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浮力》课件

合集下载

《浮力》浮力PPT免费课件

《浮力》浮力PPT免费课件

D
是( )
图10-1-6
图10-1-7
第1节 浮力
12.如图10-1-8所示,一正方体物块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物块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0.5 N,则该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__0_.5__N。
图10-1-8
第1节 浮力
13.人在泳池内逐渐走向深水区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 “轻”,这说明人受到浮力的大小与_人__浸_在__液__体__中_的__体__积_有关;将相 同的铁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分别浸没在酒精和水中,观察到 测力计的示数都减小了,但铁球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减小得 更多,可见浸没在____水中的铁球受到的浮力更大,说明铁球受到 的浮力大小还与____液_体__的__密_有度 关。
图10-1-2
第1节 浮力
(1)物块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_9_._8_N__,物块下表面受到水 向上的压力为19_._6_N___。 (2)物块左、右两侧面在水中所处的深度_相__同__,所受压强_相__等__, 压力__相__等__,压力差为__0_。
第1节 浮力
(3)物块前、后两表面在水中所处的深度_相__同__,所受压强_相__等__, 压力__相_等__,压力差为__0_。 (4)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9_.8__N_。由此可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 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表达式为F浮=__F_向_上_-__F_向_下__。
第1节 浮力
5.一位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一只可乐瓶与一个乒乓球做 “探究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如图10-1-3所示。将塑料 可乐瓶底部剪去,把乒乓球放在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 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如图甲所示),但乒乓球 并不上浮,这是因为乒__乓_球__不__受__浮_力____。

第十章 浮力 10.1 浮力 课件 (共20张PPT) 八年级下物理 人教版

第十章 浮力 10.1   浮力 课件 (共20张PPT)  八年级下物理 人教版
结论: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侵入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现象: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越大。
现象: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结论:当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
例1 浸没在湖水中的物体,随着浸没深度的增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压强增大 B.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 C.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增大 D.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
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托力(即浮力)作用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吗?
浸没:物体完全处在液面下方。
托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对物块一个托的力。
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表明了水对物块也产生了一个托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减小量。
巩固练习
1.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铝球,分别挂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上,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若挂铁球的示数变为F1,挂铝球的示数变为F2,则 ( ) A.F1>F2 B.F1=F C.F1<F2 D.无法比较
浮力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浮力及浮力产生的原因
2、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
3、知道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新课导入
一. 浮 力
海洋中的巨大冰山能漂浮在水上,游船、鸭子能在水中游弋,孔明灯能够升空,托起冰山、游船、鸭子、孔明灯等的力就是浮力。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巩固练习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的重力 G =8.8 N 在水中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7.2 N 则:F浮=G-F= 8.8 N-7.2 N = 1.6 N 若 r液 = 1.8×103 kg/m3,即 r水的1.8倍, F浮′= 1.8 F浮=1.8×1.6 N=2.88 N 弹簧测力计示数: F ′=G-F浮′ =8.8 N- 2.88 N =5.92 N

《浮力》浮力PPT优秀教学课件

《浮力》浮力PPT优秀教学课件

知识点 2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讨论: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 可能跟固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固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和固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等因素有关。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探究新知 【实验器材】
圆柱体

酒精
盐水
【实验过程】
弹簧测力计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新知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 大,浮力就越大。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1(宿迁中考)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 验中,如图A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所受的重力,然后将 物块逐渐浸入水中。 (1)在图B位置时,物块受 到的浮力是___0_.4____N。 (2)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时, 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逐渐 ____增__大_____;同时,物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逐渐__增__大___。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作业 内容
教材作业
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
探究1:浮力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实验设计: ⑴把物体浸没在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
测力计的读数 F1 = 2 N ⑵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深度,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
测力计的读数 F2 = 2 N ⑶比较两次的读数 F1 和 F2 。 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第十章 浮力 第1节 浮力
导入新知
“人们在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 由畅游,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 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
据游过死海的人说,人跳下死海,身 体会马上浮出水面;如果仰天一躺,就会 像一叶扁舟,顺流漂荡。两手头下一盘,就是一个枕头,人宛如睡 在“凉席”上。有些游客带了书报杂志来,躺在死海上看书,并摄 影留念,这已成为死海一景了。

《浮力》浮力PPT课件

《浮力》浮力PPT课件

实验演示
通过改变物体形状,如将球体变为 长方体,观察其在液体中的浮沉现 象。
结果分析
物体形状改变后,其在液体中所受 浮力发生变化,导致浮沉现象的改 变。
形状变化对物体受力和运动状态影响
受力分析
形状变化会影响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 情况,如改变物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 改变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相对大小 等。
05 生活中浮力应用实例
船只、潜艇等水上交通工具设计原理
船只设计原理
利用水的浮力支撑船体,通过改变船 体形状和重心位置实现稳定航行。
潜艇设计原理
通过调节潜艇内部水量,改变潜艇整 体密度,实现下潜和上浮。同时利用 推进器实现水平移动。
气球、飞艇等空中交通工具设计原理
气球设计原理
利用轻于空气的气体(如氦气或氢气)充入气球内,产生向上的浮力,使气球升空。
利用密度差异实现物体浮沉控制
01
通过改变液体密度来控制物体的浮沉,如在水中加入盐或 糖来改变密度。
02
利用不同密度的液体来实现物体的浮沉,如在水和酒精的 混合液中实现物体的悬浮。
03
通过控制物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来改变浮力,如潜水艇通 过改变自身的形状来控制浮沉。
04 形状变化对浮力影响
物体形状改变时浮沉现象观察
02
竖直向上。
03
浮力产生的原因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上、下表面压力的差。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 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计算浮力大小。 判断浮沉条件。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条件
漂浮条件 F浮=G物(V排<V物)

初中物理《浮力》课件

初中物理《浮力》课件

验中F1、F2、F3、F4的关系式是( B )
A.F1=F2=F3=F4
B.F1 – F2 = F4 – F3
C.F1=F2、F3=F4
D.F1 – F3 = F4 – F2
(阿米原理实验的理解)
无忧PPT整理发布
完整版ppt
16
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
质量为0.3kg的物体全部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 中,溢出的水是100g,那么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是 ( 1 )N.(g=10N/Kg)
浮力方向:
总是竖直向上。
无忧PPT整理发布
完整版ppt
4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画出下列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F浮
F浮
无忧PPT整理发布
完整版ppt
5
浮力的存在及大小
下沉的物体 受到 浮力
称重法测浮力:
G 空气中
F浮= G -G'
G'
为什么浸在液 体中的物体会 受到浮力的作
水中 用?
一质量为5千克的铝块,用弹簧秤吊 住它,将其置于酒精中时,弹簧秤的读数 为30牛。求酒精对铝块的浮力。
分别浮着铁球、木球,甲杯水银面上没有浮物体, 三个杯内的水银面高度相同,
如图8所示,则:( ) A. 甲杯底部受到的压强最大 B. 乙杯底部受到的压强最大 C. 丙杯底部受到的压强最大 D. 甲、乙、丙三个杯底部受到的压强一样大
pgh F gV 浮 液 排 无忧PPT整理发布
完整版ppt
25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F浮=G排 =ρ液g V排
F浮液gV排
按在水底的木块放手后将上浮,在它浮出 水面之前,它所受到的浮力(不变 ),压强 ( 变小 )。(填变大,变小,不变)

小学科学《浮力》完整ppt课件

小学科学《浮力》完整ppt课件
精选ppt
感受浮力
学生托举重物
精选ppt
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
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
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精选ppt
浮力 重力
精选ppt
测量浮力
如何测量出浮力的大小?
精选ppt
精选ppt
浮力
重力
精选pp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拉力
重力+拉力 = 浮力
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 重力,
精选ppt
载大象的船和载石头的船受到的浮力 是相等的,也就是重力是相等的。
= =
=
精选ppt
• 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 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 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 ( 浮力 )。
• 2、我们能用(弹簧秤)测出浸入水中的泡 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 3、( 拉力 )+重力=浮力
•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物体受到 的浮力和(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有关。
精选ppt
拓展作业
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精选ppt
精选ppt
完全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 力和它自身的体积有关,体积越 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反之体积 越小,受到的浮力就越小。
精选ppt
思考: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 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
浮力大于重力
精选ppt
为什么泡沫塑料块浮在水面之后, 就不再上升了呢?
浮力 = 重力
精选ppt
解释曹冲称象的科学道理
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 的浮力大小
精选ppt
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浮力记录表1

《浮力》浮力PPT课件

《浮力》浮力PPT课件

物体在液体中沉浮条件及判断
03
方法
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关系判断沉浮
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 密度时,物体会浮在 液面上。
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 密度时,物体会沉入 液体底部。
当物体密度等于液体 密度时,物体会悬浮 在液体中。
物体形状对沉浮影响分析
01
相同质量的物体,形状不同会影响其在液体中的沉浮状 态。
02
实验探究:测量物体所受浮力
05
大小
实验目的和原理介绍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探究浮力与物体体 积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实验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 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重 量变化来计算其所受浮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准备和操作步骤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线、金属 块、量筒、水、密度已知的液体(如
盐水)。
01
操作步骤
02
1. 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量其 在空气中的重量。
03
06
4. 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密度已知的液体 中,重复步骤2和3。
05
3. 将金属块从水中取出,擦干表面水分 ,再次测量其在空气中的重量。
04
2. 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记录此时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实例分析:潜水艇、鱼类等
潜水艇
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沉。
鱼类
通过鱼鳔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所受浮力,实现上浮和下沉。
应用拓展:液体密度计原理
• 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 原理制造出来的。密度计是一根粗细不均匀的密封或空心玻璃 管,由下部的玻璃泡和上部的细玻璃管组成,管的下部装有铅 丸或水银,标有刻度及密度单位。将它放入待测密度的液体中 时,由于密度计本身的重力小于它受到的浮力,因此密度计会 浮在液面上,同时密度计被压入液体中的深度h就反映了待测液 体的密度。

第10章 《浮力》—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共28张PPT)

第10章 《浮力》—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共28张PPT)

例1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同学
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根据图中 所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a
b
c
d
(1)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1_.8___N。
(2)根据图a、c、d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
__液__体(__密_3_)度__根有据关图。_________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
(4)下面是小新同学实验时设计的表格及填写的实验 数据:
实验次数 物重G/N
1
1.2
2
2.0
3
2.4
物体浸没 水中测力 计示数 F/N
0.7
1.5
1.7
桶与排出 水总重 G1/N
1.1 1.0
_1_._3__
空桶重 G0/N
0.6 0.6 0.6
浮力F浮 /N
0.5 0.5 0.7
①请你将该表格第三行数据补充完整;
ρa=2g/cm3>ρ水<0.5g/cm3=ρb
例3 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
体甲和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D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C.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
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十章 《浮力》复习
复习目标
1.认识浮力,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会 利用弹簧测力计“称重法”测量浮力, 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利用阿基米德 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
3.理解浮沉条件,能利用浮沉条件解释 轮船、潜水艇、飞艇和热气球等的工 作原理。

《浮力》浮力PPT精品课件

《浮力》浮力PPT精品课件

6.如图所示一正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它的侧面所受的各个方向上 的 压 力 相 互 平 衡 , 其 下 表 面 受 到 液 体 向 上 的 压 力 F1__大__于___( 填 “ 大 于”“小于”或“等于”)其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F2,这就是浸 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所以浮力的大小可表示为F浮= _F_1_-__F_2___.
例2 小华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 示的实验.比较甲和乙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__G__-__F_1_(用图中的 物理量符号表示),该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__排__开__液__体__体__积___的关 系.
例3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
关”.他把同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的不
(3)由丙、丁两次实验可知: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 小与___物__体__浸__没__的__深__度__无关.
4.在探 究“浮力大 小与哪些因 素有关”的 实验中,弹 簧测力计挂 着同一金属 块的示数如 图所示.
能力培优练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2__N. (2) 分 析 图 丙 、 丁 可 知 , 浮 力 大 小 跟 物 体 浸 没 在 水 中 的 深 度 _无__关____(填“有关”或“无关”). (3)分析__丁__、__戊___两图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 体密度有关.
同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探究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深度是否有关,可选择乙、丁实验进
行比较
B.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
积是否有关,可选择乙、丙实验进行
比较
C.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
否有关,可选择丙、丁实验进行比较

《浮力》浮力PPT优秀课件

《浮力》浮力PPT优秀课件
实际应用
结合具体题目,灵活运用浮力公式进行求解,如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升降情况、判断物体的浮沉条件 等。
复杂情境下浮力问题解决方法探讨
复杂情境
涉及多个物体、多种液体或不规则形状 的物体等复杂情境下的浮力问题。
VS
解决方法
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分析,综合运用称重法 、压力差法和公式法等方法进行求解;同 时要注意考虑各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如 液体的密度、温度、物体的形状等。通过 不断练习和总结,提高解决复杂情境下浮 力问题的能力。

飞行器升空原理探讨
伯努利原理与机翼设计
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快,压力小,下表面的空气流速慢,压力 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
飞行器重量与升力关系
飞行器的重量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精确计算,以确保产生的升力 能够支撑其重量。
发动机推力与升力协同作用
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与机翼产生的升力协同作用,使飞行器得以升空 飞行。
压力差法计算物体所受浮力示例演练
示例
假设一个立方体物体浸没在水中,其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则物体所受 的浮力为F浮=F2-F1。
演练
通过实际题目进行演练,掌握压力差法的应用技巧,如正确判断物体的受力方向、选择 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等。
公式法求解浮力问题技巧总结
技巧总结
熟练掌握浮力公式F浮=ρ液gV排,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同时要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 避免误用导致错误结果。
密度差异产生浮力现象解释
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比较
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会上浮;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 密度时,物体会下沉。
密度差异产生浮力的原理
由于物体与液体之间存在密度差异,使得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的 浮力和向下的重力作用,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

人教版八年级第十章第1节浮力 课件 2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第十章第1节浮力  课件  26张PPT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测量
G
F示
F示
F浮
G
F浮=G-F示
原因
物体在液体内部受到的压力: F=pS=ρghS 左、右表面所受压力关系 ∵h右=h左 p向右=p向左 ∴F向右=F向左 前、后表面所受压力关系 ∵h前=h后 p向前=p向后 ∴F向前=F向后
原因
物体在液体内部受到的压力: F=pS=ρghS 上、下表面所受压力关系 ∵h2>h1 p向上>p向下 ∴F向上>F向下 F浮=F向上-F向下
第1节 浮力
认识浮力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 气体)对它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3
浮力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2.浮力的符号:F浮。 3.“浸在”包括“部分浸入”和“全部浸入(浸没)” 两种情况。 分析下列物体的受力情况:
F浮 F浮
G G
方向
猜想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 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练习
小结
浮力的 概念
浮力的 测量
决定浮力大 小的因素
练习 课本52页动手动脑物理3,4题
猜想: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浮力的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固体的密度有关。
探究 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人在水中会下沉,但是在死海中却能漂浮于水面。 猜想: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探究 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探究 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 受的浮力与物体浸在 液体中体积有关;

《浮力》 精品课件(共27张)

《浮力》 精品课件(共27张)
检验猜想
1.探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后的深度的关系
记录表格 深度h / cm 重力G / N 弹簧测力计示数F / N
浮力F浮/ N
结论: 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水中后的深度无关。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
记录表格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 积V/ 格 重力G / N 弹簧测力计示数F/ N 浮力F浮/ N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名言摘抄 1、抓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2、与雄心壮志相伴而来的,应老老实实循环渐进的学习方法。——华罗庚 3、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惟有努力,不断地努力,才会出现才能。——华罗庚 4、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华罗庚 5、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华罗庚 6、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8、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9、学习是我们随身的财产,我们自己无论走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学习也跟着我们在一起。——莎士比亚 10、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11、单学知识仍然是蠢人。——歌德 12、终身努力便是天才。——门捷列夫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1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1、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德谟克利特 22、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用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23、要想有知识,就必须学习,顽强地耐心地学习。——斯大林 24、向所有人学习,不论是敌人或朋友都要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斯大林 25、自学,是我们当今造就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周培源 26、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毛泽东 27、情况在不断的变化,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 28、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29、学习必须和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30、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阅读课本 P55 的例题. 【例 1】体积为 100 cm3 的实心铁球浸没在水中,铁球受到的 浮力大小为 0.98 N,浮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上 .
【例 2】关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漂浮的物体比沉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有关
课堂合作探究
一、浮力 1.思考:如图 1,漂在死海上的人有没有受到浮力? 有 .如 图 2,水中正在下沉的铁块有没有受到浮力? 有 .
2.(1)实验 1(如下图): 用弹簧测力计测铁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G = 略 ,再将铁块浸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略.
说明:①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 受到 (选 填“受到”或“不受到”)浮力; ②铁块受到的浮力 F 浮= 略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不变
4.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C )
A.空气
B.乒乓球
C.水
D.盛水容器
5.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对矿泉 水瓶受到浮力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D ) 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课堂合作探究
一、探究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1.演示实验:按课本 P54 图 10.2-2 进行实验. 温馨提示:用细线把石块拴牢.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不要 使石块触及杯底或杯壁.
2.数据整理:将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并写出实验 结论:
物体浸没
在水中时 物体受到
排开的水
物体 弹簧
中的体积 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浸在同一液体中的
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
(2)分析 ①③④ 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
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此实验还探究了浮力的大小与 液体的密度 的关系,得出
的结论是 当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
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
(4)通过实验数据可知金属块的密度为 9×103 kg/m3 . (5)利用 ① 、 ③(或④) 和 ⑤ 三次实验结果还能算出盐
的示数 不变 ;说明: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

3.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同一物体先后浸没在清水和盐水中,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F1 和 F2,发现 F1 大于 F2; 说明 当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
4.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 物体浸
6.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物体浸没在装有足够深水的容器中, 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1.8 N,下表面 受到的压力为 3 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1.2 N;如 使物体再下沉 5 cm,则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1.2 N.
7.重为 5 N 的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时,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如图所示: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利用一个物体、弹簧测力计、水、 盐水和细线,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通过实验 a 和 c,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2 N.
(2)通过分析比较所有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A (选填“A”“B”
或“C”)是错误的,而其他猜想是正确的.
(3)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就不需要再考虑液体对物体的一些压力了.
【例 1】一圆柱形木桩重力是 240 N.若将木桩竖直钉入河床 中,木桩浸在水中的体积是 0.02 m3,此时木桩受到的浮力是
0 N.
2.讨论 2:若物体没有全部浸没,则 F 浮= F向上 . 3.讨论 3:把一块蜡块放入烧杯中,让蜡块紧贴烧杯底,加 入水, 观察蜡块是否上浮?然后拨动蜡块,使之不再紧贴烧杯底, 能否上浮? 说明了什么? 不上浮;上浮;说明蜡块下表面没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时, 没有产生浮力.
水的密度.
(6)辰辰同学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 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 h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出,此实验过程 中 浮 力 的 变 化 情 况 是 先 变大 后 变大 . ( 均 选 填 “ 变 大”“变小”或“不变”)
课后作业
(2)归纳:①浸在 液体 中的物体受到 向上 托力叫 浮力 .
②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液体 .
的托力,这个
③浮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上 .
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为 G,物体
浸在某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则物体在液体中受 到的浮力为 F 浮= G-F .(称量法)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1.如图所示,有一长方体,浸没在密度为 ρ 的液体中,上表 面距液面的深度为 h1,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为 h2.
A.乙、丙对比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B.丙、丁对比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浸入深度无关 C.丙、丁对比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浸入体积无关 D.该实验可得出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小 答案:B
10.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4 N. (2)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1 N. (3)由 B、C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
12.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 F 随深度 h 变化 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
13.液体沸腾时,液体内部会产生大量气泡,在液体中不断 上升、变大.对于气泡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气泡未露 出液面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B.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C.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D.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讨论 2:如果在做实验的乙步骤时,石块碰到了容器底且对底
部产生压力,则测得的浮力会偏 大 .
点拨 1:(1)物体全部浸入(浸没)在液体中时,V 排=V 物;物体 部分浸入液体时,V 排<V 物. (2)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 物体浸在液体 中的体积 和 液体的密度 有关,而与物体的体积、重力、 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例 2】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物体 A 重 4 N,将物体
A 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 A 受到的
浮力为 1 N,水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是 1 N.
【例 3】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它受到的力有( B )
A.浮力
B.重力和浮力
C.浮力和液体压力
D.重力、浮力和液体压力
【例 4】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 面上.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 受浮力的方向应该是( C ) A.F1 B.F2 C.F3 D.F4
(1)石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3 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 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 密度 有关. (2)若将石块向上提,使其露出水面一部分,则水面高度会
下降 (选填“上升”或“下降”),杯底所受压强将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 (3)若剪断乙图中的细线,石块将 下沉 (选填“上浮”“悬 浮”或“下沉”).
1.将一重为 80 N 的物体,放入一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
的 小桶重 和 排开的水
重力 G/N 测力计的 浮力 F 浮
G1/N
桶的总重 重 G 排/N
示数 F 示
/N
G2/N
/N






讨论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 它排开的液
体所受的重力

用公式表示为 F 浮= G排 = m排g = ρ液V排g .其中被排
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课后作业
1.在容器中,有甲、乙、丙三个物体,如图所示,物体与容
器壁接触的部分都密闭.当往容器内倒水时,没有受到浮力
的物体是( C )
A.乙
B.丙
C.甲
D.无法判断
2.下列物体中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D )
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
B.在蓝天飞翔的老鹰
C.深海潜游的鲸鱼
D.深入河底的桥墩
3.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 B )
直向下的压力 F 向下,其合力的方向是
F向上-F向下 .
竖直向上
的;F 合=
(3)结论:①浮力产生的原因是 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
力差 . ②F 浮= F向上-F向下
(浮力方向总是 竖直向上 ).
注意:浮力是包围物体的液体从各个方向对物体施加压力的
总效果的表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考虑物体所受浮力时,
(1)长方体前、后、左、右四个侧面是否也受到液体的压力?
是 .左右两侧、前后两侧是否也会出现压力差? 不会 .
(2)讨论 1:分析:因为上表面距水面的深度 h1 小于 下表面
距水面的深度 h2,所以上表面体上下表面的面积相等,所以下
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上的压力 F 向上 大于 上表面受到水的竖
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由 C、D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
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5)由 D、E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密度 有关.
11.将一个乒乓球放入倒置的饮料瓶中,然后向瓶内注入水将 乒乓球浸没,如图所示,乒乓球保持静止状态,则乒乓球( C ) A.仍受水的浮力 B.不受水的浮力,也不受水对它的压力 C.不受水的浮力,但受水对它的压力 D.无法判断
三、决定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是否有关?
使图 1 中的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逐渐增大,发现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逐渐 变小 ;说明: 物体浸在同一液体中的体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