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无答案)
【中考真题】山东省济宁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附解析
![【中考真题】山东省济宁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76033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6.png)
【中考真题】山东省济宁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咚!咚!咚!”不远处传来一阵牛皮大鼓声,参加竟渡..的18条龙船缓缓(露相/亮相):这些体形狭长的“水上蛟龙....。
只见一艘25米长的龙船上,40..,龙须飘飘,威风凛凛..”龙头高昂,①,龙睛闪烁多位汉子摩拳擦掌:鼓手站在船中央,手上的鼓棒稍稍抬起,时刻准备着击鼓鸣响;划手们身体前倾,双手推桨,严阵已待....;船头和船尾处的舵手看起来十分(淡定/淡泊),他们望着远处的弯道,若有所思。
突然,“哗”的一声哨响,龙船上的几十支桨应声而动,②,河道里瞬间泛起惊滔骇浪....。
河面上发出鼓号震天,河畔边的看台上有将近2000余位观众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竟渡威风凛凛.(lín)B.蛟.(jiāo)龙摩拳擦掌C.闪烁.(shuò)严阵已待D.舵.(duò)手惊滔骇浪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亮相淡定B.露相淡泊C.亮相淡泊D.露相淡定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龙尾翘起②船如脱缰的马一般向前冲去B.①翘起龙尾②船如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C.①翘起龙尾②船如脱缰的马一般向前冲去D.①龙尾翘起②船如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河面上发出鼓号震天,河畔边的看台上有2000余位观众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B.河面上鼓号震天,河畔边的看台上有将近2000位观众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C.河面上鼓号震天,河畔的看台上有将近2000位观众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D.河面上发出鼓号震天,河畔的看台上有2000余位观众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语文】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语文】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14b65819e8b8f67d1cb940.png)
【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A项中,“说”字后面的冒号应为逗号;B项中,这是一句上下句表并列的句子,因此“攀得越起劲”后面的逗号应为分号;D项的三孔上面去掉引号,不属于特定称谓。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B.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
C.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D.孟宪实教授将一代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开怀纳谏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不同年龄的观众都非常喜欢。
【答案】B【解析】成语使用题所涉及的词语往往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所以一般不存在意思理解的问题,可从词义、范围、程度、褒贬、语境等方面去辨析。
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看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了影响。
这个词用在这个句子里语境不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答案】A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我们学过的《香菱学诗》就节选自此书。
B.《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
C.《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语言既富于变化又生动优美,文采斐然,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社会喜剧。
济宁市(2022年-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济宁市(2022年-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4330e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0.png)
2022中考备战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积累(共io 分)L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
渐渐地有红霞渗透出来,整个芦苇荡(盖上/染上)一层淡红色,屏息凝神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燥动,不远处冒出几个小点,小 ・ ♦ ♦点越来越大,定睛一看,①!它们如晨曦中报晓的使者,欢腾着飞向人群,(盘旋/徘徊) • • • •在空中,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喝彩声。
这些水鸟一会儿俯身向下,②,亲昵地送去晨光的问侯;一会儿拍翅向上,③,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刹那。
♦ ♦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B(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A.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轻轻掠过水面飞到芦苇荡尖B.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轻轻掠过水面飞到芦苇荡尖C.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飞到芦苇荡尖轻轻掠过水面D.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飞到芦苇荡尖轻轻掠过水面【分析】第一题考查字音字形。
第二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第三题考查语言的简 明、连贯。
【解答】(1)此题考查字音字形。
A."燥动〃应为“躁动〃;B.正确;C."亲昵"应为qTnni ;D.〃刹(sha )那〃应为〃c 俏那〃应选:Bo(2)此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盖上〃是用东西遮蔽;〃染上〃把东西放在颜料里 使着色。
芦苇荡上着了一层淡红色,应用〃染上〃。
〃盘旋〃指沿着螺旋轨道运动;旋绕飞行; 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
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 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非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 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沉着淡定。
这A.渗(shen)透 燥动 *A.渗(shen)透 燥动 *B.屏(bing )息 欢腾C.亲昵(ni )晨曦 C.亲昵(ni )晨曦D.刹(sh 台)那 问侯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D A.染上徘徊 B.盖上徘徊 C.盖上盘旋 D.染上盘旋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https://img.taocdn.com/s3/m/acfc87c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7.png)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
作为全国中考重要的一项考试科目,语文一直是广大学子们关注的焦点。
而近日,山东省济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考
生和家长们都纷纷表示,这份试题难度适中,涵盖面广,涉及到了生
活中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下面就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份试题吧。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
本部分共有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文化遗产的,一篇是描写音乐家的。
整个部分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针对不同类型
的文章,设置了不同的题型。
第二部分知识运用
本部分共有五个题目,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
中涉及到了词语辨析、成语运用、古诗文背诵等内容,难度适中,涉
及面较广,对于考生来说需要平时多积累、认真复习。
第三部分作文
本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阅读经历,
自由发挥,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作文内容与社会生活中
的热点问题紧密相关,包括教育、社会、文化、环保等多个方面。
在
限定的时间内,考生需要快速构思、组织语言,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体来说,山东省济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设置合理、难度适中,内容
涵盖面广,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运用和阅读理解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对于考生来说,需要平时勤奋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7480bbc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8.png)
山东省济宁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积累。
(共8分)1.(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ㅤㅤ春天要开的花,任是谁都按捺不住的。
各种花讯接踵而至,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向人们_____(报告/宣示)春的讯息。
踏着春天的节拍,人们脱去冬天的妆束,感觉精神一下_____(提高/提振)了许多。
置身梨园,暗香袭人。
这千恣百态的梨花,有的肆意绽放,①;有的半开半合,②;有的刚刚破蕾,③。
每朵梨花都有五六片洁白的小花瓣儿,小花瓣儿手拉手环抱着一簇细嫩的花蕊。
蜜蜂闻香而来,围绕着花蕊忙碌。
成群的蜜蜂、飞舞的蝴蝶、淡淡的花香,所有这一切令人悦目娱心、想象驰骋。
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按捺.(nài)不住妆束B.接踵而至一簇.(cù)C.竞相开放围绕.(ráo)D.千恣百态驰骋.(chěng)(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报告提高B.宣示提振C.报告提振D.宣示提高(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灿烂而热情②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③似含羞少女B.①似含羞少女②灿烂而热情③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C.①似含羞少女②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③灿烂而热情D.①灿烂而热情②似含羞少女③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4)文中加点字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从一树树梨花中,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
B.从一树树梨花中,我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仿佛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
C.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仿佛看到蓬勃的生命力,感受到秋天的丰收景象。
D.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感受到秋天的丰收景象,仿佛看到蓬勃的生命力。
二、古诗文阅读。
(共20分)2.(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e4dd9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3.png)
A.①灿烂而热情 ②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 ③似含羞少女
B.①似含羞少女 ②灿烂而热情 ③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
C.①似含羞少女 ②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 ③灿烂而热情
D.①灿烂而热情 ②似含羞少女 ③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
(4)文中加点字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一树树梨花中,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
B.从一树树梨花中,我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仿佛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
C.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仿佛看到蓬勃的生命力,感受到秋天的丰收景象。
D.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感受到秋天的丰收景象,仿佛看到蓬勃的生命力。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三、综合运用。(共8分)
5.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班级组织博物馆研学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山东省博物馆数量统计表(单位:家)
指标/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数量
541
567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c925e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4.png)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明媚..春日里的一个清晨,一袭清风从城市南端太白湖吹来,沿着宽阔的大路(径直/径自)向北,仿佛整个济宁城都能嗅到它温存的暖意。
湛蓝..的天空下,太白湖绿得那么(刺眼/耀眼),那么醉人。
辽阔的水面一望无垠..的水姑娘一下,水....,碧波荡漾处,是顽皮的游船拨弄了温宛面荡起的层层涟漪....,似明眸善睐....的水姑娘飘散的缕缕秀发。
远处水天一色,①,犹如满池碧荷上站出的几簇....,水草丰美,②,树木葱茏。
太白湖的春天,可谓堪..莲朵。
这里曲径通幽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明媚一望无垠.(yín)B.湛.(dàn)蓝层层涟漪C.温宛明眸.(móu)善睐D.几簇曲.(qǔ)径通幽(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径直刺眼B.径自耀眼C.径直耀眼D.径自刺眼(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①掩映几个渔村的绿树②荷香四溢B.①掩映几个渔村的绿树②四溢荷香C.①绿树掩映的几个渔村②四溢荷香D.①绿树掩映的几个渔村②荷香四溢(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春天的太白湖,可以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B.太白湖的春天,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C.太白湖的春天,可以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D.春天的太白潮,堪称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实乃观赏美景的绝佳去处。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缓,参差披拂。
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8594a09e3143323868934e.png)
济宁市二O二O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宇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积累(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翻过山峰,突然眼前一亮,众人齐声惊呼“哇——哇——”!但见花如潮涌,汪洋恣肆....,绵沿数里,铺陈山脊..。
①,连片的鲜花依山就势,高低起伏,像(一幅/一副)长轴画卷,铺展浩荡,壮丽辉煌。
人在花海徜徉..的游人,时而漂...,恍若置身仙境。
蓦然..回首,红色深浅交织,而又层次分明。
川梭浮.于花海柔波,时而被漩涡..淹没,但总是沉醉其中,(徘徊不前/流连忘返)。
②,在花海里循环往复,无止……我不禁..的付出、多情的馈赠..,我们..造化,面对大自然坚辛..想:龟峰山是大自然亿万年的心血的确应该自觉地加以爱护。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绵沿恣.(zì)肆山脊(jī)B.川梭徜.(cháng)徉蓦.(mù)然C. 漂浮漩.(xuán)祸不禁.(jīn)D.坚辛心血.(xiě) 馈.(kuì)赠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一副徘徊不前B.一幅流连忘返C.一幅徘徊不前D.一副流连共6页第1页忘返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A.①放眼望去②人流如游龙般变得越来越长B.①驻足近观②人流如飘带般变得越来越长C.①驻足近观②人流如游龙般变得越来越长D.①放眼望去②人流如飘带般变得越来越长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由于消防队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消防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2)
![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436aadd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6.png)
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2)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7—20题。
(15分)石崖上的枣树刘成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
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
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
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
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
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
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
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
“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
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
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
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
”后来我们真的去了。
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
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6acc5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5.png)
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瞠目结舌(chēng)迤逦(yǐ)剽悍(piāo)B. 蹉跎(cuō)缄默(jiān)逡巡(qūn)C. 踌躇(chóu)荼毒(tú)缱绻(quǎn)D. 箴言(zhēn)踯躅(zhú)缜密(zhěn)答案:D解析:A项中“迤逦”应读作“yǐ lǐ”,B项中“缄默”应读作“jiān mò”,C项中“荼毒”应读作“tú dú”。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B. 我们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安全事故。
C. 他那勤奋好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D.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容丰富,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
答案:D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B项否定不当,应去掉“不”;C项语序不当,应将“勤奋好学”和“他那”调换位置。
3-20题(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请默写《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自己忠诚的句子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其他填空题略)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问:渔人为何感到“甚异之”?答:渔人感到“甚异之”,是因为他在溪边行走时,忽然遇到了一片没有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这种景象在现实中很少见,因此感到非常惊奇。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023年济宁语文中考试卷
![2023年济宁语文中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b36428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13.png)
2023年济宁语文中考试卷
2023年济宁语文中考试卷,即济宁市2023年中考的语文试卷。
此试卷会包含一系列的题目,用于测试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以下是2023年济宁语文中考试卷示例:
1.选择题: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鼎盛辨证洗劫一空
B. 颓废裨益竭泽而鱼
C. 杯水车薪坦荡如砥蒙络摇缀
D. 戒骄戒燥无精打采一碧万顷
2.选择题: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我们爬上山,虽然气喘吁吁,但是终于到了山顶。
B. “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差不多陶醉其中了。
”
C.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D. 一到西湖,我们就想起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
诗。
3.填空题:请默写古诗《观沧海》中,描述海浪波动的句子。
4.填空题:请根据上下文填写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
5.作文题:以“家”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内容具体,有
真情实感。
总的来说,济宁语文中考试卷是通过一系列的题目来测试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理解来回答这些问题,以达到最好的成绩。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语文(解析版)(初三)中考真卷.doc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语文(解析版)(初三)中考真卷.doc](https://img.taocdn.com/s3/m/025cf1ee3c1ec5da51e2700a.png)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语文(解析版)(初三)中考真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殷红(yīn)庇护(bì)青睐(lài)所向披靡(mǐ)B.酝酿(niàng)模样(mó)慰藉(jiè)锲而不舍(qì)C.脊梁(jǐ)黝黑(yǒu)炽热(zhì)惟妙惟肖(xiāo)D.睿智(ruì)阔绰(chuò)和煦(xù)苦心孤诣(yì)【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A.殷红(yān)B.锲而不舍(qiè)C .炽热(chì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题文】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祈祷    文绉绉    一气呵成    中流砥柱B. 真谛    里程碑    通霄达旦    无与伦比C. 馈赠    发详地    相得益彰    珠丝马迹D. 辐射    一瞬间    砰然心动    姹紫嫣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山东省济宁市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0b3f41b84ae45c3b358c4e.png)
☆绝密级试卷类型A济宁市二0一三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M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3分)一个人须立志,才能走得远;同样,一个民族也必须心存高远志向,才能具有远见和持久而坚韧的力量之源。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梦想是认同感的基础,是nínɡ聚力、向心力、软实力的来原。
分享共同的梦想,才能使所有民族成员走到一起。
2.按要求填空。
(5分)①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
《论语》中的“,?”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孟子抒发了“富贵不能淫,,。
”(《孟子·滕文公下》)的壮志豪情,提醒人们要坚守节操。
②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最爱湖东行不足,”的流连忘返;幸福是苏轼“但愿人长久,”的美好祝愿。
③古代诗人咏柳爱柳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带“柳”字的连续的两句诗。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C.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国内很多城市的建筑风格千篇一律。
D.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4.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B.《西游记》描写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品中塑造的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他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深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f89a1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1.png)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积累。
(共8分)1.(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ㅤㅤ春天要开的花,任是谁都按捺不住的。
各种花讯接踵而至,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向人们_____(报告/宣示)春的讯息。
踏着春天的节拍,人们脱去冬天的妆束,感觉精神一下_____(提高/提振)了许多。
置身梨园,暗香袭人。
这千恣百态的梨花,有的肆意绽放,①;有的半开半合,②;有的刚刚破蕾,③。
每朵梨花都有五六片洁白的小花瓣儿,小花瓣儿手拉手环抱着一簇细嫩的花蕊。
蜜蜂闻香而来,围绕着花蕊忙碌。
成群的蜜蜂、飞舞的蝴蝶、淡淡的花香,所有这一切令人悦目娱心、想象驰骋。
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按捺(nài)不住妆束B.接踵而至一簇(cù)C.竞相开放围绕(ráo)D.千恣百态驰骋(chěng)(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报告提高B.宣示提振C.报告提振D.宣示提高(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灿烂而热情②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③似含羞少女B.①似含羞少女②灿烂而热情③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C.①似含羞少女②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③灿烂而热情D.①灿烂而热情②似含羞少女③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4)文中加点字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从一树树梨花中,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
B.从一树树梨花中,我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仿佛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
C.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仿佛看到蓬勃的生命力,感受到秋天的丰收景象。
D.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感受到秋天的丰收景象,仿佛看到蓬勃的生命力。
二、古诗文阅读。
(共20分)2.(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ㅤㅤ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19080e10b1c59eef9c7b445.png)
济宁市二O一二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在指定的位置。
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者加l-5分。
【友情提示】沉着冷静相信自我把握时间慎思精答祝你成功[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3分)济宁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详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历史yōu 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蕴yōu改为2.按要求填空。
(5分)①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
《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阐述了学习态度;《孟子》中的“,,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②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可以使作品艺术效果突出。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写出了江面的开阔。
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③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感伤时事,抒发离别之情的诗句是:“,”。
3.《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一生坎坷,在他人生最不如意的时候,他写了一副自勉联: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请你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成语,还原这幅对联,(2分)4.《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你从下列人物、主要性格、主要事件中选出不搭配的一项()(2分)A.武松——嫉恶如仇——怒杀阎婆惜B.李逵——直爽率真——元宵闹东京C.林冲——循规蹈矩——雪夜上梁山D.鲁智深——粗中有细——大闹五台山5.右图是2012年3月18日公告的“齐鲁志愿者队徽和标语”,请认真观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它的构成、寓意和宗旨。
(3分)构成、寓意和宗旨: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
(一)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20026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79.png)
(1)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礼记>二则》)
(4)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廷晖才过于日越闻日越被宠任必思夺之矣。
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晓过赵北口①
查慎行
十里风埃②过鄚州,忽开双眼见清流。
绿杨影里平桥路,数尽渔船数白鸥。
【注】①赵北口:位于白洋淀东岸,是一座千年重镇。②风埃:被风吹起的尘土。
(1)诗歌写鄚州一带的情况,有何作用?
(2)最后一句中的“数”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④人类明明知道目前所作所为将会缩短自己物种的寿期,可是为什么还要身不由己地继续走下去?这就需要从人类物种本性来问究了。
⑤在所有动物物种中唯独人类是追求极致贪婪的物种。欲望水涨船高,需求贪得无厌,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这一物种本能。于是高楼大厦,园田别墅,山珍海味……为了争夺利益,战争也必然逐步升级,掠夺资源,能源耗尽,地球环境变得越来越不宜人居。
山东省济宁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积累。(共1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驻扎在岩壁的石头或矗立向上,或倾斜飞翔,毫不掩饰自己的峥嵘险峻(营造/构造)令人畏惧的惊险氛围。而那些匍匐在山岭、蹲立在溪畔的象形石,或像龟兔,或像猿猴,或像鸡犬,维妙维肖,栩栩如生,构筑和谐的生态景象。那些普通的石头以(简约/简易)造型出现,也是遵循返璞归真、大道从简的艺术原理,很是帖近人的情感意愿和审美意识,一如画中小品和诗中小令。①_____,演绎峡谷的自然之美;②____,彰显峡谷的幽深意境。磐石,也叫关门石,十多米高,如一座关隘封锁着一处险要。峡谷岩石遍布,稀少的泥土,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不可谓奇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宁市二〇一六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日出喷薄.,阳光下,万只竟游的白天鹅在五彩斑斓.的湖面上成了美丽的剪影,宛如水上一朵朵袅娜.的白莲。
他们,;时而曲颈低头,娴.雅胜似仙子;时而旋转.对鸣,轻盈仿佛芭蕾。
草地上的天鹅像白雪公主那么美丽,双腿一蹬,跃.出优美的弧度,身躯展现天鹅完美的曲.线。
此起彼伏的叫唤声,犹如飘逸.轻柔的交响曲,极富艺术感染力。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喷薄.(báo)斑斓. (lán)B.袅娜.(nuó) 娴.雅(xián)C.旋转.(zhuǎn) 跃.出(yào)D.曲.线(qǔ) 飘逸.(yì)2.文中画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2分)()A.竟游B.剪影C.宛如D.弧度3.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时而如同将军,神气地挺脖昂首B.时而神气地挺脖昂首,如同将军C.时而神气如同将军,挺脖昂首D.时而挺脖昂首,神气地如同将军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对于跑鞋来说,舒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跑鞋制造商也是绞尽脑汁,重点考虑消费者双脚的感受。
B.来到兵马俑博物馆,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古代匠人们的工艺实在令人震撼。
C.我钦佩《荒野求生》的男主角贝尔,因为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然....,总能乐观面对困难。
D.目前,全球大约有20亿人拥有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销量逐年上涨,普及程度让平板电脑相形见绌....。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今天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不超过15字)(2分)()黑板上挂着两张照片,一张拍的全是蓝天,而另一张,蓝天之中点缀着几朵白云。
老师问:“哪张照片里的蓝天更美?”学生们一致认为点缀着白云的蓝天更美。
”老师说:“是啊,白云衬托着蓝天,从而让蓝天变得更加美丽。
那么,白云为什么会衬托蓝天的美丽呢?那是因为蓝天给白云展示美的空间。
”其实,人际交往的道理也一样:。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1分)8.默写填空。
(6分)(1)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吴均《与朱元思书》)(3),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4)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5)少壮理应努力,暮年仍可奋发,曹操在《龟虽寿》中以比喻手法写道:“,志在千里。
”与之相似,苏轼在《浣溪沙》中亦有同样表达:“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
”9、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回答问题。
(4分)塞上忆汶水曹元用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沙碛:沙漠。
苑马:西域大苑所产的马。
(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2)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1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孰:仔细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缺点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D.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间或,偶然11、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A.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相与步于.中庭C.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D.万钟于.我何加焉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3、阅读下面的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3处)。
(3分)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
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选自《古文观止》)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6题。
(10分)鱼类也有感情和意识黄岚郭原毓①一直以来,判断动物是否具备人类所拥有的情感时,要看它们能否通过“情感发烧”考验。
当鸟类、哺乳动物和某些蜥蜴类物种被放入新环境中时,它们的体温会在短时间里升高1℃~2℃,这是真正的“发烧”,就好像它们在对新环境感染作出回应。
这种发烧与生物的情绪变化相关联,原理是受到外部刺激,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行为和生理上的变化。
②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情感发烧”现象仅出现在拥有复杂结构大脑的动物中,此前的研究表明,蟾蜍和鱼不能做出类似反应。
而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实验给予了鱼类更多选择,得出的结果与传统认知完全相反。
研究人员将72条斑马鱼分为两个对照组,第一组斑马鱼没有生存环境的变化,第二组斑马鱼被单独放在一个小网中,网置于水箱内27℃水温的小格子内——事实上,斑马鱼喜欢28℃的水温。
15分钟后,研究人员释放了网中的斑马鱼,使它们可以在水箱内的其他5个格子内自由游动,这5个格子的温度分别从18℃到35℃不等。
③结果他们发现,和对照组斑马鱼相比,这些鱼类会花更长时间待在温度更高的水槽里。
而且,在此过程中它们的体温会升高2℃~4℃,这表明它们也存在“情感发烧”。
研究人员表示,此项研究结束了一直以来关于鱼类能不能意识到环境变化的关键争论,鱼类也具有情感。
④然而这一结论发表后,招致了很多反对的声音,科学家们依据不同的判断标准来下结论:认为鱼类没有此能力的科学家指出,鱼类的大脑较小且简单,缺少哺乳动物大脑中负责协调高层次信息处理的大脑皮质。
他们认为,鱼类几乎没有学习和记忆能力,只有非常简单的行为技能。
根据这一观点,鱼类对新环境变化的“发烧”反应只是一种条件反射。
⑤也有许多科学家反对上述观点,他们从另外的角度论证鱼类可能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并列举了一系列论据:虽然鱼类的大脑与哺乳动物的大脑在组织上不尽相同,但是在一些结构上,鱼类大脑也与哺乳动物大脑拥有相同的进化起源,比如负责情感行为的杏仁核和支撑学习能力的海马体。
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后续试验也证明,如果这些区域受损,鱼类和哺乳动物会出现类似的行为反应。
⑥此外,还有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鱼类明显具备学习能力。
他们据此认为,这种学习能力能够支撑鱼类的一系列复杂行为。
许多种鱼类通过记住意境地图,能够完成极其复杂的导航行为,比如大马哈鱼每年溯游而上的产卵行为;有些鱼类懂得观察和记住潜在对手以往的战斗过程,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一些鱼类甚至懂得制造和使用工具,比如它们懂得使用砧骨来撬开软体动物的甲壳。
⑦英国斯特林大学研究团队还发现,鱼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会对有毒刺激物作出反应,当它们接触到有毒刺激物时,体温同样会随之增高。
这种行为是心理状态的转变。
用于识别意识存在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所谓的“应激性体温过高”或“精神性发热”,这是一种与人体感染导致的发烧类似的身体反应,此前一般认为鱼类没有这一特征。
当然,这个试验只针对某些表现出“精神性发热”现象的鱼类,它们并不能够证明所有鱼类都具有意识。
但是,这一事实也意味着,那些认为鱼类没有感情的人们以后不能再以鱼类没有“精神性发热”来作为争论依据。
同时,这也表明鱼类也是可能拥有意识和感知能力的复杂动物,至少是拥有一定程度的意识和感知能力。
最重要的是,这一发现也影响我们对脊椎动物的情感和意识能力进化的理解。
(选自《广州日报》2016-04-16,有删改)14.除“情感发烧”外,鱼类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的依据还有哪些?(3分)15.指出第⑤段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分)16.在科学发现方面,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7—20题。
(15分)山果黄兴蓉我从北京出发到云南元谋县,进入川滇边界,车窗外目之所及都是荒山野岭。
火车在沙窝站只停两分钟,窗外一群约十二三岁破衣烂衫的男孩和女孩,都背着背篓拼命朝车上挤,身上那巨大的背篓妨碍着他们。
我所在的车厢里挤上来一个女孩,很瘦,背篓里是满满一篓核桃,她好不容易地把背篓放下来,然后满巴掌擦着脸上的汗水,把散乱的头发抹到后面,露出俊俏的脸蛋儿,却带着菜色。
半袖的土布小褂前后都是补丁,破裤子裤脚一长一短,也满是补丁,显然是山里的一个穷苦女娃。
车上人很多,女孩不好意思挤着我,一只手扶住椅背,努力支开自己的身子。
我想让她坐下,但三个人的座位再挤上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便使劲让让身子,想让她站得舒服些,帮她拉了拉背篓,以免影响人们过路。
她向我表露着感激的笑容,打开背篓的盖,一把一把抓起核桃朝我的口袋里装,我使劲拒绝,可是没用,她很执拗。
慢慢地小姑娘对我已不太拘束了。
从她那很难懂的话里我终于听明白,小姑娘十四了,家离刚才的沙窝站还有几十里,家里的核桃树收很多核桃,但汽车进不了山,要卖就得背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妈妈病着,要钱治病,爸爸才叫她出来卖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