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测试: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4、城市的起源
(1)城市出现必备的条件
(2)形成时间 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商业、手工业和农业分离
3.世界早期城市的分布: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冲积平原上,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剩余农副产品
深化拓展
1.乡村和城市聚落之间的差别
差别 乡 村 城 市
景观
差别 规模
景观简单,建筑物密度小, 景观复杂,建筑物密度大,楼
│ 考点整合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 要点探究
│ 要点探究
│ 要点探究
│ 要点探究
│ 要点探究
二、乡村聚落
1、概念 乡村聚落是农业环境中的居民聚集地。在我国有集镇和村 落两种类型。 2、特点: 乡村聚落规模 小 ,功能 简单 ,聚落内居民流动性 小 。 3、乡村聚落形成、分布的影响因素 影响乡村聚落分布的因素 周围自然环境 因素有 社会 因 素两大类,两者中 周围自然环境 因素的影响较大。 周围环境因素:气候、光照、水源、地形、土壤等 社会因素:战争、行政、传统文化等
发展交 通,加 强各单 元之间 的联系
地形平坦、经济 发达、中心城市 多为特大城市
星座型
完善卫 星城服 务功能
受地形、资源影 响
散点型
交通联系不便, 资源丰富、地 难以组织较合理 形相对平坦 的城市功能和生 活服务设施
因地制 宜的规 划布局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 考点整合
│ 考点整合
│ 考点整合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一、聚落
1、聚落的概念 聚落是人类各种聚居地的总称,既包括房屋建筑,也 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判断正误:聚落是指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2.聚落的分类:乡村与城市
主要产业活动 人口类型 规模 居民流动性 联系
七年级的地埋第三节聚落笔记
七年级地理第三节《聚落》笔记
七年级地理第三节:聚落
一、聚落的形成
1.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2.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等不同类型,也有一定规模的工矿
企业形成的聚落。
3.城市聚落的形成:乡村人口流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活动→乡村
变为城市。
二、聚落的分布
1.聚落的分布:有的沿河流分布,有的沿公路分布,有的镶嵌在山
谷里。
2.影响因素: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等。
三、聚落的发展变化
1.传统聚落:保留历史时期地方或民族特色的聚落。
2.传统聚落的价值:具有重要纪念或教育意义。
3.如何保护传统聚落?答:保持地方特色,合理利用开发,发挥地
区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四、聚落的分类
1.乡村聚落:人口规模较小,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2.城市聚落:人口规模较大,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
五、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山地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比较平坦的高地,以
平房或楼房为主,交通便利。
而丘陵地区则不同,往往分布在地势较为开阔的低地,交通不便。
2.气候对聚落的影响:寒冷地区聚落的房屋多采用厚墙、小窗的设
计,以抵御严寒;而在热带地区,房屋则多为通风设计,以保持通风和降温。
3.水源对聚落的影响:许多村落形成的原因与水源有关,如水边人
家多形成河谷型聚落,而沙漠地区的绿洲也是人们理想的居住地。
4.自然灾害对聚落的影响: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会影响人
们的居住环境,进而影响聚落的分布和发展。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1.1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测试 中图版选修4
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1.1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有关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片住宅、众多厂房等高大建筑和密集道路组成的集合体B.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场所,是区域的中心C.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聚居的场所,有商店、医院、学校等生活服务设施D.是人类有自的、有计划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形成的农业人口聚居场所2.城市的密集性主要表现在( )A.农业人口与非农业生产活动高度密集B.非农业人口与农业生产活动高度密集C.农业文化与乡村建筑高度密集D.人口、建筑和产业活动高度密集3.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A.受周围的辐射带动B.与周围区域没有任何交流C.辐射带动周围的区域D.只从外部输入大量的物质和能量4.城市不同于乡村的显著特征有( )①第一产业占很大的优势②以农业活动为主⑧以非农业活动为主④具有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特点⑤具有多功能和动态性的特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5.改变城市内涵,使城市由商品交换场所变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集聚空间的因素是( ) A.农业革命 B.资本主义产业革命C.第三次技术革命 D.第二次技术革命城市,从文字上讲,“城"是一种防御性的工事;“市”是一种商品交易的场所。
最早的“城市”就是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为适应人们对生产、生活、防御等方面的要求而集聚形成的。
据此回答第6~7题。
6.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早的城市形成于( ) A.第一次社会大分工B.第二次社会大分工C.第三次社会大分工D.第四次社会大分工7.城市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 ‘①社会劳动大分工②现代工业发展③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④现代交通工具的应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⑧ D.②④4000多年前,中国人便开始筑城,但直到2 500多年前(春秋时期),城的规模还不大。
此后陆续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因为当时的城主要是为了保卫君主和百姓.所以都建造得很大,面积远比欧洲、日本的城堡大得多。
初二地理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试题答案及解析1.我国农村的房屋朝向主要是:()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答案】B【解析】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范围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北半球建房子时考虑到采光条件好,门窗就应该朝南,这是气候因素的影响,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适应湿热环境的民居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D【解析】依据各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高架屋,图中的D属于高架屋式民居,故选D.【2】周边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观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蒙古族聚居区的景观描述,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建筑是蒙古包,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完备的排水系统,这种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A.湿热地区B.寒冷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答案】A【解析】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
”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炎热多雨的地区,所以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民居的分布。
4.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不包括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东南沿海地区D.西南地区【答案】C【解析】我国56个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所以C为正确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点评:我国民族众多,地区分布不均匀。
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所以从大范围来说,呈现“大杂居”的特点。
同时在各民族地区分布中,我国汉族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而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又可以说小范围集中分布,即呈现“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 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读下图,完成1~2题。
1.在①~④四幅图片中,属于聚落环境的是( )A.①② B.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图片④与图片①相比,最基本的特征是( )A.密集 B.以非农业活动为主C.高效率和高效益D.多功能许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状况。
据此完成3~5题。
解析:聚落不仅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还包括与居住相关的生产生活设施。
图①~④依次描述的是村落、梯田、车间和城市,它们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与乡村聚落相比,密集是城市最基本的特征。
答案:1.D 2.A3.下列四组城市中,均位于河流干支流汇合处的是( )A.上海、纽约和伦敦 B.巴黎、伦敦和北京C.武汉、重庆和宜宾 D.南京、武汉和成都4.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人口的不断增加 B.经济的不断增长C.工业的不断集聚 D.农业的不断增加5.城市发展后期,城市社会经济表现为( )A.第二产业向中心迅速集中B.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C.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地位明显下降D.第一产业的地位显著提高解析:武汉位于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宜宾位于岷江和长江的交汇处。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的不断增长。
到城市发展后期,社会发展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第三产业的推动。
答案:3.C 4.B 5.B6.下图表示的是我国北方某平原地带的一部分,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分析A、B、C发展的有利因素是:靠近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深厚,且土壤肥沃,这样的聚落一般顺河道可伸展成____________状。
(2)D聚落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1.3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素材鲁教版选修4
第一单元城乡聚落开展与城市化1.3 城市化进程中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相关素材城市化三种根本形式有: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
在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各种形式城市化发挥着它们各自作用。
在对三种形式城市化分析过程中,通过以上我们对城市化含义了解,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各种形式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一些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因素。
〔一〕.集中型城市化集中型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
在这种城市化过程中,暴露出原有很多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因素,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问题。
我国所实行户籍制度在特定时期确实为国家经济开展做出了很大奉献。
但是,随着经济、政治制度开展,以及城市化扩展,这一制度已经成了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经济开展一个方面[3]。
几十年前,划出“农村人〞和“城里人〞这个鸿沟已经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城镇经济开展障碍。
众所周知,提高农民收入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导农民进城、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
大量人口滞留农村局面如不尽快扭转,不仅直接制约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经济全面繁荣;还将长期抑制农村消费需求增长,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安康持续开展。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趋势。
所以,我国应尽快逐步改变现有落后户籍制度,为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更好制度环境。
2 .进城外来工应享受“国民待遇〞难以实现城市建立创造了大量建筑业、工业等就业岗位;进城外来工也为城市开展做出了很大奉献。
据北京市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进城外来农民工对北京市2003年GDP奉献率在10%左右。
同时,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就业学到了各项非农就业技能,感受到了城市文化,领略到了市场竞争,提高了综合素质。
同样,进城务工也是农民提高收入重要途径。
但是,在实际中农民进城打工却受到很多不合理限制,而且他们工资、福利、医疗等都得不到保障。
同样另外一个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难也成为诸多媒体所关注另一个热点问题。
聚落的形态知识点总结
聚落的形态知识点总结一、聚落的形态类型1. 圆形聚落这是一种古老的聚落形态,通常由一圈圈循环排列的房屋构成,中心通常是集市、寺庙或其他公共场所。
这种形态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使居民之间的距离更加均匀,也便于集市和其他活动的开展。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还可以看到这种形态的聚落,比如云南的哈尼梯田。
2. 直线聚落这是一种沿着河流或道路线性排列的聚落形态,通常由一条主干道和两旁的房屋组成。
这种形态有利于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更容易被外界所发现。
在古代,许多中国的古镇和古村落就采用这种形态,比如江南的水乡地区。
3. 方形聚落这是一种城市化的聚落形态,通常由规整的方块区域和街道网格构成,建筑物多为砖瓦结构,规模较大,有城墙或围墙作为防御设施。
这种形态在古代的中国城市中较为常见,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和南京的瓦市街区。
4. 融合聚落这是一种融合了多种形态的聚落,通常由不同的城市元素、农村元素和自然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景观和风貌。
这种形态在现代城市和乡村中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生态和文化价值,比如丽江古城和桂林山水。
5. 独立聚落这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聚落形态,通常由山区、荒漠或孤岛上的房屋组成,与外界隔绝,具有较强的自治和封闭性。
这种形态在古代的中国西部地区和南海诸岛中较为常见,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
二、聚落的形态特点1. 地理环境聚落的形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比如地形、气候、水资源等因素会影响聚落的位置、布局和建筑风格。
比如山区的聚落往往依山而建,水乡的聚落往往依水而建,沙漠的聚落往往以遮风挡沙为主要考虑。
2. 人口规模聚落的形态也会受到人口规模的影响,人口规模较大的聚落往往规模较大,通常由多个社区和街道组成,而人口规模较小的聚落往往规模较小,通常由若干家庭和房屋组成。
3. 经济结构聚落的形态还受到经济结构的影响,不同的聚落由于经济结构不同,其建筑风格、功能布局和社会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农业地区的聚落往往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产业,工业地区的聚落往往以工业和商业为主要产业。
试探江苏地区早期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2 4 米 ,先民建起如此规模的环壕,非常不容易,堪 称 “天 葛布残 片以及众多史前琮璧玉器则反映了手工技艺精
下第一壕”。北 京 大 学 教 授 李 伯 谦 认 为 ,遗址现场发现 湛程度远超同期其他地区。 由此证明,当时太湖流域江
太 湖 地 区 一 万 年 以 前 旧 石 器 时 代 人 类 生 活 面 貌 ,三山岛 遗 址 也 是 迄 今 所 知 苏 州 历 史 文 化 的 最 早 源 头 。 江苏境
二 、聚落的发展
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址— 5 万年前的下草湾
到 了 新 石 器 时 期 ,太 湖 流 域 的 文 化 以 马 家 浜 文 化 、
遗 址 ,淮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
崧 泽 文 化 、良渚文化闻名于世,三者在时间上有承接关
8 0 0 0 多 年 前 的 韩 井 遗 址 ,都 是 在 泗 洪 发 现 。 泗洪县城 系,与同时期黄河中下游的仰韶文化、半 坡 文 化 、龙山文
向 北 3 0 里 ,梅 花 镇 大 新 庄 顺 山 集 遗 址 ,是 一 个 8 0 0 0 多 化各成体系,各有各的地域特色。
年 前 的 人 类 遗 址 ,是 迄 今江 苏 境 内 所 知 最 早 的 新 石 器
在 马 家 浜 文 化 时 期 ,江 苏 境 内 多 以 水 稻 为 主 要 农 作
文化,这一发现将江苏文明史向前推了 1 6 0 0 年 至 1800 物 ,苏州草鞋山遗址中发现的文化水稻田是中国历史最
年 。据 相 关 考 古 资 料 ,顺 山 集 遗 址 面 积 约 5 万平 方 米, 悠久的有灌溉系统水稻田,相应配 有水丼、水 塘 、水沟等
历史探秘
一 、聚落的形成
已 曰 有 巢 氏 之 民 。”早 期 人 类 的 居 住 方 式 与 其 他 大 部 分
高中地理《聚落的形成》重点难点整理
高中地理《聚落的形成》重点难点整理
一、聚落的形成条件
聚落的形成归结于两次社会大分工。
随着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先后起源,人类才开始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
在此基础上,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创新,使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剩余产品,从而出现了商品交换和商品交换的场所,最原始的城市诞生。
学习本节知识要求对整个聚落的发展历程了解透彻,可以通过制作聚落起源流程图来落实这个知识点,并要理解聚落的发展过程是连续进行的。
二、聚落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平原面积大,聚落集中,平原面积小,聚落分散;水源供给充足,聚落集中,水源匮乏,聚落分散;气候优越,聚落集中,气候恶劣,聚落分散。
除此之外,聚落的分散与集中还受农业生产方式、传统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
人文因素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背景
三、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①中国华夏文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距今3500年前,形成以郑州(今)为中心一带的商城。
②古埃及文明——尼罗河谷地
公元前3200年前,因尼罗河定期泛滥,灌溉农业发展,已出现城市。
③古印度文明——印度河谷地
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两岸,公元前550年已出现摩亨佐·达罗等城市。
④古巴比伦文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与埃及城市出现时期差不多,古巴比伦文明形成的同时也出现了早期的城市。
⑤玛雅文明——中美洲
今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地在公元初期,出现了美洲第一批城市。
⑥希腊文明——爱琴海沿岸
公元前600年,希腊半岛及其附近岛屿上出现了城镇,是西方城市的起源地。
聚落形成练习题
聚落形成练习题一、选择题1. 聚落形成最重要的条件是:A. 交通便利B. 水源丰富C. 自然环境优美D. 人口稠密2. 聚落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哪个因素的影响?A. 自然环境B. 经济发展水平C. 政治制度D. 文化传统3. 聚落的规模和人口多少主要与哪个因素相关?A. 地理位置B. 社会结构C. 经济发展水平D. 政府政策4.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聚落的形成?A. 人类活动B. 自然灾害C. 科技发展D. 文化差异5. 聚落形成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什么?A. 交流和合作B. 竞争和冲突C. 宗教仪式D. 社会秩序的建立二、填空题6. 聚落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人类需要____________。
7. 聚落规模越大,人口越多,其功能越____________。
8. 聚落形成的关键是人类对____________的依赖。
9. 聚落形成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____的发展。
10. 聚落形成与____________密切相关。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聚落形成的基本过程。
12. 为什么交通便利是聚落形成的重要条件?13. 聚落规模和人口多少的增长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14.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在聚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15. 请举例说明聚落形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16. 聚落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请论述你的观点。
17. 利用你对聚落形成的了解,分析当前乡村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应用题18. 请你选择一个你熟悉的聚落,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描述其规模、人口以及功能。
19. 如果你是一个规划师,你会如何设计一个聚落的布局和功能分区?请具体描述你的设计思路。
20. 请以聚落形成为主题,创作一篇短篇小说或者诗歌。
这是一个关于聚落形成的练习题,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应用题等形式,帮助读者巩固对聚落形成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题目涵盖了聚落形成的条件、影响因素、过程、作用等多个方面,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聚落形成的原理和意义。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1.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1
一
二
三
四时间Βιβλιοθήκη 主要特点 18 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为世界城市的发展注入了 工业革命 新的活力,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其主要特点是城 以后 市数目迅速增多,城市人口空前增长,城市用地规模迅 速扩大,很快便形成了一大批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图表导读教材图1.12 美索不达米亚灌溉平原上出现的古代城市 城市的产生需要有足够的农业剩余产品的供应,而灌溉等农业生 产技术的发展是农业增产的保障,中低纬大河流经的平原地区有利 于实施灌溉。本图片则说明了古代城市的形成与河流和灌溉农业 之间的密切联系。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拓展延伸如何区分不同地区的乡村聚落 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不同、聚落特点也不同,突出反映在以下几点: (1)北方多平顶房,住宅有院落;南方房屋多斜顶、无院落,房前屋 后都是农田、菜地。(2)聚落规模及密度不同。北方多为大型聚落, 密度较小;南方多以中小型聚落为主,密度较大;西部多散居,密度较 小。(3)聚落形式不同。北方多团状聚落;南方分散型聚落和带状 聚落各占一定比例;西部多散居、流动性村落。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 点一
影响乡村聚落形成的区位因素包括哪些?不同地理 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1.影响乡村聚落形成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条件 有足够的生活和生产 河、湖、泉附近的向阳高 水源、地形 用水,防范洪涝灾害的 地或台地 侵袭 气候、地形、土壤、水 自然 气候、 地形、 原始采集、 渔猎时期,分布 源条件良好,成为天然 因素 水源、土壤 在山林、河湖、海滨等地 的“食物仓库” 农耕社会,选择在地形平 地形、 土壤、 适宜农耕,可获得足够 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 水源 的食物 良好的平原地区 乡村聚落的区位
聚落社会的形成与演变
聚落社会的形成与演变自人类出现以来,社会作为人们生活的载体,一直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在最初的时期,人们生活在小规模的氏族之中,通过亲属关系和紧密的联系来维持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演化,人类逐渐走上了聚落社会这一阶段。
本文将从聚落社会的定义、形成、演变等方面作一论述。
一、聚落社会的定义聚落社会是指人类在农业文明时期,由于生活需要,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相互之间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现象。
在这一时期,人类开始选择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形成聚居区域,并在这些区域中建造起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聚落,如农村、城镇等。
聚落社会的形成是农业文明的必然结果,它不仅代表了人类逐渐走向稳定和集中的生活状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二、聚落社会的形成聚落社会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逐步的过程。
首先,是人类慢慢地离开狩猎采集方式,采用种植和畜牧方法获取食物。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长期地稳定地获得养分,也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开始有了定居的想法,过着定居生活。
其次,是人类在定居过程中逐渐发现了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这一时期,人类逐渐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并且开始专门从事手工艺、贸易和其他某些特定职业。
这些交流使得人们之间形成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增加了聚落之间的互动。
最后,是在城市的建设和国家的形成的过程中,聚落社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人类逐渐开始生产和使用货币,并发展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文化和法律体系。
三、聚落社会的演变在聚落社会的演变过程中,它经历了很多变化。
随着经济、文化、技术的进步,人们产生了更多的需求。
人们需要更多的资源,需要更多的土地,于是乎,人类逐渐开拓了新的地域,建造起了更有规模和分工的城市,这时聚落社会已经逐渐进入到了城市化阶段。
城市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很多便利,正是城市的存在,使得各种职业交流得以更为频繁。
但城市化过程中,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如资源的竞争、利益的纷争、政治的不稳定等。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聚落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空间群体,其形成与发展源于
历史演变的复杂进程。
在历史的发展中,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受到政治、经济、宗教、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通常包括早期农
耕社会、古代都市的出现、中世纪大农耕地文化的发展、近代城市的建立
等等。
早期农耕社会是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最初阶段。
由于人类对农业的发展,即农耕文明的出现,人们离开狩猎采集的生活,开始以农耕和畜牧业为主
导的固定生活。
农耕文明伴随着定居社会,聚落也就形成和发展了起来。
农耕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以农业为主的聚落,其形态很简单,由几个农户
组成,有鱼米之乡的小村落形成。
其次是古代都市的出现,古代都市的出现,是聚落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古代的都市不仅有聚落形式,而且有居住区、商业区、宗教区等不同功能区。
古代都市的发展,使聚落形态复杂化,居住区、商业区以及宗教区域
的出现,使得古代都市中的聚落明显与农耕社会的聚落有明显的不同。
此外,中世纪大农耕地文化的发展,也是聚落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优秀版)
思考 3.世界早期城市多形成于中纬度地区河流下游 的平原地区,这是为什么? 【提示】 这些地区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水源 充足,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 产品。
四、中国城市的发展 1.分布:中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城市主要分布 在_黄__河___流域和__长__江__流域。 2.特点 (1)受政治环境影响大:政治稳定时期,城市繁荣 兴盛;社会动荡时期,城市屡遭破坏而衰退。
三、世界城市的发展
时间
主要特点
公元前 城市数量_少__,规模小;四周多建有城墙,形态
3000年~ 比较规则;以行政、军事为主要职能.分别诞 公元前 生在_美__索__不__达__米__亚__平原、尼罗河下游平原、 1500年 __印__度__河_平原和黄河—长江流域
公元前
1000 年以后
总体上城市发展缓慢,在欧洲__地__中__海__沿岸 地区随着商品交易范围的扩大和海上运输 的兴起,产生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出现了 __规__模__较大、内部结构清晰的城市
(4)形态结构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古代:我国古代的大中城市在形态结构方面政治色彩浓 厚,表现为__尊__卑__有__别___、中规中矩
近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我国的城市呈畸
思考 1.平原旱作农业的聚落与丘陵地区的聚落形态上 有何不同?为什么? 【提示】 平原旱作农业区聚落多形成团状,这是 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乡村可向各个方向发展; 而丘陵地区,聚落多沿坡麓地势平缓处延业
经济
人类社会 人类文明进步
乡村
集市
思考 2.所有的城市都是由集市发展而来的吗? 【提示】 商品经济导致集市贸易,集市的扩大和 发展形成城市,即集市说.早期城市大多是集市发展 而来的,但结合教材图1.11知道,城市的形成至少还 有其他三种可能,即防御说、地利说(靠有利的自然 条件和自然资源)和阶级说(阶级社会的产物).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1.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学案(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学习目标 1.了解乡村聚落的特点,理解影响乡村聚落的形成、分布与发展的因素。
2.了解城市聚落的特点及起源,掌握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特点,不同时期中国城市的发展特点及原因。
3.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自己所居住的聚落,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使我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美好。
一、乡村聚落及其分布1.乡村聚落的概念:是农业环境中的居民聚集地。
2.类型(1)①________:中心集镇、一般集镇。
(2)②________:③________、自然村。
3.特点(1)规模较④____、功能简单。
(2)居民多从事农、林、牧、副、渔业及与农业相关的生产活动,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高,流动性小。
4.影响乡村聚落形成和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⑤________、水源、地形、土壤等。
(2)社会经济因素:战争、行政、⑥________等。
二、城市与城市的形成1.概念:是达到一定⑦________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居地。
2.特点(1)高度的⑧________。
(2)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3.城市等级划分依据:⑨________________与经济发展状况。
4.形成过程:相对稳定的聚落→⑩________→手工业和商业聚集区→城市。
三、世界城市的发展1.公元前3000~公元前15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和⑪________________,分别诞生了早期的城市。
2.公元前1000年以后: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了规模较大、⑫________清晰的城市。
3.封建社会:世界城市的发展比较缓慢。
4.工业革命以来:⑬________迅速增多,⑭________空前增长,⑮________规模迅速扩大。
四、中国城市的发展1.古代城市特点(1)受⑯________环境影响大。
(2)地域发展不平衡。
(3)主要沿重要⑰________分布。
(4)形态结构具有浓重的⑱________色彩。
1.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学案(含答案)
1.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学案(含答案)第一节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基本概念。
2.理解聚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3.了解世界和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乡村聚落及其分布1概念乡村聚落是____________中的居民聚集地。
2类型1集镇____________.一般集镇。
2村落中心村.自然村。
3特点1规模________.功能简单。
2居民多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生产活动,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高,流动性较小。
4影响形成.分布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________.光照.水源.地形.土壤等。
2社会经济因素战争.行政.传统文化等。
5形态与分布类型分布地区影响因素密集型旱作农业的________地区农耕条件优越,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众多带状________地区;平原沿河地区聚落沿坡麓地势平缓处延伸;接近水源沿河发展点状________地区泉水和河流附近的绿洲地区分散型______生产区便于水稻生产,分散在稻田中间地面较高处思考1平原旱作农业的聚落与丘陵地区的聚落形态上有何不同为什么二.城市与城市的形成1城市的概念城市是达到一定人口规模,并以________为主的居民聚居地。
2城市的特点1高度的________人口.建筑.生产.物资.信息以及经济活动.文化活动高度集中。
2区域的中心性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
3系统的开放性城乡之间.城市与其他地域之间的人口.物资.能源.信息交流。
3城市等级划分依据______________与经济发展状况。
4城市的形成过程相对稳定的聚落________的出现集市城市的萌芽形态商品生产繁荣和商业聚集区军事.政治.宗教等目的具有职能.职能的城市思考2所有的城市都是由集市发展而来的吗三.世界城市的发展发展阶段典型地区主要特征公元前3000公元前15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________________.印度河平原.黄河长江流域城市__________,规模小;四周建有城墙,形态较规则;以行政.军事为主要职能公元前1000年以后________沿岸地区规模较大;内部结构清晰封建社会欧洲.中国.土耳其.埃及等城市发展缓慢;多分布于有利于商品集散的地方;城市人口规模较小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城市__________迅速增多;城市人口空前增长;城市____________迅速扩大点睛提示世界城市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
地理总结聚落知识点
地理总结聚落知识点一、聚落的定义聚落是指一定范围内集中居住的人群和建筑物,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
聚落一般由若干户组成,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
聚落的类型多种多样,有村庄、城市、部落、棚户区等。
二、聚落的形成1. 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是聚落形成的重要条件。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等自然环境因素都会影响聚落的形成。
例如,山区多石多林,适合聚落的形成;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聚落也容易形成。
2. 经济因素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机会等经济因素也会影响聚落的形成。
通常情况下,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方,聚落形成的可能性较大。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也是聚落形成的重要因素。
人们的宗教信仰、传统风俗、居住习惯等会影响聚落的形成。
有些聚落是因为某种宗教信仰而形成的,有些聚落则是因为世代相传的家族关系而形成的。
三、聚落的分类1. 村庄村庄是一种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聚落形式。
村庄通常位于郊区或乡村,由一定数量的农户组成,人口较少,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2. 城市城市是规模较大的聚落形式,是现代化社会的产物。
城市的形成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是一个地区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人们生产、居住、娱乐等的集中地。
3. 部落部落是一种原始群体形式的聚落。
部落多见于原始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由若干家族或氏族组成,是亲族关系和部落首领的统治关系共同维系的一种聚落形式。
4. 棚户区棚户区是指城市中一些低收入者或流动人口居住的地方。
这些地方常常是由于经济条件差或缺乏合法居住证明,无法享受城市基本服务保障的人们自行搭建而成的。
四、聚落的特点1. 人口密集聚落是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人口密集是其最基本的特点之一。
在聚落中,人们可以互相交流、合作,共同生活。
2. 社会分工明确在聚落中,人们通常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分工,合作生产。
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力。
3. 生活方式多样不同类型的聚落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下册聚落的形成4
§6.1 聚落的形成一.选择题1.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聚落即是房屋的集合体②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③聚落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其外部形态、组合类型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④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关于乡村的形成条件正确的是A.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乡村聚落开始形成B.乡村最初形成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C.乡村最初形成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D.乡村聚落经历了由固定到半固定的发展过程3.古代乡村聚落多分布在河流两岸或河流交汇的高亢平坦处,这是因为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②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③雨热同期,气候优越④便于搬迁和居住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4.有关城市起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乡村规模不断扩大便形成了城市B.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C.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为城市的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D.世界上的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史记•五帝本纪》中写到:“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易经•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至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据以上史料对5—7题作出正确选择.5.史料中的“聚”、“邑”、“都”、“市”均指A.乡村B.城市C.集市D.聚落6.城市和乡村发展(起源)过程中的联系是A.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相互提供产品B.乡村以农业人口为主,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相互提供劳动力C.乡村的规模没有城市的规模大,城市规模扩大后可以与乡村连结起来D.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7.人类能在经历了百万年的流动生活之后定居下来,形成“聚”、“邑”、“都”、“市”,最根本的原因是A.人类社会的两次大分工B.为了繁衍后代C.为了逃避自然灾害D.为了防御外族的侵略8.古代城市兴衰起落很大,发展很不稳定,其主要原因是A.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稳定C.历代王朝的改朝换代D.农业生产地域的不断转移9.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是A.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剩余产品B.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C.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D.集市规模的扩大10.我国南方村落多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湿润B.平原面积小C.文化背景D.沿河流伸展二.综合题11.读“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早期城市分布区:A B CD(2)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上早期的城市,从地形和水文条件看,大多分布在上;从纬度位置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的范围内.这些区域一般都有肥沃的和方便的 ,自古以来是农业生产的先进地区,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B4.A (解析解答此题需准确掌握城市起源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使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剩余产品,这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二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导致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出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并出现了适于货物集散和交换的固定场所----集市,集市的进一步扩大就形成了城市.虽然城市是从乡村发展而成的,但不管乡村规模如何扩大,只要还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就仍然还是乡村.由于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自古以来是农业生产的先进地区,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所以世界上的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5.D6.D7.A8.A9.A10.D (解析村落的形态都是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和平坦,村落的平面形态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而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沿河道伸展.平面形态多呈带状.)二.综合题11.(1)尼罗河谷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2)河流中下游平原中低土壤灌溉条件农副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测试: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一、单选题1.关于乡村聚落的正确叙述是A.世界上开始有了人类就出现了乡村B.最初的村落是半固定的、分散的C.世界上开始出现畜牧业就出现了乡村D.乡村和城市是同时出现的2.贵州农村有些房顶上盖的不是瓦而是板岩,主要反映了该地区的A.气候环境B.地质环境C.水文环境D.土壤环境3.关于村落的形成与环境的关系的正确选项是A.平原地区的乡村,平面形态多呈圆形和不规则的多边形B.沿河谷分布的乡村,平面形态多块状C.平原地区的乡村,因自然条件相对均一,平面形态多点状D.黄土高原上的乡村多为带状平面形态《史记·五帝本纪》中写到:“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咸邑,三年成都。
”聚是村落,是乡村;邑,是居民点,有市之邑是城市的雏形;都,是早期的城市。
据上所述完成4~6题。
4.乡村和城市的联系是A.乡村以农业人口为主,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B.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C.乡村的规模较小,城市的规模较大D.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5.最初的乡村聚落形成于A.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时期B.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时期C.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大分工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6.关于城市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为城市起源奠定了物质基础②城市出现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③城市是由集村逐步演变而成的④最初城市功能主要为商品生产中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图回答7~8题。
7.乔家大院建筑特色与设计理念对应正确的是A.院门向东——日落方向B.正房高大——尊卑有序C.屋檐倾斜——冬季防风D.高墙深院——遮挡阳光8.在乔家大院众多传统题材的木雕中出现了现代火车(如图),说明A.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B.传统文化容易被破坏C.铁路最早出现在山西省D.建造者的想象力丰富9.下图是我国两地区乡村民居景观图,造成两地民居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A.降水B.光照C.地形D.水源10.关于我国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正确表述是①我国城市发展历史久远,城市化水平较高②我国古代城市的形态结构政治色彩浓厚③近代城市畸形发展,租界内的城市形态布局、功能结构带有强烈的半殖民地色彩④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城市与乡村相比,最基本的特征是A.密集B.以非农业活动为主C.高效率和高效益D.多功能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溇港圩田系统(溇、港指小河,圩即堤)是古代太湖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拕土为溇,垒土成圩”“旱则溉之,水则泄焉”。
历史上太湖流域溇港众多。
下图示意太湖流域某溇港圩田系统。
(1)简述古代太湖人民改良滩涂淤泥的具体做法。
(2)分析圩田上的村舍多临溇港而建的原因。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公元3世纪以前,楼兰及其周围地区河湖众多,胡杨林茂盛,土地肥美,楼兰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但到了公元4世纪,楼兰的名字突然从中外文献中销声匿迹了。
如今,人们看到距塔里木河河尾不远处,楼兰古城的遗址默默静卧,残垣断壁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沧桑。
材料二在新疆塔里木河沿岸,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胡杨林带。
千百年来,胡杨林和塔里木河相依相偎,形成一条绿色长廊,紧紧锁住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急于扩张的沙舌。
长期以来,人们堵坝扒堤,引水漫灌,砍伐了大片胡杨林,发展了农牧业生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但是近20年来,流动沙丘步步逼近,蚕食着绿色走廊,大风、沙尘暴天气经常席卷全疆,上千农牧民举家迁徙,沦为“生态难民”。
(1)楼兰为什么会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2)分析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
(3)该地区的胡杨林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什么作用?14.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问题材料一:该图是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及某地局部放大后等高线图。
图中A、B、C、D为该地拟建窑洞处。
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位水土保持学家在某山坡地设立六个位置相邻的小试验场,以模拟降水的方式,观测土壤流失量与地表覆盖状况的关联性。
此六个试验场的坡度、坡长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
下表是这六个试验场的土壤质地与某次降水后土壤流失量的资料。
(1)在A、B、C、D四处中最适合建窑洞的是_______。
试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判断六个试验场中植被覆盖率最好的是哪个?说明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1.B【解析】【详解】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后人类才开始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A错误;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落后,最初的村落是半固定的、分散的,B正确;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分离,以农业为主要生计的氏族定居下来,出现了真正的乡村,C错误;先有乡村后有城市,D错误。
故选B。
2.B【解析】【详解】贵州农村的经济落后,建房一般是用能最容易弄到的材料,板岩是具有板状构造,板岩石材优于一般的人工覆盖材料,防潮,抗风,具有保温性。
板岩屋顶可以持续数百年。
贵州是喀斯特地貌,地表岩石裸露,分布有大量优质板岩,农民可以就地取材建设房屋,B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3.A【解析】【详解】A. 平原地区的乡村,平面形态多呈圆形和不规则的多边形,A正确;B. 沿河谷分布的乡村,平面形态多条带状,B错误;C. 平原地区的乡村,因自然条件相对均一,平面形态多呈团状,C错误;D. 黄土高原上的乡村多为点状形态,D错误故选A。
4.D5.A6.A【解析】4.ABC是乡村与城市的区别,注意题目要求为“乡村与城市的联系”,一般来说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来的。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随着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先后起源,出现了人类社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人类才开始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乡村聚落逐渐稳定下来,规模和范围也逐渐扩大。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为城市起源奠定了物质基础,①对。
城市出现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②对。
集市可以发展演变为城市,但并非城市都是由集市演变而来,③错。
最初的城市功能主要为商品交换中心,④错。
①②正确,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B8.A【解析】7.院门向东,应是朝向日出方向,A项错误。
正房高大,显示尊卑有序,B项正确。
屋檐倾斜是为了雨季排水,C项错误。
高墙深院,冬季可以防风,D项错误。
故选B。
8.在传统题材的木雕中出现了现代火车,说明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A项正确,B、C、D项无法体现。
故选A。
9.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图文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以及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我国民居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
【详解】由图可知看出,左图河网密集,交通运输水运占比大,右图无河流,推测降水是两地民居差异最主要的因素,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10.D【解析】我国城市发展历史久远,但总体水平较低;我国古代城市受政治环境影响大,地域发展不平衡,同时空间上沿重要的交通线分布,形态结构上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城市畸形发展,租界内的城市半殖民地色彩浓厚;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推动城市化水平明显提升。
故②③④说法正确,①错误,D项正确。
11.A【解析】与乡村聚落相比,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密集,A项正确。
12.(1)开挖滩涂淤泥为小河,形成溇港;挖出的淤泥垒土成堤,圩堤地势较高利于土壤排水。
(2)太湖周边地势低平,溇港密布,沿溇港居住,利于行船,方便居民出行;临溇港而居,取水方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农业自然条件的改造及南方聚落的分布特点、原因等知识点。
【详解】(1)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透水的挡墙,中间的软流质泥土被挖到挡墙外面,泥土中的水,透过竹木围篱的缝隙渗入河道,形成了河流。
利用这种技术,在太湖的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和土分离,新的陆地开始出现。
与此同时,一条条连接溇港的横塘陆续开挖。
陆地被分割成棋盘一样的形状。
挖出的泥土堆在土地四周,形成犹如城墙般的堤坝,人们把它唤作“圩”。
具体做法是开挖滩涂淤泥为小河,形成溇港;挖出的淤泥垒土成堤,圩堤地势较高利于土壤排水。
(2)分析此题要从南方河网密集、邻水居住便于水运、取水的方面回答。
太湖周边地势低平,溇港密布,沿溇港居住,利于行船,方便居民出行,便于充分利用优越的水运;临溇港而居,取水方便。
【点睛】溇港圩田系统不断成熟完善,先民在与洪涝、干旱的较量中,逐渐将太湖沿岸的滩涂改造成了“三十六溇,七十二港”,使太湖周边成为生态良好、宜居乐活之地,各溇港村民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着富裕、安康、文明的生活。
13.(1)塔里木河给楼兰地区带来丰富的水源,大片胡杨林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发展了绿洲农业,使之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2)自然原因:南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温带荒漠分布广,容易引起沙漠扩张。
人类活动原因:长期以来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引水漫灌,使塔里木河流量锐减,造成大片胡杨林枯死;人们还砍伐胡杨林,毁林开荒,使森林资源衰竭,淡水资源匮乏,沙漠不断扩张,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导致楼兰古城的消失。
(3)胡杨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在该地区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等环境功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森林对生态环境的作用等,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详解】(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的楼兰及周边分布有众多河湖,水源丰富;“胡杨林茂盛,土地肥美”说明胡杨林对当时的楼兰起到了很好的环境保护作用,肥沃的土地,对其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楼兰成为了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2)分析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主要分析楼兰所处的地理位置,内陆地区一般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原因主要分析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不合理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3)胡杨林的作用主要分析胡杨的特征,即耐寒耐盐碱,生命力顽强,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抵御风沙入侵等。
【点睛】有关森林的作用,可参考热带雨林的作用来分析问题,主要是能做到对已学知识的活学活用。
14.(1)D D位于阳坡,光照条件好;且位于山脊分水岭,较干燥,不易渗水;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2)④地。
从土壤质地看,④地砂粒比重最高,黏粒比重最小,水土保持功能最差,但它的土壤流失量却较少。
【解析】【分析】本题以陕西及其周边区域为材料背景,考查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植被与土壤流失的相关性,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窑洞建设主要考虑光照、地形等因素。
D位于阳坡,光照条件好;且位于山脊分水岭,较干燥,不易渗水;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A位于阴坡,B处在黄土峁的顶部,C处在山谷中,均不利于建窑洞。
(2)根据各类土壤的质地和水土流失总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