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医师篇)
临床路径2
临床路径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
入院首日
值班医师接诊患者
初步询问主要病史:有否停经史,腹痛时间,阴道出血情况(了解门诊资料)
观看患者面容,判断出血量——贫血or休克
立即监测生命体征——血压、脉搏(休克指数判断)
查体+妇科检查——阴道后穹隆穿刺
完善辅助检查——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尿HCG、血β-HCG、B超
初步诊断:异位妊娠
医嘱:(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完成文书(首次入院录、上级医查房记录、病情沟通、授权委托书、输血知情同意书)
确定保守治疗依据:1、生命体征正常
2、异位妊娠包块<3cm
3、腹腔内出血<100ml(输卵管妊娠未破裂
或流产)
4、血β-HCG<2000mIu
5、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作出治疗方案选择(上级医师参与谈话)医嘱:
保守治疗第一天
查房:血压,脉搏,体温;面容,精神状态;化疗副反应症状
查体——心肺听诊,腹部体征(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道出血?
医嘱:
保守治疗第二天
查房:同前
医嘱:
保守治疗第三天
查房:同前
医嘱:
保守治疗第四天
查房:同前
医嘱:
保守治疗第五天
查房:同前
医嘱:
动态监测,若腹痛加重、腹腔内出血增多、血β-HCG增高or 持续不降、包块增大——保守治疗无效,即手术治疗
治愈指标:用药后2周血β-HCG下降并连续3次阴性;腹痛缓
解或消失、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
输卵管因素不孕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输卵管因素不孕手术治疗临床路径一、输卵管因素不孕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包裹性积液/输卵管积水/输卵管积脓/输卵管闭锁性不孕/输卵管狭窄性不孕/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梗阻性不孕行宫腹腔镜手术(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1.症状:不孕病史,慢性腹痛、盆腔炎症、手术史等。
2.体征:腹部压痛、附件区压痛、包块等。
3.辅助检查:盆腔彩超提示附件区包块。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手术:宫腹腔镜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2-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疾病:输卵管包裹性积液/输卵管积水(ICD-10:N70.103)/输卵管积脓/输卵管闭锁性不孕/输卵管狭窄性不孕/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等。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输卵管因素不孕病情严重,非单纯性盆腔良性病变时,可以排除在路径外。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血型;3.凝血功能;4.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5.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6.心电图;7.胸片;8.盆腔超声;9.宫颈细胞学筛查;其它根据病情需要而定1.血肿瘤标记物(必要时)2.清洁肠道准备(根据盆腔粘连程度决定)。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1-2天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1.手术内置物:宫颈扩张棒等;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防粘连医用胶或纱布和其它必需用药;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4.病理:术后石蜡切片,酌情术中冰冻切片、。
输卵管妊娠手术质量控制(全文)
输卵管妊娠是异位妊娠( ectopic pregnancy, EP )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异位妊娠的 90%以上,而孕早期女性死亡原因中的 75%为异位妊娠,是生育年龄女性孕早期的主要死因。
手术治疗因具有疗效切当、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仍为输卵管妊娠的主要治疗手段。
输卵管妊娠手术分为根治性手术及保守性手术,根据手术路径又分为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和经阴道内镜手术(vNOTES)。
为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保证手术质量, 2022 年原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规定,异位妊娠手术(二级手术)应在二级医院开展,术者需具备主治医师职称。
该手术是妇科领域内较为基础的手术,常是高年资住院医师的入门手术及低年资主治医师首先独立主持的手术,也是新技术最先选择应用的术式。
另一方面,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多为年轻、有生育要求女性,手术效果关系到后续再妊娠的结局。
于是,建立输卵管妊娠手术质量控制体系,强化输卵管妊娠手术质量控制标准,可规范年轻医师掌握基本输卵管妊娠手术技术和高年资医师开展新技术,提高我国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治疗水平。
输卵管妊娠手术质量控制涉及手术适应证掌握、手术途径和手术方式选择、术后病理学诊断以及术后随访多个环节。
本文参考 2022 年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 RCOG )及早期妊娠学会( AEPU )发布的《异位妊娠的诊断和管理》、 2022 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发布的《输卵管妊娠指南》、 2022 年英国国家健康与保健中心(NICE)发布的《异位妊娠与流产:诊断与初步处理》及 2022 年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繁殖学分会发布的《输卵管妊娠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并通过文献复习对输卵管妊娠手术质量控制作初步探讨。
1 手术适应证的质量控制手术质量的控制首先需从手术适应证进行把控和掌握。
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需综合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水平,影像学有无腹腔内出血、输卵管妊娠包块大小、有无心管搏动、有无生育要求、是否具备随访条件、有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是否有输卵管绝育或者输卵管积水需进行手术治疗等情况。
56种临床路径名称
1、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2、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3、子宫腺肌病临床路径4、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5、宫颈癌临床路径6、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7、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8、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9、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11、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12、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13、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14、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1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16、脑出血临床路径1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路径18、舌癌临床路径19、唇裂临床路径20、腭裂临床路径21、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22、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23、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24、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25、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路径26、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7、共同性斜视临床路径28、上睑下垂临床路径29、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30、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31、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32、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33、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34、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35、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36、乳腺癌临床路径37、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38、腹股沟疝临床路径39、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40、血栓性外痔临床路径41、膀胱肿瘤临床路径42、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43、肾结石临床路径44、结肠癌临床路径45、胃癌临床路径4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47、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48、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49、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50、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5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52、声带息肉临床路径53、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54、喉癌临床路径55、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5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路径。
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2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重点 医嘱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护理 与 健康 教育
变异
特殊 医嘱 护理 签名 医生 签名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原因:
原因:
原因: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3
4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重点 医嘱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护理 与 健康
1
教育
有
无
变异
原因:
有
无
有
无
原因:
原因:
特殊 医嘱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护士签名
白班
小夜
大夜
医生签名
住院天数 临床 诊断 与 病情 评估 主要 诊疗 工作
××临床路径表
住院第 4 天
住院第 5 天
住院第 6 天
附件 1
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临床路径表
适用对象:
患者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天数:××—××天
ICD-10: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实际住院天数:
天
门诊号: 住院号: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住院天数
住院第 1 天
住院第 2 天
住院第 3 天(手术日前 1 天)
临床诊断 与
病情评估 主要 诊疗 工作 长期医嘱:
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中医临床路径(试行)一、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中医临床路经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不孕病(TCD编码为:BFZ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输卵管炎性不孕(ICD-10编码为:N97)。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临床常见证候:湿热瘀结证寒湿凝滞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肝郁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9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年龄≤20岁或≥45岁不进入本路径。
4.由输卵管近端阻塞或输卵管积水等引起的不孕病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子宫输卵管造影、妇科检查、白带常规、支原体、衣原体检查、病毒四项检测、妇科盆腔彩B 超。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宫腔镜、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腹腔镜、输卵管镜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内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寒湿凝滞证:温经散寒,化瘀通络。
(2)湿热瘀结证:清热利湿,化瘀通络。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4)肾虚肝郁证:补肾活血、行气止痛。
输卵管妊娠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0
输卵管妊娠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0输卵管妊娠的诊断流程见图1.4.2 血清hCG测定不能单独判断妊娠活性与部位,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超声检查来协助诊断异位妊娠(推荐等级B)。
血清hCG超声阈值是指当血清hCG水平超过一特定界值时,超声检查可显示正常宫内妊娠,此界值即为血清hCG超声阈值。
以往文献报道血清hCG超声阈值为1500~3000U/L。
当血清hCG值超过超声阈值,而超声检查未发现宫内妊娠囊,则提示早期妊娠流产或异位妊娠,其中50%~70%的病例为异位妊娠。
多胎妊娠孕妇的血清hCG值在任何孕周均高于同孕龄单胎妊娠孕妇,在超声确诊时其血清hCG值往往高于2000U/L。
因此,如果血清hCG超声阈值应用于异位妊娠的诊断,那么阈值应予以提高(提高至3500U/L)以避免潜在的误诊以及可能的正常宫内妊娠终止(推荐等级B)。
联合血清hCG超声阈值1500 U/L和子宫内膜厚度(10mm)作为鉴别异位妊娠和宫内妊娠的诊断界值,对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静脉血与血hCG比值(Rv/c-hCG)可以通过诊断性刮宫来判断宫内妊娠流产和异位妊娠。
刮宫后12~24小时内血清hCG值下降超过15%提示滋养细胞已清除,需随访血清hCG至正常非孕水平或者病理确定宫腔组织物标本含有绒毛。
刮宫后血清hCG不降,提示刮宫不全或者超声未显示的异位妊娠。
80%~90%的异位妊娠有流血症状,可采用Rv/c-hCG>1.0为标准诊断输卵管妊娠,较诊断性刮宫术后判别有否绒毛或随访血清hCG可缩短诊断时间。
推荐等级B:对于稳定的输卵管妊娠,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但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史、妊娠部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
推荐等级C:对于破裂的输卵管妊娠或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鉴别诊断:输卵管妊娠的症状与早期妊娠合并疾病相似,需与早期妊娠流产、早孕合并黄体破裂、早孕合并卵巢囊肿破裂或扭转、早孕合并出血性输卵管炎、宫内外复合妊娠,以及急性阑尾炎等内、外科急腹症进行鉴别。
妇科临床路径汇总
子宫腺肌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子宫腺肌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腺肌病(ICD-10:N80.003)行子宫切除术(ICD-9-CM-3:68.3/68.4/68.5)(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痛经、月经量增多等。
2.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压痛等。
3.辅助检查:盆腔B超及血CA125等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手术方式:子宫切除术。
2.手术途径:经腹、经腹腔镜、经阴道。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N80.003子宫腺肌病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宫颈细胞学筛查:TCT或巴氏涂片;(5)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血清肿瘤标记物,腹部超声,盆腔CT或MRI检查,肠道、泌尿系造影,心、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的第3-4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等。
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
卫生部临床路径目录
卫生部临床路径目录(截止到2011年7月,迄今为止最全的目录)本文由妍雅夕贡献卫生部临床路径目录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1.1 社区获得性肺炎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 支气管扩张1.4 支气管哮喘 1.5 自发性气胸 1.6 肺血栓栓塞症 1.7 肺脓肿 1.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9 结核性胸膜炎1.1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11 慢性支气管炎1.12 特发性肺纤维化1.13 胸膜间皮瘤1.14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2.1 胆总管结石 2.2 胃十二指肠溃疡2.3 反流性食管炎2.4 大肠息肉 2.5 轻症急性胰腺炎 2.6 肝硬化腹水 2.7 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 2.8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 2.9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 2.10 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2.11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2.12 上消化道出血2.13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14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 2.15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3.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 脑出血 3.3 吉兰巴雷综合症3.4 多发性硬化 3.5 癫痫 3.6 重症肌无力 3.7 病毒性脑炎 3.8 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3.9 肌萎缩侧索硬化3.10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3.11 颈动脉狭窄3.1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3.13 视神经脊髓炎3.14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4.1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4.2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3 急性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4.4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4.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4.7 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 4.8 房性心动过速 4.9 肥厚型心肌病4.10 肺动脉高压 4.11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4.12 主动脉夹层 4.13 肾血管性高血压治疗 4.14 心房颤动介入治疗 4.1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4.1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5.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5.2.1 初治APL 5.2.2 完全缓解的APL 5.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5.4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5.5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6 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5.7 血友病 A 5.8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6.1 终末期肾脏病 6.2 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6.3 急性肾损伤6.4IgA 肾病行肾穿刺活检6.5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6.6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6.7 急性肾盂肾炎 6.8 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6.9 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 6.10 慢性肾脏病贫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7.1 1 型糖尿病7.2 2 型糖尿病7.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7.4 库欣综合征7.5 Graves 病7.6 垂体催乳素瘤7.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7.8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7.9 尿崩症7.10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8.1 胃十二指肠溃疡8.2 急性乳腺炎8.3 直肠息肉8.4 门静脉高压症8.5 腹股沟疝8.6 下肢静脉曲张8.7 血栓性外痔8.8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9 结节性甲状腺肿8.10 乳腺癌8.11 乳腺良性肿瘤8.12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8.13 甲状腺良性肿瘤8.14 甲状腺癌(2011 版)8.15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8.16 慢性胆囊炎8.17 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8.18 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8.19 原发性肝细胞癌8.20 肝门胆管癌8.21 细菌性肝脓肿8.22 胃癌(2011 版)8.23 脾破裂8.24 胰腺癌8.25 胰腺假性囊肿8.26 肠梗阻8.27 小肠间质瘤8.28 克罗恩病8.29 肠外瘘8.30 肛裂8.31 肛周脓肿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9.1 颅前窝底脑膜瘤9.2 颅后窝脑膜瘤9.3 垂体腺瘤9.4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9.5 三叉神经痛9.6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7 颅骨凹陷性骨折9.8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9.10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9.11 颅骨良性肿瘤9.12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9.13 颈内动脉动脉瘤9.14 高血压脑出血9.15 大脑半球胶质瘤9.16 大脑凸面脑膜瘤9.17 三叉神经良性肿瘤9.18 椎管内神经纤维瘤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10.1 腰椎间盘突出症10.2 颈椎病10.3 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10.4 股骨颈骨折10.5 胫骨平台骨折10.6 踝关节骨折10.7 股骨干骨折10.8 肱骨干骨折10.9 肱骨髁骨折10.10 尺骨鹰嘴骨折10.11 尺桡骨干骨折10.12 股骨髁骨折10.13 髌骨骨折10.14 胫腓骨干骨折10.15 股骨下端骨肉瘤10.16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0.17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0.18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10.19 胸椎管狭窄症10.20 股骨头坏死10.21 髋关节发育不良10.22 髋关节骨关节炎10.23 膝内翻10.24 膝关节骨关节炎十一、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1.1 肾癌(2009 版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及2010 版开放肾癌根治术)11.2 膀胱肿瘤11.3 良性前列腺增生11.4 肾结石11.5 输尿管结石11.6 肾盂癌11.7 输尿管癌11.8 前列腺癌11.9 肾上腺无功能腺瘤11.10 睾丸鞘膜积液11.11 精索鞘膜积液11.12 精索静脉曲张十二、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2.1 贲门失弛缓症12.2 自发性气胸12.3 食管癌12.4 支气管肺癌12.5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12.6 漏斗胸12.7 非侵袭性胸腺瘤12.8 肺良性肿瘤12.9 纵膈良性肿瘤12.10 食管裂孔疝12.11 支气管扩张症12.12 气管恶性肿瘤12.13 食管平滑肌瘤12.14 纵膈恶性畸胎瘤十三、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3.1 房间隔缺损(2009 版和2011版)13.2 室间隔缺损13.3 动脉导管未闭(2009 版和2011 版)13.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5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13.6 法洛四联症13.7 主动脉瓣病变13.8 升主动脉瘤(2009 版和2011 版)13.9 肺动脉瓣狭窄13.10 二尖瓣病变13.11 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13.12 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13.13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十四、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14.1 子宫腺肌病14.2 卵巢良性肿瘤14.3 宫颈癌14.4 输卵管妊娠14.5 子宫平滑肌瘤十五、十五、产科临床路径15.1 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15.2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15.3 计划性剖宫产15.4 完全性前置胎盘15.5 过期妊娠15.6 医疗性引产15.7 阴道产钳助产15.8 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15.9 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十六、十六、儿科临床路径16.1 轮状病毒肠炎16.2 支原体肺炎16.3 麻疹合并肺炎16.4 母婴ABO 血型不合溶血病16.5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6 初治儿童ALL 16.7 矮小症16.8 病毒性心肌炎16.9 川崎病16.1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6.11 癫痫16.12 型糖尿病16.13 急性肾小球肾炎16.14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6.15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6.1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6.17 过敏性紫癜16.18 毛细支气管炎16.19 热性惊厥16.20 胃食管反流病16.21 消化性溃疡16.2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6.23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16.2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6.25 支气管肺炎十七、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7.1 先天性巨结肠17.2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17.3 尿道下裂17.4 急性肠套叠17.5 儿童房间隔缺损17.6 儿童室间隔缺损17.7 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17.8 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17.9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17.10 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17.11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17.12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7.13 发育性髋脱位(2 岁以上)17.14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7.15 梅克尔憩室17.16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17.17 肾母细胞瘤(Ⅰ-Ⅱ期)17.18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17.19 先天性肌性斜颈17.20 隐睾(睾丸可触及)十八、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8.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2 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8.3 共同性斜视18.4 上睑下垂18.5 老年性白内障18.6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8.7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18.8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18.9 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18.10 角膜裂伤18.11 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18.12 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18.13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十九、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19.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9.2 声带息肉19.3 慢性鼻-鼻窦炎19.4 喉癌19.5 鼻出血19.6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19.7 鼻中隔偏曲19.8 分泌性中耳炎19.9 甲状腺肿瘤19.10 慢性扁桃体炎19.11 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19.12 突发性耳聋19.13 下咽癌19.14 腺样体肥大19.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二十、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20.1 舌癌20.2 唇裂20.3 腭裂20.4 下颌骨骨折20.5 下颌前突畸形20.6 腮腺多形性腺瘤20.7 牙列缺损20.8 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20.9 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可摘义齿修复20.10 复发性口腔溃疡20.11 口腔扁平苔藓20.12 口腔念珠菌病20.13 单纯疱疹20.14 乳牙中龋20.15 乳牙慢性牙髓炎20.16 个别乳磨牙早失二十一、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21.1 带状疱疹21.2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21.3 寻常型天疱疮21.4 重症多形红斑21.5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21.6 白癜风21.7 淋病21.8 慢性光化性皮炎21.9 荨麻疹21.10 系统性硬化症21.11 寻常痤疮21.12 寻常型银屑病二十二、二十二、肿瘤科疾病临床路径22.1 甲状腺癌(2009 版)22.2 结肠癌(2009 版) 22.3 胃癌(2009 版)。
输卵管妊娠(经腹腔镜单侧输卵管开窗术)临床路径
输卵管妊娠(经腹腔镜单侧输卵管开窗术)临床路径一、输卵管妊娠(经腹腔镜单侧输卵管开窗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000.1)行经腹腔镜单侧输卵管开窗术(ICD-9-CM-3: 66.0200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停经后腹痛、阴道流血。
2.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附件包块。
3.辅助检查:尿hCG阳性或血hCG值升高,超声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支持治疗:输液、输血(必要时)。
2.手术方式: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
3.手术途径:经腹或经腹腔镜。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000.1输卵管妊娠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血β-hCG和\或尿hCG;(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盆、腹腔B超,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阴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1-2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II类切口增加抗生素使用。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2-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β-hCG、血常规、尿常规。
2.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临床路径表 (2)
2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重点 医嘱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护理 与 健康 教育
变异
特殊 医嘱 护理 签名 医生 签名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原因:
原因:
原因: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3
4
附件 1
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临床路径表
适用对象:
患者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天数:××—××天
ICD-10: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实际住院天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天
门诊号: 住院号: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住院天数
住院第 1 天
住院第 2 天
住院第 3 天(手术日前 1 天)
临床诊断 与
病情评估 主要 诊疗 工作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重点 医嘱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护理 与 健康
1
教育
有
无
变异
原因:
有
无
有
无
原因:
原因:
特殊 医嘱
白班 小夜 大夜 白班 小夜 大夜 护士签名
白班
小夜
大夜
医生签名
住院天数 临床 诊断 与 病情 评估 主要 诊疗 工作
××临床路径表
住院第 4 天
住院第 5 天
住院第 6 天
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
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2022年版)一、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O00.101)行腹腔镜下或开腹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ICD-9-CM-3:66.6201/66.6202/66.0101/66.0102/66.0201/66.020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停经后腹痛、阴道流血。
2.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附件包块。
3.辅助检查:尿hCG阳性或血hCG值升高,超声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支持治疗:输液、输血(必要时)。
2.手术方式: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
3.手术途径:经腹腔镜或开腹。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O00.101输卵管妊娠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血β-hCG和尿hCG;(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盆、腹腔B超,心电图,胸部某片。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阴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1-2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2-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β-hCG、血常规、尿常规。
21个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表单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ICD-10:S06.501)行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ICD-9-CM-3:01.31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O00.101)行腹腔镜下或开腹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ICD-9-CM-3:66.6201/66.6202/66.0101/66.0102/66.0201/66.020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损伤(ICD-10:N17)住院完成急性肾损伤的诊断、病因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及初步治疗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鼻出血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出血(ICD-10:R04.0)行鼻止血术(ICD-9-CM3:21.0)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Ⅱ型糖尿病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ICD-10:J42.x0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ICD-10:I27.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ICD-10:K92.204)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74+ R18)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腹股沟疝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K40.2,K40.9)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53.0-53.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ICD-10:K35.902/K35.101/K35.003)行阑尾切除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ICD-10:I40.001\I41.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J18.0)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股骨干骨折(ICD-10:S72.30)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9.35)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荨麻疹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荨麻疹(ICD-10:L50/L56.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寻常痤疮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寻常痤疮(ICD-10:L70.0)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ICD-9-CM-3:60.29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 天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ICD-10:I86.101)行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非腹腔镜ICD-9-CM-3:63.1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血栓性外痔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血栓性外痔(ICD-10:I84.3)行血栓性外痔切除术(ICD-9-CM-3:49.47)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产科8种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
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胎膜早破(足月)行阴道分娩(ICD-10:O42伴Z3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
主诉有阴道流液.2.阴道窥器检查见羊水自宫颈口流出。
3.石蕊试纸测pH值>7.4。
显微镜下阴道液干燥涂片见羊齿状结晶.(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观察临产征象。
2。
引产。
3.剖宫产.(四)标准住院日4—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O42伴Z37胎膜早破(足月)疾病编码。
2。
无阴道分娩禁忌症。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凝血功能;(3)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肝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心电图、B超等。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为阴道流液12小时后.2。
宫缩诱导药物:胎膜早破12—24小时内未自然临产者,应积极引产,终止妊娠。
(八)分娩方式的选择。
1.无阴道分娩禁忌症者采用阴道分娩。
2.有剖宫产指征者行剖宫产.(九)产后住院恢复1—3天。
1。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
产后用药: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
一般状况良好。
2。
无感染征象.(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
本路径以阴道分娩方式终止妊娠,若为剖宫产则进入剖宫产临床路径.2。
临床路径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2008年06月第3卷第12期中国医疗前沿C hi na H eal t hcar e I nnovat i onJ une,2008V01.3N o.12117临床路径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林少玲(广州市海珠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0250)【摘要】目的探讨按临床路径的服务模式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20例榆卵管妊娠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现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病人对输卵管妊娠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对两组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
结论输卵管妊娠健康教育路径可以保证护理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明显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输卵管妊娠【中图分类号】R714.221【文献标识码】B健康教育是住院患者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健康教育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康复更加重要。
临床路径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工作量表{11,为了满足病人不同病程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每日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某一类病人制定进行健康教育的路线图或表格。
它由病人的每—个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工作;同时也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的护理过程中来,以减少住院天数田。
从2006年1月开始,我科应用临床路径对输卵管妊娠病人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输卵管妊娠病人120例,平均年龄20-42岁,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27-69天。
观察组60例采用临床路径依照健康教育计划表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5
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输卵管妊娠的住院患者。
一、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异位妊娠(TCD编码:BFR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编码:000.1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谈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妇产科学》(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病期诊断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
已破损期:输卵管妊娠发生破裂、流产,但病情较轻。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临床常见证候:未破损期:胎元阻络证已破损期:正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的住院患者。
2.患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的患者。
2.病期和辨证属未破损期胎元阻络证,病情影响因子积分≤8分,且β-HCG<1000IU/L、输卵管妊娠包块≤3cm者。
或病期和辨证属已破损期正虚血瘀证,病情影响因子积分≤9分,且β-HCG <1000IU/L者。
3.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有血液系统疾患者,或输卵管妊娠合并宫内妊娠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β-HCG定量、孕酮(P)、雌二醇(E2);经腹/经阴道子宫双附件彩超;血常规、血型(ABO血型和Rh血型)、尿常规、生化检查、感染四项、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胸片。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实施⽅案平顶⼭市第⼀⼈民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案为规范医护⼈员执业⾏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卫⽣资源利⽤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等⽂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案。
⼀、临床路径定义与内容临床路径是医⽣、护⼠和其他⼈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诊断或⼿术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的⽅式。
⽬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
它主要是针对ICD 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术使⽤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为,对病⼈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在规定的时间、预算的费⽤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
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与其家⼈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总体⽬标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员⾏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医疗资源,控制⾮必要医疗⽀出。
三、指导思想以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体制改⾰相关⼯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步规范临床诊疗⾏为,不断提⾼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四、临床路径实施(⼀)成⽴组织,明确职责1.成⽴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组长:马⾦⽣副组长:李智伟⾼克毅王⼤峰成员:马⾦⽣李智伟⾼克毅王⼤峰段新杰王震宇吴会战李庆民刘海静何清芳刘贵炎马建军宁雪光张洪辉⾼菲孙兰⾹赵毅杨双合唐志军孙云峰曹飞陈艳红院成⽴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设在医教部。
临床路径表格
临床路径表格篇一:医师版临床路径表篇二:56种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胎膜早破(足月)行阴道分娩(ICD-10:O42伴Z3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主诉有阴道流液。
2.阴道窥器检查见羊水自宫颈口流出。
3.石蕊试纸测pH值7。
4.显微镜下阴道液干燥涂片见羊齿状结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观察临产征象。
2.引产。
3.剖宫产。
(四)标准住院日4-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O42伴Z37胎膜早破(足月)疾病编码。
2.无阴道分娩禁忌症。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凝血功能;(3)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肝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心电图、B超等。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为阴道流液12小时后。
2.宫缩诱导药物:胎膜早破12-24小时内未自然临产者,应积极引产,终止妊娠。
(八)分娩方式的选择。
1.无阴道分娩禁忌症者采用阴道分娩。
2.有剖宫产指征者行剖宫产。
(九)产后住院恢复1-3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产后用药: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良好。
2.无感染征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医嘱:
□备皮、手术部位标示
□术前导尿、留置气囊导尿管
□静脉补液补钾
□半流质无渣饮食
□抗菌素皮试(如一、二代头孢菌素),术中用药:生理盐水250ml+头孢噻肟钠3或6g,或头孢呋辛2.0g或1.5g静滴
□手术名称医嘱(如腹腔镜或经腹卵巢囊肿剔除术)
□鲁米那钠0.1g+硫酸阿托品0.5mg术前30分肌注
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医师篇)
适用对象:输卵管妊娠(ICD-10:O00.101),行手术:(经腹或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切开取胚术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第1天年 月 日
长期医嘱:
□临床路径管理
□普通饮食
□妇科护理常规
□II级护理
临时医嘱:
□血、尿、粪常规
□血HCG、血生化、肝炎六项、三抗体、血型,凝血常规、肝肾功
出院医嘱
□Ⅱ级护理
□普通饮食
□腹部切口拆线或换药
□终末消毒
□今日出院
医师签名:
标准住院日≤9天
口5%葡萄糖500ml+维生素C2g、维生素B60.2g静滴qd
□持续导尿,持续腹腔引流(可选)
□标本送病理检查
□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或葡萄糖注射液1000-2000ml静滴加氯化钾st
□会阴擦洗bid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3天(术后第1天)年月日
术后医嘱
□Ⅱ级护理
□清流质饮食
口静脉补液补钾(如5%葡萄糖500ml+维生素C2g、维生素B60.2g静滴ONCE等)
□术中带药:(切皮前30分静滴抗生素:头孢噻肟钠3或6g,头孢呋辛2.0或1.5g,先锋阳性者克林霉素0.6)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2天(手术日) 年 月 日
术后医嘱
□吸氧
□I级护理
□禁饮食
□心电监护
□生理盐水250ml+头孢噻肟钠3或6g,或头孢呋辛2.0g或1.5g静滴 bid,先锋阳性者克林霉素0.6g静滴 bid
□拔尿管
医护理
□半流质饮食
□停生理盐水250ml+头孢呋辛2.0g或1.5g静滴 bid,先锋阳性者克林霉素0.6g静滴 bid(停用抗菌药物,如有感染或其他特殊情况适当延长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口停5%葡萄糖500ml+维生素C2g、维生素B60.2g静滴ONCE
□切口换药或拔除腹腔引流管
□血常规、离子生化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5-7天(术后第3-5天)年月日
术后医嘱
□Ⅱ级护理
□半流质饮食
□切口换药、或拆线或拔除腹腔引流管
□血常规、离子生化,血HCG(备选)
□空医嘱(无特殊处理时)
□观察切口愈合及饮食二便恢复情况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8-9天(术后第6-7天)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