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瓣花色素苷的提取与热稳定性
玫瑰花营养保健成分分析及花青素稳定性研究

表 4 玫瑰花提取液 化 学成分预试结果
Tab.4 Rose trac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3.1.3 实 验 仪 器 与 设 备
()
!"# $% !"# $% /0 12
&’ &’ 34567 89:; #>BC35 AB’5DE K5 M T567 UV5WXYZ ^567 de f5gf35 dsM35
由 表 4 可 得 , 玫瑰 花 提 取 液 pH 值 检 验 结 果 为 5.3, 显 弱 酸 性 , 应 该 含 有有 机 酸 。 对 酚类 化 合 物 、 鞣 质 、 糖 、 多 糖 和 苷 、 甾 体 、 花青 素 、 维 生 素 C、 生 物 碱 等 化 学 成分 的 检 测 结 果 均 为 正 反 应 , 可 以 初 步 判 定其 存 在 。 对 强 心 苷 、 蒽醌 类 化 合 物 的 检 测 结 果 为 负反 应 , 可 初 步 判 定玫瑰 花中 不 含有该类物质。 预 试 只 能 作 为 成分 的 初 步 判 断 。
Rose Nutrition And Functional Components Analysis And Stability of Anthocyanins Research
Hong Min-zhen, Zhou Cai-qio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Beibei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 pre -test on the roses throug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methods, making a preliminary qualitative judgments on the active ingredient. Meanwhile. According to na tional standard methods on some roses nutrition were determined by preliminary test results found by the system rose weakly acidic, it should contain phenolic compounds, tannins, sugars, polysaccharides and gly cosides, sterols, anthocyanins, vitamin C, alkaloids and other chemical components, excluding cardiac gly cosides, anthraquinones. Analyzing the anthocyanins as the major component of red roses, and a compara tive study of the stability of anthocyanin, showed the least effect of light on anthocyanin stability; under the acid ogle, the lower the temperature, the more stable acid anthocyanin. Key words: Rose, Nutrients, Determination, Anthocyanins, Stability
玫瑰花中黄酮类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玫瑰花中黄酮类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玫瑰花中黄酮类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一、研究目的
1. 探讨浅析玫瑰花中黄酮类色素提取工艺。
2. 探究水提取法、泡发法及超声波提取法在玫瑰花中黄酮类色素提取中的应用。
二、研究范围与方法
1. 以玫瑰花中黄酮类色素提取工艺为研究方向,研究范围包括水提取法、泡发法及超声波提取法。
2. 针对不同提取方式的玫瑰花中黄酮类色素,采用HPLC分析技术对黄酮类色素
的提取率和稳定性进行分析。
三、测定结果及讨论
1. 通过HPLC测定结果,在浓度为10 ug/ml时,水提取法能较好地提取玫瑰花中黄酮类色素,提取率和稳定性较好。
2. 而当浓度为20 ug/ml时,泡发法提取的黄酮类色素最稳定,提取率接近90%以上。
3. 而当浓度升高到40 ug/ml时,采用超声波提取法能得到较高的提取率及稳定性,且极易操作较简单。
四、结论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得出,水提取法、泡发法及超声波提取法均能得到较高的提取率及稳定性,但根据不同浓度采用不同提取方法效果最好。
且提取率和稳定性受浓度影响较大,因此,在合理选择玫瑰花中黄酮类色素提取方法及获得最佳提取
效果时,一定要多方比较以得出最佳效果,才能够保证色素的提取稳定性及提取率。
玫瑰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分析

玫瑰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分析作者:唐红枫,孙茜,穆婷,等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唐红枫1,孙茜2,穆婷1,张雨婷1,程时劲1,谢琼1(1.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武汉430212;2.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430079)摘要:以玫瑰色素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玫瑰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了探索,并对玫瑰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玫瑰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0.1mol/LHCl-95%乙醇溶液为提取剂,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温度为60℃,料液比为1∶25(m/V,g∶mL)。
玫瑰色素在520nm处有最大光吸收。
玫瑰色素在酸性环境中对H2O2、维生素C和食品添加剂稳定性较好,对Fe2+和Fe3+不稳定,且不耐高温。
关键词:玫瑰色素;提取;稳定性;抗氧化性中图分类号:S685.12;TS2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6-1218-04Study on the Extraction and Stability of Rose PigmentTANGHong-feng1,SUNQian2,MUTing1,ZHANGYu-ting1,CHENGShi-jin1,XIEQiong1(1.CollegeofLifeScienceandChemistry,WuhanDonghuUniversity,Wuhan430212,China;2.HubeiProvincial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Wuhan430079,China)Abstract:Singlefactorexperimentswereadoptedtooptimizetheextractionmethodofrosepigment.Andthephysiochemicalpropertiesofrosepigmentwere studied.Theresultsindicatedthattheoptimumextractingconditionswereasfollowed,0.1mol/LHCl-95%ethanolsolutionasextractionagent,extracted at60℃ for60min,solid-liquidratio1∶25(m∶V,g/mL).Thepigmenthadtheabsorptionpeakat520nm.ThepigmentwasstableundertheacidconditionswithH2O2,VitaminCandfoodadditives,butunstableunderFe2+andFe3+orhightemperature.Keywords:rosepigment;extraction;stability; antioxidation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日益增强,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开发也成为趋势。
东北家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研究

东北家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研究廉波;王婉婷;秦绪明【摘要】[目的]研究东北家玫瑰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和应用条件,为其综合利用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方法]以东北家玫瑰花花瓣为原料,用酸性(柠檬酸)食用乙醇提取红色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东北家玫瑰红色素的应用范围.[结果]该红色素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在自然光照射和一定温度的条件下,色素稳定性无明显变化.对常用食品添加剂有较好的稳定性,在碱性和温度超过80℃的条件下红色素发生变化,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结论]东北家玫瑰花红色素是一种价廉易得、安全可靠、天然绿色、使用方便放心的天然植物色素.%[Objective] The reliable data for the integrated utilization of erythrophyll was provided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its extraction method and condition from northeast rose. [Method ] The erythrophyll from the rose flower petal as raw material was extracted with acid ( citric acid) diet ethanol.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the erythrophyll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single-factor experiment.[ Result] The erythrophyll was stable under the acid condition and in the natural light illumination and under certain temperature, there was not obvious change in its pigment stability, which as the additive in food was with good stability. The erythrophyll would vary under the alkaline condition and the temperature > 80 t so that the range of its application was certainly limited. [ Conclusion] The erythrophyll from rose was natural plant pigment with the moderately cheap in price, easy production, safe and reliable, natural green.【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28【总页数】2页(P17540-17541)【关键词】玫瑰花;红色素;提取;应用条件【作者】廉波;王婉婷;秦绪明【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2;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42;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5.12玫瑰(Rosa rugosa)属蔷薇科,为落叶丛生灌木,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1-2]。
天然玫瑰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天然玫瑰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杨光伟1,盛锦霞2(天津农学院园艺系,天津300384)摘要:文章以玫瑰花为原料提取了玫瑰花混合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玫瑰花色素在514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用pH=2的盐酸溶液提取效果最好;Ca2+、K+、Cu2+等常见金属离子对玫瑰色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色效应,Fe3+金属离子对本色素有不同程度的减色效应,而Zn2+离子对色素溶液吸光度的影响不大;山梨酸钠对玫瑰花色素有明显的减色作用,其它常见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稳定性没有影响;玫瑰花色素对光照、高温相当稳定。
关键词:玫瑰花;色素;提取;稳定性前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天然绿色植物色素安全无毒,并且具有特有的营养价值和生理活性,深受人们喜爱。
因此,寻找和开发无毒天然食用色素资源具有特殊的意义[1]。
天然食品大多数具有本身的色泽和香味,色泽是食品商品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色泽美观不仅可提高食品的感观,给人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增进食欲[2]。
食品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色泽,通常在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是一种为食品着色的添加剂,它按来源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人工合成色素两大类。
我国各地生物资源种类丰富,应抓住我国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进一步研究开发天然食用色素,改进工艺流程,降低产品成本,并系统地进行色素稳定性研究。
影响天然色素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金属离子和酸碱度等[1],改进提取及精制技术,通过一定方式提高其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玫瑰(Rosa rugosa)为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品种多有红、粉、黄等多种花色,是一种普遍栽培的观赏植物,有“花中皇后”之美誉。
花中含挥发油、槲皮素、鞣质、没食子酸、色素等,可制香料,也可入药,具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之功效。
玫瑰花资源广泛,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本试验以玫瑰为材料,对提取色素样品的化学稳定性进行研究,为玫瑰色素的提取、应用及加工中的护色提供依据。
玫瑰花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玫瑰花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李晴 徐国彬 张建芳 孙小雅 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玫瑰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大多数金属离子对玫瑰花红色素的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并能够稳定保持色素的颜色,K+对色素色素具有一定的增色作用。
添加Fe2+和Fe3+后,色素溶液虽然吸光度有所增加,但是颜色由玫红色变为深紫色,品添加剂对玫瑰花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玫瑰花红色素最佳提取条件的研究结果提取剂的选择。
玫瑰色素易溶于乙醇,盐酸等极性溶剂,而难溶或不溶于乙酸乙酯,石油醚等弱极性和非极性的溶剂,从颜色上看,0.1mol/L HCL-95%乙醇和0.1mol/LHCL对玫瑰色素均有很好的提取效果。
由于盐酸有腐蚀性,且有刺激性气味,本着安全,经济的原则,选择0.1mol/L HCL-95%乙醇作为最佳提取剂。
最佳提取温度的选择。
20-40℃内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度变化不大,说明在这一温度范围内,温度基本不影响色素的稳定性,在40-70℃内,吸光度逐渐升高,在70℃时达到最大值,但70℃以后,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吸光度逐渐降低,说明高温对玫瑰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所以玫瑰色素的最佳提取温度为70℃,且玫瑰色素的保存应当避免高温。
提取料液比的选择。
在料液比 1:10之前,吸光度随着料液比的增加而升高,在料液比1:10之后,吸光度随着料液比的增加而呈现减小的趋势,说明在料液比1:10的时候,色素提取比较完全,所以最佳提取料液比为1:10。
玫瑰色素理化性质的分析pH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玫瑰色素颜色会随pH的变化发生变化,当pH<5时,色素呈现红色,随着pH增大,红色由深变浅;当5<pH<7时,色素呈现浅紫蓝色;当pH>7时,色素逐渐变成黄绿色直至黄褐色。
这与花青素的变化规律一致。
可能是由于不同的pH使花色苷元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造成的。
随着pH的增加,吸光度逐渐下降,说明酸性环境有利于保持色素的稳定性,碱性环境会破坏色素的稳定性。
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fr n o d t n o H a u .T e efc so t l c in a Z ¨ 、 a o e pg e t e e t n io fp v l e h f t fmeal o s N 、 n c i e i C n t i n h m a e lw。b tC a d F h v e t y d e e t n t e p g n . R s i e ti s a y r o u u n e a e d sr e f c h ime t o e p g n s t d o o m e wh n rd c rNa S s a d d,b t e c l rfd sw e x dz r H2 xt. e e u e 2 O3 d e i u oo e h n o i i O2e i h t a e s
离子 № 、n 、丑 z “ C 对 该色素无 明显影 响 ,u c “使该色素颜色向黄色变化 , F¨则会使玫瑰花红 而 e 色素的颜色发生较大的改变 ; 玫瑰花 红色素对还原剂 N 2O 较稳定 , aS 3 对氧化剂 H O 则很敏感.
关键词 : 玫瑰花;红色素;稳定性
中 图分 类 号 : 59 Q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 A U ALS IN EE IIN) N T R CE C DTO
文章 编 号 : 00— 43 20 )4— 12— 8 10 5 6 (0 7 0 00 0
玫瑰 花红 色 素 的提取 及 其 稳定 性研 究
王 方 ,吕镇城 ,彭永 宏
(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 院, 广东广州 5 0 3 ) 16 1
维普资讯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20 0 7年 l 1月
NO .2 o V 07
食品色素的变化实验报告花青苷

食品色素的变化实验报告花青苷食品色素的变化实验报告——花青苷一、实验目的了解食品色素的特点,研究食品色素受到不同条件下的影响,观察花青苷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变化情况,以及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花青苷是一种天然食品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其颜色在不同的pH 值和温度条件下会发生变化。
花青苷在酸性环境下呈红色,而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呈蓝色。
同时,花青苷的颜色也会受到光照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玫瑰花瓣取下,用清水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 将玫瑰花瓣切成小块,加入100mL的蒸馏水中,煮沸5分钟,然后放凉至室温,过滤。
3. 取得提取的花青苷液后,将其分别放入三个试管中,加入不同pH值的缓冲液,使其分别呈现红色、紫色和蓝色。
4. 放置24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5. 取一个试管,加热到40℃,放置2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6. 取另一个试管,放置在光照条件下24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1. 在不同pH值条件下,花青苷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在酸性环境下呈现红色,中性环境下呈现紫色,碱性环境下呈现蓝色。
2. 在40℃的高温条件下,花青苷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红色变浅,蓝色变淡,紫色变成了粉色。
3. 在光照条件下,花青苷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颜色变浅,尤其是蓝色和紫色的变化更为明显。
五、结论1. pH值对花青苷的颜色有明显影响,其颜色的变化与pH值呈正相关。
2. 花青苷在高温条件下颜色发生了变化,颜色变淡,说明花青苷不耐高温。
3. 花青苷的实验报告:食品色素的变化实验报告——花青苷摘要:本次实验主要研究食品色素花青苷的变化情况,通过添加不同的物质,观察花青苷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花青苷会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下发生变化,并且添加氯化铁后花青苷会显色。
引言:食品色素是指对食品进行染色、调色和改变色泽等目的而添加的色素。
食品色素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可以增加食品的色彩,还可以增加食品的吸引力,从而增加食品的销售。
玫瑰花色素的提取与稳定性研究

响提取 的因素分别为 p H> 料 液 比 >乙醇 浓度 >温度 ; 最佳提取 工艺为 : p H: 2 , 料 液比 1 : 1 0 , 乙醇 浓度 为 7 0 %, 提取温度 为 6 5℃ 。 玫 瑰 花 色 素在 弱 酸性 、 中性 及 弱碱 性 环 境 中 、 在低 于 7 0℃ 或 光
2 0 1 3 年 第4 4 卷 第1 2 期
浙; 2化 工
一 l 3 一
玫瑰 花色素 的提取与稳定性研究
冯 文婕 万建 峰
( 浙 江经 贸 职业 技 术 学 院 , 浙江 杭州 3 1 0 0 1 8 )
摘
要 :用单 因素 法和 正 交试 验 法研 究 玫瑰 花 色素 的提 取 . Y - 艺 及 其稳 定性 。 结 果表 明 , 影
照 条 件 下具 有 较 好 稳 定性 , 且柠檬酸 、 蔗糖 、 食 盐 等 常见 食 品 添 加 剂 对 色 素无 影 响 。 关 键 词 :玫 瑰 花 ; 色素 ; 提取 ; 正 交 实验 ; 稳 定性
文 章 编 号 :1 0 0 6 ~ 4 1 8 4 ( 2 0 1 3 ) 1 2 - 0 0 1 3 - 0 5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2 3
将 新鲜玫瑰 花瓣 洗净 , 加 入 适 宜 的 溶 剂 提 取 2次 后 ,合 并 滤 液 ,用 分 光 光 度 计 测 量 其 吸 光 度
值。
1 . 2 . 1 提 取 溶 剂 的选 择
分 别称 取经 预 处 理 的玫 瑰 花 瓣 0 . 5 g于 2 5 m L
食 用 色 素是 用 于食 品着 色 和改 善 食 品色 泽 的食品添加 剂 , 有 天然 和合成之 分 。食用 合成 色
玫瑰花色苷分子稳定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veloping anthocyanins as an active ingredient, and further exploiting the rose resources in the further. Key words㊀ Rosa rugosa; anthocyanin; molecule stability; bioactivity ㊀ ㊀ 色 泽 是 食 品 感 官 质 量 的 重 要 指 标 之 一 , 人 们 以 等 方 面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而 且 具 有 抑 制 巴 拉 刈 (Pa [ ] [ ] 肉 眼 看 到 的 食 品 色 泽 优 劣 来 完 成 对 食 品 第 一 印 象 的 raquat, 害、 阻 止 子 受 损 、 降 低 PQ )伤 DNA 分 评 价 , 花 色 苷 类 色 素 对 大 量 植 物 及 其 制 品 的 色 泽 起 氧 化 酶 的 活 性 、 抗 炎 症 、 抗 变 异 、 抗 肿 瘤 、 抗 癌 、 预 防 [ 疾 、 改 善 记 忆 力 、预 防 糖 尿 病 等 生 理 功 效 ]。 着 重 要 作 用 。花 色 素 又 称 “花 青 素 ” , 属 酚 类 化 合 物 眼 中 的 类 黄 酮 , 具 有 典 型 的 骨 架 结 构 , 这 些 药 理 和 生 物 活 性 都 是 以 花 色 苷 极 强 的 抗 氧 化 和 C -C -C 碳 其 与 不 同 糖 形 成 的 糖 苷 衍 生 物 则 称 为 色 素 苷 或 花 色 清 除 自 由 基 性 质 为 基 础 的 , 正 因 如 此 , 花 色 苷 作 为 实 苷 , 是 高 等 植 物 次 生 代 谢 产 生 的 水 溶 性 色 素 。花 色 用 性 很 强 的 天 然 抗 氧 化 剂 具 有 很 大 的 应 用 前 景 。 苷 作 为 一 种 天 然 食 用 色 素 , 安 全 、 无 毒 且 资 源 丰 富 , 1㊀ 花 色 苷 的 化 学 结 构 和 种 类 不 但 具 有 很 强 的 着 色 能 力 , 在 吸 引 昆 虫 传 粉 、 生 长 素 [ ]、 [] 运 输 、 保 护 叶 片 免 受 紫 外 线 伤 害 抑 制 病 虫 害 花 色 苷 (Anthocyanin )一 词 取 自 希 腊 语 Anthos
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王方;吕镇城;彭永宏【摘要】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玫瑰花红色素属花青素类,提取的最佳条件为:70%(V/V)乙醇为溶剂、pH值为1、物料比(m/V)为1∶ 8、浸提温度60℃、时间为1 h.稳定性研究表明玫瑰花红色素对光和热敏感,在不同的pH值下表现出不同的颜色;金属离子Na+、Zn2+、Ca2+对该色素无明显影响,Cu2+使该色素颜色向黄色变化,而Fe3+则会使玫瑰花红色素的颜色发生较大的改变;玫瑰花红色素对还原剂Na2SO3较稳定,对氧化剂H2O2则很敏感.【期刊名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7(000)004【总页数】8页(P102-109)【关键词】玫瑰花;红色素;稳定性【作者】王方;吕镇城;彭永宏【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99天然食用色素(Natural food coloring agent)是从天然原料(主要是植物原料)提取并经过精制而制得的产品[1].由于多种合成食用色素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具有毒副作用,所以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很多国家部分或全面禁止合成食用色素,我国也对食用合成色素的种类、使用范围和用量有严格的限制.与合成色素相比,大多数食用天然色素无毒副作用,或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有的还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其着色能力也比较自然[2].因此,天然食用色素的开发利用有良好的前景.玫瑰花(Rosa rugosa)属蔷薇科(Rosaceae),全国均有栽培,广东省资源尤为丰富.其不仅香气浓烈且色泽鲜艳,含有丰富的色素、糖类、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3].广东省内,“红衣主教”(Rosa hybrid Hort.var.Cardinal)是目前栽培范围最广、颜色最鲜艳、收获量最大的玫瑰品种之一,具有较强的DPPH·清除能力[4].本文旨在研究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玫瑰花(红衣主教,Rosa hybrid Hort.var.Cardinal),采自广州番禺石基玫瑰园,当花朵呈锥状,花瓣顶端略松,有1~2轮展开时采摘.1.2 主要仪器和试剂UV24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3310型pH计;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1.3 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将新鲜采回的玫瑰花瓣清洗晾干,准确称取10 g,捣碎,以70%(V/V)酸乙醇(pH值=3)为浸提液,物料比(m/V)1 g∶10 mL,温度60℃下浸提2 h,过滤、定容并取一定量滤液稀释,然后将提取液在200~6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空白液为体积分数为70%酸乙醇,pH值=3),测定其最大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作为测定吸光度的波长.1.4 提取条件的单因素试验1.4.1 提取剂提取方法同1.3,提取溶剂分别为蒸馏水、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体积分数为70%的酸性乙醇(pH值=3)、无水乙醇、质量分数为10%的柠檬酸、乙酸乙酯、丙酮、正丁醇,石油醚、三氯甲烷,分别测其529 nm波长下的吸光值.1.4.2 提取剂pH值提取方法同1.3,体积分数为70%乙醇的pH值分别为1、2、3、4、5、6,分别测其529 nm波长下的吸光值.1.4.3 乙醇的体积分数提取方法同1.3,乙醇的体积分数分别为60%、70%、80%、90%、无水乙醇,分别测其529 nm波长下的吸光值.1.4.4 物料比提取方法同1.3,物料比(m/V)分别为1 g∶6 mL、1 g∶8 mL、1 g∶10 mL、1 g∶12 mL、1 g∶14 mL、1 g∶16 mL,分别测其529 nm波长下的吸光值.1.4.5 提取温度提取方法同1.3,提取温度设为以下5个:50、60、70、80、90℃,分别测其529 nm波长下的吸光值.1.4.6 提取时间提取方法同1.3,提取时间设为0.5、1.0、1.5、2.0、2.5、3.0 h,分别测其529 nm波长下的吸光值.1.5 L16(45)正交试验为了优化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条件,根据单因素实验的结果,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剂pH值和提取剂的体积分数5个因素,进行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表1),然后将浸提液过滤、定容,并取一定量滤液稀释,分别测其529 nm 波长下的吸光值.表1 L16(45)正交试验水平因素pH值A体积分数/%B物料比(m/V)C温度/℃D时间/hE11601∶6500.522701∶8601.033801∶10701.544901∶12802.0 1.6 玫瑰花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1.6.1 温度取质量浓度相同的2份色素浸提液,分别在60℃和90℃下保温5 h,每隔1 h测定其在529 nm下的吸光值.1.6.2 光照取质量浓度相同的3份色素浸提液,1份避光放置,1份日光灯下放置,1份置于室内,每隔24 h测定其在529 nm下的吸光值.1.6.3 pH值取等体积的色素浸提液并稀释至相同的质量浓度,分别用HCl和NaOH调pH值至1~9,观察其颜色变化.1.6.4 金属离子分别配制一系列不同质量浓度的Cu2+、Na+、Zn2+、Fe3+、Ca2+色素浸提液,常温下静置1 h后测其在529 nm下的吸光值.1.6.5 氧化还原剂分别配制不同质量浓度的Na2SO3和不同体积分数的H2O2的色素浸提液,常温下静置1 h后测其在529 nm下的吸光值.2 结果与分析2.1 玫瑰花红色素的吸收光谱特征图1 玫瑰花红色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如图1,玫瑰花红色素在紫外区有2个主要吸收峰,1个出现在210 nm,1个出现在297 nm,另外在可见光区的529 nm处还有1个吸收峰.前人研究发现,花青素在波长200~600 nm范围内有特征性吸收峰,一般在紫外区的270~280nm(带Ⅰ)处、200~220 nm(带Ⅱ)处[5]和可见光区的465~550 nm(带Ⅲ)处[1].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6-8],可以推测玫瑰花红色素是花青素.光谱中产生不同波长的吸收峰主要是由于花青素中苷元的结构不同而引起的.不过,在图1中有1个峰出现在297 nm处,和带Ⅰ有所偏差,这可能和花青素的结构有关,也可能是由其他化合物干扰所致.由于玫瑰花红色素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峰出现在529 nm处,以下实验取529 nm作为测定吸光度的波长.2.2 提取条件的单因素试验2.2.1 提取剂如表2,玫瑰花红色素易溶于水、乙醇、正丁醇、柠檬酸水溶液等极性溶剂,而难溶或不溶于乙酸乙酯、石油醚、丙酮、三氯甲烷等非极性有机溶剂.所以一般认为玫瑰花红色素属于水溶性色素.另外,以体积分数为70%酸乙醇(pH 值=3)为提取剂时,色素浸提液的吸光度最大,因此体积分数为70%的酸乙醇(pH 值=3)为玫瑰花红色素最适宜的提取剂.表2 不同溶剂对玫瑰花红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提取剂溶解情况提取液颜色吸光度/A70%酸乙醇(V/V)(pH值=3)溶玫瑰红0.431蒸馏水微溶微黄0.18370%乙醇(V/V)微溶微褐0.213石油醚不溶无色0.003乙酸乙酯难溶微褐0.137无水乙醇微溶浅褐0.194丙酮微溶黄0.024正丁醇微溶浅玫瑰红0.221三氯甲烷不溶无色0.00410%柠檬酸(m/V)微溶淡玫瑰红0.3192.2.2 提取剂pH值如图2,在pH值1~6范围内, pH值=1时,玫瑰花红色素浸提液的吸光度最大,之后吸光度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所以pH值=1为提取剂的最适宜pH值.2.2.3 乙醇的体积分数如图3,酸乙醇的体积分数在60%到无水乙醇范围内,色素浸提液的吸光度先是随着体积分数的升高而增大,体积分数在70%时,色素浸提液的吸光度达到最大,之后又随着体积分数的升高而减小,所以70%为酸乙醇的最适宜体积分数.2.2.4 物料比如图4,物料比(m/V)在1 g∶6 mL~1 g∶8 mL时,色素浸提液的吸光度先是随着物料比的增加而增大,在物料比1 g∶8 mL时,色素浸提液的吸光度最大,而在物料比1 g∶8 mL~1 g∶16 mL时,色素浸提液的吸光度无明显差异,说明物料比为1 g∶8 mL时,已基本能将色素完全提取出,所以1 g∶8 mL为玫瑰花红色素最适宜的提取物料比.图2 pH值对玫瑰花色素提取液吸光度的影响图3 乙醇的体积分数对玫瑰花色素提取液吸光度的影响图4 液料比对玫瑰花色素提取液吸光度的影响2.2.5 提取温度如图5,温度在低于60℃时,色素浸提液的吸光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60℃时,色素浸提液的吸光度达到最大,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60℃为玫瑰花红色素最适宜的提取温度.2.2.6 提取时间如图6,提取时间从0.5~1 h时,色素浸提液的吸光度随着提取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而从1~3 h,色素浸提液的吸光度几乎相同,因此确定1 h 为玫瑰花红色素最适宜的提取时间.图5 提取温度对玫瑰话色素提取液吸光度的影响图6 提取时间对玫瑰花色素提取液吸光度的影响2.3 L16(45)正交试验结果正交实验结果见表3,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在5个影响因子中,极差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pH值(A),物料比(m/V)(C),提取温度(D),提取时间(E),提取剂的体积分数(B),表明影响玫瑰花红色素提取的因素重要性顺序为A>C>D>E>B.从各因素的水平看,A1B2C2D2E2为最佳条件组合.从方差分析结果(表4)看,各处理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由此优化获得的提取玫瑰花红色素的适宜条件为A1B2C2D2E2组合,即pH=1、70%乙醇为溶剂,物料比为1 g∶8 mL,温度为60℃下浸提1 h.表3 L16(45)正交试验方案及测定结果实验号pH值(A)体积分数(B)物料比(C)温度(D)时间(E)吸光值1111110.7072122220.8913133330.8024144440.7685212340.48162 21430.4747234120.6418243210.5989313420.178****4310.242113 31240.16812342130.21413414230.***********.***********.060 16441320.048T13.1681.4501.2971.6361.607T22.0941.6711.73 51.7411.758T30.8021.5811.6521.5731.474T40.2661.6281.64 61.3801.491R2.9020.2310.4380.3610.284表4 方差分析表变异来源DFSSMSFP值区组23.167×10-61.583×10-61.9200.164pH值33.8321.2771548133.3006.367×10-78∗∗体积分数30.02096.961×10-38437.1725.626×10-44∗∗物料比30.08600.028734733.7373.451×10-53∗∗温度30.05210.017421066.6676.223×10-50∗∗时间30.03800.012715353.5357.139×10-48∗∗误差302.475×10-58.250×10-7总变异474.027注:*5%显著水平,**1%极显著水平2.4 玫瑰花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图7 温度对玫瑰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表5 玫瑰花红色素的热动力学数据温度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60℃lgA=-0.2969-0.0037tr=0.930590℃lgA=-0.2350-0.0649tr=0.9860图8 光照对玫瑰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2.4.1 温度结果见图7.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样品色素的吸光度下降.60℃下,吸光度下降趋势缓慢,加热5 h,吸光度仅下降4%.而在90℃时,吸光度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将在2种加热条件下获得的吸光度与加热时间做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可知该色素的降级速度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显著性检验表明:90℃下的相关系数大于0.95,达显著水平.并可判定该色素的热稳定性较差,温度愈高,分解速度愈快.玫瑰花红色素对温度的敏感可能是因为:一方面花青素在长时间的加热后会生成无色的查尔酮式结构,另一方面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会发生酸解,苷键水解,生成相应的苷元和糖[1].所以在花青素的加工过程中,温度最好低于60℃.2.4.2 光照根据结果(图8),样品色素在强光下放置,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529 nm下的吸光度显著下降,而在室内和避光条件下放置的样品色素在5 d内差别不明显.说明该色素对光照尤其是强光照较敏感,在强光照射下分解速度较快,这与大多数花青素类色素的性质基本一致.不过,在室内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玫瑰花红色素的稳定性良好,基本上具备了实用的要求.2.4.3 pH值根据结果(表6),玫瑰花红色素对pH值的变化十分敏感.pH值越小,色泽越红,pH>5时,颜色逐渐偏向黄色,pH>7时,颜色逐渐呈现黄绿、棕黄,直至紫褐.而且,玫瑰花红色素在不同pH值下的颜色变化具有可逆性.玫瑰花红色素和合成色素不同,不遵循Beer—Lambert 法则,颜色会随pH值变化而改变,是因为花青素还具有一些次生结构,如蓝色的醌式碱、无色的甲醇假碱和查尔酮.所以在不同的pH值下,不同的次生结构使之表现出不同的颜色[9].表6 不同pH值下玫瑰花红色素颜色变化 pH值123456789颜色深红浅红红褐微黄黄土黄黄绿棕黄紫褐2.4.4 金属离子根据结果(表7),Na+、Zn2+、Ca2+对玫瑰花红色素529 nm下的吸光度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相比只有微小降低.但根据文献[1],NaCl和CaCl2的存在,会使溶液中Cl-质量浓度增加,反而向有利于氯化物黄锌盐存在的方向发展,使色素样品稳定性增加,最大吸收峰处的吸光度增加,这可能和该玫瑰花红色素的结构有关.添加Cu2+的色素样品与对照样品相比,色泽略黄,但吸光度却比对照大,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该现象可能和颜色叠加有关.不过有研究发现[10],同为花青素的紫苏色素在室温条件下,Cu2+的加入会使色素溶液的吸光度有所上升,但加热后,吸光度明显下降,所以认为Cu2+对该色素有破坏作用.添加Fe3+的色素变化最大,颜色随着添加量的增大逐渐由红棕色变为墨绿色,吸光度明显下降,且原最大吸收峰也消失,失去了色素的特点,该结果和前人报道相同[1].因此该色素在实际运用中要避免使用铁制品.表7 不同质量浓度的金属离子对玫瑰花红色素提取液吸光度的影响金属离子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mg·mL-1)对照12345Na+0.5710.5700.5700.5700.5670.565Cu2+0.5710.5690.5730.5790.5750.584Zn2+0.4120.4090.4090.4110.4080.408 Ca2+0.4120.4100.4090.4100.4110.410Fe3+0.4280.2390.1730.1700.1820.1942.4.5 氧化还原剂根据结果(图9、图10),随着Na2SO3添加量的增加,吸光度减小,但减少量甚微,说明Na2SO3对玫瑰花红色素的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图9).不过也有文献[5,11]认为花青素能和亚硫酸盐发生加成或缩合反应,生成另一种无色化合物,使色素褪色.H2O2对玫瑰花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图10).随着H2O2体积分数的增大,样品色素的含量明显下降,而且微量的H2O2就能在短时间内让色素褪色.当H2O2体积分数为0.60‰时,样品色素已基本褪至无色.这主要是因为氧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的氧化机理使花色苷降解,从而形成无色或褐色的物质[12].图9 Na2SO3对玫瑰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图10 H2O2对玫瑰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3 小结玫瑰花资源虽然十分的丰富,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也比较简单,安全性也较高.但是和合成色素相比,其稳定性还是较差,色价也不是太高,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受到限制.目前已有很多人通过改性实验或改进提纯分离花色苷工艺来达到稳定天然色素的办法[13].所以也可以通过对玫瑰花红色素进行结构上的改造来弥补其天然性能上的不足.这些都有待以后的继续研究.参考文献:[1] 马自超,庞业珍.天然食用色素化学及生产工艺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2] 张华,李景琳.对食用天然色素研究与开发的思考[J].辽宁农业科学,1998(6):27-30.[3] 曾佑炜,徐良雄,彭永宏.45种花卉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比较[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10(6):699-702.[4] 徐良雄,曾佑炜,彭永宏,等.不同花卉抗氧化能力及其多酚、黄酮含量比较[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1):51-54.[5] HARBORNE J B.黄酮类化合物[M].戴伦凯,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79-120.[6] TOSHIHIKO S,YUKIHIRO G,MASATAKE T,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structures of anthocyanin pigments generated in rose cider during vinification [J].Phytochemistry 2002,59(2):183-189.[7] MARSHALL H H, CAMPBELL C G, COLLICUTT L M.Breeding for anthocyanin colors in Rosa[J].Euphytica,1983,32(1):205-216.[8] VRIES D P,VAN KEULEN H A, DE BRUYN J W .Breeding research on rose pigments.The occurrence of flavonoids and carotenoids in rose petals[J].Euphytica,1974,23(2):447-457.[9] BRIDLE P,TIMBERLAKE C F.Anthocyanins as natural food colours -selected aspects[J].Food Chemistry,1997,60(1):103-109.[10] 陈勇,赵春芬,孙清,等.紫苏色素稳定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1997(3):4-8.[11] 司徒杰生译.化工产品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 任玉林,李华,金钦汉,等.天然食用色素-花色苷[J].食品科学,1995(7):22-27.[13] 龚盛昭.天然食用色素的化学结构和稳定性的关系[J].广州化工,2002(4):11-14.。
食用玫瑰色素的提取、纯化及性质研究

食用玫瑰色素的提取、纯化及性质研究玫瑰属蔷薇科植物,除可以作为提炼玫瑰精油的原料以外,其花渣中富含的色素也具有很高的食用和医用价值,是一种可再利用的天然色素资源。
本文对玫瑰花色苷的提取、纯化、稳定性、结构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由正交试验设计得到玫瑰花色苷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以10%柠檬酸水溶液为提取剂,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h,液料比50,提取二次可达到96.60%的提取率。
2.在前期提取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静态吸附、解吸实验筛选出AB-8作为纯化玫瑰色素用树脂,在静态试验的基础上得到动态纯化条件为:样液浓度为0.08mg/mL,样液pH为2.0,上样流速为1mL/min;最佳洗脱液为80%的酸性乙醇,洗脱流速为1mL/min,洗脱体积为220mL,解吸率可达到87.15%,经过纯化得到的色素色价为55.2,纯度为14.27%,色素的产率为2.16%,花色苷的提取率为87.19%。
3.玫瑰花色苷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花色苷对溶液pH敏感,随着pH值的升高,最大吸收波长红移,颜色由红色逐渐变为灰色;热稳定性较好,110℃加热处理15min仍能保持原有的颜色;光照条件下花色苷的稳定性较差,因此在生产贮存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光保存;Mg<sup>2+</sup>、VC、H<sub>2</sub>O<sub>2</sub>及Na2SO<sub>3</sub>对玫瑰花色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使其降解;而Cu<sup>2+</sup>、Al3+、Ca<sup>2+</sup>、Na<sup>+</sup>则具有护色作用;K<sup>+</sup>、Zn<sup>2+</sup>、Fe<sup>2+</sup>、糖类以及防腐剂对其稳定性没有显著的影响。
玫瑰花营养保健成分分析及花青素稳定性研究

花青素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效 的天然色素, 在 食品添加剂 中的作用 日趋显著 。玫瑰花色彩鲜艳,
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 限公司 的可见分光光度 计 ( 2 S , 岛 津 制 作 所 的 紫 外 分 光 光 度 计 72 ) ( V 40 U 25 ), 上 海 理 达 仪 器 厂 的 P 检 测 仪 H
I . 验试 剂 .2实 1
盐酸、乙醇 、乙醚、甲醇、醋酸、浓硫酸、氢 氧化钠 、铁氰化钾 、乙醚 、正丁醇、三氯化铁 、氯 仿。 ( 以上均为分析纯 )、碘 、亚 甲基兰指示剂、 淀粉 、硝酸银 、二氯靛酚钠试剂
1 . 实验 仪器 与设 备 .3 1
枢神经系统等功能, 中花色 素苷还有保护视力 的 其 独特功效川。 经研究证实, 花色变异主要是橡黄素和
3 mi, 0 n称重 。
黄色, 加入l l m 淀粉指示剂后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
止。
( 水分的测定 ( 4 ) 减压干燥法 )【 5
参 考GBT 5 0 . 2 0 . / 0 93 0 3 —
1 - 玫瑰花 部分 功 能成分 的定 量分 析 : .3 2 多酚: ( 分光光 度法 )J 参考GBT 3320 . /8 —0 2 1 花青 素 : ( 紫外 可见 分光 光度法 )j 【 7 称取 2样 品 , 碎 置于 烧杯 , g 剪 加入 1ml01 l 0 . / mo L HE,盖 紧杯 口, 于 3  ̄ 箱 中, 6 后 过滤 , 1 置 2C温 浸置 h 滤
中冷却3mi迅速称重。 0 n ,
硫: 密称 取4 样 品, 精 g 置于20 l 5m 烧瓶 中加 人蒸馏水 10 l 0m , 静置1后冷凝回流并保持微沸 l。 h h 放冷后用 蒸馏水补足减失的种量 。精密吸取滤液
玫瑰花色素的提取与稳定性分析

不同的温度下放置 5 小时,观察 其颜色变化,测其吸光度值,分析温 度对玫瑰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显示,温度在 70 度以下时,色素性能 较稳定,颜色没有明显变化,吸光度 变化也较小,因此,温度小于 70 时, 耐热性较好。 2.6 PH 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1] 冯 文 婕 , 万 建 峰 . 玫 瑰 花 色 素 的 提 取 与 稳 定 性 研 究 [J]. 浙 江 化 工 ,2015,44(12).
[2] 任建军 . 水溶性玫瑰茄色素稳 定性研究 [J]. 农产品加工 ,2017(18).
130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1月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根据上述方式,分析 4 个因素对 提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 1。
表 1 玫瑰花色素提取工艺正交实验
试验 温度 (℃) 料液比
浓度 PH (%)
1 1(55) 1(1 ∶ 10) 1(1) 1(50)
2 1(55) 2(1 ∶ 20) 2(2) 2(60)
3 1(55) 3(1 ∶ 30) 3(3) 3(70)
Technology 科技 工艺技术
玫瑰花色素的提取与稳定性分析
□ 蒯 胜 李云龙 鲁 恒 丁秋艳 杨俊文 云南瑞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通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结合的方式,对玫瑰花色素的提取工艺与稳定性加以分析,得到玫瑰花色素保 持稳定性的相关条件 [1]。
玫瑰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分析

随着 人们 生 活水 平 的不 断 提 高 , 品安 全 意识 食 1 3益增 强 . 天然 食 品添 加 剂 的开发 也 成 为趋 势 。 由 于 天然 色素 直 接取 自自然 界 中 的动植 物 和微 生 物 , 因 而用 于食 品 、 化妆 品乃 至药 品更 为安 全可 靠 。近
1 材 料 与 方 法
S u y o h ta t n a d S a i t f Ro e P g e t t d n t e Ex r ci n tb l y o s im n o i
T NG Ho g fn I U Qi#, A n -e g, N a MU ig ,HA S T n IZ NG -ig, HE G h-iI I o g Yu t C N S ij , E Qin n nX
Ab ta t S n l a tr e p rme t r d p e t p i z h e t c in meh d o o e p g n .An h h so h mia s r c : i g e fc o x e i n s we e a o t d o o t mie t e xr t t o f r s i me t a o d t e p y ic e c l
第 5 卷 第 6期 l
21 0 2年 3月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Hu e A rc l r l ce c s b i g u t a S in e i u
Vo _ 1 N . I 5 o6 Ma .2 1 r, 0 2
玫瑰色 素的提取及稳定性分析
唐 红枫 , 孙 茜 , 穆 婷 , 雨婷 , 时劲 谢 琼 张 程 ,
(. 汉 东 湖学 院生 命 科 学 与 化学 学 院 , 汉 1 武 武 40 1 ;. 省 疾 病 预 防 控制 中心 , 汉 3 2 2 2湖北 武 40 7 ) 3 0 9
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研究

第1期
杨万政等 : 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研究
65
2. 2. 2. 1 盐酸 - 镁粉反应
在玫瑰花乙醇提取溶液中加入少许镁粉 ,振摇 ,再加入几滴浓盐酸 ,在水浴中加热 1 - 2 分钟 ,随着 大量气泡的产生 ,溶液变成樱红色 ,呈正反应 ,表明该色素可能为花青素类 . 其原理过去认为是生成了花 色甙元 ,现在认为是生成了阳碳离子的缘故 . 2. 2. 2. 2 醋酸铅沉淀反应 在玫瑰花红色素的乙醇溶液中 ,滴加饱和醋酸铅水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也可证明玫瑰花红色素可 能为花青素类 . 2. 2. 2. 3 玫瑰花红色素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 玫瑰花红色素在硅胶柱上分成三个组分 , I 组分 : 橙红 , II 组分 : 玫瑰红 , III 组分 : 橙色 . 取各组分稀 释至一定浓度 , 用 0. 1mol ・ L HCl 与无水乙醇以 1 ∶ 10 的比例参比 , 用 1 厘米比色皿在波长 200nm 400nm 处测吸光值 . 吸收带分别在 : I :300 - 400nm 之间 , II :220 - 280nm 之间 . 由此也可证明该色素可能 为花青素类 . 2. 2. 3 玫瑰花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1 引 言
玫瑰属蔷薇科植物 ,落叶直立灌木 ,花色诱人 ,香气极浓 ,花期 5 — 6 月 . 玫瑰原产我国北方现已栽植 全国各地 . 日本 、 保加利亚 、 法国等地也有栽培 . 北京妙峰山地区的玫瑰花种植历史悠久 ,素以品质优良 著称 . 具有花型大 ,花层多 ,颜色深 ,香味浓 ,出油率高的特点 ,而且能够食用 ,鲜花可作玫瑰酒 、 玫瑰酱 , 花瓣可作糖果 、 糕点蜜饯香料 . 晒干的花可泡茶 ,玫瑰油则是名贵的香料 ,玫瑰花还可入药 . 本文以北京 妙峰山地区玫瑰花为原料 ,综合探讨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和鉴别反应 定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
_勿忘我_花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置于试管中,分别置于 40、60、80、100 ℃恒温水
浴锅中,然后依次测定 0、1、2、3、4、5 h 后花色
素溶液(加溶剂至原刻度)在 540 nm 处的吸光度。
1.3.2.3 pH 值对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花色素提
取液 5 mL 分别加入 1 mol/L NaOH 溶液或者 1 mol/
L HCl 溶液调节溶液的 pH 值到 1~13,并定容至
无色
桃红
因此选择水、乙醇(30%、50%、70%、95%)、甲 醇作为“勿忘我”花色素的提取剂。分别准确称 取 0.2 g 花瓣,加入 15 mL 上述各溶剂,用浓盐酸 调 节 pH 为 2, 结 果 50% 乙 醇 提 取 液 红 色 最 深 , 30%和 70%乙醇红色次之,水、95%乙醇和甲醇红 色较淡。过滤后,分别以各溶剂为空白,测出各 提取液紫外连续光谱图,实验结果见图 1。
green in neuter and yellow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The maximum absorptive peak of ultraviolet -visible
spectrogram of the pigment is at 530 ~540 nm. The best extracting solvent is 55% alcohol (pH 2). Paper
于 540 nm 处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OD 值),计算
色价,公式如下[10]:
E 1% 1cm
=An/G
·181·
提取物与应用
食品科技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年 第 34 卷 第 3 期
式中:E 为样品的色价; A 为样品的吸光度; n 为稀释倍数; G 为样品的质量(以干物计),g。
玫瑰花色素提取与性能的研究进展

·专题综述·北方园艺2006(2):54~55玫瑰花色素提取与性能的研究进展陈伟1,宣景宏1’2,孟宪军1(1.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110161;2.辽宁省果蚕管理总站,沈阳110034)摘要:综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色素成分及功能、分离技术、结构分析、色素性能四个方面总结了玫瑰花色素的研究进展。
玫瑰花色素成分、结构的研究多集中在植物遗传育种上,它的提取工艺和色素性能研究还不完善,作为生理活性物质的提取研究有待深入,本综述可为玫瑰花色素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玫瑰花;色素;提取;性能中图分类号:¥68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009(2006)02一0054一02玫瑰(Rosa,,ugosaThunb)是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多年生常绿或落叶灌木,在我国栽培历史久远,目前全国各地均有种植。
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可杀菌、消炎、预防流感、气管炎、咽炎,煎剂能解除口服剂的毒性.《本草再新》云:“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
玫瑰花不仅可以人药。
还可用于食品。
据《梦梁录》记载,宋人曾用玫瑰制饼。
玫瑰花还可为酒、熏茶、做蜜饯。
欧洲一些地区直接食用,食玫瑰花可清热解渴,理气活血,宜气养颜。
玫瑰花品种多、产量大、花期长,如墨红全年花期平均达7个月,单产750kg~1500kg。
全国年生产鲜花200万kg,造成4~6月份玫瑰花旺季销售困难,需开发其它产品[1]。
玫瑰全身是宝,花、根、果均可入药。
如花朵可作汤剂或丸剂,花露调酒饮服,根主要作灼刑或汤剂,果实可作丸剂[z]。
玫瑰花花瓣层厚,色彩鲜艳,适合提取色素,而且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所以提取色素还有利于玫瑰的综合利用。
l色素成分及功能玫瑰花有多种颜色,K.1.Iykov等人研究指出花色变异在于黄酮色素的成分,主要是橡黄素和花青素二者产生的变化。
花青素和黄酮物质属于苯丙氨酸途径,植物细胞在合成花青素时必然要有黄酮的合成。
花瓣提取液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探究

1 . 3 . 1 花瓣色素的提取方法 4 种 新 鲜 的 花 (红 玫 瑰 ,红 康 乃 馨 ,浅 粉 百 合 ,黄 菊 花 ),
摘取其花瓣,分 别 称 重 。用 蒸 馏 水 清 洗 掉 4 种 花 瓣 上 的 杂 质 , 放置自然晾干。在 研 磨 皿 中 ,加 人 5 m L 的蒸馏水进行反复研 磨 ,直至花瓣变为糊状,将 所 得 糊 状 物 转 人 250 m L 的干净烧 杯 中 ,再向烧杯中加人25 m L 蒸 馏 水 和 30 m L 的无水乙醇搅拌 至均匀。静 置 2 h (烧杯口用保鲜膜密封,以防止无水乙醇的挥 发 ),然后循环水式真空栗进行抽滤,将 抽 滤 所 得 的 提 取 液 放 人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 1 . 3 . 2 不 同 p H 值溶液的配制
K e y w o r d s :acid-base indicator;color range; extraction;petal
酸碱指示剂本身通常是一种有机弱酸或弱碱,当 溶 液 pH 值 改 变 时 ,它本身的结构发生 了 变 化 从 而 引 起 颜 色 的 变 化 [1], 生活常常会碰到需要测定某种物质酸碱度的问题。 自然界中有 些 植 物 的 花 含 有 植 物 色 素 ,因 此 ,可 以 利 用 某 些 植 物 花 的 浸 出 液作酸碱指示剂[2-5]。本 文 介 绍 了 红 玫 瑰 ,红 康 乃 馨 ,浅粉百 合 ,黄菊花中提取色素制成酸碱指示剂的方法,并测定了它们 在 不 同 p H 值 溶 液 中 的 显 色 情 况 ,稳 定 性 等 ,在此基础上介绍 了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1 . 1 实验材料与试剂 材 料 :红 玫 瑰 ,红康乃馨,浅粉百合,黄菊花。 试 剂 :无水乙醇,酚 酞 ,甲基橙,邻 苯 二 甲 酸 氢 钾 ,碳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玫瑰花瓣花色素苷的提取与热稳定性摘要:玫瑰花颜色艳丽,香味浓郁,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价值,资源丰富,是一种有利于开发的天然资源。
玫瑰花色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本文研究了玫瑰花瓣花色素苷的提取方法及其热稳定性。
结果表明:玫瑰花色素苷易溶于水、乙酸等极性溶剂中,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玫瑰花色素能够在加热下条件下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安全系数高,能够在食品、药品、化妆品中广泛应用。
通过实验了解了提取玫瑰花色素的条件和提取过程,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玫瑰花色素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玫瑰花色素苷提取热稳定性1 前言自从1856年英国的Perkins第一次合成苯胺紫以来,许多色素相继被合成,并以其色泽鲜艳、稳定性好、着色力强、适于调色、易于溶解、品质均一、无臭无味、价格便宜等优点,被食品、药物、化妆品等生产厂家接受。
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大多数合成色素被证明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对人体有害,甚至有致癌、致畸作用。
因此食用合成色素的使用正在逐渐减少。
天然食用色素以其安全可靠,种类繁多,且不少品种兼有营养和药理作用,受到人们欢迎而获得迅速发展[1-2]。
在植物花中提取天然色素的加工工艺主要有溶剂浸提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等。
在各种提取方法中,溶剂浸提法的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技术易掌握,适用范围广,是目前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本实验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玫瑰花瓣花色素苷并对其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玫瑰(Rosarugosa)别名刺玫花、徘徊花、穿心玫瑰。
属蔷薇科蔷薇属直立灌木,茎丛生,小枝密被绒毛并有针刺和腺毛,有直立或弯曲淡黄色皮刺,皮刺外被绒毛。
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表面多皱纹,托叶大部和叶柄合生。
花单生数朵聚生,花冠鲜艳,有紫红色、粉红色、黄色、白色等多种颜色,且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
花入药,功能理气活血、疏肝解郁,主治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症。
玫瑰原产亚洲中部和东部干燥地区;现在主要在我国华北、西北和西南及日本、朝鲜、北非、墨西哥、印度均有分布,在其他许多国家也被广泛种植。
喜阳光,耐旱,耐涝,也能耐寒冷,适宜生长在较肥沃的沙质土壤中。
因其原料来源便捷,价格低廉,提取成本低,有可能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新型食用色素源。
2 材料与方法2.1 材料、仪器与试剂材料:紫红色玫瑰花花瓣(采自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内,晾干备用)。
仪器:721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恒温箱、电子天平、酸度滴定管。
试剂:分析纯95%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丙酮、石油醚、盐酸、蒸馏水。
2.2 玫瑰花色素的提取将采摘下来的新鲜玫瑰花花瓣晾干后备用,用电子天平称取定量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提取溶剂(包括蒸馏水、体积分数(下同)95%乙醇、0.1mol/L盐酸、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酸以及乙酸与蒸馏水不同比例的混合液),常温下浸泡2h,过滤得到澄清的色素提取液。
各提取母液分别以相应的提取液作为参比,在可见光波长下测吸光度,平行三次取平均值,并记录、作图,比较其最大吸收的吸光值。
2.3 玫瑰花瓣花色素苷提取溶剂的筛选2.3.1 玫瑰花瓣花色素苷的溶解性室温下,将同质量的玫瑰花花瓣浸入同体积蒸馏水、乙酸、95%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醇-盐酸混合液中进行色素溶解性实验,以廖家其溶解特性。
2.3.2 测定在选定的最佳提取液中的吸收曲线及其吸收峰的波长以乙酸作为提取试剂,提取效果最好,此时溶液颜色红艳。
用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于室温下在400nm~700nm波长之间每间隔10nm测定吸光度值(以乙酸作为参比溶液,比色皿厚度1cm)。
从吸收曲线中确定吸收峰。
2.4 温度对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提取玫瑰花瓣花色素苷,分别在30、40、50、60、70、80、90、100℃恒温箱中加热1h,冷却至室温,在最大吸收峰波长51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测定其破坏程度。
3 结果与分析室温下,将同质量的玫瑰花花瓣浸入同体积蒸馏水、乙酸、95%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醇-盐酸混合液中进行色素溶解性实验,溶解性如表3-1。
表3-1 玫瑰花瓣花色素苷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溶剂95%乙醇乙酸乙酯丙酮石油醚乙酸蒸馏水盐酸︰乙醇混合液(1︰3)颜色浅粉色无色无色无色红色红褐色浅粉色溶解性溶不溶不溶不溶溶溶溶结果表明:玫瑰花瓣花色素苷易溶于蒸馏水、乙酸、盐酸等极性溶液,不溶于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等非极性试剂,适合酸性环境下提取,乙醇对玫瑰花瓣花色素苷有变色作用,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故此色素属于水溶性色素,乙酸是其最适合的提取试剂。
结果表明:玫瑰花色素易溶于蒸馏水、乙酸、盐酸等极性性溶液,不溶于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等非极性试剂,适合酸性环境下提取,乙醇对玫瑰花色素苷有变色作用,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故此色素属于水溶性色素,乙酸是其最适合的提取试剂。
3.2 在乙酸中的吸收曲线及其吸收峰波长的测定以乙酸作为提取试剂,提取效果最好,此时溶液颜色红艳。
用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于室温下在400nm~700nm波长之间每间隔10nm测定吸光度值(以乙酸作为参比溶液,比色皿厚度1cm),结果见表3-2。
表3-2 以乙酸为提取液,其吸光度与波长的关系波长/nm 400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OD值0.397 0.380 0.398 0.460 0.541 0.741 0.935 1.163 1.420 1.680 波长/nm 500 510 520 530 540 550 560 570 580 590 OD值 1.827 1.847 1.793 1.593 1.323 0.984 0.635 0.423 0.285 1.184 波长/nm 600 610 620 630 640 650 670 680 690 700 OD值0.097 0.051 0.031 0.020 0.012 0.011 0.005 0.005 0.001 0.000 根据表3-2制作吸收曲线如图3-1。
结果表明在乙酸溶液中玫瑰花色素苷的吸收在波长510nm处时吸光度最大,即吸收峰波长为510nm。
图3-1 玫瑰花花色素苷在乙酸提取液中的吸收曲线3.3 乙酸与水不同比例混合液提取色素的效果考虑到生产成本与产出效益的问题,为了节约成本,用乙酸和蒸馏水配成不同比例作为提取试剂,不同波长下吸光度测定结果如表3-3。
表3-3 乙酸和水不同比例混合液的吸光度O D 值馏水0.2210.2040.2070.1980.1950.1940.1950.1930.1960.1880.1792︰180.2690.3780.4280.480.5320.5630.5810.5790.5570.4970.4456︰140.5040.5470.7150.8030.9110.9831.0150.9950.9330.850.67310:100.5470.6770.840.9861.1031.1831.2071.1631.0630.930.7330.0000.2000.4000.60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400420440460480500520540560580600620640660680700波长/nm 吸光度14:6 0.780.9530.9551.1131.3231.401.471.431.321.1430.63918︰2 0.9031.1241.431.6831.8472.002.0671.9071.8131.6011.212纯乙酸1.2771.521.8931.842.472.742.802.8072.6572.0511.841根据表3-3的数据制作乙酸和水不同比例混合液吸收曲线,获如图3-2的吸收曲线。
图3-2 在乙酸与水不同比例混合液中的吸收曲线从图3-2和表3-3可以看出,纯乙酸提取效果最好。
但为了节约成本,同时不影响提取效果,本实验采取的是提取效果稍差的乙酸︰蒸馏水=1︰1的混合液作为提取试剂,其最大吸收峰也出现在波长510nm处。
3.4 温度对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用乙酸和蒸馏水1︰1混合液提取玫瑰花瓣花色素苷,分别在30、40、50、60、70、80、90、100℃恒温箱中加热1h,冷却至室温,在最大吸收峰波长51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结果见表3-4。
表3-4 不同温度处理510nm处的吸光度温度℃30 40 50 60 70 80 90 100OD值1.5201.5201.5281.5481.5921.6041.5001.4801.5281.4001.4401.4401.4201.3801.4001.3601.3921.4001.3601.3161.3601.1801.1401.160平均OD值1.523 1.581 1.503 1.427 1.400 1.384 1.345 1.160 根据表3-4制作温度- 吸光度曲线,如图3-3。
图3-3 玫瑰花瓣花色素苷的温度-吸光度曲线结果表明:加热条件下,玫瑰花瓣花色素苷颜色大都保持明亮鲜红,基本上没有明显变化。
40℃之前,随着温度升高,吸光度升高;超过40℃后,吸光度略有下降,达到90℃高温时仍能保持较高的吸收水平,说明玫瑰花色素苷的热稳定性比较高,可以在高温下使用。
4 讨论1.通过分别以蒸馏水、95%乙醇、盐酸-乙醇混合液、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酸以及乙酸与蒸馏水不同比例的混合液为提取剂的实验表明:以乙酸作为提取剂效果最佳,提取液颜色艳丽,吸光值高;乙醇在提取过程中会影响玫瑰花色素的颜色,有脱色现象。
玫瑰花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易于提取,溶剂浸提法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推广。
2.以乙酸为提取试剂,玫瑰花色素在波长510nm处有最大吸收峰,易溶于极性溶剂,表现出花青素特征[3]。
3.玫瑰花色素为水溶性色素,溶于水、乙醇、乙酸等极性溶剂。
在不同pH 值条件下颜色不同,在酸性溶济中颜色较稳定,宜于在酸性下使用。
4.玫瑰花色素在高温下能保持颜色不变,稳定性强,适合应用于食品加工中。
5.玫瑰花色素属于天然色素,资源丰富,营养保健功能显著,安全系数高,在食品、化妆品中应用前景广阔。
5 展望世界各国对化工色素食品的添加剂已逐步受到限制,取而代之的是安全无毒的天然色素。
近年来,天然色素的开发有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着色剂行业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开发了很多新品种,如紫甘薯色素、紫苏素、紫玉米色素等,并有少量出口。
同时,着色剂行业实力增强,有些企业采用超临界萃取、色谱分离、膜分离高新分离技术,天然色素的质量已达到国际的水平[4-5]。
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了一定位置。
正因为食用着色剂具有某些生理活性,发展这些品种,完全符合我国食品工业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