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儿歌(幼儿文学课件)

儿歌(幼儿文学课件)

幼儿文学
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目录
一、摇篮歌 二、数数歌 三、问答歌(设问作答) 四、连琐歌 五、游戏歌( 伴游戏活动而唱) 六、绕口令 七、颠倒歌 八、谜语
一、摇篮歌
“从母亲嘴里听来的歌倒是孩子们最初听到
的文学”(泰戈尔)(即兴生情,随口吟来,自然朴
实)例摇篮曲(戈特尔词 莫扎特曲):
二、数数歌

按照内容分类
知识性儿歌 教育性儿歌 趣味性儿歌
按照内容分类
01
02
03 教育儿歌、知识儿歌、趣味儿歌。
知识性儿歌
指那些专门介绍知识的儿歌。 例如王金黎的《雄知了》
教育性儿歌
指那些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儿歌。 例如张秋生的《啊呜一口就吃 掉》
趣味性儿歌
即游戏性儿歌,让幼儿得到 如游戏般单纯的快乐享受, 并不强调儿歌的“意义”。 例如张铁苏的《我像小鸟》
八、谜语
古称隐语。含谜面和迷底两部分。这种儿歌是把事物的真实面目隐 藏起来,用简短的歌谣集中描绘事物的形态、性质、动作、功能等。早在 古希腊就流传过狮身人面女兽,坐于道旁逼人猜谜,不能解者便被杀掉, 后被俄狄浦斯王猜中,兽妖才投海而死。可见猜谜是智慧的锻炼和体现。
幼儿文学
儿歌分类
目录
一 按照来源分类 二 按照内容分类 三 按照行数分类 四 按照儿歌每行的数字分类 五 按照朗诵主体分类 六 按照年代划分分类

按照行数分类
绝句型儿歌 自由体儿歌
按照行数分类
12
绝句型儿歌
指的是句式工整,四句为一 首的儿歌。 例如常瑞的《秋风凉》
自由体儿歌
指那些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儿歌。 指的是行数、每行的数字不受 限制、自由的儿歌。 例如钱万成的《小木偶》

《幼儿文学实用教程—儿歌》说课稿

《幼儿文学实用教程—儿歌》说课稿

《幼儿文学实用教程—儿歌》说课稿《幼儿文学实用教程—儿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文学实用教程》中的《儿歌》章节。

根据教材的教学理念和学生实际技能要求,我说课内容如下: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儿歌》选自高教社出版的《幼儿文学实用教程》第二章第一节。

是学生在学习了第一章《幼儿文学基本理论》之后,在对幼儿文学的基本含义、对幼儿文学的特征、幼儿文学的作用等基本理论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接触的第一个幼儿文学文体类型。

这一节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学生由概括的幼儿文学理论学习向具体幼儿文学文体学习转化的第一步,也是从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转化的第一步,在整个教材学习中、在学习方法的转变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2、目标分析:依据《幼儿文学实用教程》教学大纲、教材要求及单元训练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在以教材为主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下,制定如下目标:认知目标:掌握儿歌的概念、分类、儿歌的特征;技能目标:根据儿歌特点朗读、背诵、表演、创作儿歌。

情感目标:感知儿歌的魅力,从而对儿歌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

培养幼儿情趣,增强对祖国、对民族儿歌的自豪感。

3、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定如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儿歌的分类、特点,诵读、表演儿歌。

教学难点:根据儿歌特点进行儿歌的表演和创作,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说学情:我授课的班级是学前教育1.5班的学生,入校以来,她们已经初步接触了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知识,如幼儿生理、心理,普通话、音乐、绘画、舞蹈等知识,有明确的职业展望,而且她们性格活泼,参与性强,有较好的合作意识;她们对教学内容及授课形式也有较高的兴趣,这些都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积极的作用。

三、说教法:1本课将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创造力入手,采用激发兴趣——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能力拓展等教学法,其中穿插着手指操表演法、情景教学法、朗诵指导法、评价激励法、设疑讨论法等。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上课用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上课用

续写儿歌
补票 老袋鼠,看舞蹈,买张票,往里跑。 小袋鼠,哇哇叫,妈妈给我补张票。
续写儿歌
雨来了
雨来了,快回家,小蜗牛,说不怕,我把房子背来了。 雨来了,快回家,(小蘑菇,说不怕),(我把雨伞打开了 )。 小青蛙,说不怕 ),(噗通跳到荷叶下 雨来了,快回家,( )。
续写儿歌
(四)问答歌 (五)连锁调 (六)绕口令 柿子 柿子红、柿子黄, 柿子,柿子甜似糖。 红柿子,树上长, 摘下柿子大家尝。
(七)颠倒歌 有意把事物的真相颠倒过来,说得跟实际 相反,这就产生了离奇、诙谐的效果,荒 唐可笑,孩子们觉得很开心。 如《四川儿歌》: 河里石头滚上坡, 先生我,后生哥, 生了妈妈生外婆,……
①押韵:儿歌相关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 或相近,使儿歌读起来产生音韵上的和谐美。 儿歌押韵的方式主要有: 连韵(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隔行押韵(一般是首行及偶数行押韵) 几行一转韵(转韵要自然和谐)。 押韵如《宝石光光》
②词语、词句的回环复沓以及直接模拟声响 也是形成儿歌音韵和谐不可忽视的手段。 如《雨铃铛》p78 2.节奏鲜明是儿歌的灵魂。儿歌的节奏鲜明主 要通过句式的整饬(chi)、句式的变化以及 句子字数的变化等来形成的音乐感。
请欣赏《矮矮的鸭子》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 伸长脖子,吃吃青菜。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如:《爬》 爬台阶, 往上跑, 往上跑, 回头瞧, 爸爸妈妈没我高。
又如:《雨点》 小雨点, 爱干净, 马路洗得亮晶晶。
儿歌短小、集中、洗练。非常切合婴幼 儿的口吻。
快乐一家子
天上白鸽子, 树上红猴子。 (水里黄鸭子), 草丛灰兔子 ) ( (门前土狗子) ( 檐下黑燕子 ) 家里乖孩子 ) ( 快乐一家子。

第二章儿歌——第二节儿歌概说(2)

第二章儿歌——第二节儿歌概说(2)

许仅仅是孩子们的喜悦,最终却能开出真善美的花朵。
总之,儿歌同玩具、游戏一样,是幼儿天然的朋友,只有这个朋友有趣、
好玩,他们才会乐于听,喜欢念。
儿歌来源于民歌,最早是口口相传的方式。它的一些特殊形式就是由民间
歌谣流传下来的,儿童对这些特殊形式的儿歌作品情有独钟。
四、个案举要:分别出示不同类别的儿歌作品,判断各自不同的特点?
备注
5
讲授内容
备注
来》(《幼儿文学》63 页)。还有人采用“了、人、瓜”等作字尾,例如(《幼儿
文学》63 页)。
9、颠倒歌: 又叫古怪歌 、稀奇歌 、滑稽调等 。它故意违 背常情常 理,将
自然界或生活中事物的特征、正常关系加以夸张性的错乱颠倒,造成荒唐可笑
的效果,在开心的笑声中加强对正常事理的认识,增强辨别事物的能力。
恰如儿童文学研究者王泉根教授所指出的:“这是文学女神在未经开发的幼者 引证导入 心田播下的第一例诗之花种,洒下的第一瓢美之甘露,投下的第一束爱之光 5 分钟
泽。”也正像儿童文学作家黄庆云所说:“很难设想,一个没有唱过儿歌的孩子
能快乐地成长起 来。”童年 时通过儿 歌播撒在孩 子心田的种 子,最初激 起的或
的动作要求;动作促使幼儿记熟儿歌,反过来又提示幼儿按照内容和节拍做出
动作,二者相得益彰,带给孩子极大的愉悦。
我国有大量的拍手、跳绳、跳皮筋、踢毽子的游戏儿歌。深受喜爱的游戏
歌有:《斗虫虫》、《拉大锯 》、《找朋友 》、《丢手绢 》、《小兔 跳》、《黑猫 警长》 等。一般有这样一些形式:
边唱边玩集体游戏——如《丢手绢》。 边唱边跳皮筋——如“南京路上好八连,一条裤子穿九年,新三年,旧三
儿歌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各种不

幼儿文学-儿歌2.1

幼儿文学-儿歌2.1
圣野、张继楼、柯岩等创作成就斐然。
儿歌知识回顾
1、儿歌最早出现在( B )
A.《春秋》 B.《诗经》 C.《战国》 D.《左转》
2、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集是( C )
A.《广天籁集》 B.《歌谣》 C.《演小儿语》 D.《天籁集》
3、我国最早的儿歌集产生于什么年代( C )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明代 D.清代 4、儿歌一般的表现形式:___韵_语___
篇幅短小,主题单纯
小雨点 李文雁
小雨点, 爱干净, 马路洗得亮晶晶。
内容结构单纯,用最简单的句式结构和最短的篇幅集中描绘 幼儿某一活动,介绍某一事物,简单说明某一种道理。
具体形象,趣味盎然
太阳和月亮 吴昌烈
太阳月亮两娃娃, 打开妈妈化妆匣,太阳拿起胭脂擦, 月亮抓到粉抹,抹呀抹,擦呀擦,
一个抹成红脸蛋, 一个擦成白脸巴。
幼儿文学
CHILD LITERATURE
第二章 儿歌
回想自己小时候听过的儿歌,还记得哪些?
第一节 了解儿歌
什么是儿歌?
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低幼儿童听赏念唱的简短 诗歌,它是幼儿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 也是幼儿文学中最重要、最成熟的一种文体。
儿歌的“前世今生”
• 儿歌是幼儿文学最古老的体裁之一,至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 它起源于民间,最初是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歌谣。后来,这些歌谣被人们
高高兴兴做朋友
儿歌特点
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矮矮的鸭子》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 伸长脖子,吃吃青菜。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押韵 (连韵、隔 行押韵、几行转 韵)。
叠音词、句式复 沓 造成诗歌语音 上的回环往复

幼儿文学电子教案 第二章 儿歌

幼儿文学电子教案 第二章 儿歌
8.字头歌
字头歌,也称为头字谣,每句尾字几乎完全相同,一韵到底,韵律感很强。
这类儿歌多以“子”“头”“儿”字作为每句结尾,依次称为“子字歌”“头字歌”“儿字歌”。
字头歌往往句式相同,节奏匀称。
9.谜语歌
谜语歌是用儿歌编写的谜语,既是一种游戏材料,也是一种文学样式。
念诵着谜语歌来猜谜,是一种具有文学趣味的益智游戏。
五、讨论
1.交流教材“探讨”栏目中的内容。
2.评析幼儿创编的儿歌《过桥》《刺猬捡松果》(见教材第37-38页)。
六、作业
1.举例说明儿歌的特点。
2.结合作品阐述儿歌的形式类型及其特点。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形式,创编一首好听又好玩的儿歌,并在班级共享。
4.自主作业:分组搜集各种形式类型的儿歌。
(1)在班级开一个儿歌读会分享各组的成果。
子,使其愉悦平静,安然入睡。
摇篮歌一般语言流畅,节奏舒缓,语调柔和。
2.游戏歌
游戏歌是指在游戏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游戏动作而念唱的儿歌。
(1)亲子之间的逗乐歌:是母亲等长者为低幼孩子念唱的儿歌。
一类是安抚孩子的;另一类是亲子之间嬉戏时念唱的。
(2)儿童之间的游戏歌:是儿童同伴之间嬉戏时念唱的儿歌。
一类是在玩手指游戏、踢毽子、跳绳等非对抗性游戏时念唱的;
4.连锁调
连锁调,又称为连珠体或连环体儿歌,主要采用顶针的修辞手法来结构全文。
顶针的方式不止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是上一句或上一节末尾的字、词或短句,做下一句或下一节的开头,或者是使用谐音词作为连接上下文的桥梁,随韵接合,环环相扣。
从主题上看,大部分连锁调的意义并不连贯、完整,各个层次之间基本上没有逻辑联系,但往往洋溢着一种诙谐、荒诞的快乐。
情趣也体现在形式上:富有动感的叙述方式所呈现的口语风格。

幼儿文学人教版 第二章 儿歌

幼儿文学人教版  第二章 儿歌

组成
它可以对幼儿进行知识教育;谜语歌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有趣的描述,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儿童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能力的发展,促进儿童记忆想象、联想能力的提高。
作用
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TEACHING ANALYSIS
谜语歌
谜语歌是由谜面(儿歌本身)谜底(答案)迷木(对答案范围的提示,有的省略)三部分组成。
TEACHING ANALYSIS
绕口令
《墙上挂面鼓》 《刘小柳与牛小妞》
有意识地把一些发音相近,容易混淆的字词组成诙谐风趣的儿歌,专门用来训练幼儿发音的。
结构特点
概念
又称古怪歌、错了歌、稀奇歌、滑稽调,指故意把事物的本来面目颠倒过来叙述,使其具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儿歌。
代表作品
颠倒歌幽默诙谐,可使儿童愉快,也可训练儿童辨别事物的能力。特点是:正话反说,内容机智,联想丰富
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TEACHING STRATEGY
地位
摇篮曲又称摇篮歌、催眠曲,是人的一生中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
概念
是由母亲或其他长辈哄幼儿睡觉时所哼唱、吟诵的歌谣。
代表作品
节奏柔和、韵律和谐,给幼儿听觉上的享受,其作用主要在于催眠。音调柔和、动听、抒情性强,母爱永远是主旋律。
特点
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选择新的角度
展开想象的翅膀
儿歌的创作
TEACHING STRATEGY
开掘积极的主题
注意表现手法与艺术形式的灵活多样
认真修改,去粗取精
感谢观看
Wish you a new semester
祝同学新学期新气象
1.写出儿歌的“样儿”和“味儿”
句句押韵
第一、二、四句押韵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上课讲义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上课讲义

• 在这首童谣中讲述了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民 间故事,极具好奇心的孩子们对这些民间故事中 的传奇人物充满了兴趣。
• 同时,这首童谣每句句尾押“ang”韵,念来响亮 明朗,因此成为孩子们在娱乐中广为传诵的歌谣。

周瑜
镜公主 /唐僧
霸王 四郎探母之铁
• 就我们最熟悉的摇篮曲童谣《摇啊摇》而 言,它就已具有了多个版本,而它产生时 的最初的功能、作用在流传中也发生了改 变。
• 还可通过词语、词句的回环重复及直接模 拟声响来达成音韵和谐。
• 节奏:通过句式的修整、变化,句子字数 的变化来形成音乐感。
• 可以通过有规律的出现一定数量的音节来 形成一定数量的节拍,使诵读时有自然的 停顿,即为儿歌的节奏。
• 二、形式活泼,歌戏结合,富有情趣 游戏和歌谣的结合是儿歌一个鲜明特点
• ①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 外婆叫我好宝宝, • 一只馒头两块糕/又有团子又有糕。
• 摇啊摇,摇啊摇, • 摇到外婆桥, • 外婆叫我好宝宝, • 糖一包,糕一包, • 我是外婆的好宝宝, • 新衣服,新书包, • 欢欢喜喜上学校。
二、儿歌的发展概况
儿歌源于民间,历史悠久。童谣在各种文献中还有 “童子歌”、“儿童谣”“小儿童谣”“婴儿 歌”“孺子歌”等称谓。
二、儿歌的发展概况
五四时期: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儿歌得以产生,五四 新文化运动孕育了声势浩大的歌谣运动。 “儿歌” 作为专业术语固定下来,儿歌的研究不止于收集, 开始了专门的创作。如《卖布谣》(刘大白)
新中国:50年代被誉为黄金时期而记载在儿童文学 史上。有一批儿歌作家:鲁兵、圣野等。80年代 开始,儿歌更有新发展。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
儿歌来源于民间文学,是在童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学前教育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课件第二章 儿歌

学前教育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课件第二章 儿歌

二、儿歌赏析的具体作品
10.点指兵兵(游戏歌) ● 南宁童谣 点指兵兵, 点指贼贼, 点着谁人做大兵, 点着谁人做大贼。
二、儿歌赏析的具体作品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极具地方特色的游戏歌,也相 当于游戏的伴唱和游戏动作的节拍。这是一个抓人游戏, 游戏规则是:一群小孩先围成一个小圈,由一个人来负责 指人,即点兵人,被点到做大贼的人要立刻反应过来,并 跑出圆圈,躲避点兵人的追捕。如果被抓到则成为下一个 点兵人,继续游戏。这个游戏类似于我们熟悉的丢手绢游 戏。
一、要写出儿歌的样
(一)一节式 (二)二节式 (三)多节式
二、要写出儿歌的味
(一)押韵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奏
(1)采用一种节奏,每行字数相等。 (2)节拍不固定,根据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
三、写出幼儿情趣和情感
(一)从幼儿出发,深入幼儿生活,积累素材 (二)从幼儿出发,选择新的内容、新角度
1.内容新 2.角度新
二、儿歌赏析的具体作品
5.背小猪 ● 鲁兵 背小猪,背小猪, 我的小猪胖嘟嘟。 谁要买,快快来, 妈妈说她不要买。 谁要买,快快来, 外公说他没钱买。 只有外婆眯眯笑: “人家不买我要买。” 她把小猪抱过来, 拍拍小屁股, 摸摸小脑袋, 她叫小猪好乖乖。
二、儿歌赏析的具体作品
【作者简介】鲁兵,1924年生,浙江金华人。中国作 家协会会员。著有《鲁兵童话选》《神奇的旅行》《教育 儿童的文学》等。
二、儿歌赏析的具体作品
4.跳房子(字头歌) ● 台湾 林芳萍 捡石子, 画格子, 丢石子, 一只脚丫子, 跳过两栋大房子。
二、儿歌赏析的具体作品
【作者简介】林芳萍,女,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毕业 于台湾大学中文系,后获得美国休斯敦大学幼教硕士学位, 曾任教清华大学,现为台湾新竹教育大学讲师。她的作品 曾多次获奖,作品共有60余册。

第二章 儿歌(新)

第二章 儿歌(新)

第三章儿歌教学目标:1.把握儿歌得概念2.了解儿歌得功能3.理解儿歌得特点4.把握儿歌得艺术形式5.在改编得基础上创作教学重难点:1.了解儿歌得功能2.理解儿歌得特点3.把握儿歌得艺术形式教学安排:4课时教学内容:儿歌作为儿童最早接触得文学样式,被喻为第一粒诗之花种,第一瓢美之甘露,第一束爱之光泽,就是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得金钥匙。

可以启发儿童得思维,丰富儿童得语言,锻炼儿童得表达能力,引导儿童得想象。

有针对性地利用儿歌培养孩子得情感与心智,使孩子们在欢快地欣赏与诵读中获得快乐,健康成长。

一、儿歌概说(一)儿歌得概念就是指适合幼儿吟唱、欣赏得歌谣,又称为“童谣”。

它就是儿童文学中最重要、最成熟得一种文体,也就是婴幼儿最早接触、最易接受得一种文学样式。

生长于民间文学得土壤,口耳相授、代代相传,就是活在孩子们口头得文学。

童谣就是歌谣(民歌、民谣、童谣得总称)得一部分。

儿歌分类:民间流传得童谣与作家创作得儿歌两部分。

(二)儿歌得发展概况儿歌得起源与发展: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

明代吕坤编著《演小儿语》,就是目前发现得我国最早得儿歌专集。

清代《天籁集》称儿歌为“天下之妙文”。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把征集得歌谣中得儿童歌谣,冠以“儿歌”得名称在《歌谣》周刊上发表。

从此,“儿歌”作为儿童文学得体裁名称沿用至今。

(三)儿歌得功能:启蒙作用1、增添乐趣《跳绳歌》(郑志刚)花儿红,鸟儿叫,柳树底下把绳跳。

单脚跳,又脚跳,脚步越跳越灵巧。

您也跳,我也跳,一个挨着一个跳。

挺起胸,向前瞧,脚儿轻轻别摔跤。

(二)一根绳,两人摇,摇得低,像水池,摇得高,像座桥,摇摇摇,像波涛,三个宝宝排队跳。

跳跳跳跳,鱼蹦高。

您跳我跳大家跳,好像鱼儿水中闹。

跳绳就是孩子们喜欢得一种活动,尤其就是在冬天,可以抵御寒气、锻炼身体。

跳绳有许多种,有单人跳,双人跳,集体跳。

单人跳又分单脚跳,双脚跳。

幼儿文学第二章_儿歌

幼儿文学第二章_儿歌

幼儿文学第二章_儿歌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一、儿歌的背景与特点儿歌是幼儿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幼儿学习语言、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表达幼儿情感、培养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

儿歌以其简短、朗朗上口的形式,深受幼儿的喜爱。

儿歌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儿歌是为了教育和娱乐幼儿而创作的。

而今天的儿歌则更加注重幼儿情感的表达和培养,追求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的表达方式。

儿歌的特点之一是重复性,这对幼儿的语言学习和记忆有着很大的帮助。

此外,儿歌常常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和鲜明的调子,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

二、儿歌的分类与意义儿歌的分类多种多样。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歌曲的目的和内容进行分类。

比较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教育性儿歌、游戏性儿歌、生活儿歌等。

教育性儿歌主要用于教育幼儿学习知识和良好品德;游戏性儿歌让幼儿在歌唱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生活儿歌以幼儿的日常生活为主题,培养幼儿对生活的兴趣。

儿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娱乐和教育,它还可以促进幼儿语言和音乐的发展。

在儿歌中,幼儿可以模仿歌唱者的语音语调,锻炼发音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儿歌的节奏感和鲜明的旋律也对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儿歌的发展与创作儿歌的发展一直与时代的变革密切相关。

从最初的口传为主,到现在的多种媒体传播,儿歌的创作形式也逐渐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儿歌创作方式外,近年来还涌现出许多新的儿歌创作形式,如网络儿歌、动画儿歌等。

儿歌的创作不仅需要良好的歌曲曲调和歌词,也需要关注幼儿的接受能力和兴趣。

儿歌的创作要注意选材,选择与幼儿生活相关、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主题;要注意语言的简单明了,易于幼儿理解,同时还要灵活运用押韵和重复的手法,以增强儿歌的记忆性。

四、儿歌的影响与争议儿歌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争议。

例如,有些人认为过多地让幼儿接触儿歌会限制他们的音乐选择能力;有些人则认为儿歌中的一些内容和形式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幼儿的审美需求。

幼儿文学课件 第二章 儿歌

幼儿文学课件 第二章 儿歌
饿虎肚里咕咕咕, 笑坏窝里小灰兔。
第三节 儿歌的形式类型 二、 儿歌的特殊形式
数数歌
数数歌一般将数字和 形象结合起来,通过数 数吟唱,以帮助儿童认 识数。
数数歌《一二三》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筋斗;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 十个手指头。
第三节 儿歌的形式类型
二、 儿歌的特殊形式
字头歌
浆浆洗洗,肚兜系系, 雨水弹弹,窗门关关, 秋风凄凄,盖条棉被。
Company Logo
第三节 儿歌的形式类型 一、 儿歌的一般形式
杂言句式的儿歌 《鹅 大 哥》
请你进来坐一坐, 我要问问你,哦呜!哦呜!
唱的什么歌。

烟糟得落地, 呼—— 呼—— 呼——
烟糟得落地, 小咯咯拖之跑勒去。
2. 儿童之间的游戏歌
《鹞鹰捉小鸡》
鹞鹰几把刀?三十六把刀。 鹞鹰几根毛?三十六根毛。 夺掉你的刀,拔掉你的毛。
吃倷的肉,还倷的毛。
第三节 儿歌的形式类型
二、 儿歌的特殊形式
连锁调
连锁调,又称为连珠体或连 环体儿歌。连锁调主要采用顶针 的修辞手法来结构全文,比较常 见的形式是上一句或上一节末尾 的字、词或短句,做下一句或下 一节的开头,或者是使用谐音词 作为连接上下文的桥梁,随韵接 合,环环相扣。
问答歌
绕口令
游戏歌 摇篮歌
儿歌的特 殊形式
数数歌 字头歌

Company Logo
谜语歌
第三节 儿歌的形式类型 二、 儿歌的特殊形式
摇篮歌
摇篮歌又称为摇篮曲、催 眠曲,是母亲等安抚孩子睡 觉时哼唱的儿歌。
摇篮歌一般语言流畅,节 奏舒缓,语调柔和。
《摇 篮》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幼儿文学实用教程 》 第二章 儿歌done图文模板图文模板

《幼儿文学实用教程 》 第二章 儿歌done图文模板图文模板
(五)创编儿歌的构思
儿歌的构思要符合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避免标语口号。 构思还要新颖,有趣,富于想象,切忌平铺直叙和雷同。
感谢
谢谢,精品课件 资料搜集
感谢
谢谢,精品课件
资料搜集
二、儿歌的表现手法
❖ (一)比喻 比喻是常用的修辞手法,不但可以使儿歌更生动、
形象,而且可以帮助儿童了解距离生活稍远或不易理解的事 物。一般儿歌中所使用的喻体都是儿童熟悉的事物。
❖ (二)拟人
拟人的表现手法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和审美情趣,因此 在儿歌中的应用相当广泛。 ❖ (三)夸张
儿歌中的夸张与想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常常还带有 一些幻想的色彩。夸张也是儿歌使用较多的表现手法。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儿童文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儿歌创作 也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热心创作儿歌 的作家,如柯岩、鲁兵、张继楼等等。
❖ 1976年,在比利时举行的国际诗歌会议上,将每年的3月21 日定为“世界儿歌日”。
三、儿歌的作用
❖ (一)启蒙教育作用

在婴儿时期,儿歌就开始进入孩子的生活领域,母
(四)问答歌 ❖ 问答歌,指采取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的形式来叙述事物、 反映生活的儿歌。
(五)连锁调
❖ 连锁调,即连珠体儿歌。它以“顶针”的修辞手法结构全 歌,即将前句的结尾词语作为后句的开头,或前后句随韵粘合, 逐句相连。
(六)拗口令

拗口令,也称绕口令或急口令。它是把一些发音容易
混淆的字联缀成有一定意义的儿歌,是专门用来训练儿童发音
见的是三字、四字、五字、七字句。
(三)儿歌的押韵
押韵就是指相关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造 成音响上协调均衡,和谐动听。押韵一般的规律是双句押韵。 儿歌的第一句押韵是作为起韵或定韵的,有些儿歌还可以根据 内容的需要转韵。但转韵也要自然、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摇篮曲 陈伯吹
风不吹,浪不高, 小小的船儿轻轻摇, 小宝宝呀要睡觉。
风不吹,树不摇, 小鸟不飞也不叫, 小宝宝呀快睡觉。
风不吹,云不飘, 蓝蓝的天空静悄悄, 小宝宝呀好好睡一觉。
2、游戏歌 游戏类儿歌是配合幼儿游戏内容编写、在幼儿 做游戏时吟唱的歌谣。
3、数数歌
这是一种按照格式数序,结合具体事物 编写的儿歌。它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 的数序,培养幼儿数的观念,训练幼儿 的思维和运算能力。
桃花 (金近)
桃花,桃花, 张开嘴巴, 只会笑,不说话,
红红的嘴唇,像个小娃娃。
儿歌的功能
儿歌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 智力、开拓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 识、训练幼儿的语言、培养幼儿的道德, 是其他文学样式难以企及的。
儿歌的起源和发展
• 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童子谣”、“孺子歌 ”、“小儿语”。

小蚱蜢 张继楼
小蚱蜢,
草一摇,
学跳高,
摔一跤,
一跳跳上狗尾草。
头上跌个大青包。
腿一弹, 脚一跷: “ 哪个有我跳得高!”
(二)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1)摇篮曲(2)游戏歌(3)数数歌 (4)问答歌(5)绕口令(6)连锁歌 (7)字头歌(8)颠倒歌(9)谜语歌
1、摇篮曲 摇篮曲又叫催眠曲,它是母亲或长辈哄幼儿睡 觉时所哼唱的儿歌。它以优美的语言、悦耳的 韵律使幼儿愉快地入睡,是对幼儿进行的最初 的情感熏陶和美育教育。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什么鸟春天最早飞到我家来? 迎春花春天最早开; 小燕子春天飞到我家来。
什么鸟夏天水中住? 什么花夏天开满树? 水翠鸟夏天水中住; 石榴花夏天开满树。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什么花秋天第一香? 什么鸟秋天排成一字长? 桂花秋天第一香; 鸿雁鸟秋天排成一字长。
什么花冬天满树黄? 什么鸟屋檐底下藏? 腊梅花冬天满树黄; 麻雀鸟冬天屋檐底下藏。
7、字头歌 字头歌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儿歌形式,歌中每句 的最后一个字几乎都相同,语言亲切而风趣, 有很强的韵律感,全文一韵到底,深受幼儿喜 爱。
“子”字歌
“儿”字歌
“头”字歌
……
子字歌
河边一个小房子,屋外是个小院子, 门口坐个小小子,嘴里吃着小松子, 看着天空数鸽子。姐姐瞧他脑瓜子。 怎么像个小傻子,小子气得踢凳子, “妈妈让我数鸽子”,我是一个好孩子 。
孙悟空打妖怪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 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得快, 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猪八戒,鼻子长, 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沙和尚,挑着箩, 后面来了个老妖婆。 老妖婆,真正坏,
骗过唐僧和八戒。 唐僧八戒真糊涂, 是人是妖分不出。 分不出,上了当, 多亏孙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冒金光, 高高举起金箍棒。 金箍棒,有力量, 妖魔鬼怪消灭光。
数字歌 金近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筋斗,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 十个手指头。
4、问答歌
问答歌也叫对歌、盘歌、猜谜调,是通过设问 作答的方式表现内容的一种儿歌。引导孩子认 识事物或一定道理的传统儿歌形式 。
豆儿对歌
什么豆儿圆? 什么豆儿扁? 什么豆儿长? 什么豆儿小不点?
豌豆粒儿圆, 蚕豆粒儿扁, 豇豆粒儿长, 绿豆粒儿小不点儿。
主题单纯,篇幅短小
《爬》
《雨点》
爬台阶, 往上跑, 往上跑, 回头瞧,
小雨点, 爱干净, 马路洗得亮晶晶。
爸爸妈妈没我高。
儿歌短小、集中、洗练。非常切合婴幼儿的 口吻。
形象具体,趣味盎然
《太阳和月亮》
太阳月亮两娃娃, 打开妈妈化妆匣, 太阳拿起胭脂抹, 月亮抓到香粉擦, 抹呀抹,擦呀擦, 一个抹成红脸、滑稽歌、古怪歌、反唱歌,指使 用夸张手法,故意颠倒地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 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 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
小槐树
小槐树, 结樱桃, 杨柳树上结辣椒, 吹着鼓, 打着号, 抬着大车拉着轿。
蝇子踢死驴, 蚂蚁踩塌桥。 木头沉了底, 石头水中飘。 小鸡叼个饿老雕, 小老鼠拉个大狸猫。 你说好笑不好笑?
语言浅显,明白易懂
《氢气球》
氢气球,爱生气, 我想亲亲它,“叭----”
气破大肚皮。
音韵和谐,好记易诵
《矮矮的鸭子》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 伸长脖子,吃吃青菜。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三、儿歌的分类和特殊艺术形式
(一)儿歌的分类 1.根据来源,分为民间流传的儿歌和作家创作
第二章 儿歌和幼儿诗
第一节 儿 歌
一、儿歌概说
儿歌的概念? 儿歌的功能? 儿歌的起源和发展?
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喵喵喵,猫来了, 叽哩咕噜滚下来。
儿歌的概念
儿歌是适合幼儿听赏念唱的顺口、易懂的 短小诗歌。儿歌是幼儿文学的主要体裁, 是幼儿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 式。
的儿歌。 2.根据内容,分为知识类儿歌和生活类儿歌。 3.根据行数格式,分为四句为一首的“绝句型”
儿歌和行数自由的儿歌。 4.根据每行字数多少,分为三言、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三三七言和杂言等类。
“三三七言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杂言句式,一般
每节由三句构成,其中第一、二句为三言句,第 三句为七言句。
• 明代吕坤编著《演小儿语》,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 的儿歌专集。
• 清代《天籁集》称儿歌为“天下之妙文”。 •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把征集的歌
谣中的儿童歌谣,冠以“儿歌”的名称在《歌谣》周 刊上发表。从此,“儿歌”作为儿童文学的体裁名称 沿用至今。
二、儿歌的特点
1.主题单纯,篇幅短小 2.形象具体,趣味盎然 3.语言浅显,明白易懂 4.音韵和谐,好记易诵
9、谜语歌
5、绕口令
绕口令也叫急口令、拗口令,它是由很多读音 相近而容易混淆的字词和句子组成的一种语言 游戏。
后门有个盆
后门有个盆, 盆里有个瓶, 忽听叮当一声响, 不知是盆碰瓶, 也不知是瓶碰盆。
6、连锁歌
连锁歌是用连珠(又称顶针)的修辞方法,续 成全歌,把上句的结尾用在下句的开头,使全 首儿歌句句首尾相连,读起来饶有风趣,它有 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