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材料力学自测题clzcda1-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循环特
二、计算题 ( 共 5 个小题 )
D1 t
1. (8 分)如图的结构中,左端固定,右半部承受均布
力 偶 矩 t 的 作 用 , D1 = 50 mm , d = 30 mm ,
d
D2
D2 = 40 mm , L = 150 mm , t = 10 kNm / m 。求
L
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并说明该最大切应力所出现的
两段交界面处最大切应力:
τ = T = 16T = 1.5 ×106 ×16 = 119.4 MPa 。 W p π D23 3.14 × 403
故最大切应力在两段交界面,其值为 119.4 MPa 。
注意:本题未考虑两种轴径交界处的应力集中。若考虑应力集中,则最大切应力数值应更大。
2.(12 分)在如图的结构中, a L 取多大才能使梁中最大正弯矩与最大负弯矩的数值相等。
3.(4 分)等边三角形截面直梁在竖直方向上的荷载的作用下产生平面弯曲。在横截面按左
图放置与按右图放置两种情况下,横截面上的最大弯曲正应力的比为 2 3 3 。
a
a
A
P
4 .( 5 分 ) 图 示 的 桁 架 结 构 的 每 根 杆 件 的 抗 拉 刚 度 均 为 EA , A 点 的 竖 向 位 移 为
7. (4 分)在图中的三种情况中,竖杆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仅横截面情况不同;重物相 同,自由落体高度相同。其中,动荷系数最大的是 C ,最小的是 B 。
σ 60
t 30
(A) (B) (C)
1
8. (3 分)在如图的应力循环中,平均应力σ m =
征 r = −0.5 。
15 ,应力幅σ a =
( ) Pa ↓ ,横向位移为 Pa (←) 。
EA
EA
5.(3 分)长度为 L,抗弯刚度为 EI 的悬臂梁在自由端有集中力 F 的作用。该梁的应变能等
于 F 2 L3 。 6EI
6.(2 分)在定值静载应力的作用下,某些材料的变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地增长,这 种现象称为 蠕变 ;某些材料的变形保持不变,而内部的应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 地衰减,这种现象称为 松弛 。
2
2
2 2 ⎝ 2⎠
4
L4
3.(24 分)已知如图(a)刚架各梁的抗弯刚度 EI,画出其内力图。
2
L
q
L
(a)
L
q
L
R
(b)
解:这是一个超静定问题。解除右端铰处的约束,代之以约束反力 R(如图 b)。
均布荷载作用的弯矩图如图(c),R 作用的弯矩图如图(d)。在 R 作用点处作用一个单位力,
其弯矩图如(e)。
σ x = −τ , σ y = τ , τ xy = τ 。
主方向: tan2α = 2τ = −1 , 2α = −45o , 135o 。 α = −22.5o , 67.5o 。 −τ −τ
主应力:σ i, j = ± τ 2 + τ 2 = ± 2τ 。
其中,对应于 67.5°的是 2τ ,对应于-22.5°的是 − 2τ 。
( ) ( ) 另有
εx
=
1 E
σx
−νσ y
= −1+ν τ , E
εy
=
1 E
σy
−νσ x
= 1+ν τ , E
γ xy
= τ xy G
=
2(1 +ν )τ E
。
F DC
A B
C′
A′
B′
y DC
hx A
bB
5.(13 分)在如图的矩形棱柱的 A 点作用
有压力 F。在棱柱的四条棱边上贴有应变
片。若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E,求四个应变
6F bh 2
⎜⎛ h ⎟⎞ + ⎝2⎠
6F b2h
⎜⎛ ⎝
b 2
⎟⎞ ⎠
=
5F bh
。
应变
ε CC′
=
5F Ebh
பைடு நூலகம்
。
在 DD′上,
σ
=
−F bh
+
6F bh 2
⎜⎛ ⎝
h ⎟⎞ + 2⎠
6F b2h
⎜⎛ ⎝
−
b ⎟⎞ 2⎠
=
−F bh
。
应变
ε DD′
=
−
F Ebh
。
4
材料力学(Ⅰ)、(Ⅱ)自测试题二答案
一、填空题 (共 8 个小题) 1.(2 分)某试件材料屈服极限为 240MPa,该试件拉伸到轴向应变为 2000 µε 后完全卸载, 轴向残余应变为 800 µε ,则材料的弹性模量 E = 200 GPa 。
2.(4 分)实心圆形横截面梁承受一定的横向荷载,若将其直径增加一倍,其余条件不变, 则梁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变化到原来的 1/8 ,最大挠度变化到原来的 1/16 。
ε x, ε y , γ xy 表达式。
y
τ τ
45°
x 解:载荷系统(I)作用下的应力为
3
σ ′x = σ ′y = 0 ,
τ ′xy = τ 。
载荷系统(II)作用下具有的纯剪应力状态在 xy 坐标系中的应力为
σ ′x′ = −τ , σ ′y′ = τ , τ ′x′y = 0 。
载荷系统(I)与(II)共 同作用下
3qL2/ 8
qL
qL/ 8
qL/ 8
FN
qL
qL2/ 8 qL/ 8
FS
M
3qL2/ 8
4.(16 分)构件在载荷系统(I)作用下某点具有纯剪应力状态如左图,在载荷系统(II)
作用下具有纯剪应力状态如右图,其中τ > 0 。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E,泊松比为ν ,试写出
构件在载荷系统(I)与(II)共同作用下该点(设处于弹性状态)的主应力、主方向和
⎜⎛ − ⎝
h ⎟⎞ + 2⎠
6F b2h
⎜⎛ ⎝
−
b ⎟⎞ 2⎠
=
− 7F bh
。
应变
ε AA′
=
−
7F Ebh
。
在 BB′上,
σ
=
−F bh
+
6F bh 2
⎜⎛ − ⎝
h ⎟⎞ + 2⎠
6F b2h
⎜⎛ ⎝
b 2
⎟⎞ ⎠
=
−F 。 bh
应变
ε BB′
=
−
F Ebh
。
在 CC′上,
σ
=
−F bh
+
片的理论读数。
解:将 F 力平移到形心,则产生弯矩
Mx
=
1 2
Fh ,
My
=
− 1 Fb 。 2
压缩应力:
σN
=
−
F A
=
−F bh
,
弯曲应力:
σM
=
Mxy − Myx
Ix
Iy
=
6Fh y + 6Fb x = 6F
bh 3
b3h
bh 2
y + 6F x 。 b2h
在 AA′上,
σ
=
−F bh
+
6F bh 2
位置。
解:图示结构左半部有相同的扭矩,其值为 T = tL = 1.5 kNm 。
右半部扭矩从左到右线性递减,最大值在两段交界面,其值为 T = tL = 1.5 kNm 。
( ) ( ) 左半部最大切应力: τ = T = 16T
= 1.5 ×106 ×16
= 70.2 MPa 。
Wp π D13 1 − α 4 3.14 × 503 × 1 − 0.64
RL
L
(c) qL2/ 2
(d)
(e)
由于 R 作用点处实际竖向位移为零,由图乘法可得
− 1 ⎜⎛ 1 qL2 ⎟⎞L ⋅ L + RL ⋅ L ⋅ L + 1 RL ⋅ L ⋅ 2 L = 0 ,
3⎝2 ⎠
2
3
故有 R = 1 qL 。 8
由此可得全部支反力如图(f)。由之可得如下内力图:
q
(f) qL/ 8
q
解:由于对称性,两支座的支反力均为
1 q(2a + L) 。 2
梁中最大负弯矩出现在支座处,其数值为
a
L
a
1 qa 2 。
2
梁中最大正弯矩出现在中截面,其数值为 1 q(2a + L) ⋅ L − 1 q⎜⎛ a + L ⎟⎞2 。
2
2 2 ⎝ 2⎠
故有
1 qa 2 = 1 q(2a + L) ⋅ L − 1 q⎛⎜ a + L ⎞⎟2 , 得 a = 1 2L ,即 a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