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思维导图解答
七年级生物学上、下册思维导图和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学上、下册思维导图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55563e16fc700abb68fca9.png)
七年级生物学上、下册思维导图和知识点第1、2章生命的世界探索生命思维图导航认识生命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考点全解读考点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遗传多样性主要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不同,当然也包括生物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其中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正确的选择,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考点四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法是考试的重点,除了熟记实验法的步骤外,我们一定要注意:假设要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或已经获得的知识作出的较合理;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b设置单一变量(其它条件不能影响实验对象的正常生活)c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结论归纳的正确性(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和提升)。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第3、4章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思维图导航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考点全解读考点一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显微镜中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要使视野变亮,用大光圈、凹面镜、要使视野变暗,用小光圈、平面镜);视野内污点的判断方法是移动玻片、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都不动,污点就在物镜上;由于显微镜呈的像是上下倒置、左右相反的,因此我们要把像还原成物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像旋转180°看到的就是物体了;要将标本移至视野中央时,向一个方向移动标本,视野内物像则向相反方向移动,如玻片左移,视野内物像则右移,因此我们只需要把玻片标本向像所在的位置的那个方向移到就能够把像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倍数乘以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所以有:第一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等于第二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
七年级生物上下册思维导图及知识点完整版
![七年级生物上下册思维导图及知识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5b9ca680eb6294dd886cba.png)
教学资料范本七年级生物上下册思维导图及知识点完整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第1、2章生命的世界 探索生命思维图导航形形色色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生物学是探究生命的科学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生物多样性生物的特征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生态因素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同种生物不同种生物相互帮助相互斗争互惠互利捕食关系生物学的发展历程拉马克提出生物学名词林奈与生物分类哈维与血液循环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类基因组计划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分类法文献法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认识生命考点全解读考点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遗传多样性主要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不同,当然也包括生物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其中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正确的选择,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思维导图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2b05a5240b4e767f5acfce7e.png)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思维导图--------------------------------------------------------------------------作者: 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8章人体的营养思维图导航人体的营养考点全解读考点一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能源物质脂肪: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非能源物质无机盐: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维生素:不构成细胞,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考点二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变量是唾液,设计了有唾液和没有唾液(等量清水)这一对对照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牙齿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变化。
2.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消化淀粉初步消化蛋白质消化道小肠:(1)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小肠(2)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3)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肛门:粪便由此排出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肝脏:位于消化道外,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消化腺胰腺:位于消化道外,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3.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1)营养物质的消化(小肠的结构与小肠吸收相适应的特点:小肠长(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可增大表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思维导图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思维导图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7c58f9bdd3383c4bb4cd2d8.png)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1、2章生命的世界探索生命思维图导航认识生命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其中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正确的选择,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考点四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法是考试的重点,除了熟记实验法的步骤外,我们一定要注意:假设要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或已经获得的知识作出的较合理;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b设置单一变量(其它条件不能影响实验对象的正常生活)c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结论归纳的正确性(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和提升)。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第3、4章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思维图导航视野内物的是0.9滴,1.(病细胞核:近似圆球状,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产生,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并释放能量。
液泡:含有细胞液,使植物体表现不同的颜色和味道。
2.生物体由小变大原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注意: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分裂成体细胞时染色体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不复制因此减半)。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下册(详细)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下册(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923eb32d5a8102d276a22f73.png)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名称
生长 激素 甲状 腺激 素
腺 体 垂 体
甲 状 腺
作用
调节人体的 生长发育 促进新陈代 谢,促进生 长发育,提 高神经系统 的兴奋性 调节糖的吸 收、利用和 转化,降低 血糖浓度
过少
幼年:侏儒症
过多
胰岛 素
胰 岛
幼年:巨人症; 成年:肢端肥大 症 幼年:呆小症; 成年:甲状腺功 能亢进 成年:甲状腺功 能不足;食物缺 碘,引起地方性 甲状腺肿 低血糖 糖尿病,可注射 胰岛素制剂来治 疗
滥用土地 砍伐森林 环境污染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思维导图
——七年级生物上下册
xiaycn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第1、2章生命的世界 探索生命
第3、4章细胞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动物器官 根 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临时装片的制作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动物植物细胞的区别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保护组织 营养组织 输导组织 分生组织 动物组织 系统 组织 植物组织 动物系统 细胞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器官 植物器官 生殖器官 营养器官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 消化 循环 呼吸 泌尿 神经 内分泌 运动 生殖
健康的含义 人体免疫 健康极其条件 健康的生活习惯
非特异性免疫
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抗原 抗体 有计划的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计划免疫
创建健康的环境 传染病的特点 健康的生活 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
心血管疾病 癌症
流行条件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预防方法 预防传染病 保护生物圈 常见传染病
七年级生物学上、下册思维导图和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学上、下册思维导图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8de8c7d581b6bd97f19eaac.png)
七年级生物学上、下册思维导图和知识点第1、2章生命的世界探索生命思维图导航认识生命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考点全解读考点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遗传多样性主要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不同,当然也包括生物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其中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正确的选择,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考点四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法是考试的重点,除了熟记实验法的步骤外,我们一定要注意:假设要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或已经获得的知识作出的较合理;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b设置单一变量(其它条件不能影响实验对象的正常生活)c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结论归纳的正确性(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和提升)。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第3、4章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思维图导航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考点全解读考点一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显微镜中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要使视野变亮,用大光圈、凹面镜、要使视野变暗,用小光圈、平面镜);视野内污点的判断方法是移动玻片、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都不动,污点就在物镜上;由于显微镜呈的像是上下倒置、左右相反的,因此我们要把像还原成物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像旋转180°看到的就是物体了;要将标本移至视野中央时,向一个方向移动标本,视野内物像则向相反方向移动,如玻片左移,视野内物像则右移,因此我们只需要把玻片标本向像所在的位置的那个方向移到就能够把像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倍数乘以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所以有:第一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等于第二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
七年级生物植物思维导图 最全版本
![七年级生物植物思维导图 最全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693e20f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2.png)
七年级生物植物思维导图最全
版本
光合作用
1天竺葵测光、淀粉
步骤
黑暗处一昼夜(运走耗尽叶片中的淀粉):暗处理
黑纸片上下遮盖形成变量光:遮光
滴加碘液:染色
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色:结果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结论
金鱼藻测氧气
大烧杯内盛水小烧杯内盛酒精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变黄白,酒精变绿:脱色
倒置的漏斗盛金鱼藻收集氧气,快要熄灭的木条放入,木条复燃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结论
证明二氧化碳
两个空间,一个放氢氧化钠溶液,一个放等量水,摘取叶子染色
有氢氧化钠空间内叶子不变蓝,没氢氧化钠空间内叶子变蓝色:结果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结论
银边天竺葵测叶绿体
银边和里面的对比变量是叶绿体,滴加碘溶液。
结果:甚至有叶绿体的蓝色,没有叶绿体的未改变的蓝色
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切叶脉测水
切断静脉,形成可变水,滴碘液。
结果:水变蓝,水不变蓝。
结论: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应用
8字:间作套种合理密植
光:增加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下册(详细)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下册(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dbf630549e3143323868932c.png)
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除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神经系统的组成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神经系统的组成
各部分的功能
中
大脑 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
枢脑
多种神经中枢
神
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经 系统
脑干 有专门的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 生命活动的中枢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 →玻璃体→在视网膜(形成物像) →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耳的结构和功能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听觉的形成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名称 腺 体
生长 垂 激素 体
种子的结构 种子萌发的条件
根的发生和生长 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
花的结构 传粉和受精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我国的植物资源
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我国植物种类和珍稀植物 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绿色植物的生活史及其与生物圈的关系
营养器官的生长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促进水循环 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脊 能对外界的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
髓 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它是
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周围 脑神经 主要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和肌肉里,
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系统 脊神经 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传导神
经冲动
●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七年级生物思维导图
![七年级生物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878c70fbe009581b6bd9ebd9.png)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1、2章生命的世界探索生命思维图导航认识生命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考点全解读考点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遗传多样性主要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不同,当然也包括生物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其中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正确的选择,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考点四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法是考试的重点,除了熟记实验法的步骤外,我们一定要注意:假设要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或已经获得的知识作出的较合理;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b设置单一变量(其它条件不能影响实验对象的正常生活)c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结论归纳的正确性(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和提升)。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第3、4章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思维图导航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考点全解读考点一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显微镜中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要使视野变亮,用大光圈、凹面镜、要使视野变暗,用小光圈、平面镜);视野内污点的判断方法是移动玻片、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都不动,污点就在物镜上;由于显微镜呈的像是上下倒置、左右相反的,因此我们要把像还原成物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像旋转180°看到的就是物体了;要将标本移至视野中央时,向一个方向移动标本,视野内物像则向相反方向移动,如玻片左移,视野内物像则右移,因此我们只需要把玻片标本向像所在的位置的那个方向移到就能够把像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倍数乘以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所以有:第一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等于第二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
七上生物思维导图(6页)
![七上生物思维导图(6页)](https://img.taocdn.com/s3/m/5fcf0e6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9.png)
七上生物思维导图
第一部分:生命的基础——细胞
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细胞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信息
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提供支持和保护
2. 细胞的分裂与生长
细胞分裂:细胞繁殖的方式,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细胞生长:细胞体积的增大,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吸收营养
物质实现
3. 细胞的分化与组织形成
细胞分化: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功能
组织: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结构
4. 细胞的代谢与能量转换
细胞代谢:细胞内进行的化学反应,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
谢
能量转换:细胞通过代谢过程将能量转化为生物体所需的能
量形式
5. 细胞的死亡与细胞周期
细胞死亡:细胞在完成其功能后逐渐失去活性并最终死亡
细胞周期:细胞从分裂到下一次分裂的整个过程,包括间期、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末期。
七年级生物上下两册思维导图+精华知识
![七年级生物上下两册思维导图+精华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2b9797caef8941ea66e0541.png)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下两册思维导图+精华知识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1、2章生命的世界探索生命思维图导航认识生命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考点全解读考点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遗传多样性主要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不同,当然也包括生物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其中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正确的选择,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考点四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法是考试的重点,除了熟记实验法的步骤外,我们一定要注意:假设要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或已经获得的知识作出的较合理;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b设置单一变量(其它条件不能影响实验对象的正常生活)c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结论归纳的正确性(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和提升)。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第3、4章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思维图导航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考点全解读考点一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显微镜中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要使视野变亮,用大光圈、凹面镜、要使视野变暗,用小光圈、平面镜);视野内污点的判断方法是移动玻片、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都不动,污点就在物镜上;由于显微镜呈的像是上下倒置、左右相反的,因此我们要把像还原成物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像旋转180°看到的就是物体了;要将标本移至视野中央时,向一个方向移动标本,视野内物像则向相反方向移动,如玻片左移,视野内物像则右移,因此我们只需要把玻片标本向像所在的位置的那个方向移到就能够把像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倍数乘以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所以有:第一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等于第二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下册(详细)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下册(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923eb32d5a8102d276a22f73.png)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消化系统的组成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血浆(不含纤维蛋白原的是血清)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量、输血和血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动脉血管 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静脉血管 毛细血管肺循环 心率、 血液循环及相关概念 心输出量 心动周期 血压 脉搏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呼吸道的组成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呼吸系统 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 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作用的全过程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除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视觉的形成: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 →玻璃体→在视网膜(形成物像) →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耳的结构和功能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听觉的形成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
第8章人体的营养
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无机物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有机物 消化道 消化腺
水 无机盐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维生素
人体的营养
消化系统的组成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七年级生物思维导图
![七年级生物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e3a70b8fdd3383c4bb4cd2e2.png)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1、2章生命的世界探索生命思维图导航认识生命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考点全解读考点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遗传多样性主要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不同,当然也包括生物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其中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正确的选择,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考点四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法是考试的重点,除了熟记实验法的步骤外,我们一定要注意:假设要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或已经获得的知识作出的较合理;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b设置单一变量(其它条件不能影响实验对象的正常生活)c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结论归纳的正确性(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和提升)。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第3、4章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思维图导航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考点全解读考点一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显微镜中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要使视野变亮,用大光圈、凹面镜、要使视野变暗,用小光圈、平面镜);视野内污点的判断方法是移动玻片、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都不动,污点就在物镜上;由于显微镜呈的像是上下倒置、左右相反的,因此我们要把像还原成物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像旋转180°看到的就是物体了;要将标本移至视野中央时,向一个方向移动标本,视野内物像则向相反方向移动,如玻片左移,视野内物像则右移,因此我们只需要把玻片标本向像所在的位置的那个方向移到就能够把像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倍数乘以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所以有:第一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等于第二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7fd3ebc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e.png)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一、什么是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结构、生理活动和发展演变规律的科学,它对于我们了解生命的起源、进化和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物的组成和分类1. 生物的组成生物主要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根据细胞内是否有细胞核,可以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2. 生物的分类生物根据特征和进化关系的不同,可以被分为五个大类,分别是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细菌界。
三、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1. 组织的分类生物体的细胞聚集后形成组织,主要分为四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 器官的组成生物体的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构成,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
四、生物的生长和发育1. 生物的生长生物的生长是指生物体体积、大小和重量的增加,主要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增多来实现。
2. 生物的发育生物的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全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幼体期的成长。
五、生物的代谢和能量转换1. 生物的代谢生物的代谢是指生物体内所有化学反应的总和,包括物质的吸收、消化、吸附、运输和排泄等过程。
2. 能量转换生物体的代谢过程需要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的摄取,通过呼吸作用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并产生废物。
六、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 生物的遗传生物的遗传是指生物体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过程,主要通过遗传物质DNA来实现。
2. 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指个体之间遗传信息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基因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生物对环境要适应和调节,环境对生物也起到选择和限制的作用。
八、生物科学技术与个人健康生物科学技术通过研究生物体的特性和规律,创造性地设计出一系列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科学技术。
以上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的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生物学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
希望这份思维导图对学习生物学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8章人体的营养思维图导航人体的营养考点全解读考点一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能源物质脂肪: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非能源物质无机盐: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维生素:不构成细胞,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考点二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变量是唾液,设计了有唾液和没有唾液(等量清水)这一对对照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牙齿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变化。
2.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消化淀粉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胃:(1)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消化道小肠:(1)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小肠(2)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3)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肛门:粪便由此排出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肝脏:位于消化道外,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消化腺胰腺:位于消化道外,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3.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1)营养物质的消化(小肠的结构与小肠吸收相适应的特点:小肠长(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可增大表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酶(肠液、胰液)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酶(胃液)酶(胰液、肠液)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初步消化氨基酸胆汁(肝脏)酶(肠液、胰液)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2)营养物质的吸收(只有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小肠:吸收所有能够被吸收的营养物质。
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考点三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每日三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2.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的理论基础(1)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2)人每天摄入最多的应该是米、面等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摄入量最少的是脂肪食品;(3)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取应当分别占30%、40%、30%。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思维图导航人体内的物质运输考点全解读考点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无细胞核、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数量少会少贫血),其内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少贫血)血细胞白细胞:有细胞核、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多是发炎症状的表现)血小板:无细胞核、止血和加速凝血考点二血管考点三心脏——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1.心脏的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2.与各个腔相连的血管: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
3.内流的血液的种类:左心房、左心室——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静脉血。
4.瓣膜:房室瓣(心房与心室之间);动脉瓣(心室与动脉之间)静脉瓣(静脉内)。
5.血液流动的方向:(房室瓣控制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控制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6.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考点四血液循环(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毛细血管---------------------------------------------------------------------------------------------------------------------- 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考点五输血1.出血的初步护理: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压迫止血。
2.输血:人体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少量输血时,AB型可以接受如何血型的血,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大量输血时必须要遵循输同型血的原则。
3.心率就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脉搏次数与心率一样),心输出量就是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由此可以看出,二者是一个反比例关系,心率越低心输出量越大,心率越高心输出量越小。
心动周期是指心脏每收缩和舒展一次所用的时间,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都可以得到休息,保证了心脏持续的工作。
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它的表示方式:收缩压/舒张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
其数值通常用千帕(千帕斯卡)来表示。
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叫收缩压。
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低数值,叫舒张压。
健康成年人收缩压正常值是:12~18.7千帕,舒张压为8~12千帕。
如果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收缩压经常超过18.7千帕或舒展压经常超过12千帕就是高血压,如果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收缩压经常低于12千帕或舒展压经常低于6.7千帕就是高血压。
第10章人体能量的供应思维图导航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全过程人体能量供应考点全解读考点一呼吸作用细胞中的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二氧化碳+ 水+ 能量(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考点二呼吸系统的组成1.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系统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肺:气体交换的场所2.肺(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2)结构:由无数个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3.呼吸运动考点三:呼吸作用的全过程1.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原理)氧气外界空气肺泡二氧化2.肺的换气:氧气(气体扩散)肺泡血液二氧化碳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通过血液循环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氧气(气体扩散)血液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除思维图导航皮肤的结构人体代谢废物的排除考点全解读考点一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 1.人体代谢废物排出有三条途径:皮肤→排汗(水、无机盐、尿素)、 呼吸系统→呼气(二氧化碳、水)、 泌尿系统→排尿(水、无机盐、尿素等)。
2.排泄的意义:排除废物;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平衡,维持细胞正常生理活动。
(注意排泄和排遗的区别,排泄是排出人体代谢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遗是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人体排便。
)考点二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脏——形成尿液的场所(肾单位是其组成的基本单位)泌尿系统的组成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考点三尿液的形成和排出1.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血液,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注意:肾小球的两端都流动脉血)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注意:如果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则可能是肾小球出现病变;如果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或胰岛素分泌不足。
)4. 尿的排出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考点三皮肤的结构和功能1.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表皮分为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和生发层(具有分生能力,有黑色素细胞),真皮含大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有毛细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皮肤的功能:保护、再生、调节体温、排泄和分泌、感受外界刺激。
2.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当血液流经汗腺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
经过汗腺细长的导管排出体外。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思维图导航神经调节人体的自我调节考点全解读考点一神经系统的组成(注意:)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主要功能区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
脊髓中有许多低级神经中枢(如膝跳反射中枢、排便反射中枢、排尿反射中枢)。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考点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弧: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由五部分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膝跳反射的实验: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以膝盖为轴,突然跳起来。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效应器: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脊髓灰质内的膝跳反射中枢。
4.反射的类型非调节的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条件的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内(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考点三眼球的结构与功能1.外膜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虹膜:中膜的前部,有色素,中央是瞳孔,通光,虹膜收缩可调节瞳孔眼球壁中膜的大小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内膜:视网膜,上有大量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内容物晶状体:双凸镜,曲度可以调节,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2.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在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注意)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