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游泳馆设计规范范文

游泳馆设计规范范文

游泳馆设计规范范文1.游泳馆场地选择与规划游泳馆应选址于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地势平坦的地方,远离高压线、煤气管道等危险设施。

同时,要考虑到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性,合理规划停车场、换衣间、观众席等附属设施。

2.游泳池设计与结构游泳池的形式通常有室内和室外两种。

室内游泳池应采用玻璃钢或瓷砖等材质,能够有效隔绝外界声音与湿气,同时要配备合适的水质净化设备以及恒温、恒湿等系统。

室外游泳池则需考虑到防晒、防雨等因素。

3.游泳池布局与尺寸根据国内国际标准,游泳池的尺寸应符合比赛要求。

标准泳池的长度为50米,宽度为25米,深度为1.8米至2.2米。

同时,游泳池的布局要合理,包括深水区、浅水区、跳水池等。

水位及水流的调节也要符合游泳运动的需要。

4.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布局游泳馆应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更衣室、淋浴室、观众席、售票处等。

这些设施要满足人流量的需要,设备要现代化、安全可靠,且易于维护。

5.安全措施游泳馆应设有防滑地板、安全护栏、救生设备等,确保游泳者的人身安全。

同时,要定期检查水质,并配备足够的通风设备,防止空气污染。

6.照明设计游泳馆的照明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比赛和训练的需要,保证光线充足且均匀分布,避免出现阴影和炫光。

同时,要采用节能的照明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7.环保设计游泳馆应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方案,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

8.无障碍设计游泳馆要合理设置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士的出入和使用,力争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游泳馆设计规范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到人身安全、水质管理、建筑结构、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只有合理满足这些规范,游泳馆才能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游泳池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游泳池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游泳池规范要求建筑物游泳池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设施,其设计和建造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游泳池的规范要求,包括安全、卫生、结构等方面。

一、安全规范要求1. 周边环境:建筑物游泳池应远离交通干道、高压输电线路等危险区域。

同时,应设置围栏、警示标识等设施,确保游泳池区域的安全。

2. 布局与设计:游泳池应设计合理的出入口和紧急出口,并配备防滑的台阶和扶手,以确保人员安全进出。

3. 深度标识:游泳池内应设置清晰可见的深度标识牌,明确不同区域的水深,避免游泳者意外溺水。

4. 拦挡设施:在游泳池周围应设置合适的拦挡设施,防止人员误入游泳区域。

5. 水质监测:游泳池应设有水质监测设备,定期检测水质指标,确保游泳者的健康与安全。

二、卫生规范要求1. 池水处理:游泳池应采用合理的池水处理系统,包括过滤、消毒等工艺,确保池水清澈透明、无臭味。

2. 换气系统:游泳池应设置有效的换气系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游泳者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3. 洗浴设施:游泳池周边应设置洗浴设施,包括淋浴间、更衣室等,方便游泳者洗浴和更衣。

4. 清洁维护:游泳池应有专人进行定期清洁,包括池底、池壁、设备等,保持整个游泳池的卫生。

三、结构规范要求1. 抗震设计:游泳池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地震力的作用,采用合理的抗震措施,确保在地震发生时结构的安全性。

2. 防水设计:游泳池的地下部分应进行防水处理,避免地下水渗透,保持游泳池的稳定性。

3. 材料选择:游泳池的建造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抗腐蚀材料,以确保游泳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4. 排水系统:游泳池应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保证池水流动畅通,避免积水导致污染和滑倒等危险。

总结: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游泳池的规范要求涵盖了安全、卫生和结构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要求进行设计和建造,才能确保游泳池的安全、舒适和持久。

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使用环境,致力于打造一个优质的游泳场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健康的享受。

国标 游泳池设计规范

国标 游泳池设计规范

国标游泳池设计规范游泳池作为一种重要的运动场地和休闲娱乐设施,其设计规范对于保障游泳池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即国标,来规范游泳池的设计、建设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国标中的一些重要规范和要求。

一、池型设计根据国标,游泳池的池型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

室内游泳池主要用于防风、保温和防污染,室外游泳池则需要考虑阳光照射和气候因素。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游泳池,都应该具备适宜的池型,如矩形、圆形、椭圆形等,以保证游泳池在各种场景下的舒适性和美观性。

二、尺寸和深度要求国标对于游泳池的尺寸和深度都有明确的要求。

池长一般应不少于25米,宽度不少于10米。

至于深度,国标规定了不同深度区域的划分,如深水区、浅水区和教学区等。

这样的划分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游泳需求的人群,并提供安全的游泳环境。

三、水质和水处理对于游泳池的水质要求,国标也有详细规定。

首先,游泳池水应无色、透明、无异味,并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其次,游泳池水应保持清洁,周期性地进行水处理和消毒,以杀灭有害细菌和病毒。

最后,游泳池水的PH值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以保证游泳者的皮肤和眼睛不受刺激。

四、安全设施和标示为了确保游泳池使用者的安全,国标要求在游泳池周围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标示。

例如,游泳池应该有安全的防滑地面和围栏,设有紧急救生设备和急救箱等。

此外,游泳池周围的标示牌应清晰可见,提示游泳者注意安全事项,如禁止潜水、留意游泳深度等。

五、空气质量要求室内游泳池的空气质量对于使用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国标规定了室内游泳池的通风要求,如保证新风与污染空气的相对比例、合适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等。

这些要求可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和空气调节设备来实现。

六、附属设施和服务设备除了游泳池本身,国标还规定了一些附属设施和服务设备的安装和布局要求。

例如,更衣室、淋浴间、卫生间、休息区等,这些设施应满足舒适、清洁和方便使用的要求。

此外,国标还要求提供必要的救生员、指导员和安全培训等服务设施,以保障游泳者的安全和健康。

最新水泥泳池规范标准

最新水泥泳池规范标准

最新水泥泳池规范标准水泥泳池作为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休闲设施,其规范标准对于确保泳池的安全性、耐用性和功能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最新的水泥泳池规范标准:1. 设计规范:- 泳池的设计应遵循当地的建筑法规和安全标准。

- 泳池的尺寸、形状和深度应根据使用目的和用户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 泳池的入口和出口应方便且安全,避免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2. 结构安全:- 水池的结构设计应能承受静水压力和动态水压力。

- 池壁和池底应采用高强度、抗渗水的水泥材料。

- 泳池的支撑结构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防水处理:- 泳池的防水层应采用专业的防水材料,确保长期不渗漏。

- 防水层应覆盖整个泳池的内表面,包括池壁和池底。

-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水层,以延长泳池的使用寿命。

4. 循环过滤系统:- 泳池应配备有效的循环过滤系统,以保持水质的清洁和卫生。

- 过滤系统应定期清洗和更换滤料,确保过滤效果。

- 循环泵和过滤设备的选型应符合泳池的规模和使用频率。

5. 消毒和水质管理:- 泳池应定期使用消毒剂,以杀灭细菌和病毒,保持水质安全。

- 应安装水质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泳池的pH值、氯含量等指标。

- 应制定水质管理计划,包括定期的水质检测和调整。

6. 安全设施:- 泳池周边应设置足够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救生设备。

- 应配备专业的救生员,并定期进行救生技能培训。

- 泳池的照明应充足,确保夜间使用的安全。

7. 环境友好:- 泳池的建设和运营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 应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应采取措施减少泳池运营过程中的噪音和光污染。

8. 维护与保养:- 应制定详细的泳池维护和保养计划,确保泳池的正常运行。

- 定期对泳池的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避免安全隐患。

- 应培训泳池管理人员,使其熟悉泳池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结束语:水泥泳池的规范标准是确保泳池安全、卫生和高效运营的基础。

遵循这些规范,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愉悦的游泳环境。

游泳池设计规范

游泳池设计规范

1、一般项目1。

游泳池面积:由于北方气候的限制,游泳池面积控制在600-800㎡。

其他区域的游泳池面积控制在1000-1200㎡。

2。

游泳池的位置应与会所结合考虑,便于后期物业管理。

同时,俱乐部内设有更衣室和淋浴室(如有可能,也可在俱乐部内设有设备室)。

三。

物管游泳池步行流线为:更衣室→淋浴间→洗脚池→游泳池4。

室外游泳池深度:1.2-1.5米游泳池;0.75-0.8米按摩池;0.3-0.6米儿童游泳池和游泳池;游泳池深度应在池壁上标明具体比例。

5个。

在通往游泳池的走道中间,应设强制穿脚浸泡消毒池(池长不小于2m,宽度与走道相同,深度为200mm)。

如果更衣室没有淋浴,这里应该有额外的淋浴设施。

6。

休息平台与池界之间必须设置截水沟,防止雨水、污水进入池内。

7号。

救生圈是可移动的。

8个。

面积比成人泳池:泳池总面积的70%(如果设置按摩池,则按摩池占5%)儿童泳池:泳池总面积的20%嬉皮池(可选):10%9。

池底不宜采用逐渐下降的形式(如从儿童池到成人房,不方便以后维修)。

10。

泳池区应与非泳池区隔离,不易攀爬,便于独立管理。

游泳池应远离儿童沙池、垃圾转运站等易产生异味和粉尘的场所。

11。

设计中应考虑池水交换回用。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为公园水景提供额外的连接管道,游泳池可以回收到水景中使用。

12。

儿童游泳池的设计应避免棱角分明。

13。

儿童游泳池的位置应靠近游泳池入口;避免靠近成人游泳池的深水区,如在特殊情况下难以实现,必须设置安全隔离。

14。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池底图案应有详细的颜色样本和材料颜色选择。

15。

为埋地管道设计的游泳池应设置柔性套管,以避免水管破裂和沉降造成维修不便;游泳池管道不宜过多,易造成池壁漏水。

16。

管道应有明确的流向标识,管道和阀门应有合理的检修空间,进水管设独立的水表;游泳用电控制箱设独立的电表。

17。

休息平台宽度≥4500mm,设置休闲设施。

2、材料要求1。

游泳池的台阶采用马赛克制作,与游泳池整体一致。

园林景观及泳池设计规范及要点

园林景观及泳池设计规范及要点

园林景观及泳池设计规范及要点【泳池景观设计规范要点】一、泳池池体设计:1、公共游泳池的平面形状以采用矩形为最佳,如不能采取矩形的情况下,需保障泳池周边至少有三处观察点前视能够观察到任何角落;2、新建人工游泳池(单个池)水面面积不小于100m2,不大于800m2,客户群体对泳池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规划多个泳池的办法解决;3、公共游泳池应该设计成坡底,并泳池一端为最浅端,另一端为最深端;4、幼儿涉水池水深0.25—0.3m,儿童涉水池水深不大于0.6 m;5、儿童涉水池宜单独设置,与公共泳池合并设置的,公共泳池最浅处水深不应大于0.6 m,并儿童池与公共泳池必须使用栏杆分隔;6、公共泳池最浅处水深不大于0.8 m,流水游泳池水深不大于1.2 m,造波池池底为斜坡时,其坡度不大于8%,且水深不大于1.8 m;7、公共泳池应分设浅水区(水深1.2m以下)和深水区(水深1.2m以上),分界处应有明显标志,设置浮标隔断;8、有成人水滑梯的,水池水深为0.7—0.8m,有儿童滑梯的,水池水深不大于0.6m;9、池壁、池底呈浅色,没有影响救生员判断的图案,水面上设有桥、有一定遮盖面积的装饰物影响救生员视线的,桥及装饰物下应有防止泳客进入的措施;10、所有棱角及底角应为圆形,池壁应平整,池底应防滑,预埋件不应露出池底和池壁;11、水深1.2m处的池壁水线下15cm位置预埋内陷式不锈钢环,便于系挂隔断浮标(小池无此要求);12、游泳池四周铺设有防滑走道,其地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不小于0.5,游泳池与防滑走道之间设有排水沟并保障泳池溢水不会流到防滑走道。

二:辅助设施设置要求:1、更衣室与游泳池走道中间设有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该池长不小于2m、宽度与走道宽度相同、深0.2m,更衣室与游泳池中间的走道地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不少于0.5;2、入池前及便后必须经淋浴消毒,更衣室与游泳池走道中间设有强制喷淋设备,男、女各一套,每套喷头数量不少于4个,其喷头喷出的水不能进入浸脚消毒池中;3、有分设的男、女淋浴室,淋浴室每30—40人设一个沐浴喷头,有分设的男、女更衣室,并配有存放衣物的设施,更衣柜按每2.5m2水域设置一个的标准建造,更衣室设施无锐角、利边,采用安全玻璃;4、设有卫生间(女厕所每40人设一个便池,男厕所每60人设一个大便池和两个小便池)、器材库、办公室、急救室、售票室等设施;5、室内、外游乐池均应有充足照明,室内采光系数为1/4—1/5,游泳池水面光照度不低于80lx,照明设备距离水面的高度不低于5m;6、水中灯具工作电压不大于24V,其电源变压器的初、次级绕组见要采用相当于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水平的绝缘隔离,变压器初、次级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7MΩ变压器绕组对金属外壳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MΩ,游泳池照明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泳池设计规范要求

泳池设计规范要求

泳池设计规范要求一、游泳池人工建造的,供人们在水中以规定的各种姿式划水前进或者进行活动的水池公共泳池公共游泳池的平面尺寸及水深宜符合下列要求:1、平面形状宜采用矩形或者不规则形状;2、矩形池宽按2.0〜2.2m 的倍数设计。

池长应采用50m 或者25m;3、一座池内应分设浅水区(水深 1.0~1.2m)和深水区(水深大于1.2m~1.7m) ,分界处应有明显的标志。

4、造波池池底为斜坡时,其坡度不大于8%,且水深不大于1.7m;5、成人滑梯水池水深为0.8〜0.9m6、儿童滑梯水池水深不大于0.6m;7、儿童涉水池水深不大于0.6m8、幼儿涉水池水深为0.25〜0.3m9、特殊形式的水滑梯(如上抛式)水池水深不大于 1.5m 戏水池水深不大于0.8m 应采用池岸溢流式溢水方式。

10、应有必要的更衣室、淋浴间、洗手间、急救室等辅助设施二、按摩池(一)空气按摩池人工创造或者建造的,利用注入空气且有一定压力的喷射水流对人体各部位进行按摩的水池。

使用人数较多的水上游乐场所和游泳池等处的按摩池,宜设计土建型公共按摩池,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子平面形状,根据设置地点的情况,可设计成不规则几何形状;2、当与游泳池合建在一起时,功能分区应互不影响。

池岸周围地面应设带格栅板的排水沟;3、水力按摩坐位、气泡按摩坐位温和泡按摩躺位等不同功能按摩,应沿池边分区设置;4、坐位数量应按使用人数确定;5、池内水深不患上超过1m,按摩坐位水深不患上超过0.50m;6、当水深超过1.0m 时,每15m 池长应设扶手一个。

池子出入处水深超过0.6m 时,应设进出池子的台阶和扶手。

(二)水力按摩池水力按摩池水流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成品型按摩池宜采用单水流给水系统;2、非成品公共按摩池,宜采用双水流给水系统;3、水力按摩喷嘴的供水压力宜采用50 120kpa 按摩池双水流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池水循环过滤系统的水泵容量,应按池子给水口数量计算确定,但不患上小于池水循环流量。

游泳池设计规范标准

游泳池设计规范标准

游泳池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游泳池的给水排水设计符合游泳水质、水温、卫生要求和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管理和节约用水,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人工建造的游泳池和跳水池的给水排水设计,但设计温泉游泳池、冲浪游泳池、医疗游泳池、水上乐园等游泳设施时,还应遵守有关规定。

第1.0.3条游泳池的给水排水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遵守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以及其它有关规范或规定。

第二章水质和水温第一节水质第2.1.1条游泳池初次充水和正常使用过程中的补充水水质,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第2.1.2条游泳池池水的水质应符合表2.1.2的规定。

注:比赛游泳池池水水质还应符合有关规定。

第二节水温第2.2.1条游泳池的池水温度,可根据游泳池的用途,按下列数值进行设计:一、室内游泳池:1.比赛游泳池:24~26℃;2.训练游泳池:25~27℃;3.跳水游泳池:26~28℃;4.儿童游泳池:24~29℃。

注:旅馆、学校、俱乐部和别墅内附设的游泳池,其池水温度可按训练游泳池池水温度数值设计。

二、露天游泳池的池水温度不宜低于22℃。

第2.2.2条室内游泳池设有准备池时,其池水温度按本规范第2.2.1条的训练游泳池数值设计。

第三章给水系统第一节系统选择第3.1.1条游泳池应采用循环净化给水系统。

第3.1.2条当水源充沛时,游泳池可采用直流给水系统,但入池混合后的池水水质应符合本规范第2.1.2条的规定。

注:当技术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比较合理时,可采用直流净化给水系统。

第二节充水和补水第3.2.1条游泳池的初次充水时间,应根据使用性质和城镇给水条件确定,一般宜采用24h。

但最长不宜超过48h。

第3.2.2条游泳池的补充水量,应根据游泳池的水面蒸发、排污、过滤设备反冲洗(如用池水反冲洗时)和游泳者带出等所损失的水量确定,一般可按表3.2.2的数据选用。

酒店泳池设计规范

酒店泳池设计规范

现今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五星级酒店,还是近年来新晋的网红酒店,在其耳目一新的景观下,往往蕴藏着独具一格的酒店文化与设计理念。

如果说合理的设计参数是打造酒店舒适环境的科学基础,那么细节的设计就是再次抓住顾客心的“魔法”。

就比如说,在游泳池的设计方面,它就有着许多的讲究。

1、泳池面积: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原因限制,泳池面积宜控制在600-800㎡,其他地区泳池面积宜控制在1000-1200 ㎡。

2、室外泳池深度:深水池1.2-1.5米;按摩池0.75-0.8米;儿童泳池及嬉水池0.3-0.6米。

3、面积比:成人池占泳池总面积70%(如设置按摩池,则按摩池占5%);
儿童池:占泳池总面积20%;嬉水池(可选):10%
4、泳池区要求与非泳池区隔离,不容易攀越,便于独立管理。

泳池应远离儿童戏沙池、垃圾中转站等易产生异味、灰尘的场所。

5、儿童泳池设计应避免棱角,选址应考虑靠近泳池入口,避免靠近成人池深水区,如特殊情况下难以实现,则必须设置安全隔离。

6、设计中应考虑泳池换水的再利用,有条件时可增设连通管道至园区内水景,将泳池换水循环至水景中使用。

成人泳池与儿童泳池,必须采用分开独立的
水循环系统。

杭州筑之境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是高端泳池设计规划施工一条龙服务公司。

公司业务开展多年以来,培养出了一支具有"专业、创新、协作"创业精神且敢为天下先的精英团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受到了合作客户的高度认可,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经营口碑。

游泳池设计规范标准

游泳池设计规范标准

游泳池设计规范标准游泳池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休闲娱乐设施,其设计规范对于保障游泳池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在进行游泳池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游泳池的尺寸、深度、水质处理、环境设施等。

本文将就游泳池设计规范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游泳池设计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游泳池设计规范标准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尺寸和深度。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室内游泳池的长度一般不少于25米,宽度不少于12.5米,深度一般在1.2米至1.8米之间。

而室外游泳池的尺寸则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同样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

此外,游泳池的深度变化也需要符合规范,通常会设置浅水区和深水区,以满足不同游泳者的需求。

其次,水质处理是游泳池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游泳池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在设计游泳池时,需要考虑到水质处理系统的设置,包括过滤、消毒、循环等设施。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水质监测和维护设施的设置,以保证游泳池水质的持续稳定。

另外,游泳池周边的环境设施也是设计规范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部分。

这包括了游泳池边的防滑处理、安全设施的设置、照明设施的规划等。

同时,对于室外游泳池来说,还需要考虑到遮阳设施、休息区、更衣室等的设置,以提高游泳者的使用体验。

除了以上提到的要素,游泳池设计规范标准还涉及到了排水系统、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等多个方面,这些都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充分考虑。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同时考虑到实际使用情况和环境特点,以确保游泳池的设计符合规范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游泳池设计规范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要素,包括尺寸和深度、水质处理、环境设施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这些要素,并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游泳池的设计安全、舒适且符合规范。

希望本文能够为游泳池设计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帮助他们设计出更加优质的游泳池设施。

室外游泳池设计规范

室外游泳池设计规范

室外游泳池设计规范一、一般项1、泳池面积: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原因限制,泳池面积宜控制在600-800㎡。

其他地区泳池面积宜控制在1000-1200 ㎡。

2、泳池的选址应考虑与会所结合,以便于后期物业管理。

同时在会所中设置更衣室及淋浴间(如有条件,则设备房也可设置于会所中)。

3、物业管理泳池的人行流线为:更衣室→淋浴→洗脚池→游泳池4、室外泳池深度:深水池1.2-1.5米;按摩池0.75-0.8米;儿童泳池及嬉水池0.3-0.6米;池深尺寸应在泳池面壁有具体刻度标识。

5、通往泳池走道中间应设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池长不小于2m,宽度应与走道相同,深度200mm),如更衣室无淋浴需在此处增设淋浴设施。

6、休息平台与泳池边界之间,必须设置截水沟,避免雨水、污水进入泳池。

7、救生台为成品可移动。

8、面积比成人池:占泳池总面积70%(如设置按摩池,则按摩池占5%)儿童池:占泳池总面积20%嬉水池(可选):10%9、泳池底面尽可能不采用渐进式落差形式(如:由儿童池向成人室缓坡式下沉),不便于后期维护。

10、泳池区要求与非泳池区隔离,不容易攀越,便于独立管理。

泳池应远离儿童戏沙池、垃圾中转站等易产生异味、灰尘的场所。

11、设计中应考虑泳池换水的再利用。

有条件时,可增设连通管道至园区内水景,将泳池换水循环至水景中使用。

12、儿童泳池设计应避免棱角。

13、儿童泳池选址应考虑靠近泳池入口;避免靠近成人池深水区,如特殊情况下难以实现,则必须设置安全隔离。

14、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池底图案应有彩色详细大样及材料色彩选型。

15、管线埋地设计的泳池应设柔性套管,以免因为沉降而造成水管破裂和检修不便;泳池管线不宜过多,容易造成池壁漏水。

16、管道有明确的流向标识、管道和阀门要设置合理的维修空间、进水管有独立的水表;游泳用电控制箱需安装独立的电表。

17、休息平台宽度≥4500mm,考虑摆放休闲设施。

二、选材要求1、泳池台阶要求台阶材质上使用马赛克,与整体泳池一致。

游泳池给排水设计规范

游泳池给排水设计规范

游泳池给排水设计规范游泳池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常见场所,为了保障游泳池水质的清洁和安全,合理的给排水设计规范必不可少。

本文将从游泳池的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两个方面进行介绍,总结出一套合理的游泳池给排水设计规范。

一、游泳池给水系统设计规范1. 给水管道设计:游泳池的给水管道需要考虑供水量和水质要求。

一般情况下,选择直径适宜的PVC管道或不锈钢管道,要求管道防腐蚀能力强,并且耐高温、耐压。

2. 水源净化处理:游泳池的水源需要定期进行净化处理,以保证水质的清洁和卫生。

常用的水源净化处理方式包括注入消毒剂、滤网过滤、紫外线杀菌等。

3. 给水泵房设计:给水泵房应位于游泳池附近,便于供水管道的输送和维护。

泵房应选用噪声较小、耐高温的泵设备,并配备相应的控制系统,以确保供水的稳定性。

4. 游泳池防溢设计:游泳池应设有防溢水槽或设置溢水口,以防止游泳池溢水进入其他区域造成安全隐患。

水槽或溢水口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设置有效的排水防止倒灌。

5. 水质循环处理:游泳池的水质需要保持清洁、循环。

循环系统包括滤池、循环泵、调节阀等设备,滤池应定期清洗,确保过滤效果和水质的稳定。

二、游泳池排水系统设计规范1. 排水管道设计:游泳池的排水管道应设置合适的斜坡,以便排除水池内的杂物和污水。

排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耐高温、耐压的PVC管道或不锈钢管道,确保排水通畅。

2. 排水泵房设计:排水泵房需要位于距离游泳池较近的地方,便于排水管道的输送和维护。

泵房应选择静音、耐高温的排水泵设备,并配备相应的控制系统,以确保排水的效果。

3. 废水处理系统设计:游泳池的排水应经过合适的处理后才能排入污水系统,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处理方式包括沉淀池、生物潜流床、消毒等,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处理设备。

4. 废水回用设计:在可行的情况下,游泳池的废水可以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再次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废水回用系统需要考虑水质的处理和再循环供水的安全性。

5. 排水防倒灌设计:游泳池的排水管道应设置防倒灌装置,以防止污水、雨水等外部液体逆向进入游泳池系统。

游泳池设计规范[最新]

游泳池设计规范[最新]

游泳池设计规范[最新]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游泳池的给水排水设计符合游泳水质、水温、卫生要求和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管理和节约用水,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人工建造的游泳池和跳水池的给水排水设计,但设计温泉游泳池、冲浪游泳池、医疗游泳池、水上乐园等游泳设施时,还应遵守有关规定。

,第1.0.3条游泳池的给水排水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遵守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以及其它有关规范或规定。

第二章水质和水温,第一节水质,第2.1.1条游泳池初次充水和正常使用过程中的补充水水质,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第2.1.2条游泳池池水的水质应符合表2.1.2的规定。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表2.1.2项目标准序号6(5~3.5 1 PH值不大于5度,或站在游泳池两岸能看清水深1.5m的池浑浊度 2 底四、五泳道线耗氧量 3 不超过6mg/L尿素 4 不超过2.5mg/L游离余氯:0.4~0.6mg/L余氯 5化合性余氯:1.0mg/L以上细菌总数 6 不超过1000/ml总大肠菌群 7 不得超过18个/L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地面水有害物质 8 水质卫生标准执行注:比赛游泳池池水水质还应符合有关规定。

,第二节水温,第2.2.1条游泳池的池水温度,可根据游泳池的用途,按下列数值进行设计: ,一、室内游泳池:,1(比赛游泳池:24~26?;,2(训练游泳池:25~27?;,3(跳水游泳池:26~28?;,4(儿童游泳池:24~29?。

,注:旅馆、学校、俱乐部和别墅内附设的游泳池,其池水温度可按训练游泳池池水温度数值设计。

,二、露天游泳池的池水温度不宜低于22?。

,第2.2.2条室内游泳池设有准备池时,其池水温度按本规范第2.2.1条的训练游泳池数值设计。

第三章给水系统,第一节系统选择,第3.1.1条游泳池应采用循环净化给水系统。

游泳池设计规范

游泳池设计规范

游泳池设计规范游泳池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游泳池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功能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

以下是游泳池设计规范的一些重要要点:1. 游泳池形状和尺寸:游泳池的形状和尺寸应根据使用人数、场地大小以及预期使用情况确定。

一般来说,游泳池的长宽比应在2:1到3:1之间。

2. 水质控制:游泳池水质需要根据相关标准来进行控制,如国家或地区的水质标准。

常见的控制参数包括游泳池水的pH值、余氯含量、总硬度、溶解氧含量等。

3. 水深和坡度:游泳池的水深应根据不同区域的深水区、浅水区和非游泳区划分,确保游泳者的安全。

游泳池的坡度也需要考虑,以确保水流畅并方便疏水排污。

4. 安全设施:游泳池的安全设施包括泳池边缘的护栏、护栏门、安全标志等,以及供应游泳圈、救生衣等水上救生设备。

5. 照明和通风:游泳池的照明和通风应满足相关标准,确保游泳者在任何时间和气候条件下都能获得良好的视觉和呼吸环境。

6. 水循环和过滤:游泳池的水循环和过滤系统应根据池内水量和使用频率进行设计,以确保水质清洁和适宜游泳。

7. 防滑措施:游泳池内外的地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以减少跌倒和滑倒事故的发生。

8. 健康设施:游泳池设计中也需要考虑到健康设施,如更衣室、淋浴房、卫生间等,以提供方便的场所供游泳者更换衣物和洗浴。

9. 废水处理:游泳池的废水需要通过合适的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以满足环境排放标准。

游泳池设计规范有助于确保游泳池的安全和舒适性,同时也提供了合理的功能和环境。

这些规范应由专业设计师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设计,并经过专业人员的验收和监测。

只有遵循规范的设计和运营,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

游泳池建设标准及规范

游泳池建设标准及规范

游泳池建设标准及规范一、引言游泳池是一种常见的娱乐设施,也是体育运动的重要场所。

为了确保游泳池的安全、卫生和功能完善,需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建设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游泳池建设中需要遵循的一些标准和规范,并提供一些建议。

二、建设标准2.1 安全标准游泳池的建设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游泳者的人身安全。

安全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合理的深浅比例、坡度和边缘设计,防滑地板和扶手设施,疏散通道和紧急救援设备等。

此外,游泳池周边的标识牌和安全警示标志也必须醒目清晰。

2.2 卫生标准游泳池的水质和环境卫生对游泳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建设过程中需考虑无尘、防腐蚀、易清洁的材料,以便于定期维护和清洁。

游泳池的水源应使用纯净水,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处理,以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度适宜。

2.3 设施标准游泳池的设施包括游泳池本体、淋浴、更衣室等。

游泳池的设计需符合人性化、安全、便利的原则,提供良好的景观和舒适的环境。

同时,游泳池辅助设施如淋浴和更衣室,需提供充足的空间、足够的设备和良好的通风。

三、建设规范3.1 建筑规范游泳池的建筑规范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防水设计等。

建筑设计要符合地形地貌、环境卫生以及安全标准,并考虑施工和日常维护的便利性。

结构设计要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确保游泳池能够承受正常使用和突发情况下的压力。

防水设计要做到有效防止地下水渗入,并考虑周边环境的排水问题。

3.2 设备规范游泳池的设备规范包括水处理设备、水质监测设备和通风设备等。

水处理设备要选择可靠、高效的设备,保证水质的清洁和可靠的运行。

水质监测设备要准确、方便,确保水质的监测和调控。

通风设备要满足室内空气质量要求,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3.3 操作规范游泳池的操作规范包括日常管理和安全管理等。

日常管理要做好场地维护、水质管理、设备运维和人员管理等。

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紧急救援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并确保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培训。

四、建设建议在游泳池建设过程中,建议遵循以下原则:1. 秉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游泳者的人身安全。

学校游泳池设计规范

学校游泳池设计规范

学校游泳池设计规范游泳是一项受到广大学生喜爱的运动,为了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和提供安全可靠的游泳环境,学校游泳池的设计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学校游泳池的设计规范。

一、安全设计规范学校游泳池的设计应以安全为首要目标,确保学生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游泳活动。

以下是一些安全设计规范的建议:1.1 泳池深度:学校游泳池应设置深浅不一的区域,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

对于不会游泳或游泳技术较差的学生,应设置较浅的区域,以保证其安全。

1.2 安全设施:学校游泳池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游泳圈、浮板、救生衣等,以应对紧急情况并提供帮助。

1.3 防滑设计:游泳池周围的地面应采用防滑设计,以防止学生因滑倒而受伤。

1.4 隔离措施:游泳池周围应设置栏杆或其他隔离措施,以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游泳区域。

二、卫生设计规范学校游泳池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卫生因素,保持水质清洁和周围环境的卫生。

以下是一些卫生设计规范的建议:2.1 水质处理:游泳池水应定期检测并进行适当的处理,以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2.2 水循环系统:游泳池应配置有效的水循环系统,保证水体的流动和更新,减少水中细菌和污染物的滋生。

2.3 卫生间设施:学校游泳池应配备充足的卫生间和淋浴设施,以便学生在游泳之后进行清洁和更衣。

2.4 周围环境清洁:学校游泳池周围的道路和绿化带应定期清洁,保持整洁和卫生。

三、设施设计规范为了提供良好的游泳体验,学校游泳池的设施设计应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以下是一些设施设计规范的建议:3.1 足够空间:学校游泳池应具备足够的空间,以容纳同时游泳的学生人数,并保证学生之间有足够的游泳空间。

3.2 学生休息区:游泳池周围应设有学生休息区和观众席,供学生们休息和观看游泳比赛。

3.3 充分照明:游泳池应有充足的照明设施,以便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使用。

3.4 温水设施:在寒冷的季节,游泳池应配备温水设施,以提供舒适的游泳环境。

游泳池设计规范

游泳池设计规范

游泳池设计规范游泳池设计规范包括了游泳池的尺寸、深度、水质处理、安全设施等方面的要求,以下是对游泳池设计规范的详细介绍:一、尺寸要求1. 游泳池的长度一般应在25米至50米之间,宽度一般应在10米至20米之间。

2. 游泳池的深度一般应在1.2米至2米之间。

二、水质处理1. 游泳池的水质处理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9667-1996的要求,确保水质清洁卫生。

2. 游泳池应设置过滤器、消毒装置等设备,对水质进行处理和保持。

3. 游泳池水质监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以保证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三、安全设施1. 游泳池应设置有防滑地板,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2. 游泳池应设置有完善的防护设施,如护栏、护墙等,确保游泳者的安全。

3. 游泳池周围应设置有紧急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浮板等。

四、照明设备1. 游泳池应设置室外照明设备,保证游泳者在夜间也能安全游泳。

2. 游泳池周围设施区域应设置照明设备,以提供足够的照明度和安全性。

五、通风设备1. 游泳池内应设置有适当的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氯气对游泳者的刺激。

2. 游泳池周围的更衣室、浴室等区域也应设计适当的通风设备,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六、设施配套1. 游泳池应设置有更衣室、储物柜等设施,方便游泳者更衣和保管个人物品。

2. 游泳池周围应设置有休息区、观景台等设施,提供给游泳者休息和观看游泳的场所。

七、保养与维护1. 游泳池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水质卫生和设施的完好。

2. 游泳池周围的设施区域也应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安全和良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就是游泳池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设计师在进行游泳池设计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以确保游泳池的安全、卫生和舒适性。

游泳池设计规范

游泳池设计规范

游泳池设计规范游泳池是休闲、健身和娱乐的理想场所。

为了确保游泳池的安全、卫生和环境舒适,设计规范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游泳池设计中需要遵循的一些关键规范。

1. 设计尺寸规范游泳池的设计尺寸应当符合标准规范,以确保游泳池的功能和舒适性。

一般来说,标准游泳池的长度应在25米至50米之间,宽度应在12.5米至25米之间。

此外,游泳池的深度应根据不同区域进行设定,例如深水区、浅水区和儿童区。

2. 安全设施规范游泳池设计必须考虑到安全设施,以保障游泳者的安全。

其中,游泳池周围应设有合适的护栏或围栏,以防止未经许可的进入和防止意外事故。

此外,游泳池边缘的地面材料应该防滑,并设置安全标识和紧急救援设备,如救生圈和急救箱。

3. 水质处理规范游泳池的水质处理是保持水清洁和卫生的关键。

在设计中,应确保配备适当的水处理系统,包括滤清器、消毒设备和循环系统。

此外,水质监测设备也应该安装,以便及时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和余氯含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持水质。

4. 照明设计规范合理的照明设计在游泳池的使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适当的照明可以提供良好的视野,增加安全性,并创造出更加舒适的环境。

在游泳池周围和水下都应布置适当的照明设备,以确保各个区域的照明效果均匀,并避免眩光和阴影问题。

5. 设备配置规范游泳池的设备配置也是设计规范的一部分。

根据不同的需求,游泳池可以配备各种设备,如滑水道、水上乐园、健身器材等。

在设计中,应确保这些设备的布局合理,以及与主游泳区域的安全距离。

此外,还要考虑这些设备的可持续性和维护的便捷性。

6. 其他环境因素规范除了上述规范之外,游泳池的设计还应考虑其他环境因素。

例如,应合理规划游泳池的位置,以充分利用阳光和避免不必要的阴影。

此外,还要考虑水资源的合理使用,以及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等环境保护问题。

总结:游泳池设计规范涉及到游泳池尺寸、安全设施、水质处理、照明设计、设备配置和其他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泳池设计规范(1)游泳池人工建造的,供人们在水中以规定的各种姿势划水前进或进行活动的水池公共泳池公共游泳池的平面尺寸及水深宜符合下列要求:1平面形状宜采用矩形;2池宽按2.0~2.2m的倍数设计。

池长应采用50m或25m;3一座池内应分设浅水区(水深1.0~1.4m)和深水区(水深大于1.4m),分界处应有明显的标志。

流水池水深不大于1.2m;造波池池底为斜坡时,其坡度不大于8%,且水深不大于1.8m;成人滑梯水池水深为0.8~0.9m;儿童滑梯水池水深不大于0.6m;儿童涉水池水深不大于0.6m;幼儿涉水池水深为0.25~0.3m;特殊形式的水滑梯(如上抛式)水池水深不大于1.5 m;戏水池水深不大于0.8 m应采用池岸溢流式溢水方式。

应有必要的更衣室、淋浴间、卫生间、器材库、办公室、急救室、售票室等辅助设施(2)按摩池人工制造或建造的,利用注入空气且有一定压力的喷射水流对人体各部位进行按摩的水池。

使用人数较多的水上游乐场所和游泳池等处的按摩池,宜设计土建型公共按摩池,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子平面形状,根据设置地点的情况,可设计成不规则几何形状;2当与非竞赛游泳池合建在一起时,功能分区应互不影响。

池岸应高出水面和地面。

池岸周围地面应设带格栅板的排水沟;3水力按摩座位、气泡按摩座位和气泡按摩躺位等不同功能按摩,应沿池边分区设置;4座位数量应按使用人数确定;5池内水深不得超过1.2m,按摩座位水深不得超过0.70m;6当水深超过1.0m时,每15m池长应设扶手一个。

池子出入处水深超过0.6m时,应设进出池子的台阶和扶手。

水力按摩池水流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成品型按摩池宜采用单水流给水系统;2非成品公共按摩池,宜采用双水流给水系统;3水力按摩喷嘴的供水压力宜采用50~120kPa按摩池双水流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水循环过滤系统的水泵容量,应按池子给水口数量计算确定,但不得小于池水循环流量。

池水循环净化装置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采用玻璃钢石英砂压力过滤器;2)宜采用臭氧与氯相结合的消毒方式;3)宜采用电加热热水器,以保证给水与回水的温差不超过0.25℃;4)池水宜采用池底给水、池壁回水的逆流式循环水系统。

给水口与回水口的位置应保证池水循环均匀;5)宜设置均衡水池;6)池岸内壁设撇沫器,其管道系统应接至均衡水池;7)消毒加药泵应与循环水泵联锁;8)消毒剂溶液应投加在加热器之后的管道内。

2水力按摩系统水泵的容量,应根据按摩喷头的数量计算确定。

3水力按摩喷头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力按摩喷头不宜相对布置;2)水力按摩喷头的给水系统应采用环状管道;3)回水管的流速不得大于1.8m/s,给水管的流速不得大于3.0m/s。

气泡休闲池和水力按摩池空气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风泵的容量应根据池内设置喷气嘴的数量和气床所带孔数计算确定;2送入池内的空气应洁净,不得送入被污染的空气;按摩喷嘴延池壁设置间距宜为0.7~1m.喷嘴哎池壁上的位置宜高出座位0.2m.其进气口应高出池内水面200mm以上(3)戏水池人工建造的,具有较高趣味性和吸引力的玩水娱乐水池。

戏水池的表面构造应圆滑,不得出现有棱角的突出物。

池底应基本水平;池子应设上岸、下池的踏步;池边应设练习浮水的扶杆。

戏水池的水深:儿童游泳池应为0.6m,幼儿戏水池宜为0.3~0.4m,两部分合建在一起时应采用栏杆分隔开;成人戏水池应为1.0m。

池内宜附设必要的水滑梯、水伞、水磨菇等戏水设施。

当设有水滑梯时,应设置滑梯润滑用水的装置。

(4)直流式给水系统将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流,按设计流量连续不断送入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然后将使用过的池水按相应体积的流量连续不断经排水口排出池子的系统(5)直流净化给水系统天然的地面或地下水源,经过滤净化和消毒杀菌处理达到游泳池水质标准后,经给水口连续不断送入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然后将使用过的相应体积的池水经排水口不断排出的系统(6)循环净化给水系统将使用过的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池水,按规定的流量和流速从池内抽出,经滤净化使池水澄清并经消毒杀菌处理后,再送回池子重复使用的系统。

(7)单水流给水系统将按摩池的水力按摩循环给水管道系统与池水循环净化给水管道系统合为一个的系统。

(8) 双水流给水系统指按摩池的水力按摩循环给水管道系统与池水循环净化给水管道系统分开设置的系统(9)顺流式循环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的全部循环水量,经设在池子端壁或侧壁水面以下的给水口送入池内,再由设在池底的回水口取回使用过的相应体积的水,进行净化(加药、过滤、加热和消毒)后再送回池内继续使用的水流方式。

(10)逆流式循环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的全部循环水量,经设在池底的给水口或给水槽送入池内,再经设在池壁外侧的溢水槽取回使用过的相应体积的水,进行净化(加药、过滤、加热和消毒)后再送回池内继续使用的水流方式(11)平衡水池对采用顺流式循环给水系统的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为保证池水有效循环,且收集溢流水、平衡池水水面调节水量浮动、安装水泵吸水口(阀)和间接向池内补水而设置的水池(12) 均衡水箱对采用逆流式循环给水系统的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为保证循环水泵有效工作而设置的低于池水水面的供循环水泵吸水的水池,其作用是收集池岸溢流回水槽中的循环回水,均衡水量浮动和贮存过滤器反冲洗时的用水,以及间接向池内补水(13)补水水箱为防止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的池水回流污染补充水水管内的水质而设置使补充水间接注入池内的隔断水箱单纯作补水使用时,不宜小于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的小时补水量,但不得小于2.0m3补水水箱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补水进水管应高出箱内最高水面0.10m,并装设浮球阀门;补水进水管上应装倒流防止器;2出水管管径应按小时补水量或小时溢流水量确定,并应装设止回阀和阀门;3补水箱兼作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初次充水的隔断水箱时,应另行配置进水管和出水管,并应装设阀门;水箱应配置人孔、溢水管、泄水管和水位标尺等。

补水水箱应采用不污染水质、不变形和耐腐蚀的材料建造(14)给水口安装在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池壁或池底向池内送水的配件,设有格栅盖,为喇叭口形状以增加水出流的扩散性.应均匀布置在池底间距宜为3m非规则泳水上尤乐池给水口服务面积为7.6m~8m均匀布置(15)回水口安装在泳池或水上游乐池池底或池岸溢流回水槽内的设有格栅盖的配件。

回水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数量以满足水循环流量的要求;2位置应满足水流的均匀循环.不发生断流回水口面积不得小于链接管截面积的6倍回水口顶面应设有格栅板成人格栅板空隙宽度不得大于10mm儿童的不得超过8mm(16)吸污口吸污口应设在泳池壁上地面以下200mm~300mm处泳池宜每边3个均匀布置,不规则泳池其间距不大于20米一个(17)泄水口应设在池底最深处泄水口格栅板应与池底表面相平,泄水口的数量宜按4h排空计算排水口的面积不小于管口截面的6倍(18)溢流水槽设在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岸上,位于池壁外侧的水槽。

它收集池内溢水和消除、吸收游泳、游乐时的水波。

槽内设有排水口,槽上设有组合式格栅盖。

应设在池岸边或周边.槽内最小的宽度应为150mm.排水接管管径不应小于50mm间距不的大于3m槽内应有1%的斜坡向排水口。

溢流回水槽截面不得小于200mm*200mm(19)预净化为防止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池水夹带的固体杂质和毛发、树叶、纤维等杂物损坏水泵,破坏过滤器滤料层,影响过滤效果和水质而设置的去除杂质、杂物的装置。

.1使用过的游泳池池水,在进行过滤净化之前,应先经过毛发聚集器对池水进行预净化应装设在循环水泵的吸水管上(20) 浸脚消毒池为使每一游泳者和游乐者在进入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之前的通道上,强制接受脚部消毒而设置的含有一定浓度消毒液的池。

在进入公共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通道中应设置浸脚消毒池,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长不得小于2.0m,池宽应与通道宽度相同;2池内消毒液的有效深度不得小于0.15m。

池内消毒液的余氯量,应保持在5~10mg/L。

池内消毒液宜采用连续供给、连续排放的供应方式。

当有困难时,可采用定期更换供应方式,更换周期不得超过4h。

当设有强制淋浴装置时,浸脚消毒池宜设在强制淋浴之后。

浸脚消毒池和配管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

(21)浸腰消毒池为使每一游泳者和游乐者在进入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之前,对其腰部以下进行消毒而设置的含有一定浓度消毒液的池。

对公共游泳池,宜在强制淋浴之前设置浸腰消毒池。

浸腰消毒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宜采用阶梯形,且池子的两侧应设扶手;池子的有效长度不宜小于1.0m,池内有效水深宜采用0.90m。

池水的余氯量应按下列规定确定:设置在强制淋浴之前时,不得小于50mg/L。

设置在强制淋浴之后时,不得小于5mg/L。

池水宜为连续式供应和连续式排放方式。

当采用定时更换供应方式时,应每4h更换一次。

水温宜为26~28℃。

(22)强制淋浴为使每一游泳者和游乐者在进入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之前的通道上,强制对身体进行清洗以减少对池水的污染而设置的淋浴装置。

公共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应在进入池子的通道内设置强制淋浴。

强制淋浴通道长度应采用2.0~3.0m。

强制淋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淋浴喷头在通道内不宜少于3排,每排间距不宜大于1.0m;2淋浴喷头间距宜为0.8m,且每排的喷头数不宜少于2只。

当为多孔管时,孔径不宜小于0.8mm,间距不宜大于0.6m;3喷头或多孔管的安装高度不宜大于2.20m;4喷头或多孔管的开启,应采用光电感应自动控制。

水温宜采用35~40℃,夏季可采用常温水;3水量应按喷头数量计算确定。

(23)池水消毒臭氧消毒1臭氧应采用负压投加;2臭氧应投加在经过过滤器之后的循环给水管道中。

臭氧投加量宜为0.6~1.0mg/L;池水水面上空气中臭氧含量不得超过0.10mg/L;3应设置臭氧与水充分混合、接触反应的混合器和反应罐;氯消毒用于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氯消毒剂宜优先选用次氯酸钠消毒剂(24)竞技泳池标准竞赛游泳池的规格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10条泳道时:50m³25m³1.8~2.2m;8条泳道时:50m³21m³1.8~2.2m;3游泳池兼花样游泳竞赛用时,水深不应小于3.0m。

8条泳道时:25m³21m³1.8~2.0m;6条泳道时:25m³16m³1.8~2.0m标准泳池的永道宽度因采用2.5m,边泳道还应附加0.5m。

泳池游泳池两边的岸宽至少一侧不宜小于6.0m(25)跳水池跳水池的平面应为矩形,尺寸应为25m*25m 深度为5~6m或25m*21m深度为5~6m应采用池壁给水,池底和池岸回水的混合流式循环水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