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公开课PPT课件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2《渔家傲秋思》课件(18张PPT)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2《渔家傲秋思》课件(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5d0ce252d380eb63946d22.png)
纳兰性德 〔清代〕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 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 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活动四、联读,鉴美篇
1.全班齐读。 2.学生个人风采展示读 3.通读词作,理解这首词的大意并体会到词人怎 样的情感? (方法指导:看题目,看作者,看背景,看意象, 看关键词句。)
活动三 通读,悟情思
上阙写了哪些景,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上阙写了哪些景,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抒情,苍凉悲壮中透露出激越奋发的
基调,集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拳拳报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各种边塞特有的声音,随着号角一起响起。
明 词之意
西北边境秋天的风景十分奇异,大 雁向衡阳展翅飞去,毫无留恋之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各种边塞特有的 声音,随着号角一起响起。
层峦叠嶂之间,长烟直上,落日斜照 着紧闭的孤城。
明 词之意
喝一杯浊酒,想起远隔万里的家乡, 可是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日 无法预计。 羌笛声悠扬,夜深霜重,在外征战的人 难以入睡,将军和士兵的头发都白 了,默默流泪。
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还记得我? 树叶被风出的沙沙作响。返乡之路千里迢迢。家和 梦一样遥不可及。
重阳佳节,故园风光正好,离愁倍增,不愿登 高远望。只觉心中悲伤不已,当鸿雁南归之际,将 更加冷落凄凉。
词的上片写边塞深秋,一片肃杀萧索景象,渲染 了凄清冷寂的氛围;下片点名佳节思亲之意,结 句又承之以景,借大雁南归烘托反衬此刻的寂寥 伤情况。
活动二、再读,品词意
1.自由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解,疏通词意。
《渔家傲秋思》课件
![《渔家傲秋思》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36e4b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d.png)
颜色:选择与课件主题相符 的颜色,如金色、红色等
布局:标题位于课件封面中央, 突出显示
背景设计
背景图案:可以选择秋天 的风景,如枫叶、菊花等
背景颜色:选择与秋天相 关的颜色,如金黄色、红 色等
背景文字:可以添加与主 题相关的文字,如“渔家
傲秋思”等
背景图片:可以选择与秋 天相关的图片,如秋天的
山水、秋天的田野等
配色方案
主色调:采用暖色调,如橙色、红色等,以营造秋天的氛围 辅助色:使用冷色调,如蓝色、绿色等,以平衡画面色彩 背景色:选择浅色背景,如白色、米色等,以突出文字和图片 图片色彩:选择与主色调和辅助色相协调的图片,以增强画面的整体感
字体选择
标题字体:建议 使用粗体、醒目 的字体,如黑体、 宋体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诗词的 意境和情感
掌握诗词的 创作背景和 历史背景
学习诗词的 写作技巧和 表达方式
理解诗词中 的典故和寓 意
提高诗词鉴 赏能力和审 美能力
掌握诗词的 朗诵技巧和 表演技巧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课件进行讲解 结合诗词原文,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涵 通过诗词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诗词
课件设计需要更加简洁,减少不 必要的元素
课件互动需要更加多样化,增加 更多互动方式
05
课件素材及源文件
章节副标题
图片素材
渔家傲秋思PPT课件封面图片 渔家傲秋思PPT课件内页图片 渔家傲秋思PPT课件背景图片 渔家傲秋思PPT课件结束页图片
音频素材
背景音乐:选择与秋天、思乡相关的音乐,如《秋日私语》、《故乡的云》等 朗诵音频:选择与诗歌内容相符的朗诵音频,如《渔家傲秋思》朗诵版 音效:选择与秋天、思乡相关的音效,如落叶声、风声等 配乐:选择与诗歌内容相符的配乐,如古筝、琵琶等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PPT课件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9211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4.png)
描绘景象和表达情感分析
01
分析诗词中描绘的自然景象 ,如秋色、雁阵、长烟等, 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
02
探究诗词表达的情感,如思 乡之情、报国之志等,引导 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03
通过对比分析其他同类型诗 词,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 诗词的独特之处和卓越成就
。
03
艺术手法与审美特点探讨
典型意象运用和象征意义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自我反思能 力。
THANKS
欧阳修《秋声赋》
01
以秋声为主题,展现秋天的萧瑟和悲凉,与《渔家傲·秋思》有
异曲同工之妙。
苏轼《念奴娇·中秋》
02
以中秋为背景,抒发对明月的赞美和思念之情,与范仲淹的词
作在情感表达上有所呼应。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03
描写山行所见秋景,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范仲淹的忧国忧
民情怀相呼应。
不同风格流派对比欣赏
讨论主题可包括诗人的情感表 达、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诗歌 的韵律和节奏等。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 的看法和见解,培养学生的批 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或感悟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阅读《渔家傲·秋思 》后的心得或感悟,可以是对诗歌内 容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共鸣、对个 人生活的启示等。
针对学生的分享,给予积极的反馈和 评价,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秋天诗词比较
01
东方秋天诗词
以中国为代表,强调意境和情 感表达,如《渔家傲·秋思》中 的悲壮情怀和对家国的忧思。
02
西方秋天诗词
以英美为代表,强调对自然景 色的描绘和赞美,如济慈的《 秋颂》中对秋天丰收和美景的
渔家傲秋思优秀公开课ppt课件
![渔家傲秋思优秀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fb542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4.png)
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 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的孤城,夕阳 西下时,便紧紧关闭城门的情景。
• 作用: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 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采 用 PP管 及 配 件: 根据给 水设计 图配置 好PP管 及配件 ,用管 件在管 材垂直 角切断 管材, 边剪边 旋转, 以保证 切口面 的圆度 ,保持 熔接部 位干净 无污物
11、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 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 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答对一 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 共4分
1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分) • 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
采 用 PP管 及 配 件: 根据给 水设计 图配置 好PP管 及配件 ,用管 件在管 材垂直 角切断 管材, 边剪边 旋转, 以保证 切口面 的圆度 ,保持 熔接部 位干净 无污物
范仲淹
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 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 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采 用 PP管 及 配 件: 根据给 水设计 图配置 好PP管 及配件 ,用管 件在管 材垂直 角切断 管材, 边剪边 旋转, 以保证 切口面 的圆度 ,保持 熔接部 位干净 无污物
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峰峦连绵,暮霭四起,落日低垂,边 塞的孤城在黄昏中闭上城门。描 写了一幅苍茫空远、辽阔孤寂的 塞外落日孤城图。
采 用 PP管 及 配 件: 根据给 水设计 图配置 好PP管 及配件 ,用管 件在管 材垂直 角切断 管材, 边剪边 旋转, 以保证 切口面 的圆度 ,保持 熔接部 位干净 无污物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最新ppt课件pptx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最新ppt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d56774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9.png)
2024/1/28
9
关键意象及象征意义探讨
关键意象
分析诗歌中出现的关键意象,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 阳雁去无留意”等,探讨这些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意义。
2024/1/28
象征意义
探讨诗歌中运用的象征手法,如“长烟落日孤城闭”所象征 的战争残酷和孤独无助,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和主 题思想。
关注社会现实
范仲淹的诗歌不仅关注渔家生活,还 广泛涉及社会现实,通过描写战乱、 灾难等场景,表达对国家和人民命运 的深切关注。
抒发忧国忧民情怀
诗歌中充满了浓郁的忧国忧民情怀, 范仲淹借渔家之口抒发对时局的担忧 和对民生的关切,体现了诗人强烈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
传承爱国情怀
范仲淹的诗歌在传达忧国忧民情怀的 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爱国情怀,引 导人们关注国家命运、为民族振兴贡 献力量。
10
03
艺术手法与审美价
值
2024/1/28
11
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运用
对比
词中运用了多处对比,如“衡阳雁去无留意”与“燕然未勒归无计”相对比, 突出了边塞将士的思乡之情和报国之志的矛盾。
夸张
词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运用了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荒凉 和孤寂。
2024/1/28
12
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之美
对豪放词的启示
词中的豪放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对后世 的豪放词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促进了豪放词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 。
14
04
文化内涵与民族精
神
2024/1/28
15
渔家文化在诗歌中体现
描绘渔家生活场景
范仲淹的诗歌通过对渔家生活的 细致描绘,展现了渔家独特的文 化风貌,如渔舟唱晚、海天一色 等景象,让读者感受到浓郁的渔
《渔家傲·秋思》公开课1PPT课件
![《渔家傲·秋思》公开课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77b693cf84b9d529ea7a42.png)
思乡 思亲 使命 责任 爱国 忧国 无奈 凄凉 别愁 焦虑 苦闷 悲愤 担忧 悲怆 苍凉 壮志难酬 痛心
《渔家傲》这首词通过描写边 塞的战地风光,抒发了作者报国立 功的英雄气概和壮志难酬、思乡忧 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 战士的艰苦生活。
-:
衡阳雁去
渔 家
上阕写景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异
渲染荒凉 萧瑟气氛
解题:
宋仁宗康定元年, 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 兼知延州,抵御西夏 发动的战争。他在西 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 久,对边地生活与士 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 解,治军也颇有成效。 当地民谣说道:“军 中有一范,西贼闻之 -:惊破胆。”
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 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 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 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完狂澜的重任。他到 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 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 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
1.注意听范读:(节奏 感情 意境)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理解性的齐读一遍 (带着感情读 出气势)
这是一首充满着理想和抱负的词。要 读出慷慨壮烈的韵味。
译文:
大雁向衡阳
塞下:边 界要塞 之地,这里指西
飞去。湖南衡阳 县南有回雁峰,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
北边疆。
这首词就作于此时,一方面,表现
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
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方面,也描
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
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渔 家 傲(秋思) 范仲淹[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优秀课件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8fc4b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9.png)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优秀课件•课件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艺术手法与特色分析•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目•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互动环节与课堂小结录01课件背景与作者简介创作年代创作地点情感表达词人在西北边塞的军中帐里。
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0302 01《渔家傲·秋思》背景介绍北宋时期,范仲淹在贬官外任时创作。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生平简介范仲淹在政治上主张革新,曾主持“庆历新政”,致力于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
政治成就范仲淹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诗词均有很高成就,尤以散文著称。
文学成就范仲淹生平及成就概述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时代背景北宋时期,国家内忧外患,民族矛盾尖锐。
范仲淹等有志之士力图改革,振兴国家。
文学地位《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沉的爱国情怀和豪放的诗词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该词被后人誉为“边塞词”的典范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02文本解读与赏析全文朗读及录音播放全文朗读提供标准的普通话朗读,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语调、停顿和重音。
录音播放配合背景音乐和情境图片,营造浓郁的诗词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意境。
重点字词注释与翻译重点字词列出诗词中的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等重点字词,进行详细的注释和解释。
句子翻译提供诗词中难句、佳句的翻译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含义和表达技巧。
意境描绘与情感表达意境描绘通过描述诗词中的景物、人物、情感等元素,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诗词所营造的意境。
情感表达分析诗词中的情感线索和表达方式,探讨作者通过诗词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03艺术手法与特色分析豪放派诗歌风格特点气势磅礴词中描绘的景物和抒发的情感都具有宏大的气势,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等句,展现出豪放派诗歌特有的磅礴之美。
直抒胸臆词人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不掩饰、不造作,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等句,情感真挚而深刻。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优秀课件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9aad1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f.png)
征人夜深不能入睡。寐,睡。
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出征的士兵。
译
喝一杯浊酒,想起万里之外的故乡,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的
文 打算无从谈起。幽怨的羌笛声悠扬,秋霜满地,征人深夜不能入睡,将
士的头发都白了,眼里流出思乡的热泪。
课文精讲
词牌名
此词押“i”韵:异、意、渔家傲·秋思
结构梳理
渔家傲·秋思
上片: 雁去 写景 长烟
浊酒
下片: 抒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羌管
白发
边声 千嶂 落日 孤城 归无计
肃杀、荒凉、 形势严峻
思乡忧国 壮志难酬
人不寐 凄凉、悲壮、 慷慨、悲愤
征夫泪
主旨归纳
这首词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象的 描写,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 表达了他们思乡忧国的情怀,含蓄地表 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 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范仲淹到延州后,一方面加强军队训练,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 筑防御工事,始终处于守势,不轻易出击,延州局势才暂时稳定下 来,但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孤城闭”三个字 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军事态势。这首词即作于这一时期。
整体感知
朗读《渔家傲·秋思》,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sài
起、里、闭、计、地。
题目。“秋”,点明季 节;“思”即忧思之情, 表明所要表达的情感。
地点 季节 统领全景
塞下 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
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 森严的特殊背景。
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第12课《渔家傲 秋思》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渔家傲 秋思》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34309a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f.png)
合作探究
1、上下阕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
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赏析“燕然未勒归无计。” 用典。这是全词的核心,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
表现了作者和征夫们思归而不得的矛盾心理:既思念万 里之外的家乡,却又为家国未定,功业难成而不能归退。 只能舍小家为大家,体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之情。
背景链接
北宋仁宗即位后,国家逐渐形成积弱积贫之势,表面上一片升 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宋朝从建立之后,就采取了重内轻外的政策, 对内加紧控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在边疆上长期放松戒备, 武备松弛。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宋与西夏交兵接连战败, 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可以说是“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到任后,他一方面加紧军队训练,一方面 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 势暂时稳定下来,但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这首 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01《渔家傲·秋思》 02《江城子·密州出猎》
12 词四首
03《破阵子·为陈同 甫赋壮词以寄之》
04《满江红》
了解词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也称曲子词,又因句子 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相当于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 是配乐唱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 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词牌 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从结构上看 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阕和下阕。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课件(共32张PPT)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c5fbeea26925c52dc5bf08.png)
这首词分为上下阕,写的内容各是什么 ? 上阕:写景,展现了一幅荒凉凄清的
边塞秋季风光图。
下阕:抒情,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 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 之情,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情怀。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范仲淹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导入新课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的忧国 忧民的济世情怀感动了历代的文人墨客, 除了文学家这一身份为人称道外,范仲淹 还是一名武将,他曾驻守边塞多年,今天 我们就通过《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来领 略一下他的边塞情怀。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合作探究
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悲凉、孤寂、思乡。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实用PPT 课件(共 32张PP T)
写作背景
北宋仁宗即位后,国家逐渐形成积弱积贫之势,表面 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宋朝从建立之后,就采取了 重内轻外的政策,对内加紧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 在边疆上长期放松戒备,武备松弛。宝元元年(1038)西夏 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讨伐,但事起仓促,将不知 兵,兵不知将。以致每战辄败。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移知 延州,可以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到 任后,他一方面加紧军队训练,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 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在暂时稳定 下来,但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战后城寨 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这首题为“秋思”的 《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优质课件
![《渔家傲·秋思》词四首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920cf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d.png)
名句理解
1、《渔家傲·秋思》中的“_塞__下__秋__来__风__景__异_,_衡__阳__雁__去__无__留__意__”,借用 “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渲染了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 2、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 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千__嶂__里____,_长__烟__落__日__孤__城__闭___。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浊__酒__一__杯__家__万__里__,燕__然__未___勒__归__无__计_”, 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故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 之情。
译文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故乡, 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不能早做归计。 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士兵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 须发都变白了, 出征的士兵久戍边塞,因思乡而泪湿双目。
诗词鉴赏
炼字:“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
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当时 的西北边疆。
《 渔家傲·秋思》
文学常识
范仲淹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诗词原文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 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写作背景
范仲淹于康定元年至庆历三年间,曾任陕西经略副使兼 延州知州。据史传记载,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他号令 严明又爱抚士卒,招徕诸羌并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 服,称赞他道“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 “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诗诗词 鉴 赏 词 鉴 赏
用典:借用“燕然勒石”的典故,从正面揭示了自己和 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思念相距万里的故乡,却没有 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到达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表达了词人既期望杀敌报国又思亲念乡的复杂感情。
《渔家傲秋思》课件ppt完整版
![《渔家傲秋思》课件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463f5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b.png)
《渔家傲秋思》课件ppt完整版目录•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意境描绘与审美体验•写作手法与艺术特色探讨•主题思想与价值意义挖掘•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PART01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范仲淹生平及时代背景01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
02时代背景:北宋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范仲淹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诗词创作风格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
《渔家傲·秋思》创作背景创作时间该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创作地点词人在西北边塞的军中,面对萧瑟秋风和苍茫边塞,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词。
采用对比手法,将离愁别绪与边塞风光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特点风格:豪放派,气势磅礴,意境开阔。
运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表达词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语言凝练,形象生动,表现出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风格与特点0103020405PART02文本解读与赏析全文朗读及录音全文朗读教师或学生可在课堂上进行全文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停顿和重音。
录音提供标准的普通话录音,供学生课后跟读和模仿。
渔家傲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
秋思秋天所引起的思绪。
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衡阳雁去边声千嶂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03020103羌管羌族的笛管乐器。
01长烟荒漠上的烟。
02归无计还没有办法回去。
霜满地比喻夜深寒重,胡须都沾上了霜珠。
人不寐战士们睡不着。
寐,睡。
将军白发征夫泪互文,意为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因“燕然末勒归无计”,将军征夫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
句子结构分析及翻译句子结构分析通过对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等语法成分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构造和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4.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 哪句话可以读出?
哀伤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为什么会这样?词中哪句点明了原 因?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 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
上阕写 塞下秋景 ,下阕写 思乡之情 ,笔力
雄健,感情沉郁。 -
14
3、“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 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 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角连声起。 千嶂里,
傲
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 仲
浊酒一杯家万里,
淹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笛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
5
自主学习:初读
对照注释,查阅工具 书,疏通文意。
-
6
合作探究:再读
1、上下阕分别写什么? 上阕侧重于 写 景 下阕侧重于 抒 情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
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
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 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 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 怀。
-
15
课外延伸与感悟
课下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寻 找杜甫的《兵车行》进行阅 读比较:与本文的情感有何 不同,同学之间交流谈谈自 己的感悟
范仲淹
-
1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
2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 ) ,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和包拯同朝,为北 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 人,少年家贫但好学,当 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 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 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 次被贬。
-
3
背景介绍
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 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 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 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 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 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 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 城中。此词即作于知延州时 。
这是全词的核心,作者揭示了自己和
征夫们的的矛盾心理:既思念万里之
外的家乡,却又为家国未定,功业难
成而不甘归退。 -
10
拓展提高:品读
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
白发征夫泪。”?
面对浊酒一杯,映着将军花 白的头发和士兵的眼泪。表现了 将士壮志难酬,怀念故乡的心情。
-
11
达标检测 链接中考
1.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
2.写边地天气渐寒,北雁南飞的句子:
衡阳雁去无留意
3.边地战事紧张,戒备森然的句子: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2
4.表现战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 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夜寒霜重,笛声凄然的句子:
羌管悠悠霜满地。
6.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
功业难成,哀伤流泪的句子:
-
16
兵车行(节选) 杜甫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 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 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 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 鸡。
-
17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3
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是: (D)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 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 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 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
7
2.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哪个字统 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
描写塞下秋景
用一个“异”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 点3.。都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
A、衡阳雁去无留意
“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阳”,
“无留意”这是突出边塞的异常苦
寒——秋一到,雁就无留恋之情,这
是与家乡大“异” -的。
8
B、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 落日孤城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