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现存古建筑

合集下载

武当山建筑群资料介绍400字

武当山建筑群资料介绍400字

武当山建筑群资料介绍400字武当山位于中国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是我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建筑群是武当山的核心景区,包括了武当山古建筑、古寺庙、古道、古栈道等。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武当山建筑群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武当山建筑群包括了大量的古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有紫霄宫、南岳庙、金殿、紫金洞等。

这些古建筑都是道教建筑的代表,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紫霄宫是武当山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坐落在山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南岳庙是武当山的主要宫庙,供奉着南岳大帝。

金殿是武当山的最高建筑,高耸入云,金碧辉煌。

紫金洞是武当山的主要道观,是武当山道教的核心场所之一。

武当山建筑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武当山已经成为了道教的重要中心,吸引了大量的道士和信徒前来修行和朝拜。

宋朝时期,武当山的道教文化更加繁盛,大量的道观和寺庙相继兴建。

明清时期,武当山的建筑群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建和完善,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武当山建筑群的特点是独特的道教文化体现和山水融合。

建筑群的设计和布局都充分考虑到了山水的特点,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建筑群的建筑风格也充满了道教的神秘和庄严感,给人一种宗教的肃穆氛围。

此外,武当山建筑群还保留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其中最有名的是明代石经阵和太极阵。

这些遗迹和文物是研究武当山历史和道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建筑群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朝拜。

每年都有大量的道教信徒和旅游者来到这里,感受武当山的神秘和宗教氛围。

武当山建筑群也是道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对于研究和传承道教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武当山建筑群作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以独特的道教文化体现和山水融合的建筑风格而闻名。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建筑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和观光。

它是研究和传承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

返回平面图
五云楼
• 复真观的五云楼,也叫五层楼,高15.8米,是现 存武当山最高的木构建筑。 • 五云楼采用了民族传统的营造工艺,墙体、隔间、 门窗均为木构,各层内部厅堂房间因地制宜,各 有变化。五云楼最有名之处就是它最顶层的“一 柱十二梁”,也就是说,在一根主体立柱上,有 十二根梁枋穿凿在上,交叉叠搁,计算周密。这 一纯建筑学上的构架,是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杰作, 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因而也成了复真观里 的一大观
复真观
• 复真观又名太子坡 ,据记载,明永乐十年, 明成祖朱棣敕建玄帝殿宇、山门、廊庑等 29间。明嘉靖三十二年扩建殿宇至200余间。 清代康熙年间,曾先后三次修葺。清代乾 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又重修大殿、山门等 殿宇。后因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公元 1982年经国家投资,对复真观开展全面修 缮,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被列入全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复真观建筑轴线顺坡地设置,建有山门、 九曲黄河墙、二宫门、照壁、龙虎殿、东 西配殿、大殿、太子殿、五云楼、斋房、 藏经楼、皇经阁等。环境清幽肃穆,恬静 雅适,是清新内审的好地方。
九曲黄河墙
• 九曲黄河墙长71米,墙体厚1.5米,高2.5米,浑圆平 整,弧线流畅悦目;配以绿色琉璃瓦顶,犹如两条 巨龙盘旋飞腾,无论从什么角度欣赏,都给人以美 感,体现出皇家建筑的气派和豪华。 • 关于九曲黄河墙名称的来历,见仁见智。道教思 想认为,给道教庙宇布施的道衣、经书、造像、建 筑、法器、灯烛、钟磬、斋食、香表者,都可以得 到神灵的佑护,称为“九种功德”。应该说,九曲 黄河墙也是体现道教思想的一种建筑。

玄岳门、磨针井、复真观
玄岳门
• 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l552年)。位于武当山镇东4000 米处,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又“治世玄岳”牌坊。 • 它是石凿仿大木建筑结构,三间四柱五楼牌坊,高11.9 米,阔14.5米。明间与次间之比为5:3。坊柱高6.4米, 柱周设夹杆石以铁箍加固。 • 中嵌横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赐额“治世玄岳”。 • 整座牌坊非常壮观,牌坊的坊额、檐椽、栏柱上,刻有仙 鹤游云、八仙祝寿等图案,坊下鳌鱼相对,卷尾支撑,坊 顶有鸱吻吞脊的装饰,檐下坊间缀以各种花鸟图案,做工 精细,堪称中国石雕艺术精品。1988年,国务院公布玄岳 门石坊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当山如金顶区的美景介绍

武当山如金顶区的美景介绍

武当山如金顶区的美景介绍
武当山金顶区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风景名胜区内,海拔1612米,是武当山的最高点。

金顶区景色秀美,气势磅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是武当山的核心景点之一。

金顶区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景色美不胜收。

登上金顶,可以观赏到武当山全貌,远处的山峦和云海尤为壮观。

金顶上的寒泉、古松等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金顶区还有众多文化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武当山天宫殿。

天宫殿是武当山现存建筑中规模最大,特色最鲜明的建筑之一。

殿内供奉着至尊宝天尊,殿内环境优美,古韵悠然。

金顶区有着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

金顶上的道教建筑群中,除了天宫殿外,还有以武当真人道祖张三丰为主,以弘扬武当道教文化,鲜明表现了武当山的历史文化。

总之,武当山金顶区既有自然美景,也有历史文化遗存。

为游客带来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

武当山古建筑及建筑遗址 保护范围

武当山古建筑及建筑遗址 保护范围

武当山古建筑及建筑遗址保护范围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也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山脉。

在武当山的山脚下,有许多古建筑及建筑遗址,这些建筑物的保护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物和遗址。

这些古建筑及建筑遗址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武当山古建筑及建筑遗址的保护范围包括了武当山内外的各个地方。

在武当山内,有许多古建筑物,如紫霄宫、南岳庙、金殿等。

这些建筑物大多建于明代、清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为了保护这些古建筑物,武当山管理部门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对建筑物的维修和改造都进行了规范,避免了对建筑物的破坏和损坏。

除了武当山内的古建筑物,还有许多建筑遗址分布在武当山周边的各个地方。

这些建筑遗址大多是古代道观、庙宇、神坛等建筑物的遗址,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唐代、宋代。

这些建筑遗址虽然已经残破不全,但仍然能够反映出古代建筑的风貌和特点。

为了保护这些建筑遗址,武当山管理部门已经进行了考古发掘和修复工作,同时加强了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以确保这些建筑遗址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在保护古建筑及建筑遗址的过程中,武当山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对于已经破损的建筑物,进行了修复和加固工作,使其恢复原有的风貌和结构。

其次,对于危险的建筑物,进行了拆除和重建,以确保游客和居民的安全。

同时,加强了对建筑物周边环境的保护,禁止随意倾倒垃圾和破坏植被,保持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整洁和美观。

最后,加强了对建筑物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了完善的保护制度,确保建筑物能够得到长期的保护和管理。

古建筑及建筑遗址的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政府、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武当山管理部门在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

例如,如何平衡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如何提高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如何加强对建筑物的保护和维修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最新】武当山金顶

【最新】武当山金顶

【最新】武当山金顶武当山的景点很多,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去了下图红箭头所指的“琼台中观、紫金城、金顶、南岩、紫霄宫、太子坡和逍遥谷”!重点介绍一下金顶!武当山不仅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可以说,武当山无与伦比的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和谐的统一,因此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道观之琼台中观,位于武当山最高峰天柱峰脚下,是乘索道登金顶的必经之处,此观历史悠远,现存建筑乃明朝崇祯九年时陕西汉中官员捐资重修。

该观依山而建,规模不大,但丹墙翠瓦,绿树花香,别有一番风景。

真可谓:“丹墙翠瓦锁玲珑,桂子飘香画境中”。

对面那两棵树都是千年古树!这位老道来回转悠忽悠游客照相!等了半天,终于忽悠到了一位穿戴已过时的解放军叔叔和他合影!武当道教得到封建帝王的推崇,明朝达到鼎盛。

永乐皇帝“北建故宫,南修武当”,明朝皇帝直接控制的武当道场,被称为“皇室家庙”。

坐索道上观景台。

检票口检票很麻烦,60岁以上持半票,70岁以上持免票者们还要一个一个对身份证!实际上买票就已经验过证件了!感觉多此一举,人为的造成拥堵!更感觉奇怪的是,买全票的不给票,难道这里面有猫腻?武当山的宫观、道院、亭台、楼阁等宏伟的古建筑群,遍布峰峦幽壑,历经千年,沐风雨而不蚀,迎雷电竟未损,似是岁月无痕,堪称人间奇绝。

共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达160万平方米。

武当山古建筑群历经沧桑,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

在布局、规制、风格、材料和工艺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状。

建筑主体以宫观为核心,主要宫观建筑在内聚型盆地或山助台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于宫观附近地带,自成体系,岩庙则占峰踞险,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巨大景观。

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是研究明初政治和中国宗教历史以及古建筑的实物见证。

道教文化——武当山古建筑群

道教文化——武当山古建筑群

道教文化——武当山古建筑群武当山麓从汉代起就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经过元、明、清等多个时期。

其规模、布局、设计构思、技艺水平实属世之罕见,堪称“旷世之极盛,万古之奇观”。

武当山古建筑群采用中国传统空间组织方式,根据山水地形因地制宜,以自由分布组合方式和局部中轴线对称的组合方式相结合。

建筑以木构架为主,以砖、瓦为墙壁或屋面材料形成各种单体或组合建筑。

宫观位于武当山崇山峻岭之中,地势高低错落,连绵起伏,建筑群依据地势的特点而建形成了一部分建筑以轴线式布局,其他部分建筑以自由式组合的建筑群。

现存四座道教宫殿两座官殿遗址、两座道观及大盘神庵、岩庙,每一处的建筑群由若干单栋建筑围合成院落,并且院落大小不一,按照功能的需求而定。

例如南岩宫布局,非完全对称的布局形式,使其与周围环境完美的协调统一,主要包括围绕着轴线布局的建筑群和南岩峭壁自由布局的建筑群两部分。

身处其中给人以“琼阁”“画境”之感,巧妙地与山相结合,就像是南岩山生长出来的建筑一样。

而轴线布局的建筑群由龙虎殿、玄帝殿,左右四座配殿共同组成。

武当山建筑屋顶样式主要采用歇山式和硬山式,材料主要采用琉璃瓦和青瓦。

重要的宫观建筑采用的是高等级的重檐歇山式,例如紫霄大殿的屋顶就是重檐歇山顶。

屋顶总共有两层,层之间通过斗拱相结合。

上面一层由四个坡面组成,前后两坡面是向下凹入的曲面,正脊中间有一个宝顶,两头为鸱吻。

而左右屋顶上部分是山角型的山花,与垂脊相连,下部分为曲坡面,坡度比较平缓。

硬山式屋顶主要用在武当山道教配殿建筑中,等级比较低出现的不多。

屋面采用灰瓦,坡面只有前后两面,左右两边为垂直的山墙,只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屋脊上基本没有装饰,整体古朴。

武当山建筑装饰包括木雕、砖雕、石雕。

从唐代始修的武当道教庙宇,到现如今保存修复较好的宫观来看,大多数建筑为木构架砖石墙体结构。

宫观主体为抬梁榫卯、插栓等工艺措接,于是运用在梁柱枋等建筑构件上的装饰方式自然多以木雕为主。

中国的世界遗产: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中国的世界遗产: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当时朝廷为了使货币迅速回收,便在武当山工地周围开办了具有十分规模的妓院,让工匠们的钱花在妓院里,再到工地去挣。这些妓院分官办与民办两种。著名的“翠花街”便是官办。翠花原是一个善良姑娘的名字,她因为父伸冤,一连告倒5任朝廷命官。她的官司虽然赢了,但按当时法律,告倒朝廷命官也应当治罪,于是便被官府打入官妓。老百姓为了永远记住她,便把这妓院一条街称做“翠花街”。而五龙宫、南岩宫等处的妓院所在地,被人们称“混帐坡”,这当然是人们鄙视妓女行当的正常现象。
(遇真宫)
遇真宫建于明永乐十年至十五年(1412-1417),院落错落有致,环境幽雅。由前至后有琉璃八字宫门、东西配殿、左右廊庑、龙虎殿、真仙殿等古建筑。 遇真宫是皇帝专为一名武当道士修建的,这名道士叫张三丰。 张三丰是中国道教史和武术史上的一个神奇人物,他读书过目不忘,通晓天文地理,才华横溢,且武艺高强,来无踪去无影,他在中国各名山大川云游传道,在民间影响很大,被奉为“真仙”。明洪武初年,张三丰来到武当山,曾在此处结庵修练。他演创的武当拳,名振天下,后经历代宗师的不断演进发展,最终成为中华武术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因张三丰被奉为武当武术的祖师,遇真宫亦被历代武当拳第子崇敬,并在此习练拳术。 张三丰在武当山时曾说,此山异日必大兴。几十年后,明成祖果然大修武当。后来,张三丰离开武当山,不知去向。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都曾下诏遣使求访张三丰其人。明成祖还在给张三丰的信中说:“……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神妙莫测。朕才质疏庸,然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但事与愿违,谁也没能访到有“长生久视之术,超凡入世之功”的张三丰,这位武当高人亦成为神秘而让后人仰慕。为表达其诚意,明成祖亲自下令建造了“遇真宫”,并谕敕张三丰祀像一组置于大殿正中,供人朝拜。至高无上的皇帝为武当山的一名道士建造宫观,并塑像祀奉,派官员洒扫,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遇真宫也因此成为武当道教浓重的一笔。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

古建筑群坐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概况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

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武当山被皇帝敕封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岳”诸山之上。

武当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周围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等胜景环绕,风光旖旎,气势宏伟,被世人赞为“万山来朝”。

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

明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在武当山兴建了大批建筑,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治世玄岳”牌坊建成,武当山建筑群终于形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以八宫两观为主体的庞大规模。

现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主要包括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玉虚宫、五龙宫两座宫殿遗址,以及各类庵堂祠庙等共200余处。

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占地总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规模极其庞大。

被列入的主要文化遗产包括:太和宫、紫霄宫、南岩宫、复真观、“治世玄岳”牌坊等。

太和宫位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的南侧,包括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

太和宫主要由紫禁城、古铜殿、金殿等建筑组成。

紫禁城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是一组建筑在悬崖峭壁上城墙,环绕于主峰天柱峰的峰顶。

古铜殿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位于主峰前的小莲峰上,殿体全部由铜铸构件拼装而成,是中国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

金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位于天柱峰顶端,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

南岩宫位于武当山独阳岩下,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

现保留有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龙虎殿等建筑共21栋。

武当山古建筑中建筑细节分析

武当山古建筑中建筑细节分析

武当山古建筑中建筑细节分析摘要武当山为真武大帝道场,自汉代以后陆续有道士在山上修建宫观,明永乐大帝崇信真武,“北修故宫,南建武当”,武当山自此在明清两朝显赫一时,山上因此保存大量古建筑,包括:金顶建筑群、南岩宫建筑群、太子坡建筑群等。

本文首先介绍了武当山现存各古建筑规模、修建年代、现状,然后从建筑学角度细分武当山古建筑,包括屋顶构造、木构件、梁架结构等,最后得出武当山是中国明代建筑及道教建筑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明清建筑学和道教建筑学重要史实,做好武当山古建筑保护和修复工作意义深远。

关键词:武当山;古建筑;道教建筑第一章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武当山地处鄂西北,为古郧阳郡及均州所在地,自古历史悠久,至今武当山地区还流传着真武显灵、真武修真、张三丰武当悟道等典故,武当山建筑以真武修仙为题材,从太子坡真武求学、南岩宫真武修道飞升,所有建筑皆是围绕真武建造。

武当山之所以名声显赫,乃是以道教文化和宏伟的建筑规模著称于世。

其古建筑始建于唐,宋、元、明、清均有修建,在明代达到鼎盛。

共建有三十三个建筑群,100余万平方米;历经历史的沧桑,武当山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129处,庙房1182间,建筑面积43332平方米。

所存古建筑主要包括太子殿、南岩宫、朝天宫、遇真宫、紫霄宫、皇经堂、太乙真庆宫、榔梅真人祠、磨针井、玄岳门、玄帝殿、玉虚宫等,建筑手法高超,历史悠久,屹立近千年,扔保存完好,武当山古建筑更是道教建筑中的典范。

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国务院分别将金殿、紫霄宫、“治世玄岳”石牌坊、玉虚宫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1 武当山概况武当山是世界著名的道教圣地,真武大帝道场,太极拳发源地,张三丰隐仙地。

以其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饮誉海内外的武当武术、绚丽多姿的山岳风光而闻名于世。

以下主要从道教文化、真武大帝与武当山、武当山古建筑构成这三个方面来介绍武当山概况。

(整理)武当山现存古建筑

(整理)武当山现存古建筑
明代
城内
137
仓厂
香钱库
明代
净乐宫
138

预备仓
明嘉靖年
净乐宫
139

常平仓
明代
净乐宫
140

神惠仓
明代
均州治西南
141

广积仓
明代
142

进贡厂
明代
143

公用厂
明代
城南门外
144

备用厂
明代
公用厂东
145

白窑厂
明代
小江口
编号
类别
名 称
建筑年代
地 址
备 注
146

黑窑厂
明代
石板滩
147

耀武坊
明代
清末
五龙官西
39
大道庵
不详
不详
太玄观南
40
全真庵
不详
不详
八仙观东
41
延寿庵
不详
不详
太上岩左
42
接待庵
不详
1932年
五龙宫青羊涧下
43
桧林庵
明代
1986年前
五龙宫西
44
茶庵
不详
不详
黑虎庙至威烈观之间
45
月庵
不详
不详
不详
旧志有载
46
云窑庵
不详
不详
不详
旧志有载
47
白云庵
不详
不详
不详
旧志有载
48
洞云庵
不详
不详
明代
城内
70

威烈庙

武当山资料

武当山资料

景名胜区”称号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

2009年,武当山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道教第一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属大巴山东段。

西界堵河,东界南河,北界汉江,南界军店河、马南河,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

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它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拳的发源地景观概述说,共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达160万平方米。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进行扩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

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建筑奇观,达到“仙山琼阁”的意境。

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处,庙房1182间,犹如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览。

金殿、紫霄宫、“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宫、玉虚宫遗址分别于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古建筑外,武当山尚存珍贵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称于世,故被誉为“道教文物宝库”。

武当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

作为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块瑰宝,令世人神往,让我们走进钟灵毓秀、自然天成的武当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灵和神韵……历史积淀水的流荡与静谧,雾的生腾与凄婉,人生意态的高远与宽阔,在中原腹地凝聚成一种奇特的人文景观,千百年来,令游子心荡神迷,令神仙流连忘返……道教文化记》、《阴君内传》,《甄异传》,记载历代在武当山修道成仙者有尹喜、阴长生、戴生、谢允等人,未提及玄武事迹。

乐史(925-1002)撰《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三「武当山」条也没有关于玄武的记载。

此可以作为北宋初期人们尚未把武当山与玄武牵上关系的左证。

武当山地区地图武当山成为祀奉玄武的圣地应该是在《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出现以后。

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古建筑群武当⼭古建筑群武当⼭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市西南,⼜名太和⼭、⽞岳⼭,明代旅⾏家徐霞客曾经赞叹此⼭“⽞岳出于五岳之上”。

武当⼭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太极拳的发祥地,相传道教信奉的"真武⼤帝"就是在此修仙得道飞升。

武当意为“⾮真武不⾜当之”。

武当⼭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

明代是其发展的⿍盛时期,这⼀时期在武当⼭兴建了⼤批建筑,到嘉靖三⼗⼀年“治世⽞岳”牌坊建成,武当⼭建筑群终于形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以⼋宫两观为主体的庞⼤规模。

现在武当⼭古建筑群主要包括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虚宫、五龙宫两座宫殿遗址,以及各类庵堂祠庙等共200余处。

武当⼭属⾃然景观和⼈⽂景观完美结合的⼭岳型风景名胜区,以其绚丽多姿的⾃然景观、规模宏⼤的古建筑群、源远流长的道教⽂化、博⼤精深的武当武术著称于世,被誉为“亘古⽆双胜境,天下第⼀仙⼭”。

1994年武当⼭古建筑群被列⼊《世界⽂化遗产名录》。

(作为⼀座道教名⼭,武当⼭今⽇⾹⽕依然,那历经沧桑的宫观,悠扬的道家⾳乐,丰富的神话传说,连同那些虔诚的⾹客,传递着古⽼的⽂化⽓息。

)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名⼤研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治县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

与四川阆(làng)中、⼭西平遥、安徽歙(shè)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古城”,也是中国历史⽂化名城中唯⼀没有城墙的古城。

这⾥历史⽂化⽓息浓厚,像纳西古乐,⽩沙壁画,东巴⽂字,⽩沙细乐,都蕴藏着丰富的⽂化内涵。

丽江古城海拔2416⽶,总⾯积3.8平⽅公⾥,它由⼤研、⽩沙、束河三部分组成。

以⽔为核⼼的丽江古城因⽔的活⽤⽽呈现特有的⽔巷空间布局。

⽔元素的⼤量引⼊,使丽江古城⽆法按照“⽅九⾥,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制度,⽽采取⼀种较为⾃由的城市空间格局。

城中⽆⽅整的道路⽹,也没有严谨的城市轴线。

古城⾥的街道与建筑物依⼭就⽔,形成了以四⽅街为城市中⼼,以四条主要街道——新华街、五⼀街、七⼀街、黄⼭路为主要道路⾻架的⾃由放射系统。

独特的道教建筑武当山

独特的道教建筑武当山

独特的道教建筑武当山武当山,位于中国湖北省丹江口市,是中国道教圣地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众多独特的道教建筑,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座独特的道教建筑,带您一起领略武当山的壮丽之美。

一、紫金殿紫金殿是武当山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全国现存最大的真武殿。

它位于武当山独特的山峰之巅,屹立于云雾之间,给人以古朴雄奇之感。

紫金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拥有精美的彩绘、千年古木、巧妙的结构等特点。

殿内供奉着武当山的主神真武大帝,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道教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

二、南岳宫南岳宫位于武当山的南麓,是中国著名的岳阳楚庙之一。

宫内的主要建筑群建于南宋时期,风格古朴端庄。

整个南岳宫建筑群占地面积广大,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规模宏大。

宫内供奉着岳飞将军塑像和土地公公像,每年的岳飞诞辰都会有大型祭祀仪式举行,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三、紧邻总宫紧邻总宫位于武当山的中心地带,是武当山道教的最高道场。

它由紧邻殿、两侧轮泽殿和八仙殿等建筑群组成,整体布局庄严肃穆。

紧邻总宫是武当山道教的管理和教育中心,承担着培养道教僧俗、传授道教文化、举办祭祀仪式等重要任务。

四、神仙洞神仙洞位于武当山的北麓,是武当山景区最美的一处观光胜地。

洞内溪水潺潺,奇形怪状的石笋、石柱错落有致,给人以仙境般的感觉。

洞内供奉着道教的神仙像,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洞口还有一座仿古的亭子,供游客休憩观景使用。

在神仙洞,您可以尽情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和道教文化的魅力。

五、真武洞真武洞位于武当山的西麓,是全国最大的道观洞穴。

洞内修建有众多的殿堂、庙宇,布局精巧。

真武洞是武当山道教修行和膜拜的重要场所,每年道教活动如修行法会、诵经等都在这里进行。

洞内还保存着大量的道教石刻和石雕,古朴典雅,给人一种神秘的氛围。

以上就是武当山独特的道教建筑,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无论您是道教信徒,还是爱好旅游的人,武当山都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净乐宫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净乐宫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净乐宫大家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九宫之首————净乐宫。

净乐宫素有“小故宫”之称,因一九五八年修建丹江口大坝,同古均州一起淹没在水下。

我们今天看到的净乐宫是个复建工程,位于丹江口市的东郊,与原来的净乐宫地貌相似,它修旧如旧,继承了明代建筑的特点,完整地体现了原来净乐宫的建筑艺术和道教文化的内涵。

我们首先要从这个石牌坊进入净乐宫的山门。

这个石牌坊高十二米,宽三十三米,它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石牌坊。

接下来,我们按顺序检票进入山门。

请大家沿着台阶往上走,我们马上便可看到东西离岸边的龟驮碑。

这两座龟驮碑各重一百零二吨。

其实,我们看到的这不是龟,它的名字叫赑屃。

传说,赑屃是龙的大儿子,他力大无穷,时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里兴风作浪。

后来,大禹治水时,把它制服了。

大禹怕它再来造反,就用一块顶天立地的石碑压在赑屃的身上,并在上面刻着他治水的功劳。

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赑屃上面的碑文,不是记载大禹治水的碑文,而是明代修建净乐宫时皇帝的圣旨。

参观完了龟驮碑,我们就来到了龙虎殿,殿内左边供奉的是青龙神,右边是白虎神。

在道教文化中,他们都是守卫宫观山门的神。

我们过了龙虎殿,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玄武殿,这里供奉的是武当山古建筑群现存宫观中最大的铜铸真武大帝的端坐神像,也代表着净乐宫的地看完玄武殿,我们就来到了圣父母殿,尊老敬老自古以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里供奉的就是真武大帝父母的神像。

最后,我们来到的这个八角亭叫紫云亭。

相传,紫云亭是真武大帝母亲净乐国善胜皇后生他的地方,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是独一无二的。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今天的净乐宫之旅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对此次导游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湖北著名古建筑——武当山古建筑群

湖北著名古建筑——武当山古建筑群

湖北著名古建筑——武当山古建筑群武当山古建筑群,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武当山古建筑群敕建于唐贞观年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大建武当山,历时12年,建成9宫、8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建筑群,嘉靖年间又增修扩建。

整个建筑群严格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统一布局,并采用皇家建筑规制,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仙山琼阁”的意境,绵延140里,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和“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宫”。

武当山遗存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各类文物5035件。

1982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武当山位居四大道教名山之首,是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文化源远流长。

春秋至汉末,武当山已是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秦汉时,就有许多隐士、道众到此结茅为庵。

魏晋南北朝时期,武当道教得到发展。

武当山古建筑群敕建于唐贞观年间,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

[2] 史载,唐贞观年间(627-649),太宗敕建五龙祠;大历年间(766-779)建“太乙”、“延昌”等庙宇;乾宁三年(896年)又建“神威武公新庙”。

宋真宗时升五龙祠为五龙观,宋宣和年间(1119-1125),创建紫霄宫。

元代时建成9宫8观。

明永乐年间,永乐皇帝遣隆平候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礼部侍郎金纯、工部右侍郎郭琎等率军民工匠三十多万人,用十二年时间,在武当山长达160里的建筑线上建成9宫9观等33处建筑群。

成化、嘉靖年间,又有所扩建和增建,使武当山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道场。

据不完全统计,明代有各种建筑五百多处,大小为楹二万多间。

清代至民国,或毁于兵火,或遭破坏、或坍塌,武当山建筑规模逐渐缩小。

解放后,湖北省政府把全山古建筑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至1968年建设丹江口水库时,净乐宫等古建筑及遗址被淹没,其大部分石质建筑构件现保存在丹江口市内。

武当山现存古建筑

武当山现存古建筑
万松亭
明代
不详
紫霄宫前左山上
104
渊然亭
明代
清代
十八盘下
105
临清亭
明代
清代
大宝珠峰下崖中
106
小园亭
明永乐年问
不详
华阳岩
107
官亭
元代前
不详
官山五龙庄
108
紫极坛
元代前
不详
威烈观下
109
祭祀坛
明永乐十年
清代末
玉虚宫前左
约6000
110
雷坛
明嘉靖二十九年
不详
天柱峰北苍龙岭
11l
天宝坛
宋代
不详
五龙宫
112
金沙坪
10000
26
太极观
元代
1986年
五朵峰
27
全真观
元代
五朵峰
28
全虎观
元代
五朵峰
29
分道观
元代
1949年后
五朵峰
30
崇武观
明代
不详
小尖山
31
凌波观
清康熙年间
不详
小观山
32
紫霞观
不详
不详
不详
33
玉仙观
不详
不详
不详
34
兴隆观
明代
1958年
大炮山
35
崇府庵
明嘉靖年间
不详
元和观旁
36
路府庵
明代
不详
回龙观
元至元三十年
明嘉靖年问
歘火岩右
17
明真观
明代前
不详
太上岩东南
18
真常观
不详

武当山金殿,景区覆盖六个批次全国重点文物

武当山金殿,景区覆盖六个批次全国重点文物

武当山金殿,景区覆盖六个批次全国重点文物2019年4月,桂林之行回程经过湖北十堰,顺路第二次再访武当山,武当山是结合山势与古建筑为一体的道教圣地,特别是在明代,达到无可超越的巅峰状态,建成了8宫、9观、36庵堂、72岩庙等建筑群,其中封8宫住持为正六品官员,全部入职政府高级公务员,可见武当山的历史背景多么奇特。

关于武当山现存全国重点文物也有趣,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全部挤出来了,第一批到第六批每批都有武当山的项目,特别是第六批来了个全覆盖,到底有多少个子项也没有明示,非专业人员很难辨识,反正有名字的遗存建筑,或者新翻盖的建筑都可以标上全国重点文物,有点不按套路出牌。

所以第六批武当山建筑群不好找全,彻底放弃,捡几个重点子项看看即可。

其它列表如下:武当山景区内外古迹汇总:1、武当山金殿,十几年前第一次爬武当山,那时没有索道,停车场在南岩宫附近,从一天门老古道爬上爬下,最后到太子坡都不愿意下车了,太累了。

现在私家车已经不让进入景区了,进入大门后坐景区的公交车到太子坡,当地的民众登山去烧香也从这里步行上下,比南岩宫的老登山道更近。

我们参观完太子坡后坐车到中观索道入口,乘索道上山参观山顶金殿,然后步行沿老古道下山到南岩宫,这是武当山的核心区,再坐车到紫霄宫,最后返回景区大门,完成一个大循环,约25000步,强度适中。

武当山金殿(金顶区域)由道士专门管理,因为是周末,当地的烧香人很多,排了一个小时的队,感觉金顶管理乱,游客没有尊严,节假日不会再去了。

这次特意拍了元代金殿的题刻,转运殿里面很黑,不让照明,迷信说法是见光就不灵了。

其实这个民间的元代小铜殿,被明代官作大铜殿所取代,本身就是被取代之物,靠它转运不知往哪个方向转,现场磕头扔钱的人,都不知道铜殿里供奉的是谁。

山顶上的金殿才是明星,重点拍了金殿须弥座的古代游人留言,信息量很大,我非常感兴趣,比如康熙58年稽查匪患的,57年征粮查香税的,还有老北京人到此一游的,地址是崇文门外东城中四巷居住,这也是一部武当山金殿的编外史,应该算文物拓片汇总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
泰山庙
明代重建
1976年
豆腐沟
67
小泰山庙
不详
不详
乌鸦岭
68
相子峰庙
元代前建
不详
相子峰上
69
黑虎庙
明代
1964年
六里坪镇河边
70
都官庙
不详
不详
丁家营李家湾
71
八蜡庙
不详
不详
关门岩北
72
五龙庄庙
不详
不详
袁家河侧
73
将军庙
不详
不详
五龙宫北竹关
74
泰山庙
不详
不详
五朵峰
75
猴王庙
不详
不详
五朵峰
76
土地都官庙
不详
不详
六里坪镇西
77
牛王庙
不详
不详
石家庄
78
七星庙
明代
1932年
七星树
79
黄龙洞庙
不详
民国
黄龙洞
80
三官台庙
1913年重建
1949年后倒塌
一天门下
5000
81
三天门庙
1915年重建
1980年前倒塌
三天仃上
4000
82
舜庙
明万历年间
不详
尧祖铺
83
黑龙庙
元代至正三年
不详
自浪
84
云山书院
不详
不详
不详
旧志有载
万松亭
明代
不详
紫霄宫前左山上
104
渊然亭
明代
清代
十八盘下
105
临清亭
明代
清代
大宝珠峰下崖中
106
小园亭
明永乐年问
不详
华阳岩
107
官亭
元代前
不详
官山五龙庄
108
紫极坛
元代前
不详
威烈观下
109
祭祀坛
明永乐十年
清代末
玉虚宫前左
约6000
110
雷坛
明嘉靖二十九年
不详
天柱峰北苍龙岭
11l
天宝坛
宋代
不详
五龙宫
112
花栗岗
123
黑窑厂
明代
不详
石家庄
124
仙关
明代
1939年
遇真宫西0.5公里
125
仙关
宋代前
不详
十八盘上
126
石鼓关
不详
不详
石鼓乡
127
登仙桥
明代
不详
玉虚宫东天门外南
128
东莱桥
明代
不详
登仙桥东
129
丰和桥
明代
不详
蒿口村
130
蒿口桥
明代
不详
蒿口行宫前
13l
天乙桥
明代
不详
南岩北天门外
132
聚仙桥
明代
不详
元至元三十年
明嘉靖年问
歘火岩右
17
明真观
明代前
不详
太上岩东南
18
真常观
不详
明嘉靖之前
小淄河旁
19
三清观
元代
明嘉靖之前
三清岩前
20
三茅观
宋代
明嘉靖之前
太上岩东
21
修真观
明代
不详
玄岳门外
22
会真观
不详
不详
玄岳门北沟
23
元佑观
明代
1956年
小炮山
24
迎风观
明代
1968年
草店东
25
凝虚观
明万历年间
1953年
124

莲花桥
明代前
州城土门外
125

漫水桥
明代前
石板滩
126

三官桥
明代前
自在庵前
127

槐树关
明朝
州城西北
128

均州城
明洪武年重建
即汉代延岭城遗址
129

武当故城
西汉
州北
130

古寨城
战国时
故武当县北
13l

三王城
汉末
州北
132

三王城
汉末
州东北
133

三王城
汉末
州东南
134

湖广布政分司
明代
不详
州城内
35

王公祠
不详
石板滩
36

火星庙
明代
原草店街
37

关帝庙
清康熙四十一年
均州南二十里
38

许真君庙
清乾隆四年
均州城外魏家巷
39

观音阁
沧浪亭
40

晋公庙
均州南二十里
41

杨泗庙
城东乱石滩
42

杨泗庙
清咸丰七年
城东外
43

二龙庙
清光绪三年
临江桥南
44

马王唐
清代建
城西楼北
45

水府庙
清乾隆二十五年
附表1:武当山古建筑遗址一览表
编号
名称
建筑年代
毁废年代
地址
遗址占地面积(平方米)
备注
l
盘髻宫
不详
1949年后
照面峰
2
五龙行宫
不详
清代
蒿口村
15000
3
玄都宫
明代
1953年
玄岳门外
1500
4
王母宫
元代前
大明蜂
旧志有载
5
紫极宫
元代前
不详
旧志有载
6
延长宫
元代前
不详
旧志有载
7
紫虚宫
元代前
不详
旧志有载
8
太玄观
24

福府庵
明天启时建崇祯时毁
都土地祠北
25

自在庵
不详
原草店街南头
26

庆府庵
不详
27

吸露庵
明代河南唐府
28

楚府庵
明代楚藩
迎恩宫附近
29

酇候祠
清光绪年间改
州城内
30

吕祖祠
明万历十五年
城外二里
31

龙神祠
清光绪元年
城内王家巷
32

都土地祠
明天启三年重建
城内西街
33

比干祠
不详
城西五里
34

吕祖祠
元代前
不详
茅阜峰上
57
乌鸦庙
明永乐十年
1951年
南岩南天门左下
58
黑虎庙
明永乐十年
不详
十八盘上
59
泰山庙
明代
1949年前后
孙家湾
1667
60
天鹤楼
明代
不详
孙家湾
61
灶王庙
明代
1979年
遇真宫西
62
圆光殿
不详
不详
十八盘下
63
小武当庙
不详
不详
七星树下
64
泰山庙
明代
1960年后
鸦鹕岭
65
马王庙
不详
不详
玉虚宫东天门内
州城西
94
铁佛寺
明代
不详
州城北36公里
95
平阳寺
不详
不详
州城北35公里
96
青石寺
不详
不详
州城南50公里
97
界山寺
不详
不详
界山
98
云台寺
元代至正年间
不详
均州城西紫山下
99
鸳鸯寺
明代
不详
州城西85公里
100
莲台寺
清乾隆四十年重修
不详
白浪
101
药亭寺
不详
不详
州城东40公里
102
浩然亭
明永乐十年
不详
华阳岩
103
163

司马坊
明代
不详
《均州志》有记
164

金花树石坊
明代
玄岳门外
《均州志》有记
165

太和三风坊
明代
不详
《均州志》有记
166

经魁坊
明代
不详
《均州志》有记
167

宾贤坊
明代
不详
《均州志》有记
168

登科坊
56

横山庙
不详
横山
57

将军庙
不详
土桥河东岸
58

泰山庙
不详
城南五里
59

泰山庙
不详
城北=里
60

药王庙
明万历年间
城内南关
6l

火星庙
清顺治年间重修
城南三里
62

朝阳洞庙院
清光绪年间重建
打儿窝
63

城隍庙
清嘉庆年重建
城西门街
64

萧公庙
不详
城东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