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易错题图文稿
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流程图练习题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溶质主要含NaCl 和MgCl 2等)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1)工业生产中,加入试剂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试剂②的名称为______; (2)写出无水MgCl 2在熔融状态下电解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答案】MgCl 2+Ca (OH )2=Mg (OH )2↓+CaCl 2 稀盐酸 MgCl 2通电Mg+Cl 2↑ 分解【解析】【分析】流程图题,由图分析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通常加入氢氧化钙,通过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过滤可实现分离;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无水氯化镁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镁和氯气,属于分解反应。
【详解】(1)、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需要加入氢氧化钙进行反应,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MgCl +Ca(OH)=CaCl +Mg(OH)↓;结合流程图分析,由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需加入的试剂为稀盐酸,因此试剂②为稀盐酸;(2)、由流程图可知无水氯化镁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镁和氯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2MgCl ()Cl +Mg ↑电解熔融;该反应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生成物,故反应的类型为分解反应。
【点睛】本题为流程图题,解题时认真观察流程图,结合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选择合适的试剂,再正确书写方程式,选择合适的方法实现物质的分离。
需要注意的时利用海水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时,加入碱液实现转化,工业上通常加入的物质是氢氧化钙溶液,成本比氢氧化钠要低,再利用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得到无水氯化镁之后,在熔融状态下电解可以得到单质镁和氯气。
2.侯德榜制碱法的原理是: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有晶体析出,经过滤、洗涤、焙烧得纯碱.此过程可以表示为:①3223NaCl()NH CO H O NaHCO ()+++=↓+饱和 (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煅烧碳酸氢钠后,得到纯碱。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易错题1、正确选项为D。
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其他选项描述都正确。
易错题2、正确选项为B。
红磷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从而除去氧气。
易错题3、该图说明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可以再分。
易错题4、正确选项为C。
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可以使混合物中的炭粉燃烧,从而提纯氧化铜。
易错题5、错误选项为D。
钢虽然是由生铁炼制而成,但是钢同样会生锈。
易错题6、正确选项为D。
铝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三氯化铝。
易错题7、正确选项为C。
不溶物可能含有Cu,但不一定含有Fe,溶液中可能含有FeSO4,但不一定含有CuSO4.易错题8、正确选项为B。
溶液是一种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易错题9、正确选项为A。
31.6 g硝酸钾可以在水中溶解,但不一定是在100 g水中。
易错题1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是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即在30℃下继续饱和溶解。
A。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水。
C。
降低温度至10℃。
D。
在保持温度在40℃的情况下,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
2.改写后:A。
碱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盐也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B。
酸、碱、盐都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C。
酸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一定不含有氢元素。
D。
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酸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
3.改写后:A。
pH值为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
B。
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
在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可以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
D。
若某溶液的pH值为10,滴入酚酞溶液时,会使溶液呈现红色。
4.改写后: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金属析出。
过滤后滤液呈浅绿色,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会生成白色沉淀。
因此,析出的金属是Ag和Cu。
5.改写后:为了除去稀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可以加入Ba(NO3)2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Ba(NO3)2 + H2SO4 → BaSO4↓ + 2HNO3.为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可以加入Ba(OH)2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 Ba(OH)2 →2NaOH + BaCl2↓,该反应的类型是双离子交换反应。
中考化学易错点归纳和经典例题大全集(含解析)
初中化学易错辨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易错点一:在“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为红色的反应中,很多同学不明白其中的反应过程,误认为是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气体C.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好玻璃片后应正放在桌面上D.干冰就是二氧化碳错因会诊错选A是因为只从现象,而没有考虑到石蕊变色的本质;因二氧化碳气体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认为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而错选B;错选D是因为只想到二冰就是二氧化碳。
解析A错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B错的原因是:认为只有二氧化碳气体能灭火;D只有固体二氧化碳才能叫干冰,液态或气态的二氧化碳都不能叫干冰,所以只能说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C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符合题意。
答案C易错点二:物质的除杂,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上考虑不周全。
例2 将N2、CO、CO2、H2的混和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的石灰水和灼热的CuO内,剩余气体是()A.N2CO2 B.N2C.CO2D.N2CO2H2O错因会诊错选B是没有想到CO通过灼热的CuO内,又生成了CO2气体;不会乱猜答案而误选C;错选D没有想到H2还原CuO生成的水是液体,而不是气体。
解析石灰水可与CO2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CaCO3,它可以起到吸收CO2的作用,灼热的氧化铜可以与CO 、H2反应,但同时生成CO2和H2O,H2O是液体,N2不参与反应,所以剩余气体中应有N2和CO2。
答案 A巩固练习:1.如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仪器名称a ;b ;②广口瓶A中的药品,属液态的是,块状固体是③实验中,观察到广口瓶B中发生的现象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④在广口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⑤D中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且的性质。
中考化学复习流程图专项易错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工业上常利用电石制乙炔气体()22C H 时产生的灰浆和残渣制备化工原料3KClO 和超细3CaCO .()1电石制乙炔气体()22C H 时产生灰浆和残渣的过程如下:电石()2CaC −−→水 灰浆−−−−→露置于空气残渣,其中电石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残渣中主要成分是2Ca(OH)和 ______ .Ⅰ.制备3KClO 的流程如图:()2向灰浆浊液中通入2Cl ,得到32Ca(ClO )、2CaCl 溶液.反应中32Ca(ClO )与2CaCl 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和5.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有关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如下:物质 32Ca(ClO ) 2CaCl 3KClO KCl溶解度/g 209.0 74.5 7.3 34.2上述流程中加入KCl 粉末,KCl 与 ______ (填化学式)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得到3KClO 晶体.你认为能得到3KClO 晶体的原因是 ______ .()4洗涤时,可选用下列洗涤剂 ______ (填字母编号).A KCl 饱和溶液 B?冰水 C?饱和3KClO 溶液Ⅱ.制备超细3CaCO 的流程如下(注:加入4NH Cl 溶液的目的是溶解残渣中的难溶盐):()5向2CaCl 溶液中通入两种气体,生成超细3CaCO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检验3CaCO 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______ .()6流程中溶液A 可循环使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______ .【答案】CaC 2+2H 2O=Ca (OH )2+C 2H 2↑ CaCO 3 6Cl 2+6Ca (OH )2=Ca (ClO 3)2+5CaCl 2+6H 2O Ca (ClO 3)2 KClO 3在常温下溶解度较小 BCCaCl2+2NH3+CO2+H2O=CaCO3↓+2NH4Cl 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加硝酸银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没有洗干净,反之以洗干净 NH4Cl【解析】【分析】【详解】(1)电石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其露置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所以残渣中主要成分是Ca (OH)2和CaCO3;(2)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氯气和氢氧化钙,生成物为Ca(ClO3)2、CaCl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3)由表以及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可知,KCl与Ca(ClO3)2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由于KClO3在常温下溶解度较小,所以可结晶析出,得到其固体;(4)B和C都可以洗涤氯酸钾晶体,但A不可,因为它会引入新的杂质;(5)由流程图可以看出,反应物为氨气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钙和水,生成物为碳酸钙和氯化铵,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2NH3+CO2+H2O=CaCO3↓+2NH4Cl,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检验CaCO3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加硝酸银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没有洗干净,反之以洗干净;(6)由(5)中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知,A溶液的化学式为:NH4Cl.故答案为:(1)CaC2+2H2O=Ca(OH)2+C2H2↑;CaCO3;(2)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3)Ca(ClO3)2;KClO3在常温下溶解度较小;(4)BC;(5)CaCl2+2NH3+CO2+H2O=CaCO3↓+2NH4Cl;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加硝酸银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没有洗干净,反之以洗干净;(6)NH4Cl.2.四氧化三铁可用于医疗器械、电子等工业。
2020-2021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流程图练习题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来制取绿矾(FeSO4·7H2O),实现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
简易流程如下:(1)反应①和反应③都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3)用NaOH溶液控制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滤Fe+H2SO4=FeSO4+H2↑ Fe+ Fe2(SO4)3=3FeSO4使Al3+完全转化为Al(OH)3沉淀【解析】(1)反应①和反应③后都是生成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所以要进行过滤操作,以便将两者分离开来;(2)由于前面加入的硫酸是过量的,且和矿石反应生成了硫酸铝和硫酸铁,铁能够和剩余的硫酸以及生成的硫酸铁反应都生成硫酸亚铁。
所以反应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和Fe+Fe2(SO4)3=3FeSO4;(3)由于溶液中既有亚铁离子也有铝离子,这两者遇到氢氧根离子都会反应生成沉淀,所以要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控制溶液的pH来实现只让铝离子沉淀,而不让亚铁离子沉淀。
2.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
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
化学兴趣小组为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1)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所得滤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错题分析--浙教版共21页PPT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初三化学错题分析--浙教版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中考化学易错题
【解析】本题要求不用其他试剂,设计实验 方案完成实验报告的物质鉴别题。在氢氧化 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稀盐酸中,抓住硫酸 铜溶液是蓝色的,而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是无色的这一特征现象,首先确定硫酸铜
溶液;然后根据是否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确定其他溶 液。 参考答案:
[来源:学科网ZXXK]
1、观察三瓶没有标签的液体
溶解性 熔点 沸点 15℃时溶解度为81.5g 271℃ 时发生分解放出有臭味气体[来 15℃时溶解度为35.8g 801℃ k.C1413℃[
源:]
水溶液酸碱性
[来源:学科网ZXXK]
碱性
中性
①在同一块金属片上加热两种物质,先熔化 者为NaNO2 ②取少量分别溶于水,滴加酞试液,变红 的是NaNO2 ③分别溶于15℃时两份相同质量的水中,溶 解得多的是NaNO2 ④取少量分别溶于水,用PH试纸测定,PH大 的是NaNO2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易错点点睛】被鉴别的物质在 水中溶解性差异较大或溶于水后 溶液呈现不同颜色或溶于水后溶 液温度发生明显变化,可考虑选 用水来鉴别。
10、实验室有三瓶没有标签的液 体,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 铜溶液和稀盐酸,不用其他试剂,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鉴别,并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1、 2、[来源.Com] 实验现象与结论
9、用水作试剂,不可能区分开 来的一组物质是( ) A.生石灰、食盐、烧碱 B.汽油、酒精、浓硫酸 C.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碳 酸钠 D.氯化钾、硝酸钠、硫酸钾
【解析】A项生石灰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且生成Ca(OH)2浑浊液;食盐溶于水后为无色 溶液,但温度变化不明显;烧碱溶于水后除 了为无色溶液外,同时还放出大量的热。B 项汽油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浮在水面 上;酒精与水能互溶;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 出大量的热。C项无水硫酸铜溶于水后溶液 呈蓝色;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 得到无色溶液。即A、B、C项用水能区分开。 D项中三种物质均能溶于水且为无色溶液, 不能用水区分开。故选D。
中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流程图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工业上用菱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 3,含FeCO 3、Cu 2(OH)2CO 3、SiO 2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锰,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加盐酸之前,需要将菱锰矿粉碎,目的是________(2)操作②是______,此操作过程中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_、 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向菱锰矿中加入盐酸,MnCO 3、FeCO 3、Cu 2(OH)2CO 3都溶解并转化为MnCl 2、FeCl 2、CuCl 2。
盐酸与MnC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滤渣1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需要洗涤,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可以通过在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已洗涤干净。
(4)加入双氧水将铁元素转化为Fe(OH)3沉淀,其反应为:2FeCl 2 + H 2O 2 + 4H 2O = 2Fe(OH)3↓ + 4HCl ,该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氧和________(填元素名称)。
(5)加入Na 2S 、MnS 等硫化物,均可将MnCl 2中混有的CuCl 2转化为CuS 沉淀除去,但实际生产中选用MnS ,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过滤 烧杯 漏斗 引流 32222HCl + MnCO = MnCl + CO + H O ↑ 回收滤渣表面的MnCl 2(答案合理即可) AgNO 3 铁 不引入新杂质【解析】【分析】【详解】(1)将菱锰矿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2)操作②实现了固液分离,故操作②是过滤。
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盐酸与MnCO 3反应生成氯化锰、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2HCl + MnCO = MnCl + CO + H O ↑;向菱锰矿中加入盐酸,MnCO 3、FeCO 3、Cu 2(OH)2CO 3都溶解并转化为MnCl 2、FeCl 2、CuCl 2,且该生产流程是生成二氧化锰,故洗涤滤渣的目的是:回收滤渣表面的MnCl 2; 滤液中含有氯离子,银离子能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可以通过在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AgNO 3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已洗涤干净;(4)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5)加入Na2S,Na2S与氯化铜反应生成CuS和氯化钠,虽然除去了氯化铜,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如果用MnS,MnS与氯化铜反应生成CuS和氯化锰,不会引入新的杂质,故填:不引入新杂质。
2020-2021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1.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M中一定含有碳酸钠B.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C.bc 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有气泡产生D.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两种【答案】B【解析】【分析】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
根据题意,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开始沉淀增加,然后沉淀不变,最后沉淀减少一部分,然后保持不变。
【详解】A、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因为是硫酸和碳酸钠二者反应生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碳,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B、ab过程中沉淀不变,说明加入的盐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氢氧化钡显碱性,故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符合题意;C、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因为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碳酸根,故沉淀中没有碳酸盐沉淀,故无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D、d点溶液中有溶于盐酸的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盐,有盐酸与剩余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钡,还可能有剩余的盐酸,故溶质不少于两种,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下列图象中V表示加入稀H2SO4的体积,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图象正确,故此选项正确;B、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C、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小于7,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D、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小于7,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1.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丙>甲>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金属完全反应,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金属乙反应的氢气质量最先达到最大值,其次是金属甲,最后是金属丙,即金属乙最先反应完,其次是金属甲,金属丙最后反应完,因此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的关系为丙>甲>乙,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如图所示曲线平行于x轴时,生成的氢气质量达到最大值,三种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甲最大,其次是乙,最小的是丙,即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题意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若金属元素的符号为M,与稀硫酸反应的通式为2442M+H SO=MSO+H↑,设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金属的质量为m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为m氢气,根据方程式可知m=2mx金属氢气,则有2m=mx金属氢气,已知甲、乙、丙三种金属的质量相等,则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x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成反比,如图所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关系为甲<乙<丙,C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由题意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若金属元素的符号为M,与稀硫酸反应的通式为2442M+H SO=MSO+H↑,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氢气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硫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生成的氢气质量越大,消耗的硫酸质量越大,如图所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初中化学易错题中考必考知识点
初中化学易错题中考必考知识点初中化学易错题!中考必考知识点-化学,溶液,质量-东北网教育我说是的,看来她很感兴趣,我就把李爱心的情况跟她说了。
她说:“我倒是比较喜欢,你们中国人学习用的那种专项训练,我在英国教数学,学生放了学就回来了,所做的训练少,学习时间少,成绩根本就不如中国学生。
”“专项训练”这4个字,一下涌入我的大脑,对啊!可以通过一些专项训练题,特别是孩子容易做错的题,直接给了有类似问题的家长,孩子既能得到专项训练,又能通过练习,去主动翻课本找答案,还能测试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我立即打电话,把我的这个想法告诉了另一个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的合伙人。
我说,可以按照中小学教材的特色,出一些中小学容易做错的题,而这些题都是小升初、中考容易出现的,紧扣教学大纲,后面组织一批老师,对题库编个解析,每个题都有解析,这样让家长和孩子都轻松。
由于组织老师编写习题解析,所以这里只放出了易错题和答案,希望孩子和家长可以借鉴学习:初三化学易错选择题专项训练1.许多同学喜欢吃烧烤食物,烧烤常用木炭作燃料。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在室内烧烤时要注意通风(b)烧烤有时看到的黄色火焰是木炭燃烧产生的(c)烧烤时扇炭火是为了降温(d)用含硫的焦炭代替木炭不会影响人体健康2.下列对酒精灯和酒精的认识中,错误的是d(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b)用酒精灯加热物质——酒精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使灯芯的酒精与空气隔绝(d)存放酒精时远离火源——主要是防止酒精挥发3.某农田出现了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nh4)2so4。
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c(a)(nh4)2so4溶液的p h可能小于7(b)土壤板结可能是长期施用(nh4)2so4造成的(c)为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2so4的同时应加入ca(oh)2(d)草木炭(主要含k2co3)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k2co3的溶液可能呈碱性。
中考化学易错题共48页PPT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中考化学易错题谢谢Fra bibliotek的阅读❖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2020-2021历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流程图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硫铁矿烧渣(主要成份Fe2O3、Fe3O4、FeO、SiO2等,铁的氧化物均能与盐酸反应,SiO2不与酸反应)是工业生产硫酸的废渣,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铁红(Fe2O3)等产品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1)焙烧时C与O2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都能将铁的多种氧化物还原成铁。
试写出该气体与Fe3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酸浸、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___。
(填化学式)(3)在空气中煅烧FeCO3即FeCO3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Fe2O3和CO2,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4)若产品a的主要成分是K2SO4,得到产品a时加入的试剂X为__________。
由此判断在此条件下K2SO4的溶解度__________NH4Cl的溶解度(选填“<”或“>”或“=”)。
(5)可选用下列__________(填字母)洗涤产品a。
A.KCl饱和溶液 B.水 C.饱和K2SO4溶液.【答案】4CO + Fe3O43Fe + 4 CO2FeSO44FeCO3 + O2 2Fe2O 3 + 4CO2KCl<C【解析】(1)根据碳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解答;(2)根据酸浸后发生的反应考虑生成物;(3)根据书写方程式的原则书写;(4)根据反应流程分析解答;(5)根据产品a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钾,所选试剂能溶解其他物质但不能溶解硫酸钾解答。
(1)C与氧气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Fe3O4反应生成物是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 高温3Fe+4CO2;(2)酸浸后发生的反应是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酸浸、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硫酸亚铁(FeSO4);(3)在空气中煅烧FeCO3的反应物是FeCO3和氧气,生成物是Fe2O3与CO2,反应条件是高温,所以方程式为4FeCO3+O2高温2Fe2O3+4CO2;(4)由流程图可以看出酸浸、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和硫酸铵,过滤后反应Ⅱ中硫酸铵与X 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氯化铵,因此加入的X应为氯化钾(KCl),要过滤得到硫酸钾,说明在此条件下硫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5)产品a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钾,所选试剂必须能溶解其他物质但不能溶解硫酸钾,故选C。
中考化学易错题共48页
中考化学易错题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孔子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含答案(1)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1.向一定量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对该图像的分析如下:①OP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22=Na CO +CaCl aCO +2l C NaC ↓②E 、F 点溶液的pH 相同③O 点溶液和G 点溶液的离子种类一样多④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和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相等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C【解析】【分析】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
【详解】①向一定量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先发生的是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稀盐酸反应完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故OP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222HCl+Na CO 2NaCl+H O+CO =↑,故①不正确;②E 点溶液中盐酸与加入的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都呈中性,F 点溶液中加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②正确;③O 点溶液中的离子有H +、Cl -、Ca 2+三种,G 点溶液中有Cl -、Na +和CO 32-三种离子,两点溶液中的离子种类一样多,故③正确;④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2.2 g 二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2322Na CO +2HCl=2NaCl+H O+CO ↑,生成2.2g 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5.3 g ,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5.0 g 碳酸钙,根据化学方程式2233=CaCl +Na CO CaCO +2NaCl ↓,生成5.0g 的碳酸钙,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5.3g ,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故④正确。
故选C 。
2.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易错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物质/g20m2020
反应后物质/g2待测3226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待测质量一定为4g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2.“碧螺春”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
其化学式为C
76H
52
O
4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C.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3
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3.过氧化氢(H
2O
2
)具有广泛用途,医疗上可用于清理伤口,实验室可用于制
取氧气等.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过氧化氢是纯净物
B.过氧化氢的微观模型可表示为
C.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D.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4.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A .氧化钙、消石灰、CaO B .碳酸钠、小苏打、Na 2CO 3 C .碳酸钙、熟石灰、CaCO 3
D .氢氧化钠、烧碱、NaOH
5.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只等质量的铁球,将杠杆调平衡后,将球分别浸没在等质量、等密度的稀H 2SO 4和CuSO 4溶液里(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 )
A .左端上翘
B .右端上翘
C .仍然平衡
D .无法判断
6.等质量的同一种稀硫酸分别与等质量且足量的镁、铁、锌发生反应,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7.向AgNO 3、Cu (NO 3)2和Mg (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滤纸上一定有Ag 和Cu
B .滤纸上一定有Ag ,可能有Cu 、Mg
C .滤液中一定含有Zn (NO 3)2、Mg (NO 3)2
D .滤液中可能有Cu (NO 3)2,滤纸上可能有Ag
8.如图是KNO 3和NaNO 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1℃时,两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等
B .t 1℃时,50g 水里加入15g KNO 3固体,充分溶解,得到60g 溶液
C .t 1℃时,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 2℃后,溶质质量分数:NaNO 3=KNO 3
D .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KNO 3>NaNO 3 9.下列有关实验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B .向久置空气中的熟石灰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 .在某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42﹣
D .把Cu 丝分别插入FeSO 4和AgNO 3溶液中可以验证Fe 、Cu 、Ag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0.室温下,向Ca (OH )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下列物质,恢复至室温,溶液的pH 没有改变的是( ) A .HCl
B .CO 2
C .Cu (NO 3)2
D .CaO
11.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的不正确的是( ) A .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B .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C .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硝酸铵化肥可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1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2+、Mg 2+、SO 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加入适量盐酸,②加过量NaOH 溶液,③加过量Na 2CO 3溶液,④加过量BaCl 2溶液,⑤过滤.
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②④③⑤①B.②③④⑤①C.④②③①⑤D.④③②①⑤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3.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与酸反应时,发现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反应,并产生大量气体.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大家对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进行了分析、讨论、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1:气体是H
2
;
猜想2:气体是SO
2
;
猜想3:气体是H
2和SO
2
.
【查阅资料】
SO
2
易溶于水,是一种有毒气体,不能燃烧,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变为无色,是
一种主要大气污染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H
2
则不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酸总会剰余.
【实验方案】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装置C中加热仪器的名称
【问题讨论】
①如果猜想2成立,将A中试剂换成溶液时(在题中资料给出物质中选
填)也能检验出SO
2
;
如果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②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③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认为在处理铜与浓硫酸反应试管中残液时,应先用水将残液稀释,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思维拓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实验室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SO
2
②基于猜想2正确,且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时铜转变为硫酸铜,试写出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时的反应方程式.
③资料显示: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酸总会剰余.请分析原因:.三.计算题(共3小题)
14.A﹣F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已知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常温下B、C为气体,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B物质固态时的名称是
(2)E、F的化学式分别是、
(3)写出D→C的化学方程式
(4)若E→B的反应现象之一是红色粉末变成黑色,则化学方程式是.15.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先生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3)操作a的名称是.
(4)NH
Cl可用作农业生产的氮肥,铵态氮肥常用检验.
4
16.现有家用食用碱12g (主要成分为Na 2CO 3,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浓度的稀盐酸100g ,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g ,请计算:
(1)该食用碱中Na 2CO 3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7.框图中A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 2O 3xH 2O ),E 、F 、I 为无色气体.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 ,C .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①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
(4)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条). (5)要使反应⑤能够发生,需要反应物B 和M ,其中M 的化学式为 . 18、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测定由NaCl 和Na2CO3形成的固体混合物组成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 g 固体混合物配成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
答并计算
(1)生成的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
(2)10g 原固体混合物配成的溶液和足量CaCl2溶液反应, 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____g (3)m=_________ g 。
(4)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D ;2.C ;3.C ;4.D ;5.A ;6.B ;7.C ;8.B ;9.C ;10.D ;11.D ;12.A ;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3.酒精灯;品红;装置A 中溶液红色变浅,装置C 中的黑色粉末变红色;干燥气体;将残液慢慢地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SO 2+2NaOH ═Na 2SO 3+H 2O ;Cu+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浓硫酸变稀后铜不再和硫酸反应;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4.干冰;CO ;H 2O 2;2H 2O
2H 2↑+O 2↑;Fe 2O 3+3CO
2Fe+3CO 2;
15.CaCO 3CaO+CO 2↑;NaCl+CO 2+NH 3+H 2O=NaHCO 3↓+NH 4Cl ;过滤;熟石
灰;16. ;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7.Ca (OH )2;H 2O ;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置换;刷漆(涂油、镀上其他金属等);NH 4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