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命道德教育的理性审视

合集下载

从生命教育视角开展小学德育教学

从生命教育视角开展小学德育教学

从生命教育视角开展小学德育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德育教育工作更加重视,德育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生命教育成为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但是一些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不注重生命教育这一内容,导致德育教育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学校要从生命教育视角开展德育工作,让小学生能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本文重点分析了从生命教育视角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并围绕生命教育提出了一些促进德育教育开展的方法和措施。

标签:小学德育;生命教育;渗透策略一、引言随着经济快节奏发展,社会上不安全隐患增多,小学生的生命面临更多的威胁。

除了不可抗力等因素外,学生的心理、情绪、性格问题也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一些小学生内心脆弱,不能承受外界的一些压力和刺激,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

小学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注重学生的生命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让学生懂得生命的宝贵,进而珍惜生命。

二、从生命教育视角开展小学德育教学的意义近年来,小学生的心理呈现“脆弱化”的趋势,学生的抗压能力不强,一些小事可能就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于宠溺,导致孩子无法经受挫折和磨难。

一些小学生成绩下降后,出现“跳楼”、“自残”等行为,这些都是心理承受能力弱,不珍惜生命的体现。

除此之外,校园暴力频频发生,一些学生欺负殴打弱小学生,这些都是不尊重他人生命、漠视生命的体现。

在德育教育中贯彻落实生命教育,能够减少上述事情的发生,使学生能够尊重生命,具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挫折和困难。

三、从生命教育视角开展小学德育教学1、组织主题班会,宣传生命理念在小学生团体中,生命理念并不能被小学生所牢记和熟知,一些小学生对生命教育方面的内容知之甚少。

班会是一个开展教育活动的绝佳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班会开展生命教育。

教师可以在班会中列举生命教育的相关事例,逐渐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一些小学生做事时不考虑后果,容易冲动,喜欢固执己见,不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常常磕磕碰碰,受到身体上的伤害。

关注生命教育 小学品德教育的新议题

关注生命教育 小学品德教育的新议题

关注生命教育小学品德教育的新议题小学品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关注生命教育成为小学品德教育的新议题。

生命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生命的关怀和生命的价值观,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和人生态度。

在小学阶段,进行生命教育能够为孩子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品格基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关注生命教育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重要性和途径。

一、关注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财富,而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

关注生命教育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命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念。

生命教育能够使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理解生命的重要性和存在的意义。

这种正确的生命观念能够指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其次,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通过学习生命教育,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了解他们在他人生命中的角色和作用。

他们将学会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并在实际生活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最后,生命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通过了解不同生命的存在和需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并表现出关怀、尊重和帮助他人的行为。

这种同理心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集体责任感。

二、关注生命教育的途径关注生命教育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实施需要多种途径和手段。

以下列举几种有效的途径供参考:首先,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生命教育。

在品德课或其他相关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生命的起源、生命周期、生物多样性等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奥秘和宝贵。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对待生命,培养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之情。

其次,进行实践活动来强化生命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等场所,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自然界的生命形式,增强对生命的感知和敬畏之心。

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关怀他人生命的快乐和重要性。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中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实践分析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中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实践分析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中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实践分析在当今社会,中小学德育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生命素养,创设并实施德育主题活动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本文将从生命教育视角出发,对中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实践进行分析。

一、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生命教育是一种注重关注生命尊严和价值的教育形式。

通过生命教育,孩子们能够了解并尊重生命的各种形式,包括人类、动植物以及环境。

通过德育主题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命,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的生命,以及学会保护和呵护整个生命系统的平衡。

二、中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实践案例案例一:"谢谢你存在"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活动过程:学校组织学生和教师一起参观社区养老院。

每位学生与一位老人配对,与老人一同度过一个下午并展开互动交流。

每个学生都为自己的配对老人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并亲手写下一封感谢信,表达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活动收获: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老人们的孤独和需求,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并将这种尊重和关心转化为实际行动。

案例二:"无声的声音"活动目标:激发学生关注动植物生命的兴趣,并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活动过程:学校鼓励学生们在周末参与植树活动,并要求每个学生种植一棵树。

在树木种植完成后,学生们需要给自己的树木取个名字,并用手机录制一段短视频,展示他们与树木之间的互动。

活动收获: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能够亲自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实践中去,深入体验到自然界的神奇之处。

同时,通过录制和分享短视频,他们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对生命的关爱。

三、中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实施策略1. 选定适应学生群体的德育主题,如亲情、友情、环保等,确保主题与学生日常经历和价值观有关。

2.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安排。

3. 注重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鼓励学生的自主参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中学思想品德课实施生命教育及其教学策略的思考

中学思想品德课实施生命教育及其教学策略的思考

中学思想品德课实施生命教育及其教学策略的思考生命教育是中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生命的认知、尊重和关爱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发展全面的素养。

在实施生命教育时,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并结合一些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

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亲身体验来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可以组织学生到自然生态环境中进行考察和观察,让学生亲自体验生命的多样性和生命的奇迹,增加他们的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还可以通过讲述生命的真实故事,如科学家的发现和社会英雄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生命意义,并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和道德观。

可以通过讲授一些生命伦理和道德规范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关于生命的一些伦理问题,如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权利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体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还可以通过学生互动和讨论的方式,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和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和同理心。

可以通过讲授一些生命的悲剧和生命的喜剧,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悲喜,培养他们的情感回应能力。

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感人的影片或读一些振奋人心的故事,引发他们对他人命运的关切和同情,并从中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爱心。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能力和探究精神。

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参与锻炼他们解决生活问题和面对挑战的能力。

还可以通过提出一些生命的问题和难题,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中学思想品德课实施生命教育的关键在于从认知、尊重、关爱和发展的角度,全面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培养他们的生命价值观、道德观、情感和同理心,以及生命能力和探究精神。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亲身体验、生命的伦理和道德规范、生命的悲喜和同理心的培养、生活实践和问题探究的引导,可以提高生命教育的教学效果。

后现代课程观视域下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审思

后现代课程观视域下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审思

后现代课程观视域下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审思徐弛(1996—),汉族,男,安徽阜阳人,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以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将课程领域的研究范式划分为:前现代范式、现代范式和后现代范式。

现代范式之下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教育中的“人”的弱化以及目标中心观。

后现代课程范式反对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现代范式,在后现代课程观视域下,对我国中小学课程有更为积极的启示。

标签:后现代课程观;中小学;德育课程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具有强烈反叛意识的哲学思潮在西方横空出世,以一种迅猛之势发展并批判着被视为过时的现代主义。

它的影响波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得以哲学、心理学为基础学科并有着浓郁人文气息的教育学领域内的课程观也随之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拉尔夫·泰勒的“目标原理”在课程领域的“至尊”地位受到了撼动。

以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家认为泰勒原理是极具代表性的现代课程范式,受到了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科学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等思维方式的影响,强调对学生、课堂、知识的确定性控制,忽視了学习者个体的天性和需求。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课程领域同样也深受泰勒原理的影响。

后现代课程理论的颠覆性观点吸引了一大批学者,课程领域出现一片“百家争鸣”的局面。

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出现丰富了课程研究领域,对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带来一些启示,使得教育研究者不再以单一片面的视角去看待德育课程。

一、后现代课程观视域下学校德育课程的问题审视(一)学校德育观中对“人”的弱化。

张楚廷先生曾说:教育是人的教育,人是教育的人。

这句话看似是简单的置换,仔细思考,却是让我们看清教育的本体。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是有着巨大未知可能性和不可控性的复杂个体。

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主渠道,在育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不光是对学生个体,还会对家庭乃至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浅谈小学德育中生命教育的方法

浅谈小学德育中生命教育的方法

浅谈小学德育中生命教育的方法在1964年,日本学者提出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而随着我国对德育思想的不断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处理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成为每一位教师思考的关键问题。

而小学是学生人生历程中不可缺少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能够在学生的心底烙下深刻的印记,使得学生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更加注重体悟生命的意义。

所以,小学教师应当积极采取多样手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从小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

一、做好理论讲解,强化生命意识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内涵的讲解,是德育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只有学生在思想上认可道德品质的价值,学生才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完成对高尚品格的内化,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亦是如此。

但是,单纯口述的方式,很难让学生理解生命教育的核心,为此,教师可以将理论讲解和问题引导、合作分析等多种活动进行整合,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对“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本真”等内容进行理解,真正地强化生命意识。

比如,在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先采取最传统的方式,为学生介绍生命的概念,以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等内容,促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认识生命,懂得生命的基本含义。

随后,教师为学生播放动画短片,向学生介绍一个人从出生到逝去的全过程,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使得学生自主萌生“生命易逝”的想法。

紧接着,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如为了救火而牺牲的人民英雄、随意横穿马路丧失生命的青年等,并为学生提出“通过这些图片,你有什么看法呢?”等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交流的活动,促使学生在相互探讨中逐步意识到生命的意义是应当遵纪守法,将生命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显而易见,教师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命含义的介绍,能够让学生从心底重视自己的生命,探寻放大生命价值的方法,从而从小立志遵纪守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关注生命个性,释放学生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验,同时,学生的潜能也是无限的,他们会因为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而参与不同的职业,追求不同的生命价值。

珍视生命教育 小学品德的深刻课题

珍视生命教育  小学品德的深刻课题

珍视生命教育小学品德的深刻课题珍视生命教育小学品德的深刻课题生命是宝贵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珍视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对于小学生来说,生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它不仅仅是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更是关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

本文将以珍视生命教育为主题,探讨小学生的品德成长和教育方法。

一、培养珍视生命观念的重要性珍视生命观念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珍视生命观念至关重要。

他们应该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例如,在操场上,他们要注意不要互相推搡,避免发生意外;在道路上,要懂得过马路时注意交通安全;在日常生活中,要远离危险品、尊重动物和植物的生命。

只有从小就树立起珍视生命的价值观念,才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培养小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气珍视生命的教育不仅是关于保护自己的生命,也包括帮助他人、关心弱势群体的生命。

小学生应该在成长过程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品质,让他们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和危险,勇敢地去保护他人的生命。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模拟演习、开展急救知识培训等活动来增强小学生的应急能力和自救能力。

同时,还可以开展关爱弱势群体的活动,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并通过义务助学、慰问贫困学生等方式,让他们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生命。

三、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珍视生命的教育要从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培养开始。

学校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通过讲故事、引导讨论等方式,让小学生明白善良和正直的重要性,懂得尊重他人的权益,学会关心和体谅他人的感受。

此外,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只有在良好的道德氛围中,小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并践行珍视生命的教育理念。

四、家校联合,共同培养小学生的品德家庭是培养小学生品德的重要场所,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长应该在生活中以身作则,教育孩子要珍视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品德教学与生命教育浅议

品德教学与生命教育浅议

品德教学与生命教育浅议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综合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最为理想的阵地。

那么,如何在品德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呢?一、唤醒生命意识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体,它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的生活为逻辑,设置“我和我的同学”,“我要安全回家”,“我的成长与家庭”等主题单元,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保护自我,正确地与老师、同学、家人进行交往,学会共同生活。

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初步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小学的生命教育以珍视生命,保护生命为主。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自己要树立生命意识,更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生命意识。

二、发展学生潜能品德课渗透生命教育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知、情、意、行融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

只要教师讲究教学艺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情感就会产生共鸣,教学的效果必然能得到优化,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必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应当尊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心理品质,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得到间接的创新体验,激发其创新欲望,有效地训练其创新思维,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同时,注重个性张扬,鼓励学生超越现实,挑战传统。

在创新教学课堂中,我们看到许多教师能摆脱“师道尊严”的架子,走向平等中的首席,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向老师发难,真正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

生命教育的理性反思

生命教育的理性反思
实是,当下的教育可能不仅对儿童的生命 值的关 涉,甚至根本没有唤醒一点生命 良 对人的理解成为可能,积极让生命情感 引 世界 、精 神世 界缺 乏相 应 的 了解 , 而且 知与生命意识。教育原有的根本性东西并 人 振 奋 、 达 观 、 向 上 、 充 满 朝 气 ,把
对 于生命 的 成长 也缺 乏真 正 的关心 和促 没有真 正被触及 ,具体个人的生命状况依 人引向与周围世界的 自由交流,成为人生 进,以致 对生命和精神 的发展造 成了难以 然很不 乐观 。我们的教育常常无助于学生 动力 与光 明之 源 。而 现 实 中,学 生 的生
自我生 命 的体认 、肯 定 、接纳 及对 生命
的恰恰是对生命 的关怀 。知识 教育俨然 与 应是~个丰富多彩并且彰显其年龄特征 的 意义 的 自觉认 同,是从狭 隘走 向广 阔的过 生 命教 育 的应然 图景 构成 了一个 实然 悖 时空 ,一个 属于 他 自己的世 界 。他 的 生 程 。教 育是 诗性 的 事业 , 更是 一个 生命
及 , 以 至 于 “ 命 难 以承 受 之 重 ” 的 抗 命 世 界却 被数 量化 、工 具化 、指 令 化等 物 人 。 生 争此 起彼 伏 由此 ,我们 必 须从 根本 上 淹 没 。 以 “ 人 ”为 旨趣 的教育 却被 非 成 ( )生命体验 的消解 三 重新认识生命教育实践的应 有状态,透视 教育 、反 教育 的思想 与行 为遮 蔽 , 生命 生命体验是教 育过程中学生成长不可

个孤独 的 自我,一个马尔库塞笔下 “ 单
痕迹过早地前 移,使本属于他们 的生命世 已凸显 于其 中,而这恰恰 是今天我们当下 向度 的人 ” 。在 此 境 遇 下 , 不难 想 象 其 心 灵 枯 萎 ,人 格 失 真 , 真 、 善 、美 界 限迷 失 ,情 感 成 为一 个 远 景 的 “沙漠 ” 在教育 中的生命价值 实现 的品质不 高,而

培养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意识和生命尊重观念

培养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意识和生命尊重观念

培养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意识和生命尊重观念生命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财富,而培养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意识和生命尊重观念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阶段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意识和生命尊重观念。

一、尊重生命的重要性生命是珍贵的,它不仅包括人类的生命,还包括动物和自然界的生命。

尊重生命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准则,培养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意识和生命尊重观念要从教育开始。

通过教授生物课程、开展社会实践和亲近自然的活动,可以让小学生亲身体验和认识生命的奇妙之处,增强他们的生命教育意识和尊重生命的观念。

二、生命教育的内容1. 生命的起源与发展:在生物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让他们明白每个生命都拥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观察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生命周期和相互依存关系,培养学生对生命奇迹的敬畏之心。

2. 爱护动物和自然环境:小学生应该学会尊重、保护动物和自然环境。

学校可以开展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

通过亲近自然的活动,如户外探索、种植花草、参观动物园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并加深他们对生命的尊重。

3. 培养同情心和合作精神:培养小学生对他人生命的关爱和同情心,让他们习得帮助他人并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影片、课堂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弱者、援助他人,并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1. 启发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发现。

例如,通过观察生物的特征和行为,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生命的好奇心。

2. 体验式学习:通过实际参与和亲身体验,让学生深入感受生命的无限价值。

例如,邀请专业人士、志愿者或动物保护组织来学校进行讲座、展览或活动,让学生与他们互动交流,深入了解生命的相关知识。

3. 个案分析和讨论: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涉及生命问题的个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中学思想品德课实施生命教育及其教学策略的思考

中学思想品德课实施生命教育及其教学策略的思考

中学思想品德课实施生命教育及其教学策略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学思想品德课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中学生的思想教育科目,思想品德课有着重要的使命,即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思想品德和生命观念。

生命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增强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教学来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和尊重生命。

生命教育需要从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出发,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伟大。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事件或者事例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如何尊重生命、保护生命以及珍惜自己的生命。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宝贵,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之情。

教师需要重视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些感人的事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认识生命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只有通过真情的感受和区别,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增强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

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和世界观。

在生命教育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正确看待人生,正确看待时代和社会。

只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和世界观,学生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关爱社会的生命。

教师可以通过进行一些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中的困难和挑战,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生命的力量和意义。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生命保护意识和行为能力。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宣传,更需要在实际行动中得到贯彻和实施。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医院、参与献血活动等,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行动,深入了解生命的宝贵和伟大,培养自己的生命保护意识和行为能力。

生命教育视野下对中学德育的反思与探索

生命教育视野下对中学德育的反思与探索

生命教育视野下对中学德育的反思与探索生命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关怀、情感培养和人生体验,让他们能够理解和珍视生命。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中学德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提高中学德育的水平,我们需要以生命教育为视野,进行反思和探索。

首先,生命教育强调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怀,这与传统的中学德育观念有着明显的差异。

传统的中学德育注重规范行为和知识传授,但忽视了对生命的认同和尊重。

在生命教育视野下,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发展出懂得关心和照顾他人的能力。

其次,生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

中学德育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和竞争,导致学生在人际关系上缺乏实践和体验。

而生命教育视野下的中学德育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与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

通过开展各种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生命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提高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关注程度。

中学德育通常仅限于课堂内的教育,而缺乏与社会的深入联系。

创设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问题和困难,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此外,生命教育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传统的中学德育观念中,学生主要被视为接受者和执行者,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生命教育视野下的中学德育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动力,为学生提供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和平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实施生命教育视野下的中学德育时,我们需要解决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教师的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需要得到提高,他们需要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教育理念。

其次,学校应该创设更多机会和平台,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让他们能够从中真正受益。

同时,学校应该与社会各界密切合作,共同推进生命教育的发展和实施。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的思路探索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的思路探索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的思路探索【导言】生命教育是一种以人类的生命为核心,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发扬生命的价值,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近年来,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也开始使用生命教育的理念。

本文意在探讨生命教育视角下小学德育教育模式的思路探索。

【主体】一、生命教育对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珍视的。

生命教育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精神的重要性。

在德育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内容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珍惜自己的生命,并能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概述小学德育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小学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品德,更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负起教育的责任,确保德育教育顺利进行。

具体而言,小学德育教育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有正确的思想,要有健康的心态,不做无脑跟风、盲目从众的行为,要有独立思考、敢于表达的勇气和能力。

2.道德教育:让学生懂得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言行得体,身体力行地践行道德准则。

3.能力培养:在德育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让他们掌握生活必备的基本技能。

4.人际交往:小学生正处于人际交往初期,教育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独立思考。

三、基于生命教育视角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的思路探索1.关于思想教育:(1)确保学生身心健康,让学生在体验生命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2)做好生命教育宣传工作,让学生、教师、家长都能够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3)开展全员参与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并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责任感。

2.关于道德教育:(1)生命教育要渗透到德育教育中,使道德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2)结合小学学生的实际,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关于生命尊重、珍惜生命等的知识。

生命视野下的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生命视野下的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收获受教育 的成果 。 如果说 过去 的思想品德教育过于 虑, 而缺乏对社会负面现象的正确解剖和对学生偏颇 l 态度 的科学 引导 , 对学生心理结 构的考虑 , 以 l 重学生 的共性 , 缺乏 难 偏 过于强调 学生整体的发展 , 么融 那 有效解决中小学生在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思想问题和 ! 生命 视野 的思想 品德教育就必须兼 顾学生 的共性 入 心理 困惑 , 以真正把 中小学生 吸引到接受教育 的轨 I 难 和个性 , 就必 须兼顾学生个体 和整体的发展 , 充分尊
无生命 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干瘪 的 、 乏味的。生命
正视 目前中小学 的思想 品德教育 , 普遍存在着 生 }
视 只有真正关 命 缺失 的现象 。这种教育俨然成 了无人 的教育 , 成了 I 野下 的思想 品德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
无生命的教育。 此时, 思想品德教育已经“ 木乃伊化” 。l 怀生命 、 理解生命 , 提升 中小学生的生命质量 , 促进他 对 于缺失生命视野 的思想 品德教育来说 , 受教 l 的生命成长 , 其 们 中小学思想 品德教育才能提高吸引力
『 毕义星. 2 ] 中小学生命教育论. 天津: 天津教育出 ( 责任编辑 任洪钺 )
上遇到的实际问题 和思想 问题 ,采用讨论 、调查 、 f 访 界的拓展 . 教育学术月刊 ,0 8 9 . 20( )
谈、 阅读 、 辨析等形式 ,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指 1 品德课上得精彩 , 受到学生的欢 迎。作 为思想 品德课 1
带给他们的愉悦感 和幸福感 。 环顾眼下 的中小学思想 力, l 才能磨砺他们战胜困难的意志。学校还可以通过 品德教育 , 多学生尤其是 中学生比较厌倦思想品德 组织中小学生到福利院开展手拉手活动、 许 l 在敬老院开

加强中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的理性审视

加强中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的理性审视

加强中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的理性审视摘要:生命道德教育就是向学生传授生命知识,让学生们了解生命,减少因为社会多元思想观念而产生的迷茫心理。

加强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减少残害生命的行为,提升学生的生命观念。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生命道德教育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事情这个时期的学生进入青春期,对于家长和老师的话语容易产生情绪,面对矛盾也容易情绪化处理。

而社会多元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这个阶段的学生一种迷茫的心理。

同时,初中是踏入高中阶段的前期,很多学生由于进入叛逆期,又或者是承载不了学业压力的逐渐增大,对于生命问题产生困惑或对生命产生轻视现象,由此产生轻则自残、重则轻生或者一系列伤害他人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学生的生命安全,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也有极其不利的影响。

因此,对中学生开展生命道德教育活动,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生命观念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

1 中学生生命道德教育中的生命内涵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中学期间对学生进行生命道德的教育,有利于重塑青少年的生命价值观念,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探索生命的理念和意义,让学生们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珍惜生命。

减少自残、自杀等消极行为的出现,树立良好的生命道德观念。

而中学时期的生命道德观念具体有以下方面:1.1 传授生命知识众所周知,生命是有限的。

而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漠视生命,遇到生活中的一点不如意就做出残害生命的行为,这种情况也反映出了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生命意识的缺乏,大力开展传授生命知识已经成为生命道德教育的一大重要内容。

教师在讲解时,可以传授学生有关生命的知识,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发展以及生死的周期行为,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减少自我残害生命的行为。

在了解生命知识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以生命的周期为承载点,顺应生命发展的趋势,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找寻生命存在的价值。

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面对生命,珍惜生命。

1.2 优化生命关系自古以来,人类都显示出群体性,人类的生活也是以群居为主。

生命教育视野下对中学德育的反思与探索

生命教育视野下对中学德育的反思与探索

生命教育视野下对中学德育的反思与探索生命教育视野下对中学德育的反思与探索引言中学德育一直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

德育教育,既是学校的职责,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其立德树人的任务更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然而,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中学德育教育不仅面临着知识体系变革、文化取向多元、价值观念多样、社会现实复杂等诸多挑战,同时也受制于传统德育教育理念和方法,存在着缺乏创新、缺乏实效、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生命教育视野下对中学德育进行反思和探索。

一、从生命教育视角看待中学德育生命教育,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以生命的自身为基础,以人的生命素质和成长为中心,以生命的美好和幸福为追求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是关乎生命正常发展的教育,是以发掘和建构生命意义为核心目标的教育。

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支持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中学德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出发,我们认识到,在德育教育中,应该重视改变中学生精神状态、为其创造有利的生命环境和传授健康的生命观,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奇妙,懂得按照自己的生命意愿去行动。

生命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生命素质,人的生命素质包括人的思维力、创造力、探索精神、社交能力、实践能力、适应力与责任心等,其中道德素质是最为基础的素质之一,基础越好,越有利于其它素质的培养。

二、探索中学德育的新路径1、打造智慧德育在生命教育视野下,中学德育应该朝着智慧德育方向进行转变。

智慧德育的核心在于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智慧,掌握人生的智慧,从而更好地改善和完善人类社会。

作为教师,应该倡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从社会角度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中学德育的新途径,使中学德育更加智慧化,更加人性化。

2、优化德育课程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需要系统化,应在课程设置上为其特别配置德育课程。

德育课程要注意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更有助于学生们的德育教育。

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生命教育

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生命教育

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生命教育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它贯穿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而生命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类生命的宝贵和珍贵,懂得珍惜和保护生命。

本文将围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之生命教育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教学策略生命是最珍贵的财富,生命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对人类生命的关注和关怀,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探究和思考。

通过生命教育的实施,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命,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有效地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的一种教育,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注生命:生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学生应该关注生命的来源、本质、意义、价值等方面的问题,了解人类生命的奥秘。

尊重生命: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而生命更应该得到尊重。

学生应该学会尊重生命,不论是自己的生命,还是别人的生命,都应该倍加珍惜和尊重。

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意味着珍惜生命,积极地生活,不断地追求梦想。

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生命的美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保护生命:保护生命是人类的责任,也是每个学生的责任。

学生应该学会保护生命,不仅是保护自己的生命,还要关注和保护身边的人类、动物、植物等生命。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一)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生命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从而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不断地追求人生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学校和教师可以在生命教育中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首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是生命教育中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生命教育视野下对中学德育的反思与探索

生命教育视野下对中学德育的反思与探索

生命教育视野下对中学德育的反思与探索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中学德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

在这个时候,生命教育视野成为了德育工作者们寻找突破的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生命教育视野下对中学德育的反思与探索。

一、浅析生命教育视野生命教育是社会化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种围绕生命行为、生命哲学、生命意义等理念而展开的教育。

生命教育视野下,生命被认为是一种奇妙而神秘的存在,是人类唯一能应对的领域。

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对生命的探索和认知,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掌握生命的价值,走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生命教育注重的是生命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包括生命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

在物质层面上,生命教育注重生命的生物学规律和能力的培养。

在精神层面上,生命教育强调对个体和社会的关注,注重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

二、中学德育的反思中学德育作为一种社会价值体系,承担着传承和推广优秀文化、塑造学生成人的重要使命。

但在实践中,中学德育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1.德育目标单一当前,德育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制在纯粹道德教育的范畴之内,德育目标单一,缺少综合性和整体性。

这种做法往往容易让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导致形式主义的出现。

2.形式主义严重中学德育工作在实践中出现了大量形式主义的现象。

一些中学德育工作者忙于赶教育活动,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这使得德育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3.教育缺少科学性和系统性中学德育还缺少科学性和系统性,往往依靠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来进行教育,而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这使得德育教育工作者们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

三、生命教育视野下中学德育的探索如何借助生命教育视角来开展中学德育工作?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1.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敏感性生命教育视野下,一个人的一生是一段生命旅程。

中学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个基础,鼓励学生表达对生命的敏感性。

一些视觉艺术、音乐、文学和自然科学等活动可以让学生越来越敏感,发现生命中的价值和意义,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命道德教育的理性审视摘要:当下中国时而出现的中小学生自杀、自残和杀人、伤人等现象说明中小学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中小学学校生命道德教育开展不足。

本文分析了在中小学展开生命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现状提出了开展中小学生命道德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生命;生命道德;生命道德教育引言生命因其美丽和脆弱而对每个人都弥足珍贵,这本是一个常识,但生活中却有人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就轻生,甚至去危害他人的生命。

如果说成年人做出此类行为让人不可思议的话,那么未成年的青少年学生自杀或者杀人事件就更是令人震惊和悲痛。

2007年,西安市阎良区630中学一名14岁初三学生,因没完成作业挨了老师批评,可能在承受不了压力后服毒自杀①;仅2007一年,福建一省就因各种原因发生多起中小学女学生服农药或坠楼死亡事件;2008年,四川省一名沉迷网络杀人游戏的15岁少年,因不满继外祖母的管教,竟邀约3个网络玩伴一起将继外祖母杀死②。

此外,网络上报道北京、天津、武汉等地相继发生多起学生坠楼身亡和自杀事件。

诸如此类的悲剧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其根源何在?各相关主体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减少此类悲剧的发生呢(如果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话)?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原因,但是考虑到学生这一特殊身份,他们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面度过的,则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和伤人等危机事件频发现象最直接暴露出来的是学校生命道德教育的严重缺失或不足。

一、生命道德教育的含义生命道德教育是近十年来德育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范畴。

一般而言,生命道德教育是指这样一种教育: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遵循生命的规律和原则,引导个体体验、欣赏生命,培养个体的生命道德情感,追求个体生命的意义,使之实现生命的价值,进而达到生命的完满。

它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的生命道德教育是泛指一切有关珍爱生命、感恩自然、追求生命意义的教育;狭义的生命道德教育则专指促进个体生命成为优质自己的教育③。

但无论怎么理解生命道德教育,我们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关爱生命。

生命道德教育主要在家庭和学校这两个空间范围内展开,但为了讨论深入细致并更有针对性,本文把讨论范围严格限制在学校之内。

二、开展学校生命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惨痛的现实已经把开展学校生命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直接告诉了我们,但是这种必要性并非仅仅因为惨剧发生了,有伤亡,全面深入理解这种必要性的根据在于:着眼于未来,为了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以减少悲剧重演,我们需要去理解当下的悲剧为何会发生,而这往往是由于过去的疏忽或偏激。

过去三十多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进程,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观空前多元化。

但是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无疑是经济利益至上价值观,可以说,绝大部分中国人的最高标准和最终标准都是金钱,人的一切行为都要看最后能否产生效益。

在这样的精神氛围之下,虽然我们口头上也并没有忘记精神文明建设,但是其吸引力却远远比不上金钱形态的物质文明,于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也就遭到忽视了,那么多人为了钱不惜冒死也就不足为奇了。

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遭到父母师长们有意无意的忽视可想而知。

于是上述悲剧之所以发生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性。

而无论静态地看一个社会的精神状态还是动态地看将来要成为这个社会的主体的中小学生的精神状态,生命道德教育的必要性都不言而喻。

从学校道德教育这个角度来看,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过于重视人于所处的社会关系中的价值生命,把无惧死亡的精神提升到了与珍惜自然生命相对立的层面,这可谓是矫枉过正。

此外,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抽象、单一,没有考虑中小学学生生命成长不同阶段的特征和接受水平。

学校道德教育急需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为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生命的生命道德教育。

即使是在已有的对生命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已经开展生命道德教育的地方,也存在着一些误解。

2005年10月17日的新华日报(第b01版)有一篇题为“南京一些中学引入‘生命化道德教育’”的报道,其中举了金陵中学西河分校的例子,学校利用国庆长假要求近千学生做一项特殊作业:听妈妈讲“怀胎十月”的感受,还让学生们在腹部负重体验怀胎十月的感觉等等。

就笔者到过的一些中小学来看,生命道德教育的相关开展情况也不容乐观,主要是通过班会和思想品德课等形式来实施的,一些重点高中则设有心理咨询教室。

但是即便是上面所说的南京一些学校的例子,我们也不能不遗憾地得出如下结论,即:当前的生命道德教育也许叫作“道德生命教育”更为合适,因为它的落脚点还是道德,而不是生命。

前面已经提到,生命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出于对生命奇迹本身的敬畏而关爱生命,但是在这个例子中,很不幸,先有了一个道德教育的目的,然后才有了体验、敬畏生命的作业;实际上它的课程名称已经表明了那样做只是把道德教育生命化了。

而生命道德教育恰好相反,它告诉我们生命本身即是一个道德事件,生命不是为了证成某种道德的合理性。

尽管生命化道德教育已经远胜于单纯抽象的道德说教,但是仍然存在着把生命和道德割裂进而视道德为外在的危险。

从中小学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往往有沉重的学习压力,父母的高期望和高要求,以及个人情感等问题,内心充满着对外部世界的无力感。

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在父母的极度关爱下成长,而一路走来的学校教育(应试为主)缺少关于如何面对挫折或灾难的教育,他们的情商是较为薄弱的。

这种外压和内弱的共同结果便是:一旦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或者暂时的困境,他们很容易产生悲观、急躁等负面情绪,而如果焦虑的情绪没能找到合适的释放途径,他们就转而自我放大,直至失去了自我价值感,也就否认了生命的内在价值。

加之现在的中小学生过多地暴露于影视网络作品的暴力画面之下,一个很小的刺激都可能激发他们的求死或伤人杀人欲念,以此求得理解或问题的解决。

以上分析表明,在中小学校开展和改进生命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三、开展中小学生命道德教育的措施那么,开展中小学生命道德教育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一个总的回答很简单: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只是在一切可能的场合去唤醒学生们,让学生们听从生命本身的召唤,而不是把外在的一套规范和标准强加给他们。

具体而言,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生命为根本”的理念。

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自身首先是领悟到了生命这个奇迹的,懂得生命之不易与难能可贵,以及生命的脆弱与丰富的可能性,进而才能做到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提升生命。

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人不仅仅是一动物,学生不是学习和考试机器,学生更不是自己的顾客,相应地,教育工作者也不是知识的兜售者。

教育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而不是一种物化了的和商业化了的活动。

在现实或媒体上中,经常可以耳闻目睹以下一些现象:教师性侵女学生,老师虐待体罚学生,老师让学生互相掌掴,有些老师不有效利用正常的上课时间,而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或复习教材为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自己组织的所谓“辅导班”,更典型的是众所周知的汶川地震中弃学生于不顾自己逃命的“跑跑”老师范美忠,等等。

这实际上都是教师队伍缺乏生命道德意识的表现。

不难想象,一群没有生命道德意识的教师只能培养出没有生命道德意识的学生。

所以,开展和改进中小学生命道德教育的第一步只能是针对教育工作者展开,必须通过教师进修和培训等方式先改变教师队伍的生命道德状况。

其次,中小学的教学体制要走出以单纯传授知识和应对考试为中心的误区,逐步调整到兼顾知识和生命的正轨。

须知,学校教育本来只是人的生命的一个阶段和一项活动而已。

人又如何能够牺牲十几年的生命时间去专门学习知识和应对考试呢?知识作为人类几千年来文化和文明成果的集中表现对于个人来说当然非常重要,无论是对于个人的理智开发、情感陶冶、道德培养、意志锻炼还是对于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现代人而言,都是如此。

但是这一切教育活动都只能根植于生命。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求知本来是人的天性④。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大部分学生们会觉得学习是一项苦不堪言的重负?我们可以合理地理解为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是与人的求知的生命兴趣不合的。

这个事实提醒我们当前学校教学活动必须冲破知识和考试监狱的体制性牢笼,重新恢复知识与生命的天然联系。

再次,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课外活动也需要改变和丰富完善。

就教学活动而言,所有科目都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与生命道德相关。

比如,以初中或高中生物课讲人的生产这节内容为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传递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即:生命从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的结合开始,经过一家人特别是父母亲九月怀胎的艰辛,最后来到这个世界上,生命本身是一份礼物,一份给世界的礼物。

还可以结合像前述南京金陵中学所做的一些活动来讲解这部分内容。

这样,学生更能够产生对生命奇迹的欣赏、赞美和感恩,也就更能够以一种道德的态度去理解和对待生命,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⑤。

在现有的学科教育以外,也可以另外开辟一门名为“生命道德”的专题课程,集中对学生进行生命道德教育,例如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或历史问题,开展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等。

在学习方式上,则要注重学生的体验、自主探讨和与他人合作、对话等。

在学生课外活动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班级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开展生命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最后,中小学要建立心理干预和救助机制。

前面三点都是积极采取的正面措施,而这一点则是针对潜在的和已经发生的伤害事件而言。

中小学生涉世不深、情感脆弱而情绪波动大,在学习生活和与老师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矛盾,他们又没有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急需经验丰富和敏于觉察的成年人对他们进行开导。

以上我们就学校可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述,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一点:生命道德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

中小学生另外一个主要的活动空间——家庭,也有许多积极和消极措施可以采取,比如说杜绝学生接触电视和网络中的暴力色情场景等。

家庭生命道德教育是学校生命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有力补充。

此外,整个时代的精神氛围是学校生命道德教育得以展开的宏阔背景,我们同时寄希望于社会各个行动主体特别是媒体和文化产业内的有志之士能够共同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道德的生命观。

[注释]① http:///2007-12/08/content_6709017.htm② http:///s/2008-11-27/105416736675.shtml③宋菊芳.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问题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2):32.④参见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⑤至于其他学科的教育活动如何贯彻生命道德精神,虞萍(2008)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可资参考。

[参考文献][1]刘慧.生命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陈丽英,潘建华.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生命道德教育的理论建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9).[3]梅萍.提升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感和幸福感[j].江苏高教,2007(3).[4]程红艳.生命与道德——兼从生命的角度谈道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5]宋菊芳.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问题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2):32.[6]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7]南京一些中学引入“生命化道德教育”.新华日报,2005年10月17日,b01版.(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