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教案

合集下载

急性脑血管病 教学设计教案

急性脑血管病 教学设计教案

急性脑血管病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急性脑血管病的概述1.1 急性脑血管病的定义1.2 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1.3 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1.4 急性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第二章: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1 脑出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2 脑梗死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4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第三章: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3.1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3.2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3.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3.4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第四章: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1 急性脑血管病的常用诊断方法4.2 急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4.3 急性脑血管病的误诊原因分析第五章: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与预防5.1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治疗5.2 急性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5.3 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措施5.4 急性脑血管病的预后与转归第六章:急性脑血管病的护理6.1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一般护理6.2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专科护理6.3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并发症护理6.4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第七章: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理干预7.1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特点7.2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评估7.3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干预策略7.4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家庭支持与教育第八章:急性脑血管病的饮食调理8.1 急性脑血管病的营养需求8.2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饮食原则8.3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食谱设计与举例8.4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第九章:急性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9.1 急性脑血管病康复治疗的原则9.2 急性脑血管病康复治疗的方法9.3 急性脑血管病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估9.4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家庭康复指导第十章: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10.1 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措施10.2 急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干预10.3 急性脑血管病的健康教育内容10.4 急性脑血管病的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急性脑血管病的定义与分类:重点关注急性脑血管病的概念及其分类,理解各类脑血管病的特点和差异。

脑血管病教学教学幻灯课件

脑血管病教学教学幻灯课件

一、诊断
① CT;常用,但对超早期缺血性病变和皮质 或皮质下小的梗死灶不敏感,特别是后颅窝的 脑干和小脑梗死更难检出。
概述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卒中、中风。 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分类 出血性: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缺血性:短暂脑缺血发作(TIA)
脑梗塞: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腔隙性脑梗塞
脑血管病教学教学幻灯
流行病学调查
中老年人最主要和常见疾病原因之一 与心血管病、恶性肿瘤成为三大主要死因 患病率 719/10万 发病率 219/10万(年新发120-150万) 死亡率 116/10万(年死亡80-100万) 近70%的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和痴呆(致 残率高)
脑血管病教学教学幻灯
一.诊断
(一)临床特点 1、年龄、性别:TIA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多
于女性。 2、TIA的临床特征:⑴发病突然;⑵局灶性
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⑶持续时间短 暂;⑷恢复完全,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⑸多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3、TIA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取决于受累血 管的分布。
脑血管病教学教学幻灯
二、治疗
(一)控制危险因素 (二)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1)阿司匹林(ASA):环氧化酶抑制剂。 国内 CAST 试验曾提出 150mg/d 的治疗剂 量能有效减少卒中再发。 (2)双嘧达莫(DPA):环核苷酸磷酸二酯 酶抑制剂,DPA 缓释剂联合应用小剂量ASA 可加强其药理作用。目前,欧洲急性脑卒中治 疗指南已将 ASA 和 DPA 缓释剂的复合制剂 作为首先推荐应用的药物。
脑血管病教学教学幻灯
二、治疗

脑血管疾病教案

脑血管疾病教案

脑血管疾病教案
介绍
这份教案旨在提供关于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帮
助人们增加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 什么是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大脑血管功能或结构的疾病,包括脑梗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脑缺血、脑损伤甚
至死亡。

2. 风险因素
- 高血压
- 吸烟
- 高血脂
- 糖尿病
- 肥胖
- 缺乏运动
- 不健康饮食
- 过度饮酒
- 高龄
- 家族遗传因素
3. 预防措施
- 维持健康体重
- 规律锻炼
- 戒烟
- 保持健康饮食
- 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 限制饮酒量
- 定期体检和医学检测
- 减轻压力和管理情绪
-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4. 早期症状
- 头痛
- 失明或双重视觉
- 偏瘫或肢体无力
- 意识丧失
- 语言困难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就医。

5. 急救措施
-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 让患者保持安静
- 不给患者喂食或饮水
- 将患者头部抬高
- 如果呼吸困难,可采取人工呼吸措施
6.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根据脑血管疾病的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治疗。

7. 结论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疾病,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并采取积极的健康行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

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教学查房教案

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教学查房教案

护理教学查房教案用,为预防脑卒中,降低发病率,致残率奉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每个脑卒中患者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重负。

愿所有的脑卒中患者都能尽快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具体授课内容安排一、场景1开始时间:2022年6月13日15: 00地点:医办室参加人员:总带教老师(主持人),轮转护士1、实习护士1、实习护士2、实习护士3、实习护士4、实习护士51、主持人:各位同事,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对急性脑梗死这一疾病进行护理教学查房,护理教学查房是临床护理教学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查房使我们对患者的病情有进一步了解,深入的了解该病种,巩固和加强同学们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升临床教学水平和学生临床护理思维综合能力。

好,现在由轮转生1汇报病例。

2、轮转护士1:汇报病例:患者XX,男性,61岁,主因左侧肢体无力2天于2022年6月3日10: 59分入院。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言语流利,理解力,计算力,定向力正常。

入院时体温36. 7℃,脉搏78次/分,血压149/9ImmHg,呼吸17次/分。

患者自理能力评分90分,跌倒/坠床评分0分,压疮评分21分,专科评估:左上肢肌力5-级,左下肢轻瘫试验阳性,左侧肢体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左侧指鼻试验正常,快速轮替试验笨拙。

双侧巴氏征阳性,NIHSS评分1分。

•诊断:急性脑梗死•辅助检查(阳性体征):便红细胞0-1个/HP,脂肪球1-3个/HP,隐血试验弱阳性。

三次餐后2小时血糖>11. lmmol/L,诊断2型糖尿病。

甘油三脂2. 01mmol/L,高于正常。

MRI:右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区急性脑梗死。

MRA:大脑前动脉A1段局限性狭窄,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左侧大脑后动脉P2段血管管腔局限性狭窄。

颈部血管彩超: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形成。

此次病灶为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

•医嘱给予急性脑梗死护理常规,内科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间断鼻导管吸氧2L/min,心电监测,阿司匹林,氯噬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醒脑再造胶囊醒脑开窍,活血化瘀药物血栓通改善循环,丁苯配类药物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等对症治疗。

寒露时节如何预防脑血管病寒露教案

寒露时节如何预防脑血管病寒露教案

寒露时节如何预防脑血管病寒露教案寒露时节如何预防脑血管病教案寒露时节是秋季的第十五个节气,表明着人体进入寒冷季节的开始。

在这个季节,气温逐渐下降,湿度增加,容易导致人们出现一系列与脑血管病相关的健康问题。

因此,如何预防脑血管病成为了重要的健康课题。

本教案将向大家介绍在寒露时节如何预防脑血管病。

一、了解脑血管病的基本知识1. 什么是脑血管病?脑血管病是指因脑动脉、脑静脉和脑血管系统发生的病变,导致脑部供血异常、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脑血管病包括脑梗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2. 脑血管病的主要危害有哪些?脑血管病能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脑功能障碍,甚至引发中风、瘫痪、语言障碍等严重后果,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身体和经济负担。

二、寒露时节预防脑血管病的方法1. 合理膳食寒露时节要注意均衡饮食,增加对富含植物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E等的食物摄入。

常食用新鲜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以增强抵抗力,有利于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2. 适度锻炼寒露时节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对预防脑血管病非常重要。

锻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建议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控制情绪情绪波动对脑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烦躁等不良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调节情绪对预防脑血管病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与亲友交流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4. 注意保暖寒露时节天气寒冷,环境湿度大,容易导致人体受凉。

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

外出时要注意穿戴合适的衣物,保护好头部、颈部和四肢等易受寒冷侵袭的部位。

5. 定期体检寒露时节是预防脑血管病的关键时期,定期进行体检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三、总结寒露时节预防脑血管病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方法,如合理膳食、适度锻炼、控制情绪、注意保暖和定期体检。

脑血管病专升本教案1

脑血管病专升本教案1

脑血管病专升本教案1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脑血管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行病学特点。

2、学生能够掌握常见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护理。

4、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脑梗死和脑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2)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2、难点(1)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特别是脑血流动力学和脑代谢的变化。

(2)脑血管病的影像学诊断(如头颅 CT、MRI 等)的解读。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系统讲解脑血管病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引入实际病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实践,加深对脑血管病临床表现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脑血管病患者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脑血管病。

提问学生对脑血管病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约 60 分钟)(1)脑血管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解释脑血管病的定义,即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

分类: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梗死)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2)流行病学特点介绍脑血管病在全球和我国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

强调脑血管病对社会和家庭造成的沉重负担。

(3)病因和发病机制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原因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畸形等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详细讲解脑血流动力学和脑代谢的变化在发病中的作用。

(4)临床表现脑梗死:根据梗死部位的不同,表现为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

脑出血:突然发病,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脑血管病教案

脑血管病教案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活动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症状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检查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高血压脑出血需与出血性梗死,动脉瘤破裂出血、动静脉畸形出血、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颅内肿瘤出血相鉴别
五、治疗:
1.内科治疗:血压处理、合理降压、止血药、控制血管源性脑水肿、
静脉溶栓疗法
常用溶栓药物包括
①尿激酶(,):100~150万加
人0.9%生理盐水l00~200m1,持续静点30
分钟
②:一次用量0.9,最大剂量
<90,先予10%的剂量静脉推注,其余
剂量在约60分钟内持续静脉滴注
1)血压: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通常不需特殊处理(高血压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主动脉夹层分离、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除外)
除非收缩压>200或舒张压>110
即使有降压治疗指征,也需慎重降压
2)血糖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糖较常见,可以是原有糖尿病的表现或应激性反应
常规检查血糖,当患者血糖超过10时应立即予以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7.8-10
开始使用胰岛素时应1~2小时监测血糖一次
如发生低血糖,可用10~20%的葡萄糖口服或注射纠正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高血压是最常见病因。
二、临床表现
1.脑出血常发生于中老年患者,男性略多,既往多有高血压病病史,活动、激动时发病
2.常呈急性发病,并很快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相关。3常见临床类型及特点;主要为轻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三、辅助检查:颅脑扫描、检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脑脊液检查;
病因与发病机制: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种病因及多种途径有关,主要的发病机制有:血流动力学说微栓子学说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案设计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案设计

强调心脑血管疾病的 危害性和预防的重要 性,提醒学生养成良 好的生活习惯,定期 体检,及时发现和治 疗心脑血管疾病。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 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 生活中,如如何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如何 帮助家人和朋友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讨论和实践操 作,提高学习效果。
01
02
03
04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添加标题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添加标题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添加标题
吸烟:吸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添加标题
肥胖:肥胖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添加标题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添加标题
家族史: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史会增加患病风险
讲授新课
01 引入新课:介绍心脑血管疾病
的概念、危害和防治方法
讲解防治方法:讲解心脑血管疾病
04 的防治方法,如合理饮食、适量运
动、戒烟限酒等
02 讲解病因:讲解心脑血管疾病的病
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05 总结新课:总结心脑血管疾病的
防治要点,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03 讲解症状:讲解心脑血管疾病的
掌握心脑血管 疾病的预防措 施和治疗方法
学会评估心脑 血管疾病的风 险因素和预后
01
02
03
04
能力目标
掌握心脑血管疾 病的基本知识
学会识别心脑血 管疾病的危险因 素
掌握心脑血管疾 病的预防措施
学会自我监测和 自我管理心脑血 管疾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和重视 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爱 模拟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急性脑血管病教案

急性脑血管病教案

课时安排: 病因 40’ 临床表现 80’ 诊断 40’ 教法设计: 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及病案分析。 教学用具: 教案血管病 急性脑血管病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急性脑功能损伤的一组 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迅速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按神经功能 缺失症状持续的时间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4 小时)和脑卒中(>24 小 时)。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apoplery),接病理性质又分为缺血性卒 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又称为脑梗死,包括动脉血栓性脑梗死和脑栓塞; 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本组疾病是具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严重疾病,是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是指时间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不 足引起的供血区局限性脑功能障碍。每次发作数分钟至 1 小时,不超过 24 小时即完全恢复。 TIA 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频繁发作的 TIA 易进展为脑梗死。 【病因和发病机制】 颈部大动脉粥样斑块和心脏病的附壁血栓脱落形成微栓子,微栓子进 入颅内小动脉造成缺血症状, 当栓子破碎或溶解移向远端, 血液供应恢复, 症状消失。 此外脑动脉硬化狭窄的病变可刺激脑血管发生痉挛。 血压过低、 心律失常、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颈椎病所致椎动脉受压也可造成一过 性脑灌注不足,引起 TIA。 【临床表现】 TIA 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高脂血症病史。起病急骤,突然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一般持续数分 钟,恢复快,不留后遗症。通常 TIA 每次发作时间少于 1 小时,不超过 24 小时完全恢复。但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相对恒定。根据病变部位的 不同可分为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Ⅱ^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常见症状为对侧单肢无力、轻偏瘫、麻木感觉和/或对 侧面部轻瘫。特征性体征有眼动脉交叉瘫(病侧一过性黑蒙或失明、视野 模糊、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和 Homer 盯征交叉瘫;优势半球受累出现暂 时性失语。 椎基底动脉系统常见症状有一过性眩晕、共济失调、耳鸣。特征性症 状有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称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性 遗忘症,发作时出现短时间记忆丧失。双眼视力障碍发作,出现暂时性皮 质盲。可有复视、吞咽困难、构音不清.脑干的交叉瘫、一侧视力障碍伴 对侧局限性肢体无力等。 【辅助检查】 CT、MRI 检查大多正常。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CD(经颅多普勒)、 MRA(磁共振血管造影)可见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TCD 微栓子监测 适合发作频繁的 TLA 患者。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TLA 发作为一过性.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突然的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 主要为偏盲、局限性瘫痪、局限性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构音困难

教案脑血管疾病(概述)

教案脑血管疾病(概述)

[神经病学]教案_脑血管疾病(概述)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9月4日授课题目:脑血管疾病(概述)授课教师:罗海彦副教授授课对象:医学二系、医学系、儿科系、检验系学时:0.5学时(20分钟)目的要求:解脑部血供情况、脑血管疾病的定义、分类、患病情况、病因与危险因素重点:脑血管疾病的病因与危险因素难点:脑血管疾病的病因与危险因素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多媒体幻灯、挂图教学内容、方法及时间分配:一、定义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是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

二、分类:有多种分类方法。

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最多见,又称为脑血管意外、卒中或中风,包括出血性(脑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和缺血性(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两类。

慢性脑血管病发病隐袭、逐渐进展,如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等。

我国脑血管疾病分类草案(1986年)一、颅内出血1.颈动脉系统1.蛛网膜下腔出血2.椎基底动脉系统2.脑出血四、脑供血不足3.硬膜外出血五、高血压脑病4.硬膜下出血六、颅内动脉瘤二、脑梗死(颈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七、颅内血管畸形1.脑血栓形成八、脑动脉炎2.脑栓塞九、脑动脉盗血综合征3.腔隙性梗死十、颅内异常血管网症4.血管性痴呆十一、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三、短暂性缺血发作十二、脑动脉硬化症三、发病情况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高,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疾病。

我国近年统计表明,脑血管病在死因顺位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北方一些城市上升为第一位。

幸存者中约50~70%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

据国内1986~1990年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脑卒中发病率约为万,患病率万,死亡率约为万,依此推算,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50万,每年死于中风者超过150万,患病人数超过600万人。

2024年度脑血管疾病1教案首页

2024年度脑血管疾病1教案首页
跨学科合作
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和治疗需要神经科学、心血管科学、影像学等多 学科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领域的发展。
25
学生自我提升方向
深入学习
通过查阅文献、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不断加 深对脑血管疾病领域的理解。
实践技能
积极参与临床实习和操作,提高自己在脑血管疾 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实践技能。
科研能力
开展科研训练,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做出贡献。
患者沟通技巧与人文关怀
培训学生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 ,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
6
02
脑血管疾病概述
2024/3/24
7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 脑血管病变,引发脑部血液供应障碍 ,进而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临 床综合征。
分类
根据病理性质可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 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前者包括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等;后者 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戒烟限酒等,以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03
向患者解释药物治疗的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提高他们对药
物治疗的依从性。
20
心理支持重要性
2024/3/24
减轻焦虑和恐惧
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心理支持 有助于缓解这些负面情绪,增强患者的信心。
促进康复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治疗,提高康复效果和 生活质量。
预防复发
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降低因情绪波动导 致的疾病复发风险。
21
家属参与及支持
1
家属的角色
家属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 的关心和支持对患者的心理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神内孙葳——脑血管病CBL教案病历学生用[1]

神内孙葳——脑血管病CBL教案病历学生用[1]

脑血管病CBL教学教案——病历(同学用,此部分提前给同学)患者,XXX,男性,71岁,于2012年X月X日入院。

病史陈述者:配偶主诉:突发右侧上下肢力弱、言语不清6小时现病史:6小时前(清晨7Am)患者睡醒时,右侧上下肢力弱,可以自行行走,右上肢可以抬举,右手可以持物,伴轻微言语不清,尚能交谈。

2小时前右上下肢力弱较前加重,右上肢抬举费力,言语不清加重,只能说简短的句子和词语,听不懂家人说话。

既往:高血压10年,近2年开始服用降压药,氯沙坦50mg Qd,血压130-150/85-90mmHg。

吸烟40年,每日10支。

不饮酒。

否认糖尿病史。

个人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和类似疾病史。

否认药物过敏史。

右利手。

PE:Bp170/90mmHg,神志清楚。

听理解差,能执行简单的指令,如张口、握拳等;口语表达差,只能说简单的字词,复述差。

双眼向右侧不全凝视麻痹。

双侧瞳孔等大,园,直径3.5mm,对光反射灵敏。

床旁手试法粗测视野检查不合作,视反射法提示右眼右侧出现刺激时反应差。

右侧面部痛觉减退,右侧角膜反射减弱。

右侧鼻唇沟变浅。

伸舌偏右。

右侧偏身痛觉减退,触觉和深感觉查体不能合作。

右上肢肌力IV级,右下肢肌力Ⅲ级,右侧上下肢肌张力减低,右侧腱反射减低,右上肢Hoffman’s sign(+),右下肢Babinski’s sign(+),右下肢Chaddock’s sign (+)。

颈无抵抗,双侧Kernig’s 征阴性。

思考题:1.定位诊断和依据2.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注意总结临床特点(起病方式,演进,其它需要补充的重要既往史)与潜在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关系3.如何安排急诊下一步辅助检查?4.治疗原则。

能否溶栓(如何溯源发病时间与溶栓时间窗的关系)。

脑卒中的急救与护理(教案)

脑卒中的急救与护理(教案)

教案授课时间:课程时间:课程名称:脑卒中的急救与护理授课对象:课型: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目标总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脑卒中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评估;2.重点掌握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和护理。

技能目标:熟练应用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患者的爱心、同情心及爱伤观念;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工作思想。

教学重点: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教学难点: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评估教案设计:一、初步评估分诊护士对于疑似脑卒中的患者必须立即进行迅速评估和分诊,评估时可以使用卒中量表,帮助迅速判断患者是否为脑卒中,例如美国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 Cincinnat: Prehospital Stroke Scale,CPs)(表10-6),其中出现CPSs中的1个异常结果,表示卒中的概率为72%。

如果出现所有3个异常结果,则表示卒中的概率大于85%。

二、严重性评估卒中严重程度的评估可以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io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S9(表10-7),NIHSS用于评估有反应的卒中者,是目前世界上较为通用的、简明易行的脑卒中评价指标,根据详细的神经学检查,有效测量卒中的严重程度。

此外, 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表10-8)也可评估患者的危重程度,最高15分,最低3分。

通常8分以上恢复机会较大,7分以下预后不良,3-5分者有潜在死亡危险。

三、临床表现脑卒中的患者可有如下症状和体征:①原因不明的突发剧烈头痛;②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性;③恶心、呕吐;④一侧脸部、手臂或腿突然乏力或麻木;⑤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⑥双侧瞳孔不等大;⑦说话或理解有困;⑧偏瘫:⑨吞咽困难或流涎。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表现是突发异常剧烈全头痛,患者常将头痛描述为”一生中经历的最严重的头痛”。

四、判断由于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在治疗上有显著的不同,出血性卒中的患者禁忌给予抗凝和纤溶治疗,而缺血性脑卒中在症状出现后3小时内可以提供静脉溶栓疗法,应注意早期识别脑卒中,并对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进行鉴别。

教案脑血管疾病(概述)

教案脑血管疾病(概述)

[神经病学]教案_脑血管疾病(概述)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9月4日授课题目:脑血管疾病(概述)授课教师:罗海彦副教授授课对象:医学二系、医学系、儿科系、检验系学时:0.5学时(20分钟)目的要求:解脑部血供情况、脑血管疾病的定义、分类、患病情况、病因与危险因素重点:脑血管疾病的病因与危险因素难点:脑血管疾病的病因与危险因素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多媒体幻灯、挂图教学内容、方法及时间分配:一、定义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是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

二、分类:有多种分类方法。

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最多见,又称为脑血管无意、卒中或中风,包括出血性(脑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和缺血性(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两类。

慢性脑血管病发病隐袭、逐渐进展,如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等。

我国脑血管疾病分类草案(1986年)一、颅内出血1.颈动脉系统1.蛛网膜下腔出血2.椎基底动脉系统2.脑出血四、脑供血不够3.硬膜外出血五、高血压脑病4.硬膜下出血六、颅内动脉瘤二、脑梗死(颈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七、颅内血管畸形1.脑血栓形成八、脑动脉炎2.脑栓塞九、脑动脉盗血综合征3.腔隙性梗死十、颅内异常血管网症4.血管性痴呆十一、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三、短暂性缺血发作十二、脑动脉硬化症三、发病情况脑血管疾病是多见病、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高,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疾病。

我国近年统计表明,脑血管病在死因顺位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北方一些城市上升为第一位。

幸存者中约50~70%例外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

据国内1986~1990年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脑卒中发病率约为万,患病率万,死亡率约为万,依此推算,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50万,每年死于中风者超过150万,患病人数超过600万人。

急性脑血管病教案

急性脑血管病教案

急性脑血管病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定义、病因、分类和临床表现。

2.掌握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处理和护理措施。

3.提高学生对急性脑血管病预防和康复的意识。

教学重点:1.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和分类。

2.急救处理和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1.急性脑血管病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2.康复护理及预防措施。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模型或图表、相关病例及教学视频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急性脑血管病的背景和重要性,并提出相关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Step 2:知识讲解(30分钟)1.急性脑血管病的定义和病因:教师讲解什么是急性脑血管病以及常见的病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2.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教师通过图表或模型展示和解释各种类型的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

3.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教师介绍急性脑血管病的典型症状,如突发性头痛、意识障碍、肢体无力等,并结合病例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Step 3:急救处理和护理措施(40分钟)2.护理措施:教师讲解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如定期测量体温、监测血压、饮食调理等,并结合实际操作、模拟演练或教学视频进行示范。

Step 4:康复护理及预防措施(30分钟)1.康复护理:教师介绍急性脑血管病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如中医康复治疗、物理治疗、语言康复等,并引导学生探讨康复护理的意义和常用手段。

2.预防措施:教师讲解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措施,如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消除危险因素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Step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出具体建议和指导。

Step 6: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如查阅相关资料、撰写学习笔记、完成习题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急性脑血管病,可以邀请专业医生或护士到课堂上进行现场讲解和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脑血管病教案

脑血管病教案

脑血管病教案教案编号:3科室:神经内科教师职称:医师学时:3年级:专业教材:神经病学教学日期:2017-12-8授课方法:多媒体授课授课题目:脑血管病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TIA、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像学检查、诊断、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熟悉TIA、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病因病机、辅助检查。

主要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学时分配:一、脑血液循环调节及病理生理:5分钟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1.血管壁病变2.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3.血液成份和血液流变学改变4.其他病因:10分钟三、诊断与治疗原则:1.脑血管病的诊断,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2.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挽救生命、降低残疾、预防复发、提高生活质量:35分钟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概述: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

病因与发病机制:TIA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种病因及多种途径有关,主要的发病机制有:血流动力学说微栓子学说。

诊断及鉴别诊断:癫痫的部分性发作、梅尼埃病、阿-斯综合征。

治疗:XXX是急症,XXX发病后2~7天内为卒中的高风险期,对患者进行紧急评估与干预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

1.XXX短期卒中风险评估2.药物治疗:50分钟五、脑梗死:1.定义: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2.脑梗死的病因分型目前主要采用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型、其他病因型、不明原因型。

3.辅助检查:1)CT检查:多数病例发病24小时后逐渐显示低密度梗死灶,发病后2~15日可见均匀片状或楔形的明显低密度灶。

2)核磁共振(MRI):MRI可清晰显示早期缺血性梗死、脑干、小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形成等,梗死灶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出血性梗死时T1相有高信号混杂。

(完整版)急性脑血管病教案

(完整版)急性脑血管病教案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是指时间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不 足引起的供血区局限性脑功能障碍。每次发作数分钟至 1 小时,不超过 24 小时即完全恢复。TIA 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频繁发作的 TIA 易进展为脑梗死。 【病因和发病机制】 颈部大动脉粥样斑块和心脏病的附壁血栓脱落形成微栓子,微栓子进 入颅内小动脉造成缺血症状,当栓子破碎或溶解移向远端,血液供应恢复, 症状消失。此外脑动脉硬化狭窄的病变可刺激脑血管发生痉挛。血压过低、 心律失常、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颈椎病所致椎动脉受压也可造成一过 性脑灌注不足,引起 TIA。 【临床表现】 TIA 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高脂血症病史。起病急骤,突然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一般持续数分 钟,恢复快,不留后遗症。通常 TIA 每次发作时间少于 1 小时,不超过 24 小时完全恢复。但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相对恒定。根据病变部位的 不同可分为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Ⅱ^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常见症状为对侧单肢无力、轻偏瘫、麻木感觉和/或对 侧面部轻瘫。特征性体征有眼动脉交叉瘫(病侧一过性黑蒙或失明、视野 模糊、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和 Homer 盯征交叉瘫;优势半球受累出现暂 时性失语。 椎基底动脉系统常见症状有一过性眩晕、共济失调、耳鸣。特征性症 状有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称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性 遗忘症,发作时出现短时间记忆丧失。双眼视力障碍发作,出现暂时性皮 质盲。可有复视、吞咽困难、构音不清.脑干的交叉瘫、一侧视力障碍伴 对侧局限性肢体无力等。 【辅助检查】 CT、MRI 检查大多正常。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CD(经颅多普勒)、 MRA(磁共振血管造影)可见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TCD 微栓子监测 适合发作频繁的 TLA 患者。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TLA 发作为一过性.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突然的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 主要为偏盲、局限性瘫痪、局限性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构音困难

脑血管疾病教案

脑血管疾病教案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 烟限酒等。
定期进行脑血管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并干预潜在问 题。
2024/1/28
22
处理方法总结和改进方向探讨
针对不同类型的并发症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药物、手术等。
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 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 能力。
完善医疗团队协作和沟 通机制,提高并发症处 理效率和质量。
2024/1/28
定义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部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 进而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
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脑血管疾病可分为缺血性脑血管 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前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 死等;后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4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脑血管疾病教案
2024/1/28
1

CONTENCT

2024/1/28
• 脑血管疾病概述 • 常见脑血管疾病类型 • 诊断方法与评估标准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康复训练与心理辅导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
01
脑血管疾病概述
2024/1/28
3
定义与分类
MRI检查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脑血管病变及其范 围,对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DSA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可直观显示脑血管病变部位 和程度,是脑血管病变诊断的金标准。
2024/1/28
13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80%
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 血脂等,有助于了解患者全身状 况及病因。

脑血管疾病教案

脑血管疾病教案

脑水肿降颅内压
20%甘露醇125ml Q12h ivdrip
布瑞得(甘油果糖)250ml Q12h ivdrip
抗血小板、抗凝
拜阿司匹灵 0.2 QN 速避凝(肝素)
脑、血管
脑复康(γ -氨基丁酸衍生物)8.0 Qd ivdrip
佛迪(果糖二磷酸钠) 10g Qd 络达嗪(川芎嗪注射剂)200ml ivdrip 醒脑静(麝香、郁金)40ml Qd ivdrip
(右侧病理征-可能为原有脊髓型颈椎病所遗留?)
右侧锥体束
双手指鼻试验正常,轮替试验左手稍 慢、右手正常
更支持左手力 量减弱
左侧面部麻木,左上肢 麻木(暂时性)
右侧中央后回下部 (水肿受压可能性大)
• 言语不清 运动性失语 • 记忆力及计算力欠佳。 • 结合头颅MRI
右侧额叶皮质
• • • •
右侧中枢性面舌瘫 右侧锥体束 右侧额叶皮质 头颅MRI:右侧岛叶及额 叶急性脑梗塞
脑梗死—脑血栓形成
张春妤 王一婷 王倩 梁瀛 刘丹 段静明 高小曼
病例介绍
• 患者王××,男,62岁。主因“言语不清, 左侧面部、肢体麻木无力4小时”入院。 • 患者于5月8日上午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过性 头晕(非旋转性)及黑朦,且言语不清, 有左侧面部麻木,左口角流涎,四肢发凉, 左上肢麻木、无力,左腿发沉。自觉恶心 未呕吐 ,无头痛、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 服丹参滴丸后,有所缓解。约4小时后于我 院急诊科就诊。
3. 3天以后病情稳定,血压仍高者应给口服降压 药,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
其他治疗——控制血糖
• 发病24小时内不用葡萄糖 • 过高的血糖可损害脑细胞加重细 胞酸中毒
其他治疗——脑、血管

抗脑水肿降颅压 改善脑血液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使有降压治疗指征,也需慎重降压
2)血糖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糖较常见,可以是原有糖尿病的表现或应激性反应
常规检查血糖,当患者血糖超过10mmol/L时应立即予以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7.8-10mmol/L
开始使用胰岛素时应1~2小时监测血糖一次
如发生低血糖,可用10~20%的葡萄糖口服或注射纠正
3)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偏瘫4.视力视野障碍
辅助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5min
10min
35min
50min
30min
20min
重点
难点
重点:TIA、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象学检查、诊断、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难点:脑梗死的病因分型TOAST分型。
教具准备(挂图、幻灯、投影胶片、录像等)
多媒体
本课题方面新进展
人0.9%生理盐水l00~200m1,持续静点30
分钟
② rtPA:一次用量0.9mg/kg,最大剂量
<90mg,先予10%的剂量静脉推注,其余
剂量在约60分钟内持续静脉滴注
1)血压: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通常不需特殊处理(高血压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主动脉夹层分离、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除外)
除非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高血压是最常见病因。
二、临床表现
1.脑出血常发生于中老年患者,男性略多,既往多有高血压病病史,活动、激动时发病
2.常呈急性发病,并很快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相关。3常见临床类型及特点;主要为轻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三、辅助检查:颅脑CT扫描、MRI检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脑脊液检查;
2)鉴别诊断
主要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脑出血
脑梗死有时与小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相似,但活动中起病、病情进展快、发病当时血压明显升高常提示脑出血,CT检查发现出血灶可明确诊断
5.治疗
治疗原则 超早期治疗:“时间就是大脑”,力争发病后尽早选用最佳治疗方案,挽救缺血半暗带。
静脉溶栓疗法
常用溶栓药物包括
① 尿激酶(urokinase,UK):100~150万IU加
病因与治疗的研究
外语词汇
cerebral embolismdrop attack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Wallenberg syndrome
locked-in syndrome
复习思考题、课堂测试题、课外作业
1.跌倒发作(drop attack)的病因?
2.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的临床表现?
2.脑梗死的病因分型目前主要采用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型、其他病因型、不明原因型
3.辅助检查
1)CT检查:多数病例发病24小时后逐渐显示低密度梗死灶,发病后2~15日可见均匀片状或楔形的明显低密度灶
2)核磁共振(MRI):MRI可清晰显示早期缺血性梗死、脑干、小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形成等,梗死灶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出血性梗死时T1相有高信号混杂
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概述: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
病因与发病机制:TIA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种病因及多种途径有关,主要的发病机制有:血流动力学说微栓子学说
诊断及鉴别诊断:癫痫的部分性发作 梅尼埃病 阿-斯综合征
主要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
学时分配
一、脑血液循环调节及病理生理。
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1.血管壁病变2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3血液成份和血液流变学改变4其他病因。
三、诊断与治疗原则
脑血管病的诊断,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1.挽救生命2.降低残疾3.预防复发4.提高生活质量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活动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症状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CT检查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高血压脑出血需与出血性梗死,动脉瘤破裂出血、动静脉畸形出血、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颅内肿瘤出血相鉴别
五、治疗:
1.内科治疗:血压处理、合理降压、止血药、控制血管源性脑水肿、
并发症防治
2.外科治疗
七、蛛网膜下腔出血
概念: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病变的血管破裂,血流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因及发病机制:1.颅内动脉瘤2.脑血管畸形3.动脉硬化4.脑底异常血管网(烟雾病)
病理
临床表现:1.瘤破裂前,有情绪激动,大便困难,咳嗽等2.脑神经损害
常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不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尽早(48h之内)服用阿司匹林150~325mg/d
6.预后
本病的病死率约为10%
致残率达50%以上
存活者中40%以上可复发,且复发hemorrhage):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及脑室内出血,又称脑溢血或出血性卒中。
河北北方学院教案编号3
科室神经内科教师职称医师学时3
专业
年级
教材
神经病学
教学日期
2017-12-8
授课题目
脑血管病
授课方法
多媒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TIA、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象学检查、诊断、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熟悉:TIA、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病因病机、辅助检查
治 疗:TIA是急症TIA发病后2~7天内为卒中的高风险期,对患者进行紧急评估与干预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
1. TIA短期卒中风险评估2.药物治疗
五、脑梗死。
1.定义: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3)TCD:对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痉挛或血管侧枝循环建立情况有帮助,目前也有用于溶栓治疗监测
4.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中年以上的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患者
静息状态下或睡眠中急性起病,一至数日内出现局灶性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能用某一动脉供血区功能损伤来解释
CT或MRI检查发现梗死灶可明确诊断
有明显感染或炎症性疾病史的年轻患者需考虑动脉炎致血栓形成的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