
1、基本要求(1)明确什么叫自动控制,正确理解被控对象、被控量、控制装置和自控系统等概念。
(2)正确理解三种控制方式,特别是闭环控制。
(3)初步掌握由系统工作原理图画方框图的方法,并能正确判别系统的控制方式。
(4)明确系统常用的分类方式,掌握各类别的含义和信息特征,特别是按数学模型分类的方式。
(5)明确对自控系统的基本要求,正确理解三大性能指标的含义。
2.内容提要及小结(1)几个重要概念自动控制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器使被控对象的被控量自动地按预先给定的规律去运行。
自动控制系统指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的总体。
这里控制装置是一个广义的名词,主要是指以控制器为核心的一系列附加装置的总和。
共同构成控制系统,对被控对象的状态实行自动控制,有时又泛称为控制器或调节被控对象给定元件测量元件比较元件控制装置(控制器)比较元件放大元件自动控制系统执行元件校正元件负反馈原理把被控量反送到系统的输入端与给定量进行比较,利用偏差引起控制器产生控制量,以减小或消除偏差。
2)三种基本控制方式实现自动控制的基本途径有二:开环和闭环。
实现自动控制的主要原则有三:主反馈原则——按被控量偏差实行控制。
补偿原则——按给定或扰动实行硬调或补偿控制。
复合控制原则——闭环为主开环为辅的组合控制。
(3)系统分类的重点重点掌握线性与非线性系统的分类,特别对线性系统的定义、性质、判别方法要准确理解。
(4)正确绘制系统方框图 绘制系统方框图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①搞清系统的工作原理,正确判别系统的控制方式。
②正确找出系统的被控对象及控制装置所包含的各功能元件。
③确定外部变量(即给定值、被控量和干扰量) ,然后按典型系统方框图的 连接模式将各部分连接起来。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31abb7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6.png)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大纲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涉及系统建模和控制设计的学科,学习本门课程主要是为了掌握系统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下面是《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大纲。
一、基本概念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3.控制系统的特性参数与性能指标4.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的优缺点二、系统数学模型1.力学系统的数学建模2.电气系统的数学建模3.热力系统的数学建模4.液压系统的数学建模三、信号与系统1.信号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系统的时间域和频域分析方法3.信号的线性时不变系统表示与处理4.采样与保持四、系统时域分析1.系统的传递函数与状态方程2.系统的零极点分析和阶跃响应3.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4.系统的动态特性与频域指标五、系统频域分析1.线性系统频域描述的基本概念2.系统的频率响应与波特图3.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分析六、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1.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2.PID控制器的性能指标与调整方法3.根轨迹法与极坐标法4.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判据和稳定性分析方法七、校正和校准2.定义和识别开环和闭环误差3.适应性校正和自适应控制方法八、多变量系统与现代控制理论1.多变量系统的性态和控制方法2.现代控制理论与方法概述3.线性二次调整与最优控制4.自适应控制与模糊控制九、主动振动控制1.振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主动振动控制的建模和控制方法3.智能材料在主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以上是《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大纲的主要内容,整体上包括了基本概念、系统数学模型、信号与系统、系统时域分析、系统频域分析、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校正和校准、多变量系统与现代控制理论、主动振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能对你的考研复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3c86e7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e.png)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闭环控制系统中,调节器的输出信号是()A.调节器的输入信号B.调节器的输出信号C.调节器输入信号的函数D.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2、在单闭环控制系统中,如果系统开环增益无穷大,则系统可能发生()A.振荡B.失稳C.跟随误差D.超调量3、在系统设计中,为了避免积分饱和,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采用微分项调节器B.采用积分项调节器C.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器D.采用抗积分饱和调节器4、在反馈控制系统中,如果系统存在干扰,则可以通过()来减小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A.增加执行机构B.增加测量元件C.增加调节器D.增加滤波器5、在连续控制系统中,如果控制器采用比例调节器,则系统的稳态误差将()A.与输入信号成正比B.与输入信号成反比C.与输入信号的平方成正比D.与输入信号的绝对值成正比6、在离散控制系统中,如果采样周期很短,则系统的稳态误差将()A.很大B.很小C.与采样周期无关D.为零7、在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来克服扰动对系统的影响。
A.滤波器B.放大器C.调节器D.编码器8、在控制系统设计中,通常采用()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A.串联校正B.并联校正C.反馈校正D.前馈校正9、在数字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来处理模拟信号。
A. A/D转换器B. D/A转换器C.模拟滤波器D.数字滤波器10、在控制系统设计中,通常采用()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其化学学科在国内具有很高的声誉。
对于想要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同学来说,了解普通化学原理历年真题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普通化学原理历年真题,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2015年真题1、名词解释本文1)摩尔质量本文2)气体常数本文3)沉淀平衡本文4)氧化还原反应2、简答题本文1)简述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并说明它们在描述液体蒸气压中的应用。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圣才】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圣才】](https://img.taocdn.com/s3/m/4a1372580242a8956bece4e5.png)
具有非正(负或零)实部,且具有零实部的特征值为 A 的最小多项式单根。
(2)系统的唯一平衡状态 xe=0 是渐近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A 的所有特征根均具有
3.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解 (1)齐次方程求解方法:幂级数法;拉普拉斯变换法。 (2)非齐次方程求解方法:积分法;拉普拉斯变换法。
4.传递函数矩阵 表达式:G(s)=C(sI-A)-1B+D
二、线性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 1.可控性 如果系统的每一个状态变量的运动都可由输入来影响和控制,而由任意的始点达到原点, 则该系统是完全可控系统,简称为系统可控。 (1)可控标准形
5 / 7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的任意初始态 x0 出发的运动轨迹 x(t;x0,t0),在 t→∞都满足:||x(t;x0,t0)-xe||≤ε,
t≥t0,则称 xe 是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稳定的。
(3)渐近稳定
系统不仅满足李氏意义下的稳定,且
(2)可观测性判据
3 / 7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https://img.taocdn.com/s3/m/c3d7629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5.png)
6-2 设单位反馈 统 开环 函 为
试设计 联 前校正装置, 统满
(1) 角裕度r≥45°;
(2) 单位
入下 态 差
下 标:
(3)截止频率ωc≥7.5rad/s。
解: 开环
取
则开环 函 为:
令
,解得校正前
rad/s
则校正前 角裕度为:
不 合题 要求,
前校正。
取
rad/s,可得:
,可得:
则 前校正环节 校正后 统开环 其 角裕度为
统性能得:
3.某 反馈 统开环 函
合要求。
(1)求 统 角裕度 幅 裕度。
(2) 角裕度
联 前校正 联滞后校正 主要特点。为 统
,试分 统应
联 前校正还 联滞后校正?
[
技 2009 ]
解:(1)求截止频率与
裕度:
求幅 裕度:
(2)要 节 校正。
统 角裕度
,
前校正,则需要校正环
不合
前校正,可以
联滞后
为 习重点, 此,本 分也就没
考 题。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6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1 设 单位反馈 火炮
统,其开环 函 为
若要求 统最 2°,试求:
出速度为12°/s, 出位置
许 差小
(1) 满 上 幅 裕度;
标 最小K ,计 该K 下 统
角裕度
(2) 前
前校正网络
计 校正后 统 能影。
角裕度 幅 裕度,
解:(1) 题可
则 统 特征表 式为
统特征 为:
令
,则
则
可得:
所以 统 状态 应为
(2)求 统 出范 最小 刻t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题库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c0a2c94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4.png)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题库自动控制原理考研题库自动控制原理是现代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分析和控制。
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备考,考生可以借助一些经典的自动控制原理考研题库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解题能力。
在自动控制原理考研题库中,常见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等。
选择题是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填空题则是考察考生对关键概念和公式的记忆和应用能力,而计算题则是考察考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在解答选择题时,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清思路,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在考研中,选择题的解答时间相对较短,但是要求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较高。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题目练习,提高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能力。
填空题是考察考生对关键概念和公式的记忆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解答填空题时,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填写正确的答案。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填空题,考生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计算题是考察考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重要方式。
在解答计算题时,考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得出最终的结果。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计算题,考生需要善于运用数学方法和工程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除了以上常见的题型,自动控制原理考研题库中还会包含一些综合题和应用题。
综合题是将多个知识点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题则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考察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原理考研题库来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和训练。
通过大量的题目练习,考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考生还可以通过分析和总结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总之,自动控制原理考研题库是考生备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
西北工业大学考研专业课《821自动控制原理》真题、典型题解析讲义
![西北工业大学考研专业课《821自动控制原理》真题、典型题解析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ca4a49e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4.png)
西北工业大学考研专业课《821自动控制原理》真题、典型题解析讲义西北工业大学考研专业课《821自动控制原理》真题、典型题解析讲义一、文章类型及主题本文主要针对西北工业大学考研专业课《821自动控制原理》的真题和典型题进行解析,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二、资料收集与整理为了编写本文,我们收集了大量的与《821自动控制原理》相关的资料,包括历年真题、典型题解析、教材笔记等。
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筛选,我们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真题和典型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三、大纲与结构本文的结构如下:1、引言:介绍《821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2、历年真题解析:对历年考研真题进行分类解析,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题等。
3、典型题解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题进行详细解析,包括解题思路、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4、解题技巧与方法:总结解题技巧和方法,提出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策略。
5、结论: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强调自动控制原理的重要性和应对考研的策略。
四、逐步展开首先,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821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让读者了解该课程的背景和基础知识。
其次,历年真题解析部分我们将对历年考研真题进行分类解析,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题等。
我们将针对不同题型的特点和考察点,对每一道真题进行详细的解析和指导,帮助读者了解考研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接着,典型题解析部分我们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题进行详细解析,包括解题思路、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通过分析这些典型题目,我们将深入探讨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读者掌握核心知识点和提高解题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总结解题技巧和方法,提出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策略。
我们将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题策略和技巧,帮助读者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自控原理考研真题
![自控原理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1d43ce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3.png)
自控原理考研真题自控原理是电子工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中包含了许多复杂的概念和原理。
考研真题是考生备考的重要资源,对于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应试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综述自控原理是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其涉及到信号传递、系统建模、控制算法等多个方面。
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了解自控原理真题的出题模式和知识点分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准备考试。
二、真题分析以往的自控原理考研真题中,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信号与系统:包括时域和频域的概念、信号的线性与时移性质等。
2. 控制系统的描述与建模:包括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的描述、传递函数表示等。
3.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包括系统的零极点分布、频域方法与根轨迹法的应用等。
4. 控制器设计:包括比例控制器、积分控制器和微分控制器的设计、PID控制器的性能分析等。
5. 离散时间系统:包括Z变换的定义、性质和应用等。
三、解题方法1. 熟悉基本概念:在备考自控原理时,首先要对基本概念进行系统地学习,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在解题时能够准确理解题目所涉及到的概念,从而更好地完成解题过程。
2. 多练习真题:真题是了解考试出题特点、熟悉考试内容的重要途径。
考生在备考时应该多做一些真题,不仅可以增加解题的经验,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控原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和思考。
四、备考建议1. 制定学习计划:备考自控原理时,可以根据考试日期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
将各个知识点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行学习,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了充分的复习。
2. 归纳总结知识点:自控原理的知识点非常繁多,对于考生来说,重点是要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可以通过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等方式,将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
3. 参考教材和资料:备考过程中要选择好的教材和资料进行学习。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23ba86f58fafab069dc0223.png)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1.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控制系统模拟电路如下图所示,试求闭环传递函数U o (s )/U i (s )。
2.已知控制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试通过结构图等效变换求系统传递函数C (s )/R (s )。
3.已知系统脉冲响应如下,试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Φ(s)。
(1)t e t k 25.10125.0)(-= (2))1(1.0)(3t e t k --=4.已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1.536.1(sin 5.1210)(2.1o t t e t h +-=-试求系统的超调量σ%、峰值时间tp 和调节时间ts 。
5.已知系统特征方程为025103234=++++s s s s试用劳思稳定判据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6.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5.0)(1()15.0()(2++++=s s s s s K s G 试确定系统稳定时的K 值范围。
7.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 )5)(11.0(100)(++=s s s G(2) )5)(11.0(50)(++=s s s s G (3) )1006()12(10)(22+++=s s s s s G 试求输入分别为 r (t )=2t 和 r (t )=2+2t+t 2 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8.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概略绘出相应的闭环根轨迹图(要求确定分离点坐标d ): (1) )15.0)(12.0()(++=s s s K s G (2) )12()1()(++=s s s K s G (3) )3)(2()5()(+++=*s s s s K s G 9.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概略画出相应的闭环根轨迹图(要求算出起始角θpi ): (1) )21)(21()2()(j s j s s K s G -++++=* (2) )1010)(1010()20()(j s j s s s K s G -++++=* 10.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02.0)(101.0()(++=s s s K s G 要求:(1) 画出准确根轨迹(至少校验三点);(2) 确定系统的临界稳定开环增益K c;(3) 确定与系统临界阻尼比相应的开环增益K 。
陕西省考研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复习资料自动控制原理重点知识点梳理
![陕西省考研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复习资料自动控制原理重点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007dee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5.png)
陕西省考研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复习资料自动控制原理重点知识点梳理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是陕西省考研自动化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是自动化领域中的基础与核心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总结和梳理自动控制原理的重点知识点,本文将按照以下几个主题进行梳理:1. 控制理论基础知识包括控制系统的定义、组成与分类,反馈控制与前馈控制的区别与联系,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的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等。
这些基础知识是进一步学习控制工程的基础,对于理解后续的知识点非常重要。
2.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是自动控制中的基础概念,研究了信号的特性以及信号在系统中的传输与处理。
本部分的知识点包括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传递函数与频率响应,系统稳定性分析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常见信号的类型和特性,如单位阶跃信号、单位脉冲信号等。
3. 时域分析时域分析是对控制系统的状态进行研究,常见的时域分析方法有脉冲响应法、阶跃响应法和频率响应法。
本部分的知识点包括单位阶跃响应、单位脉冲响应、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之间的关系等。
4. 频域分析频域分析是对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进行研究,常用的频域分析方法有频率响应法和极坐标法。
频域分析可以用来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性能指标等。
本部分的知识点包括频率响应曲线、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等。
5.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自动控制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本部分梳理了稳定性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常见的稳定性判据,如根轨迹法和Nyquist稳定性判据等。
此外,还介绍了稳定性边界、稳定裕度等概念。
6. 系统的校正与控制器设计系统的校正和控制器设计是控制工程中的关键环节,本部分梳理了校正的概念和方法,包括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等。
还介绍了PID控制器的原理和常见的控制器设计方法。
7. 系统的性能指标与优化在控制工程中,性能指标和优化目标是评价控制系统性能的重要依据。
本部分梳理了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超调量、调节时间、稳态误差等,并介绍了优化方法,如根轨迹法和频率法等。
自动控制原理总复习资料(完美)要点
![自动控制原理总复习资料(完美)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274709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3.png)
第一章的概念1、典型的反馈控制系统基本组成框图:复合控制方式3、基本要求的提法:可以归结为稳定性(长期稳定性) 第二章要求:1、 掌握运用拉氏变换解微分方程的方法;2、 牢固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定义和性质;3、 明确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之间的关系;4、 能熟练地进行结构图等效变换;5、 明确结构图与信号流图之间的关系;6、 熟练运用梅逊公式求系统的传递函数;例1某一个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试分别求系统的传递函数总复习、准确性(精度)和快速性(相对稳定性) C i (s ) C 2(s ) C 2(s ) G(S )复合控制方C i (s) _ G,s)C 2(s)R i (s)1 - G 1G 2G 3G 4 R i (s)-G 1G 2G 31 - G 1G 2G 3G 4C(s) C(s) E(s) E(S) R(s),N(s),R(s),N(s)例3: 例2某一个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试分别求系统的传递函数:EG.7)► * kG 1(S )G2(S )C(s) _R(s) 1 G 1(s)G 2(s)H(s) C(s)-G 2 (s) N(s) 一 1 G,S )G 2(S )H(S )r(t) - u 1 (t) i (t) m「1(t ) R 115(t) = J 川dt)-i 2(t)]dtMy)J(t)R 2C(t)二 1 i 2(t)dtC2将上图汇总得到:R(s) +l i (s) +U i (s)l 2(s)U 1(s )*l 2(s)C(s)1 C 1sC(s)I i (s)U i (s)I2G)(b)例5如图RLC 电路,试列写网络传递函数U c (s)/U r (s).例6某一个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C(t) =1 -2e't • e ,,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微分方程和脉冲响应。
解:传递函数:2〜、3s +2 八厶八、计 d c(t)丄小dc(t )丄小/八 cdr(t)丄“、 G(s),微分万程: 2 3 2c(t)=3 2r(t)(s + 2)(s+1)dt 2 dt dt脉冲响应:c(t)二-e‘ 4e'2tk =1例4、一个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详解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53682235fbfc77da369b1b8.png)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详解1线性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研]A .稳定性B •振荡性C.收敛性D .齐次性【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线性系统的重要性质是可以应用證加原理,證加原理有两重含义,既具有可舂加性和齐次性。
2对控制作用进行适当的补偿(复合控制),可使系统()。
[湖南大学2006年研]A.由不稳定变成稳定B.减小非线性的影响C.提高误差度D.同时改善快速性和抗干扰能力【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复合控制只要参数选择合适,不仅可以改善快速性,还能保持系统稳定, 减小稳态误差、抑制几乎所有可测量扰动。
3在通常的闭环控制系统结构中,系统的控制器和控制对象共同构成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研]A.开环传递函数B.反馈通道C.前向通道D•闭环传递函数【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前向通道是指闭环系统中,从系统输入量到系统被控制量之间的通道。
因此控制器和控制对象就组成了通常闭环控制系统的前向通道。
4系统的传递函数与下列因素有关()。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研]A.系统结构c.系统结构和参数D .系统结构、参数和初始条件【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传递函数是一种用系统参数表示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它只取决于系统或元件的结构和参数,而与输入量的形式无关,也不反应系统内部的任何信息。
5传递函数的概念除了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之外,还可用于描述( )系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研]A.线性时变B.非线性定常C .非线性时变D•以上都不是【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传递函数定义为线性定常系统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6下面系统中属于线性系统的是( )。
[东南大学研]系统1 : y = 3u + 2 ;系统2 : y = usintA . 1 和2B . 1C . 2D .都不是【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系统(1)和系统(2 )不满足线性系统春加原理,故都不是线性系统,答案为D。
2020年考研《自动控制原理》真题
![2020年考研《自动控制原理》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8ffe881a172ded630a1cb62f.png)
、(10分)给定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图二所示。
试求传递函数
C(s) E(s) R(s) ,R(s)
考研《自动控制原理(含20%现代)》真题
一、(10分)试建立图一所示校正环节的动态结构图,并指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校正环节。
三、(10分)请解释对于图三所示的两个系统,是否可以通过改变K值(K>0)使系统
稳定。
(a) (b)
G(s) =K 佔+2)
1 . G(s)=
2
s(0.1s 1) 2. G(s)=
2
s(s 1)
Z变换丫⑵.
四、(10分)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绘制K<<0 —X的根轨迹图
五、(15分)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 Kg D
s(s-1)(10s+1)
1. 试绘制K=1时的对数幅频、相频特性的渐近线;
2. 应用Nyguist判据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改变K值是否可以改变系统的稳定性。
六、(6分)简单说明PID调节器各部分的作用答:P作用:
I作用:
D作用:
七、(9分)设有两个非线性系统,它们的非线性部分一样,线性部分分别如下:
试问:当用描述函数法分析时,哪个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高?为什么?
图四
九、(20分)设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八、(10分)给定系统如图四所示。
试求在单位阶跃输入时,系统输出的
1 •试求状态转移矩阵;
2 •为保证系统状态的能观性,a应取何值?
3. 试求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能观规范形;
4 •用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完整)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20套答案
![(完整)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20套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057ff3b52acfc788ebc9b3.png)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1答案一.填空 1. 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特性、结构图。
2. 闭环极点都位于S 平面左侧;系统的特性方程的根都在Z 平面上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内.3. 5.02+S ;0;8。
4. 4,Ⅱ;62.5.5. 110100+S ;10。
6. P-I;利用G(s )的负斜率使ωC 减小,改善静态性能。
7. 将连续信号变为离散信号;0。
二.(14分) 解:(1)(2)C (Z)=)()(1)()(1232321Z H Z H G G Z G G Z RG •+•三.(20分)解:(1)F (s)=[]T s st f 111)(+-=(2)F (s )=525125151)5(122++-=+s s ss s(3)G 1(s )=s s s s s s s s s s 321030)2(10)2(3101)2(102+=++=+⨯++G 2(s )=ss s a s )32(10)(2+⨯+sa s s a s s s s a s a s s R s C 1010321010)32(10)(10)()()(232++++=++⨯+⨯+=∴ a s s s s A 101032)(23+++=∴ 要使系统稳定,则必须满足{{032010101032><>>⨯⇒a a a a320<<∴a (两内项系数乘积>两外项系数乘积)521634432125152125143321521251243213211352126346321251132122111)1()()(1001)()(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s R s C G G G G G G G G P G G G P L G G G L G G G G G G G G G G L L L L P P s R s C +-+++++++=∴+++=∆==∆==∑=∑+---=∑∑-∑+∑-=∆∆∆+∆= t e t s F 5125125151)]([f(t)--+-==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1分)(4分) (4分)(3分) (3分)(3分)(1分)(2分) (1分)(1分) (2分)(每空1分。
武汉科技大学2022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
![武汉科技大学2022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1c54c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7.png)
武汉科技大学2022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PI 控制器的中文全称是 ;PID 中具有相位超前特性的环节是 。
答:比例积分控制器;D(微分)环节。
2、已知,求。
5()(1)(2)zE z z z =--*()e t 答:*()()525k e t e KT ∴==⨯-3、已知某线性定常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1(55t e t h --=为。
()s G 答:125)(+=s s G 4、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式中系统开)(1)(b s s as s G ++=5.0,4.0==b a 环零点为开环极点为;闭环极点为答:开环零点:-2.5;开环极点:0,-0.5;闭环极点:-0.45+0.89j,-0.45-0.89j ;5、已知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其最大超前角所对应的频132.012)(++=s s s G c 率 。
=m ω答:1.256、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有着对应关系,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幅值穿越频率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它们反映了系统动态过程的。
c ω答:调整时间;快速性s t 二、分析题工业上使用的光电纠偏器常用于钢厂、纺纱厂等长距离走料场合,其功能是纠正长距离物料在走料过程中偏离中心的误差,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中,光电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为电压信号。
要求:(1)指出该系统的输入量、输出量和反馈量; (2)叙述该大门开门和关门工作原理;(3)绘制系统结构图。
(1)系统的输入量:给定电位器电压r U 输出量:物料的中心位置反馈量:光电位置传感器电压;f U (2)回答出偏差控制思想即可(3)三、求传递函数已知某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1)求系统的传递函数;(2)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r C s R s ()/()n C s R s(r R 答案:(1)系统的传递函数;(5分)12112()()()/()1()()()r G s G s C s R s G s G s G s =++(2)系统的传递函数(5分)21112()(1())()/()1()()()n G s G s C s R s G s G s G s +=++四、计算题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选择参数和的值以满()(1)KG s s s =τ+K τ足如下指标:1)当输入信号为时,系统的稳态误差;t 0.05≤2)当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时,超调量,调节时间()。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常考题型解析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常考题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9cd4d1ad02de80d5d84052.png)
④
系统稳定时的 K值范围
⑤
系统临界稳定时的 K值
⑥
系统不稳定时的 K值范围
⑦
系统阶跃响应为衰减振荡的 K值范围
⑧
(2)绘制根轨迹图;(3)若要求系统的调整时间 ts12s(Δ =5%),计算 K值。 五、(20分)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s(s63+.24)(0(.02.s02+s1+)1)。要求:(1)绘制开
A.纵坐标 L(ω)的 dB值按对数刻度
B.纵坐标 L(ω)的 dB值按线性刻度
C.纵坐标 φ(ω)的值按对数刻度
D.纵坐标 φ(ω)的值按线性刻度
E.横坐标 ω按线性刻度
6.关于非线性控制系统具有如下特性( )
A.可采用叠加原理分析
B.其输出与输入关系一定可用费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C.其稳定性与本身的结构和参数有关,还和输入信号的性质有关
四、(24分)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s3 +4s2 +3s+K =0,其开环传递函数没有零 点。要求:(1)入表 6-1所示,在答题纸上按顺序填写下表:
— 7—
表 6-1
Ⅰ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G0(s)
①
根轨迹渐近线参数(交点和夹角)
②
根轨迹的分离点及分离点处 K值
③
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及交点处 K值
一、(24分)单项选择填空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 将 其
选出。
1.单位负反馈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G0(s)
=s2
4 ,则其相对阻尼系数 +2s+4
ζ为( )
A.1 B.2 C.1/2 D.槡2
2.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Φ(s)
二、(26分)双项选择填空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 将 其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cd577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7.png)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A.系统综合B.系统辨识C.系统分析D.系统设计2.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上相等。
A.幅频特性的斜率B.最小幅值C.相位变化率D.穿越频率3.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A.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反馈元件D.放大元件4.ω从0变化到+∞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A.圆B.半圆C.椭圆D.双曲线5.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动机可看作一个()A.比例环节B.微分环节C.积分环节D.惯性环节6.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则它的开环增益为()(52)A.1B.2C.5D.107.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G()5,则该系统是()225A.临界阻尼系统B.欠阻尼系统C.过阻尼系统D.零阻尼系统8.若保持二阶系统的ζ不变,提高ωn,则可以()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9.一阶微分环节G()1T,当频率1时,则相频特性G(j)为()TA.45°B.-45°C.90°D.-90°10.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A.振荡次数越多B.稳定裕量越大C.相位变化越小D.稳态误差越小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D4831721650,则此系统()A.稳定B.临界稳定C.不稳定D.稳定性不确定。
12.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环系统临界稳定。
A.10B.20C.30D.4013.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D341035220,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有()A.0B.1C.2D.3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位置误差为()A.2B.0.2C.0.5D.0.0515.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1,则它是一种()1015,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则其26k,当k=()时,闭(1)(5)A.反馈校正B.相位超前校正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D.相位滞后校正16.稳态误差e与误差信号E()的函数关系为()A.elimE()B.elimE()00C.elimE()D.elimE()17.在对控制系统稳态精度无明确要求时,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方便的是()A.减小增益B.超前校正C.滞后校正D.滞后-超前18.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A.圆B.上半圆C.下半圆D.45°弧线19.开环传递函数为G()H()=K,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3(3)A.(-3,∞)B.(0,∞)C.(-∞,-3)D.(-3,0)20.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中,霍尔传感器是用作()反馈的传感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与《自动控制原理》考点考研
复习
一、华南理工大学813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
二、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考点笔记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1 复习笔记
本章内容主要是经典控制理论中一些基本的概念,一般不会单独考查。
一、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1反馈控制方式
反馈控制方式的主要特点是:
(1)闭环负反馈控制,即按偏差进行调节;
(2)抗干扰性好,控制精度高;
(3)系统参数应适当选择,否则可能不能正常工作。
2开环控制方式
开环控制方式可以分为按给定量控制和按扰动控制两种方式,其特点是:(1)无法通过偏差对输出进行调节;
(2)抗干扰能力差,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或扰动较小的情况。
3复合控制方式
复合控制即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相结合。
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根据系统性能可将自动控制系统按线性与非线性、连续和离散、定常和时变三个维度进行分类,本书主要介绍了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线性定常离散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三、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基本要求的提法
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2典型外作用
(1)阶跃函数
阶跃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2)斜坡函数
斜坡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3)脉冲函数
脉冲函数定义为:
(4)正弦函数
正弦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A为正弦函数的振幅;ω=2πf为正弦函数的角频率;φ为初始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