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

合集下载

短文两篇(蝉 贝壳).ppt

短文两篇(蝉  贝壳).ppt

比较赏析 试比较《蝉》和《贝 壳》两篇散文的异同。
课堂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 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 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 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 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 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 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 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理解主旨 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并谈 谈对它的理解。
理解重点句 “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 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怎样理解这句话?
理解重点句
“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 力来把我所的事情做得更精致、 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理解重点句
“这是一颗固执又怎样简 单的心啊”,说说你对这句话 理解。

⑤ ⑧羽化后五六天,雄蝉以歌声引 ⑧ ⑦ ⑥ 诱雌蝉前来交配,等待死亡
在你了解了蝉的一生后, 你有什么感想呢? 我们来看看小思的感悟吧。
朗读课文 请你大声朗读课文。读完 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写在 题目旁边。
掌握生词
收敛(liǎn):本课指收拢。 聒聒(guō):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shù) :宽容饶恕。 短暂(zàn) 一丝不苟:(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 的地方也不马虎。 卑(bē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上苍:上天。 把玩:拿在手中玩赏。
作业布置
仿照课文的写法,任选一个日常 事物,认真观察体会,写出它带给你 的启示。 要求: 1.对事物有较为生动的描写; 2.有直接表明自己观点的句子;
课后反思
1.由生命入题,引发学生思考; 2.带领学习联想和欲扬先抑的写法,学 生有困难,以后的学习中还应继续加 强理解; 3.短文比较,让学生有较为深刻的印象。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17 人教版 (共52张PPT)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17 人教版 (共52张PPT)

生命的诞生!

• 有关蝉的古诗: • 《蝉》 • 《在狱咏蝉》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①秋风。
①藉,依靠。
《在狱咏蝉》 唐·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沈。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①典故,出自《左传》。楚人钟仪曾被 郑人当囚犯献给晋。后世于是以南冠代 被囚。
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并谈谈对它的理 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 好的的活过.” 不管生命长短,都要好好地活
“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 那烦人的聒聒”,怎样理解这句话?
• 秋风来了,果实成熟了,本是收获的季 节,但对在地下埋了17年,苦苦等待了
17年的蝉来说,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生命虽然短暂,蝉却执著地等待,我对
研读思考《贝壳》
• 作者对贝壳的精美做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 哪些联想? • 想到了贝壳里曾经的小小柔软生命,想到为了 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 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 壳.并由此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总比 贝壳里的生命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因此要好 好面对它,好好珍惜它,好好创造它!
需要掌握的字词
• 收敛(liǎn):本课指收拢。
• 聒聒(guō):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 宽恕(shù) :宽容饶恕。 • 短暂(zhàn) • 一丝不苟:(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 的地方也不马虎。 • 卑(bē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 上苍:上天。 • 把玩:拿在手中玩赏。
它的敬意油然而生.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蝉
李商隐

《短文两篇·蝉·贝壳》优秀课件:45页22页PPT

《短文两篇·蝉·贝壳》优秀课件:45页22页PPT
《短文两篇·蝉·贝壳》优秀 课件:45页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51 人教版 (共32张PPT)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51 人教版 (共32张PPT)

知知不休的叫声(厌烦)


特殊的生命经历(思考) 忘却恼人的聒聒(宽恕) 扬
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 好好地生活。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正如苏联 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 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 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 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 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作者
小思,香港作家。1939年生, 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
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
香港中文大学。小思是出色的 散文家,她的作品短小精练,表现出深刻的洞察力,又 往往流露出家国情怀。著有《丰子恺漫画选绎》《路上 谈》《日影行》《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
港文学散步》等。
5、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了什么?
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 也要珍惜生命,
把生命的细节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一丝不
苟,让生命变得有意义,这样的人生,才不愧 是有价值的人生。
对比两篇课文,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些小小的贝壳有什么特征?
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 或浅的小点。 2、小小贝壳有什么值得作者去赞美的? 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像一 件艺术品。 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却有一个精致、仔细、 一丝不苟的居所。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27 人教版 (共11张PPT)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27 人教版 (共11张PPT)

为什么说“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 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友情提示:结合蝉的寿命和本文主题回答。
(2)《贝壳》一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 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 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友情提示:先看什么和什么作比较,再想想本文 的主题。 (3)《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 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 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啊?’ ”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单 的心”? 友情提示:“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 的说法,分析时应抓住这两个词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短文两篇
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
王亮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语言的轻
柔和流畅。 2、了解欲扬先抑及借物寓理的写作 方法。 3、感悟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的人 生理想。
《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 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 了一番描述,然后作何感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收liǎn(敛)聒聒(guō) chàn(颤)动 宽恕(shù) 卑微(bēi)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宽恕:宽容,饶恕。 (2)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3)收敛:原意是减轻放纵的程度,这里是收拢,合拢。 (4)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3、 搜集作者资料,然后填空。 (1)小思,本名 卢玮銮 , 香港 (地区)作家。 《蝉》选自《 承教小记 》。 (2)席慕容, 台湾 画家、作家。有诗集《 七里香 》, 散文集《 有一首歌 》等。
(1)《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 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为什么这时 会宽恕那烦人的聒聒? (2)《贝壳》一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 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体现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贝壳》最后一段说: “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 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 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 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 样简单的心啊?’ ”你怎样 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 样简单的心”?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4 人教版 (共14张PPT)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4 人教版 (共14张PPT)

一、整体感知
• 读完文章,你认为那句话最有道理, 请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二、思考探究
1、为什么古人用一枚小小的贝壳来做 钱币? 是坚硬、精致、小巧的一件艺术品 因为贝壳_____________ 。
二、思考探究
2、作者借贝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人的生命更长,天地更广,应 尽自己所能把事情做更好。
• 蝉之所以能鸣叫,是因为它的腹部有一对鸣器,由鼓膜和鼓膜 组成,当膜内发音膜收缩时,便产生声波,发出嘹亮的声音。 不过别忘了鸣器只雄蝉才有,雌蝉是“哑巴”。
作者简介
• 小 思 , 原 名 卢 玮 銮 , 原 籍 广 东 番 禺 , 1939 年 出 生於香港。小思、明川都是她的笔名。 小思是出色的散文家,她的作品短小精炼,表 现出深刻的洞察力,又往往流露出家国情怀。 著有《丰子恺漫画选绎》、《路上谈》、《香 港文学散步》、《香港故事》等。小思致力推 动香港文学的发展,曾任「香港文学双年奖」 散文组评判、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学艺术委员会
贝壳
作者简介
• 席慕容,蒙古族女诗人。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 安旗。席慕容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 诗,后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后任台湾新 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 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 《七里香》,一年之内 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 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 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 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委员、体感知:
初读课文,找出 这篇文章的文眼。
三、探究质疑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先抑后扬
2、蝉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3、我们能从蝉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不管生命是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 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的生活。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30页)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30页)

生命就要像()一样,即使(),也要()。
仿
生命就要像蝉一 样,即使短暂,也要

固执地等待。


生命就要像贝壳
一样,即使卑微,也
要一丝不苟。
关于生命
•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 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美]富兰克林
•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
长了。
——[英]莎士比亚
•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 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
“小小柔软的肉体” “短暂” “细小” “脆弱”
“卑微”
表达了作者对贝壳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之举 的惊叹与折服。
3.看到这些精美的贝壳时作者想到什么?请 画出关键的词句。
首先,想到了贝壳里的生命(注意“生命”前 的修饰词),为了这个生命,上苍用心营造了精致 的贝壳,而且是一丝不苟。
其次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总比贝 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儿,空间要多一点儿,那岂不 是更应该好好的面对它,创造它吗?
(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 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想 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 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 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 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 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 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 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 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写法特色
1、由一个小小的事物(事件) 引发深刻的感悟,这种写法 是 托物言志 ;
2、作者对蝉的态度是由“厌烦” 到“歌颂” ,当你的文章主题 是要赞美某人或事物,但开始却 先贬低对方,这种写法 是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短文两篇蝉。贝壳25页PPT

短文两篇蝉。贝壳25页PPT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
0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短文两篇蝉。贝壳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 所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 的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 此句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 的生命尽管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长一 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的感激的心情: 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 ,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
5
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并谈谈对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 好好的的活过.”
不管生命长短,都要好好地活
-
6
“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 那烦人的聒聒”,怎样理解这句话?
❖ 秋风来了,果实成熟了,本是收获的季节, 但对在地下埋了17年,苦苦等待了17年的 蝉来说,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生命虽然 短暂,蝉却执著地等待,我对它的敬意油 然而生.
-
13
作业:仿照下列例子,你也写两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

要固执地等待

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

也要一丝不苟
-
14
-
1
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 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生命是美丽的鲜 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 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 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 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 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在树 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 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似的自由遨游。 夏天里不断聒噪着的蝉,海边一枚小小的贝壳,都 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
10
“这是一颗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说说你对这句话理解.
❖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什么丰功伟绩,她只想像那 颗小小的贝壳一样,用 仔细、精致、一丝不苟 来塑造执著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 人们.
-
11
试比较两篇散文的异同
❖ 相同之处: ①、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 ②、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③、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自然。 ❖ 不同之处: ①、<蝉>先抑后扬,<贝壳>直奔主题; 、 <蝉>对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
-
7
❖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 语,即大江河)等。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 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 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 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 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 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 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 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
8
研读思考《贝壳》
❖ 作者对贝壳的精美做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 哪些联想?
❖ 想到了贝壳里曾经的小小柔软生命,想到为了 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 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 壳.并由此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总比 贝壳里的生命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因此要好 好面对它,好好珍惜它,好好创造它!
好活着; ,<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的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 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③、 <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生命意义的阐发
中,没有直接表白;<贝壳>的作者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 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
-
12
小结
❖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 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 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 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 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 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 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3
-
4
研读思考《蝉》
❖ 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 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抑: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 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 小和病弱,又是一抑。
扬: 蝉的生活历程显示了生命的意义。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 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
2
需要掌握的字词
❖ 收敛(liǎn):本课指收拢。
❖ 聒聒(guō):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 宽恕(shù) :宽容饶恕。 ❖ 短暂(zhàn)
❖ 一丝不苟:(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
地方也不马虎。
❖ 卑(bē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 上苍:上天。 ❖ 把玩:拿在手中玩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