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中的电势分析
复杂电路中的电流分析和电势变化
复杂电路中的电流分析和电势变化当涉及到复杂电路时,电流分析和电势变化是我们理解和解决电路问题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电路中电流的分析方法以及电势变化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一、电流分析在复杂电路中,电流的分析是理解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
电流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即I = V/R,其中I是电流,V是电压,R是电阻。
然而,复杂电路中的电阻常常是串联或并联连接的,导致电路中电流的分布错综复杂。
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分流定理和并联定理来简化电路分析。
分流定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电路中分支电流的比例。
根据分流定理,电流在分支中的分配比例等于分支电阻的倒数与总电阻的倒数之比。
通过应用分流定理,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电流在复杂电路中的分布情况。
并联定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电路中并联电阻的总电阻。
根据并联定理,总电阻等于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通过应用并联定理,我们可以简化复杂电路中电阻的计算。
除了以上方法,基尔霍夫定律也是电流分析中重要的工具。
基尔霍夫定律分为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是电流守恒定律,指出在任何节点处,进入该节点的电流等于离开该节点的电流。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是电压环路定律,指出在电路中的任何闭合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通过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我们可以得到多个未知电流或电压的方程,进而解决复杂电路中的电流分析问题。
二、电势变化电势变化是电路中电场能量转化的结果,也是实现电路功能的基础。
在电路中,电势差(电压)是电场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例如热能或机械能)的推动力。
电势差可以通过电源来提供,产生电路中电子流动的动力。
除了电源,电势变化还与电阻和电容器等电路元件相关。
电阻器中的电势变化主要是由于电流通过电阻器产生的能量损耗,这也是电阻器发热的原因。
电容器中的电势变化则来源于电场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当电容器充电时,电场能量会导致电势上升;当电容器放电时,电势下降。
此外,电势变化还受到电路中其他元件的影响。
例如,电感器会因电流变化产生磁场能量,从而影响电势变化。
研究与分析电路中的电势差
研究与分析电路中的电势差一、引言在电路中,电势差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电势差是指电流在电路中通过某一元件或者电路间的电压差异。
本文将对电势差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二、电势差的概念电势差是指电流从高电位移向低电位时,电能的改变量。
它是电压的另一种称呼。
在电路中,电势差可以通过测量两点间的电压来获取,常用单位是伏特(V)。
在电路中,电势差是推动电流流动的力量,它决定了电流大小和方向。
三、电势差的计算电势差的计算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进行。
根据欧姆定律,电势差等于电流乘以电阻的值。
即 V = I * R。
其中,V表示电势差,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阻的数值,可以得到电势差的大小。
四、电势差在电路中的应用1. 电源电势差:电源电势差是指电源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势差,它决定了电流的大小。
在电路中,合理选择电源电势差可以控制电流的流动,满足电路的工作要求。
2. 电路元件之间的电势差:电路中的元件之间存在不同的电势差,这些电势差决定了电流的分布和元件的工作状态。
通过研究和分析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电势差,可以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优化电路的设计。
3. 电势差与电能转换:电势差与电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电势差的变化,可以实现电能的转换,例如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五、电势差的影响因素电势差的大小和方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电源的电压:电源的电压决定了电源电势差的大小。
合适的电源电势差可以保证电路正常工作。
2. 电阻的大小:电阻越大,电势差越大。
电阻对电势差的影响可通过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3. 电流的大小:电流的大小与电势差成正比。
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可以调节电势差的大小。
4. 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电势差的变化,特别是对于一些温度敏感的元件。
六、总结电势差在电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决定了电流的流动和元件的工作状态。
通过研究与分析电势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优化电路的设计。
电压的产生与电路中电势差的分析
电场中电势差的形成机制
电势差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影响
电压的物理意义
电压是电路中电势差的表现,是推动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之一。 电压的产生是由于电源的电动势作用,使得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势出现差异。 电压的方向规定为高电势指向低电势,即电压的正方向。
电子元件在不同电压下的工 作状态
电压对电子元件性能的影响
电压波动对电子元件的危害
电子元件的耐压值与安全使 用范围
电子元件的电压测试
电压测试的方法:使用万用 表进行测量
电压测试的重要性:确保电 子元件正常工作
电压测试的注意事项:安全 第一,遵循操作规程
电压测试的应用场景:故障 排查、性能评估等
电子元件的电压保护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定义:电路中 电势差是指在 两点之间电场 力的做功与电
荷量的比值
公式: U=W/q
单位:伏特(V)
计算方法:利 用电场力做功
计算电势差
电势差与电流的关系
电势差是电流的驱动力,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路中电势差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 电流的方向总是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 电势差和电阻共同决定了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 液导电。
注意事项:电阻是导体本身 的一种性质,与电压和电流
无关。
电阻与电压的关系
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 得的电压越大
欧姆定律:电压与电压越小
电源内阻对电压的影响:电 源内阻越大,输出电压越低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压是电路中电场力对电荷的作用力,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电压成正比 在电路中,电压的升高或降低会影响电流的大小 电压的极性可以决定电流的方向
电动势与电流的关系分析
电动势与电流的关系分析电动势与电流是电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电动势与电流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理论分析1. 电动势的定义与性质电动势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路中行进一个闭合回路所获得的能量。
在一个电源中,正电荷从负极移动到正极时,电源对电荷做功,同时也对电路中的其他电荷分子做功,从而使电路中的电子移动起来,形成电流。
2. 电流的定义与性质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正电荷量。
电流的存在依赖于电势差的存在,只有当导体的两端之间存在电势差时,电子才会在导体中移动,并形成电流。
3. 电动势与电流的关系电动势与电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来描述:I = ε/R其中,I是电流,ε是电动势,R是电路的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电动势不变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路的电阻成反比关系。
也可以理解为,电力源提供的电势差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电路的电荷量就越多,电流就越大。
二、实践分析电动势与电流的关系在实际电路中也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1. 实验装置我们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电路来观察电动势与电流的关系。
实验装置包括一个电池和一个可调节的电阻。
2. 实验步骤首先,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依次与电阻的两端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然后,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可以观察到电流的变化。
3. 结果分析当电阻的阻值增大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将减小。
而当电阻的阻值减小时,电流将增加。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清楚地看出,电动势与电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电动势提供了电流流动所必需的能量,而电阻则决定了电流的大小。
当电路的电阻固定时,电流的大小将取决于电动势的大小。
结论:电动势与电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我们可以发现,电动势提供了电路中电流流动所必需的能量,而电阻则决定了电流的大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电动势和电阻,以便获得适当的电流。
总之,电动势与电流是电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电学中的电势差分析
电学中的电势差分析在电学的广阔领域中,电势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就像是电学世界中的“势能落差”,驱动着电荷的流动,决定了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也影响着各种电路元件的工作状态。
理解电势差对于我们深入探究电学现象、解决实际电路问题以及推动电子技术的发展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让我们先来弄清楚电势差究竟是什么。
简单来说,电势差就是两点之间电势的差值。
电势呢,可以想象成一个地点的“电位高度”,而电势差就是两个地点之间“电位高度”的差异。
就好比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电荷也会从电势高的地方流向电势低的地方。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电势差,我们可以拿电池来举例。
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电势差。
当我们用导线将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时,电荷就会在这个电势差的驱动下形成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不同类型的电池,其提供的电势差大小也各不相同。
在电路中,电势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比如,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势差与通过它的电流和电阻值之间遵循着欧姆定律。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知道了电阻两端的电势差以及电阻的大小,就能够计算出通过电阻的电流;反之,如果知道了电流和电阻,也能求出电势差。
再来看电容元件。
电容两端的电势差与电荷量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
当我们给电容充电时,电势差会逐渐增大,直到达到电源的电势差;而放电时,电势差则会逐渐减小。
在复杂的电路中,分析电势差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常常需要运用基尔霍夫定律来分析电路中各个部分的电势差和电流。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电流定律指出,在任何一个节点处,流入的电流总和等于流出的电流总和;电压定律则表明,在一个闭合回路中,电势差的代数和为零。
通过这些定律,我们可以对电路进行逐步分析,确定各个元件两端的电势差,从而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功率等重要参数。
电势差的测量也是电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
常用的测量工具是电压表。
电压表需要与被测电路并联连接,这样才能准确测量出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在实际生活中,电势差的概念有着广泛的应用。
研究电路中的电动势和内阻
研究电路中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动势(E):电动势是指电源在没有电流流动时,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移动到正极所做的功,通常用符号E表示。
电动势的单位是伏特(V)。
电源的电动势是电源本身的性质,它决定了电源能够推动电荷移动的能力。
内阻(r):内阻是指电源内部的电阻,它阻碍了电流在电源内部的流动。
内阻的存在会导致电源输出的电动势降低,从而影响电路中其他元件的工作。
内阻的单位是欧姆(Ω)。
电路中的电动势和内阻对电路的运行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它们的一些关键知识点:1.电动势和内阻的关系:电动势等于电路中电流乘以内阻,即E = I * r。
这个公式表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小,内阻对电动势的影响越小;反之,电流越大,内阻对电动势的影响越大。
2.电路中的电压分配:在串联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路中各个元件电压之和。
即E = V1 + V2 + … + Vn。
其中,V1、V2、…、Vn分别是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
在并联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各个分支电路电压的乘积之和,即E = V1 * V2 * … * Vn。
3.电源的效率:电源的效率是指电源输出的有用功率与输入的电动势之比。
用符号η表示,即η = (E * I) / E。
电源的效率越高,说明电源的能量转换效率越高。
4.电动势的测量:电动势可以通过电压表进行测量。
在测量时,将电压表的两个探头分别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即可显示电源的电动势。
5.内阻的影响因素:内阻的大小取决于电源的类型和制造材料。
例如,电池的内阻通常较小,而发电机的内阻较大。
内阻会随着电源的使用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发生变化。
6.内阻的测量:内阻的测量相对较为复杂,一般需要断开电源的负载,使用万用表等仪器进行测量。
在测量时,注意避免电源的电动势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7.减小内阻的影响:为了减小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用内阻较小的电源;尽量减小电路中的电流;使用合适的电路元件,降低电路的总电阻。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概念,并为后续的电路分析和设计打下基础。
电路中的电势差与电流关系分析
电路中的电势差与电流关系分析在学习电路理论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电势差和电流这两个重要的概念。
电势差是指两点之间的电压差异,通常用符号∆V表示;而电流则是电荷流动的量度,用I来表示。
在电路中,电势差和电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一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从欧姆定律的角度来分析电势差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出以下公式:∆V = IR,其中∆V表示电势差,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电势差正比于电流和电阻的乘积。
换句话说,如果电流增大,电势差也会增大;如果电阻增大,电势差也会增大。
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电势差与电流是呈正比例关系的。
其次,我们可以从能量角度来分析电势差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在电路中,电势差可以看作是电荷在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能量。
而电流则是电荷的流动,也就是能量的传递。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电路中是守恒的。
换句话说,电势差所提供的能量等于电流所消耗的能量。
因此,电势差和电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当电流增大时,电势差所提供的能量也会增大;反之,当电流减小时,电势差所提供的能量也会减小。
这说明在能量守恒的前提下,电势差与电流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此外,还可以从导体中电子运动的角度来分析电势差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根据导体中的自由电子理论,当外加电势差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产生运动。
这种运动形成了电流。
可以说,电势差是导致电流产生的原因。
而电流的大小则取决于电势差的大小和导体的特性。
因此,电势差与电流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其中电势差是电流产生的因,而电流则是电势差产生的结果。
综上所述,电势差与电流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的关系。
从欧姆定律、能量守恒和导体中电子运动的角度来看,电势差与电流之间都存在一种正相关的关系。
电势差可以看作是电流产生的原因和电流传递的动力。
而电流的大小受到电势差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导体的特性限制。
《电势分析法》课件
目 录
• 电势分析法概述 • 电势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电势分析法的优缺点 • 电势分析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 电势分析法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电势分析法概述
01
电势分析法的定义
总结词
电势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势来研究物质性质的分析方法 。
详细描述
电势分析法是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测量电极电势或系 统电势差来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浓度。该方法基于原电 池反应原理,通过测量电极电势的变化来推算被测物质的浓 度或性质。
案例二:电磁场分析中的应用
总结词
电势分析法在电磁场分析中用于求解静电场和交变电磁场问题。
详细描述
在电磁场分析中,电势分析法常用于求解静电场问题,如电容器、电感器等电子元件的电势分布和电荷分布。此 外,在分析交变电磁场问题时,电势分析法也可以用来计算电磁波的传播和散射特性。
案例三: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电势分析法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生物医学、工业生产等 领域。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环境监测中,电势分析法可用于测定水体中的重金属离 子、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在生物医学领域,电 势分析法可用于研究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分子 的药效。在工业生产中,电势分析法可用于控制产品质量 和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浓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 外,电势分析法还可用于地质学、农业等领域的研究和监 测。
电势分析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与滴定法的比较
与色谱法的比较
电势分析法与滴定法相比具有更高的 精度和灵敏度,同时避免了滴定过程 中的颜色变化和终点判断等人为因素 造成的误差。
电势分析法与色谱法相比具有更快的 分析速度和更高的灵敏度,同时避免 了色谱法中样品分离的耗时和复杂过 程。
(完整版)电路中的电势分析
电路中的电势分析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对电路中各点电势高低的分析,往往是正确分析电路结构,判断电流的流向,计算两点间的电势差的基础和关键.下面分别对电路中电势分析的方法,以及电势分析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的运用作些说明.一、电路中电势分析的方法在闭合电路中,电源两极的正、负电荷沿电路建立电场,其中电源的正极电势最高,负极的电势最低,分析电路中其它各点电势高低的分布,要把握如下两个要点:1.在外电路中,电流由电势高的正极流向电势低的负极.这之中每流经电阻R,沿电流的方向电势降低,降低的数值等于IR.2.电流流经电动势为ε、内电阻为r的电源时,沿着电流从负极流入由正极流出的方向,电势升高的数值等于电动势ε,同时在内电阻上电势降低的数值等于Ir,即电势升高的数值等于ε-Ir.[例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ε1= 6.0V,ε2= 4.0V,内电阻r1= r2=1.0Ω,电阻R1= R3= 6.0Ω,R2= 3.0Ω.若c点接地,试比较a、b、d三点电势的高低.[解析]电路中的电流为c点接地,该点电势为零,即U c=0.比较a、b、d三点电势的高低,可选择一段相应的电路,根据前面指出的两点,列出电势升降方程分析判断.在dC段电路上,沿电流方向由d点到c点,电势升高的数值为ε2—Ir2.据此列出的电势升降方程为:U d+ (ε2—Ir2),解得d点电势为U d= U c- (ε2- Ir2) =[0 - (4.0 - 1.0×1.0)]V= -3.0V在ad段电路上,沿电流方向由a点到d点,电势降低的数值为IR3,其电势升降方程为:U a- IR3= U d.解得a点电势为U a= U d+ IR3= ( -3.0 + 1.0×6.0)V= 3.0V在ab段电路上,沿电流方向由b点到a点,电势升高的数值为ε1-Ir1,其电势升降方程为:U b+ (ε1- I r1) = U a.解得b点电势为U b= U a- (ε1- Ir1) = [3.0 - (6.0 - 1.0×1.0)]V=-2.0V综合上述分析可判知:a、b、d三点电势高低的关系为U a>U b>U d.二、电路中电势分析的应用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常涉及到电路结构分析、电流流向判断、不同支路上两点间电势差的计算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都与对电路中各点电势高低的分析是密不可分的.下面通过例题来说明电路中电势分析的具体应用.[例2]如图2所示,一段由电阻R1、R2、R3和R4组成的电路.试分析这段电路的结构.[解析]分析一段电路的结构,即分析这段电路中各电阻之间的连接关系,这是正确进行电路计算的基础.分析一段电路上各点电势高低的分布,是分析这段电路结构的基本方法.在图2所示电路中,设a点电势最高,e点电势最低,即U a>U e.a点和c点间用电阻不计的导线连接,a点和c点为等电势点,即U a= U c.同理,b点和d点为等电势点,即U b= U d.由U a>U e可判知,这段电路中的电流将由a、c两点经b、d两点流向e点.再由电流流经电阻时,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即可判知,这段电路中各点电势高低分布的情况是:U a=U c>U b=U d>U e.在完成电势分析后,可将电路中a、d、e三个电势高低不同的点选出,如图3所示重新排列.然后再将电路中的各电阻对应画在a、d、e三点间,采用这样的方法将原电路改画后,各电阻间的连接关系便一目了然了.[例3]如图4所示电路中,己知I = 3.0A,I1= 2.0A,电阻R1= 10Ω,R2= 5.0Ω,R3= 30Ω.求流过电流表A的电流大小和方向.<[解析]设a点电势为零,即U a=0.电流I l由a点经R1流到b点,电势降低的数值为I1R1,则b点电势为U b= U a- I1R1=(0 - 2.0×10)V = -20V流过R2的电流I2= I - I1= 1.0A,电流I2由a点经R2流到C点,电势降低的数值为I2 R2,则C点电势为U c= U a- I2R2- (0 - 1.0×5.0)V= -5.0V由U c>U b可判知,流过R3的电流I3由c流向b.再由c、b两点间的电势差U c b = U c - U b= [(-5.0)-(-20)]V=15V,可求出流过R3的电流对c点来说,流入c点的电流一定等于流出c点的电流,现流入c点的电流I2大于流出c点的电流I3,由此判知从c点有一部分电流经电流表A流出,且流过电流表A的电流为I a= I2- I3= (1.0 - 0.50 )A = 0.50A电流I3的方向由c到d.从本题中清楚地看到,要判断局部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必须分析局部电路两端的电势高低,为了帮助读者掌握这一思路和方法,请读者自行分析如图5所示电路中,合上开关S的瞬间,通过开关S的电流的方向;然后再分析合上开关S后,通过开关S的电流的方向.(答案均为由b 流向a)[例4]如图6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ε=10V,内电阻不计,电阻R1=14Ω,R2= 6.0Ω,R3= 2.0Ω,R4= 8.0Ω,R5= 10Ω,电容器的电容C = 2.0μF.求(1)电容器所带的电量?说明电容器哪个极板带正电?(2)若R1突然断路,将有多少电量通过R5?[解析]涉及电路中接有电容器的问题,要注意两点:①注意分析加在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等于电路中哪两点间的电势差,如果电容器两板分别接在不同支路的两点上,必须通过电势分析求出两点间的电势差.②电容器充放电达到稳定后,由于电容器的隔直作用,在电容器所在的支路中没有电流.(1)设d点电势为零,即U d=0.在a、b两点间电容器所在支路中,电流为零,R5两端等电势,因而加在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即为a、b两点间的电势差.电流由a点经R2流到d点,电势降低的数值即为R2两端电压,则a点电势为电流由b点经R4流到d点,电势降低的数值即为R4两端电压,则b点电势为由U b>U a判知,电容器下板带正电.再由b、a两点间的电势差U ba= U b- U a= 5.0V,可求出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为Q = Cu ba= ( 2.0×10-6×5.0) C = 1.0×10-5 C(2)在接有电容器的电路中,当电路结构或状态发生变化时,一般电容器要经历一次充电或放电过程,之后电容所带电量再次达到稳定.本题中,R1断路,当电容器带电再度达到稳定后,加在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等于R4两端的电压,此时电容器所带电量为由U b>U d可知,电容器下板仍带正电.由Q'>Q判知,R1断路后电容器经历了一次再充电的过程,电容器极板上所增加的电量,即为电容器在R1断路前后所带电量之差.据此通过R5的电量为q = Q'-Q =(1.6×10-5-1.0×10-5)C = 6.0×10-6 C最后还需强调的一点是,在分析电路各点电势,对于等电势点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在例题2和例题4中都涉及到这一点.出现在电路中的等势点,往往是用电阻不计的导线连接的两个点,或者是没有电流通过的电阻两端,要注意掌握根据上述两种情况来分析判断等电势点.。
电路中的电势差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电势差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材 料
包括电路元件、 万用表等
测量电势差
使用万用表测量 不同节点的电势
差
记录数据
准确记录实验数 据
搭建电路
按照实验设计连 接电路
电势差实验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
确保实验操作安 全
仔细记录
准确记录实验数 据
注意结果
及时发现数据异 常
小心操作
避免操作失误
电势差实验数据分析
01 数据收集
● 04
第四章 实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方法
01 平均值
用于求取数据的中心值
02 标准差
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03 方差
描述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
数据图表展示
折线图
展示数据随时间 或条件变化的趋
势
饼图
显示数据各部分 占比情况
柱状图
用于比较不同类 别数据的大小
数据分析和结论
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相关性分析
实验数据采集
记录电压值
使用准确仪器记录每次电 压值 确保数据准确性
记录电流值
记录每次电流值并做好标 记 数据准确性关键
其他数据记录
记录其他实验中需要的数 据 保证实验数据完整性
实验结果分析
在实验结果分析阶段,需要对电势差实验得到的 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探讨数据的变化规律,比较 实验结果与理论数值的差异,找出可能存在的误 差,并提出改进方法。这一步骤至关重要,能够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电势差现象。
感谢观看
THANKS
收集实验数据
02 数据比较
对不同数据进行比较
03 曲线绘制
绘制电势差随时间变化曲线
《电势能和电势》电势与电路分析
《电势能和电势》电势与电路分析《电势能和电势——电势与电路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无处不在,从点亮的灯泡到运行的电脑,从手机的充电到电动汽车的驱动。
而要深入理解电的行为和规律,电势能和电势这两个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在电路分析中,电势的概念起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弄清楚什么是电势能。
想象一下,一个带电荷的粒子在电场中,就好像一个物体在重力场中一样。
如果要把这个带电粒子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我们需要对它做功。
这个做功的能力就被存储为电势能。
电势能的大小取决于电荷的大小、所处位置的电场强度以及位置本身。
那么电势又是什么呢?简单来说,电势就是描述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的“高度”。
它类似于地理中的海拔高度。
在电场中,如果我们规定了一个参考点(通常是无穷远处或者接地点)的电势为零,那么其他点的电势就可以相对于这个参考点来确定。
举个例子,一个电池的正极相对于负极就具有一定的电势差。
这个电势差就驱使电荷在电路中流动,从而形成电流。
在电路分析中,电势的概念能帮助我们理解电流是如何流动的,以及各个元件上的电压分布。
比如说,在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但是各个电阻上的电压却不同。
这是因为电阻的大小不同,对电荷流动的阻碍作用不同,从而导致了不同的电势降落。
我们再来看一个复杂一点的电路,比如含有多个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电路。
通过分析各个点的电势,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流在不同支路中的分配,以及确定电容和电感上的电压变化。
电势在电路中的应用还体现在电源的理解上。
电源,如电池或发电机,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势差,将化学能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例如,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在正负极之间产生一个固定的电势差,当电路接通时,电荷就会在这个电势差的驱动下流动。
对于电路中的电容,它储存电荷的能力与电势差密切相关。
电容越大,在给定的电势差下能够储存的电荷量就越多。
而电感则在电流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势,阻碍电流的变化。
当电流增大时,电感产生的感应电势与电源电势相反,阻碍电流增大;当电流减小时,感应电势与电源电势相同,阻碍电流减小。
电路基础原理理解电路中的电势分析与电场分析
电路基础原理理解电路中的电势分析与电场分析在电路学中,电势分析与电场分析是理解电路基础原理的重要工具。
电势分析是研究电路中电势分布的方法,而电场分析则是分析电路中电场的分布情况。
本文将从电势分析和电场分析两个方面来探讨电路基础原理的理解。
一、电势分析电势是描述电场中两点之间电势能差的物理量,其本质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势能。
电势分析是通过计算不同位置的电势来研究电路中电势分布的方法。
在电势分析中,我们通常使用电位器来测量电势差。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参考点,将其定义为零电势点,这样可以简化电路的计算。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电势差,确定电势的分布情况。
电路中的电势分布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电源电压、电阻、电容等。
通过电势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元件之间、电源与元件之间的电势分布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电场分析电场是描述电荷对周围空间产生的作用力的物理量。
电场分析是通过计算电场强度来研究电路中电场的分布情况的方法。
在电场分析中,我们使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的强度和方向。
例如,正电荷会产生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的电场线。
通过观察电场线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了解电场的强度和方向。
电场分布对电路的性能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在电容中,电场线密集的区域表示电场强度大,而电场线稀疏的区域表示电场强度小。
通过电场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元件中电场分布情况,揭示电路中电场的特性。
三、电势分析与电场分析的关系电势分析和电场分析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电势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电势的分布情况,而电场分析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场强度和方向的分布情况。
在电势分析中,我们可以利用电势差推导电场强度。
通过计算不同位置的电势差,我们可以确定电场强度的分布情况。
而在电场分析中,我们可以利用电场线推导电势分布。
通过观察电场线的分布,我们可以了解不同位置的电势差。
电势分析和电场分析的组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电路的特性。
通过电势分析和电场分析,我们可以揭示电路中电势和电场的分布情况,从而深入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闭合电路中电势的变化规律
在闭合电路中,电势的变化规律遵循全电路欧姆定律,即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公式为I=E/(R+r),其中I表示电路中电流,E表示电动势,R表示外总电阻,r表示电池内阻。
同时,闭合电路的一个重要守恒规律是:闭合回路中总的电势升等于总的电势降。
电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也是使电势升高的装置,升高的电势就是电动势,用E表示。
电路形成通路后,就有了电流,电流流过电阻后电势就要降低。
在闭合回路中除了外电路有电阻等用电器流要在这些用电器上产生压降,也叫做电势降低,或者叫做中端电压,我们通常用U表示。
另外电源内部也有电阻,我们通常叫做电源的内阻,电流流过内阻电势也要降低,我们用U'表示。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E=U+U'。
另外,电源内部电动势是电势升高E。
电流过电阻电势在降,在外电路降了IR,在内电路降了Ir,闭合电路中电势升高等于电势降低。
即E=IR+Ir。
若选取电源负极为零电势,则正极的电势是E-Ir。
高中物理解题小技巧(15)——电路中的电势高低判断
电路中的电势高低判断电路中的电势判断,一般遵循以下两个方法:1、在内电路(电源电路)沿电流方向电势升高;2、在外电路,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
一、 简单电路中各点电势的判断:电路中各点的电势可以比较大小,如某电阻两端电压是10V,实际就是电阻的一端比另一端电势高10伏, '电压就是电势差' ,若要计算电路中某点的电势,则必须选择零电势点,一般我们选择接地点为零电势,但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与选择的零电势点无关 !例1:电源电动势为6.5V,内阻为1Ω,滑动变阻器R的调节范围为:0——20Ω,R1=1 2Ω,R2=8Ω,R3=10Ω,当R的阻值调节在最大值时,闭合电键K,图中各点的电势各为多少?若要使Ua=Ub应将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调为多少?例1解:当R为最大时,外电路为,R与R3串联,R1与R2 T串联,然后再并联, ∴ 外电路的总电阻:R'=30·20/(30+20)Ω=12Ω总电流:I=ε/(R'+r)=6.5/13安=0.5安由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关系,那么通过a、b内电路的电流:Ia=0.2安Ib=0.3安。
则:Ud=0,(d点接地)在外电路,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
Ua= - IaR= - 0.2·20伏= - 4伏。
Ub= - Ib·R1= - 3.6伏。
Uc= - Ia(R+R3)= - 6伏。
若使Ua=Ub,必须有: R/R3=R1/R2( 根据电压与电阻分配的比例关系 )带入数据可得∴R=12·10/8Ω=15Ω。
二、与电容器有关的电势问题:电容器两端电势相等,则所带电量为0,若两端电量不等,所带电量与两端电势差有关,电势差相同,电势的高低有两种情况。
例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ε=24伏,电源内阻不计,电容C=12微法,R1=10Ω,R3=60Ω,R4=20Ω,R5=40Ω,电流计G的示数为零,此时电容所带电量Q=7.2×10∧ -5库仑。
电路中的电势分析
电路中的电势分析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电路中的电势分析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对电路中各点电势高低的分析,往往是正确分析电路结构,判断电流的流向,计算两点间的电势差的基础和关键.下面分别对电路中电势分析的方法,以及电势分析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的运用作些说明.一、电路中电势分析的方法在闭合电路中,电源两极的正、负电荷沿电路建立电场,其中电源的正极电势最高,负极的电势最低,分析电路中其它各点电势高低的分布,要把握如下两个要点:1.在外电路中,电流由电势高的正极流向电势低的负极.这之中每流经电阻R,沿电流的方向电势降低,降低的数值等于IR.2.电流流经电动势为ε、内电阻为r的电源时,沿着电流从负极流入由正极流出的方向,电势升高的数值等于电动势ε,同时在内电阻上电势降低的数值等于Ir,即电势升高的数值等于ε-Ir.[例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ε1= ,ε2= ,内电阻r1= r2=Ω,电阻R1= R3= Ω,R2= Ω.若c点接地,试比较a、b、d三点电势的高低.[解析]电路中的电流为c点接地,该点电势为零,即U c=0.比较a、b、d三点电势的高低,可选择一段相应的电路,根据前面指出的两点,列出电势升降方程分析判断.在dC段电路上,沿电流方向由d点到c点,电势升高的数值为ε2—Ir2.据此列出的电势升降方程为:U d+ (ε2— Ir2),解得d点电势为U d= U c- (ε2- Ir2) =[0 - - ×]V=在ad段电路上,沿电流方向由a点到d点,电势降低的数值为IR3,其电势升降方程为:U a- IR3= U d.解得a点电势为U a= U d+ IR3= ( + ×V=在ab段电路上,沿电流方向由b点到a点,电势升高的数值为ε1-Ir1,其电势升降方程为:U b+ (ε1- I r1) = U a.解得b点电势为U b= U a- (ε1- Ir1) = [ - - ×]V=综合上述分析可判知:a、b、d三点电势高低的关系为U a>U b>U d.二、电路中电势分析的应用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常涉及到电路结构分析、电流流向判断、不同支路上两点间电势差的计算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都与对电路中各点电势高低的分析是密不可分的.下面通过例题来说明电路中电势分析的具体应用.[例2]如图2所示,一段由电阻R1、R2、R3和R4组成的电路.试分析这段电路的结构.[解析]分析一段电路的结构,即分析这段电路中各电阻之间的连接关系,这是正确进行电路计算的基础.分析一段电路上各点电势高低的分布,是分析这段电路结构的基本方法.在图2所示电路中,设a点电势最高,e点电势最低,即U a>U e.a点和c点间用电阻不计的导线连接,a点和c点为等电势点,即U a= U c.同理,b点和 d点为等电势点,即U b= U d.由U a>U e可判知,这段电路中的电流将由a、c两点经b、d两点流向e点.再由电流流经电阻时,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即可判知,这段电路中各点电势高低分布的情况是:U a=U c>U b=U d>U e.在完成电势分析后,可将电路中a、d、e三个电势高低不同的点选出,如图3所示重新排列.然后再将电路中的各电阻对应画在a、d、e三点间,采用这样的方法将原电路改画后,各电阻间的连接关系便一目了然了.[例3]如图4所示电路中,己知I = ,I1= ,电阻R1= 10Ω,R2= Ω,R3= 30Ω.求流过电流表A 的电流大小和方向.<[解析]设a点电势为零,即U a=0.电流I l由a点经R1流到b点,电势降低的数值为I1R1,则b点电势为U b= U a- I1R1=(0 - ×10)V = -20V流过R2的电流I2= I - I1= ,电流I2由a点经R2流到C点,电势降低的数值为I2R2,则C点电势为U c= U a- I2R2- (0 - ×V=由U c>U b可判知,流过R3的电流I3由c流向b.再由c、b两点间的电势差U c b = U c- U b= [()-(-20)]V=15V,可求出流过R3的电流对c点来说,流入c点的电流一定等于流出c点的电流,现流入c点的电流I2大于流出c点的电流I3,由此判知从c点有一部分电流经电流表A流出,且流过电流表A的电流为I a= I2- I3= - )A =电流I3的方向由c到d.从本题中清楚地看到,要判断局部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必须分析局部电路两端的电势高低,为了帮助读者掌握这一思路和方法,请读者自行分析如图5所示电路中,合上开关S的瞬间,通过开关S的电流的方向;然后再分析合上开关S后,通过开关S的电流的方向.(答案均为由b流向a) [例4]如图6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ε=10V,内电阻不计,电阻R1=14Ω,R2= Ω,R3= Ω,R4 = Ω,R5= 10Ω,电容器的电容C = μF.求(1)电容器所带的电量说明电容器哪个极板带正电(2)若R1突然断路,将有多少电量通过R5[解析]涉及电路中接有电容器的问题,要注意两点:①注意分析加在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等于电路中哪两点间的电势差,如果电容器两板分别接在不同支路的两点上,必须通过电势分析求出两点间的电势差.②电容器充放电达到稳定后,由于电容器的隔直作用,在电容器所在的支路中没有电流.(1)设d点电势为零,即U d=0.在a、b两点间电容器所在支路中,电流为零,R5两端等电势,因而加在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即为a、b两点间的电势差.电流由a点经R2流到d点,电势降低的数值即为R2两端电压,则a点电势为电流由b点经R4流到d点,电势降低的数值即为R4两端电压,则b点电势为由U b>U a判知,电容器下板带正电.再由b、a两点间的电势差U ba= U b- U a= ,可求出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为Q = Cu ba= ( ×10-6× C = ×10-5C(2)在接有电容器的电路中,当电路结构或状态发生变化时,一般电容器要经历一次充电或放电过程,之后电容所带电量再次达到稳定.本题中,R1断路,当电容器带电再度达到稳定后,加在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等于R4两端的电压,此时电容器所带电量为由U b>U d可知,电容器下板仍带正电.由Q'>Q判知,R1断路后电容器经历了一次再充电的过程,电容器极板上所增加的电量,即为电容器在R1断路前后所带电量之差.据此通过R5的电量为q = Q'-Q =(×10-5-×10-5)C = ×10-6C最后还需强调的一点是,在分析电路各点电势,对于等电势点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在例题2和例题4中都涉及到这一点.出现在电路中的等势点,往往是用电阻不计的导线连接的两个点,或者是没有电流通过的电阻两端,要注意掌握根据上述两种情况来分析判断等电势点.。
电路中电势高低的判断
电路中电势高低的判断电路中的电势是指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具有的能量状态。
在电路分析中,判断电势的相对高低对于理解电流流动和电路性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在电路中如何判断电势的高低。
电势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在电路中,电势是指某一点相对于某一参考点的电能。
电势可以用来描述电荷在电场中的能量变换情况。
常用的参考点是地或者接地点。
电势以电压(V)的形式进行测量,单位是伏特(V)。
按照惯例,电势的高低可以用正负号来表示,正表示高电势,负表示低电势。
电势差是指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异。
判断电势高低的方法在电路中,有多种方法可以判断电势的高低,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电势差法则根据电势差法则,在一个闭合电路中,电势沿着电路的某一回路恒定。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电势差的性质来判断电势的高低。
当我们沿着电路中的某一回路进行分析时,沿着电流流动方向,如果通过一个电阻器或电源的正极,电势上升;反之,通过一个电阻器或电源的负极,电势下降。
节点电势法则节点电势法则也被称为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根据该定律,在一个电路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处,通过该节点的电流的和与流入该节点的电流的和相等,即总电流等于零。
基于节点电势法则,我们可以推断出在一个具有多个支路的电路中,对于同一个节点,电流流入节点的支路电势和必须等于电流流出节点的支路电势和。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电路中各个支路的电势和大小来判断电势的高低。
等势线法则等势线法则是利用电路中的等势线来判断电势的高低。
等势线是指在电场中电势相等的位置形成的曲线。
在电路中,我们可以将等势线画在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源等元件上。
根据等势线法则,当我们在电路中分析电势高低时,可以沿着等势线的走向来判断电势的变化情况。
通常情况下,等势线在电源的正负极附近会比较密集,而在电阻器和电容器等元件上,则相对稀疏。
举例说明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示例来说明如何根据上述方法判断电势的高低。
假设我们有一个电路,其中包含一块电阻器和一块电源。
电势能在电路中的分配与转化
电势能在电路中的分配与转化电势能是一个物体由于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在电路中,电势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参与电荷的流动和电流的产生,还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本文将讨论电势能在电路中的分配和转化的过程。
一、电势能的来源和定义电势能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电荷的位置能,即电荷在电场中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另一个是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即电荷之间由于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量。
电势能的定义是:电势能等于电荷受力方向上的力进行移动的距离与该力大小的乘积,即E = F*d,其中E为电势能,F为受力大小,d为移动的距离。
二、电势能的分配在电路中,电势能可以分配给电路中的各个元件。
当电源连接到电路中时,它会提供电势能,而电荷在电路中的移动就会导致电势能的分配。
电势能的分配取决于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元件的特性。
1. 串联电路中的电势能分配在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按顺序连接在一起,电流只能沿着一个方向流动。
在这种情况下,电势能会依次分配给各个元件。
电势能的分配可以用欧姆定律来说明,即V = IR,其中V为电势差,I为电流,R为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电势差正比于电流和电阻的乘积,因此,电势能会按比例分配给各个电阻。
2. 并联电路中的电势能分配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并联在一起,电流可以分流通过不同的路径。
这种情况下,电势能会根据电流的分配比例来分配给各个元件。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总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的代数和,即I = I1 + I2 + ... + In。
根据欧姆定律,电势差正比于电流和电阻的乘积,因此,电势能会根据电流的分配比例来分配给各个电阻。
三、电势能的转化除了分配给电路中的元件,电势能还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势能转化的例子:1. 电势能转化为热能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势能会被转化为热能。
这是因为电阻会阻碍电流的流动,使电流在电阻中发生了能量损失。
这种转化过程符合焦耳定律,即电势能转化为热能的速率正比于电阻的电流平方。
电势与电势差解析电场中电势与电势差的概念
电势与电势差解析电场中电势与电势差的概念在电学领域,电势与电势差是两个基本的概念,它们对于描述和分析电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电势与电势差的概念进行解析,并探讨它们在电场中的应用。
一、电势的概念电势,又称电位,是描述电场中某一点电能的大小。
在电势的概念中,我们以电场中的正电荷为参考,定义电势为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电能。
单位为伏特(V)。
电势是一个标量,具有大小和正负之分。
在电场中,电势是由带电粒子所产生的,电势是由电荷引起的离散电量,而不是连续物质的属性。
而且电势是基于参考点而定义的,参考点的选择对于电势值的计算具有重要的影响。
计算电势的方程为:V = k * Q / r,其中V表示电势值,k 为库仑定律中的常数,Q为电荷量,r表示距离。
二、电势差的概念电势差是衡量电场中两点之间电势差别的物理量。
在描述两个点之间的电势差时,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参考点,通常将地面作为参考点,定义为零电势(reference point)。
从而使得电势差的计算更加方便。
电势差的计算公式为:ΔV = Vb - Va,表示在电场中从点A到点B 所经过的电势差,其中Va和Vb分别表示点A和点B的电势。
电势差也是一个标量,具有大小和正负之分。
电势差可以理解为电势之间的差异量,它是电场中能量转移的物理量。
根据电势差的大小和正负,可以推断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以及在不同位置之间的能量变化。
三、电势与电势差在电场中的应用1. 电势的应用:电势可以用来描述电势能的分布情况,从而帮助我们分析电场中的电荷分布和势能转化。
在电势分布图中,等势线表示具有相同电势值的点的连线,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场中的电势分布和高低情况。
2. 电势差的应用:电势差可以用来计算电路中的电压差,从而确定电路中电荷的移动方向和大小。
在电路中,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会影响电势差的分布,而电势差的大小会直接关系到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因此,理解电势差的概念对于电路分析和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
直流电路中的电势问题
U 直流电路中的电势问题湖北省恩施高中陈恩谱恒定电场,与静电场是相似的,静电场中的基本概念,比如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式,可以直接套用到恒定电场中来。
在静电场中,我们知道,预先规定好零电势点O 后,某点A 的电势φA就等于该点A到零电势点O的电势差U AO:ϕA=U AO,这个电势差可以用电场强度沿路径的累积来计算(U =∑E ⋅∆d )。
那么,在直流电路中,也就是恒定电场中,我们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来确定电路中某点A 的电势——先规定电路中某点O 电势为零,然后根据电路的基本规律(欧姆定律、串并联规律)计算出A 到O 的电势差U AO,然后用公式ϕA =UAO确定A 点的电势。
下面,我们以几个具体的问题来体会这个公式的应用。
一、电容器两极板间某点的电势在直流电路中,连入平行板电容器后,当电容器发生动态变化时,两极板间的某点的电势如何变化,处于该点的带电微粒的电势能如何变化,是高中物理中常常考察的一个难点内容,这对同学们的概念理解和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也有一些必须知晓的技巧。
【例1】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正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固定在P 点。
静电计的金属球与电容器的负极板连接,外壳接地.以E 表示两板间的场强,φ表示P 点的电势,E p 表示该试探电荷在P 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各物理量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E 增大,φ降低,E p 减小,θ增大B.E 不变,φ降低,E p 增大,θ减小C.E 不变,φ升高,E p 减小,θ减小D.E 减小,φ升高,E p 减小,θ减小U 4πkQ【解析】电容器断开了与电源的连接,极板上的电荷量Q 不变,则由E=d= sr S ,可知电场强度E不变;P点电势为ϕP=U PO=-U OP,正极板(零电势点O)与P点间电势差U OP=E·OP随距离OP减小而减小,故电势ϕ=ϕP增大,带负电的试探电荷的电势能E p=qϕ减小;两板间的电压U=Ed随d减小而减小,则静电计指针张角θ变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中的电势分析
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对电路中各点电势高低的分析,往往是正确分析电路结构,判断电流的流向,计算两点间的电势差的基础和关键.下面分别对电路中电势分析的方法,以及电势分析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的运用作些说明.
一、电路中电势分析的方法
在闭合电路中,电源两极的正、负电荷沿电路建立电场,其中电源的正极电势最高,负极的电势最低,分析电路中其它各点电势高低的分布,要把握如下两个要点:
1.在外电路中,电流由电势高的正极流向电势低的负极.这之中每流经电阻R,沿电流的方向电势降低,降低的数值等于IR.
2.电流流经电动势为ε、内电阻为r的电源时,沿着电流从负极流入由正极流出的方向,电势升高的数值等于电动势ε,同时在内电阻上电势降低的数值等于Ir,即电势升高的数值等于ε-Ir.
[例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ε1= 6.0V,ε2= 4.0V,内电阻r1= r2=1.0Ω,电阻R1= R3= 6.0Ω,R2= 3.0Ω.若c点接地,试比较a、b、d三点电势的高低.
[解析]电路中的电流为
c点接地,该点电势为零,即U c=0.比较a、b、d三点电势的高低,可选择一段相应的电路,根据前面指出的两点,列出电势升降方程分析判断.
在dC段电路上,沿电流方向由d点到c点,电势升高的数值为ε2—Ir2.据此列出的电势升降方程为:U d+ (ε2—Ir2),解得d点电势为
U d= U c- (ε2- Ir2) =[0 - (4.0 - 1.0×1.0)]V= -3.0V
在ad段电路上,沿电流方向由a点到d点,电势降低的数值为IR3,其电势升降方程为:U
- IR3= U d.解得a点电势为
a
U a= U d+ IR3= ( -3.0 + 1.0×6.0)V= 3.0V
在ab段电路上,沿电流方向由b点到a点,电势升高的数值为ε1-Ir1,其电势升降方程为:U b+ (ε1- I r1) = U a.解得b点电势为
U b= U a- (ε1- Ir1) = [3.0 - (6.0 - 1.0×1.0)]V=-2.0V
综合上述分析可判知:a、b、d三点电势高低的关系为U a>U b>U d.
二、电路中电势分析的应用
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常涉及到电路结构分析、电流流向判断、不同支路上两点间电势差的计算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都与对电路中各点电势高低的分析是密不可分的.下面通过例题来说明电路中电势分析的具体应用.
[例2]如图2所示,一段由电阻R1、R2、R3和R4组成的电路.试分析这段电路的结构.
[解析]分析一段电路的结构,即分析这段电路中各电阻之间的连接关系,这是正确进行电路计算的基础.分析一段电路上各点电势高低的分布,是分析这段电路结构的基本方法.在图2所示电路中,设a点电势最高,e点电势最低,即U a>U e.a点和c点间用电阻不
计的导线连接,a点和c点为等电势点,即U a= U c.同理,b点和d点为等电势点,即U b= U d.由U a>U e可判知,这段电路中的电流将由a、c两点经b、d两点流向e点.再由电流流经电阻时,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即可判知,这段电路中各点电势高低分布的情况是:U a=U c>U
=U d>U e.
b
在完成电势分析后,可将电路中a、d、e三个电势高低不同的点选出,如图3所示重新排列.然后再将电路中的各电阻对应画在a、d、e三点间,采用这样的方法将原电路改画后,各电阻间的连接关系便一目了然了.
[例3]如图4所示电路中,己知I = 3.0A,I1= 2.0A,电阻R1= 10Ω,R2= 5.0Ω,R3= 30Ω.求流过电流表A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解析]设a点电势为零,即U a=0.
电流I l由a点经R1流到b点,电势降低的数值为I1R1,则b点电势为
U b= U a- I1R1=(0 - 2.0×10)V = -20V
流过R2的电流I2= I - I1= 1.0A,电流I2由a点经R2流到C点,电势降低的数值为I2 R2,则C点电势为
U c= U a- I2R2- (0 - 1.0×5.0)V= -5.0V
由U c>U b可判知,流过R3的电流I3由c流向b.再由c、b两点间的电势差U c b = U c - U b= [(-5.0)-(-20)]V=15V,可求出流过R3的电流
对c点来说,流入c点的电流一定等于流出c点的电流,现流入c点的电流I2大于流出c点的电流I3,由此判知从c点有一部分电流经电流表A流出,且流过电流表A的电流为
I a= I2- I3= (1.0 - 0.50 )A = 0.50A
电流I3的方向由c到d.
从本题中清楚地看到,要判断局部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必须分析局部电路两端的电势高低,为了帮助读者掌握这一思路和方法,请读者自行分析如图5所示电路中,合上开关S的瞬间,通过开关S的电流的方向;然后再分析合上开关S后,通过开关S的电流的方向.(答案均为由b 流向a)
[例4]如图6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ε=10V,内电阻不计,电阻R1=14Ω,R2= 6.0Ω,R3= 2.0Ω,R4= 8.0Ω,R5= 10Ω,电容器的电容C = 2.0μF.求
(1)电容器所带的电量?说明电容器哪个极板带正电?
(2)若R1突然断路,将有多少电量通过R5?
[解析]涉及电路中接有电容器的问题,要注意两点:
①注意分析加在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等于电路中哪两点间的电势差,如果电容器两板分别接在不同支路的两点上,必须通过电势分析求出两点间的电势差.
②电容器充放电达到稳定后,由于电容器的隔直作用,在电容器所在的支路中没有电流.
(1)设d点电势为零,即U d=0.
在a、b两点间电容器所在支路中,电流为零,R5两端等电势,因而加在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即为a、b两点间的电势差.
电流由a点经R2流到d点,电势降低的数值即为R2两端电压,则a点电势为
电流由b点经R4流到d点,电势降低的数值即为R4两端电压,则b点电势为
由U b>U a判知,电容器下板带正电.再由b、a两点间的电势差U ba= U b- U a= 5.0V,可求出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为
Q = Cu ba= ( 2.0×10-6×5.0) C = 1.0×10-5 C
(2)在接有电容器的电路中,当电路结构或状态发生变化时,一般电容器要经历一次充电或放电过程,之后电容所带电量再次达到稳定.
本题中,R1断路,当电容器带电再度达到稳定后,加在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等于R4两端的电压,此时电容器所带电量为
由U b>U d可知,电容器下板仍带正电.
由Q'>Q判知,R1断路后电容器经历了一次再充电的过程,电容器极板上所增加的电量,即为电容器在R1断路前后所带电量之差.据此通过R5的电量为
q = Q'-Q =(1.6×10-5-1.0×10-5)C = 6.0×10-6 C
最后还需强调的一点是,在分析电路各点电势,对于等电势点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在例题2和例题4中都涉及到这一点.出现在电路中的等势点,往往是用电阻不计的导线连接的两个点,或者是没有电流通过的电阻两端,要注意掌握根据上述两种情况来分析判断等电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