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语言教学反思
中职语文诗歌鉴赏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职语文诗歌鉴赏教案及教学反思摘要:一、引言二、中职语文诗歌鉴赏教案概述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三、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2.存在问题3.改进措施四、结论正文:【引言】在我国,中职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中语文学科的教学不仅关乎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对他们的职业技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诗歌鉴赏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探讨中职语文诗歌鉴赏教案及教学反思,以期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中职语文诗歌鉴赏教案概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2.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诗歌的基本知识;2.诗歌鉴赏的基本原则;3.常见诗歌类型的鉴赏方法;4.代表性诗人的作品鉴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诗歌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鉴赏心得;3.案例分析法:分析代表性诗人的作品,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4.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诗会等活动,提高审美体验。
四、教学过程1.引入话题:通过名篇佳作,激发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2.讲解基本知识:介绍诗歌的起源、类型和鉴赏方法;3.分析案例:分析代表性诗人的作品,让学生了解鉴赏过程;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5.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鉴赏观点进行点评,总结鉴赏要点;6.实践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鉴赏。
【教学反思】一、教学效果1.学生对诗歌鉴赏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2.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得到了提高;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诗歌鉴赏。
二、存在问题1.课堂互动不足,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2.教学内容较多,学生消化吸收较慢;3.实践环节不足,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机会。
三、改进措施1.增加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2.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吸收所学知识;3.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鉴赏能力。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和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鉴赏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素质和情感表达能力。
本次教学旨在通过诗歌鉴赏,匡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和方法1. 教学准备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之前,我认真准备了相关诗歌的文本和解读资料。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还准备了一些与诗歌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源。
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互动的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诗歌朗诵和创作等。
2. 教学导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选择了一首生动有趣的现代诗歌进行导入。
通过朗读和讨论,我匡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3. 诗歌分析在诗歌分析环节中,我选择了几首经典的古代诗歌进行讲解。
我首先介绍了诗歌的基本结构和修辞手法,然后逐句解读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表达,我匡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美学价值和文化背景。
4. 诗歌欣赏在诗歌欣赏环节中,我播放了一些与诗歌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资源。
学生通过聆听和观看,感受诗歌的声音和形象,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 诗歌创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我组织了一次诗歌创作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创作了一首与诗歌主题相关的短诗。
通过互相分享和讨论,学生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创作成果,还学会了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6. 教学总结在教学结束之前,我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
我强调了诗歌鉴赏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歌,培养自己的文学素质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反思和改进本次诗歌鉴赏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时间安排较紧,导致部份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创作和讨论。
下次教学中,我会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展开。
其次,部份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较差,导致他们在诗歌分析环节中表现不积极。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下次教学中,我会增加一些针对性的辅助材料,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
鉴赏古诗歌语言风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鉴赏古诗歌语言风格教学设计及反思鉴赏古诗歌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名内容创作者,我认为设计一堂好的鉴赏古诗歌语言风格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都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就此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教学设计1. 导入环节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会在开头选取一些有趣的古诗词段子,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等,引导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语言风格分析将古诗歌按照不同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例如抒情、写景、婉约、豪放等等。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语言风格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并发掘其中的美感。
3. 同声朗读学生对于古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需要多次的感性接触和体验。
我会请学生同声朗读一些经典的诗歌,以此加深学生对于语言风格的感性理解。
4. 高效巩固教学中的巩固环节非常关键。
我会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练习,例如填词、补空等小游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点,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反思1. 学生现实情况要考虑学生成长环境的不同可能会对课程展开产生影响。
我会了解学生的现实情况,比如学生是否喜欢阅读,是否对文化感兴趣,以此来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教学风格多元化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持的教学风格对于学生的认知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会尽可能地多元化自己的教学风格,包括信息呈现方式、教学体验方式等等,使学生在多维度和多角度上感受到知识的丰富性和厚度。
3. 教学跨领域联动古诗歌的鉴赏除了需要学生对于语言本身的把握,还需要学生对于历史、文化、哲学等领域的认知。
因此,我会尽可能地将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鉴赏古诗歌语言风格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多方面的因素,关键在于重视学生体验,强调多元化和跨领域联动,同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是对于美感和文化修养的感性追求。
诗歌教学反思(通用10篇)
诗歌教学反思诗歌教学反思(通用10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歌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歌教学反思篇1《山城的雾》是一首诗歌。
作者满怀激情,以丰富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山城重庆的雾所特有的,无比奇幻的景致。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现代诗歌语言浅显易懂,而且有不少文质兼美的儿童诗歌,《山城的雾》就是很具代表性的一首。
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会发现学生并不喜欢读诗,究其原因:因为它不像童话、小说那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也不像历史故事、科普知识那样能让孩子阅读以后有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的成就感;所以孩子们对阅读诗歌的兴趣并不高。
所以这堂课我打算从诗歌的形象性入手,让孩子感悟诗歌的语言美,使孩子的思想与诗的内容形成共鸣,体会山城的雾的奇幻之美;培养学生喜欢读诗,能试着写诗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以图片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诗歌语言所表达的雾的奇幻之美,并着重分析诗歌语言所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感悟到诗歌语言的形象美。
这是我第一次上公开课,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挑战。
课前,我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并且精心准备了教案,自认为学生听课后,肯定会有收获,这才开始上课。
但实际并不像我预料的那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学生对诗歌的了解太少,兴趣也不大,课堂上更多的是我在引导、启发,学生参与的人数较少,而且有的内容学生根本不明白,所以这是一堂失败的公开课。
回想起来,我感到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一、遵循新课标理念,结合文本特点,进行教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教学应以读为主。
诵读,对学生掌握诗歌主题,培养语感,具有很大的帮助。
《山城的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
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应该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
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5篇
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5篇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对于提高教师的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当我们在教学中有了一些经验后,大家可以写份教学反思,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5篇,供大家参考。
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篇1摘要: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与完善,在新课标概念下,高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而对于高中语文来说,诗歌鉴赏是目前高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实际下,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心得提出来的,亦是现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着重从现在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为提升诗歌鉴赏教学质量做好必要的保障。
关键词:诗歌鉴赏;少教多学;教学思考诗歌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而在现今的高中诗歌教学中,并没有积极地发扬民族文化,不重视诗歌教学,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完善,我国大力推行新课标教学,尤其是高中的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
但是从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状况来看,诗歌鉴赏教学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主要是以诗歌的记忆、背诵、朗读为主,学生对诗歌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是单纯地记住了诗歌,应付了目前的考试,这虽然解决了学生当前的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单纯的记忆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学习兴趣下降,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下降,就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新课标针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所推行少教多学教学方式的优点,并为改善教学状况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教师引领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并巧设问题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学习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在诗歌鉴赏和文言文的学习上比较吃力,而这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要想学好诗歌鉴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
诗歌鉴赏教研活动反思(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诗歌鉴赏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教师对诗歌鉴赏教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一次诗歌鉴赏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深入解读诗歌,提升鉴赏能力”为主题,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对诗歌鉴赏教学的认识和教学水平。
二、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知名诗歌鉴赏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诗歌鉴赏的特点、方法和技巧。
2.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诗歌鉴赏课例,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
3. 小组研讨:分组讨论,针对具体诗歌作品,分析鉴赏方法和技巧,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 课堂实践: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诗歌鉴赏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5. 总结交流:各小组分享研讨成果,进行总结交流,共同提高。
三、活动反思1. 理论认识不足在活动过程中,部分教师对诗歌鉴赏教学的理论认识不足,对诗歌鉴赏的特点、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够。
专家讲座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仍需进一步探索。
2. 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教学观摩环节展示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完全模仿,需要结合自身教学特点,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3. 学生参与度不高在诗歌鉴赏教学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对诗歌鉴赏缺乏兴趣。
这可能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堂氛围等因素有关。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评价方式单一在诗歌鉴赏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忽视了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 教师个人素养诗歌鉴赏教学对教师个人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审美能力。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3篇)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3篇)【第1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古典诗歌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教学对于陶冶性情、加强美育、继承传统,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然而,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在诗歌教学中,知识、技巧训练大于思想的领悟、价值的追求、审美的熏陶。
这有待于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高考指挥棒效应明显的大环境下,设想如果不考诗歌,又有多少学生真正主动的搜集诗歌、背诵名句、感悟意境?因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1]当代高中生浸泡在媒体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情境中,很多学生拒绝传统,崇尚个性,已经失去学习诗歌的动机。
如果诗歌教学与现实脱节,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更加厌恶诗歌学习,这与诗歌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周易》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因此,高中诗歌教学求新求变迫在眉睫。
在新课程背景下,变的是思想、方法,不变的是道德感悟、审美追求。
道德的崇高与审美的品位是学生对诗歌的自觉式追求。
现从心理学视角,从动机、美感(艺术鉴赏)、能力三个维度,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高中诗歌教学改革,并作一定的反思。
一、背景分析传统的诗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形成符号化认识。
如谈到杜甫,就想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成“诗圣”,思想是“忧国忧民”。
提到李白,就想到他被称为“诗仙”,将他与浪漫主义紧密联系,想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这已形成当下标准化、范式的诗歌教学模式,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思维定势”。
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引导学生以知人论世为起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平衡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创新能力。
而《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梦”属于想象的类型,教学中带领学生跟随李白的思维踏上多彩的追梦之旅,找到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衔接点,回归现实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诗歌语言教学反思
诗歌语言教学反思诗歌语言教学反思诗歌语言特点1、形象生动。
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杏花的具体特征:鲜艳、热烈、红得象火,给人以闹哄哄的感觉,还表现了杏花枝头蜂飞蝶的热闹景象。
2、含蓄。
其特点是把思想感情隐藏在形象之中,做到“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很含蓄,是对当时求仙学道的否定。
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灵药,成了仙子,进入月宫,长生不老。
但居住在碧海青天,孤身只影,非常寂寞。
虽然长生不老,又有什么意义呢?3、精炼。
其特点是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字字珠玑。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二十八个字,描写了五组画面,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整幅画的中心是“人(断肠人)”。
4、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诗歌语言教学反思诗歌语言特点1、形象生动。
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杏花的具体特征:鲜艳、热烈、红得象火,给人以闹哄哄的感觉,还表现了杏花枝头蜂飞蝶的热闹景象。
2、含蓄。
其特点是把思想感情隐藏在形象之中,做到“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很含蓄,是对当时求仙学道的否定。
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灵药,成了仙子,进入月宫,长生不老。
但居住在碧海青天,孤身只影,非常寂寞。
虽然长生不老,又有什么意义呢?3、精炼。
其特点是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字字珠玑。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二十八个字,描写了五组画面,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整幅画的中心是“人(断肠人)”。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诗歌鉴赏作为文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在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在参与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深感自身在教学方法、教材选择以及评价方式上存在一些不足。
在此,我将对我在诗歌鉴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对策和改进的思考。
一、教学方法的调整诗歌鉴赏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态度。
然而,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自己过于注重文字层面的解读,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的培养。
首先,我打算引入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创作实践等。
通过这些互动与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自主地发现诗歌的美感,并能够展示自己的见解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还计划组织一些诗歌欣赏活动,如朗诵会和诗歌比赛,以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其中,增强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二、教材的选择与设计教材的选择对于诗歌鉴赏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大多采用了传统的教材,而忽略了多样化的文本和题材。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寻找一些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风格和题材的诗歌,从而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
此外,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我还计划以音乐、绘画、影像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与诗歌相结合,呈现给学生一种多重艺术的饕餮盛宴。
通过这种跨界融合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的美感与艺术价值。
三、评价方式的调整在诗歌鉴赏教学中,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在过去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传统的笔试形式进行评价,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和创造力的培养。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调整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首先,我将引入一些开放性的评价形式,如个人作品展示和口头表达等。
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创造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古诗鉴赏教学反思
古诗鉴赏教课反省古诗鉴赏教课反省1、设计思想古诗词赏析既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说是重点,主假如指经过古诗词的赏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深入剖析与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以及语文综合修养;说是难点,古诗词是语言的精髓,其思想的跳跃性极大,既存在着语言阻碍,又存在着思想感情的模糊与多义性。
并且最为重点的是,每首诗词都不一样,理解上的多义性,特别是在赏析的过程中没有必定的规律可按照。
这样就给学生的理解与回复造成了阻碍。
本课着力从古诗词赏析的一般规律下手,力争给学生理解与回复找出必定的标准模式,从而指引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理解与回复方式方法,提高其理解赏析古诗词的能力,最后抵达提高综合的语文修养之目的,为此设计了本课。
2、诗歌鉴赏要在朗读中进行在指引学生朗读的根基上,加深对诗歌多方面、多角度的理解,是提高他们的感悟能力的重点,也是教课中的重点。
能够将诵读指导和剖析鉴赏交织进行,读读讲讲,逐渐深入诗的境界;必需时应联系诗的写作背景,不要说得琐细,只宜点到为止。
3、诗歌鉴赏摒弃繁琐的解说,要指引学生品尝王维的山川诗有个很突出的特色用喧闹的` 字面不是写出喧闹的境地,而是写出清静的境地。
开头两句,简单理解,不用多说。
要侧重品尝中间的那四句。
相同是水飞、云起、鸟啼、花发,在其他诗人笔下胆喧闹的铺设,而在王维的笔下却恰巧就是清静的意趣。
在教课中假定能带着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意会,这堂课就比较有价值。
4、鉴赏重点是“诗中有画”的优盛情境不要只对“诗中有画”进行观点化的办理,要让学生品尝“画”的诗句,想象“画”的情境,描绘“画”的场景。
5、指引学生概括诗歌的一般鉴赏方法重视方法概括累积方法,抵达贯通融会的目的。
诗歌教学反思(整理13篇)
诗歌教学反思〔整理13篇〕篇1:诗歌教学反思诗歌作品的鉴赏须从何处入手:开展古代诗词的探究学习,探究什么,怎么探究。
语文课程要利用古代诗词文学的资培养学生的审美力,通过诗词阅读鉴赏活动,在学习品味评价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才能。
老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一般的知识和鉴赏的规律,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体悟、品味咀嚼,考虑申发。
用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作者沟通,调动自己的经历去体悟形象与作品的意义。
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去,成为作品最后的完成者。
学生自主学习鉴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那么是指老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学生的探究意识,更有利于学生从单纯的“学习知识”开展到“学会学习”。
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学生开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研究性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是学生开展的需要。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是通过这种转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开展。
1.明确学习目的我们鉴赏古诗词课题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体味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二是分析^p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p 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三是熟悉意象蕴含的根本固定意义,分析^p 由意象营造出的意境气氛。
2. 讨论学习方法老师境界为教无定法,但在这里是无详细方法可仿照,唯有在实际中边走边探究,在学生学习掌握鉴赏古诗词的内容思想的方法活动中进展了方法的讨论。
我们在每类诗词的前言中,都有简明鉴赏方法的说明,这是一把钥匙,用来启开学生的思维。
例如山水的鉴赏,我们在第一节课中引领学生运用现有的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营造的意境,在品味意境的时候揣摩作者的情感。
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和学生共同鉴赏了例文中的几首诗,在形式上采取每组一首,要求学生把每组分到的诗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出来。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反思导言:语文诗歌鉴赏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面临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以及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进行反思和探讨。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问题1. 如何选择适合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诗歌应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和成长背景等因素。
应该选择内容生动、抒情深邃的诗歌作为教学材料,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如何使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诗歌既是美的载体,又是思想情感的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形式、语言和意象等要素,去理解诗歌背后的深意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方法运用的问题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们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可以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诗歌创作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诗歌,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鼓励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三、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1.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通过多种方式,如进行诗歌欣赏比赛、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等,激发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增强他们主动学习的动机。
2. 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诗歌是一种富有情感的艺术形式,我们应该通过诗歌欣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只有当学生与诗歌产生情感共鸣时,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结语: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美育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并注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情感体验,以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应不断反思和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诗歌鉴赏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需求和成长。
只有这样,才能让诗歌的美丽之花在高中学生的心灵中绽放。
诗歌语言教学反思
诗歌语言教学反思诗歌语言教学反思诗歌语言特点1、形象生动。
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杏花的具体特征:鲜艳、热烈、红得象火,给人以闹哄哄的感觉,还表现了杏花枝头蜂飞蝶的热闹景象。
2、含蓄。
其特点是把思想感情隐藏在形象之中,做到“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很含蓄,是对当时求仙学道的否定。
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灵药,成了仙子,进入月宫,长生不老。
但居住在碧海青天,孤身只影,非常寂寞。
虽然长生不老,又有什么意义呢?3、精炼。
其特点是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字字珠玑。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二十八个字,描写了五组画面,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整幅画的中心是“人(断肠人)”。
4、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诗歌语言教学反思诗歌语言特点1、形象生动。
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杏花的具体特征:鲜艳、热烈、红得象火,给人以闹哄哄的感觉,还表现了杏花枝头蜂飞蝶的热闹景象。
2、含蓄。
其特点是把思想感情隐藏在形象之中,做到“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很含蓄,是对当时求仙学道的否定。
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灵药,成了仙子,进入月宫,长生不老。
但居住在碧海青天,孤身只影,非常寂寞。
虽然长生不老,又有什么意义呢?3、精炼。
其特点是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字字珠玑。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二十八个字,描写了五组画面,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整幅画的中心是“人(断肠人)”。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负责教授诗歌鉴赏专题的课程。
通过这次教学经历,我收获了很多,并且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次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述和讨论。
首先,我向学生们介绍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包括诗歌的韵律、意象和主题等要素。
然后,我引导学生们分析和解读了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并鼓励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学生们对于诗歌的基本要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们能够识别诗歌中的押韵和节奏,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隐喻等修辞手法,并在分析和解读诗歌时运用这些知识。
其次,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通过分组讨论,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并且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学生对于诗歌鉴赏的兴趣不高。
他们更喜欢浅尝辄止,对于深入理解和分析诗歌缺乏耐心。
其次,有些学生在诗歌鉴赏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对于诗歌的抽象和深入的思考不够,只重视诗歌的表面意义,而忽略了其中的深层内涵。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以下的改进建议。
首先,我将在教学中引入更多有趣的诗歌作品。
例如,我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们生活经验有关的现代诗歌,以便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并且能够保持对诗歌鉴赏的浓厚兴趣。
其次,我将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教学中,我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创作和朗诵,以提高他们对于诗歌表达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加深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
此外,我还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多媒体资源。
通过展示一些与诗歌鉴赏相关的音频和视频,我相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并加深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
例如,我可以播放一些著名诗人的朗诵录音,以及一些诗歌的短片解析,让学生们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感知更好地理解诗歌作品。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诗歌鉴赏专题的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中班语言诗歌教案反思《秋天的颜色》
中班语言诗歌教案反思《秋天的颜色》一、教学目标•帮助幼儿了解秋天的颜色,培养其观察和表达能力;•学习并朗读《秋天的颜色》这首儿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于诗歌的喜爱并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秋天的颜色》儿歌材料;•显示屏或白板;•关于秋天颜色的图片或实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呈现秋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激发幼儿对于秋天的好奇心。
教师询问幼儿对于秋天的颜色有什么了解。
2. 歌曲欣赏和学唱教师出示《秋天的颜色》歌词,放送歌曲,并示范演唱。
然后,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唱几遍。
3. 歌曲朗读及情感指导教师将歌曲改编成散文形式,以促进幼儿对诗歌的理解。
然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歌曲,并引导幼儿通过身体语言和表情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4. 词语解释和学习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歌曲中的一些生词和形容词,例如“金黄色”和“红褐色”。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的方式,帮助幼儿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和记忆。
5. 创作活动教师向幼儿提出以下问题:你们曾经见过哪些秋天的颜色?请试着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这些颜色。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用丰富的语言进行描述。
6. 分组合作表演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秋天的颜色,设计表演形式,例如小组合唱、手势表演等。
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并表演出自己的作品。
7. 反思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幼儿一起总结所学的秋天颜色和表达方式。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学习了《秋天的颜色》这首儿歌,并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幼儿通过积极参与,理解并运用了词汇,并通过创作和表演展示了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在引导幼儿理解新词时,没有提供足够的例子来帮助幼儿建立更具体的形象。
其次,在分组合作表演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得比较腼腆,没有积极参与,我没有提供足够的激励和鼓励。
这些问题影响了幼儿的学习效果和主动性。
诗词赏析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一)《考试大纲》针对诗歌鉴赏提出了两个要求:(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一般篇幅短小,意蕴深刻,叙事简练,情感内敛,它虽立足于现实,但是往往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或浓缩历史,或观照未来,或挖掘内心,又由于时代距离、文化底蕴、文言功底、鉴赏方法和经验等原因,古诗鉴赏对学生而言有着比鉴赏现代文多得多的障碍和难度。
学生面对诗歌鉴赏有畏惧心理,怕做这类题目。
有时满怀信心地做了,也拿不到多少分。
特别是农村的学生真是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
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重视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高三学生或多或少掌握了一点诗歌鉴赏的技巧,但看不懂诗歌,还是于事无补,所以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提上了日程。
而应试教育使得我们高三的学生淹没在题海战术之中,教师和学生也不得不适应这一形势,弄得身心憔悴,疲惫不堪。
素质教育的口号由来已久,但效果一直不佳。
从去年开始的“五严”禁令是一个重大的措施,对推行素质教育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学生尤其是高三的学生负担减轻了,自由时间多了。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适当地阅读课外的诗歌,体会优美的语言,如画的意境,品味诗歌或凝练或间远或含蓄或空灵或雄壮的美,领会诗人的情怀,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做题固然重要,但过犹不及,如果两者同时进行,双管齐下,我想效果应该好得多。
另外,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赏析的诗歌,进行适当的分类,如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等,学生看了之后,可以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生诗歌鉴赏的综合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诗歌感兴趣,那么就会像香菱学诗那样抱着极大的热情专注于诗歌,咬文嚼字,细细品味,这对于培养理解诗歌能力有很大帮助。
高三学习紧张,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单的推行,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共同合作、交流、探讨诗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也就事半功倍了。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教案及教学反思《风在哪里》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教案及教学反思《风在哪里》教学目标1.唤起幼儿对自然的认识和热爱,提高情感认知能力。
2.培养幼儿语言表达和欣赏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感受、表达和创造等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诗歌欣赏让幼儿听一首诗歌《风在哪里》,感受风的吹拂和它的神秘面纱。
风在哪里?在树梢上头,在小鸟身上,在花的脸上,也在孩子的头发上。
风在哪里?在白云堆叠间,与斜阳融为一体,在流水拍击里,随波逐流漂移。
风在哪里?在远处山坡间,在大海的涛声里,在吱吱梯呀的门廊下,在不宁静的夜里。
风在哪里?在孩子快乐奔跑的操场上,在树下读书的心情里,在想你的挂念中。
情景演绎在一幅树林和青草茵茵的俯视地图上,让幼儿与老师一起模拟风的行走路线。
让孩子们感受下面是绿油油的草地,旁边是凉爽的树林,风在它们之间跑来跑去,与小动物玩耍,又借助着它们的力量远行。
语言表达1.以“风在哪里?”为切入点,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自然界中所发生事物的认知和感受。
2.与孩子们一起模仿风的声音,也让学生们对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创作表达在情景演绎中,让孩子想象自己成为了风,自由自在地穿梭于大自然之间,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幅关于「风在哪里」的图画。
教学反思这一节语言活动主要是通过引导孩子们认识和感受自然界中的风,来提高幼儿关于自然的认知和感知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趣味性和互动性,这既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绎和绘画,让孩子们对风产生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并得到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可以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幼儿的认知和发展,也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总之,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幼儿们要具备综合运用观察、思考、感受和表达等能力,同时也要与自然界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并且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从而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对于老师来说,也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课堂的管理和交流等方面做出更进一步的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教育成效。
中班语言诗歌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啦》
中班语言诗歌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啦》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感受、想象、联想等方式理解《下雨啦》这首诗歌内容。
2.能够模仿老师朗读、演唱《下雨啦》这首诗歌,表达对雨水及自然的感受。
3.能够口头描述雨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而理解一些基本自然科学概念。
4.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欣赏与讲解教师先介绍并回顾前面所学的一些诗歌,如《小兔子乖乖》、《蜗牛与黄鹂鸟》等。
然后再引入本堂课学习的《下雨啦》。
教师将《下雨啦》朗读一遍并播放音频,让孩子们先听一遍诗歌。
然后再通过解释、意境分析等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这首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2. 诗歌表演与模仿教师再次朗读《下雨啦》,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朗读、模仿。
老师可以教授孩子们一些甩头、扭腰、点手指等动作,让孩子们通过动作表达出诗歌中的情感与意境。
3. 诗歌操练与创作教师可将诗歌中的关键字或句子摆放在黑板上,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模仿、联想等方式诵读、操练这些关键字或句子。
然后再鼓励孩子们自己动笔创作,写出关于下雨的诗歌。
4. 身体游戏与自然科学知识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身体游戏,如“下雨啦,我要撑伞”等,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然后再通过观察和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雨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雨水对植物、土壤、水源等的重要性。
三、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引导孩子们学习《下雨啦》这首诗歌,并结合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认识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和表达这首诗歌。
通过欣赏、模仿、操练和创作等方式,让孩子们逐渐掌握诗歌的语言和情感,进而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创造能力。
此外,还通过身体游戏的方式加深对孩子们对雨水自然现象的认识,加强了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促进了诗歌教学与自然科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感知能力和文化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诗歌鉴赏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改进。
首先,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往往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即先介绍诗歌的作者、背景,然后逐句分析诗歌的含义和艺术手法,最后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但却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而且,这种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导致学生在鉴赏诗歌时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其次,对于诗歌的诵读重视不够。
诗歌是一种富有韵律和节奏的文学体裁,诵读是感受诗歌魅力的重要途径。
但在教学中,我没有给予诵读足够的时间和指导,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朗读几遍,没有深入地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和情感美。
这使得学生在鉴赏诗歌时,无法从声音的层面去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影响了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另外,在教学中对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分析不够深入。
意象和意境是诗歌的核心元素,它们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但在教学中,我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意象和意境,没有引导学生深入地去挖掘诗歌中意象和意境的独特内涵和象征意义。
这导致学生在鉴赏诗歌时,无法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也无法真正领略到诗歌的艺术魅力。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诗歌鉴赏教学中,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诗歌朗诵比赛、诗歌创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交流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在朗诵比赛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创作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同时,要加强对诵读的指导。
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诵读,并且要从语调、语速、重音、停顿等方面给予细致的指导。
让学生通过诵读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诗歌语言教学反思
我国古代诗歌灿若繁星,诗人辈出,在上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大量古诗词,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诗经的现实,楚辞的浪漫,乐府的叙事,汉魏的风骨,并初步领略了唐诗、宋词的高远和深邃,其中,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恬淡优美,柳永得缠绵悱恻,清照的婉约凄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鉴赏诗歌语言教学反思,欢迎参考~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古典诗歌语言中的炼字手法。
2、让学生明确高考诗歌鉴赏中对于“炼字”的考查方式。
3、让学生学会鉴赏古典诗歌语言中的“炼字”。
4、让学生学会作答高考中诗歌鉴赏的“炼字”题型。
二、重点难点:
1、怎样鉴赏“炼字”。
2、怎样作答高考中的“炼字”题。
三、导课:
有一天黄庭坚在苏小妹家与苏轼闲谈,苏小妹出了一道题目,要求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各加一字,成为两句五言诗。
请同学们替苏小妹“炼字”,看谁填的好,是否能超过苏轼、黄庭坚和苏小妹。
“轻风____细柳,淡月____梅花”(板书)
四、感受高考:
1、高考考查炼字的题型:
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中的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4)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5)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为什么?
2、考查方向与重点
61方向: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
重点是动词和形容词。
61高考动向:近几年语文高考有很多地区的试题出现了炼字题。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61答题步骤:步骤一:释词义明手法(先看炼的字是什么
词性,结合词性,解释词的含义、明确词的手法。
)
61步骤二:描景象、摹情态(结合炼字所在具体诗句分析,写出了什么景物特点或者在描摹情景状态时有何效果) 61步骤三:点作用、表感情(在诗歌情感角度起到什么作用,并且是什么情感)
五、巩固练习(2010年四川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
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
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答案:(1)“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
“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炼字,要求分子字的意思、修辞、表现手法、结构作用、表现主题情感意境的作用。
故答案总结为:“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
“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六、鉴赏思路
步骤一:释词义明手法(板书)(先看练得的字是什么词性,结合词性,解释词的含义、明确词的手法。
)
步骤二:描景象、摹情态(板书)(结合炼字所在具体诗句分析,写出什么景物特点或者在描摹情景情态时何效果) 步骤三:点作用、表感情(板书)(在诗歌情感角度起到什么作用,并且是什么情感)
七、课堂练习
巩固练习(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61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首。
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61“软”指柔软,以触觉写视觉,“涌”指涌出,运用比拟的手法。
(步骤一)
61春日的傍晚,夕阳柔软的红光照在东山上,而东山被白雪覆盖,仿佛是银山像自己涌来。
(步骤二)
61“软”生动的写出夕阳余晖的可感可触,柔和温暖;“涌”形象的写出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步骤三)
八、课堂小结
61步骤一:释词义明手法(先看炼得的字是什么词性,结合词性,解释词的含义、明确词的手法。
)
61步骤二:描景象、摹情态(结合炼字所在具体诗句分析,写出什么景物特点或者在描摹情景情态时何效果)
61步骤三:点作用、表感情(在诗歌情感角度起到什么作用,并且是什么情感)
九、作业:
61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1春日即事
61李弥逊①
61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61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61[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61(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设置了明确诗歌语言的贴切性、丰富性和创新性三个教学环节,通过三个环节的连接照应,在具体诗歌中进行分析,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含义,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诗歌
阅读兴趣,有利于诗歌教学的进一步推进,使学生掌握了炼字的技巧,并通过成功获取知识技巧激发了学生运用语言的热情,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激发学生鉴赏古诗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但也有不尽如意的地方:
1、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是没有把握好教育技巧,引导时机。
例如在讲解《南浦别》时,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一致时,我急于让学生说出准确答案,而没有给答错的同学阐述的机会,如果这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失误之处效果会更好。
2、以标准答案为媒介,明白自己做题过程中的得与失。
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反思,寻找自己的分析诗歌中的得与失,为以后备考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