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变更管理规定精编WORD版

合集下载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DOC格式)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DOC格式)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1.总则1.1.制定目的为使产品设计更完美、经济、稳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2.适用范围凡本公司产品于生产过程中,由于材料品质、成本、结构、配合性等因素,需要变更原设计之零部件、工程图或线路图等时,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1)总经理室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管理规定2.1.定义本办法所称的技术变更是指生产过程中,在保持产品原有之主要结构原理、工作性能不变基础上之技术变更。

2.2.变更程序1)生技部知会开发部项目负责人同意后,有权针对下列事项进行变更:A)生产上之作业简化方面。

B)部分内部设计变更。

C)不影响性能之外观改善、结构配合改善。

D)节约成本之材料改善。

2)技术变更须经开发部及品管部确认后方可进行,必要时品管部须进行产品性能的重新测试鉴定。

2.3.变更动机凡本公司之员工,对于公司之产品,均可就下列事项提出改善方案:1)材料成本之降低。

2)材料品质之改进。

3)产品结构之改良。

4)产品配合性之改善。

5)产品加工动作之简化。

6)加工方法之改善。

2.4.变更流程技术变更时,属于设计上之变更由开发部发出《技术变更通知单》,属于作业上之变更由生技部出以《技术变更通知单》。

2.4.1.产品名称填写所欲变更之产品名称、规格,必要时仅针对某些客户变更并予明确。

2.4.2.变更原因1)降低成本经比较确实可降低成本时。

2)材料更换为提高材料性能,确保产品之稳定性、信赖度、寿命等。

3)工各问题改善由于工程上或特性上之问题等。

4)品质提升通过技术设计变更,可提升产品品质。

5)作业改善为方便生产作业,节省工时,提高作业效率。

2.4.3.物料处理变更时,库存之物料或已购未进之物料处理,有以下几种方式:1)继续使用表示该物料可延用完的再更换新品。

2)加工后使用表示该物料经少许加工后可延用完后再更换新品。

3)转移使用表示该物料可以转移至其他产品上使用,变更之产品应立即使用新品替代。

技术变更管理规定

技术变更管理规定

1.目的为了加强本公司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更改管理,提高公司生产产品的一致性,特制订本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产品零部件图样、技术文件、工艺图样、工艺文件、技术规范、检验操作指导书等技术资料。

3.职责3.1技术部负责确定变更产品的品名、型号规定、以及变更内容等,并确保符合变更规定要求。

3.2品质部负责变更程序的实施,涉及物料变更的负责变更后物料的品质跟踪。

3.3采购部负责外协技术资料的回收及发放,并确保外协或外购物料的统一性,并对外协的已制品的处理跟踪。

3.4财务部负责公司内已制品的处理跟踪。

4.变更内容4.1产品图样的修改只能由产品设计人员或产品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其它人员无权修改。

4.2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需要更改时,必须由产品设计人员或产品技术管理人员按填写《图样更改通知单》,并按技术责任制的规定履行签字手续,经过审批后方可实施。

4.3凡属纠正错误、校正重量、填写补充数据、补充遗漏尺寸、增加技术要求等引起的变更,由产品设计人员或产品技术管理人员提出,技术部部长审核后实施。

4.4凡属产品重要零部件结构、材质、外观等引起的变更由产品设计人员或产品技术管理人员提出,技术部部长审核,技术总监批准后实施,重大修改必须经董事长批准后实施。

4.5试制产品,一次性生产的产品,其图样或技术文件有明显错误,影响正常生产时,允许先变更生产用文件,事后需在两个工作日内补发《图样更改通知单》。

4.6图样的更改当影响了互换性时,应在图样后加注尾号以示区别或别绘制新图,并应相应的变更与之相关的所有图样或技术资料。

4.7通(借)有件的图样变更,不得破坏通(借)有件的性质,否则应绘制新图,另编图号,原通(借)有件的图样仍然保留。

图号改变时,所有与之相关的图样和技术文件作相应变更。

4.8所有更改,凡属有已制品报废的变更,必须经董事长批准后实施。

5.变更方法5.1电子CAD文件的变更方法:在CAD文件中,保留变更前原图样,并在变更前原图样上打“×”,在变更前原图样的右侧绘制更改后的新图样,变更部分划斜杠,并在变更部分平放端正时的右上方划圆,圆内填写相应的变更标记,变更标记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例如:ⓐ、ⓑ、ⓒ、ⓓ、ⓔ、ⓕ、ⓖ……等,第一次用ⓐ,每二次用ⓑ,以次类推。

变更管理制度模板范本

变更管理制度模板范本

变更管理制度模板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规范变更管理工作,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并依据相关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制定本变更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变更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内部项目的变更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 变更: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计划、进度、成本、范围等要素进行调整或修改的行为。

2. 变更管理:是指对项目变更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一系列过程和方法。

3. 变更管理委员会:是指由项目相关人员组成的专门负责变更管理工作的机构。

4. 变更请求:是指项目相关人员对项目变更提出的书面或口头请求。

5. 变更评估:是指对变更请求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变更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和可能带来的风险。

6. 变更审核:是指对变更请求进行审核和决策,判断是否应予以批准。

7. 变更实施:是指变更请求经过审批后,按照变更计划进行具体实施。

8. 变更记录:是指对变更请求、变更评估、变更审核和变更实施等过程进行记录和归档的文档。

第二章变更管理流程第四条变更请求的提出1. 项目相关人员对项目变更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编写变更请求。

2. 变更请求需明确说明变更的原因、变更的内容及变更的影响等信息,并提供相应的附件和支持材料。

第五条变更评估1. 变更管理委员会对变更请求进行评估,进行初步分析和预估变更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和带来的风险。

2. 变更评估结果应详细记录,并反馈给变更请求者。

第六条变更审核1. 变更管理委员会根据变更评估结果,对变更请求进行审核。

2. 变更审核结果应明确指出变更是否批准,并告知变更请求者。

第七条变更实施1. 变更请求获得批准后,由变更管理委员会指定相关人员负责变更实施。

2. 变更实施人员应根据变更计划进行具体实施,并及时记录和汇报变更实施情况。

第八条变更记录1. 变更记录应包括变更请求、变更评估、变更审核和变更实施等所有相关文档。

2. 变更记录应按照规定的归档流程进行存档。

第三章变更管理责任第九条变更管理委员会职责1. 负责制定和完善变更管理制度和相关规范。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技术变更管理办法是指为了使企业的技术变更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的一种管理方法。

一、技术变更管理的定义及目的技术变更管理是指企业对技术变更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以保证技术变更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这种管理方法的目的是确保变更是经过精心规划并受控的,以减少技术风险并达到稳定和可靠的过程改进。

二、技术变更管理的应用范围技术变更管理在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改进和技术运营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一般应用于软件系统、硬件装置、网络设备以及工作流程等领域。

三、技术变更管理的主要内容1、技术变更计划:制定计划的过程是明确变更的目的、变更的方式、变更的范围和变更的时间,以及对变更影响的评估。

2、变更请求:这是接受变更请求和对变更请求进行评估的过程,评估结论是同意、拒绝或转发变更请求。

3、变更评估:对变更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对业务过程、技术资源和风险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确定变更执行的实施步骤。

4、变更实施:这是变更实施的过程,包括对变更的验证和确认。

5、评估实施后效果:评估已经实施的变更,以及确定变更实施的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四、技术变更管理的原则技术变更管理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规划与论证:技术变更必须是充分论证的,否则就不应该执行。

2.透明度与沟通:对技术变更进行适当的透明度和沟通,以增加变更的接受度。

3.优先顺序:在变更管理中,需要明确的设立优先级顺序,以保证重要的技术变更优先处理。

4.标准化和流程管控:技术变革实施应该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保证变更的实施流程有序和规范。

5.风险控制:技术变更过程中要重视风险控制,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五、技术变更管理的流程实施技术变更管理的流程实施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制定技术变更管理计划。

2、接受变更请求并进行评估。

3、评估变更的风险和影响。

4、制定变更实施计划。

5、执行实施计划。

6、评估实施后的效果。

7、为技术变更过程提供质量保障。

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

ZDZD-06-10-01襄阳泽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变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现对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规范变更管理,有效地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

根据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要求,特制定变更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的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的变更。

第二章职责第三条本制度由安全部制订和负责修订。

第四条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的变更;生产调度部负责工艺变更;技术部负责技术变更;设备部负责设备变更;基建处负责基建设施的变更。

第三章变更内容第五条人员变更包括新入厂员工的培训、人员调动等。

第六条工艺变更包括工艺指标、操作规程的变动等。

第七条技术变更包括设计过程中图纸、工艺线路的更改等。

第八条设备变更包括设备的更新改造、配件材质或型号的变更、安全设施的变更、临时用电设备的变更等。

第九条基建设施变更包括新、改、扩建涉及厂房、设备基础、基建设施(厂区公路、给排水设施)的更改等。

第十条管理变更包括法律法规、管理机构及职责、公司内部管理标准等的变更。

第四章变更程序第十一条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的变更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控制措施。

第十二条人员变更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变更。

第十三条工艺变更程序1、工艺指标的调整由所在车间提出变更申请并报生产调度部,生产调度部上报公司生产副总、总工程师,经批准后下发到车间;2、操作规程的修改执行《文件控制管理规定》。

第十四条技术变更执行《设计和开发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设备的变更程序1、设备的更新改造按照《设备更新、改造和报废及购置管理制度》执行;1。

技术变更管理规定

技术变更管理规定

1、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工程变更时对生产工艺的有效管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品质;特制定此规定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司所有的技术变更。

3、名词解释(无)4、职责:4.1、技术部:负责主导工艺变更工作的开展、评审、及变更后的工艺验证;负责工艺变更后的工艺培训及现场指导;负责变更后产品样件的确认;4.2、各职能部门:负责参与工艺变更的评审;4.3、文控中心:负责工艺变更后新资料的下发与旧版资料的收回;5、技术变更的时机:5.1、因工艺不成熟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时;5.2、因工艺不成熟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时;5.3、生产成本较高时;5.4、客户特殊要求时;5.5、其它需求;6、工艺变更的分类:6.1、结构性工艺变更6.2、外观性工艺变更6.3、客户独立要求变更7、流程;7.1、结构性变更:产品实现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需要更改时,技术部填写《技术变更通知单》,需详细填写变更原因、变更项目、变更时间及变更前后的区别,必要时需附图片(纸);7.1.1、技术部填写《技术变更通知单》后召集相关人员对此技术变更的可行性进行评审。

评审内容包括:现有在制品、库存品、成品、包装材料及原材料的处理;现有工装、模、夹具的处理;生产效率的提升程度及产品单价的调整;相关标准资料(检验标准、BOM表、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包装资料等)的修改;7.1.2、相关责任单位经评审无异议后在评审单上签名确认;7.1.3、评审完毕后由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对技术资料(包括BOM表、检验标准、生产工艺、包装资料、作业指导书等)进行相应修改;7.1.4、技术资料修改完成后将原稿交至文控中心,文控员对其复印后盖上受控文件章后下发至相关部门,并收回旧版资料;7.1.5、生产部按变更后的要求进行生产,技术部工艺工程师对现场进行指导,并对正式生产后的前5件产品进行签名确认,样品供操作员生产及品管检验作参考;7.2、外观性变更:产品外观由于某种原因需变更时,由需求部门向技术部提出书面申请,技术部填写《技术变更通知单》,需详细填写变更原因、变更项目、变更时间及变更前后的区别,必要时需附图片(纸);7.2.1、技术部填写《技术变更通知单》后召集相关人员对此技术变更的可行性进行评审。

变更管理制度范本(3篇)

变更管理制度范本(3篇)

变更管理制度范本为了加强变更规范管理,清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变更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____人员的调动,必须由用人单位写出需用人计划、申请,报劳资处审核,主管经理审核,方可人员调动。

2.管理的改变,任何人无权做出管理改变,确需管理改变,由单位写出申请报主管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方可进行管理的改变。

3.工艺操作指标的变更3.1使用单位不准随意变更工艺控制指标,尤其是各种化学反应的压力温度、原辅材料及产品质量等重要控制指标。

3.2各单位技术负责人要组织本单位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定额的查定,监督工艺指标执行,优化操作技术及工艺技术,消化吸收外来经验和技术。

从实践中找出影响安全,成本和生产过程控制的不合理的工艺指标,及时提出变更意见。

3.3各级技术管理人员要深入现场,督促检查工艺指标的执行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变更意见。

3.4工艺指标变更程序一般指标变更由生产车间技术负责人向公司主管部门提交工艺控制指标变更申请表。

由生产技术负责人协调设备、安全、调度、供应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对工艺指标变更申请进行论证。

由技术部门编制工艺指标变更通知单,经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下发生产单位,调度室,并报总工办备案。

重要或较大的工艺控制指标变更,需报总工程师批准签发。

3.5.工艺配方变更、原材料替代、设备技术变更3.5.1生产单位不准私自变更工艺配方(优化试验配方除外),降低原辅材料质量标准,变更品种。

3.5.2对于优化配方的试验和新型原辅材料的采用、替代,由生产单位和生产处提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及试验方案,编制试验计划,上报总工程师批准,总经理签发后,由生产处和相关单位组织实施。

3.5.3关键设备及装置的更新、大修要由生产处、总工办、设备处和有关技术人员广泛搜集新设备、新技术信息,研究在用设备、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方案,经公司负责人审核,报总工程师同意,经经理办公会批准后,适时安全实施。

安全技术变更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技术变更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技术更改管理规章制度1. 引言为了保障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有效管理和掌控安全技术更改,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企业全部部门和员工,旨在确保安全技术更改的合规性、可控性和可追溯性,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和考核机制。

2. 安全技术更改管理流程2.1 更改申请•任何安全技术更改需提前向企业职能部门提交更改申请,申请中应包含以下内容:–更改目的和必需性–更改的影响范围和风险评估–更改的计划执行时间和相关资源要求•更改申请应由专人负责整理并提交,申请时应对更改进行分类,如紧急更改、重点更改和一般更改。

2.2 更改评审与批准•企业职能部门应设立更改评审小组,由专业人员构成。

该小组负责评审更改申请,包含对更改目的、风险评估和计划执行时间的审核等。

•依据评审结果,更改评审小组将决议是否批准更改。

批准的结果将通知申请人和相关部门。

2.3 更改实施与测试•批准的更改将进入实施和测试阶段。

•实施和测试时需遵从认真的更改计划,并确保更改过程中的安全掌控和执行,以减少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更改实施和测试完毕后,需进行相应记录和验证。

2.4 更改回滚与关闭•若更改实施和测试失败,或系统显现异常情况,应立刻采取回滚措施,将系统恢复到更改前的正常状态。

•当更改已经完成且通过验证后,更改评审小组将关闭该更改,并停止相关的更改项目。

3. 管理标准3.1 更改管理责任•企业职能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和监督更改管理的执行。

•更改评审小构成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更改评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2 更改授权和备案•更改实施前需经过更改评审小组批准,并记录授权结果。

•更改记录应认真记录更改的相关信息,包含更改的目的、影响范围和更改执行的时间等。

3.3 更改计划和执行•更改计划应明确规定更改的时间和资源布置,并与相关部门协商搭配。

•更改实施过程中,需严格依照更改计划执行,并保证更改的正确性和全面性。

3.4 更改事后评估和验证•更改实施完毕后,需进行事后评估,评估更改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及效果。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一、总则为规范技术变更管理流程,提高技术变更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技术变更,包括但不限于软件更新、系统升级、硬件改动等。

三、变更管理流程1. 变更申请任何一项技术变更都需要提交变更申请,包括变更内容、原因、影响分析、风险评估等信息。

变更申请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继续下一步流程。

2. 变更策划经批准的变更申请将进行详细的变更策划,包括具体变更方案、实施时间、实施人员、回滚计划、测试方案等内容。

3. 变更审批变更策划需要经过相应领导层的审批,并获取书面批准文件,作为变更实施的凭证。

4. 变更实施根据变更策划的内容,组织相应的人员进行变更实施,确保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变更策划的要求进行操作。

5. 变更评估变更实施完成后,需进行变更评估,验证变更是否成功,并记录变更实施的过程和结果。

6. 变更关闭对于成功的变更,需要及时执行变更关闭流程,并进行相应的文档整理和存档工作。

四、变更管理原则1. 变更管理需遵循全程闭环原则,从变更申请到变更关闭都需要有详细的记录和审批流程。

2. 变更管理需遵循风险管理原则,确保变更实施前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3. 变更管理需遵循合规性原则,确保变更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五、相关责任1. 技术部门负责对技术变更管理流程的执行和监督。

2. 申请变更的部门负责变更申请的准备和提交。

3. 审批变更的领导层负责对变更申请和策划的审批。

4. 实施变更的人员负责变更实施的具体操作和风险控制。

六、附则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更新或修订,需经过相关领导层的批准。

七、技术变更管理工具为了更好地管理技术变更的流程和记录,公司将引入相应的技术变更管理工具。

该工具将包括变更申请、变更策划、变更审批、变更实施记录、变更评估等功能,便于全程闭环地跟踪和管理技术变更的整个流程。

技术部门将对该工具的使用和维护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技术变更管理工具的有效使用和管理。

变更管理规定 模板范本

变更管理规定 模板范本

变更管理规定
1.目的为控制和削减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变更对生产安全的有害影响,明确变更的提出、评审、认可等控制程序和方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过程中变更的管理,包括:2.1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操作规程的变更;工艺参数的变更;2.2设备设施的变更,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安全设施的变更;设备材料代用变更;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2.3安全管理的变更,主要包括:人员、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变更;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变更;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

2.4人员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的重大变更
3.1工艺技术变更管理由工程技术部负责;3.2设备设施变更管理由管线所负责;3.3安全管理制度变更由安全质监部负责;3.4人员组织机构及职责的变更由企业管理部负责。

4.1变更的提出根据3中的职责,由各职能部门对各自范围的变更进行辨识并提出申请。

4.2变更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由申请部门对变更可能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4.3变更的审批由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对申请部门提出的风险分析和控制措施进行审批,必要时可召集相关部门讨论。

4.4变更的实施经审批的变更在办理完相关审批手续,涉及文件变更的办理完文件变更手续后由职能部门实施,并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人员,并对变更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同时做好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4.5变更的验证变更实施后,由实施部门对变更产生的积极效果及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如未
达到预期效果,应重新评审。

4.6变更的全过程要留有记录并归档保存,记录的管理执行《记录管理制度》。

《变更审批表》变更审批表。

变更管理制度(精选)

变更管理制度(精选)

变更管理制度第一部分引言1.1目的本变更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管理公司内部的变更过程,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业务运作的负面影响。

1.2适用范围此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的所有业务单元和部门,涵盖所有可能影响到信息技术、业务流程或组织结构的变更。

第二部分变更管理流程2.1变更提出2.1.1任何员工都可以提出变更请求,需以书面形式提交变更申请表,明确变更的原因、目的和预期影响。

2.1.2变更提出者要与相关业务部门和技术团队沟通,确保变更请求充分了解和详细描述。

2.2变更评估2.2.1由变更管理团队负责对提出的变更请求进行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资源需求、风险评估等。

2.2.2评估结果应在变更委员会会议前提交,以便委员会成员在会议上做出明智的决策。

2.3变更委员会会议2.3.1变更委员会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和相关业务代表组成。

2.3.2会议周期为每月一次,特殊情况下可以紧急召开。

2.3.3会议议程应包括变更提案的审查、评估结果汇报、风险讨论和最终决策。

2.4变更批准2.4.1变更委员会会对每个变更提案进行投票表决,多数通过即可获得批准。

2.4.2批准后,变更管理团队负责编制变更计划,明确变更的实施步骤、时间表和相关责任人。

第三部分变更实施3.1变更计划3.1.1变更计划应在变更实施前至少两周提前发布,以便相关人员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3.1.2变更计划应包括变更的详细描述、实施时间、风险评估和变更回滚计划。

3.2变更验证3.2.1在实施变更后,变更管理团队负责进行验证,确保变更达到预期效果,同时监测潜在的问题。

3.2.2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同时记录问题和解决方案。

3.3变更文档3.3.1变更管理团队负责撰写变更文档,包括变更的详细描述、实施步骤、验证结果和学习经验。

3.3.2变更文档要在变更实施后一周内提交变更委员会审查,并存档备查。

第四部分变更回顾4.1变更回顾会议4.1.1在变更实施后的两周内,变更管理团队组织回顾会议,总结变更的成功点和改进点。

2020最新变更管理制度

2020最新变更管理制度

2020最新变更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确保变更带来的危害得到充分识别,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建立变更管理程序,确定变更的类型、等级、实施步骤等,确保人身、财产安全,不破坏环境,不损害企业的声誉。

第二条为了对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更进行有计划的规范的控制,消除和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所属各室(专业组)在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方面永久性或临时性的变更第三章变更依据第四条以《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为依据第四章变更内容及要求第五条实施管理的变更类型包括工艺技术变更、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变更三种。

第六条变更内容(详见附件1)1、工艺、技术变更(1)工艺变更:因新、改、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原料及介质变更,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等变更,工艺设备的改进,操作规程的变更等。

(2)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3)原料介质变更;(4)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5)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6)操作规程的变更;(7)工艺参数的变更;(8)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等。

2、设备设施的变更(1)设备设施变更:因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和配件,设备材料代用,临时性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2)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3)安全设施的变更;(4)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5)设备材料代用变更;(6)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3、管理变更(1)人员的变更:新入厂职工、内部岗位调动、离岗复岗等。

人员的调动,必须由用人单位写出需用人计划、申请,报人力资源审核,主管审核,方可人员调动。

(2)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

工程技术文件变更管理制度

工程技术文件变更管理制度

工程技术文件变更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工程技术文件变更的管理,确保工程设计、施工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工程项目的工程技术文件变更管理工作。

三、变更管理职责1. 项目经理:负责审核工程技术文件变更申请,确保变更符合实际情况并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2. 技术部门:负责对工程技术文件变更申请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3. 设计单位:负责根据工程技术文件变更管理制度的要求,及时调整设计方案。

4. 施工单位:负责根据变更后的工程技术文件进行施工。

5. 质检部门:负责对工程技术文件变更后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

四、变更流程1. 工程技术文件变更的申请项目经理在发现需要进行工程技术文件变更时,应书面向技术部门和设计单位提交变更申请。

申请内容应包括变更原因、具体变更内容和影响分析等。

2. 变更审查技术部门接收到变更申请后,应及时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审查意见应包括变更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等。

3. 变更审批项目经理应根据技术部门和设计单位的意见,决定是否批准工程技术文件变更。

若批准,应签署变更审批文件,并通知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

4. 变更实施设计单位应根据变更审批文件的要求,及时调整设计方案。

施工单位应根据变更后的工程技术文件进行施工。

质检部门应进行相关质量检查。

五、变更管理措施1. 变更管理记录每一次工程技术文件变更都应有相关记录,包括变更申请、审查意见、审批文件、设计调整、施工记录、质检报告等。

2. 变更审核项目经理应对工程技术文件变更进行审核,确保变更符合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

3. 变更通知项目经理应及时将工程技术文件变更的相关信息通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质检部门。

4. 变更效果评估项目经理应对工程技术文件变更后的工程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六、审查和修改本制度由技术部门负责定期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修改后的内容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技术文件更改规定

技术文件更改规定

规定了技术文件更改的程序和要求,确保技术文件更改受控。

2范围适用于各种技术文件的更改。

3职责3.1研发中心负责出具《文件更改通知书》3.2文控中心文员负责技术文件的更改实施、发放、回收。

4内容4.1技术文件更改的基本要求4.1.1技术文件的更改由责任人或部门申请办理更改,申请者按原文件的审批、会签程序进行。

如遇到下列情况者必须增加会签,并由申请者提出工装、材料、半成品等的处理意见。

A)当技术文件的更改牵涉到材料、外购件、标准件、材料定额工艺的更改时,须经物资部和品质部会签。

物资部通知供方更改,品质部提供更改文件至供方并作质量跟踪。

B)凡牵涉到工装的更改,须由生产部会签。

C)凡牵涉到在制品、半成品、库存零部件的,须由物资部和生产部会签。

物资部提交材料库存数及成品库存数,生产部提交在线材料库存数及在制品数,《文件更改通知书》必需提出材料及成品处理方式(库存用完/库存提修/库存报废)。

D)一种技术文件的更改牵涉到其它文件的相应更改,申请者必须请相应文件拟制者会签,会签者应同步进行相应更改。

特殊情况可以滞后,但不得超过五个工作日。

E)一份《文件更改通知书》更改一份文件,但允许同一产品编号的文件用一份《文件更改通知书》,不允许不同目录内的文件填写在一张更改通知书上。

4.1.7更改前后内容栏应填写与更改有关的部分,并逐项对应,其左右省略点一律点六点,要求字迹端正、清楚。

4.1.8新产品设计图纸的更改,工艺文件草稿的更改按原审批程序进行。

4.2技术文件的临时更改1.1.12.1技术文件的临时更改,由申请者填写《技术文件更改通知书》一份,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1.1.2临时更改必须填明有效日期或批量(总有效日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1.1.3临时更改到期自行作废,若将原临时更改延长使用或提前作废,允许再办理一次临时更改手续(其总有效期不得超过一年)。

1.1.4文控中心接到批准的“文件更改通知单”后,进行登记编号,并将原存档,复印件下发至相关部门。

技术变更的管理规定

技术变更的管理规定

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关于规范生产装置技术变更的管理规定公司各部门、分厂: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设备、工艺和技术资料管理,确保技术变更的合理性、安全性以及技术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现就生产装置的各类技术变更规定如下:一、技术变更范围1.凡涉及设备结构、性能参数、部件材质变更的。

2.凡涉及工艺过程中原料、控制参数、工艺流程、管道、阀门规格型号及材质变更的。

3.凡涉及电气、自控控制原理、控制程序、仪表元部件规格型号及材质变更的。

4.凡涉及生产工艺过程中操作方法、控制条件及监测方法变更的。

二、变更提出对现有生产装置如需要技术变更,由提出部门/分厂提出变更意见,填写《生产装置技术变更申报表》(见附件1),要求对变更的必要性、技术方案、变更目的和应达到的标准阐述清楚。

凡涉及结构或工艺流程变化的,应附变更前、后的设备或工艺图,并附相关的综合材料表。

(图纸一律使用公司技术文件统一的格式)。

三、变更审批变更审批应按照《生产装置技术变更申报表》中的内容逐级进行签字、审批,对于重大变更必要时由技术部组织专题会议研究讨论。

变更申请通过审批后,申请单位负责将变更资料原件交资料室存档。

四、变更实施对经过批准的变更,由责任单位落实实施,对实施过程中再次出现变更时,应按前述的程序补充报批。

对于手续不全的变更,严禁实施。

凡涉及操作法变更的,应在技术变更实施前,由责任单位提出操作法修改意见,变更部分经技术部审批,由责任单位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后方可投用。

五、投用、验收、总结变更实施完成后,各责任单位应于30日内组织对变更效果进行评价,填写《生产装置技术变更验收单》,并上报技术部。

必要时,技术部将根据变更情况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

对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变更应及时分析原因,由责任单位提出整改意见。

每年12月份,技术部将对一年来的技术变更进行总结。

对在安全、环保、节能减排、产品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效果显著的,上报公司并及时给以奖励。

公司技术、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

公司技术、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

公司技术、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1. 目的规范本公司安全生产的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及管理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

3. 编制依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工作指南》。

4. 职责4.1 变更申请人负责提出书面变更申请。

4.2 各部门负责归口部门的变更审核。

4.3 分管副总负责变更的审批。

4.4 变更的审核部门负责对变更情况进行验收。

5. 工作程序5.1 变更分类5.1.1 工艺技术变更包括以下内容:1) 原料介质变更;2) 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3) 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4) 操作规程的变更;5) 工艺参数的变更;6) 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等。

5.1.2 设备设施变更包括以内容:1) 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2) 安全设施的变更;3) 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4) 设备材料代用变更;5) 临时的电气设备变更等;6) 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7) 计算机及其软件的变更。

5.1.3 管理变更包括以下内容:1)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化;2) 人员的变更;3) 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4) 管理职责的变更;5) 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

5.2 变更申请人提出变更申请,说明变更及其技术依据,并对变更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变更申请部门负责人签字认可。

5.3 申请变更部门将书面变更申请报至变更审核部门,审核部门负责人对变更的情况进行审核。

5.4 审核后报至分管副总处,进行变更审批。

5.5 变更审批后,变更申请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变更的实施。

5.6 变更实施前,变更的实施部门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后实施变更。

5.7 变更审核部门对变更的实施结果进行验收。

6 变更的程序6.1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的变更的程序,6.1.1生产技术部的所有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检查、了解、学习中发现的任何能够对生产的安全、稳定、高效、节能等有益的改进措施,均可向各自的主管领导提交变更申请。

技术文件变更管理规定

技术文件变更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了及时对顾客提出设变进行反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接到顾客设计变更通知后的变更工作。

3、内容
3.1技术科接到顾客发出的设计变更通知书
3.1.1技术科接到顾客发出设计变更通知,分析设计变更所涉及到的范围后,不涉及在产品的加工及库存产品的使用,可以直接下发设计变更通知书。

通知各部门进行变更。

3.1.2技术科接到顾客发出设计变更通知,分析设计变更所涉及到的范围后,涉及在产品的加工及库存产品的使用,不可以直接进行设计变更。

3.1.2.1技术科组织设计变更所涉及到的部门对设计变更进行评估,咨询部门意见,如不同意,应及时通知顾客。

3.1.2.2各部门同意执行变更后,制定设计变更评估完成时间表,技术科督促各部门完成评估。

评估应在三天内完成。

3.1.2.3完成评估后,由技术科进行设计变更,下发设计变更通知书。

通知各部门进行变更
3.2经营科接到顾客发出的设计变更通知书
3.2.1经营科接到顾客发出的设计变更通知书后,对变更进行评估,如可以变更,则完成评估后移产技术科直接下发设计变更通知书。

3.2.2经营科接到顾客发出的
设计变更通知书后,对变更进行评估,如不能变更,应及时通知顾客。

4、产生文件:设计变更评估表
设计变更通知书
设计变更流程图。

技术变更的管理规定

技术变更的管理规定

关于技术变更的规定1. 目的:确保技术图纸文件在生产现场的准确性和最新状态;2. 范围:适用于各车间技术变更的管理;3. 职责:3.1 生产准备管理员负责对图纸状态执行版本进行确认;3.2 资料员严格按照要求发放技术文件;3.3 技术部负责更改图纸、工艺文件、编制内部技术更改单和相关的技术文件;3.4 生产部如实反映老状态零件的库存状态并严格按照《技术问题更改单》要求进行更改;3.5 质量部总检员必须严格按照技术状态检查零件并更改电检台程序;4. 工作程序和要求:4.1 工作程序4.1.1. 生产准备管理员在收到主机厂生产准备通知书及图纸后,如果无特殊原因2小时内了解相关信息并根据信息填写《工作联络单》;4.1.2 .资料员严格按照《工作联络单》对图纸和工艺文件进行发放;4.1.3. 技术部严格按照《工作联络单》的要求编制相关技术文件,并把技术文件放到资料员处发放和存档;4.1.4. 生产部在接到《工作联络单》和《技术问题更改单》后,严格按照《工作联络单》和《技术问题更改单》要求执行,如果不能按节点时间完成,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成品库把零件封存或全部领到车间进行改制;成品库接到通知后必须把老状态零件封存;4.1.5. 质量部对改制的零件进行检查,如果涉及更改电检台必须更改电检台程序;4.1.6. 资料员必须根据《技术问题更改单》要求,对改制零件进行跟踪并要求各部门签字确认4.2. 如果技术部接到主机厂更改要求,必须先通知生产准备管理员,生产准备管理员根据主机厂要求进行编写《工作联络单》,并按照4.1.工作程序进行。

4.3. 要求:各部门必须按照生产准备管理员的要求及时完成涉变零件的改制和新状态的实现,并在完成工作后必须填写《技术更改跟踪单》。

5. 考核:5.1. 生产准备管理员没有及时下发《工作联络单》造成老状态零件没有改制,考核50元/次;5.2. 资料员没有按照《工作联络单》执行文件的收发,造成老状态零件没有更改,考核50元/次;5.3. 生产部没有按照《工作联络单》内容执行,考核50元/次;5.4. 生产车间没有按照《技术问题更改单》内容更改,考核50元/次;5.5. 各部门在完成状态更改后,如果不如实填写《技术更改跟踪单》考核50元/次;5.6.改制部位未更改而办理入库并流入主机厂,考核质量部50元/次;5.7生产部在不能按期完成更改的情况且不通知成品库考核50元/次;5.8成品库收到封存通知或更改通知后,仍然把发交老状态零件考核50元/次。

技术文件更改管理制度

技术文件更改管理制度

1 范围本办法是对XXXX的技术文件的更改办法在执行《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更改办法》的基础上,对标准中未明确的内容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作说明。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的技术文件更改。

对于客户产品相关的技术文件更改,必须得到客户的ECN或其它经客户认可的可证资料后方可按本文件进行更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办法的引用而成为本办法的条款,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办法。

JB/T5054.6-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更改办法3 更改单格式的选用参照标准,结合我公司情况,采用格式见《技术文件更改通知单》。

4 更改单栏目的填写职责与要求4.1 产品类型:由文件编制部门指定的更改单编制人员填写更改图样(文件)所属产品的类型,如摇轮、推进器、零件等;4.2 部门:实施更改的部门,如工程部等;4.3 更改单号:由技术资料管理员统一编写。

4.4 产品型号及代号:填写被更改图文件所属产品的型号及代号,零件制造部门编制的更改单可不填;4.5 文件类型: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工装文件、图文标记作业指导书等;4.6 更改文件代号及名称:被更改文件(零件)的代号及名称4.7 更改前、更改后内容的填写:由文件编制部门指定的更改单编制人员按更改意图填写,要求做到:a) 内容表达完整准确清晰,不致引起误解;b) 更改时要仔细查看现版图样(文件),注意关联内容的更改;c) 重新打印的图样(文件)要仔细对照现版图样(文件),注意以前已更改的内容在新图样(文件)打印出来时要得到全部更新。

4.8 更改标记及处数:按JB/T5054.6-2000《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更改办法》规定填写。

如用打圈的小写英文字母按更改顺序标记,标明图面上本次更改的处数。

4.9 在制品处理: 填写对在制品的处理意见,一般分为可用、修复、报废、有条件可用等, 对于修复和有条件可用情况,应注明具体要求,更改单编制人员无法确定处理意见时由部门经理同相关部门协商决定,记入更改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变更管理规定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使产品设计更完美、经济、稳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2.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产品于生产过程中,由于材料品质、成本、结构、配合性等因素,需要变更原设计之零部件、工程图或线路图等时,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
1)总经理室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管理规定
2.1.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技术变更是指生产过程中,在保持产品原有之主要结构原理、工作性能不变基础上之技术变更。

2.2.变更程序
1)生技部知会开发部项目负责人同意后,有权针对下列事项进行变更:
A)生产上之作业简化方面。

B)部分内部设计变更。

C)不影响性能之外观改善、结构配合改善。

D)节约成本之材料改善。

2)技术变更须经开发部及品管部确认后方可进行,必要时品管部须进行产品性能
的重新测试鉴定。

2.3.变更动机
凡本公司之员工,对于公司之产品,均可就下列事项提出改善方案:
1)材料成本之降低。

2)材料品质之改进。

3)产品结构之改良。

4)产品配合性之改善。

5)产品加工动作之简化。

6)加工方法之改善。

2.4.变更流程
技术变更时,属于设计上之变更由开发部发出《技术变更通知单》,属于作业上之变更由生技部出以《技术变更通知单》。

2.4.1.产品名称
填写所欲变更之产品名称、规格,必要时仅针对某些客户变更并予明确。

2.4.2.变更原因
1)降低成本
经比较确实可降低成本时。

2)材料更换
为提高材料性能,确保产品之稳定性、信赖度、寿命等。

3)工各问题改善
由于工程上或特性上之问题等。

4)品质提升
通过技术设计变更,可提升产品品质。

5)作业改善
为方便生产作业,节省工时,提高作业效率。

2.4.
3.物料处理
变更时,库存之物料或已购未进之物料处理,有以下几种方式:
1)继续使用
表示该物料可延用完的再更换新品。

2)加工后使用
表示该物料经少许加工后可延用完后再更换新品。

3)转移使用
表示该物料可以转移至其他产品上使用,变更之产品应立即使用新品替代。

4)报废
表示该物料无处可用,应予以报废,并立即启用新品。

5)暂存保留
表示该物料暂无处可用但还不至于报废,以呆料视之,待今后另加利用。

2.4.4.生效时间
1)立即变更,半成品、成品一并修改。

2)尽快变更,半成品、成品不修改。

3)库存物料用完后变更。

4)自某一制造批号开始变更。

2.4.5.随附资料
1)变更后之产品用料明细表。

2)变更之工程图纸。

3)变更之线路图。

技术变更通知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