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综合实验复习

合集下载

最新上师大有机化学实验考试答案汇总

最新上师大有机化学实验考试答案汇总

最新上师⼤有机化学实验考试答案汇总“有机化学实验”(上,下)实验操作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1. 安装⼀套简单蒸馏的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蒸馏?(2)说明蒸馏装置中各部分仪器的名称及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3)蒸馏沸点⾼于130℃液体化合物时应使⽤何种冷凝管?答:(1)蒸馏就是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状态使该液体变成蒸⽓,然后将蒸⽓冷凝后得到液体的过程。

(2)仪器安装注意事项:装置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原则安装;各磨⼝之间涂凡⼠林;温度计⽔银球的上缘与蒸馏头⽀管的下缘相平;加⼊沸⽯防⽌暴沸;使冷凝管的进⽔⼝在下⾯,出⽔⼝在上⾯;蒸馏低沸点化合物时要在接液管的⽀管接⼀根橡⽪管引⼊⽔槽。

(3)蒸馏沸点⾼于130℃的液体化合物时应使⽤空⽓冷凝管。

2. 回答下列问题:在制备⾁桂酸的实验过程中,(1)⽔蒸⽓蒸馏除去什么物质?为什么能⽤⽔蒸⽓蒸馏法纯化产品?(2)苯甲醛和丙酸酐在⽆⽔碳酸钾的存在下相互作⽤后,得到什么产品物?答:(1)除去未苯甲醛。

因为苯甲醛是不挥发的沸点较⾼的有机物,⽤⼀般蒸馏、萃取较难与⾁桂酸分离,⽽它不溶于⽔,且共沸腾下不与⽔反应,可随⽔蒸⽓⼀起蒸馏,所以能⽤⽔蒸⽓蒸馏法纯化产品。

(2)苯甲醛和丙酸酐在⽆⽔碳酸钾的存在下相互作⽤后,得到的产物是:CH=CCOOHCH3与CH3CH2COOH评分标准:装置40﹪,问题60﹪。

⼆.1. 安装⼀套简单分馏的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1)分馏与蒸馏在原理及装置上由哪些异同?(2)分馏与蒸馏时,温度计应放在什么位置?过⾼、过低对分馏与蒸馏有什么影响?(3)沸⽯在蒸馏和分馏中起什么作⽤?在液体沸腾时为何不能补加沸⽯?答:(1)原理:分馏与蒸馏都是利⽤化合物具有不同沸点⽽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但蒸馏分离的液体混合物各组份的沸点相差应⼤于30℃。

分馏则适⽤于沸点相差不太⼤的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装置:分馏即在蒸馏的基础上⽤分馏柱来进⾏。

(2)使温度计⽔银球的上缘与蒸馏头⽀管的下缘相平,过⾼则温度计表⽰的沸点低于馏出物的沸点,过低则⾼于。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测试卷附答案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测试卷附答案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测试卷附答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下面是与生殖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7分)(1)在甲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是[ ]_____________,该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

(2)在乙图中,[ ]_____________落在温暖、湿润的地方会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3)在丙图中,将来发育成新个体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其发育成新个体的内在条件是_____________,在其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_____________(填序号)。

(4)以上图示反映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下面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各部分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家鸽在飞行时,空气进入肺→气囊→肺,这样的呼吸方式叫_____________。

(3)鸟类的体形呈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体表覆盖着_________,用于飞行的羽毛主要是__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

(4)飞行时,当家鸽两翼举起时,()________扩张,外界的空气就进入()_______里,大量空气在其中进行气体交换。

3.如图所示A、B、C、D、E、F、G是常见的几种动物,据图回答。

(1)如将图中动物分为甲、乙两类,甲类群为:B、E、H,乙类群为:A、C、D、F、G,上述分类的依据是动物体内是否有____________;将A、C、D、F、G图中的生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B为蚯蚓,它用_______________呼吸。

(3)C在繁殖和哺育后代的过程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所以属于哺动物。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压强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压强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压强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一、选择题1.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翻转90°,如图所示。

若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p甲、Δp乙,则A.Δp甲一定小于Δp乙B.Δp甲一定等于Δp乙C.Δp甲可能等于Δp乙D.Δp甲一定大于Δp乙2.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5,底面积之比S甲:S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6: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的质量之比是3:4B.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5:16C.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D.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和压力F的大小关系为()A.p甲< p 乙F甲< F乙B.p甲< p乙F甲> F乙C.p甲> p乙F甲> F乙D.p甲> p乙F甲= F乙4.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他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3,底面积之比S A:S B=4:3,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2,则他们的高度之比h A:h B为()A.9:4 B.3:2 C.3:1 D.9:2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一部分(都没有切完),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关于甲、乙正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C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D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 6.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

上海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2012-2019年(回忆版,12-17含答案)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上海师范大学347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2012-2019年(回忆版,12-17含答案)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考场回忆版,非原版
2019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实验者效应
2.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3.应激
4.交叉滞后相关
5.旁边者效应
6.认知失调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的区别,以及结合实际谈谈各自的作用
2.从众和服从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3.什么是投射测验?投射测验有哪些?优缺点
4.埃里克森理论主要观点,每个阶段的任务和危机,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
5.影响识记和保持的影响因素,测量保持量的方法
三、案例分析题(30+30+30+20+20+40,共170分)
1.组织管理心理学中领导理论(30分)
大致意思,甲乙丙丁四个人,甲刚进公司,乙进来有段时间,丙可以独立处理事情,丁是老员工
(1)针对每个员工,用哪种领导风格
(2)依据哪种理论,写出主要观点
2.组织管理(30分)
题目大意:一杯水,拿在手里一分钟,一个小时,一天,还是更久直接进医院
(1)这个故事对你在压力,有没有启示?为什么?
(2)组织管理员工,如何
3.实验题
案例:男女16名被试,先让他们参与游戏,选择竞争或者合作,而电脑对面的对手,全部反应为竞争或合作,结束后呈现男性面孔和女性面孔的图片,评判喜爱程度
图省略
(1)自变量有几个,每个几个水平?(6分)
(2)实验结果是什么?(6分)
(3)给出10组数据,问用哪种t检验?算出答案及自由度(8分)
(4)实验存在的问题,并设计一个实验(10分)
4.bt心理学(共三个案例)。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综合复习题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也越快B .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C .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D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解析:DA .物体运动得越快,是宏观的物体运动,而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的分子运动,两者没有必然的关系,故A 选项错误;B .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仍然在进行无规则运动,故B 选项错误;C .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有间隙,故C 选项错误;D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D 选项正确。

故选D 。

2.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是1:3,质量之比是2:1,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A .1:6B .3:2C .2:3D .6:1B解析:B【分析】知道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质量之比,并且吸收相同的热量,利用吸热公式求两物体升高的温度之比。

由题知,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 :1:3c c =甲乙质量之比:2:1m m =甲乙吸收热量之比:1:1Q Q =甲乙由Q cm t =∆吸可得,两物体升高的温度之比11:::3:21231Q Q t t c m c m ∆∆===⨯⨯甲乙甲乙甲甲乙乙 故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B 。

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 .-10℃的冰块没有内能C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D .物体温度升高,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C解析:CA .冰熔化成水,质量变,温度也不变,但熔化过程要对外放热,所以内能减小,故A 错误;B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的高低,都具有内能,所以-10℃的冰块也有内能,故B 错误;C .热传递时热量由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而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就大,所以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故C 正确;D .物体温度升高,物体有可能吸收的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D 错误。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野外考察时,拍摄了如下一些动物的照片,请你利用本学期所学的动物学知识,协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1)若将图中蝗虫和河蚌归为一类,其余为另一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___。

(2)一生中用过三种器官呼吸的动物是______(用字母表示)(3)真正的陆生生活的脊椎动物的是_____(用字母表示),原因是它们的______和_____完全摆脱了水的限制。

(4)A和C虽然都可以在空中飞行,但它们在呼吸和生殖发育过程存在较大区别:例如,两者都用____进行气体交换,但C还用_____辅助呼吸:生殖发育过程中,A区别于鸟类的主要特征是_____。

(5)河蚌利用______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蝗虫的呼吸器官是______。

(6)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成体生活在潮湿陆地上,也可生活在水中,主要用______呼吸,兼用______辅助呼吸。

这种发育方式叫______。

(7)请把上述六种动物按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______(用字母表示)。

2.如图A、B、C、D、E是常见的几种动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D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用______游泳,靠______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2)B的身体体表有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

(3)A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______呼吸。

(4)E的身体呈______型,前肢变成______;它的身体内有发达的______与肺相通,有贮存空气,辅助呼吸的作用。

(5)C是哺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

(6)F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______;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具有______。

(7)上述动物中,体温能保持恒定的是______(填字母)。

3.如图是鲫鱼的外形图,请据图填空:(1)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初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综合题汇编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初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综合题汇编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初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综合题汇编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下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

(1)图示动物中,不能较好地在陆地干燥环境中生活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原因是___________。

(2)B、C俩类动物在发育方面的共同特征为___________。

(3)B、E两种动物都善于在空中飞行,原因是它们具有相似的运动器官。

试请简单介绍一下它们的运动器官适于飞行的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以“体温是否恒定”为依据对图中的动物进行分类,则与动物A可同分一组的为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答案:(1) A C 它们都必须依靠体表黏液溶解空气中的氧气来完成呼吸(2)变态发育(3)轻薄大(4)BCD【分析】图中A蚯蚓,属于解析:(1) A C 它们都必须依靠体表黏液溶解空气中的氧气来完成呼吸(2)变态发育(3)轻薄大(4)BCD【分析】图中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蝴蝶,属于昆虫类;C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D蜥蜴属于爬行类;E鸟类;F家兔,属于哺乳动物。

(1)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气候相对干燥的环境相适应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昆虫的外骨骼、爬行动物的鳞片或甲,而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在干燥的环境中蚯蚓无法进行呼吸,C青蛙的幼体蝌蚪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所以其皮肤必须保持湿润,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2)B蝴蝶的发育历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发育特点为完全变态发育;C青蛙的发育历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发育特点为变态发育,因此B\C两类动物在发育方面的共同特征为变态发育。

(3)B蝴蝶属于昆虫,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引运动器官完成跳跃、飞行等多种运动,有利于觅食和避敌,蝴蝶的翅是适于飞行的扇面形结构,这种结构的运动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在空气中都可以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于自身身体的大小来说,具有轻、薄、表面积大的特点,有利于通过扇动空气产生飞行的动力,使蝴蝶能自由飞行;E鸟类有发达的胸肌,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所以此两种动物翅膀的特点大、薄、轻。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浮力单元综合训练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浮力单元综合训练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浮力单元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 A 、金属块 B 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 A 、B 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 A 所受浮力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 )A .F 甲=F 乙=F 丙 p 甲=p 乙=p 丙B .F 甲<F 乙<F 丙 p 甲=p 乙>p 丙C .F 甲>F 乙>F 丙 p 甲=p 乙=p 丙D .F 甲>F 乙>F 丙 p 甲=p 乙>p 丙2.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丙三个同规格容器内各装有液体,小天同学将完全相同的A 、B 、C 三个正方体分别放入三个容器内,静止时状态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ABC F F F ==B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 p p 甲乙丙==C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 p p 甲乙丙==D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A B C F F F >>3.边长为0.1m 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

将木块截去一部分后,再用少许粘合剂(其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固定上与截去部分体积相同的合金材料后,投人某种液体中仍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强为1×103Pa ,合金材料的密度2.6×103kg/m 3,g 取10N/kg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 3②木块被截去部分的体积为2×10-4m 3③乙图中木块和合金材料受到的浮力为10N④合金材料受到的重力为4NA .只有①②③正确B .只有①②④正确C .①②③④都正确D .只有①③④正确4.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4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说法正确的是()A.甲浮力最小B.丁浮力最大C.丙丁浮力一定相等D.甲乙浮力一定相等5.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将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时,情景如图甲所示;将细绳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由于家鸽飞行速度快、耐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导航能力,自古以来常被用于通信传书。

已有研究表明家鸽的导航包括定向与定位。

家鸽主要利用太阳和地磁定向,视觉与定位有关。

(1)家鸽具有许多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如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_____;骨骼轻薄,有些骨内部_____,可减轻体重。

家鸽用肺进行气体交换,并有_____辅助呼吸,呼吸作用旺盛。

(2)科研人员研究了嗅觉与定位的关系。

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将多只家鸽分为两组,A组用含木犀草素的溶液麻醉家鸽嗅觉,B组用_____处理作为对照。

在良好天气下,选择不同距离放飞后记录归巢时间,求平均值后计算_____,结果如图1所示。

图1实验结果表明放飞距离较近时,A、B组差异不太显著,放飞距离较远时,两组差异显著,说明嗅觉与家鸽导航定位有关,而且_____。

(3)近年来,亚洲多地出现雾霾。

科研人员研究了雾霾对家鸽归巢的影响。

由于雾霾会影响家鸽的视线,因此科研人员假设随着雾霾严重程度增加,家鸽归巢速度减慢。

他们在不同雾霾程度下,从距离鸽巢200公里处,放飞大约1500只家鸽,多次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

①实验中放飞多只家鸽并进行多次实验,目的都是为了_____。

②图2所示实验结果是否支持研究人员的假设,请你判断并说明理由。

_____③雾霾对家鸽产生上述影响,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A.雾霾干扰家鸽通过太阳和地磁的定向B.雾霾的化学成分增强家鸽嗅觉定位C.家鸽主要依靠视觉进行定位2.如图是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______。

(2)蚯蚓的呼吸器官是______。

(3)不是鱼,原因是其具有软体动物的______特征。

(4)下列是对图中所示的一部分动物的分类概念图,请完成概念图中A~E的相关内容,使其符合概念图的划分意图。

A~E依次为: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综合化学实验复习整理与题目参考

综合化学实验复习整理与题目参考

综合化学实验复习科目实验名称无机化学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五水硫代硫酸钠的合成海带中碘的提取有机化学乙酸异戊酯的制备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无水乙醇的制备物理化学乙酸异戊酯的制备及醇结构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差热分析(硫代硫酸钠)无水乙醇的制备和蒸汽压、摩尔汽化焓及沸点的测定分析化学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组成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海带中碘的分析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实验原理三草酸合铁(Ⅲ)酸钾为亮绿色单斜晶体,易溶于水而难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受热时,在110︒C下可失去结晶水,到230︒C即分解。

该配合物为光敏物质,光照下易分解。

利用(NH4)2Fe(SO4)2和H2C2O4反应制取FeC2O4:(NH4)2Fe(SO4)2 + H2C2O4 = FeC2O4↓ + (NH4)2SO4 + H2SO4在过量K2C2O4存在下,用H2O2氧化FeC2O4即可制得产物:6FeC2O4 + 3H2O2 + 6K2C2O4 = 2Fe(OH)3 + 4K3[Fe(C2O4)3]反应中产生的Fe(OH)3可加入适量的H2C2O4也将其转化为产物:2Fe(OH)3 + 3H2C2O4 + 3K2C2O4 = 2K3[Fe(C2O4)3] + 6H2O2、产物的定量分析用KMnO4法测定产品中的Fe3+含量和C2O42-的含量,并确定Fe3+和C2O42-的配位比。

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试液中的C2O42-,根据KMnO4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可直接计算出C2O42-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式为: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在上述测定草酸根后剩余的溶液中,用锌粉将Fe3+还原为Fe2+,再利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其反应式为:Zn+2Fe3+=2Fe2++Zn2+5Fe3++MnO4-+8H+=5Fe3++Mn2++4H2O根据KMnO4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可计算出Fe3+的质量分数。

专题05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华师大版)(原卷版)

专题05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华师大版)(原卷版)

专题05 必考(高频)实验探究题一、实验探究题1.(2023七上·长兴期末)光照是蜗牛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之一。

有同学认为蜗牛喜欢的是弱光。

为了研究光照强弱对蜗牛活动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把蜗牛放在玻璃板中央,将纸盒罩住玻璃板,纸盒上方的一半用半透的黑塑料袋盖住(便于提供弱光),另一半剪去盒底使其透光,并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

(1)本实验存在明显不足,请写出一点:。

(2)完善方案后进行实验,如果蜗牛喜欢弱光,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方案完善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仍与猜想不符。

对此,同学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C.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D.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2.某班在实验室做“观察蜗牛”的实验,第四小组有以下研究过程:①小王说:蜗牛有听觉吗?②旁边的小明说:它应该有听觉。

③小王说:我们可以试一下,拍一拍蜗牛爬行的桌子,制造响声。

如果蜗牛有听觉,它的行为应该会发生明显变化。

④他们观察到多只原本爬行的蜗牛,在响声后都停止了爬行。

⑤小明笑着说:看来蜗牛是有听觉的。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是提出问题,②是得出结论B.②是建立假设,③是收集事实与证据C.③是设计方案,④是得出结论D.③是设计实验方案,⑤是得出结论(2)请指出实验方案中的一处错误,。

3.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把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作出假设:。

(2)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功和机械能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功和机械能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功和机械能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一、选择题1.已知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如图所示,A端挂的实心铁块,B端挂的实心铝块,两金属块均浸没在水中,等臂杠杆平衡,若将两个盛水杯撤去,则()A.A端向下,B端向上B.A端向上,B端向下C.A端向下,B端向下D.A端向上,B端向上2.如图,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N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A.5N 0.8m/s B.20N 0.8m/s C.5N 0.2m/s D.20N 0.2m/s3.利用四个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同样的时间,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甲、P乙,机械效率分别是η甲、η乙,(忽略绳重与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W甲=W乙,P甲=P乙B.F甲>F乙,η甲>η乙C.W甲=W乙,P甲>P乙D.F甲=F乙,η甲=η乙4.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不同的物体A和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提升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A物体比B物体轻;②提升A的拉力大;③提升A做的额外功多;④提升A做的有用功多A.只有②④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④5.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很薄、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用一竖直向上的动力F1、F2作用在水泥板一端的中间,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A.F1>F2,因为甲中的动力臂长B.F1<F2,因为乙中的阻力臂长C.F1>F2,因为乙中的阻力臂短D.F1=F2,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6.关于定滑轮、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而动滑轮实质是不等臂杠杆C.又省力又少移动距离的动滑轮是无法实现的D.使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只能省一半力7.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B.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C.机械做功时,工作时间越短,功率一定越大D.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8.如图所示是某建筑工地用升降机提升大理石的滑轮组示意图。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测试卷附答案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测试卷附答案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测试卷附答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图为蝗虫的外部形态示意图。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分类,蝗虫属于_______________动物。

(2)蝗虫身体的三个部分中,[_____] (填序号)是蝗虫的运动中心;(3)蝗虫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是身体表面有一层坚韧的___________,虽然会限制身体的发育和长大,但能保护体内柔软器官并防止体内____________蒸发(或散失)的作用;(4)蝗虫的体表有与呼吸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2.下图是鸟的形态结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A中看出鸟的身体呈流线型,这样就能减少运动时的阻力。

请再举出一类动物,通常也具有这样的形态和作用,如________类动物。

(2)图B中的①所示,鸟的前肢变成________,适于空中飞行;②所示为附着在胸骨上全身最发达的_________,它能拉动两翼产生飞行的动力。

(3)图C中所示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______;③为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做_______。

(4)图D中表示气囊结构的序号是________,这样的结构使得鸟类能够进行________呼吸。

3.呼吸是生物的重要特征。

不同动物呼吸的结构和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表膜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_____。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蚯蚓靠_____进行呼吸。

观察C 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____ ;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_____ ,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3)BTB是一种蓝色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

短时间使用对鱼无毒害。

在图E鱼口的前方滴一滴BTB溶液,根据鱼在水中的呼吸特点,预测从鱼的鰓盖后缘流出的溶液呈_______色。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初二生物期末复习综合题汇编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初二生物期末复习综合题汇编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初二生物期末复习综合题汇编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我省黔东南等地的劳动人民积极探索和实践“稻田养鱼”种养模式。

该模式中稻田能为鱼提供栖息环境,鱼以水中浮游植物、杂草和浮游动物等为食;鱼的排泄物能为水稻提供有机肥,可获得水稻和鱼的双丰收,使农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与鱼有关的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稻田养鱼”能减少在稻田中施用农药和化肥,请在题干中寻找证据:_____(答出一项即可)。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A是___,B(含B1、B2)是______,C是__________。

(3)A、B遗体中含有的有机物都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分解后的产物主要有_______(列出两种即可),这些产物能够被水稻等绿色植物吸收利用。

(4)通过分析,可以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具有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作用。

答案:(1)鱼以水中浮游植物、杂草等为食或:鱼的排泄物能为水稻提供有机肥(合理叙述给分)(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3)水、二氧化碳、无机盐等(4)促进【分析】解析:(1)鱼以水中浮游植物、杂草等为食或:鱼的排泄物能为水稻提供有机肥(合理叙述给分)(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3)水、二氧化碳、无机盐等(4)促进【分析】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1)使用农药主要是消灭或控制农田里的害虫或杂草;施用化肥主要给农作物提供无机盐。

根据资料信息可知,在“稻田养鱼”种养模式中稻田能为鱼提供栖息环境,鱼以水中浮游植物、杂草和浮游动物等为食;鱼的排泄物能为水稻提供有机肥,可获得水稻和鱼的双丰收。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浮力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浮力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浮力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的薄壁容器甲乙分别装有密度为ρa,ρb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同一物块(密度为ρ)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等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的关系为ρa<ρb<ρB.放入物块前,甲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放入物块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较大D.放入物块后与放入前相比,甲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增加量较大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用这两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实心小球,并将其放入水中。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甲、乙物质质量相等,则实心小球将沉入水底B.若甲、乙物质体积相等,则实心小球静止时漂浮于水面C.若实心小球悬浮在水中,则甲、乙物质体积比为5∶3D.若实心小球悬浮在水中,则甲、乙物质质量比为3∶23.在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均盛满某种液体后,将一木块放在乙杯中后,木块漂浮在液体中,将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浸没在丙杯中,并用细线将其系在丙杯的杯底,如图所示,此时三个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F丙,液体对杯子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p丙,则( )乙A .F F F ==甲乙丙B .p p p >=乙甲丙C .F F F <=甲乙丙D .p p p =>乙甲丙4.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示数为3N ,把它浸没在水(密度为1.0g /cm 3)中时,弹簧秤示数变为2N 。

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 ,物体的密度为ρ,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和压强差分别为△F 和△P ,则无法求得的是( )A .mB .ρC .△FD .△P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平底轻质薄塑料杯,杯子底面积为-32210m ⨯,高为0.1m ,杯中装满水,水的质量为300g ,将体积为3100cm 、重为1.8N 的小球缓慢的放入水中,当小球静止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g=10N/kg )( )A .溢出水的体积为310cmB .水对杯底的压力为3NC .水对杯底的压强为1500PaD .小球受到的浮力为1N6.如图,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瓶盖,通过改变作用在大瓶侧面的压力大小,实现小瓶的浮与沉。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运动和力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运动和力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运动和力中考综合专项复习训练一、选择题1.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N的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 B.物体在AB段摩擦力小于5NC.物体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 D.物体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2.小红和妈妈在超市购物,她用8N的力水平推着一个购物车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小红发现前面有人,她马上用17N的水平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运动(此时妈妈不再施力),在此过程中有关小车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是17N B.小车受到的合力是8NC.小车受到的是平衡力D.小车受到的合力是25N3.如下图所示,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受力属于平衡力的是()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B.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小球的拉力C.弹簧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受到的重力D.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小球的重力4.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N,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NB.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A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拉力F增大,B与A之间的摩擦力增大,A与地面的摩擦力也随着增大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轮滑运动慢慢成为广大青年群众积极参与的社会活动,在轮滑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轮滑受到的重力和水平地面对轮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轮滑下面的轮子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的C.轮滑匀速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轮滑运动时不用力仍能保持向前滑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6.体检时,小宏静立在体重秤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彼此平衡的是A.小宏对秤的压力与秤受到的支持力B.小宏对秤的压力与秤对他的支持力C.秤受到的重力与秤对小宏的支持力D.小宏受到的重力与秤对他的支持力7.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8.梅西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该现象说明()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梅西充分发挥了惯性力的作用9.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如图所示,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衡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平衡车前行时,轮子受到路面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前的。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

第1篇一、引言纲要实践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纲要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实践锻炼,我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践教学活动的个人总结。

二、实践内容与过程1. 实践项目概述本次纲要实践教学项目以“智慧校园”为主题,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智慧校园的建设流程、关键技术以及应用场景。

2. 实践过程(1)前期准备:在项目开始前,我们小组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调研,明确了项目目标、任务分工以及时间节点。

(2)项目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 确定智慧校园建设需求,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环境等;b. 设计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技术选型等;c. 实施项目,包括设备采购、系统搭建、网络部署等;d. 项目验收,对智慧校园系统进行测试、调试和优化。

(3)项目总结:在项目结束后,我们对项目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分享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三、实践成果与收获1. 实践成果(1)完成了智慧校园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实现了校园管理、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的智能化;(2)掌握了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3)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实践收获(1)专业知识:通过实践,我对智慧校园建设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2)实践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3)团队协作:在团队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4)创新思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解决方案,锻炼了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实践反思与改进1. 反思(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项目进度控制、团队协作、技术难题等;(2)在项目总结阶段,我们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如时间管理、沟通技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验2复习资料整理实验一:电解聚合法合成导电高分子及性能研究实验原理:聚苯胺随氧化程度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完全还原的聚苯胺,不导电,为白色;经部分氧化掺杂,得到Emeraldine 碱,蓝色,不导电;再经酸掺杂,得到Emeraldine 盐,绿色,导电;如果Emeraldine 碱完全氧化,则得到Pernigraniline 碱,不能导电。

一般认为当p ϕ∆为55/n 至65/n mV 时,该电极反应是可逆过程。

可逆电流峰的p ϕ与电压扫描速率ν无关,且1/2pc pa i i ν=∝。

对于部分可逆(也称准可逆)电极过程来说,59/p n ϕ∆> mV ,且随ν的增大而变大,/pc pa i i 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或等于1,pc i 、pa i 仍正比于1/2ν。

思考题:1. 为什么恒电位聚合后的绿色聚苯胺具有导电性?答:聚苯胺随氧化程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经部分氧化掺杂,再经酸掺杂后,得聚苯胺盐,呈绿色。

聚苯胺的形成是通过阳极偶合机理完成的,在酸性条件下,聚苯胺链具有导电性,保证了电子能通过聚苯胺链传导至阳极,使链增长继续,最后生成聚合物。

2. 为什么说聚苯胺电极过程是电化学可逆的?答:因为实验中得到的循环伏安极化曲线中有氧化峰和还原峰,而且两者图形大致对称,所以可以判断聚苯胺电极过程是电化学可逆的。

实验二: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及使用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测定(上)思考题:1.聚乙二醇(PEG)的作用?其聚合度对纳米氧化铝粒径的影响?答:聚乙二醇在溶液中易与氢氧化铝胶粒表面形成氢键,所以聚乙二醇比较容易的吸附于胶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包围胶体粒子。

保护膜具有一定厚度,会存在空间位阻效应,故可以有效的抑制胶体粒子的团聚,使胶粒能稳定的分散在溶液中。

聚乙二醇的聚合度越小,说明链长越短,得到的胶粒半径较小。

聚合度越大,链长越长,得到的胶粒半径越大,但过长的链长容易互相缠绕,不利于胶粒的分散。

2.写出煅烧前样品制备的离子反应式,并说明氨水的作用,能否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氨水?Al3+ + 3NH3.H2O Al(OH)3+ 3NH4+答:氨水的作用是使铝离子完全沉淀生成氢氧化铝。

不能用氢氧化钠代替氨水。

因为氢氧化铝是两性化合物,他能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根,若用氢氧化钠溶液最后得不到氢氧化铝。

实验二: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及使用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测定(下)结果与讨论:1.采用不同聚合度的PEG作分散剂,测氧化铝粉体的粒径分布曲线,曲线的峰宽反映体系中所含颗粒尺寸的均匀程度,峰的宽窄代表什么?答:峰的宽度代表体系中所含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峰越宽,表示粒径围大,颗粒大小不一;峰越窄,表示粒径围小,颗粒大小越均匀。

2.什么是最频值和平均径?最频值是频率曲线的最高点。

平均径为颗粒平均大小的数据,通常用D[4,3]表示。

思考题:1.激光粒度仪测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激光粒度仪测试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激光衍射法。

当样品通过激光束,会产生衍射角度,而衍射角度与粒径成反比,测量各个角度的光强度就可以知道该粒径的颗粒数量。

2.等效球体的概念?答:等效球体理论是测量粒子的某种特性(如质量)并根据该特性转化成为相应球体的特性,用一个唯一的数字(球体的直径)来描述该粒子大小。

3.D[2,0]、D[3,2]、D[4,3]计算公式?D[2,0]:(每个粒子直径的平方加和)/(粒子个数)再开根号D[3,2]:(每个粒子直径的立方加和) /(每个粒子直径的平方加和)D[4,3]:(每个粒子直径的4次方加和) /(每个粒子直径的立方加和)实验三辅酶催化合成安息香及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安息香中CH含量(上)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原理:主要的副反应有:VB1分子中右边噻唑环上的氮原子和硫原子之间的氢有较大的酸性,在碱的作用下易被除去形成碳负离子,从而催化苯偶姻的形成。

VB1在反应中作为催化剂使用,它的质量对反应产生直接的影响,VB1通常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易吸水,在水溶液中易被氧化失效。

同时光、金属离子(如铜、铁、锰等)均可加速VB1的氧化,氢氧化钠溶液中噻唑环易开环失效。

思考题:1. 试述VB1在安息香缩合反应中的作用。

答:VB1分子中右边噻唑环上的氮原子和硫原子之间的氢有较大的酸性,在碱的作用下易被除去形成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苯甲醛,得到产物又是一亲核试剂,在进攻另一分子苯甲醛,从而发生安息香缩合反应。

具体过程见上面机理。

2. 安息香缩合、羟醛缩合、歧化反应有何不同?答:安息香缩合反应是由催化剂做亲核试剂,使得芳香醛发生双分子缩合,生成a-羟基酮类。

羟醛缩合反应是醛酮类化合物,必须含有a-H,在碱的催化下,失去a-H而成为亲核试剂,进攻另一分子的醛或酮,生成羟基醛(酮)类化合物。

歧化反应是不含a-H的醛或酮在浓碱的作用下,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相应的醇和羧酸。

3. 本实验为什么要使用新蒸馏出的苯甲醛?为什么加入苯甲醛后,反应混合物的pH要保持在9 10?溶液的pH过低或过高有什么不好?答:苯甲醛放置过久会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不参与反应,会影响反应产率,故应该要使用新蒸馏出的苯甲醛。

催化剂VB1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形成碳负离子,如果溶液PH 过高,VB1中的噻唑环会发生开环反应;过低不利于VB形成碳负离子。

实验三辅酶催化合成安息香及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安息香中CH含量(上)Vario el III型元素分析仪的基本原理:(老师可能会给一个物质让我们叙述该物质在元素分析仪中的过程)Vario el III型元素分析仪分为CHNS模式和O模式。

本实验中采用CHNS模式,所用的标准样品是对氨基苯磺酸。

在氧化管填充氧化钨做催化剂,样品在1150度下燃烧,其中N 变为NO X,H变为H2O,C变为CO2,S变为SO3。

分解产物通过一根加热至850度的装有铜的还原管,NO X被还原为N2,SO3被还原为SO2,H2O和CO2不变。

然后混合气体SO2,H2O,CO2通过3根吸附柱被吸附分离,接着分别加热吸附柱,解析SO2,H2O,CO2,并逐次通过TCD检测器被检测。

制样过程:详细见老师上传至化学实验教学示中心的视频。

(密码:hxzx)实验四Y3Al5O12:Ce3 +荧光粉的合成以及Cary eclipse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对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上)实验原理:无机发光材料是由作为材料主体的化合物(基质)和掺入特定的少量作为发光中心的杂质离子(激活剂)所组成,激活剂对基质起激活作用,并形成发光中心。

有的材料中还掺入另一种杂质离子作为传递辐射能的中介体(敏化剂)。

敏化剂可以有效地吸收激发能量并把它传递给激活剂,提到发光效率。

化学共沉淀法的注意事项:思考题:1.湿法共沉淀制备荧光粉比火法(或干法)有何优点?答:湿化学合成方法的优点是其原料各组分能再分子或原子级别上进行,有利于精确控制掺杂量,反应活性高,且可显著降低合成温度。

而干法是将原料研细,机械混合然后进行高温煅烧反应,这样反应就仅限于在颗粒表面进行,故效率低,反应活性不高。

2.化时间的长短对产物的影响?答:在化过程中,因小颗粒沉淀的比表面积大,表面能也大,体系的变化有从高能量到低能量的自发趋势,因此小颗粒沉淀会逐渐溶解,大颗粒沉淀可慢慢再长大,使沉淀颗粒表面完整,减少吸湿和结块,提高产品的性能。

化过程由于小颗粒的溶解,减少了杂质的吸附和包裹夹带,起到所谓局部重结晶的作用,可以提高沉淀产品的纯度。

化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如果化的时间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围就可能会引起后沉淀,反而使产品的纯度下降。

实验四Y3Al5O12:Ce3 +荧光粉的合成以及Cary eclipse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对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下)实验原理:发射光谱:指固定激发波长,在不同波长下所记录到的样品发射荧光的相对强度激发光谱:指固定检测发射波长,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激发样品所记录的相应的荧光发射强度。

注意:发射光谱中固定激发波长要小于横坐标波长。

激发光谱中固定检测发射波长要大于横坐标波长。

通过发射光谱确定最佳发射波长,通过激发光谱确定最佳激发波长。

思考题:1.荧光和磷光的区别?答:荧光和磷光的根本区别在与荧光是由单重态至单重态的跃迁而产生的,而磷光是由三重态到单重态的跃迁而产生的。

荧光的寿命比磷光短,荧光的波长也比磷光短。

2.怎么确定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答:先预设一个最佳激发波长a,用波长a来做出样品的发射光谱,从发射光谱中,可以得到最佳发射波长b,在用最佳发射波长b做出样品的激发光谱,从激发光谱中可以得到最佳激发波长c,c 与a若不相等,则用波长c来做样品的发射光谱。

即可确定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实验五制备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原理:2CoCl2'6H2O + 10NH3 +2NH4Cl +H2O22[Co(NH3)5Cl]Cl2+ 14HO2思考题:1.[Co(NH3)5Cl]Cl2制备的每一步反应方程式及其产物颜色变化?CoCl 2'6H 2O + NH 3'H 2O [Co(NH 3)6]Cl 2 + 7H 2O橙红色[Co(NH 3)6]Cl 2 + H 2O 2+2NH 4Cl [Co(NH 3)6]Cl 3 + 2H 2O +2NH 3深棕色[Co(NH 3)6]Cl 3[Co(NH 3)5Cl]Cl 2HCl紫红色2.稀盐酸和醇洗涤产品的原因是什么?答:用盐酸洗是防止产品在pH 过高的情况下发生水解。

用乙醇两次洗是为了用乙醇把水带走(相似相溶),乙醇比水易挥发,这样产品就会很快地干燥。

实验五 配合物键合异构体的制备及用红外光谱仪对其分析与鉴别实验原理:本实验是测定二氯化一硝基五氨合钴([Co(NH 3)5NO 2]Cl 2)和测定二氯化一亚硝酸根五氨合钴[Co(NH 3)5ONO]Cl 2)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利用它们的谱图可以识别哪一个配合物是通过氮原子配位的硝基配合物,哪一个是通过氧原子配位的亚硝基配合物。

亚硝酸根离子(NO 2-)中的N 或O 原子与Co 3+配位时,对N-O 键特征频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当NO 2-以N 原子配位形成价的,则在二个N-O 键之间键力常数的减弱是平均分配的,由于键力常数的减弱,而使N-O-1左右出现特征吸收峰;当NO 2-Co 3+时,由于N 给出电荷,使N-O 键力常数减弱,因为两个N-O 是等Co 以O 原子配位形成时,则配位的O-N 键力常数减弱,其特征吸收. .峰出现在1065cm-1附近,而另一个没有配位的O-N键力常数比用N配位时的N-O键力常数大,故在1468cm-1出现特征吸收峰。

因此,我们可以从它们的红外光谱图来识别其键合异构体。

注意:普通的红外光谱仪只能通过测配体特征频率的变化来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